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般若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八集)  2023/5/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8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零九頁,最後一行,從科題:

  【八二、闡義 闡明觀行離相義 約般若明】

  我們接著看這段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這一段經文是給我們『闡明』,「闡明」是說明,『觀行離相』的義理,是就『般若』來說明,說明「觀行離相」。經文講,『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一般我們直接讀這部經典,可能也不太明瞭,畢竟我們不是像六祖那樣的上上根人;如果透過這個註解,那我們就比較明瞭。所以我們中下根性還是要借助於這些註解,進一步給我們來解釋、來說明,給我們點出經典它精要的地方,我們才知道佛的真實義在哪裡,是講什麼。好,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第一波羅蜜』指般若言。『如來說』,表是約性而說。性體空寂離相,故曰『非』也。性體雖無相,而一切相皆緣性起,此第一波羅蜜亦是緣性而起。故曰『是名』。明其相不離性,仍應會歸於性也。】

  這一條就給我們說明『第一波羅蜜』。什麼是「第一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的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到彼岸」,到達彼岸,這是波羅蜜的意思。『第一波羅蜜指般若言。』在菩薩修六度,第六度就是指般若。前面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般若,就像我們人四肢都好好的,眼睛瞎了,雖然能夠走路,但是很危險,遇到有坑洞也不知道,就掉下去了。六度如果沒有般若,前面五度如盲;般若也不能離開五度,離開前面五度,那也沒有般若,所以這個是一而六、六而一。「般若」翻成中文叫智慧,你有智慧能分辨是非善惡、真妄邪正。所以沒有般若就像眼睛瞎了一樣,你縱然手腳都很好,很容易出問題,有危險。修行人如果沒有般若,修到最後都走入歧途,不是著魔發狂就是退轉,伏不住煩惱,走入歧途了。所以般若就非常重要,般若可以說是前導,它引導我們修行的,必須要有智慧。「第一波羅蜜」就是指般若,般若波羅蜜。

  『如來說,表是約性而說』,「性」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本體。『性體空寂離相』,「性體」,性的本體,它是空寂,它沒有相。沒有相,那有沒有性體的存在?有。就像我們看到電波,電波它也沒有相,但是你說它有沒有?你這個頻道跟它對上了,它節目就來了。但是你看不到,看不到你不能說它沒有,它有,但是它空寂。就像電視屏幕一樣,屏幕都空寂,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從那個空寂的體現出來的。所以性體空寂離相,『故曰非也。』因為你這個性體裡面哪有什麼第一波羅蜜、第二波羅蜜,講出來都是文字相、言說相,性體離言說、離文字,所以這個「非」就是你不要再去著那個相。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有這個文字、言說相,好像一個工具一樣,它是指路牌,你也不能說不要。所以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實相是本體,本體離相,它沒有相,但是它能夠現相,所有的相就是從自性本體現出來的。所以你就這個性體來講就是「非」也,性體哪有什麼第一波羅蜜、第二波羅蜜?都說不上。但下面又一句,『是名第一波羅蜜』,就是體是空寂,但是有這個相,所以說「是名」。

  『而一切相皆緣性起』,這一切相都是緣這個自性而生起的相,『此第一波羅蜜亦是緣性而起』,你現在說一個第一波羅蜜,也是緣這個自性而起的,如果離開自性也沒有了,『故曰是名』。所以我們看到螢幕這個相,這個相是非相,非也。這個非是就它的本體來講,性體來講它是空寂的,空寂它沒有相,但是它能現相,能現相就說「是名」。這是舉出一個,其他你就以此類推,凡是講到什麼,這個都是套在上面。這是一個名字相,講了之後你不要去著那個相,像這個毛巾,佛說是毛巾非毛巾,是名毛巾,就這樣,你統統套上去,所有萬事萬物都一樣。就舉出一個例子,不然講出來都是有文字,都有個相。茶杯,佛說是茶杯非茶杯,是名茶杯。你就天天這樣念,遍數念多了你就會悟入。這裡給你講第一波羅蜜,什麼第一波羅蜜?想了半天,什麼是第一波羅蜜?波羅蜜長什麼樣子?愈想就愈遠了。所以我們就一個現前的事事物物,隨拈一法都是一樣的。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此節經義,深極要極。「第一波羅蜜」三句,正是說明「不驚」乃至「希有」之故。】

  前面一段經文講,「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驚就是驚恐,怖就是怖畏,聽了之後心裡很恐慌,聽到空,好像什麼都沒有了,那到底該怎麼辦?有人聽了,他聽不懂,聽了心裡就恐慌(驚怖就是恐慌),他不知道要怎麼辦,這個就是不明瞭佛說經的義趣,這個義趣他不懂。『此節經義,深極要極』,「深極」就是說它很深,深廣無邊,不是我們淺顯的知識可以理解的,要甚深般若才能夠理解;「要極」就是非常重要。所以『第一波羅蜜三句』,「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個三句,『正是說明不驚乃至希有之故』,真正明白佛所說的真實義。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般若稱「第一波羅蜜」者,因其為諸度之母故。諸度因有般若在內,皆稱「波羅蜜」。是諸度不能離般若,般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雖不別有,非無第一之名,故曰「是名」。皆明不可執著耳。】

  這個關鍵就是在不執著,不要去執著。般若就是幫助我們破執著,我們凡夫就是因為執著,所以才會六道輪迴。『般若稱第一波羅蜜者』,為什麼稱為第一,為什麼不叫第二?因為六度當中它是第一。我們一般講六度,『諸度』就是六度,《華嚴經》也有講到十度,十度也是六度開展出去的,開合不同,你展開就十度,把它合在一起就是六度。一般講六度比較多,比較普遍,所以這個「諸度」一般講六度。般若為什麼稱為第一波羅蜜?『因其為諸度之母故』。「諸度」就是六度,或者說十度。「諸度之母」,就好像母親一樣,母親就很重要了,這也是形容比喻。一切的佛法都從般若生的,如果離開般若,那就不是佛法了。就像母親能生小孩,如果沒有母親,這個孩子從哪裡生?沒有。母它的意思就是能夠生的意思,取這個意思,也就是說般若能生諸佛,諸佛都是從般若生的。所以稱為「諸度之母」,般若是母親,諸佛都是從般若生出來的,所以稱為「第一波羅蜜」。

  六度都稱為「波羅蜜」,我們一般第一個都是講布施,布施波羅蜜應該是第一波羅蜜,為什麼變成般若是第一波羅蜜?因為前面五度的母親是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前面五度就不叫波羅蜜,那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修了也等於是世間的善法,可以得人天福報,因為沒有離相,著相。為什麼著相?因為沒有般若。所以著相修行,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修行,無論你修什麼苦行,再怎麼精進,出不了六道。修得很好就是生人天兩道,得到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解決不了生死的問題。所以這個就很關鍵,這個也說明你修行如果沒有般若,你修前面五度那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你帶著我相在修行,怎麼修都是六道輪迴的事情,出不了六道,所以佛稱為無益的苦行。佛讚歎苦行,但是不贊成無益的苦行,無益就是沒有利益,對你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沒幫助,修那些苦行就沒有意義。很沒有利益的苦行佛不贊成,浪費時間,浪費你的精神,得不到結果,那沒有意義。所以必須要有般若,這個非常關鍵。像很多修行人,我們看了非常讚歎,真有道心,真能夠修苦行,但可惜的就是不明理,帶著我相在修行,那怎麼修也不會成功,背道而馳,不會成功。這裡佛大慈大悲特別給我們點出來,般若稱為第一波羅蜜,就是告訴我們這個是最重要的,你要先明白這個,掌握到這個,你修行才會成就。所以它是諸度之母。

  『諸度因有般若在內,皆稱波羅蜜』,「諸度」就是前面五度因為有般若,所以才稱為「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必須要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就不能稱波羅蜜,也就是說,你怎麼修都不能到彼岸,還是在此岸,修來修去還是在六道裡面,出不了六道,因為你著相修行,著相了。所以『是諸度不能離般若』,前面這五度不能離開般若,離開般若就不是波羅蜜,你就不能到彼岸。『般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般若也不能沒有前面的五度,獨立的一個般若,那也不行。所以般若在什麼地方表現?就在前面五度,如果沒有前面的五度,那你講般若也是落空,這個不是真般若,真正般若是空有不二。所以般若也不能離開五度,另外有一個般若存在,不是這樣,五度當中都有般若。『雖不別有,非無第一之名』,雖然般若不能離開五度,各別有一個般若,但是並不是說沒有「第一之名」,因為它是第一重要的,『故曰是名』,所以說「是名」。『皆明不可執著耳』,空有都不能執著。所以般若不好懂的地方是在這裡,但是也不能不學習,不能不懂。有人說我要修無為法,那些有為法統統不要。大家想一想,他是真無為嗎?他還是落到有為去了。所以般若不能離諸度,諸度不能沒有般若,我們要這樣去理解、這樣去體會。我們再看第四條:

  【四、佛所說法,無有一法能離般若。則菩薩道、菩薩行、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日用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也。由是可知,法法不離般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則般若之稱第一,乃是假名也。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無非空其著相之病,並非壞其相也。】

  這一條也就給我們更進一步說明,般若是運用在生活上的。我們學佛的人總要知道,六祖在《壇經》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是離開世間這一切,另外有個佛法。佛法跟世間法,實在講也是一不是二,沒有世間法哪來的佛法?佛法是對世間法說的。在世間法覺悟了,那就叫佛法,不是離開所有的世間法,另外有個佛法,不是這樣的。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你在世間法覺悟了,那些世間法就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都是佛法,沒有一樣不是佛法,但是迷了就變成世間法,其實是迷悟不同。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我們常常念,「唯在迷悟不同」。其實事情是一樣的,只是一個覺、一個迷,差別在這裡。

  所以這裡講,『佛所說法,無有一法能離般若』。也就是說,離開般若也就不是佛法了,就變成世間法。無論大乘小乘,無論佛說什麼經,大小乘經典都是般若,沒有一法能離般若。『則菩薩道、菩薩行』,「菩薩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行」就是六度萬行,六度一展開就萬行,行菩薩道修六度。在《無量壽經》,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修什麼?也就是修六度,常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教化安立眾生。菩薩過什麼生活?就是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各行各業、在家出家都有菩薩,都是在修六度。這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老同修,常聽經的人心裡印象應該都很深刻。沒有一個行業沒有菩薩的,都有,就連奸偷屠販,那些都有菩薩在裡面,在行菩薩道,在度那些惡人,菩薩道、菩薩行也就在現實生活當中。

  『五德』,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對人恭敬,對一切物恭敬;儉是節儉,不浪費;讓是禮讓,不與人爭,夫子有這五德,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榜樣。『三福』是我們淨土三經《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淨業三福,這個我們常常講。我們常常講、常常聽,那我們講的是不是算很多?實在講也不多。為什麼?講了我們還沒做到,沒做到就不斷的講、不斷的提醒,所以講了再多遍也不算多。真正能落實,那就不用講了,大家都做到了就不用講。因此我們沒做到,或者做得不多,或者做得還不到位、還不圓滿,也是要常常提醒。也是要有個具體的做法,不然講了之後也不曉得要怎麼去做,那不就落空了?般若不能著有,也不能著空,落空就變成空談。所以菩薩道、菩薩行、五德、三福,這個也要具體在生活當中去落實。要具體落實,也要知道具體的做法,如果沒有具體做法,不曉得該怎麼做。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這個我們常常講,我們也可以講一些道理給人聽,但是具體的做法,如果你沒有補充說明,恐怕我們也很難有一個下手處。像早年我們淨老和尚,淨業三福還曾經做過專題演講,我們舊的錄音帶你調出來聽,也都有把重點給我們提示出來。孝養父母,養父母的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志;奉事師長,對老師要尊重,要尊師重道;要有慈悲心,不能殺生;要修十善業,這些道理、原理原則也都有講到。但是我們一般人還是這個概念有了,應該是要孝養父母,具體怎麼做法大家還是不懂。所以到了我們老和尚晚年,大概八十歲以後,就是往生前大概二十年,特別著重在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儒、釋、道三個根就是具體落實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過去聽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也都同意,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樣的講法對過去的人一講,他們就知道怎麼做了,因為過去的人從小他就學傳統文化,灑掃應對,一提大家就知道。現在人沒學過,聽都沒聽過,你提一個綱領,他也不曉得該怎麼做,他說我覺得我還滿孝順父母的。他說我很孝順,只是父母叫我的時候我愛理不理而已,我也沒有不孝順。大家想一想,有沒有這種情況?多得是。但是人還是有善根,你說他不孝,他還不高興,不高興就是他有善根。如果說他不孝,他還覺得若無其事,這個真的沒善根。說他不孝,他還會生氣,那表示他有善根。他也不想人家說他不孝,他也不想做一個不孝子,這說明他還是有善根。所以《弟子規》就是具體落實,這個叫行經,你要在生活當中去實行的,在家裡對父母兄長,外面朋友、領導、被領導的,一切人事物。

  《弟子規》也是我們做人處世的一個準則、一個標準,學了這個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一條沒做到。那也不能怪大家,因為民國成立以來就把傳統文化都不要了,一昧都學西方的,反正西洋的就是最好的,我們中國的就是不好,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所以都不教了。不教,現在兒女不孝父母很正常,他不懂,沒有人教他。現在我們老和尚提倡這個,慢慢大家有一點危機意識抬頭,知道兒女不教不行。但是如果不是很有堅定信心的家長,雖然他知道,但是他還是抵擋不了現實環境的大染缸,還是會隨波逐流,跟著大家一樣,這也是我們現前教育的一個很嚴重的障礙。下一代的人如果沒有教好,那有兒女不如沒有,真的是這樣。前天台中慈光圖書館許館長帶了四十個同修到山上去參訪,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在閒聊,聊著說現在不如養一條狗,狗都很聽話,兒女都不聽話,所以不要生兒女。所以現在很多人把那個狗當作他的兒女,因為狗不會跟他叛逆,講話不會跟他頂嘴。但是行不行?這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那全部都是狗也不行,都沒人,都是狗,這個世界不變成狗的世界了嗎?狗畢竟牠還是畜生道,不是人道。那怎麼辦?沒有別的辦法,我們老和尚講教育,你要去教他。你不教他,他犯錯了你能怪他嗎?你不能怪他。「不教而罰謂之虐」,這孔老夫子講,人民沒有教導他,他犯錯就處罰他,這叫虐待。

  有了第一福的基礎就能提升到第二福,「受持三皈」。三寶弟子的標準就是要有第一福,能落實第一福就有資格入佛門做一個三寶弟子。皈依三寶才能受戒,「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有了第二福就能提升到第三福,大乘菩薩福。第一福,人天福;第二福,二乘福,出世間福;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福。這個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念佛人能夠做到第一福,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配《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下輩往生;如果能做到第二福,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中輩往生;如果能做到第三福,信願念佛,往生淨土就是上輩往生,三福配三輩。《觀經》講到九品,九品是講到比較詳細,九品上三品(上上、上中、上下),大乘凡夫信願念佛往生的,上三品。中三品,世間的善人,還有持小乘戒(五戒、八關齋戒、比丘戒),持小乘戒,發小乘心凡夫,信願念佛往生的。下三品就是造惡業的凡夫,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趕快懺悔念佛,不然就要下地獄,這個時候一念回頭,真放下了。因為看到地獄,現在有善知識告訴他,你要趕快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不然就掉下去了,來不及了!所以這個時候願就很懇切,什麼都放下了,一心一意就是求願往生西方,這樣感應佛來接引。所以下三品是造惡業的凡夫信願念佛往生淨土的。《觀經》講得比較詳細。《無量壽經》講三輩,《觀經》講三福,也都是鼓勵我們起碼要修個人天善法,這樣信願念佛,往生才有把握。造惡業,臨終不保險,看你最後一念,你的因緣怎麼樣,這個也不能有僥倖。佛也給惡人有回頭的機會,佛允許人懺悔,但是鼓勵我們平常就要斷惡修善,這個才是佛的本意,我們也不能誤解。

  下面講『六和』,「六和」就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一共有六條。第一條「見和同解」,就是見解、知見要能夠和。見和就是我們現在講共識,大家在一起有共同的認識,在一個團體才能在一起共修,做事業也才能共事。

  「戒和同修」,這個戒我們不要給它想到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那個戒太高,實在講我們也做不到。這個戒,我下午去法寶組看,有一個布聯,我們老和尚過去寫海賢老和尚的一段開示。海賢老和尚他講的話很平常、很平實,但是道理很深。他說「你不來,我不怪」,你不來我的道場,我不會怪你,你怎麼不來我這裡?你怎麼跑到其他的寺廟?但是你「來了就要守我戒」,你來我這個道場,你就要守我這個道場的戒。「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順便告訴你,不但來我這個道場,你到其他人家的道場,你也要守人家道場的規矩。這個就是什麼?這個就是戒。戒和同修,在一起共修,我們去到人家一個道場,你要守人家的規矩,人家才歡迎。你總不能去妨礙別人的道場;妨礙別人,你不守那個道場的規矩,那你就破壞那個規矩,你去妨礙到別人的道場。現在也很多人,你說他不發心,他掏心掏肺的,但是不懂這個道理,就是破壞人家道場的規矩,造成人家道場的困擾,這個就沒有守戒,就沒有戒和同修。

  第三個就是要「身和同住」。我們住在一個地方,大家要有規則,要和諧,不要互相干擾,叫身和。起居作息,大家要替別人想,不要只有想到自己;特別就是說公用的一些東西,也要大家互相替別人想,不要只有想到自己,這樣才能身和同住。比如說好幾個人住在一起,共用一個衛生間,共用一個浴室,自己也不能佔太長的時間,考慮到別人要用,不要進去就不管別人了,這個就不行,這是舉出一個例子。總是你要和,就是要多為別人想,不要只有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

  「口和無諍。」言語難免會有一些衝突,少講話就衝突會減少;講太多了,言多必失,話講多了必定有誤失,會講錯話。我們常常看到人跟人起很大的衝突,其實也沒什麼,就一句話講得聽了不順耳,兩個就爭吵。《弟子規》講,「話說多,不如少」;我們念佛人講,「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也不是叫你統統不要說,該說的要說,不必要的就不要說,這樣口和無諍。「利和同均」,吃的、用的大家分享,不要自己一個人獨享。只有我一個人獨享,其他的人都站在那邊看,他心裡也是覺得不舒服;換到他有東西,他在獨享,那我們看了也不舒服,這樣就不和了。第六個「意和同悅」,就是心裡沒有疙瘩,大家在一起都生歡喜心。所以這個六和,無論什麼樣的團體都需要,世間的一個公司行號、一個企業、一間店也是要和。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興旺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家庭和諧;這個家庭要衰敗,肯定不和諧,那注定要衰敗。

  『三學』,「三學」就是戒定慧,這也是修學佛法一個總綱領,「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是三學。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編的第一個讚就是「戒定真香」,我們常常參加法會唱這個讚。唱這個讚也就是提醒我們,我們在上香的時候,無論自己上香,或者看到別人上香,看到香就要想到戒定才是真香。為什麼叫戒定真香?因為你如果沒有戒、沒有定,你點再好的香也不是真香,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告訴你,你上一般的香,或者上上好的香,如果沒有戒定,都不是真香,就是世間一般的香,我們要懂這個表法的意思。所以點香,無論點什麼香,點香是表達我們對佛菩薩、眾神靈的一個敬意,最重要的表法就是表戒、表定。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因為戒是手段,不是目的,持戒的目的是要你心定下來,過去我們老和尚講得很多。

  持戒,心怎麼樣才能得定?只要求自己,不要拿戒去要求別人,你心就定了。如果持了戒,一天到晚拿戒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去要求別人,你自己戒持得再好,心也定不下來。為什麼?我戒持得這麼清淨,你們都不持戒,看到心裡就生煩惱,那你怎麼會得定?所以有很多不懂戒定慧三學原則的人持戒,用瞋恨心在持戒,看到不持戒的人,他看了就生煩惱,那你心怎麼會得定?因為持戒是要幫助我們心得定的,如果得不到定,那這個戒就沒有達到目的,這個我們要懂。所以只見自己過,不見世間過,你心就定了。自己不斷的改過,不見別人過,不要放在心上,我們心就定了,定了你就開智慧,你自性的般若智慧就現前。所以戒定慧三學我們要善學,如果不善學,學到最後得不到定,學了一肚子煩惱,這樣戒持得再好、再清淨,頂多得人天福報;如果帶有貪瞋痴,可能還要到畜生道、鬼道去享福。你看現在的哈巴狗,那個很有福報的。過去世牠也是修福,不然牠也沒有那個福報,牠的享受比人待遇還好,還專人照顧,人都沒有牠的福報大,牠也是前生修的。牠為什麼墮到畜生道?因為帶有貪瞋痴慢,帶這個煩惱修福。所以修福要不貪、不瞋、不痴,這樣修福才能得人天福報。所以修個人天福報也不容易,也不要小看人天福報。所以帶著貪瞋痴、夾雜貪瞋痴修福,恐怕都在三惡道享福,人天福報都達不到。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的六度。『十願』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在念,我們做不到,這是很高的境界了,普賢行,不是我們一般凡夫能做到。普賢十大願,這是法身大士修的,但是我們凡夫也可以學。如果能夠做到普賢十願,臨終這個身體壞了,種種都離開了,十大願王就導歸極樂。他這個跟我們現在修的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不一樣,他自己這個願就引導他到極樂世界;我們是阿彌陀佛來接我們,他是十願引導他到極樂世界,不一樣的。這是法身大士修的,這很高的層次了,不是我們凡夫能達到。但是凡夫也是可以學,大心凡夫可以學,學多少算多少。

  六度、十願也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在每天『日用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我們平常生活,每一天從早到晚,不是都要跟人接觸嗎?我們怎麼跟世間人相處?人來了,你怎麼對待他?人的對象很多,有自己父母親、兄弟姐妹、朋友、同事,這統統是人。開商店的商人,人家來買東西,他是客人,你怎麼對待他?如果人家來買東西,你一個臉臭臭的,像欠你幾百萬,這也是待人;你像彌勒菩薩笑臉迎人,這也是待人,待人的態度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這些都是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些都不離開般若。平常生活待人處世接物,這都是般若,都是智慧,大學問,「一一無非般若」。般若不是離開現實生活,去山洞躲起來那是般若?不是。就在我們眼前生活上,沒有一樣離開般若。

  『由是可知,法法不離般若』,每一法都不能離開般若,『法法皆圓』,每一法都是圓滿的。圓滿,《華嚴經》講的是最圓滿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能容小、小能容大,最圓滿的,所以《華嚴》是一乘圓教,教我們一生成佛的圓教。懂得這個圓頓法,修行一天等於漸次的人修一劫,日劫相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開圓頓見它的可貴,這個就需要般若才能開啟圓頓的境界。所以沒有一樣能離開般若;不離般若,法法都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的。『皆可名第一』,每一法都可以名第一,那也就不用爭了。每一個法門它都第一,不是說我這個法門第一、你那個是第二、他那個第三,這個就要爭了。茶杯也是第一,毛巾也是第一,因為功用不一樣,它能裝水,這個可以擦臉;擦臉來講它是第一,裝水它是第一,那不都第一嗎?事事物物都可以叫第一。所以這裡講的你可以套在萬事萬物,統統這個原理。「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如果套在法法,每一法都是,「如來說第一毛巾,非第一毛巾,是名第一毛巾」,統統是第一。所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每一樣都可以叫第一。

  『則般若之稱第一,乃是假名也。』「非」就是說它是一個假名,你不要去執著那個名,但是你也不能不要這個名,所以說「是名」。所以我們「華藏念佛堂非華藏念佛堂,是名華藏念佛堂」,是不是?大家這個原理知道,那你隨便一個東西,你就照這樣念念念,念久了你就會開悟。因為法法都是般若,不是這個才是般若,那個就不是,不是。所以你想得到、看得到,想不到、看不到的統統是般若,沒有一樣不是般若,沒有一樣離開般若。這講出來就是一個文字相、一個言說相,是一個假名。『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你要去悟,悟如來「說非,說是名」,你要悟他的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無非空其著相之病』,無非就是要你不著相而已。我們的問題就是著相,佛就勸我們不要著相。『並非壞其相也』,就是你不要著那個相就好,不是叫你去破壞那個相。所以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你看到所有的相那是假的,你不要著那個相;但是你也不要去破壞那個相,因為相本來是假的,對你也沒妨礙,你去破壞它幹什麼?破壞它,你又著相了。有人說我不著有為法,但是執著無為法,無為法還是相,所以應該空有不二。這個地方,這一句就是你可以悟入了,所以說出來,它只是一個假名,無論說什麼只是一個假名。你說有為法,有為法是不是假名?也是假名;無為法,無為法也是假名,你著了都不對,你不著就對了。不要著那個言說相、文字相、心緣相,不著不是說叫你去破壞那個相,是不著那個相、不壞那個相,所以才說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我們再看第五:

  【五、若於般若義趣未明,雖讀其他圓融經論,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其見地何能徹底。見未徹底,又何能圓融。】

  這條是再給我們講,假若我們對於般若『義趣未明』。「義趣未明」,義就是如來真實義的義理,趣就是趣向,就是它指導我們趣向什麼目標方向。義趣如果未明,還不明瞭,對般若這個義趣,什麼叫般若?般若有什麼重要性?我們怎麼來學習般若?如果對這些義趣(這些道理)不明瞭,雖然讀其他圓融的經論。圓融的經論很多,像《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最極圓頓的大經;《妙法蓮華經》,這是在中國佛教界,自古以來公認一乘圓教的經典。《華嚴》又是諸經的根本,所有一切經都是《華嚴》的眷屬,也就是說所有法門、所有經論統統包含在裡面,這是最圓融的。其他就是像大乘經,《楞嚴》、《圓覺》、《楞伽經》這些圓頓的經典、圓融的經論也很多。如果對般若的義趣不明瞭,你讀圓融的經論,實在講也看不出門道。『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既」就是既然,沒有在根本的義理上去用功,我們沒有在這上面下功夫,『其見地何能徹底?』這個「見」,我們學佛層次就是根據個人的見地,修學的成果就不一樣,有漸次見的、有圓頓見的,基本上分這兩大類,其他還有更多。像黃念老舉出諾那祖師提出來的,好像有七種見地,那統統是見。「見」這個字,它有堅固、決定的意思。堅固決定這個見解,我的見解、我的看法、我認為是這樣的,這個就叫見。我認為是這樣的,那見就很多了,一人一個見解,同樣是學佛,各人見地不一樣。在歐陽竟無他的一個著作裡面也講,「師以知見為體」,老師傳授你的就是知見。八正道第一個叫「正見」。剛才我們講六和敬,第一個就是「見和同解」。

  我們現在都知道六道輪迴因為見思惑,迷惑、造業、受報,受六道輪迴的報。見思惑第一個就是見惑,就是你見解上的迷惑。見解上的迷惑有幾種,第一身見、第二邊見、第三見取見、第四戒禁取見、第五邪見,邪見就包括所有錯誤的見解。第一個身見,就是我們總是把這個身體認為是我,這個見解很堅固。所以我們要怎麼來保養這個身體,怎麼來保護這個身體能夠長生不老,貪戀這個身體,捨不得這個臭皮囊,這統統是身見,但是很堅固,哪一個不是執著這個?邊見就二邊,不一樣的,斷常二見就二邊。這個舉出來,反正不一樣的二邊,落在一邊的都屬於邊見。有的人說,人死了就沒有了;有的人說,人死了以後再來,還是做人,一個常見、一個斷見。戒禁取見,非因計因;見取見,非果計果。邪見包括所有錯誤的見解。所以這個見是我們修行一個大關鍵。老師指導你就是見地,最可貴就是開圓頓見。你跟著老師,他是圓頓見,你跟著他開圓頓見。但這個也不一定,老師是圓頓見,學生不一定能接受圓頓見。可能學生他圓頓見,送到他那邊,他把他一轉就變成漸次見;漸次見也不錯,不要轉成邪見那就不錯了。所以也無法去怎麼講,這個關鍵還是在恭敬心,你對老師的恭敬心,我們現在講對老師的信任。你對他恭敬有幾分,他講的東西你能夠吸收(接受)幾分;如果沒有恭敬心,佛來講他也接受不了,就完全在心態,心態上的問題。

  江老居士也非常慈悲,特別給我們闡明般若的義趣,這個非常重要,宋朝以後的這些祖師大德很少這樣提出來。這個是特別提出般若的重要性,讓我們去重視般若的學習,要在這個根本義上面用功。般若是根本,如果這個根本我們能夠掌握,這個見地我們就能徹底;如果不能掌握,這個見地就不能徹底,你讀了那些圓頓經論也圓融不了,因為你根本的見地沒有徹底,所以你圓不過來。這個關鍵還是在般若,幫助我們深入這些圓融的經論,包括所有一切世間法都需要般若。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第五條。這段經文我們還沒有學完,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