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集)  2021/3/1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40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新春吉祥。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今天是二O二一(辛丑)年新春第一次開講,我們接著去年年底講的接下來,去年我們講到: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去年我們學習到這一段,我們這段再簡單複習一遍。這段,佛給須菩提講,『於意云何』,就是你的意思怎麼樣?你認為呢?『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這個世界太大了,一尊佛的教化區。這麼大的大千世界所有的七寶,『以用布施』,以這些七寶用來布施。布施是修福,『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就是這個人他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假若有人他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都拿來布施、來修福,這個人福德多不多?這個就是比較修福是哪一方面比較殊勝。「校」是比較,「勝」是殊勝。「本經就福德與智慧」,就是福德跟智慧比較很多次,每一次必定更加的殊勝,愈比較就愈殊勝。這個就是就修持功行,你修行的功夫愈殊勝福德就愈多。我們要知道,佛都是教我們福慧應該雙修,就是要我們「悲智具足」,修福是慈悲心幫助眾生,修慧是智慧。智就是慧,悲是福。本經所說福德,都是由大悲心而發的,並不是要人去求人天福報。福德固然重要,智慧尤其重要。只有修福德,沒有智慧,出不了三界,不能了生死,可以得人天福報。沒有智慧就著相,著相修福。所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布施,就是救度眾生。但是只可以不住相,就是不可以去住相。《金剛經》講很多遍,布施要不住相,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布施要做,但是不要著相,也是古大德講,「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有沒有做?天天做。心裡不執著這個相,不落這些印象,若無其事。所以不可以不行布施,如果不行布施就不是大悲心了。我們今天接著看:

  【三七、答釋所以】

  請看經文: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答意深長,『何以故』下,即自己釋明答曰『甚多』之所以然。】

  須菩提就回答世尊的問話,世尊問他,如果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用來布施,這個人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寧為多不」,就是多不多?須菩提回答:『甚多』,太多了。這個回答的意義非常深長,「甚多」,下面就『何以故』。「何以故」,就是為什麼他回答福德甚多,什麼緣故?所以自己解釋說明他回答這個話的意思,為什麼回答甚多的所以然。我們再看第二小段:

  【二、本經『是名』、『即非』之句很多。此乃初見,特舉出『性』字,使人了解以後凡說「即非」,皆指本性言。凡說「是名」,皆指事相言。】

  『本經』就是《金剛經》,這部《金剛經》講『是名』、『即非』(「是名」兩個字、「即非」兩個字)的句子很多。『此乃初見』,「初見」就是說《金剛經》到這個地方是第一次看到、第一次見到,看到「是名、即非」,「此乃初見」,就是我們第一次見到。『特舉出性字』,這裡特別舉出「性」字,你看「福德性」。所以說,「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它是福德,但不是福德性。所以舉出這個「性」字,『使人了解以後凡說即非,皆指本性言』。是福德,但是那個福德不是福德性。所以講「即非」,意思就是指本性。『凡說是名,皆指事相言』,就是從事相上來說的。是名是指事相,即非是指本性,就是性相。我們再看第三:

  【三、就自性上言,一切不可說。說福德多,是就事相言。】

  這個『多』是從事相上說的。你說三千大千世界那個七寶多不多?太多了。不要說三千大千世界,那個我們無法去想像的,就我們一個地球的七寶,你想想看有多少?實在講太多了。所以說甚多,甚多是就事相上來說的。事相上的確很多,相上我們看到的很多。如果從自性上說,『一切不可說』,自性沒有多少。名是名字相,說就是言說相,言語文字這個都是相,有相、有個名,名相。凡是有相,它就有個對待,大就對小,長就是對短,有男的、有女的,有天、地,這個都是相。這些相就是從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來給它安立的,比如說長短,長短是我們給它安上去的一個名稱。怎麼樣是長的?怎麼樣是短的?這些現象,它自己不會說我是短的、我是長的,它自己不會這麼說,長短的名稱是我們人給它安上去的。像這個茶杯,它也沒有說:我叫做茶杯。它也沒有講,但是有這個相,是我們人在講這是茶杯,所以這個名是我們給它安立上去。這個是毛巾,這些統統叫相。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統統是相。相有對待,長短、大小、高矮、美醜等等,你一展開這森羅萬象都是對待的,那個是相,相就很多了。所以是名就是指事相,事相我們都給它安個名稱,這是名。即非不是就事相講的,即非是就本性講。本性你說不上來什麼,一句話你也說不上來,大乘經講「不可思議」。你也無法去思惟想像,你想像不到,用心緣相你去緣不到;議是議論,你言說也無法說得出來。禪宗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因為本性你說不上來,凡是說出來的,就說「是名」;本性說不出來,所以「即非」,即非就本性講的。本性你說不上來的,不可思議,但是相是從本性出來的,性是體,相是用。所以『就自性上言,一切不可說』,「不可說」就是你沒有辦法去議論的,就是我們一般講不可思議,你無法用言語去議論,自性你不可說,你說不出來。『說福德多』,就是從事相上說的,從相上說太多了。從自性上講沒有,即非,說不出來。我們再看第四:

  【四、性是裡,相是表。性是本,相是末。性是能生,相是所生。意謂有如來之性,方有福德可說。若無性,則有何福德可言。】

  相離不開性,性也離不開相。所以『性是裡』,「裡」就是裡面,『相是表』,表面。『性是本』,就是根本,相是枝末。『性是能生,相是所生。』相從哪裡生出來?從性生出來的。生出來的相,叫做「所生」,從性所生出來的。性它是能夠生出這些森羅萬象,這些森羅萬象是性生出來的,性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但是它能生萬象。六祖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這個道理。什麼叫自性?自性在哪裡?現在能夠生這些萬法,那個就是自性。相是空的,相是幻有,性是真空,或者講真空妙有,有從空出來的。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因為講這個一般人比較不容易體會,因此也常常用電視機的螢幕說一個比喻,讓我們透過比喻去體會性跟相這個概念。你看電視機螢幕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但是很多節目那些現相都從空的螢幕出現的。你說性在哪裡?就在那些森羅萬象當中。這個性它能顯示出森羅萬象這些萬法,所以六祖講,「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能生萬法,所以空有不二。《心經》也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有,空就沒有,有是從空來的。古人也常常用金跟器來做比喻,黃金是性,它是一個本體。我們到銀樓去看,很多黃金打造的,各式各樣的那些器具,戒指、項鍊等等的,什麼都能打造,很多很多。你黃金也可以去造一尊佛像,也可以把它打造成一條狗。你到銀樓裡面,你說我要找黃金,黃金在哪裡?就在那些器具當中,你隨便拿一個都是。你說我不要這些像,我要找黃金。不要這些相,黃金它原來還是一塊的,有長方形的、有四方形的,那個還是相。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相,像銀行賣的黃金,打成金條,它不是打成各式各樣的藝術品,長有長的相,短有短的相,還有打成金幣在賣的。所以你說性在哪裡?性就在相當中。你離開這個相,到哪裡找性?因為相就是性生出來的,所以透過這些比喻讓我們去體會我們的自性,比喻是比喻個彷彿,當然這個還是要靠自己去悟。所以「性是裡,相是表。性是本,相是末」。裡是裡面,性是裡面的,相它是表面的。性是本,相是末,本是根本,好像樹的樹根,根本;樹長出來的枝葉花果,那是末,末是從根本生長出來的。這也是告訴我們,性相、表裡、本末是一體的,分不開的。所以性是能生,相是所生。

  『意謂有如來之性,方有福德可說』,「有如來之性」,才有福德可說。因為這些相都是從自性生出來的,沒有自性,這些東西從哪裡來?那就沒有福德可以說了。因為它從自性裡面生出來的,你才說得上福德很多;福德很多,從相上去說的。所以說,『若無性,則有何福德可言。』如果沒有自性,哪來的福德?沒有。能生的沒有,哪來所生的?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去體會性相的道理。好,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表面說是福德,實則指示我們不可著相。『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就是說,有是性、方有是相。教我們會相歸性。】

  這條就給我們做個結論。這一段的結論就是『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福德」,不是「福德性」。『表面說是福德』,實際上就是指示我們不要著相,不要去執著福德相。你著在那個相,把性就迷失了。所以我們凡夫就是迷在相上,把自性忘記、迷失了。迷失不是喪失,迷失了,都在,從來沒有離開我們。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分明在目前」,就在眼前。眼前我們好像找不到,不知道在哪裡,這就叫迷,迷失了。好像帽子戴在我們頭上,我們一直到處找帽子,不曉得在哪裡,以為帽子丟了,其實沒有丟,戴在頭上,迷了,不知道。所以佛給我們講經說法,就是告訴我們、給我們說明,讓我們回歸自性。所以「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表面說福德,實際上就是指示我們不可以著相,你不要執著在福德很多的相上面。執著在那相上面,就變成凡夫了,我們凡夫就是執著那個很多。在這個地方著相就起無明(貪瞋痴),多多益善,那就迷了,就著相了。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就是說,有是性、方有是相。』就是說相很多,但是你要從相當中去體會那個性,性就是在相當中,因為相是從性生出來的。『教我們會相歸性』,從相回歸到自性。相太多了。禪門禪師考驗學人,看他有沒有開悟,自性在哪裡?隨便拿個東西,沒有一樣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看不到的,全部所有的整個宇宙統統是我們自性變現的。那你說哪一樣不是自己?統統是自己。好像作夢一樣,夢中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種種。你夢醒過來,想想夢從哪裡來?從自己心裡生出來的,離開自己這個心,哪裡有夢?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這個世界《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就跟我們作夢一樣。為什麼說夢幻泡影?因為相它是虛妄,它會變化。性是如如不動,它不變的。所以在千變萬化的相當中有一個如如不動的性。

  《楞嚴經》佛講得很清楚。波斯匿王聽佛講《楞嚴經》,聽了一段他有疑問,他起來請問釋迦牟尼佛,「常常聽佛講,我們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在哪裡?」他說他六十二歲了,頭髮白了,臉皮也皺了。他說身就是一個生滅相,看到的整個世界也都是生滅相,那不生不滅的到底在哪裡?佛就跟他講,就在你六根裡面。在你身體裡面,你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覺觸、意能知,六根裡面的性就是了,那個性從來沒有變的。所以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從來沒有動過。所以《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只要不取外面這些相,你去觀自性,如如不動。我們這個身體有變化,因為身體是相,所以人有生老病死。但身體裡面我們六根的根性,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本來就存在,沒有生,它也沒有滅。所以佛經上講很多,自性、法性、如來藏,講了很多名詞,都是指這個事情。

  中峰國師開示也很簡要,「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生是從緣生,法性沒有隨著這個緣生,所以它沒有生滅。但相有生滅,緣生緣滅,因緣聚會就生出這個相,相都是從性生出來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能夠了解。如果你從這個相見到自性,外面這些相其實也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現在的問題不知道性,只知道外面那個相,看到有生滅,沒有看到那個不生滅的。所以中峰國師也開示,「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迷的時候,不生不滅(無生),我們看的統統是生滅,哪有無生?你開悟了,生滅當中有不生不滅的,就在那個生滅當中,你看到不生不滅的。「所以離此別無,是乃一體而異名。」迷悟而已,迷了,不生不滅變成生滅;覺悟了,生滅就變成不生滅了。所以這裡給我們講,有性才有相。我們要從相去會歸自性。也就是中峰國師給我們講的,「悟則生滅皆無生」,就是無生。好,這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三十八這個科判:

  【三八、信經殊勝】

  『信經殊勝』,就是要深信這部《金剛經》非常的殊勝。我們看經文: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這個就是比較。這一段經文接前面經文而來,前面就是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所獲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世尊說,「甚多」,很多。為什麼說很多?是福德,不是福德性,所以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若」就是假若,一個假設的。假若另外一個人,「於此經中」,此經,《金剛經》當中,他能夠去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等」,四句經文合起來叫一首偈,四句偈等。比如說我們常常念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就一首偈。就是說你受持整部《金剛經》,或者《金剛經》當中一首偈,就四句一首偈,自己能夠受持,而且能為他人演說,「其福勝彼」。這個比較起來,差別太大了,你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那多少?但是如果有一個人在《金剛經》當中他能夠受持一四句偈,自己能夠受持,而且能夠為人演說,他這個人的福報勝過前面的,其福勝彼。這個就是比較,相信這部經它的殊勝。好,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看此節經文,若以為讀誦《金剛經》,其福德即勝過大梵天王,那就是很大的誤會。實則應注意『受持』二字,是人能受持此經,又能布施,福德方能勝過於彼。】

  這裡給我們說明,我們看到這個經文,『以為讀誦《金剛經》,其福德即勝過大梵天王』,勝過大梵天王、用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如果是這樣看,『那就是很大的誤會』。完全把這個意思錯會了,以為讀誦就是受持。所以我們在大乘經典常常看到佛講,讀誦、受持、為人演說。讀誦是讀誦,受持是受持,這個不能誤會。所以讀《金剛經》的人也很多,他的福德有沒有勝過大梵天王?有沒有勝過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的福德?我們看好像沒有。這個是誤會。實際上應該注意是「受持」兩個字,『是人能受持此經』,他能受持這部《金剛經》,『又能布施』,他的福德才能勝過前面講的,不然還是不如他。我們看:

  【二、『受』是領納,是指真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者,比「解」字更進一層。『持』即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

  『受是領納』,領受,『是指真能領會經義』,這個經義真正領會到了,領會到而得到受用,這個比理解的解字更進一層。所以這個「受」就有開悟的意思,悟比解更進一層。領悟,領悟經義就是受的意思,簡單講也就是說真正去接受過來。你真正領納了,那才是真正的受。如果沒有領會經的真實義,那個不叫受。所以這個比解更進一層。

  『持即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持即拳拳服膺」,就是時時刻刻沒有放鬆。「持」,一個提手旁,持一個東西。好像我們這個茶杯,你拿起來,這個叫持。能放鬆嗎?一放就掉下去了,這叫拳拳服膺。你不能放鬆,放鬆就掉了,這個叫持。持就是時時刻刻他不放鬆,叫拳拳服膺。同樣的道理,我們念《彌陀經》,「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執持就是這樣,這個叫執持。我執持這個茶杯,執持就是要拳拳服膺,你不能放鬆,放鬆掉下去了。所以我們念佛,你要時時刻刻不放鬆。海賢老和尚他做到這點,也是給我們做榜樣。海賢老和尚,你看,他不是沒有工作,他天天都在種菜,比誰都忙,要往生前還做到天黑,但是他的佛號片刻不丟失,那叫持(執持)。我們常常忘記,我們沒有持。如果說有持,是短暫性的持有,我們打佛七,或是念佛幾分鐘的持是有。拳拳服膺,都一刻不放鬆,我們還沒有。

  為什麼還沒有?我們對佛號還很生疏。對什麼很熟悉?煩惱,煩惱我們太熟了。時時刻刻,起心動念,《地藏經》講,「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是煩惱,無明煩惱,都是罪業,這個我們很熟悉,造罪業我們很熟悉。修淨業,我們很生疏,一下就忘了。所以古大德給我們開示,你真正要用功,就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原來很熟悉,你要慢慢去生疏,這些煩惱妄想、五欲六塵、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等等的,這個要疏遠;這句佛號要愈來愈親近、愈來愈親近,我們才能成功。所以修學任何法門,受持哪一部經典,道理是一樣的。這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用功的關鍵,你不要說《金剛經》,任何一部經都一樣。

  你看《八大人覺經》,很短。《八大人覺經》:「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佛弟子,皈依三寶的四眾弟子,做為一個佛弟子,常就是不間斷,「常於晝夜」,日夜都不間斷,「至心誦念,八大人覺」,念念不忘。「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我們有沒有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這是第一覺悟,有八條。我們有感覺到這個世間無常嗎?沒有。我們覺得天長地久,是不是?我們感覺來日方長,不是世間無常。我們說真話,說良心話,說真的,如果我們感覺世間無常,那你念佛的心態絕對跟現在不一樣。你還會去是非人我,計較這個、計較那個嗎?不會了。如果還會計較這些,說明根本就沒有念這個世間無常,也不知道國土危脆(這個地球是危險脆弱的),這個就是還沒覺悟。第一覺悟,第一個要覺悟的,後面你才能去修,才能修後面七條。第一個你不覺悟,就是我們念佛法門來講,你沒有這種覺悟的心,實在念佛功夫也不得力。所以印光祖師寫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我就要死了,想什麼?想這個、想那個,計畫這個、計畫那個,就不要去打妄想。不要打妄想,也不是說叫我們什麼都不要做,明天就開始不要吃飯,我們就念佛求往生。所以這個不能不說清楚,就是你真正念無常,無常觀生起來,你利益眾生的事情做得會更積極。你看印光祖師,他不是寫一個「死」字嗎?你看,他做多少事情,經書印多少,辦個弘化社(弘化社現在還在,那個地方我也去過),多少人找他。所以你真正感覺世間無常,主要是心裡放下,心裡這些是非人我放下,不會起貪瞋痴。這個就提起來了,這還是佛門的初步。《八大人覺經》大乘小乘都有,小乘是觀無常,這是舉出一個例子。

  《金剛經》也是一樣,《金剛經》教我們觀什麼?《金剛經》講得更扼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一首偈,我們有沒有真正去領納?真正去領納,就是說領會這個經義。領會這個經義,你要去觀。你看「應作如是觀」,應就是應當,就是應當這樣觀。觀我們現實的人生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觀察這個。我們真正體會到人生如夢,這個更深入了,觀無常也是一個前方便,無常就是夢。夢是更直接,為什麼講如夢?因為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的確世間如夢,人生如夢,我們昨天發生的事情,今天回想一下,不存在了,那不是跟作夢一樣嗎?也不存在,沒有了。我們作夢,夢醒過來,夢沒有了。那今天又另外一個夢。昨天發生的事情過去了,如夢。今天又開始做今天的,明天想一想今天做的,又是如夢。如果常常這樣觀,這就是受持。

  江味農老居士他在後面會講到,他說他也觀了二十年,沒什麼感覺,後來有一天他讀這一句,他突然有一個領悟。他就想要怎麼來作觀?他領悟到要從生活當中,就是一點點如意的事情,他也用如夢如幻這樣去觀。比如說某某人對我很好,趕快提起這句,假的,如夢幻泡影,不要高興;一個人來罵一句,趕快作觀,假的,如夢幻泡影。就是很小的事情他都用這樣,把它用這首偈去觀,大的事情更不用說了,他說這樣用功一段時間,覺得心比較清淨,看經眼睛也亮了,念佛感覺也很踏實。所以他勸大家,要在生活當中去觀。這個講得也很實際,因為觀就是要觀現實生活,現實生活點點滴滴這些發生的事情,有順我們的心的,有違背我們的心意的;有讓我們歡喜的,有讓我們生氣的;有讓我們不歡喜、不生氣的,統統是夢幻泡影。所以受持就是他時時刻刻要提起觀照的功夫,這樣才會有受用,才是真正叫受持。所以持比受就更進一步了。好,我們再看第三:

  【三、『為他人說』,是利他。】

  前面是自利。

  【『其』字,即指受持為說之『福』,超過前說只做布施之人。且只財施,是福德相。此人既能受持修慧,又能法施修福,福慧雙修、悲智具足,乃是福德性,故能『勝彼』。】

  這段就是給我們解釋,如果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這個道理說出來了,給我們說明。像江味農老居士他受持那四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的福德就勝過那個了。自己受持,江味農老居士就是受持,他編了《金剛經講義》,把他修學心得來跟大家分享,他這個福德就勝過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要多。多多少?這個無法說,因為稱性的東西是無量無邊的。所以這裡給我們說明,不是讀了《金剛經》福報就比那個大,不是的,是要能受持,『為他人說』。「為他人說」就是弘法,講經說法,『利他』。『其字,即指受持為說之福。』「其」這個字,就是指能夠受持、能夠為他人說、分享,他這個福報大。這個福報超過前面說只做布施的人,他只知道布施,他不懂《金剛經》,只知道在事相上布施。而且他只有財施,沒有法施,純粹只有財物的布施,他是修福,福德相。像我們世間社會上看到很多慈善家,他布施很多錢,走慈善事業、做好事,那是福德相。他有福德相,但沒有智慧,有福德沒有智慧。

  這個人,他自己能夠受持修智慧,他為人演說就是修福,所以『福慧雙修、悲智具足,乃是福德性』,所以能夠『勝彼』。為什麼能夠「勝彼」?你自己能夠受持,你自己懂了,自己懂了之後也不吝法,就是跟別人分享、跟別人講,也幫助別人來受持。為人演說,幫助別人,這個福報是福德性,他稱性,他的福德稱性。前面那個是福德相,他不稱性,他迷了自性。為什麼說四句偈福報勝過前面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人?我們要知道,你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給人,就是幫助人解決生活上物質的問題,他沒有吃的,送他吃的;沒有穿的,送他穿的,七寶(財物)能夠幫助別人解決物質生活上的困難、問題。物質生活,我們現在講經濟。他幫助人物質生活當中,他沒有智慧。所以也只能幫助人家解決現前生活上的困難,但是不能幫助人斷煩惱、開智慧、證菩提(就是成佛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做不到。但是一四句偈雖然少,真能受持,他就成佛了。你幫助一個人解決現前生活一時的困難,跟幫助一個人成佛,他生死都解決了,有什麼福德可以跟這個相比?無法相提並論的。怎麼比?無法相比。所以從這方面來講,「故能勝彼」。

  法布施它的殊勝就是在這個地方,所以法非常可貴。所以釋迦牟尼佛,他出家人,他也沒有經營事業,也沒有收入,吃飯都要去托缽,他哪有什麼財可以去布施。他什麼都沒有,但是他那個財布施是圓滿的。所以我們有錢財拿去布施是布施。其實,比如說持戒,出家人持不持金錢戒,他就是財布施,不跟眾生爭錢財,那不是布施嗎?眾生看到他,大家都不怕他,因為不會跟他爭。眾生為什麼會怕?你來跟我競爭,我要這個利,你也要,互相去搶。所以隨便舉出一條,也是布施。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那真的布施,他什麼都不要了,那不是布施嗎?所以法是主要的,財布施也是為了法布施,法布施是中心,因為法才能解決問題。只有財施、無畏施,解決一時的困難,這是可以的。但是無法究竟根本解決大問題,大問題就是生死的問題。我們舉出一個比較淺顯的例子,我們去放生,做好事。放生也要錢,也是無畏布施,財施、無畏布施,如果你沒有說法,只有這兩種;如果有說法,那三種都有。放生,你要說因果,像《安士全書》,講因果。你說因果,這是法(佛法),明白這個因果,他不敢造殺生業,那是徹底的放生。這個人覺悟了,他不再造那個業了。所以有人要修福,他也要懂得怎麼修,修什麼樣的福報。就是有相布施的,我們不要說無相布施,不要說這麼高,有相布施的人天福報,那也要佛來說。

  你看《安士全書》,都引經據典。修布施,人天福報,那也要說明你才懂得怎麼修。修布施要憑心地,《安士全書》講,「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我們要種很多福田,要憑這個心。六祖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憑我們這個心。所以心能生萬法,福田也是從這裡生的。田是能夠生的意思,能生長的意思。所以《安士全書》講的,印光大師非常讚歎,我們普世的教育這個非常重要。你看有一個人說要布施,一個貧人(窮人)布施一串葡萄給比丘,那個貧人是一個月前他就有這個念頭要布施葡萄一穗,一穗不是很多,他家很窮,他能供養出家人一穗葡萄,那也是很難得。他拿到比丘那邊去布施這一穗葡萄,他說:我只有這麼一小穗葡萄來供養你。比丘說:你這一穗葡萄,你已經布施一個月了,「一月布施」。他說:我就這麼一穗葡萄,怎麼說我一個月布施?比丘說:你要布施的心,一個月前你就動這個念頭,而且你這個念頭天天都不間斷。到現在布施,你布施這個心,這個月你都沒有停過,你念念就是我這個要拿去布施,你這個不是一個月布施,是什麼?你看那一穗葡萄很少,但是那個心?就是說你用什麼心態做善事去布施,關鍵在心。所以福田都是心在種的,你用什麼心態去修,那這個果報不一樣,果報就不一樣。故事很多,我們看了會心心相融,就會很開心,知道怎麼去修福,就是憑心地。

  還有一個人,他沒有錢,在幫人家磨銅鏡。以前鏡子是銅做的,不是現在那個玻璃的。銅鏡照臉,銅會生銅鏽,生了銅鏽就磨,讓它亮,你才能再照,過一段時間就要磨。他替人家做那個工作,賺一點微薄的錢,大概只能過三餐。他也沒有多餘的錢去布施,但是他很好心,我們現在講很熱心。他在城門那邊幫人家磨鏡。出家人,在古印度托缽,都要去都市才有得托缽,都要到城市裡面。像舍衛國,出家人就很多,佛在舍衛國講經,到城市來托缽的出家人很多。他看到凡是出家人經過要去托缽,他沒錢,他也沒有食物供養,他知道今天哪個地方、哪一戶人家有準備要供齋的,他就會用手指頭指示那個方向,那邊有人在供、那邊有人在供,出家人就去那邊托缽就托到了,就有了。他過去生就是修這個。一個長者很有錢,很有道德學問,他經過一個險道,餓得快死了,渴得快死了。大家如果去甘肅、新疆看沙漠,你就知道以前通過那個地方是很危險的。也沒有住家,古時候交通不便,三、四天沒得吃、沒得喝的,快餓死了。就遇到一個樹神,這個長者就跟樹神講,他快死了,還有他的同伴,跟他一起走的。那個樹神就手指頭變化出飲食來供養他們。然後吃飽喝足了,長者問:你有什麼福德,你是修什麼?怎麼手指頭可以出飲食來供養我們?他就說過去世的因緣。就說過去世沒有錢,幫人家磨銅鏡,出家人要托缽,我都會給他指路,哪個地方、哪一家有在供齋,去那邊托就有了。他說他在修這個,用手指頭去指,別人修福,他也得福報。所以我們眼睛、嘴巴,身體手腳都能修福。如果你要修福,為人家去奔走,靠兩隻腳走,腳在修福;手去做事情,手在修福;眼睛幫人家看,也在修福。你看他用手指頭指幫助人家,他手指頭在修福。這是一個公案。

  還有個「五里銅盆」。惡生王有一天看他的園林有一隻金絲貓,那隻貓毛都是金色的,跑到牆西南角,牠就不見了。他就找人去挖那個地,結果挖了有五里長的銅盆都是金,五里,很長。他過去生是個窮人,他是賣柴的,去砍柴、賣柴的,很窮。路邊有一個比丘放一個缽說,如果有人要布施,放在我這個缽裡面,你那個錢財給你寄在堅牢庫,五家都搶不走,王、賊、水、火、敗家子,統統不會搶走。他去賣柴,只有三文錢,三文錢大概我們現在說三塊,或者三十塊,很少,就那麼一點點。他聽到很歡喜,把它放在缽裡面,然後一路走一路歡喜,走到家裡剛好五里,到家裡還很歡喜。所以佛就說出這個因果,說他過去世就是這麼修的,所以他能夠挖到五里的銅盆,真的,埋在地下,五家都搶不走。過去生有修,這生當國王,得到這個財寶,就是布施。這個還是講有相布施,人天福報。

  《金剛經》講的是超越的,那個福報無法相提並論,那是稱性的福報,無量無邊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從這個基礎上,修人天福報,你比較有感覺,然後再進入《金剛經》這個境界。《安士全書》公案講得很多,根據經典講的公案講得很多。所以廣種福田,須憑心地,就憑心地在種的。那不是說我們到寺院裡面看福田箱,寫四個字,「廣種福田」,錢丟進去就廣種福田。丟進去,就是你用什麼心態,如果很歡喜心去丟,這也是有很大福報的。「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我們講到布施,附帶跟大家說說。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次再來繼續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