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七集)  2023/5/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零七頁,倒數第三行,從第三條看起:

  【三、約性,一真法界,本無差別,本來常恆。那有我人眾壽諸相。】

  我們今天接著學習第七十九、「轉顯不著空」。《節要》,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第一、第二,經文就是給我們講,「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非相就是它不是真有,而是叫幻有,這個叫幻相。幻相,我們用電視螢幕的影像,我們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一點概念。因為我相,「我本緣生幻有」,這個是因緣所生的,因緣聚合起來生起這個相。這個相它是緣生法,它沒有自體,它是因緣和合生起來的,現出一個幻有的相。當現這個幻相的時候,有即是非有,就是這裡講「即是非相」,相即非相。那相有沒有?有。但是是幻有,或者講妙有,所謂真空妙有。所以這裡講「我相即是非相」,我相就是不是真有相,是幻有,所以不能把這個相當真。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所以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一樣,也是非相,這個道理是一樣。

  「一切法相」,都是幻相,本來它就不是真實。也正是說明它「有即是空」。所謂「當體即空」,就是當現相的時候它當體就是空,但是有沒有這個相?有。因為有即是空,所以可離。譬如我們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花那個地方就是空,實際上沒有。所以何必去滅那個花,另外去找一個空?因為當下它就是空的,你就不必要去要把那個花滅掉。因為它本來就是空,何必去滅?所以「翳淨則花自無」,你眼睛好了,那花自然就沒有了。所以你不需要去滅那個相,這個道理是一樣。

  『約性,一真法界,本無差別,本來常恆。』「一真法界」,它沒有差別,本來就是永恆存在的,哪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本來它就沒有這些相,這些都是我們起了虛妄的執著。當我們執著的時候,它還是空的,並不是說我們一執著它就變成真有了,不是這樣的,我們執著它還是空。不執著,它是空;執著,它還是空,只是我們迷了把它認為真有。所以佛告訴我們這個事實,讓我們去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再看第四:

  【四、約相,五蘊本空,我、人、眾生,莫非五蘊假合,本來皆空。所謂壽者相,是念念遷流,剎那生滅之相續,亦即是非相。】

  第三條給我們講「約性」,性就是說我們的自性,自性本來就是一真法界,一真就是沒有差別,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這些差別,「本來常恆」。從相來講,『五蘊本空』。觀自在菩薩,我們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本來是空,不是照了之後才空。我們凡夫都沒有照,它還是空的,不是等照了以後它才是空。我們現在沒有照,它就真有了,真有是我們凡夫的一個迷執,我們迷惑去執著,誤以為是真有,那其實它本空。照見就是說看到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徹底見到了,那本來是空。我們現在還沒有照見,現在還是空的。所以『我、人、眾生,莫非五蘊假合』,「假合」就是說各種因緣集合起來產生的一個相,所以『本來皆空』。六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本來就是空,不是我們現在給它滅了它才空、沒有滅它就是有,不是這樣的。我們迷的時候,它還是空。覺悟了,知道是空;迷的時候,它還是空。就像我們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眼睛好了,就沒有了。但是當我們眼睛還沒有好看到那個花,那是不是它就有?它還是沒有。那只是因為我們有毛病,看到有花,眼睛好了,那就看到真相了。

  這裡講,『所謂壽者相,是念念遷流,剎那生滅之相續』。「念念遷流」就是「壽者相」,這個「壽」就是不間斷。念念遷流,沒有停止,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它不斷的相續,這個叫壽者相。念念相續,這裡講的念念,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感覺到的粗念。這個念,我們現在:我動了一個念頭,那很粗。這個念念就是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一彈指就三十二億百千念,那我們怎麼會感覺到?三十二億百千念當中的一念,念念相續不斷,很快速的,起心動念很快速的。如果這個當中有一念斷了,你就見到法身了。如果前後際斷,前念滅後念還沒有生,這時候斷了,前後際斷,那你就開悟了,見到法身了,見到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到生滅,是什麼在生滅?因為我們的念頭在動,就像卡通、電影,以前舊式的,一轉動,它就銀幕人都在動了,如果那個停下來,那就沒有了。這些都沒有了,所以是念頭在動。所以「剎那生滅之相續」,相似相續相。「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念它都有物質現象,也有精神現象。所以精神、物質,都是同一個根源,阿賴耶識的業相就是動相。因為它是相續這樣生滅的,所以佛說『非相』,它不是真的相,它是相續連接起來。我們如果去看那個卡通、動畫,現在動畫就是相續相,一張一張的,相續快速的動,那我們看到整個都在動了。我們用這個,我們現在可以感覺到的來體會一個概念。要看到這個細相,那要甚深的定功。這個一般講要見到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個一念,那八地菩薩見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佛,這五個位次有見到。所以佛講這些就是「非相」。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證到這個,但是我們知道,有個概念,知道這個相它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生滅的相,都是生滅的念頭,我們看到外面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生滅相,是這個道理。好,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楞嚴》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其病在一「守」字。有所守,即是所執。何故如是,見未徹底故。】

  這裡是引用《楞嚴經》的一段經文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這個是比喻有一些修禪定的,禪定功夫深了,就滅「見聞覺知」,把心(在甚深禪定)定在一個地方,但是他還是『法塵分別影事』。色、聲、香、味、觸、法的法,「法塵」,意根對法塵。為什麼說他是「分別影事」?因為他『內守幽閒』,他都沒有見聞覺知了,以為這樣就是涅槃。佛說錯了,那不是涅槃,不能誤會。所以有一些修禪定修得很好的,修到最後變外道,他就是這個地方他沒有認識清楚。沒有認識清楚,就是變成「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還是在分別,以為自己證得涅槃了,其實是內守幽閒。他這個病根,就在一個『守』字。就是在一個「守」,他守在那裡,就執著在那個地方。『即是所執』,那有所守,就是有所執著。『何故如是,見未徹底故。』他「見」,見道那個見,沒有見得徹底。應該更進一步,他在這個地方,就停在那裡,就守在那裡了,所以他這個見沒有徹底。所以這個都是很關鍵的地方。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今此人既徹見我人等相即是非相,是能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故能見如不見。雖萬象紛紜,而胸次泰然。慧徹三空,真是大根器者。故曰『第一希有』。】

  『今此人』,這是舉出有這麼一個人,他既能夠徹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這個相即是非相,這個相它是幻相,所以叫非相,非相就是幻相。知道不是真有,它是一個幻相,就像我們看到螢幕一些影像,我們大家都知道那是幻相。大家現在看電影、看電視,這個大家都能夠理解的,有那個相,但是那是幻相。我們現在看這個是幻相,但是我們回到現實的生活,這些是真的,我明明看到有一個人站在我面前,有我自己這個身體。佛給我們講,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就像我們看電視螢幕那個相一樣,是相即非相,有這個相,但不是真相,它是幻相。所以「今此人」,說這個人,既能夠徹底見到我人眾生壽者這些相都是非相,『是能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他就能洞徹明瞭「一切相有即非有」。有沒有這個相?有。但是這個相叫幻有,非有就不是真的有。我們凡夫一個錯誤,就是把它執著真有,執著真有我們煩惱才會這麼多,才會有這麼多是是非非,煩惱一大堆,才會有這些問題,因為都是把它當真了。我們現在雖然學了,知道有個概念,但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你執著很習慣了,這個道理是知道,但是境界現前我們還是很習慣的、很自然的去執著,就著相。用功就是在這個當中去用,用功就是提起觀照,時時刻刻要提高警覺,讓這個心能夠「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個觀照功夫不斷的熟悉,著相就慢慢淡化,我們能做到這樣就有進步了。我們做不到像六祖那樣一下就斷了,我們如果慢慢能夠淡化,這也算有進步了。所以我們在境界當中都是我們修行的地方,在人事物當中,都是我們修行的地方。

  有即非有,非相,就是你不能著有,但是也不能著空,著空更麻煩。有,那你在這個相上面,你還是要有一些規則,這個就是前面經文講的你要持戒修福。不然你說空了,什麼都空了,那持什麼戒、修什麼福?那不用了,反正統統是空,修那個幹什麼?這樣就著空了,著空比著有麻煩。著空會怎麼樣?麻煩在哪裡?撥無因果。空,反正善惡因果都沒有,造惡業也是空,造善也是空,但是你執著那一個還是有。所以有一些人說什麼都空了,專門造惡業,他是不是著有?實在講還是著有,你不著,你就不會去造那些業,還造那個業,就說明你還是著有。所以著空更麻煩,就撥無因果,實際上他不是真的空。所以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所以《般若經》當中,這個很關鍵的,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空有都不著,才是真空。所以為什麼持戒修福?持戒就是說你要守規則、守規矩,持戒的範圍很廣,廣義的。所以你總不能說這些都空的,紅綠燈也是空的,紅燈管它的,那是空,我就過去了,我車子就開過去了。大家想一想,這樣行不行?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世間相是空的,但是不破壞這個世間相的秩序,破壞了,你就擾亂大家。所以這個不著相,我們千萬不能誤會。「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有不是真有,不是真有,他就不著那個相。這個相你不執著,對你就沒有影響,你就不生煩惱,不會在這個地方起分別執著。《般若經》就是幫助我們不著相。

  知道相有即非有,『故能見如不見』。有沒有看見?看得很清楚,但是他不去執著那個相,不把那個相放在心裡,『雖萬象紛紜,而胸次泰然』。『慧徹三空』,這一切都空了,所謂空也不是說去避開這些有,就在有當中,你看到它的真相是空的,這個就是『大根器』,這個就是大乘修行人。所以大乘修行人在花花世界都在修行,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具體表演給我們看,在這個社會上各行各業,在這裡歷事練心,修什麼?有即非有。小乘法,為什麼要遠離?因為我們沒有那個功夫,暫時要先遠離,不是叫你永遠的遠離。你現在還沒有基礎先避開,先遠離,等你心裡慢慢定了,定了之後還是要去接觸,還是要去接受考試。那考試不通過要再加強,要再補習,考通過,他就晉級,就提升了。所以小乘它的修學,它是個階段性的,不是永遠叫你這樣。所以小乘,你修到有小乘的基礎,你要提升到大乘;那大乘再提升到一乘,這樣才能進步。所以「慧徹三空,真是大根器者」。『故曰第一希有。』這個空亦空,空有不二,那才是真空。所以這個空,我們不能把它理解什麼都沒有叫空,是有即是空,空有不二。好,我們再看下面第八十:

  【八十、結顯名諸佛】

  請看經文: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這一小節,標題給我們舉出『結顯名諸佛』,總結為什麼名為諸佛。諸佛是什麼意思?這裡經文給我們講,『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所以諸佛是什麼?你離一切諸相就叫諸佛。離相就是不著相了,不著這個相。不著這個相,不是說我們不要這個相、我們去排斥這個相、我們要去滅掉這個相,不是的。不著,心裡不染著,不受污染,相有沒有?有,但是不受影響,不受這個相干擾、影響。《金剛經》後面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離一切諸相了,這樣就叫諸佛。把「諸佛」這兩個字,為什麼名為諸佛,它的定義給我們說明。離一切諸相,就是名為諸佛。因為能夠離諸相,所以名為諸佛。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若能『離一切諸相』,便證法身。故曰『則名諸佛』。】

  『若能離一切諸相』,「諸相」就是所有的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能證得『法身』。「法身」,沒有相,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從法身現出來的。法身無相,但是它能現一切諸相。就像螢幕是空的,它沒有相,但是你看相統統是從螢幕那個空的現出來的。我們用這個來比喻體會法身,法身是一個大銀幕,這個銀幕多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找不到邊際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法身,法身是什麼?在印度梵文經典講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毘盧遮那翻成中文的意思是遍一切處,就是說無所不在,法身無所不在。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證得法身?因為我們著相,迷在這個相上面,把這個法身我們迷失了,不知道我們的法身,迷在這個相上面。法身,那個性我們迷了,迷失了自性,不認識真正的自己。所以如果你離一切諸相,那就證得法身。所以法身在哪裡?就在當下,《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就在當下這一念,就在當處。所以法身,它沒有去沒有來,沒有古也沒有今。沒有去來,就沒有空間,遍一切處了,到處都是。沒有去來就沒有空間,沒有十方,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沒有三際,也沒有時間。所以時間、空間,在唯識講不相應行法,我們現在的話講抽象概念,是人把它設定的,實際它沒有。外國的科學家講,叫錯覺,時空是人類的錯覺,物質也是人類的錯覺。這些都是講宇宙間一些事實真相。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諸佛有二說,一為十方三世諸佛。一為初住以上,極果以前,名分證覺,亦名分證佛。共有四十二位,故名「諸佛」。】

  『諸佛有二說』,「二說」就是有兩種說法。第一種,『為十方三世諸佛』,「十方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佛。十方三世一切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切眾生統統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一種說法,就是十方三世諸佛。另外一種說法,是初住(圓教初住位)以上,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初住以上,極果以前』,「極果以前」就是妙覺之前。在還沒有證得究竟極果以前,從初住到等覺,『名分證覺,亦名分證佛』。這個叫「分證佛」,分證佛他有四十一個位次,到等覺有四十一個位次,若加上妙覺,就四十二個位次。從初住到妙覺,那有四十二個位次的諸佛,所以這個也叫諸佛,這個是就位次來講。在天台宗六即佛叫分證即佛。這個又是另外一種諸佛,有這兩種說法。這兩種說法,就名義上來說,主要就是告訴我們,十方三世諸佛也好,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好,主要要離一切諸相,就叫做諸佛。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此人能「離一切諸相」,是已證得法身。亦即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此人』是指這個人,能夠『離一切諸相』,能夠離一切諸相,就是已經證得法身。就我們一般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位以上的菩薩,最低是圓教初住。『亦即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金剛經》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現在大家都有信心,沒有信心不會來學佛,但是我們的信心不清淨。我們信心如果清淨就生實相了,我們就見到法身,就證得法身,『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要怎麼樣是信心清淨?你離一切諸相,那信心就清淨了。也就不受污染,離一切諸相了。我們再看第四:

  【四、所謂實相、諸佛,皆是假名,即皆不可執。故應一切非、一切離,信心方得清淨。】

  這些都是我們要深入的去體會、去體悟。因為能夠講出來的,能夠說得出來的,能夠說得出來你總是有名字、有言說相,就是有名字、有言說。這裡講『實相、諸佛』,這個名也是『假名』,你也不能去執著真有一個「實相」、真有個「諸佛」,如果你執著就執著在名字相。所以《大乘起信論》給我們講,你聽經要開悟(什麼叫開悟?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就開悟了),那要怎麼聽才會開悟?就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心緣相就是你不能去思惟想像,你想不到。你一想,禪宗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動念就是你起心動念要去想一下,就不對了。所以以前參禪的人,去跟禪師參禪,一去,嘴巴張口要問,禪師香板就打下去了;他那邊思考一下,香板又下去了。不曉得該怎麼辦?說也不能說,想也不能想,那乾脆不要說不要想,又打下去了。那也不能不說,也不能不想,怎麼辦?所以它那個禪的手段就是在這個當中逼你提起疑情,它的妙處就是逼你提起疑情,你就是要參那個,參透了,你就會開悟了。這個手段是用很直接的,不允許你去想的,所以「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經典,它是有語言文字,它是引導我們入實相的,你不能執著在這個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上面,你才能悟入實相。但是這些名字、言說,這個需不需要?也需要。禪宗有一部《指月錄》,指月就是手指著月亮,《指月錄》。這是比喻,有人說月亮在哪裡?在那裡,指上去,你是要順著這個手指往上看,你就看到月亮。那不是說你就看到這隻手,這個就是月亮,不對,那個不是月亮,那個是一個工具,它是指引你去看那個月亮。你也不能說沒有這個手指(沒有藉經教)這些方便,那你也找不到真相,你也需要名字。比如說,我們華藏淨宗學會,我們這個講堂,也要有個地址、有個名義,在信義路四段三百四十一號。這些都是名字,你要藉這個,你不能看到信封,這個信封就是,不是,那是叫你要去找到這個地方。如果你沒有這個名字,你也找不到。台北市這麼大,你到哪裡去找,華藏在哪裡?沒有藉這個名字,你找得到嗎?你也找不到。所以《指月錄》,那個手指也不能不要,也就是說佛這些經教不能不要,但是你不能去執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所以雖然是假名,你不能沒有這些假名,你沒有透過這個假名的方便,我們也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是什麼?在哪裡?但是你要用這個假名,你又不能去執著這個假名,不能把假名當作就是目的。好像高速公路的指路牌,你不要看到那個牌子,到高雄了。你看到,以為就到了,它是指引你,只要往前走就到了。不是看到那個牌子就停在那裡,就到了,不是這樣的。所以這些都要細心去體會,可不能錯會了。所以說經典講實相、講諸佛,都是假名,講如來藏、講自性,都是假名,都不要去執著,你只要依義不義語,意思就指哪一個,意思對了就可以。語言文字怎麼說,那個沒有關係,不要執著。

  『故應一切非、一切離』,「一切非、一切離」,就是說你空有都不能著。你不能著空,不能著有,空有都不執著,所以「應一切非、一切離」。一空到底,才是佛講真空的義趣。『信心方得清淨。』所以我們透過這個要去參,參究才會開悟。好,我們再看一百零九頁第三行:

  【八一、如來印闡 印可】

  請看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來印闡 印可』,「印」就是認可的意思,給你印證、認可。這個印,中國人都用印,印就是一個證明,給你「印可」,證明。外國人都用簽字的,中國人都用印章,那個印就是一個印可,給你證明。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天親論》曰:「驚,謂懼此經典非正道行故。怖,謂不能斷疑故。畏,謂由於驚怖,不肯修學故。」《智者疏》曰:「初聞經不驚。次思義不怖。後修行不畏。」合《論》《疏》觀之,則『不驚』即是信。『不怖』即是解。『不畏』即是受持。】

  『《天親論》』,天親菩薩造的論,解釋這個地方的『不驚不怖不畏』。《天親論》給我們解釋這個『驚』,驚嚇的「驚」,『謂懼此經典非正道行故』,「懼」就是恐懼、害怕,害怕這部經典好像不是正道,有這個畏懼。『怖,謂不能斷疑故』,恐怖的「怖」,就是疑不能斷。『畏,謂由於驚怖,不肯修學故』,「畏」,就是不敢去學,不敢去碰。為什麼不敢去碰,不肯修學?因為由於有驚怖。驚,就是恐怕這部經是不正確的經;怖,不能斷除疑惑,心裡疑惑很多,所以對《般若經》就有驚怖,就不肯修學了。江味農老居士在《講義》當中,對這樁事情也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他講的也是很有道理,也是都有根據的。

  在中國佛教,從宋朝以後,一直到民國(我們現在是民國),八、九百年,要上千年了,《般若經》就很少人講。修觀的只有禪宗(禪門)還有,但現在禪門也凋零了,也沒有真正的禪師在教授。教下是還有,講經說法的,學戒律的。學禪、學密,但是沒有《般若經》的基礎學這些都有障礙,都有困難。我們往往學習一個法門,學到最後也容易退轉,為什麼容易退轉?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也說得很清楚,就是枯燥無味,枯燥無味就修不下去了。比如說我們念佛,如果你念得很有味道,當然你念得不疲不厭,念到最後,念得沒味道,念得累得很(因為有的人念到生煩惱),那他當然會退。修其他法門,都一樣的。所以不管修哪個法門,都需要有般若正智來做引導,你修學才不會很死板、不活潑。你很死板、不活潑,修到最後,你就枯燥無味。修行不是蠻幹、不是硬幹,不是說我要很精進,我怎麼來念佛、來拜佛,拜到頭都磕破了。你起一念精進就是妄念,我要精進,我要拼。過去有很多念佛的人,我們要來拼幾天幾夜不睡覺的,拼到最後,我看也有修般舟三昧的,修到最後,我胃痛去扎針,我看到他也去扎針。好像還沒有得到般舟三昧,就先得到胃病,身體就失調了。那個就是什麼?那些人,他也是很有道心,他要修,但是他蠻幹、硬幹,幹到最後就是沒有結果,變成無益的苦行。修那個沒有利益的苦行,那佛不贊成。佛讚歎苦行,但是不贊成說你修那個對你修行沒有幫助的苦行,那你修那個幹什麼?浪費時間、浪費精神,那個沒有意義,佛就不贊成。佛自己也是修過無益的苦行,所以他就不贊成。你修那個浪費時間,何必?所以要修有意義的、有利益的苦行。這個沒有智慧就不行,沒有般若正智,你智慧不開。

  像修六度,智慧,中國達摩祖師傳來那個禪宗,他的禪不是第五度禪定,它是第六度般若,他的禪是般若,不是第五度禪定。六度,前面五度如果沒有般若,就像我們人有手有腳,但是沒眼睛,眼睛瞎了。眼睛瞎了,你想想看,走路恐怕前面一個洞不知道就掉下去了。所以六度,如果沒有般若這一度,五度如盲,好像一個人手腳都好好的,但是沒眼睛,亂走亂闖,那很危險,容易走火入魔。所以必須有般若正智,般若智慧來引導,你就有眼睛,就不會走錯路了,你這樣修行才會有結果,不然亂修一通,盲修瞎練,這個就走不通了。般若也要有善知識指導,不然現在講《金剛經》也大有人在,但是講的我也沒去聽,我也不知道,也不敢亂聽。現在聽我們老和尚講的,我們老和尚他推薦的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都是看這個。這個也是師承,老師的傳承,傳授下來的,我們依照這個來學習。自己沒有開悟之前,不要亂看,不要亂聽,聽到最後,你就一團亂。所以沒有般若,你修什麼法門都會有障礙。有的退心,那也很正常,枯燥無味,修不下去,那這個也還好。就怕他硬要用功,用到走火入魔,這個也很多,變神經病的,醫生都治不好,一生就廢掉了,所以這個非常關鍵,非常重要。所以不聽善知識,不聽佛菩薩在經典的教導,自以為是,盲修瞎練,肯定要出問題。

  過去因為《般若經》有人誤會,所以宋朝以後很多祖師大德就避開不講,怕人家誤會,因為般若講空,很容易被人家誤會,偏空去了。所以「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就乾脆不要講。但是不講又因噎廢食,也不行,因為你沒有般若,你修行也不得其門而入。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我們念佛法門也不能沒有。所以你沒有一些般若,沒有這些觀法,你這個行,往往念到枯燥無味,念到沒味道,會退轉。為什麼念得會退?因為我們念佛沒有辦法伏住煩惱,就是伏不住貪瞋痴慢,煩惱一直起現行,控制不了,這句佛號壓不住,那你就念不下去了。如果你壓得住,你會愈念愈歡喜,怎麼會念不下去?就是壓不住,煩惱還是比較強。所以你念佛,如果你壓不住,必須要有些觀法來補助,幫助你伏煩惱。如果你這句提起來就壓得住,那就不用,就可以了。但是各人根器不一樣,有的人他一句佛號,他就能夠伏住煩惱。那是老實人就可以了,像我這個不老實的就很難。不老實是什麼?妄想特別多,疑問特別多。這講,疑!那疑你不斷,你怎麼會生起信心?斷疑才能生信。經教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的。所以江老居士講這個,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講的我也是深深自己有所體會。

  上面講,因為這樣的緣故,不肯修學,因為有驚怖。這是《天親論》解釋驚、怖、畏。『《智者疏》』,天台智者的註疏,也註解這個經文說,『初聞經不驚,次思義不怖,後修行不畏』。《天親論》跟《智者疏》,《智者疏》,天台智者大師他的註疏說,開始聽聞這部經不驚,他不驚。再來「思義不怖」,思惟經義心裡沒有恐怖。後面修行就「不畏」,不畏懼。『合《論》《疏》觀之』,把《天親論》跟《智者疏》合起來看,『則不驚即是信,不怖即是解,不畏即是受持。』合起來講就是不驚不怖不畏,就是信解受持。你信了,進一步求解,那就不畏,不畏就是不會退縮,那就是受持,信解受持,不驚不怖不畏就是信解受持。《華嚴經》講,信解行證;我們《彌陀經》講,信願行,也是同一個道理。所以信願行也是缺一不可,信解行證也是缺一不可。因此我們對這個經典,信了之後要求解。有正確的一個理解了,我們進一步就要去修行,受持就是修行,透過修行來證實經典上講的結果。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聞者當知,法本無定,佛不欺人。何必驚怖疑畏,庶幾得有信解受持之望耳。】

  這條是勸勉我們,勸我們大家。『聞者』,就是聽聞、見聞,「聞者當知」就是你聽到《金剛經》、見到這部《金剛經》的人應當知道,「當知」就是應當要知道,『法本無定』。佛在本經講,佛無定法可說,法本來沒有一定的,所謂應機說法。所以沒有一定,只要契理契機,那就對了。『佛不欺人』,佛不會欺騙人。所以這個地方是勸我們要相信聖言量,有比量、現量,比量就是理論、推理,這個道理明白,信心生起來,就是這個道理講得通,信心生起來。現量就是你已經證得這個境界,那當然你不會懷疑,你已經證得了。比如說,你念佛念到心清淨,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那就叫現量。你見到了,你還會懷疑嗎?當然不會。比量就是說,你還沒見到,修行還沒有到這個境界,但是透過經教的理論去推理,那這個理講得通,就有這個事實。雖然還沒有證得,但是這個理講得通,有理就有那個事,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去證實那個事。但是這個道理是講得通的,我們現在話講這個理論可以成立的,叫比量。聖言量,我們道理也不懂,就看到經典佛這麼講,西方有佛號阿彌陀,有世界叫做極樂,釋迦牟尼佛勸大家不要打妄語,那佛當然也不會打妄語騙我們,佛說有就是有,我們相信佛的人格,相信聖言量。這個叫做信聖言量,聖人講的絕對不會錯,不會騙我們。我們現在是憑什麼信?我們是信經典佛講的聖言量。我們現在當然現量我們還沒有證得,比量我們也沒有真正搞通,我們天天讀《彌陀經》,我們相信有,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憑什麼信?憑經典,相信聖言量。所以佛不欺人,佛不會欺騙人。

  佛為什麼不欺騙人?過去我們老和尚講經常講,你要去騙人,你總有個目的,如果你沒有目的亂騙人,大概沒有這樣的人。你去騙人幹什麼?總有個目的,你要騙人家的錢、騙人家名利,你總是希望得到某一些目的,才會打一些妄語去騙人。好像商人,做不實的廣告,他是騙人的。過去早年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韓館長的大兒子,有一次給我講一個事情,他說當時一些建商,打一些不實的廣告。不實的廣告就是騙人,說他蓋的那個房子,前面一片大好風景,結果有一些人沒有去看就訂了,就買了。結果房子買下來,去前面一看,那一片大好風景是什麼?都是墳墓,大好風景!那個商人為什麼騙人?他為了賺錢,所以他騙人。黃念老講得更具體,黃念老說釋迦牟尼佛也不要我們一張選票,他也沒有叫我們要投他一票,騙你幹什麼?他主要要幫助我們成佛,他只是這個目的,何必要騙你?他也沒有要你投票給他,黃念老講這句話,那就很有意味了,凡是勸你投他一票的,就很可能會騙人。怎麼叫騙人,怎麼叫不騙人?就看他競選的時候開的支票,我當選要怎麼樣、怎麼樣,結果當選不是這樣,那不是騙人嗎?開出來的支票,他兌現了多少?所以佛不欺人,佛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三衣一缽,日中一食,他也不要名、不要利,什麼都不要,他去騙你幹什麼?他也不要名,騙你幹什麼?主要佛的目的就是度眾生,所以句句話都是誠實語。像《彌陀經》講,六方佛都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因為這些話是對我們凡夫講的,凡夫,我們沒有看到極樂世界,都半信半疑,甚至都不相信,佛就出廣長舌相。十方佛都出廣長舌相,還會騙你嗎?真有,你要相信,你信了,能夠具足信願行,你就有福了,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了。

  所以這裡講,『何必驚怖疑畏,庶幾得有信解受持之望耳』。佛他不會騙人,那我們何必去懷疑,何必有驚怖,何必畏懼?佛講的都是誠實語,我們怕什麼?所以不必要有驚怖疑畏,這樣才有機會能夠去信解受持,才有這個希望。如果你看到這個「驚怖疑畏」,有懷疑,又畏懼不敢去碰,那信解受持就沒希望了。你都不願去接觸,不願去學習,當然你永遠不能夠信解,更不可能去受持。所以一定要先把這個排除掉,驚怖疑畏要先排除掉,要相信聖言量。好,我們再看下面:

  【八二、闡義 闡明觀行離相義 約般若明】

  請看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金剛經》像這樣的經文,也很多地方都有。『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舉出一個例子,所有的都可以套用。為什麼這麼說?讓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名字相。佛給我們說了,又馬上給我們掃蕩,再給我們講這個就是「第一波羅蜜」,讓我們去體會這一層。給你講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就是你不要去著那個相,不要著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

  這裡標題也給我們說明,『闡義』,「闡」是闡明、說明,『闡明觀行離相義』。這個「觀」,佛法的修學,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無非是一個「觀」字。「觀」這個字,對我們修行,觀行,行就是修行。「觀」這個字就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關鍵、一個重點,就是我們懂不懂得去修觀?關鍵在這個「觀」字。觀,我們可以講個比較粗淺的,就是觀念,我們一般講觀念。修觀就是什麼?修正,把你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你要依照佛這個正確的觀念把它修正過來,你這個叫修觀。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那是修觀,這個是比較淺白的,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修行,的確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不是修觀?我們淨土也是修觀。你看《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那不是觀嗎?我們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那也是觀,即念即觀。所以觀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明瞭,這樣我們修學任何一個法門,才有一個入手處,功夫才會得力。所以江老居士講說,修很多法門,修禪也好,修教修止觀、修戒律。我們念佛,禪、密,這個就是對觀行疏忽了,不講,大家不懂。所以修到最後,功夫不得力,不得其門而入,就退轉了,所以這個觀行就很重要。「觀行離相義」,觀什麼?要離相,離四相,講這個義理。『約般若』,以般若來說明、來闡明,闡明觀行離相的意義,為什麼要修觀行,闡明這個意義。這段經文就是講這個。所以我們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實際上的確無論修什麼,都是一個觀。

  包括蔡老師講的《弟子規》,你說《弟子規》要不要觀?也要觀,不然你只是念而已。念跟觀,又是不同的功夫。念就是說你不會忘記,觀就是說在生活當中你要怎麼做?我有沒有這樣去做?這個就是觀,觀就是提醒,觀照。我們從粗淺來講,觀行如果得力,煩惱才控制得下來,也就是說我們煩惱的病情才能夠降下來。就好像吃消炎藥一樣,消炎藥下去,發炎就降了,那就有效果了。如果愈吃愈發炎愈嚴重,那就不對了,你就修得不對,要趕快反省、調整,哪個地方不對了。念佛要不要觀?當然要觀,信願就是觀,行就是念佛。所以這個觀法不能不講,要講,不然念佛人很多,為什麼念到最後念不下去?因為沒有觀法,念到最後枯燥無味,不然就是走錯路了,走入歧途,走火入魔。也有人念佛念到去自殺,這個自古以來都有。為什麼念佛念到這樣?因為你念佛的功夫用下去,你的煩惱同步增長,而且煩惱還更強一點,把你的功夫壓下去。就好像我們身體有正常細胞跟癌細胞,污染、愛染,貪瞋痴慢,這個是癌細胞,我們念佛功夫是營養,但是你如果這個沒有降溫,你這些營養去補充癌細胞,正常的細胞沒有增長,癌細胞增長,到最後命都沒有了。所以念佛念到最後怎麼會這樣?就是沒有觀。所以早期黃念老他講,國清寺有個和尚念佛,念到聽到風聲都是佛,雨聲也是佛,什麼都是佛,念到最後,拿一個繩子上吊自殺了。他是講以前,早年大陸的事情。我也講過,我們認識的,一個以前在景美圖書館開計程車、開環保車的許居士,他念了三天三夜去開環保車,精神還很好,最後跳樓自殺。問題出在哪裡?沒有觀,就是蠻修硬幹。用功不用功?很用功,但修錯了,沒有般若智慧做引導,變盲修瞎練,功夫不得力。所以花一點功夫來深入這個是有需要的,對我們修任何法門都有幫助。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下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