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五六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56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三六頁:
◎【二、持以供佛】
經【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
這一段小科是說「持以供佛」,天花供養他方諸佛。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是十萬億佛國土,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特別為我們說明,『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十萬億跟我們距離就相等,含義就是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每天都可以回來看看。『常以』就是不中斷,你可以常常回來看看,這是權巧方便的說法。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們的神通能力不止十萬億,說十萬億,是與十萬億佛國土相應,用意在此地。他們那個神通道力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見到,縱然是下下品往生者,他的神通能力都跟阿彌陀佛相接近,也就是說,與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幾乎都相等。十萬億,在他們眼裡看起來這太小了。
演【前經文云:過十萬億佛土,今經文亦云: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則知十萬億者,是表數之極多,猶華嚴之以十表無盡也。】
這意思也說得非常之好。
疏【此言天所雨華,眾生持取供佛也。眾生者,除佛而言也。清旦者,六時之一也。衣裓者,盛華之器也。供畢還國,猶在食時,以神足故。】
前面所講的天花,極樂世界大眾就以這個天花拿來供養諸佛。供養的時間是在早晨,早晨是拜佛、請安、聞法的一個最好的時辰,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天的早晨,那些人都到十方世界去拜佛。我們在這個世間,福很薄,一尊佛都遇不到;他們那裡的人福報太大,每天都可以拜很多很多的佛。我們每一年,現在很多道場拜萬佛懺,只有一萬二千多尊佛的名號,也不過是念念唱唱而已,一尊佛也沒有看到。你到西方世界,你每一天,經上講的最少數,十萬億佛!這十萬億佛,是天天跟他去見面,你想這個福報多大!拜完佛,回來正是吃早飯的時候,你想想看,這個時間多短,他的神通多麼大!也許我們會懷疑,十萬億佛,好,一尊佛就待一分鐘,這就不得了,這要好多年!諸位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有分身術,他在一剎那間同時分十萬億身,每一尊佛面前都有他,這個能力不可思議。我們在此地是分身無術,所以你要去拜,一尊一尊的去拜,累死了。他是同時去拜,這個福報多大!我們如果想得到這個福報,實在講不難,這一生當中決定可以成就,但是一定要專修,要依教奉行。
鈔【除佛者,唯佛一人獨稱大覺。】
講眾生,不包括佛,為什麼?佛是究竟大覺。說眾生,菩薩都可以說是眾生,因為菩薩雖然覺,他這個覺沒圓滿。我們常講九界眾生,九法界就包括菩薩法界。九法界下面是六道,上面是聲聞、緣覺、菩薩。等覺菩薩還在眾生之內,到成佛這才不叫眾生。
鈔【以至往生彼國初心凡夫,皆名眾生也,以生佛相對故。】
眾生與佛這是相對建立的名稱。
鈔【六時之一者,清旦,於晝時為最先。】
這是早晨,早晨供佛這是最恭敬的。因為早晨起來身心清淨,以清淨之心來禮佛、供養佛。所以我們課誦,早課是非常的重要。早課在家的同修,如果你不是職業婦女,不需要上班,你的早課長一點沒有妨礙。如果你的工作很繁忙,你的早課就短一點,不要太長。要緊的是一天不能缺,這個重要,這才符合經上所講的「一向專念」。如果訂多了,做不了就缺了,這就與經意不符合。最簡單的早晚課是十念法,決定不要看輕十念,自古以來修十念法往生的人很多,所以工作繁忙的人用這個方法非常之好。除十念,這是我們訂的早晚課之外,平常叫散課。散課不要計數的,或多或少都沒關係,有事情就放下,專心去辦事,事情辦好了,佛號再提起來,這樣就好,總而言之,叫它不斷。
讀經最好是一門深入,一部經,心專才容易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你搞二樣、三樣決定是打閒岔,對於你修一心決定有障礙。因此專修念佛的人,早晚課不要跟一般寺院課誦本一樣,又念經、又念讚、又念咒,咒還要念很多種,至少是大悲咒、楞嚴咒、十小咒,搞這麼多沒有用處,不如專念《阿彌陀經》,專念阿彌陀佛。《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給我們講的那個方法是最實用的,也是最要緊的,他的方法也就是我們一般有時間來修學的,他一堂課就一支香、一卷《阿彌陀經》、三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然後迴向,非常簡單。
早晚課誦,《彌陀經》比《無量壽經》好,短!大家念得很熟。平常讀經希望《無量壽經》每天念一遍。《彌陀經》當作早晚課,這兩部經是同一部,大本、小本。《無量壽經》為什麼叫你每天念一遍?使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清楚明瞭,你的信心堅固,志願不移,這個好處太多了。因為《彌陀經》講得少,許多地方講得都不詳細,所以修淨土的人往往修了幾十年,到最後改變主意去學別的東西,這個很可惜。他為什麼會改變主意?就是他對淨土認識不夠透徹,這也就是梅光羲居士所講的「不讀大經之故」!對於《無量壽經》詳細的講解,他不讀,他不了解,是這麼一個原因。所以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你了解得愈多,認識得愈清楚,你心裡愈歡喜,你的願愈懇切,信心愈清淨愈堅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往生。所以,早晚課非常重要。
鈔【又旦是夜氣清明之際。】
這些話統統是為我們說的,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晝夜。
鈔【清旦供佛,取心淨也。彼國眾生,雖晝夜一心,固無清濁,而未登佛地,猶有無明,觸事涉緣,不無少動,亦以平旦號清明心,亦可隨順此方言清旦也。】
這是兩個意思都有。我們剛才跟諸位說,隨順我們這方說的,對我們教誨的意義特別的偏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智慧、福報幾乎與佛相等,這都是阿彌陀佛神力加持,並不是自己的功夫修到了,這點諸位要曉得。你自己是帶業往生的,到那個地方有沒有九品?真的是有九品,雖有九品,這九品當中並沒有界限,他的生活是一片的,在生活起居這上面分不出九品;但是在自己內心,無明輕重那的確是不一樣。雖然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跟觀世音菩薩平起平坐,但是畢竟觀音菩薩只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我們是四十一品無明,塵沙、見思一品也沒斷。業障這麼重,到那個地方也稍稍有一點情緒,情緒有高低潮,高潮的時候就好像清旦,低潮的時候就好像是夜晚。雖然有高低,這個高低是非常的輕微,並不很重,這就是神力加持。佛力加持你,還有諸大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情緒雖然低落,低落了多少,這些人又幫助你提起來,這是西方圓證三不退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那裡六塵說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都是不退轉重要的因素。我們這個世界是內有煩惱,外有惡緣,這個退起來就快!進,很不容易;退,很快。我們看到有很多修行修得很好的,退心了,我們覺得非常的惋惜,為什麼會退心?很簡單,他內心不能伏煩惱,他念佛這功夫伏不住煩惱。念佛都伏不住煩惱了,給諸位說,其他的方法就更沒有指望,這個諸位要知道。經上說的,念佛有二十五位菩薩日夜保護你,你還伏不住煩惱,你修別的法門沒有這麼大的功德!
如果我們再要深一層的去追究,他為什麼伏不住煩惱?給諸位說,他沒有恭敬心,學道的心不真誠、不恭敬。如果真正是真誠恭敬,外面的緣不容易動搖他,他自己有能力控制住境緣。所以這就是我們自己心不真誠,缺乏敬意。經上一再講「一切恭敬」,這個很有道理的。儒家《禮記》,「曲禮曰:毋不敬」,敬太重要了,十大願王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人要是存誠敬之心,不但不會妄動,他不會起一個惡念,起一個念頭就不敬,敬就失掉了。從這個地方看,不管他對佛學研究有多麼深、多麼淵博,講得多麼好,修得多麼好,如果還會被外面境界所動,一考試都不及格,這個沒有用處,禁不起考試!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成敗重要的關鍵。
所以,西方世界這些人,這就是講還沒有登地的,沒有登地,也就是說還沒有破無明的人,『觸事涉緣,不無少動』,他還有小小的波動;這個小波動不怕,西方極樂世界外緣好。我們這個地方小波動就不得了,外緣太壞,你這一波動,他會幫助你叫你大幅的震動。西方世界,你心一動,那些菩薩都知道,知道你心動了,他馬上來跟你說法,來跟你安慰,立刻就恢復平靜,這取這個意思。他這個心恢復到平靜,這就是清淨心,這個時候就好像是『平旦』,早晨這個意思。
鈔【常者,日日恆然,不疲厭故。】
『常』是天天如是。所以西方世界是非常開明的世界,阿彌陀佛決定不是說,你到我這個世界來,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說法,不准去聽別人說法,阿彌陀佛不是的。阿彌陀佛開放,你到我這裡來了,你今天來,明天就可以他方世界去參訪,這是我們在經上看到的。經上並沒有說,限制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在那裡住多久才可以出去參訪,沒說,換句話說,你今天去了,明天就可以跟那些同修們一樣,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就有這個能力,下下品往生也有這個能力。
可是諸位要知道,你去參訪十方諸佛,十方諸佛給你說什麼法?統統給你說念佛的法門,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實當中的真實,一真法界的一真法界,了義之了義,是最究竟、最徹底、最圓滿的法界。這個法界裡學什麼東西?就是念佛法門。從這個世界到他方去參訪諸佛,諸佛當然給你講一切法裡頭最殊勝的第一法門,第一法門是什麼?就是《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念佛成佛,給你講這個法門。你要不相信,看《華嚴經》上「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才曉得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之所讚歎,一切諸佛之所弘揚,其他的法門、經典沒有這樣說法的。換句話說,你到十方一切諸佛那裡參訪,跟聽阿彌陀佛的話完全一樣,你還有什麼懷疑?一點懷疑也沒有!你去參訪別的佛,別的佛說:「念佛還是不行,參禪還要緊。」佛不會這樣勸你,佛還是勸你念佛!一切諸佛異口同音都勸你念佛成佛,這就是《觀經》三福「深信因果」;那個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才知道這個法門第一殊勝。
我跟諸位說,我們這一生遇到這是真正的大幸!要不要其他經典?不要了,這部經就夠了。這部經就是無上的大法,這部經就是一切經的精華。《華嚴》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就是這部經。親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是天天如此!不是很久才有一次,天天都是,『不疲厭故』,上供諸佛,下化眾生。
鈔【各者,人人皆然,無勤惰故。】
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都有這個能力,都有這個智慧、神通。底下解釋衣裓:
鈔【盛華器者,真諦謂衣裓為外國盛華之器。】
『真諦』是真諦法師,他解釋古印度盛華的器叫做『衣裓』。
鈔【或言衣襟,亦以襟盛華也。】
這個也是沒有一定的講法。我們穿的是長衣服,這個衣服兜起來,盛花也可以,也能夠講得通。總是你拿到花去供養,總是有個盛花的東西,這叫衣裓。
鈔【他方,自本國而他方也。不言本國者,文省也。】
當然,每天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哪有不供養本師阿彌陀佛的道理?當然一定是先供本師,再去供養他方佛,這是一定的道理。經上不言本師,這是省略。
鈔【十萬億佛,一佛一大千土,言廣遠也。】
一尊佛的教化區是一個大千世界。『十萬億』,這是講距離之遠!十萬億,就是與我們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完全相應。有很多人對娑婆世界很留戀,「我去那麼遠,這裡這麼多親戚朋友,我要什麼時候才能見面?」實在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是天天見面;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給諸位說,永遠不能見面。現在你在世的時候,不管你感情怎麼好,死了之後是各奔前程。六道一輪迴,各人到各人道去,以後再想碰頭,不曉得是哪一生哪一劫?無量劫以後,也許才見一面,這是真的。你要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跟你家親眷屬是天天見面。所以,要想常常見面,這個地方是非去不可!而且你要勸你的這些親人,捨不得分離的,永遠要在一起,怎麼樣?一同到西方去,這永遠在一起了。不到西方,永遠不能在一起,唯獨到西方才可以永遠在一起。
鈔【食時,晨齋時也。】
吃早飯的時候。
鈔【清旦至於晨齋,為時至少。】
吃早飯的時候,他去供養十萬億佛回來了,回來才吃早飯,這是形容時間之短。『至少』就是最少,很少的時間。
鈔【以至少時,供至多佛,明其速也。】
很少的時間供養那麼多佛,這是說明他速度之快。
鈔【如大本言:諸大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遍至十方無量世界,供養諸佛。】
這是《無量壽經》講的,就講清楚了。此地十萬億,十萬億數字不大,實實在在是無量世界、無量諸佛如來。因為講十萬億,我們聽到有親切感,十萬億,馬上就回來了;我們這個世界包括在其中,就知道天天可以回來。
鈔【供養諸佛,華香伎樂,衣蓋幢旛,無數供具,若欲獻華,則於空中化成華蓋,周四十里,乃至六百八百里,各隨大小,停於空中,勢皆下向(華皆向下)。以成供養,復以妙音,歌歎佛德,聽受經法,既供養已,忽然輕舉,還到本國,猶為未食之前。】
這段文是引《無量壽經》的。蓮池大師註解所引用的《無量壽經》經文,大多數都採取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現在我們這個五經讀本,這九種本子統統都在裡面,諸位仔細比較一下,才知道夏蓮居居士會集得非常之好。夏老師這個人,我所曉得的一點消息,他老人家可能是再來人,不是再來人,是非常的不容易,他念佛確確實實是念到了理一心不亂,絕對不是平常人。梅光羲居士,那是很了不起的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師父,晚年都皈依夏老師,都以夏蓮居居士做老師,跟他學,你就曉得他的成就。我們很想將夏老師一生的事蹟公開流傳給大家,我跟黃念祖居士有聯繫,老居士認為現在時機還沒成熟,說出來之後,人家不會相信,怕人家毀謗造口業。我本來想請他寫《夏蓮居居士傳》,附在我們這個經上流通。他答覆我:時機不成熟。他說:夏老師確確實實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在圓教就是初住以上的地位;如果在禪宗來講,跟六祖的地位就能平等,絕對不在六祖之下。六祖也是,拿淨土宗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禪宗是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樣的人。所以這個會集實在是不容易,他這個會集本超過王龍舒、彭際清、魏源的會集本,那都比不上他。這些文就不必細講,我們在《無量壽經》都讀過。
鈔【據此,則有種種諸供養具,又化華成蓋,又供畢聽法。今止言以華供養,皆文省也。】
《無量壽經》裡,這一段講得相當詳細,此地文字很簡單。
鈔【神足者,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皆得神足,如一念頃,過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
這是神足通,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下下品往生的,也有這個能力。『一念』,非常短的時間。一念這麼短的時間,他已經可以達到『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一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這不止十萬億!百億、千億、萬億那由他世界。「那由他」是無央數,是個很大很大的數。百千萬億下面數字是那由他,那由他就不止十萬。可見得他神通之大、速度之快,一念之頃周遍法界。
鈔【又願云:即得宿命,又云天眼,又云天耳,又云他心。】
這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經文所說的。西方世界的人,天眼洞視、天耳徹聽,盡虛空遍法界,我們起心動念,一舉一動,瞞不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佛菩薩。凡是去往生的,下下品往生的人,我們都沒法子瞞過,為什麼?人家都看到。我們在那裡說悄悄話,他都聽見,瞞不住人的。所以《無量壽經》你念多了,不敢做壞事!做壞事,怎麼往生?想到那裡去,這些諸上善人說你怎麼可以往生?一天到晚都在動壞念頭,這不夠資格去!這句佛號,一定要把清淨心念出來,心淨則土淨,這才能去!光念佛號,心不清淨,沒用,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去不了。心要清淨,佛號是手段,用這句佛號達到清淨心,清淨心才能往生彼國。
這些經文,你要是牢牢記住了,我們怎麼會動一個惡念?起心動念,我們就想到阿彌陀佛,我們能不能對得起他?起心動念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人數量無量無邊,沒法子計算的,經上舉一個比喻,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都證辟支佛果,神通都像目犍連,共同來計算,計算多久?千億歲,都算不出西方極樂世界人的數目,這麼多的人,這麼多的眼睛,這麼多的耳朵,看著你、聽著你,我們還以為做壞事沒人知道,統統知道!何況還有他心通,我們心裡起了念頭,他都知道,他心遍知!這是真正值得我們警惕,這個不是開玩笑的。我們真正想在這一生往生,這些事情你要相信,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時時刻刻警惕,起心動念決定不害人,決定不為非作歹。我心清淨、身清淨、行清淨,沒有一樣不清淨,念念與西方淨土起感應道交,這個樣子就拍拍胸膛,我這一生決定往生。這就是保證,這真正可靠,一點都不假。憑什麼往生?就憑這個,這是跟經上完全相應。
鈔【則生彼國者,六通自在,不止飛行。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這是神足通,就是飛行變化。生彼國者,不但六種神通具足,而且應用自在。這個經上沒有詳細說,也是省略。
疏【按此神足,住位、行位菩薩所有,如華嚴中說。】
這就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他們那些人神通之大,達到什麼樣的程度,這是舉《華嚴經》來講。因為《無量壽經》,彭際清居士所謂中本《華嚴》。彭際清是很了不起的一位大居士,他是清朝乾隆年間人,《華嚴念佛三昧論》就是他做的。這個人通宗通教,晚年是對淨土宗專修專弘。他有《無量壽經》的節本,在台灣流通的《無量壽經起信論》就是他做的。最近我們流通黃念祖居士講的《華嚴念佛三昧論》,修淨土的,黃老居士這個開示一定要聽,講得實在是好!把《華嚴經》修行的方法真正是和盤托出。
《華嚴經》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些人用什麼方法念佛往生淨土?這就是《華嚴念佛三昧論》所說的。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用什麼方法念佛的?我們學不到,我們要知道,那是四種念佛裡面的實相念佛。實相念佛,自古以來,註不容易,講是更不容易。為什麼?不入那個境界,說不出來!入了那個境界,說出來,別人也聽不懂!彭際清跟黃念老,難得!深入淺出,能夠把這個義趣表達出來,相當不容易!這個地方蓮池大師引用《華嚴經》來解釋:
鈔【華嚴經云:八住菩薩,一剎那頃,遊行無數世界。】
可見得,這個不是普通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至少他等於華藏世界裡面的八住菩薩,為什麼?他有這個能力,一剎那之間遍遊無量佛剎。在《華嚴經》上,八住菩薩才有這個能力。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是下下品,也就有這個能力,這個不得了!八住菩薩,華嚴是圓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初住;八住,四十一品無明他已經破了八品。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殊勝真的像經上所講的,「勝過諸佛剎土」,一切諸佛國土比不上!
鈔【又十行頌云:佛剎無邊無有數,無量諸佛在其中,菩薩於彼悉現前,親近供養生尊重。則今之神足,豈易及哉。】
十行,位子就更高了。八住再到九住、十住,再到初行位的菩薩,這個位子就更高了。換句話說,最低的位子是八住菩薩,才有這樣的能力,一剎那頃能遍至他方佛國,供佛聞法,回來的時候還不到一餐飯的時間。底下大師有一個假設的問答:
鈔【問:此於三種意生身,當屬何等。答:楞伽三種,分屬聲聞菩薩大聖,則生彼國者,隨其所修,各有所證,如九品例。】
這個解釋得很圓滿,如果我們對於「唯識」沒有相當的概念,大師這個講法我們還是聽不懂,好在《演義》裡面有給我們解釋。
演【三種意生身者,一、入三昧樂意生身,屬聲聞。】
「意生身」,現代人的說法,所謂是「靈」。現在有很多會氣功的,人雖然在座,他的靈可以出去遊山玩水,這就是意生身。道教講「靈魂出竅」,竅是我們身體,他能離開身體。在藏密裡面講,「靈體出遊」,出去遊玩去了,雖出去遊玩,他的靈體跟身體當中有個連繫,他們稱這個叫「銀帶」,銀色的有一條帶子連繫,不管你遊多遠,有一條帶子不斷,你這身體不壞,他會再回來;如果這帶子一斷,這人就死了,為什麼?他不會再回來了。這就是靈出去遊玩,這是定中的意生身。像我們作夢,夢中有自己的身體,那個夢中的身體也是意生身,從哪裡來的?是你意識裡變現出來的,所以叫意身,確實有這個形相。他確實能去遊歷,確確實實看到許許多多真實的事相。他坐在家裡不動,全世界的事他都知道。你看他入定在打坐,他出去玩去了,到處去觀察,樣樣清楚、樣樣明瞭。第一種,這是功夫比較小一點,他是入定,三昧就是入定,定中有這個能力。這是屬於小乘,初果須陀洹就有這個能力,阿羅漢、辟支佛都有這個能力。
所以這些東西,有一些人修行,或者社會上具特異功能者,說看到人的氣、看到人的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這種人很多!你想學也不難,但是還是不學為好。為什麼?不學,你知道人的秘密少。學了之後,你看到這個人、看到那個人,你就會起分別執著。你在境界裡起歡喜心、起瞋恨心,反而引起煩惱。所以學佛的人沒有學這個的必要。黃念祖老居士一再強調,不要學這個東西,有沒有?有,真的有,絕對不是假的。學佛的人,我們修一心不亂,我們求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想見的是阿彌陀佛。我們並不想見人家是白光、黃光、黑光,我們不想見這個,這個沒意思。第二種:
演【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屬菩薩。】
這比前面高得太多,這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明心見性了。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都沒見性,所以他的意生身是前面所講入三昧樂意生身。意生身,這個身是隨心所欲之變化身。我們看小說,孫悟空七十二變,那就屬於意生身,他的確可以變化,可以分身,可以分無量的身。這些事情,在《高僧傳》裡面就有很多。古代一些高僧在必要的時候,他示現一手。《高僧傳》記載,有一位西域高僧在中國弘法,他要回去了,許多居士們都想給法師餞行,請法師吃飯。都約明天中午的時間,法師都點頭答應。到第二天,每一家準備這個齋,果然法師都去了。所以每個人都很歡喜,「法師那麼多人請他,他到我家來了」。第二天到長安十里長亭去送行,有好幾百人,每個人都說:「法師昨天在我這兒。」他說:「他在我家應供!」這樣才知道法師至少分身五百身,他有這個能力。他這個能力示現的時候,他不會再住在這個地方,他走了。他在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從來沒有示現過,大家不知道。臨走的時候表演這一招,表演完他走了,這個是對的。如果平常常現神通,俗話講「妖言惑眾」,這個不可以的;臨走,可以,留一個紀念,永遠再看不到他。這是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真正分身有術,這都是屬於意生身。明心見性之後,這個意生身是菩薩。第三種:
演【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屬佛。】
這個境界就高了。
演【謂之意生者,喻如意去,速疾無礙也。】
這是簡單的解釋,就是能夠如你的意,你自己想現什麼身就現什麼身,想到什麼地方,一念當中就到達。雖是無量無邊的剎土,一念之間他就到達,在那裡想現什麼身就現什麼身,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所以你們要問觀世音菩薩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觀音菩薩沒有樣子,他隨你的心想變現,他哪有樣子!你要問他,真正是什麼樣子?他的樣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跟佛的樣子完全一樣。到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樣子都跟阿彌陀佛一樣,沒有兩樣的,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見到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一相,沒有差別的,沒有兩種相。但是十方世界這些菩薩隨類化身,那個樣子就太多,沒有法子稱說。這叫如意,如眾生之意,也如自己的意,現這個身相。
演【入三昧樂者,謂從三三昧中,發起神通之用。】
他得定,阿羅漢所證的定是九次第定(第九定)。《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證得這個定,超過三界了。三界,色界天是四禪,無色界天是四定,我們講四禪八定,八定包括四禪,就是色界的四種禪定。色、無色界八種定他超越了,所以阿羅漢叫第九定。第九定出三界,八定都沒有出三界。所以這個定是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所證的,他有這個神通,有這個德用。
演【覺法自性者,覺諸法自性,從此自性發起妙用,即名意生身。】
菩薩明心見性。圓教初住、別教初地以上,他這個意生身是從真如本性裡面變現出來的,就是本性的妙用。
演【種類者,十法界依正色心,俱在我一念心中顯現,本無遷流之行,亦無有為之作。】
這個是意生身的最高的,如來果位上所現的。菩薩所現的意生身,那就是《普門品》上講的三十二應,已經不可思議,何況如來果地上。註解雖然簡單,但是意思很清楚。這是說出三乘聖者神通廣大。
我們現在世間,看到一些特異功能的人,那是小通,很小,微不足道,我們就把他奉若神明,就覺得了不起,這是我們的錯誤。你要想得這個神通,趕緊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你那個神通屬於菩薩的神通,「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比不上你,這是我們一生真真實實可以得到的。為什麼不去幹?所以看到有些奇異的,不要大驚小怪,不要去羨慕。現在多少學佛的人,一聽說某人有神通、又放光,坐在那裡離地三尺,趕緊拜他做老師奉若神明,佛法丟掉了,不要了。這個真正可惜!為什麼?這種小小的能力,魔都有,《楞嚴經》上五十種陰魔都有這個能力。為什麼叫做魔?用這種能力來引誘你,使你把正法丟掉去跟他學,學他的邪法,他把你的修行破壞,把你這一生成就破壞,使你不能出三界,來生還是搞生死輪迴,做他的徒子徒孫,這就叫魔。魔就是折磨,就是障礙。
凡是被這些人誘惑的,換句話說,他的心不清淨,學佛沒有誠意!外面境界稍稍一動,馬上就變了心,就改變主意就跑掉了,這怎麼能成就?什麼奇奇怪怪的事情,我們只一句阿彌陀佛,如如不動,這樣才能成就。遇到這個境界,也正是考驗我們心清不清淨?念是不是專一?果然心清淨,果然念專一,遇到這種境界,好境界,為什麼?它來考試,我通過了。我在這個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被它誘惑,這證明我念佛還是有一點功夫,功夫得力了。功夫不得力的人,禁不起這個誘惑。
功夫真正得力,見如不見,聞如不聞,決定不會影響他的清淨心,不會影響他一向專念,不會轉移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願望,不會改變的。果然能有這樣的功夫,魔也尊敬你,魔怎麼樣?他誘惑不倒你,他回過頭來對你很尊敬,你很了不起,你不是一個普通人,他尊敬你。你要是被他一動搖,跟他去了,說老實話,他瞧不起你,你沒有功夫,「你看!我稍稍耍一點把戲,變一點魔術,馬上就叫你動心,就把你念頭轉掉了。」禁不起考驗,魔看到這種人絕對不會放在眼裡,不重視你。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