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0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08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一四頁:

  鈔【戰勝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交戰得勝,喜而立名。】

  這是說明「衹陀」這個名號的含義。

  鈔【須達多者,梵語,此云樂施。】

  就是歡喜布施。

  鈔【勝軍王大臣也。】

  『勝軍王』就是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的大臣。

  鈔【喜樂行施,遂成令名。】

  這個名號是從好善樂施上建立的。

  鈔【給孤獨者。】

  『給』就是布施的意思。

  鈔【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

  由此可知,須達多是一位慈善的長者,不但在這國家有很高的地位,他也有很大的財富。最難得的是他樂善好施,常常救濟這些貧困的老弱,所以當時大家都稱他為給孤獨長者,不稱他的名,這是對他的尊敬。

  鈔【孔恩周急,岐政先煢,非不普慈,有緩急故。】

  布施供養雖然心是平等的,可是孤獨之人(孤兒與獨居老人)是非常可憐的,缺乏人照顧,所以在救濟的時候把他們列在第一優先。這就是他們非常需要人幫助,所以給孤獨長者對這些人也就特別照顧。

  鈔【眾居曰園者。】

  這是解釋孤獨園這個『園』字。

  鈔【林蔭清幽,學道之人,應棲止故。】

  『學道之人』居住的環境是以『清幽』為宜,這個環境是比較好一點。自古以來,寺院叢林都是建立在山林之中,距離都市,距離一般人居住的地方總有相當的一個距離,便於靜心養道、修道。

  鈔【施樹買園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本舍衛人,初未知佛,為娉婦故。】

  他為兒子娶媳婦下聘禮的時候。

  鈔【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見佛生信。】

  王舍城,『珊檀那』長者是他的親家,他們在那裡供養釋迦牟尼佛,請釋迦牟尼佛講經。因為這個機緣,所以他能夠見到佛。

  鈔【請歸舍衛,佛令身子選眾居處。】

  當時釋迦牟尼佛派一個侍者,就是舍利弗尊者,『身子』是舍利弗。派舍利弗跟須達多長者一同到舍衛國去看看那邊的居住環境。因為佛這個僧團人數相當多,沒有一個適當的環境居住,對他們也是很困擾的。

  鈔【得祇陀園,長者問價,太子戲答:金布地滿,即當賣與。長者布金,太子感歎,遂與易地,地所有樹,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長者太子交相發心,成此美事,故雙標也。】

  我想這個故事我們就不要講了,大家看看,大致情形都能了解。因為祇樹給孤獨園這個來歷,許多經上都有註解。

  下面這一段就是稱理而說,這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頭是特殊的一個,段段經文都會歸到自性,這是非常難得的。

  疏【若喻當經教理,各有所表,如法華華嚴釋例。】

  『當經』就是本經,從本經教學理論上來說,它處處都有表法的意思在裡頭,像《法華經》、像《華嚴經》,智者大師解釋《法華》作《法華經文句》,清涼大師作《華嚴經疏鈔》,都是將經裡面許許多多事相都說成表法,它代表的是什麼意義。以這個例子來看本經,許許多多義理我們就能看得出來。

  鈔【喻當經者,如舍衛國,國之勝,表此淨土法門,廣大宏遠,法之最上故。】

  這個經在舍衛城講的,舍衛城當時在印度是最大的國,這個都市是五印度裡面最大的都市,無論在文化水準、政治、教育、經濟都是第一流的。所以佛在這個地方講經,也就表這個法門在一切法裡面是最上的,就正如舍衛國當時在五印度是最大的城市,最殊勝的一個城市,取這個意思。

  鈔【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勝。】

  『勝』是殊勝。

  鈔【城勝餘城,表法華法勝餘法故,下皆例此。】

  這從表法上來講,《法華》後來人尊稱之為經中之王,說「五時極唱,最後極談」,是純一圓教的經典。舍衛國的殊勝前面已經說過,就像我們現在世界第一大城紐約市,美國紐約是全世界第一大城,是世界金融中心,全世界沒有不知道的。當時舍衛國在印度,也就是好像他們觀念當中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用這個來比喻。

  鈔【祇樹,樹之勝。】

  祇陀太子種的樹,種植的人就不一樣。樹木也是有情的,它也與人心相感應。譬如玄奘大師當年到印度去取經,他那個寺廟門前就有一棵樹,他摸著樹就跟它說:我到西方去取經,你就往西長,到哪一年回來的時候,你就向東長。那樹果然就聽話,他走了以後,樹年年都往西長,他回來那一年,樹的方向轉了,往東長。寺廟裡的人都說:玄奘大師大概回來了,樹往這邊長了。果然他那一年回來。所以樹木確實與人心是有感應的。祇陀太子,這不是一個普通人,他種的樹長得就比別人種的樹長得好,長得殊勝。

  鈔【表淨土蔭蓋眾生。】

  樹大蔭涼,夏天大家都喜歡到樹下去坐坐。現在人的休閒比較少了,古時候人休閒時間多,所以都希望有大樹,家家門口都有大樹,尤其到夏天的時候,是乘涼的好所在。所以比喻『淨土蔭蓋眾生』。

  鈔【永離熱惱故。】

  十方世界都是穢多淨少,換句話說,煩惱很多。唯獨西方世界清涼自在,這是取淨土在十方諸佛國土裡面,它好像特別的蔭涼,能夠斷一切眾生的煩惱。這是樹所表法的意思。

  鈔【給孤園,園之勝。】

  『園』是受用自在。他這個園林很大,當時太子的別墅,建築也非常之美好,在這園裡居住賞心悅目。

  鈔【表淨土安穩眾生,恆受諸樂故。】

  園表這個意思。

  鈔【祇陀太子,種之勝。】

  『太子』在印度四種種姓裡面是剎帝利種,是王族。

  鈔【表淨土生者,畢竟成佛,紹隆佛種故。】

  它都是表法的意思,都講得很圓滿。凡是往生西方淨土的人,可以說都能稱之為法王子,為什麼?他將來一定成佛,續佛慧命廣度眾生,就像太子將來要繼承王位統治國家一樣。

  鈔【須達長者,人之勝。】

  這是個臣子,人之勝。

  鈔【表淨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

  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上善之人。因為須達多長者在當時的的確確具足智慧德能,為人又非常的慈悲。聞到佛法真正發心,能夠捨己為人,請佛到舍衛國去弘法利生。他請佛真是不惜一切的代價,就是要求佛到這地方來講經說法,所以說真正是上善之人。

  鈔【如華嚴種種表法,以顯一心,皆此意也。】

  《華嚴》、《法華》這些大經全都講表法的義趣,這是我們讀佛經應當要注意到的。

  疏【稱理,則自性洞徹十方,是阿難聞佛義。自性不離當處,是佛在祇園義。】

  這完全是從稱性上說。『自性洞徹十方』,這意思是說,『阿難聞佛』,那麼就眾生都聞不到,是這個意思。如果說佛在祇園精舍,我們自己這個凡夫當然就不是在祇園精舍,這就有分別了,就有隔礙了。如果真正懂得唯心,應觀一切法,無有一法不是心現識變的,心識變一切法界,試問問佛在我們心外嗎?祇園精舍又在我們心外嗎?從心性裡面看,沒有一法在我們自性之外,所以才說是「洞徹十方」,這是「阿難聞佛」的真義。『自性不離當處』,法性湛然,不遷不變,這是真正佛住在的意思。

  鈔【心聞洞十方,則慶喜現今方結集,真佛屋裏坐,則釋迦原不住西乾。】

  『西乾』就是印度。這意思就是說,阿難跟釋迦牟尼佛跟我們並沒有離開,這都是《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所說的話,「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這都是《楞嚴》上的文。古人有說: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裡坐。真佛就是講自己的真如本性。金屬鑄造的佛像不度爐,煉鋼的爐子裡面火一燒就融化,就沒有了。木頭雕的佛像不能燒,一燒就沒有了:泥塑的佛像不能度水,度水它就化掉了。真佛屋裡坐,真佛就是講的自性。這是講心聞洞十方的意思。底下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兩句話:

  鈔【反聞自聞,反佛自佛。】

  從反聞聞自性,我們體會到反佛自佛。「反聞自性」是觀世音菩薩修行的祕訣,他自己修行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自己敘說他是這樣從凡夫修成到觀世音菩薩,修成到等覺菩薩。經裡頭說得很清楚,他的老師就是觀世音佛,那是古佛,他是跟他學的。以後學成,他的名號也叫「觀世音」,我們叫他做「觀世音菩薩」。他這個方法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一般人,我們的心往外跑,因為他是修耳根圓通,凡夫聽到外面音聲,心就跑到外頭去了,就緣那個音聲去了,聽到好聽的,他多聽一會兒,心就跑到外面去了。他的方法,他是不往外跑,他往裡面跑,往內跑,這內跑難道那個聽還會轉彎嗎?還會回頭嗎?不會的。內與外,就是性跟相。發的這個音聲是相,但是相一定有性。他聽外面聲音不像我們聽外面聲音,我們是聽那個音,沒有聽那個音聲的性,我們只著了音聲的相,不知道音聲之性。觀世音菩薩聽外面聲音,他不著聲音的相,他聽那個音聲的性,他就見性了,所以說「反聞聞自性」,他跟我們聽這個聲音是相反的。我們凡夫聽這個聲音是著相,人家不著相就聽到聲性,這樣他就能見性,「性成無上道」。

  現在此地,大師要我們用他的例子。我們「反佛」見自己的佛,用這個辦法。佛是色相,我們用眼睛見的,見的是色相;如果我們能反過頭來見到色性,那就行了,你就見到佛了。諸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他不叫六塵,我們眼對色塵,著相就變成色塵,耳對聲塵,六根對六塵,這個就變成凡夫,變成染污。諸佛菩薩他這個眼,他對的那個色叫「色性」,他眼不叫眼根,換個名詞叫「見性」,見性見色性,耳根,聞性聞聲性,這就叫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觀世音菩薩是用聞性聞聲性。這個地方大師教給我們,我們套這個例子,套這個公式,我們用見性見色性就是「反佛自佛」。你能這樣回頭,佛門常講回頭是岸!回頭是這樣一個回法。

  鈔【當知祇園一會,儼然未散,豈獨靈山。】

  『儼然未散』,就是智者大師念《法華經》念到「藥王本事品」。實在講《法華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一段的經文就在「藥王本事品」。他念到這一品入定了,親自見到佛在靈鷲山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聽了一會,出定之後告訴別人「靈山一會,現在還沒有散」,所以儼然未散。說實在的,以後這智者大師雖然是專門弘揚《法華》,他自己修行是專修淨土。他以哪一部經修呢?在三經裡面,他依《觀無量壽佛經》修行的。他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自己說的,他是中輩往生的。到以後我們看到第十六觀,你就看到了,十六觀裡頭講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他是中輩往生的。

  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祇園這一會,就是釋迦牟尼佛講《阿彌陀經》這一會也沒有散,並不是只有靈山一會沒有散,會會都沒有散。只要你有這個功夫、有這個能力,都可以像智者大師一樣去參與。六種成就,前面五種成就說完了。底下是「眾成就」: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是經文。

  疏【自此而下,至諸天大眾俱。】

  這一段文都是屬於眾成就。

  疏【與者共義。】

  就是釋迦牟尼佛跟一千二百五十人,實際上還有五個人,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零頭省掉了,說出這個大數。佛與這些人在一起,這些人都是佛的常隨眾,換句話說,佛到哪裡他們是跟到哪個地方,從來不離開佛的。所以要請佛講經說法也不容易,不是請佛一個人,請這麼多人,這接待都不是個容易事情。底下解釋大比丘:

  疏【大者揀小。】

  『大』就是大乘,揀別不是小乘。因為平常我們講比丘都是小乘,小乘聲聞乘。這說明他們雖然樣子是個比丘,實際上不是小乘比丘,可以說是迴小向大的比丘。這個說法是說得很勉強,實實在在都是大菩薩,大菩薩示現出一個聲聞的身分。

  疏【具有三義。】

  大,具足三個意思。

  疏【謂大、多、勝。】

  具足這三個意思,所以才稱大。『大』是說他的德大、智慧大;『多』是說他才藝,多才多藝,這些人各個都是如此;「勝」是超勝,在當時一般小乘或者是九十六種外道都比不上他,所以他們勝過一切人。具這三個意思稱之為大。

  疏【異餘比丘故。】

  『餘比丘』就是小乘的,那是遠遠比不上他們。

  疏【佛地亦具三義。】

  『佛地』是《佛地論》。大,也有三個意思。

  疏【比丘,梵語。】

  這是印度話音譯過來的。

  疏【此云有三。】

  它裡頭含有三個意思,所以我們翻譯就不好翻了。它意思很多,在中國文字裡頭找不到適當的字來翻它,只有音譯再加以解釋。

  疏【一、乞士。】

  『乞』,當時生活的方式是乞食,『士』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的通稱。天天到外面沿門托缽,這乞食的人他不是普通的乞丐,他是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乞討之人,所以用這兩個字來翻它第一個意思。乞含兩種意思,第一是「乞食以資色身」,飲食滋養肉身;第二個向佛求法,「乞法以資慧命」,向佛天天求乞,乞佛講法養我們的慧命。

  疏【二、怖魔。】

  『魔』是魔王。魔王統轄三界,這三界六道也有個大王,他統轄三界六道。如果六道眾生要是修行超越三界了,他心裡就很苦,為什麼?他統轄的人跑掉了,人口逐漸減少,他憂慮這樁事情。但是你得真正有能力超越三界,他才會憂慮,才會覺得恐怖。你要沒有能力,你雖然出家修行,他笑笑,為什麼?你出不去,出不了他的魔掌,他的魔掌就是三界六道,你沒有辦法超越。真正發心修行,證阿羅漢果就超越了。所以『怖魔』是到阿羅漢,魔王才著急,為什麼?你有能力超越了。

  疏【三、破惡。】

  『惡』是指見思煩惱,阿羅漢把見思煩惱統統都斷了,這叫『破惡』。

  疏【僧者,梵語,具云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

  中國人喜歡省略。

  疏【此云眾和合。】

  『僧伽』,翻成中國意思叫做和合眾。『和合』裡面它有理事七條,理是同證無為,就是同證涅槃的意思,這是理上的。在大乘法裡面是同證無上菩提,或者我們說同證無上正等正覺,目標是共同的。在事上講有六條,我們講六和敬。「六和敬」,這是事上所說的,「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要守這六條才算是一個僧團。一個僧團要四個人以上,四個人以上在一起住,在一起修行,遵守這七個條件,也是七個戒條,這個團體就是「僧團」。所以僧團最少是四個人,多沒有限制,最少是四個人。如果修淨土,這法門在理上講就是一個期望「同生西方世界」,這是共同的一個願望,事上還是這六條。

  在「見和同解」裡面,我們這幾天讀《觀無量壽佛經》,我深深有感觸。今天我們見不和、不能同解,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讀誦大乘」。《觀經》裡頭淨業三福,那是基本,不但是修西方淨土的基本,可以說修學一切佛法的根本,決定不能違背。淨業三福,三條一共十一句,末後這一條講「發菩提心」。如果修淨土的人來講這「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解釋得非常好,他在《彌陀經要解》裡面所說的,真心要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解釋很簡單、很容易明白。「深信因果」。見和同解不能成立,我們疏忽了「讀誦大乘」,這就是經要天天念,不能不念經。

  修淨土的,念什麼經?念《彌陀經》很好。但是《彌陀經》這一天念一遍不夠的,為什麼?它太短,不能攝心。實在講《彌陀經》也太簡單了,雖然念了,裡頭的意思都不知道。如果我們念經念《彌陀經》,我覺得最好念《彌陀經要解》,連經帶解釋一起念。《要解》是蕅益大師作的,印光大師對他的讚歎,說古佛再來給《彌陀經》作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他,你想想看這個讚歎是讚歎到極處了,所以我覺得讀《要解》好。如果時間更多的話,最好是讀《要解講義》,或者讀《彌陀經疏鈔》,連《疏》帶《鈔》一起念。我們現在大家看這一大本,這個就是可以念的。每一字、每一句統統不要漏掉,統統念下去,像這樣一本,大概你念一個星期才能念得完,念完之後從頭再念,天天都要念,最少一天要念一個小時,你把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下去,念完之後從頭再念。這個念的方法,大家在一起念,不是個人念個人的,大家在一起念能夠收到「見和同解」的效果。

  如果能有研究討論,那就更好了。念的方法就像講經一樣,有一個念的人在講台上念,底下的人聽,一個小時念下來看念了多少頁,念完之後再有一點時間,或者半個小時,大家來研究討論。拿現代話來說,「建立共識」,和合裡面講「見和同解」就是現在所講的建立共識。我們大家有個共同的認識,住在一起就不會鬧意見。這個非常的重要,讀誦大乘千萬不能疏忽了。我們這本子裡,前面是《疏鈔》,當中一部分是《要解》,後面是《通贊疏》,一共是三種註解合印在一起。

  疏【千二百五十人者。】

  說明這些人從哪裡來的。

  疏【三迦葉,目連,舍利,五人弟子,共合成故。】

  這是五個領袖,他們連同他們的學生總共合起來是上面這個數字。

  疏【上明類屬聲聞,下明數有若干也。俱者,合上共義。】

  這是《疏》裡頭簡單的解釋。

  鈔【共義者,天台以七一釋共。】

  『共』這個字也不是隨便可以用的。天台大師裡面講了七個條件,七個條件統統具足,這個叫「共」。哪七個條件?底下就說得很清楚。

  鈔【謂處一。】

  他們居住的處所是一個,同在一處住。

  鈔【時一。】

  同一個時間。同一個處所,時間不一,不能叫「共」。

  鈔【心一。】

  前面所講的理事和合裡頭,理和跟見和這都是心,『心一』。

  鈔【戒一,道一,見一。】

  『見』是見解。

  鈔【解脫一。】

  『解脫』是自在,每個人住得都很愉快,都很自在。必須具備這七個條件,這才能叫「共住」,這才是一個和合的僧團。這七個意思跟六和敬的精神完全相同。如此可知,當年釋迦牟尼佛僧團一千二百多人真正是一個和合的大僧團。

  鈔【佛與大眾共居祇園,是經正意。】

  本經真正意思就說這個。當時佛與大眾都住在祇樹給孤獨園。

  鈔【廣之如上。】

  前面說過。

  鈔【揀小者。】

  『揀』是揀別,『小』就是小乘,說這些人不是小乘的比丘。

  鈔【明非初心比丘。】

  不是初發心的小乘比丘。

  鈔【即下所稱長老等是也。】

  底下經文說出這些上首大德的名稱,列的有十六個人,十六個人都稱之為長老、尊者。

  鈔【大多勝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

  這是說他的道德、智慧都大,所以當時這些國王大臣對他們都尊敬。他不是小乘。這是大德之人,德大。

  鈔【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

  就是博學多聞,多才多藝,這是『多』的意思。

  鈔【超出九十六種之上,非劣器也,名勝。】

  勝是殊勝。印度當時九十六種外道,這些外道也都很有學問,也都很有修持的人,所謂宗教家、哲學家,大比丘超出他們。

  鈔【皆小乘中極也。】

  他們表的相是小乘人,其實小乘到了頂尖,大乘這是故意裝作小乘的樣子。所謂「外現聲聞身,內祕菩薩行」,裡面是菩薩,外表是聲聞,所以稱之為大比丘。

  鈔【佛地三義者。】

  《佛地論》有三個意思,解釋大、多、勝。

  鈔【一、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故名為大。】

  這個根性非常利,是波羅密多。『波羅密多』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究竟圓滿。如果照字面上本義來翻是「到彼岸」,中國人所講的「到家」,就是這個意思。不管什麼事情他做到最好,我們就形容他到家了。譬如你寫字寫得很好,你的功夫到家了,印度人講波羅密,波羅密就是到家了。你要是燒菜,菜燒得很好,你的功夫也到家了。波羅密在印度是很普遍的一個術語。譬如布施持戒,你這功夫到家,做到究竟圓滿的地步,就稱之為「波羅密」。這些人他們無論在智慧德行,樣樣都是圓滿的,都是到家的,所以稱為大。

  鈔【二、皆得無學果位,故名為大。】

  都證阿羅漢,這個是大。不是在學的,都畢業了,我們稱為大。大阿羅漢,那就不一樣了。大阿羅漢是大乘阿羅漢,就是大乘佛法裡畢業了,那是什麼人?是第十地的菩薩,法雲地的菩薩,稱為大阿羅漢,跟小乘阿羅漢那是相差很大的距離。好像我們講畢業,一個小學畢業,一個大學畢業,都是畢業了,可是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

  鈔【三、皆得小果已,趨大菩提,故名為大。】

  這就是迴小向大。小乘阿羅漢果他們已經證得了,回過頭再學大乘菩薩法,這個稱大。

  鈔【則通大乘言也。】

  「大」字,通大乘;大、多、勝這三個意思,統統以大乘教義來看,這才是正確的。下面解釋比丘:

  鈔【比丘三者,一、乞士,謂乞食乞法。】

  『乞食』是滋養色身,『乞法』是滋養慧命。

  鈔【乞食,則離四邪命,合四正命,無事經營,不勤畜積,萬緣頓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命,故曰乞食資身也。】

  這個地方講得詳細。離四種邪命,這個事情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可是現在我們佛門裡面確實有違犯遺教的,做這四種邪命,邪命就是不如法的生活方式。這四種邪命,是違反佛制的。第一是「下口食」,合藥、種植田園。現在還有不少出家人去學醫、學針灸,去學這些東西。固然是好像能幫助人,人家來供養一點,如果是以這個來維持生活,這是錯誤的,屬於邪命。還有自己種稻、種植,以這個生活也是錯誤的。但是這兩種在我們中國很普遍,要是說起這個歷史已經有一千二百年了。百丈大師,「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就提倡種田,自己種稻、種菜,這是四種邪命裡頭的一種。但是祖師說得很有道理,他說我們中國就像蕅益大師講的,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的比丘,比丘在中國已經絕跡,沒有了。他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耕作,到田裡種稻種菜,天天去作,用這個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參禪修道。所以這歷史相當長,盡量少取自於民間,自力更生。

  這是中國情形不一樣。印度那時候是托缽的,我們中國沒有這個習慣,你到外面托缽,人家不給你,不像印度。像現在泰國托缽是風氣,你到外面去托缽,人家會很恭敬的供養你;在我們中國出家人,你拿個缽在外面托,你跑一天也許一口飯都托不到,他不提倡的,人家不贊成這東西。這就是每個國家地區的習俗不一樣,所以在中國不得不提倡種植。從前大陸上寺院都有田地有山林,他靠這個來維持常住的道糧,所以他生活安定,不巴結信徒。雖然很清苦,他日子可以過得去,才能安心辦道!要是依照印度當時,那我們就錯了,但在我們中國做,這就不會錯。所以一切戒律都是活潑的,都有變通的。

  我們為什麼不重視戒律?因為戒律是印度那個時候的生活規範,有很多條文到現在不適用,根本就用不上!於是到中國的時候,把戒律又重新修訂,修訂之後就不叫戒律,叫清規。戒律那些條文全部保留戒律的精神,要適合於中國人生活的環境重新把它改寫,這樣就變成清規。所以清規就是戒律。我們現在誦戒那是紀念的意義,但是要守清規,清規就是戒律在中國修訂的條文,是這麼一個意思。想想唐朝那個時候修訂的,適合那個時代,那是農業社會適用的,現在是工商業時代,所以那個清規到現在也不適用了。但是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真正的律師出現,就是弘一大師,實在講他住世的時間太短,他要能夠多活個二十年,也許會給我們現代人重新再修改一部清規,就是適合於現在工商時代來使用的。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許許多多東西都可以隨著時代、隨著地區意識形態生活環境不相同加以修正,所以它不是一個死呆板的。

  第二是「仰口食」,仰觀星宿,這就是天天給人家講吉凶禍福,搞這一套的。這個佛不許可,以這個得供養維持生活,這是錯誤的,這是屬於邪命。第三是「方口食」,天天花言巧語到外面去遊說,交際應酬,結交權貴,拉攏信徒,這是錯誤的。天天做這個工作,跟他們往來,道心都失掉了。第四是「維口食」,畫符、念咒、算命、看相、看風水,以這一套取得供養,這叫維口食。這都是屬於邪命,佛法決定禁止的。所以百丈大師那個時候只提倡自己耕作。佛弟子叫「清淨乞士」,所以他不從事這些,完全都是以乞食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活。乞食只准托七家,並不能每一家都去。七家托不到,回去懺悔,今天業障太重,沒有人給。如果超過七家,人家就嫌棄,這個出家人是到處找人家麻煩,所以托缽只准托七家。

  離開四邪命,就叫做正命。「四正命」,也有四條:第一是『無事經營』,所以他身心清淨,他才能修道、才能養道。古時候佛的制度,也就是叢林制度之前跟有叢林以後不一樣。叢林制度的建立,是中國佛教一個大的革命。因為在這以前,每個人修行都是他個人的事情,沒有共修的,都是個人自己修行,頂多這個法會統統是講經的法會。法師講經,許多各地方人來聽經,聽完之後各人修各人的,沒有共修的。在那時候流弊就出來了,就是大家都喜歡聽經,對修行都馬馬虎虎隨隨便便,不講究了,這樣就變成有解無行,變成這種形式。所以這兩位大師就發了慈悲心,就是馬祖、百丈和尚。佛門講的馬祖,是禪宗第八代祖師,俗家姓馬,人家就稱他馬祖,他的法名叫道一。他跟百丈禪師,兩個人都是禪宗第八代,就是六祖大師的徒孫。他們兩看到一些修行人的流弊,就是有解無行,就做了一個革命性的運動,建叢林提倡共修。

  叢林,拿現在的意義來說,就是辦大學。以前佛教的承傳好像是教私塾,個別教授的,沒有制度!辦了叢林就正式建立制度,把佛教從前散漫的承傳一下變成制度化。大家在一起修學,所謂依眾靠眾。以前縱然是在一塊進修,和合僧團人數都很少,都是一個廟裡幾個人,十幾二十個人,一、二百人算很多了。叢林建立之後,人就多了,往往一個叢林裡面住幾千人。所以它有非常嚴密的組織,所謂三大綱領執事,跟我們現在學校組織相彷彿,只是名稱不一樣。和尚,相當於校長,親教師;底下有首座,相當於教務主任;監院是當家師,等於總務主任;維那,等於訓導主任。所以它確確實實是一個學校的規模。這真正是佛教的大學,把它建立成制度化了。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外國沒有的。叢林裡面就提倡耕種,因為人數多,要是求外面供養那相當不容易。你想想一個叢林裡住幾千人,每天吃的東西要多少!你自己要不去做的話,誰來供養你?你到外面托缽也不太容易。住了幾千人,天天吃飯,這個地方上困擾了,誰都怕你,害怕了。所以提倡耕作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四正命,第一是無事經營;第二是『不勤畜積』,不積畜;第三是『萬緣頓息』,所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第四是『一志清修』。這四句就是出家人的四正命。『僧』就是出家人,『宜以此活命,故約乞食資身也』,這是出家人生活方式。

  鈔【乞法,則參師訪友,懇苦翹誠,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約乞法資心也。】

  出家人除了生活之外,要求法。我們看《禪林寶訓》裡面所說的,出家人選擇道場,怎麼選擇?要選擇那個道場生活沒有問題,就是能吃得飽穿得暖,還有能夠聞法,有修有學,這是第一道場。有這樣的道場,你就不能離開,好好的在那裡修學。其次是這個道場福報比較小,生活很艱苦,但是它有道,它有修有學,也是應該要選擇,自己要忍苦、忍耐,要能肯吃苦、受苦,為什麼?有道。我們既然出了家,要成就道業,以道業為主,生活再苦也不怕。不應該選擇的就是道場非常富有,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住的也好,這裡頭沒有道,沒有講經,也沒有修行,這樣的道場不能去。為什麼?這樣道場,那也是道,什麼道?地獄道、餓鬼道。都修的這個道,將來你要是證果,證餓鬼果、地獄果,證這個果去了,這個事情麻煩。這是《禪林寶訓》裡頭祖師教給我們如何選擇道場,哪個道場可以住,哪個道場不能住,我們自己要清楚,關係前途很大。

  『參師訪友』,參師就是你要很慎重的去選擇一個老師,為什麼?這個老師與你自己將來的成就有很大的影響。你要選一個好的善知識,你跟他。這個老師教你是有期限的,真正好老師他決定不會叫你「你一輩子在這裡不要出去」,那就絕對不是好老師。為什麼?你有畢業的一天!你畢業了,你就得離開,你找那個更高明的人,你才能成就。所以一個真正好老師不會耽誤你前途的。他把他所有的東西教完,他沒有辦法再教了,他就請你去找別人去,找比他更高的,這是好老師。

  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去參訪一個善知識,這善知識把東西都教給他了,沒得教了,一定給他推薦一個善知識,「那個人比我高,你去找他」,這才是一個真正善知識。所以我們跟一個好老師是有期限的。當然也有一些學生對老師感恩,感謝這個恩德,他不願意離開,差不多一般到老師圓寂,他離開了。他到另外地方去求法或者是主持教化弘化一方。那個有,少數,多數的學成之後就到外面參學,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離開老師出去參學。但是你沒有能力參學的時候,這個老師決定不讓你離開,如果讓你離開,那對不起你。他要保護你,他要幫助你成就的,使你有能力參學,什麼能力?你有能力辨別真妄,你聽人家講東西,一聽就曉得它是正法還是邪法,你有這個能力。能夠辨別是非,能夠辨別善惡,你有這樣的能力,老師就讓你出去參學。

  你如果沒有這個能力,老師決定不讓你離開他一步,決定不准你出這寺廟大門,為什麼?你要是聽到外面人講了,一個人一個講法,你聽了三個人,心裡就打問號,到底哪個對?愈學就愈迷惑,愈學愈顛倒,學到最後連佛法不相信了。這個講東那個講西,我到底往哪裡去?乾脆還是算了,不要學了。這就是自己沒有能力辨別,等於沒有出師,不夠資格出去參學。有能力,老師不讓你出去,老師對不起你;沒有能力,老師要是把你放出去,老師也對不起你。所以師道的的確確是很不容易的,老師對這個學生要負絕對的責任,他的成功失敗,老師要負起這個責任來。參師訪友是成就自己的道業,要發至誠心去向這些善知識請教,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聖果』。這是『乞法資心』,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

  鈔【二、怖魔者,若人發心出家,魔王聞之,生大怖畏,以魔樂生死,出家離欲,趨向無生,魔失黨與,生怖畏故。】

  這我剛才講過了。

  鈔【三、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斷絕故。】

  『九十八使』就是見思煩惱,見惑有八十八使,加上思惑十使。

  鈔【或加淨戒、淨命,則成五義。今三義者,以乞食攝淨命,以破惡攝淨戒故。】

  淨戒、淨命,加上乞食、怖魔、破惡,比丘有這五個意思,但是大多數講法都講三個意思。乞食裡面包括淨命,破惡裡面包括淨戒。三個意思,實在講包括五個意思在其中。

  鈔【眾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無量,悉皆同一羯磨,不相違諍,如水乳合,名和合眾。】

  前面講要遵守「理事七和」,這是基本的條件,這個之外還有一樁就是『羯磨』。「羯磨」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作法」;作法,我們現在還是不懂,我說現代的名詞,你一聽就懂了,就是會議議決。所以佛教是民主的。僧團裡面有大小事情都要開會,少數服從多數。同一羯磨,一定要遵守會議的議決,不相違諍,這叫『和合眾』。

  鈔【三迦葉者。】

  『迦葉』尊者有三位,迦葉是姓,有三個人。第一個是:

  鈔【一、優樓頻螺,於火龍窟,有五百弟子。】

  優樓頻螺迦葉,他原來是外道,在火龍窟學外道,這個龍是個毒龍,他在那裡修道。他有五百個徒弟,在外道裡頭很出名的。第二位是:

  鈔【二、伽耶,於象頭山,有三百弟子。】

  伽耶迦葉,他在象頭山帶著一群人在那裡修行,他有三百弟子。第三位是:

  鈔【三、那提,於希連河,有二百弟子。後皆歸佛,故有千眾。】

  那提迦葉,他在希連河,他有二百弟子。以後這三個人都被釋迦牟尼佛降服了。釋迦牟尼佛找他們開辯論會,他們三個辯輸,辯輸之後就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他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他的這些徒弟們也都一道,老師都做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我們大家統統也不願意散掉,修道的心都很切,所以都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了。最先他們三個人是老師,後來都變成同學,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這三個人是師徒總共一千人。

  鈔【目連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五十弟子,亦來歸佛。成千二百五十人也。】

  目連、舍利弗是外道的頭目,原來也是修外道的。他們每個人有徒弟一百人,師徒以後也都皈依釋迦牟尼佛,這又帶去二百五十人。

  鈔【一說度耶舍等五十人,及陳如等五人,共成此數。】

  耶舍童子有五十人,最早他在鹿野苑度憍陳如五比丘,總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這個僧團有這麼多人,這是把他這個僧團的人數來源給我們說清楚。

  疏【獨舉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常隨故。】

  其實佛在任何地方講經,聽眾不止這麼多人,人數都非常之多,在家出家都很多。但是別的都不要提了,因為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管哪一會,佛講經他們統統都在,常隨弟子!佛到哪裡他們跟到哪裡,一生都沒有散開過,一直到佛圓寂,他們這些人都不散。以後結集經典,講到眾成就,統統是以他們為代表。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