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九十四集)  2006/4/7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07-0094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九十四集的播出。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上一集我們講到對亡靈的開示:

  【夫淨土之為教也。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攝取十方一切眾生。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

  上一集我們講到這一段還沒講完。淨土教這個教從哪來的?是根據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而來。所以《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是淨土的中心,是淨土基本的理論。『仰承』是最尊敬的心態。『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我們講《無量壽經》跟諸位詳細介紹過,這部《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的說明,四十八願是《無量壽經》的中心。我們修行,當然你也是抓到中心,掌握到原理原則,佛法裡面講總持法門,四十八願是淨土的總持法門。可是我們要理解,一定要精,修行要抓綱領,那就愈簡單愈好。要想解釋,解釋是愈詳細愈好。解要詳盡,行要抓綱領。

  四十八願是一回什麼事情?『攝取十方一切眾生』。「攝」是攝受,「取」就像我們今天講錄取。現在在世界上,每個國家多半有開放移民,你去申請,看他要不要錄取你。攝受錄取十方一切眾生。十方一切眾生想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都歡迎,但是還是有條件,什麼條件?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講的信願,你要有信、要有願才行,所以中峰禪師在此地說『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你沒有信、沒有願,你不行,他雖然攝受,沒辦法錄取你。

  【信者。】

  什麼叫『信』?「信」講三樁事情,第一個是:

  【信有西方淨土。】

  這非常重要,你要完全肯定娑婆世界的西方有極樂世界,有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這你頭一個要相信。第二個:

  【信有阿彌陀佛。】

  這完全從事相上講,真的有一個『阿彌陀佛』,有一尊佛,他的德號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攝取眾生之事。】

  『攝取眾生』,我們一般講接引眾生。你有信有願,佛確實來接引你,這是第二個你一定要相信。第三個:

  【我等眾生。信有往生之分。】

  這個你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往生的本分。用現在的話來講,這個『分』就是條件、資格,我相信我有往生的條件、我有往生的資格,這個很重要。如果你沒有這三個信心,你就不能往生。如果真的有這三個信心,你在現前世間,你的思想、你的言行跟一般人不同。什麼不同?有什麼不一樣?一般人對這個世界貪戀,處處想要在這個世界做主。你要是真的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做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這個地方我是旅遊的,我在這裡觀光旅遊玩玩的,絕對不會在這個地方產生一絲毫留戀的念頭。換句話說,隨時放得下,一絲毫留戀都沒有。我的家在極樂世界,不在此地,這個娑婆世界是來玩玩的,他的思想言行就變了。如果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還有想要得到,你還不信。你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又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又想得到娑婆世界裡的一切,兩面都想得到,沒有這回事情,這是腳踏兩條船。接下來看下面的文:

  【然雖謂彌陀攝取眾生往生。要信唯是隨心自現。感應道交。究竟非從外得。如是信者。是為真信。】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段給我們講,不但相信這個事,還要相信理,為什麼?這才叫真信。相信事,不知道道理,能不能往生?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你能懂得這個道理,你的品位就更高。確實有其事,理也是真的,理跟事都是真的。不可以信理而廢其事,那就壞了,那你還不如信事不懂理,他真的能往生。如果信理,疏忽了事,不能往生。那叫真信,真信沒有懷疑。所以信事不懂理還可以往生;信理,事疏忽,就不能往生,我們要真正相信這個道理。雖然說到阿彌陀佛(我們講接引,接引往生)接引往生這個事,『要信唯是隨心自現,感應道交』。「隨心自現」是理。一切法,《華嚴經》上講得究竟圓滿,連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唯心所現,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不離自心。所以修淨土的同學,你們也常常聽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離開心性,彌陀跟淨土也沒有,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這是真理,所以我們有求就有感。

  我們希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為什麼?一切諸佛告訴我們,只有到極樂世界,那是最好的修學環境,親近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老師。有好老師,有好的修學環境,我們在那個地方能夠斷煩惱,能夠成就法門,能夠圓成佛道,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辦這個事情去的。這個事情辦好了,然後再去遍法界虛空界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要做這個事情,不是為別的。想要圓成佛道,想要隨類化身廣度眾生,那你一定要到極樂世界,非去不可。你不到極樂世界,不可能。

  不到極樂世界,無論你修哪個法門,修到真正成功,那真是時間很長,無量劫,阿僧祇劫,最後修到華藏世界,到華藏世界遇到文殊、普賢還是叫你念佛求生淨土。你想想看,最後還是要歸淨土,繞一大圈,為什麼現在不去?現在你如果去西方,你省多少時間!省多少事情!快速成就。我們要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所以確實是「隨心自現,感應道交」,這就是相信我們自己有往生之分。你知道阿彌陀佛西方淨土跟我們的關係多密切,是我們自己心性變現的。但是我們自己迷失了心性,對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很清楚,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真正明心見性,才真正是真相大白。

  『究竟非從外得』,外頭沒有東西,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如是信者,是為真信』,這是真信,這樣信才是真信。信佛,我們一般人信佛,說老實話,迷信。什麼叫迷信?什麼叫佛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他就相信,他也來皈依,所以這真正是迷信。比這個好一點的,迷信裡頭有條件,有什麼條件?他真正相信釋迦牟尼佛是有智慧的人,是有大德行的人,他不會騙人。我們一般講,相信釋迦牟尼佛的人格,相信他是個好人,他不會欺騙我們,他講的話一定是真的。這個我們一般講正信,就是他有理論依據,他不是盲從。

  更深入一層,是親近佛久了,對於佛經義理裡面的理論事理有相當程度的通達,這是正信,高級的正信,到這個地方才叫真信。這個真信還不是真正的真,相似的真,為什麼?我們信「隨心自現,感應道交」,也就是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還沒證得,我們如果證得就自在了。在這個世間想要證得,難,太難太難,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得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真信。我們現在是相似的真信,理上明瞭了。就如同現在的科學家。

  前一個時期在澳洲,鍾茂森居士給我們做個報告,最近科學家有三個發現,第一個發現,空間跟時間在某種條件之下不存在。這是佛經上講到,他們現在相信,相信是理上的相信,事上沒有見到。第二個發現是什麼?有是從無當中來的,無中生有,無能生有,有還歸無。這也是理上的發現,他們相信,事上他們沒有辦法證明。第三個講宇宙的起源,現在這起源是一時頓現,這也是理上相信。佛經上都說過,但是不是自己的境界,沒有證得。所以這個信也可以說是真信,還不是真正,他確實有高深的理論做依據。我們能夠接受中峰禪師的教誨,深信不疑,我們決定得生。下面說:

  【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

  所以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有一個,三個一定都有,如果少一個,你的信不是真信,行也不是真行。決定你有信就有願、就有行,有行一定有願、一定有信。一而三,三而一,就像鼎的三足,不能少一個。我們看一個人,他信不信就從這裡看。所以沒有行,『不成其信』。

  【行者。楞嚴經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在《無量壽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經文裡面所講的是染淨最低的標準,淨念相繼。怎樣轉染為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淨宗修行的祕訣就是這十六個字。『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再借任何法門的幫助,真正叫簡單容易、快速穩當,不需要加上什麼禪,加什麼咒,什麼都不要加,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效果就是「自得心開」,自得心開就是心開意解,跟禪宗裡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同一個境界。這句名號念到理一心不亂。

  他的功夫的進展,必然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關鍵就在你能不能都攝六根。我們今天連功夫成片都達不到,毛病出在哪裡?不能都攝六根。眼往色,看到色,往外面跑,耳聽到聲音跟聲跑,六根往六塵境界跑,收不回來。都攝六根就跟孟夫子所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你放在外面的心,你怎麼收回來?都攝六根就是收回來。把眼從色那裡收回來,耳從聲那裡收回來,收回來你就安靜了,你就定了;你不收回來,你會受外頭境界影響。用現在最容易懂的話,就是你的六根不再受外面六塵境界影響,你才能做到淨念相繼。

  耳根最靈,聽到人家讚歎,歡喜得不得了;聽到人家毀謗,罵你幾句,氣好幾天,這怎麼行?這就是你沒辦法收攝六根,你的心得不到清淨。真收回來,見色絕對不會受色法的影響,聽聲也決定不會受聲塵的影響,你的心永遠在定中。鼻嗅香,香臭一如;舌嘗味,五味一如,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話講沒有好惡,心得平等,心得清淨。

  在我們一般念佛,簡單的說,淨念,念是念阿彌陀佛,淨是沒有懷疑、沒有夾雜,就是淨;不懷疑、不夾雜,相繼是不間斷。不夾雜是真功夫。凡夫之不能成就,就是不是真信,他有疑,他夾雜,大量的夾雜,把念佛功夫完全破壞掉,這是《楞嚴經》上說的。《彌陀經》裡面講的,《彌陀經》我們前面講過,我們念一下就行:

  【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一段我們在前面講過,本經說的。

  【如是行者。是名正行。】

  你平常念佛,與這部經相應,與《楞嚴經》上相應。《楞嚴》裡面講得很深,《彌陀經》是從事上講的,事上講,跟《楞嚴經》有相應之處,哪個地方相應?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因,修因,果就是一心不亂。所以有一心不亂,當然就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當然就有一心不亂之果,因果相應。這兩部經裡面講的是異曲同工。這樣修行,這叫正行。

  念佛堂堂主常常掛在口頭上,這口頭禪,我們稱它口頭禪,時時刻刻喊著「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就是這個。都攝六根就是放下身心世界,不要去攀緣。眼不向色攀緣,耳不向聲塵攀緣,鼻不攀緣香,舌不攀緣味,身不攀緣觸,意不攀緣智。眼耳鼻舌身意收回來不向外攀緣,淨念相繼,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個時候念這句阿彌陀佛就相應了,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相應是跟一心不亂相應,一心不亂就是佛。下面說:

  【行而無願。即不成其行。】

  這個很重要,你看看,沒有願就沒有行,願是什麼?

  【願者。要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相應。是為大願也。】

  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四十八願,願願相應』。然後你就曉得淨宗學會成立,我們為什麼把《無量壽經》第六品選作早課的經文,就這個意思。淨宗學人起心動念都要跟四十八願,願願相應,你肯定得生,你決定沒有問題。所以家師常常勸勉一般對於本願誤會的人,提醒他不能誤會。誤會,你這一生錯過,到最後你往生不了,不能往生。你四十八願只持第十八願,其他的願都不要,這不行。

  祖師講的四十八願,願願相應,你只要跟一願相應,不行。他那一願就包括其他四十七願,少一條,這一願就不圓滿。四十八願,願願互攝,任何一願都具足圓滿的四十八願。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千萬不能誤會。古來祖師大德提倡本願念佛,沒有錯,因為人家每一願都攝一切願。提倡以第十八願為中心,沒有錯,第十八願就含攝其他的四十七願,願願相應,願願圓滿,這叫大願。祖師說得不錯,我們現在人錯會意思。不但是不懂如來所說義,祖師大德的意思,說老實話,真正能夠理解的人也不多。

  【信行願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這句話非常重要,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你必須具足信願行,信中有願行,願中有信行,行中有信願,它是互相交融,決定沒有獨立的。『如鼎三足』,就像鼎的三支腳,缺一個,這個鼎就站不住,就倒了。這就說明這三個條件缺一個就不能往生,一定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下面再勸聽眾,這個聽眾是鬼神眾,給鬼神眾講,也是給我們現前大眾講:

  【今爾亡靈當知現前一念。本自圓常。】

  這是說你應當知道,鬼神知道,我們人更加應當知道。我們現前這一念是圓滿的,現在為什麼不圓滿?因為自己有妄想、有煩惱,把你自性本來圓滿的性德破壞、障礙了。六道裡面的眾生,無不如是。

  【信行願。原是自己本來具有。如是性德。】

  換句話說,信願行是自性本具的德能,不是從外頭來的。現在承蒙諸佛如來教誨,祖師大德的開導:

  【今者但是本性光明顯發耳。】

  信願行是『本性光明』,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現在問題在哪裡?佛菩薩的教誨、祖師大德的開導,我們聽到了,覺不覺悟?真的覺悟,你的性光顯露了。信放光、願放光、行放光,這個光就是我們現在人講的磁場,國語講磁場,明顯發出來,這就是破迷開悟。貴在『當知現前一念』,貴在當知,知就是真正覺悟過來。你要不知道,你還在迷惑,依舊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它都是連著的,有一個,其他就全有了,一迷一切迷,一染一切染,一淨一切淨。所以你聽了之後,你真的要回頭,要覺悟。下面是這一時佛事最後結束的時候,讚佛: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巍巍金相放毫光。苦海作慈航。九品蓮邦。同願往西方。】

  讚頌配上音樂,以優雅的節奏唱誦出來,表示自己對於佛法僧三寶、對於一切眾生的禮敬讚歎,也是供養。所以這個偈讚的內容非常豐富,古來祖師大德講的行法當中,禮敬、讚歎、懺悔、發願,無不具足。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能醫一切眾生的病苦。一切眾生什麼病苦?就六道眾生裡面講,貪瞋痴慢疑的病苦。貪瞋痴叫三毒煩惱,沒有比這個更毒。這個世間(就是六道裡頭)所有一切毒害的根就是貪瞋痴,所以貪瞋痴要是轉過來了,六道裡頭毒害的根本就拔掉了。菩薩也有病,菩薩的病是什麼?懈怠。所以菩薩的善根是唯一精進,他要不知道精進,他就懈怠了。九法界眾生統統有病,要靠阿彌陀佛這位無上醫王來診斷、來治療,幫助大家恢復健康。

  『巍巍金相放毫光』,這句是讚歎阿彌陀佛自行的功德,是世尊在經教裡面常常跟我們講的為人演說,這句是演,阿彌陀佛在表演。九界眾生都有病,阿彌陀佛表演一個健康的樣子。毫光是白毫放光,我們「讚佛偈」裡面常常念的,「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巍巍金相放毫光」就是這個意思。

  『苦海作慈航』,以下這是阿彌陀佛普度眾生,他的「眾生無邊誓願度」落實了,所以後面這三句話是他的功德、果德。「苦海作慈航」,這是功德;『九品蓮邦,同願往西方』,這是果德。「九品蓮邦」是果德,「同願往西方」,這裡頭有自己的願望。我今天也發四十八願,我今天真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事,相信我依照經教認真努力的去奉行,我一定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同願往西方。言語不多,只有幾句,內容非常豐富。後面以皈命蓮池會菩薩做總結: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南無』是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我自己願意皈命『蓮池會菩薩摩訶薩』,我也成為蓮池會菩薩摩訶薩裡面的一員。第一時到這個地方就圓滿了。第二時,《彌陀經》、往生咒,都是重複的,所以我們就不再講了,我們提一提就行了。第二時開端,開端的儀式是一定需要,這是禮敬稱讚。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意思前面講過,這是禮敬稱讚。接著是念《佛說阿彌陀經》,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這就是一個段落。這是誦經念咒,每個段落之後都禮敬稱讚蓮池會菩薩。「蓮池會」跟「蓮池海會」有區別,蓮池會是講極樂世界裡面的,蓮池海會是包括十方世界,統統在其中。像我們今天發心,甚至於沒有發心,聽到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看到阿彌陀佛的像,落在阿賴耶識裡面,都算蓮池海會。所以蓮池海會就太大太大,遍法界虛空界。經咒念完之後,這是禮敬稱讚: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接著下面就開示,開示前面照例有一首偈,我們先看這首偈:

  【便就今朝成佛去。樂邦化主已嫌遲。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輪迴沒了時。】

  這是中峰禪師對我們當頭一棒,希望這一棒能把我們打醒。再沒有打醒的,要常常被他打。如果你真的明白,真的覺悟,你會變成什麼樣子?就像念佛堂堂主所說的「放下身心世界」,這裡頭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你統統放下了。

  好像曾經有一個人問家師,寫了一個字條,問了幾個問題。他說我們如果把一切都放下,是不是工作也不要做,家人也不要照顧,錢都拿去布施,那我們明天生活怎麼辦?問了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說實在話,對於佛在經上講的意思沒有真正理解,錯解了。家師講的話,他也錯解了,這是說話難。家師講的話他聽錯,佛講的話哪有不誤會的道理?

  你看佛在淨業三福,頭一句教我們孝養父母。我們一切都放下,對父母就不孝了。這孝養父母兼顧到家庭,如何能夠像佛經上講的,兩面都照顧到?要怎樣去學習才如法?相信有不少人有這個疑惑。實際上家師在講席常說,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是在你的心上放下。心上放下,你要知道,不是說這些事都不管、都不做。你想想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明心見性,他們是怎麼放下的?你只想,佛常常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真放下,徹底放下了,但是放下之後怎麼樣?為人表演。就是你真的放下,現在怎麼樣?你在戲台上演戲,你演得很逼真,那就對了,這樣理跟事就圓融。

  心裡面一絲毫都不染,宗門大德常講「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百花叢中過就是隨緣,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法做得樣樣都如法。孝養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倫理道德樣樣都做得很好,做得很圓滿,心裡頭真的叫一絲不掛,這就是佛菩薩;心裡面有,你是凡夫,心不能有,放這些東西。所以理事,事有理無,相有性無,性相無礙,理事一如,那才叫真正懂。愈懂就愈放得下,做得就愈好。

  對於父母尊長做得非常圓滿周到,為什麼?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這就叫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給世間做最好的模樣。五倫八德統統要做到,一點也不含糊,但是心地清淨,決定沒有一絲毫污染,那就是佛法。佛法跟世法是一法不是二法,你覺悟了,佛法就是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佛法;不覺悟,佛法也是世間法。為什麼?你心不清淨,你污染,你生煩惱不生智慧。佛法在世間,生智慧不生煩惱,不一樣。

  面面都做得非常周到,演戲,佛講的是演說,你要做出一個覺悟的樣子,做出佛的樣子,做出菩薩的樣子給人看。再要不會的話,要去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諸佛如來,他們示現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你去找一個與你的身分,與你的行業相關的,你看他們怎麼做,就是說他怎麼表演的,你就會學到,你的問題就解決了。此地大師是給我們迷惑顛倒的人,對這個世間有留戀,還不肯認真努力學佛的,給我們當頭一棒。

  『便就今朝成佛去』,「成佛去」就是往生,往生就成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生到極樂世界,這是一生去的,沒有死,活著去的,死了就去不了。你是活的,還沒有斷氣,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來接引我,我跟佛去了,這就走了。活著跟佛去了,身體不要了,這個身丟掉了。所以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所以我們說這個法門,不老、不病、不死,這叫什麼?大事。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就是這個大事。我們想想看,還有什麼事情比這個事情更大?他真的能教我們不老、不病、不死。你不照這個方法去做,那就沒有法子。佛是老師,老師不能勉強學生,學生能夠學成功一定靠自發自力,老師幫不上忙,你自己不能自動自發努力自強那怎麼會成就?

  所以大師在此地講,即使我們現在就往生,『樂邦化主』,「樂邦」是極樂世界,「化主」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已經嫌你來得太遲了,你怎麼這個時候才來?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已經十劫,你怎麼現在才來?現在去往生,阿彌陀佛都嫌你太遲了。『那堪更欲之乎者』,這句話就是給我們當頭一棒,不能再搞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什麼?讀經研教,還留戀在這個地方,還不能放下,還不想馬上就去。如果留戀在經教裡面,『管取輪迴沒了時』,你還是繼續要搞六道輪迴,沒完沒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像蓮池大師一樣,「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三藏十二部,要搞三藏十二部,那就是搞之乎者也。真的明白了,不再搞了,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八萬四千法門,你們哪個喜歡,你們去搞,我不搞了,我回過頭來。所以這些祖師大德到最後,一部《彌陀經》,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成功了,他圓滿了。

  我們還要搞經教,為的什麼?為的是你還沒死心塌地相信,你還不肯死心塌地放下。經教的目的是讓你在這裡頭徹底覺悟,悟了之後,你要統統放下。悟是看破,看破之後放下,一門深入,一句彌陀念到底,你成功了,不再搞六道輪迴。這首偈很重要,現在有幾個人覺悟過來?有幾個人真正能放下?這點我們要很冷靜思考。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一段。下面的開示,我們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