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五十八集) 2005/11/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07-0058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五十八集的播出。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這一集請再看下面第三個小段:「自他不可思議」,蕅益大師告訴我們:「行人信願持名」,行人就是依教奉行的這個人,在本經講的行人依照《彌陀經》的標準來說,這個行人就是他具足了真信切願一心持名,具足這個條件,這就是本經講的行人,依照《佛說阿彌陀經》來修行的人。
「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變成自己的功德。所以學佛最要緊的就是學會轉境界,把不善的境界轉變成善境界,從哪裡轉起?從自己起心動念上去轉。念頭才起來,這個念頭不善,不是善的念頭起來,立刻就要知道,要發覺我現在起這個念頭是不善的念頭,這個知道就是佛門講的覺悟,或者說覺照、覺察。你發覺了,有觀察到,知道我現在起這個心、動這個念錯了,這是我們首先修學的初步功夫,要在這裡下手,如果不在這上面下手,可以說生生世世修學功夫都不會得力,為什麼?因為他不知道在這上面去做一個轉變,所以依舊轉不過來,不知道要從哪裡轉。
我們導師在講席裡面常說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念念要覺,念頭一起來立刻就覺察到了,就發覺到了,如果這個念頭不善、不正、不淨,立刻就要把它轉過來,轉成純淨、純正、純善,要轉得快,所以古大德時常給人開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念雜念,錯誤的種種念頭起來不要怕,因為我們凡夫一定有不正當的念頭會起來,念頭起來不怕,只怕我們覺悟太慢,如果我們沒發覺到,或是發覺太慢,我們這個心又隨著妄念轉、隨邪念轉變,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我們念佛這個法門要怎樣來轉不善不淨的念頭?就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佛這一念來代替所有妄想雜念。一個念頭起來,我們就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阿彌陀佛這一念是純覺、純正、純淨,覺正淨,究竟圓滿的覺正淨,這個念頭一提起來決定不夾雜不覺、不正、不淨,決定不夾雜,所以要轉得快。你要能轉那你就轉迷成悟,轉娑婆成極樂,轉凡夫成阿彌陀佛(凡夫是我們自己),轉過來你就很像阿彌陀佛。
所以要如何將阿彌陀的功德變成我們自己的功德,就是要從心念去轉,這也是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給我們開示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淨念要繼續,不要讓它斷掉,這樣我們就成功了,所以在念頭上非常重要。這在大乘法裡面就叫做「從根本修」,從源頭、根本,源頭就是我們的心念,從這裡去修,去做一個轉變。
這個道理我們導師在講席當中講了很多遍,講得也更具體,他的說法是如果我們能夠把一部《無量壽經》,我們淨宗學會提倡《無量壽經會集本》,能夠依照這本經佛所說的這些教誨全部落實了,把這部經裡面的教誨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那你不就是阿彌陀佛嗎?你就變成阿彌陀佛了,就是此地說的「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如果我們能夠全部去落實,你不是阿彌陀佛,誰是阿彌陀佛?這就叫轉凡成聖,從凡夫轉變成為聖人,轉變成為佛菩薩。你跟阿彌陀佛的心想願行完全相應,那你不到極樂世界,誰能到極樂世界?
再老實告訴諸位,你現在如果能夠將《無量壽經》統統落實,你所在之處就是極樂世界,境隨心轉。你是佛心,你居住的環境怎麼不是佛境?這經上常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又說心淨則佛土淨,你的心地清淨、純淨純善,你走到哪裡都是淨土。所以在自己內心裡轉雜染為清淨,轉夾雜污染為清淨,轉邪知邪見為正知正見,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見解,轉迷惑顛倒為正覺,不亂。學佛的人可貴就在會轉,諸佛如來都轉自成阿彌陀,讓自己跟阿彌陀佛融合成一體,跟虛空法界融成一體,那就是究竟圓滿的轉過來,這個不可思議。
下面說:「下經云」,「下經」就是這部經末後的一段,經文後面一段,下面的經文。「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這部經上說: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
這裡引用的就是這段經文,《彌陀經》這段經文。「則諸佛釋迦,皆以阿彌陀佛為自也」,諸佛釋迦,諸佛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釋迦指我們現在娑婆世界的導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所有一切諸佛,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都是以阿彌陀佛為自己,自己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身,我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化身跟本身是一不是二。諸佛如來能轉變成這個境界,我們能不能?能,答案是肯定的,問題就是你會不會轉,你要是會那一定肯轉,就是你會不會轉,你肯不肯轉,你是不是願意轉,你要是願意轉、肯轉,哪有不能轉變的道理?這個關鍵都在乎我們自己。
我們修淨土,修淨土就是學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要跟阿彌陀佛來學習,要學得很像,很像阿彌陀佛,要像阿彌陀佛才行,學得不很像就不行,要認真、要努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四十八願,願願都是要救度遍法界虛空界苦難眾生,而且是以徹底悲心,在他們現前這一生當中就幫助他們往生淨土圓成佛道,不要經過多劫、多生、多年月,那個做法對不起眾生,為什麼不教他早點成就、快點成就?世尊說了許多法門,為什麼說那麼多?因為眾生還不能接受這個法門,他還不能接受,所以佛很慈悲,講他能夠接受的。
你要曉得這個法門是無上圓頓法門,不是普通法門,這我們要知道,這不是普通的,是無上圓頓的大法。一般是沒有這個根性,就是他還沒有這個善根福德因緣,這還不夠,所以不能接受。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佛就不說,佛總是應機說法。佛很慈悲,絕對不去勉強別人,別人做不到,他不會去勉強。教學勉強不得,這不能勉強,一定要等他自己覺悟,自己想學,這個因緣成熟了,這就是緣成熟。他自己歡喜要來修學,這個緣才算熟。他自己不覺,自己還沒有動這個念頭想學,這個緣還不成熟,這我們不能不懂,所以我們也是要學會觀機,也是我們讀了之後應當要學習的。蕅益大師給我們很大的幫助,為我們開示,指導我們。
下面這一段我們就入經文了,「六方恆沙諸佛讚經勸信」,六方就是東西南北上下,六方佛來讚歎,每一方都是無量無邊恆河沙佛。六方自然就分成六段經文,這個六段經文非常明顯,每一段「略舉名號」,略就是簡略,簡單舉出幾尊佛做代表。實際上每一方都是無量無邊的諸佛,舉出幾尊佛代表,所以說「略舉名號所表修因證果之事,不可思議也」。「略舉名號所表修因證果之事」,略是略舉,舉出幾尊佛的名號,佛的名號所代表的、表法的就是修因證果之事。這尊佛的名號為什麼叫做這個名號,修什麼因會得這個果,這個名號對我們有什麼啟示,這都是不可思議,佛都是不可思議。名號雖然是略舉,舉五尊佛、舉六尊佛、舉七尊佛、舉十尊佛,都有它的意思在,有表法的意思,都不是隨便舉的,但是名號表法的意思,古來大德註解《彌陀經》都沒有詳細說明。
確確實實佛的名號有表法的義趣,我們讀《華嚴》就明白了。《華嚴》是世尊示現成道第一部所講的,第一部所講的所有一切名號都是表法的,換句話說,他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哪個名號不表法?我們在「名號品」裡面讀過,不但諸佛菩薩名號是表法的,經上又說一切眾生的名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的名號,統統都是表法的,都是佛名號,這才真正不可思議,這才講得真正究竟圓滿。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法,我們要不讀「名號品」,我們對於這句話也是含糊籠統,不能了解它裡頭的真正意思。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沒那麼簡單。
下面導師把它分成幾個小段,第一小段「總顯」,東方恆河沙數諸佛,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六方。「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六方佛的總說。每一方,我們曉得一個大千世界有一尊佛,這是最少的,也有一尊佛教化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甚至十個大千世界,二十個大千世界,至少一尊佛教化一個大千世界。佛像恆河沙數那麼多沒有辦法計算,那麼你就曉得世界也像恆河沙數那麼多,諸佛如來數不盡。東西南北是就我們娑婆世界說的,就我們這個世界舉出東西南北上下,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世尊當年所講的還有東北方、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合起來就是十方,十方世界。前面跟諸位報告過,羅什大師翻譯《彌陀經》簡略掉了,原來是十方,他省略翻作六方,這六方實際上就是十方。這些諸佛,每一尊佛都講,沒有一尊佛不說這部《彌陀經》,所以這部經是一切諸佛共同弘揚的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這是什麼法門,一切諸佛都來弘揚,真正不可思議。
廣長舌相是三十二相之一。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個人三世不打妄語,要修三世,這三世都不妄語,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這就是他三世都沒打過一句妄語有這個果報,所以相好是果報,它都有因,沒有因你就不會有這個相好。釋迦牟尼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整個臉蓋住,用這個相來證明他的話是誠實話,一點都不虛妄,為什麼?三世不妄語舌頭才能舔到鼻頭,我們的鼻端,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整個臉蓋住,這就是告訴我們佛生生世世不妄語,從來沒打過妄語,所以他才能得到這個相好,這叫「廣長舌相」,所以說話人家相信。
今天佛的廣長舌相不可思議,不是說蓋個臉而已,「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不是說舌頭伸出來把臉蓋住,他的舌頭伸出來把三千大千世界都蓋覆住了。這是性德,自性的性德,這是真正不可思議。「說誠實言」,先把誠實的證據拿出來,你說你誠實,你誠實的證據是什麼?就是廣長舌。是不是真有這個相?真有。這是什麼樣的身相?這不是應化身佛,這是圓滿報身佛。我們平常講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三十二相是應化身。如果圓滿報身佛,舌頭伸出來就不是蓋個臉,它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能夠蓋覆,所以報身、法身確實是這樣的。這我們一定要深入大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經,我們才能體會。所以法性身,智慧身,現不可思議的神通,這是無比殊勝,希有難得。
佛為我們說誠實言,誠實言是什麼?「汝等眾生當信是」,勸導大家你應當相信,相信什麼?相信這部經所講的,這部經講的是什麼?「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這部經本來的經名,這部經羅什大師翻譯的時候沒有用本來的經名,他用彌陀名號作經名,這個用意很深,因為什麼?提到這個經名你已經念了一句佛號。這部經修行的方法是執持名號,就是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直接用名號作經名這個用意非常非常好,這是祖師的慧眼,祖師的悲心。別人看到這個經典,念到這個經名就念了一句佛號了。所以這部經的本名,世尊所說的,一切諸佛所說的,叫做「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原來的經名,玄奘法師翻譯的就是用原來的名稱,「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經題不可思議,我們從經題上看,這部經是不可思議功德,誰說的?一切諸佛稱讚的,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尊佛,一切諸佛都稱讚。這部經一切諸佛所護念,換句話說,你要是真正發心發願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就得一切諸佛稱讚,你就得一切諸佛護念,這是在這部經上我們看到了證明,這是事實,六方佛都如是說。所以前清﹙清朝早期﹚乾隆時代,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說過,一切眾生如果有極重的業障,這個業障所有的經、論、懺儀都消不了,沒有法子消的深重業障,他說最後還有一個方法,念阿彌陀佛能消,你相不相信?你不相信就沒法子了。我們相信祖師的話說得沒錯。為什麼說念阿彌陀佛能消?念阿彌陀佛的人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得一切諸佛之所讚歎,他怎麼會不消?那不是一尊佛的力量,真正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的力量來加持你。念這部經也如是,念這部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護念你,你不要忘記了。
你今天念佛得不到這麼大的效果是什麼原因?你不懂這個道理,你雖然念佛,你的心跟一切諸佛不相應,一切諸佛加持你、護念你、稱讚你,你自己沒辦法接受,像一切諸佛發來的電波一樣,我們的接收器壞了,故障收不到,這是真的。為什麼收不到?我們心不清淨,妄想雜念太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你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不一樣,願也不一樣,言語行為也不一樣,所以你就接不到,不是佛不護念你、不加持你。佛很慈悲,平等的加持護念,有人接收得到,有人接收不到,能接收到的就是心願解行同佛;接收不到的,心願解行跟佛不一樣,心行跟佛不一樣,這樣你就接收不到,就是這個道理。
東方列了五尊佛的德號,「略舉五佛名,表法門修學根本」。東方在五行裡面講是生,用春夏秋冬配四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就要藏起來,秋天要收,夏天要生長,春天是生,所以東方表修學的根本。我們要修淨土要具備哪些條件?根本的根本是「信心」,所以佛在大經大論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這是在《華嚴經》說的,「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非常重要,所以第一尊佛「阿閦鞞佛」,「阿閦鞞」翻作「不動」,這是印度的梵音,翻作中文意思是不動的意思,不動。常常聽經讀經的人都知道梵語的阿翻作中文是無,有無的無,你看阿彌陀佛,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阿彌陀佛如果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無量覺。這個地方,阿翻作無,閦鞞翻作動,如果這樣翻過來,照這個文翻作中文是無動,就是不動,現在講作不動,我們中國習慣講不動,佛翻作覺,「不動覺」就是阿閦鞞佛的意思。
底下我們就佛的名義細心去體會。「不為八風所動」,一般佛門修行講八風吹不動,八風是講世間法,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為境界風動。世法裡面你不動心了,然後佛法裡頭也不動心,「不為他法門所動」。世出世法裡頭都不動心,都不動搖了,一心一意選擇了這個法門,一生不改變,我就這個法門學到底,就這個法門就圓滿成就了,所以這是根本的根本。如果世法、佛法你接觸了還會動搖那就難了,你自己必定要有高度的警覺。世法裡面動搖你就不能出六道輪迴,佛法裡面動搖你就決定不能一門深入,換句話說,世法裡頭境界風動,動搖了你的心,你六道生死輪迴還得繼續受;佛法裡面的法門你還會被它動搖,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功夫成片決定得不到。所以自己要多想想,多多的反省,學佛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你的根本動搖了,說明什麼?你沒有信心,你沒有智慧,你沒有定功。你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法門沒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所以你的心是浮動,時時都在動,這樣怎麼會有成就?你看看第一尊佛就把這個總的原則,這個成敗關鍵的原理原則告訴我們了。
底下舉了一個例子,這是我們導師所舉的,舉出《華嚴經》,「如華嚴善財五十三參,參參戀德禮辭,不為所動」。善財童子在華嚴會上給我們做了一個修學的榜樣,做一個示範,那個榜樣就是對自己有信心,對老師有信心,對法門有信心,決定不為外境所動搖,他成功了。他五十三參,參訪之後,戀德禮辭,不為他所動。戀德是歡喜他那個法門的修行,禮辭是什麼?我不學你的法門,我對你的法門完全明瞭。明瞭是智慧,後得智,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明瞭。禮辭是什麼?禮是感謝,辭就是不學,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絕對不為所動。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接觸,不為所動,如如不動,這是念佛三昧成就。一切接觸統統明瞭是智慧圓滿,不是不接觸,不接觸你什麼都不知道,你沒有經過考驗,接觸是通過考驗。
五十三參我們導師 淨空上人也跟我們大家介紹過很多次,這五十三位善知識,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從早到晚所接觸的那就叫五十三參,你要會學,你若會學那我們日常生活跟善財童子就一樣,沒有兩樣,天天都是在五十三參,你不會學就當面錯過。我們從早到晚在境界裡面所看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善人惡人、順境逆境,全部都接觸到,我們的心是被境界轉還是境界被我轉,功夫就在這個地方。善財童子的德行就是能轉境界不為境界所轉,所以他成功了,一生證得無上菩提,這是我們在《華嚴經》看到的。所以我們徹底失敗就是我們被境界所轉,不能在境界裡面成就智慧。成就智慧是通達明瞭,成就禪定是如如不動,我們不能成就這個,所以徹底失敗。善財童子能圓滿成功,他就跟我們恰恰相反,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禪定。他修的是念佛三昧,那就是我們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善財證得的是理一心不亂,在什麼地方證?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上證,我們要學,要懂得。
他能「戀德禮辭,不為所動。成就自他功德莊嚴,是此法門修學之大本也」。這是阿閦鞞佛所代表的意思,佛的名號就在這裡教我們,這個佛號不是白念的。怎麼叫成就自他功德?成就自己就是成就別人,自他是一不是二。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成就自己功德是什麼?對於境界清楚明瞭,清楚明瞭是成就自己的智慧,後得智,這是功德;不為境界所動是成就自己的三昧,我們內心的定功,這是功德。所以會修行的人,每天智慧、三昧天天在增長,不生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只生智慧、只生三昧,決定不生煩惱。所以導師常講真修行人過的日子是過佛菩薩的日子,真正是離苦得樂,快樂無比。中峰國師說得很好,「此方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此方;我心就是彌陀,彌陀就是我心」,你看看這是什麼境界?這兩句話也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的,所謂不是真正過來人這個話說不出來,你能說得出來,你是過來人,你是經過的人。
東方五尊佛,當中這個三尊是我們學佛人心心嚮往的目標,我們學佛想什麼?想成佛,佛是什麼模樣?經上常講法身、報身、應化身,想成佛沒有別的,證得自己的三身,圓悟。佛在經上常常用「須彌」表法身、表理體,所以這第二尊佛「須彌相佛」,「須彌相」的意思是「相好光明九界瞻仰,報身也」,相像須彌,這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報身佛。接著講「大須彌佛」,「大須彌佛」是「大法理體法界獨尊,法身也」,能現能變;報身、應化身,所現所變。「大法」,我們常講的虛空法界剎土眾生一切法,一切法裡頭有虛空,這是大的意思。這一集的時間到了,「大須彌佛」我們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