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二十集) 2005/2/1 高雄佛教衛星電視台 檔名:WD20-007-0020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
這一集接下來要向大家報告《彌陀要解》。《無量壽經》跟《彌陀要解》是我們最重要的指導原則。所以底下這兩句,「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正修不是講經,正修是念佛。講經是幫助我們深信切願,讓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跟現在居住的娑婆世界以及法界、虛空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有正確的認知,我們做最妥當的選擇,選擇西方淨土。你要不能夠認知,你心裡就有疑惑、有懷疑,是不是還有一些比這個法門更好,還有沒有比極樂世界更理想的世界。你要是認識不清楚,你心放不下!你統統搞清楚、搞明白,就會死心塌地來修學這個法門。下面說:
「持名時,心如佛,願如佛,解如佛,行如佛,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叫念佛,這叫持名。持名絕對不是說有口無心,只有口念,沒有心,你的心是不是佛心?佛是什麼心?這個在十幾年前,家師就明顯的給我們標示出來,「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
我們有沒有這個心?這個心是佛心。但是雖是佛心,阿彌陀佛的心比這個還要殊勝,殊勝在哪裡?殊勝在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總結,念念為救度一切眾生。要怎樣救度法?就是念念幫助一切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的心。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一切諸佛的心,我們有沒有?如果沒有這個心,念佛就不相應!所以你功夫不得力,一天到晚還胡思亂想,心不清淨,心不平等,愚痴沒有智慧,自私自利沒有慈悲,頭一關就過不了。這樣念佛只能夠種一點善根,這一生往生不容易。所以頭一個「心要如佛」。
前面跟諸位說過,我們的心本來是佛心,遺憾的是我們自己迷失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可是我們現在迷了,迷失之後才淪落到凡夫,淪落在六道,長劫輪迴而不能出離。在這裡頭愈迷愈深,愈陷愈苦。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沒有聞到佛法,怎麼會曉得這一樁事情!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不知道!怎麼能夠回頭?這是我們一生當中最大的幸運,無比殊勝的緣分,能聞到佛法,能聞到大乘,能聞到淨土法門,這不是一樁容易的事。
這個世間有多少菩薩、聲聞想聞這個法門,沒機會。正如同世尊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我們每一位同學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我們跟阿彌陀佛就結下了深厚的法緣,這一生當中才有機會又遇到了。
結的法緣很深,為什麼還不能往生?法緣之深還不夠,世尊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個「少」,這個字是貫下來的,三句話,貫下面三句,就是不能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換句話說,善根要多,福德要多,因緣要多,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那這一生就決定往生。這三條少一條都不行,都成了障礙。
這是經典跟我們說的條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怎麼曉得這一生,這三個條件都具足了?我們怎麼會知道?有人這麼問,問得很有道理。其實你這三個條件有沒有具足,自己知道,善知識知道,甚至於鬼神也知道。鬼神一般來講,他有報得五種神通,五通的能力比我們人高,他能夠看得出來。這都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怎麼會知道?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說,你是不是真信?真信了,你的思想、見解、行為自自然然跟沒有遇到佛法之前,大不相同!一定跟以前不一樣,這是真信!
你是不是真的願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然真正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你自然放下了。你要是放不下,只要有一樁放不下,你的願就不真。有真信,有真願,再看你是不是真的在行!如果你真的在念佛,把念佛看作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把念佛落實在這一天生活當中,從早到晚這是我最重要的一樁事情。有事情來了,我們辦事,佛號放下,專心工作,工作完畢之後,工作一放下,佛號就提起來,真念!
家師在澳洲創辦的淨宗學院,這裡面提倡經教,經教是附帶的,家師說這是附帶,不是正規,附帶!賓主要分清楚,因為經教這一樁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學習的,這個自己要清楚。不可以顛倒了,往生事大!往生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事情。
家師說在澳洲淨宗學院學經教的,家師本人具足經教的善根福德因緣,這沒話說,一生講經,跟他學習的同學,家師也時常提起,如果你自己對經教的善根福德因緣要是具足,你可以學經教。對於經教不懷疑,對於經教能夠理解。這裡頭有兩個重要的條件,一個是記憶,一個是解悟;經教你真正能記得住,你的記憶力好。
以前李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告訴大家,聽法師講經,聽完之後,你能夠複講一遍,把這個法師說的重複講一遍,至少你能講到六成,就是說你的記憶力能記六成,十句話能夠記六句,你有這個能力可以學經教。沒有這個能力,隨喜。為什麼?沒有能力要過分的勉強,學不成功。
這是早年家師在台中蓮社求學的時候,他認識一位慧忍法師,很聰明。這個人真真正正好學,將來準備講經弘法,也是個人才。所以家師介紹他到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李老師見到他也很歡喜。這位法師大概是比家師大五歲,跟韓館長同年,從小出家,沒有學過經教,聽家師講經非常歡喜。他跟家師講,想跟家師一起來學習。
到台中,家師跟李老師學《楞嚴》,那時候李老師正在講《楞嚴經》。這位慧忍法師是後來才去,後來去的,他是從中插入的,家師勸他從小部經學起,不要一下子就學《楞嚴》,《楞嚴經》太大部了。家師當時就跟他講,他說,「我聽李老師講小部經,聽了三十多部」。換句話說,他有三十多部小部經的基礎,凡是他聽過一遍,都能複講。
家師跟同學們說了,他複講的能力可以講到百分之九十五,他有這個能力,有這種記憶力,也有理解力。他勸慧忍法師從小部經慢慢的學,按部就班。可是這位法師聽了很不高興,認為家師瞧不起他,「你學《楞嚴經》,我為什麼不能學」?當然這就沒法子了,好吧!當然每個人的根性不一樣,家師那時候認為「可能你的根性比我高,我不如你」,他是從小部經慢慢的向上提升,一啟蒙就是大乘經,這不是普通人。可能他的根性高,根基好,也不一定,所以就讓他學《楞嚴》。
慧忍法師很用功,日夜不間斷,聽李老師講經,看古人的註解,找參考資料,每天晚上都搞到兩、三點鐘才休息。家師看到這樣,真的是勇猛精進。搞了十個月,身體不行了,有一天晚上看經忽然眼前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到,第二天來跟家師說他用功過度,這個沒法子。之後離開台中,離開台中到台北。
這位法師從小出家的,唱念非常好,在那個時候、那個時代年輕法師唱誦算是很傑出的人才,法器也好,做法會,作經懺佛事去了。做了兩年,大概也積蓄了不少錢,以後在台北木柵買了一個托兒所。人家一個托兒所要賣,他把它買下來,做為一個小道場,叫法藏蓮社。他到台中來跟家師說,說他現在有個道場,請家師到台北去講經。家師就答應了,說好!我們是老朋友。
這個候才跟家師說,他很後悔,當時沒有聽他的話,如果當時要是接受家師的建議,從小部經慢慢按部就班來學習,也成就了。所以沒錯!當時家師給他建議的、勸導他的是好話,絕對不是瞧不起他。世出世間法學習都是有次第的,由淺而深,由小部再到大部,這樣不吃力。用功過度,這個法師好像也往生很多年了,以後到香港去,就很少跟家師往來了。
所以學經教要有學經教的條件。學經教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自己斷疑生信。家師在講席中提出「心、願、解、行」,我們為什麼不能如佛?我們理解不透徹,解文不夠。如果有相當透徹的理解,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業因果報的真相,能有相當程度的理解,疑惑斷了,不再有問題了。
早年家師都常常說,他講念佛的同學,你們若遇到我,提出許許多多問題來,他有一句總回答,叫什麼?不老實!如果你能夠老實念,怎麼會有問題?什麼問題都沒有,這是真話。為什麼不老實?妄想太多,分別執著太多,所以你不老實。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那麼多?你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
所以我們學經教的目的在哪裡?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自己斷疑生信,真正做到老實念佛,自己有受用,自己有成就。我沒有幫助眾生?你已經幫助了,你幫助眾生,你自己還不曉得。怎麼幫助?你已經做好念佛的榜樣給別人看。有緣的人看到你的行誼,看你這樣的行持,他被感動了,他覺悟了。無緣的人他看不出來,有緣的人看出來,「這才是一個真正念佛人」!
所以自行就是化他,我們常說無論在家出家,佛門弟子念念、時時、處處都要給社會一切大眾做好榜樣。做人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切人的好樣子。居家,在家的同學,你的家庭是社會所有一切家庭裡面的好樣子,模範家庭。在這個道場,一定要將這個道場做成一切道場的好榜樣。不要求人,求自己,別人怎麼做與我不相干。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民主自由開放,每個人有言論自由,有出版自由。所以務必要記住古大德真實的教誨,我們與人相處,決定不能夠說別人的過失。說別人過失,惹是非,結冤仇,你自己就錯了。
古大德教給我們「靜坐常思己過」,自己反省、檢點、懺悔、改進。「閒談莫論人非」,不但不可以說,別人一切不善的地方,不可以放在心上。你放在心上就錯了,這是家師常常講,把別人不善放在自己心上,你的心就變成垃圾桶,專門收集別人的廢棄物。別人不要的、不好的,你都收過來,心變成垃圾桶,你的心壞了!不是佛心。
怎樣讓自己的心變成佛心?專門收集諸佛如來種種的言論,種種的德行。我這個心不裝別的,盡量裝諸佛如來的好東西。讀誦經典,思惟經義,研究怎樣把經典裡面的教誨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工作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這是佛心,這叫學佛。
心像佛,願如佛,佛是什麼願?總的來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願再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世尊給我們講的四弘誓願,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諸位歸納起來也不出這四類。這四類家師也常講,真正的願只有一條,只有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什麼眾生?九法界的眾生,還沒有圓滿證得佛果都是眾生。度是什麼意思?用現在話來說,幫助他,協助他,成就他。諸佛如來只有這一願,幫助一切眾生。不僅僅是人道的眾生,九法界眾生,這裡面包括了餓鬼、地獄、畜生,包括了妖魔鬼怪,他都是眾生,你要幫助他成佛。他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迷失了自性,迷了,所以才變這個樣子。
佛覺悟了,佛對於這一切真相完全明白。這一切眾生跟自己什麼關係?關係太密切了。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念到自他不二,自己跟他人,我們自己跟別人是同一體的,我就是他,他就是我。在形相不一樣,佛性是一樣的,同一個佛性。所以大乘經上佛說了很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共同一法身,現在話來說就是生命共同體,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包求你、我、他,我們這些人甚至於六道裡面所有的眾生、惡鬼、地獄。這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他講三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就是現前一切眾生,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我們常說一心一德,一點都沒錯,都是一,不是二,這是同一體的。
眾生迷失了自性,不知道事實真相,在一切境界裡頭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又起了貪瞋痴慢。迷失自性,愈去愈遠。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不知道自己跟一切眾生的關係。不但我們跟一切有情眾生是一體,跟無情眾生,這些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宇宙的全體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誰知道?法身菩薩知道,他證得了,證得就是他明瞭,他不再迷惑了,沒有疑惑了。所以幫助一切眾生是主動的,是無條件的。自己幫助自己,自己成就自己,哪有什麼條件!這個認知在佛法裡面叫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把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的關係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時候你的願自自然然跟佛的願一樣。
你要度眾生,要怎麼度法?要知道眾生在迷,你已經開悟了,覺悟了,你怎樣幫助他回頭,怎樣幫助他成就?後面三條是方法,「煩惱無盡誓願斷」,你要做出斷煩惱的樣子給他看。他看了覺悟了、明白了,他會效法,他會依照你這個方法去修。菩薩初學是諸佛如來為他示現的,哪一尊佛在九法界示現沒持戒?佛都是示現持戒的,持戒幹什麼?斷煩惱!持戒是方法,斷煩惱是目的。因戒得定,定能伏煩惱。因定開慧,心定才會開智慧,智慧開能轉煩惱,轉煩惱為菩提,這是修行第一門功課,德行!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把德行放在第一。
你要幫助一切眾生,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迷失自性的眾生,你要幫助他,頭一個要成就你自己的德行。今天我們不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們確確實實是凡夫,凡夫就更要做,為什麼?度自己,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德行。
家師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說過,他說這一樁事情,就是說學經教斷煩惱,這件事情他學了五十年了,不是一個短時間。最初跟章嘉大師學習,章嘉大師教導他,確確實實這位大師以真實智慧、善巧方便讓家師改變了觀念,接受了戒學。
原本家師對於佛門的戒律產生嚴重的錯誤觀念,對於經論非常喜歡,對於戒律很疏忽,甚至連看都不想看。章嘉大師煞費苦心,讓家師覺悟了。覺悟了什麼?戒律不是我們世間一般講的生活規範,佛門的戒律它是凡聖的分水嶺,聖人的生活規範,不是凡夫的。所以戒律它永恆不變,超越空間、超越時間。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通常大乘佛法裡面常常講的二十六個煩惱,二十六類,煩惱無量無邊,世尊為了教學方便起見,將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成二十六類。這二十六類裡面又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根本煩惱,第二類是隨煩惱。根本煩惱六條,隨煩惱二十條,隨煩惱裡面又分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這二十六類要是斷了,你的煩惱統統斷盡,從這裡下手。特別是根本煩惱,根本煩惱六條,也就是六大類,貪、瞋、痴、慢、疑、惡見。惡見裡面又分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所以根本煩惱六個,惡見,這第六個煩惱再開五個,總共實際上是十條;十條分作見煩惱、思煩惱,叫做見思煩惱。
煩惱裡面五條,貪、瞋、痴、慢、疑,佛給我們說了,六道輪迴就是這個煩惱變現出來的。如果你能把見思煩惱斷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見思煩惱不斷,六道輪迴永遠存在,六道從哪裡來的?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你要想超越六道,佛說很簡單,你把能變六道輪迴的那個能變的東西,把它拔除,六道輪迴就沒有了。誰做到了?阿羅漢做到了。阿羅漢斷見思煩惱,超越六道輪迴。
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有兩句話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阿羅漢覺悟了,這一覺悟六道沒有了,六道空空無大千。這個大千世界,我們講娑婆世界,這個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輪迴。佛在經教裡講得很清楚,講三千大千世界。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星球,佛經上稱作南瞻部洲。這個星球是在太空當中運動,圍繞著須彌山在轉、在繞。須彌山是中心,太陽、月亮、許多星星都是圍繞著須彌山的山腰、半山腰在旋轉。過去黃念祖老居士講的是有道理,你看我們這個太陽系,不是繞著銀河系在轉嗎?銀河系的中心,黃老居士講的那就是須彌山,須彌山不在地球上,也不在太陽系裡,是整個銀河系的中心。
中國古老天文裡面講黃極,黃極就是須彌山,佛經說的須彌山。黃道,黃道我們曉得是九大行星圍繞太陽所走的軌道,這個軌道我們稱黃道。可是日月星辰,在從前人不知道地球圍繞太陽轉,不知道!總是以地球為中心,觀察到行星有軌道,這個軌道稱為黃道。一般星星圍繞地球轉的時候,就發現了南極跟北極,南北極完全是以地球為本位。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實際上佛在經上所說的,你仔細冷靜的去觀察、去思惟,須彌山確確實實是銀河系的中心。
現在有人講銀河系的中心是黑洞,它具有巨大的能量,連光走到黑洞都被吸收了。走到它的邊緣,受它的引力影響,光都變成扭曲,這麼大的能量。
一個銀河系在佛經上說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在佛經上叫做小千世界,也就是說有一千個銀河系。我們現在看一個銀河,在我們的感覺當中就大得不得了,想想看一千個,這個銀河有一千個,一千個才叫做一個小千世界。單位世界的天頂,那就是銀河系,銀河系的天頂是初禪天,一個銀河系只有一個初禪天。
然後再以一千個單位世界,就是一千個銀河系,這是一個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天;一個小千世界只有一個二禪天。
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合一千個小千世界,這就成為一個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天。然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再一千個中千世界,這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只有一個四禪天。所以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合起來就是經典上說的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六道就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一個四禪天,一千個三禪天,一千乘一千,一百萬個二禪天,再乘一千,十億個初禪天,那就是這個單位世界,單位世界就是銀河系。這麼大的一個範圍,這只有一尊佛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尊佛都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範圍就太大太大了!
我們度眾生,至少發願本國,娑婆世界是本國,我們現在住的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最起碼你也要度娑婆世界的眾生,你要有這麼大的心量,要以這個大的心量去對待一切眾生。如果還有這個眾生看不順眼,那個對他有意見,這樣就不是學佛,就不能斷煩惱。煩惱怎麼斷法?煩惱不斷,你還要學什麼法門?所以四弘誓願,第一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就是斷煩惱,煩惱斷盡才能夠法門無量誓願學,然後佛道無上誓願成。
所以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為了什麼?為了要度眾生,為了要幫助眾生,就是落實在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果我們做不到後面三條,頭一個願就落空,發這個願是很好,但是沒有能力去度眾生,沒法子幫助眾生,這一願變落空了,不能兌現,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大乘佛法修學從放大心量下手,這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要去練習的。
我們對四弘誓願要有正確的認識,要發願,要落實,要把這個願做到。所以見思煩惱斷了,超越六道,脫離娑婆苦海。可是斷煩惱,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容易斷,我們早就證阿羅漢果了,最起碼的。
我們學佛,今天你能夠聞到佛法,能夠發心來學佛,走進佛門,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這是已經生生世世在無量諸佛那個地方種了善根的,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學佛的。如果這一生開始學佛,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去觀察,我們看到左鄰右舍、街上的人,道場在旁邊,甚至經典送到他面前,他也不會想看,他也不會想學。這是過去生中還沒接觸,或者接觸的時間很短,這個根基還很淺,這一生遇到這個緣,還沒法子引起他學佛的興趣,他還沒想到要學佛,沒想到要了生死,這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諸位觀眾能打開電視機來收看我們這個節目,聽《佛說阿彌陀經》,尤其能夠遇到蕅益大師的《要解》,你能夠在電視機前面坐一小時、一個鐘點,靜靜來聽這部經,這就證明你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緣非常深厚。
學佛,一般的法門要沒斷煩惱,這是不可能脫離三界,出離六道輪迴。見思煩惱有一絲毫斷不乾淨,六道出不去。這不管是大乘法門、小乘法門、顯宗密教都沒有例外的。要出離六道生死輪迴的條件,最起碼三界裡面見思煩惱要斷乾淨。這件事情確實有它的困難度,我們生生世世修學,從來就沒證到阿羅漢果。不要說沒證到阿羅漢果,就是連一個初果的須陀洹,我們也從來沒有一次證得。
初果須陀洹在三界裡面見思惑,他是斷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的思惑都還沒斷。如果要是斷三界裡面八十八品的見惑,佛在《四十二章經》跟我們說過,這個人他雖然還沒出離三界,但是在六道理面決定不會墮落三惡道,在六道裡面都是在人天二道往來。人天二道往來的時間也有一定的,七次,經典上跟我們說的七次,在人間往生到天上七遍。從天上再來人間七遍,就是說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他一定證阿羅漢果。
我們生生世世修行學佛,如果要有一次在一生當中證得須陀洹果,我們今天最起碼也已經是阿羅漢果了。因為人間天上七次往來,在無量劫當中這個時間是很短暫的,一定證得。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就是說我們修學從來沒有一次斷見惑煩惱,所以到今天還是淪為六道生死凡夫。可見斷煩惱,這件事情不是很簡單。所以諸佛菩薩苦口婆心,包括我們祖師大德,勸我們以信願行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不用斷煩惱,只要具足信願行。但是它的條件是信願行,我們要聽清楚,如果你要沒具足信願行,雖然念佛,還是不能往生西方,必定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同時具足,一定往生西方。
現在有人提倡本願念佛,尤其日本本願念佛現在很多人在學,他只說信,信阿彌陀佛,這樣就可以往生西方。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我們不能相信。我們一定要依照經典做根據,不能聽一般人這個講法。日本修學淨土的人,有很多人不了解經典的經義,斷章取義,錯解了經義。經明明告訴我們信願行,他只說了一個信,後面願跟行都不用了,不用發願,也不用修行,繼續造惡業,到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這是絕對錯誤的!我們一定要依照經典說的,這才是正確的。
這一集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此。下面的還有願同佛,我們還沒講完,留到下一集再向大家報告,多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