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廣行三教的意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八集)  2024/6/12  華藏新莊念佛堂  檔名:WD19-025-0068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一百四十九頁,我們從第五行「培植真儒」,從這裡看起。我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培植真儒 吾輩有志學孔孟。當學其大本領處。如學無常師。吾道一貫。無意必固我。是孔子之大本領也。】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周安士居士發明《文昌帝君陰騭文》「廣行三教」的義理。『培植』,「培」是培養,好像培養植物,培養『真儒』,真正儒學的人才。『吾輩』,「吾輩」也就是周居士他講我們這一輩人,也就是讀書人。『有志學孔孟』,這是指學儒家的這些讀書人,有這個志願來學習孔子、孟子。『當學其大本領處』,學孔孟應當要學孔子、孟子的大本領。「大本領處」就是真正他大本領的地方,要學到他核心的,他的精神。『如學無常師』,「如」就舉出孔子「學無常師」,孔子他沒有說我統統不必學了,我統統都會了,你們只要跟我學就可以了,孔子不是這樣的態度。孔子他是教學相長,自己教學生,自己也不斷的在學習,甚至有一些地方都要向學生學習。我們看孔子還拜一個七歲的小孩子來做老師,那小孩子懂的他不懂。的確學無常師,不是說只有學一個,只要是好的都需要學習,學無常師。就連自己的學生,他有長處、他有優點,我們沒有,做老師的也要向學生學習,這學無常師,任何人都是一樣。在佛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是示現這個榜樣給我們看,因為他明心見性了還要去參學,每個法門都去參、都去學。他在文殊菩薩會下開悟,文殊菩薩就叫他出去參學。第一參參德雲比丘,教他念佛,參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在家出家,甚至還有示現反面的這些菩薩,示現貪瞋痴的,他都去參學。

  『吾道一貫』,「吾道一貫」就是學無常師,但是他的道是一貫的。「一貫」一般人都不懂,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孔子是真正開悟的人,不然他也說不出這些話。曾子傳孔子的心法,他明白了傳心法要,這是儒家的傳心。實際上儒、釋、道,所有一切,你真正懂得一,那沒有不貫通的。所以我們念佛「一心不亂」,禪宗講「識得一,萬事畢」。這個字我們懂,但真正那個義理我們沒有悟,那個要悟。你真正理解一心的宗旨,那你現前所有的煩惱就是佛果地的究竟覺。這個大乘經典講的,我們看了,我們真的不懂,我們煩惱就煩惱,菩提就菩提,但是大經的確講「煩惱即菩提」,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裡面講「不二法門」,但我們總是要把它分成二,都要相對的。所以禪宗講「識得一,萬事畢」,我們念佛講「一心不亂」,你真的懂一心之旨,你全部都貫通了,跟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是一樣。

  下面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個我們不能細講,這個在《論語》裡面。這個就是講,孔子他不會唯我獨尊,不會說我講的統統是對的,別人統統是不對的,只能學我的,別人統統不可以學,他沒有這麼講。所以孔子他「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我,他不固執己見,也不預設立場,這是孔子的大本領,這個我們在《論語》上看到的。周安士居士講,如果你要學孔孟,應當要學他這個大本領,不是學黨同伐異,跟我不同黨的我就去討伐他、去攻擊他,那就不是孔子的本意,也不是孔子的大本領。下面這段講:

  【發明克復忠恕之理。是顏曾之大本領也。】

  『發明』,從孔子學習這些弟子,自己有所發明。『克復』,克己復禮,克服自己的欲望,恢復到禮,克己復禮。『忠恕』,孔子講,忠恕之道,終身可行。弟子問,什麼事終身都可以做?忠恕。「忠」,任何人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就是忠,就是盡職、盡本分。忠於自己的職事,忠於家庭,忠於團體,忠於國家,忠於世界;佛法講得最圓滿,忠於眾生。忠就是心在當中,不偏不倚,盡本分,我們從淺顯來講,盡到自己應該做的。「恕」就是原諒別人,以原諒自己的心去原諒別人,那這是終身可行,這個都絕對行得通的。『是顏曾之大本領』,是顏子(顏回)、曾子的大本領,就是「克復忠恕」,克己復禮,忠恕之道,是顏子、曾子的大本領。

  【仲尼之學。專務治己。故曰。默而識之。夫我不暇。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垂訓不一。】

  這段講,『仲尼』就是孔子,孔子的學問主要是對治自己,『專務治己』就是對治自己,跟佛法一樣是修自己。『故曰:默而識之』,向自己內心去修學,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儒家不講煩惱習氣,講物欲,物欲就是佛家講的煩惱習氣,所以「默而識之」。『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就是遇到有人對不起我們的事情,先反省自己。責備人比較輕,責備自己比較重,這叫「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垂訓不一。』這也是把孔子他本身的修養給我們說明,我們要學孔子是學這方面,不是學了儒家就排斥其他所有,排斥佛家、排斥道家,不是學那個,孔子也沒有這麼教。孔子是教修自己,把自己修好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是一昧去責備別人、去批評別人。下面一段講:

  【孟子之時。雖有楊墨。孟子辭而闢之。是猶揖讓之變為征誅。非可人人效顰也。】

  這段講,孟子他有批評楊子、墨子。楊墨之道跟孔門就有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是孔子在《論語》講的,但是孔子沒有去批評楊墨,孟子他有批評。這個也不是我們人人都可以效法,效法孟子這樣做的,孟子的批評有他的一個限度,如果我們學著去批評,恐怕就變成『征誅』,變成去攻擊別人了。

  【無如後人於仲尼躬行之道。畏難苟安。】

  就是孔子修自己,這個很難,對治自己的煩惱要去躬行,要去落實,後人要學孔子,做不到,『畏難』,怕困難,所以苟且偷安。掛個名是聖人之徒,是學聖人,聖人的學生,但是自己心裡也不踏實。

  【一聞能距楊墨。即是聖人之徒。】

  聽到孟子批評楊墨,就代表是孔聖人的門徒。

  【便踊躍鼓掌。】

  大家就很踴躍鼓掌。

  【捨難趨易。】

  『捨難趨易』就是要去躬行孔子之道,怕做不到,很難;現在聽說要去批評人,只要不是學儒的,我們統統去批評,那這個就比較容易。去批評別人、攻擊別人,這個很容易;要治理自己,那就很難了。好像我們人都是這樣,我們講別人的毛病很容易,但是要講自己的毛病就很難。但是孔子就是對治自己的,他不是治別人的,所以後來學孔聖人的這些門徒、這些學生都「捨難趨易」。

  【反恨當今之世,無楊墨可闢。】

  到後來沒有楊子、墨子,不是生在那個時代,沒得批評了。

  【構求稍可牽合者。】

  就找一個代替的,『稍可牽合』就是找一個代替的對象,當作楊墨這個樣來攻擊、來批評。

  【即以楊墨例之。】

  給他列為跟楊墨一樣的這種例子。

  【於是移其說於釋道。】

  就把這個目標移到佛家、道家,把它看成像楊墨一樣。

  【但從事於講學。而所以自治者疏矣。】

  這個只是講學,講這些學術的、講這些道理,但是自己去對治自己的物欲,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很疏遠,就很遠了。這個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是學儒還是儒學?如果只是講學,不重視實質上的修行,那是變成儒學,不是在學儒。佛學也是一樣,如果不是重視在對治煩惱習氣,那你講得再多,著作等身,都是叫佛學,學儒家的就變成儒學。像現在學校,大致都是這樣的,很會講、很會批評人,也著書,但是沒有在修行。

  【則何如存聖賢大公之心。但盡其在我。無事黨同伐異之為得也。】

  就是只是從事講學,黨同伐異。這是周安士居士勉勵的,為什麼不像聖賢,存『大公之心』?不要有門戶之見,不要有私心。如果能夠學聖賢大公之心,那比你去黨同伐異,你獲得的就是更真實的利益。

  下面「按」這段講的,周安士再做一個發明。

  按【佛之五戒。彷彿儒之五常。但當交相讚。不當交相毀。】

  『佛之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配仁義禮智信。這個非常正確的,這就是說五戒『彷彿儒之五常』,的確就是儒的「五常」。儒家講五常,佛講五戒,講的名稱不一樣,意思是相同的,是一樣的,不要因為講的名詞不一樣就互相去攻擊,這就不對了。應當『交相讚』,應當要交流,互相去讚歎,互相學習。像先師淨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就提倡宗教教育,各宗教都要互相學習經典。他老人家也編了一套十個宗教的,節錄各宗教經典的精華,編成一個小套書,他給它取名《神愛世人》,有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印度拜火教、興都教這十個宗教。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這樣才是正確的,不能互相去毀謗。

  【世俗不察。聞慈悲之說。出於佛氏。必反乎其說。而吾儒之仁。於斯而喪。】

  『世俗不察』,世俗的人沒有深入去觀察,聽到『慈悲』這個說法,「慈悲」是佛教講的,『必反乎其說』,他就必然去反對。因為什麼反對?因為那是佛教講的,不是我們儒教講的。講得好的也要反對,這個就好像我們現在社會上很流行用的意識型態,你講個「是佛講的,不是我們儒講的」,那他講的是對的、是好的也要反對,就是這個意思,聽到是佛家講的就反對。『而吾儒之仁,於斯而喪。』你去反對佛講的慈悲,你儒家的義理也就跟著喪失掉了。你不是提倡仁義道德嗎?慈悲就是講仁義道德,現在聽到佛講慈悲你就反對,那你不是在反對自己的仁義道德?所以「於斯而喪」。

  【聞盜淫之戒。出於佛氏。必反乎其戒。而吾儒之義。於是而亡。】

  佛講不偷盜、不邪淫,這是佛家講的,不是我們儒家講的,那就反對,他這個禁戒就反對。你反對,就是反對儒家的忠信,忠信於此而滅,你不是在反對自己儒家的忠信嗎?你反對佛家的戒,等於是反對儒家的禮。

  【聞妄言之禁。出於佛氏。必反乎其禁。而吾儒之忠信。於此而滅。豈非欲衛道。而反害道耶。】

  你反對佛家的五戒,等於反對你儒家的仁義忠信,等於反對這個。你為什麼反對?你是為了要保衛你的道,儒家的道。但是你反對這個,不但不是衛道,反而害到你自己的道了。名義上是要保護自己這個儒道,實際上是在毀滅自己的道,自己儒家的道。下面這段講:

  【昔有學者。以佛教之害。問象山先生。先生曰。試問害在何處。今之害道者。正在此種閒言語。】

  『昔有學者』,「昔」是過去,有「學者」,讀書人、知識分子。有學者去問陸象山(陸象山是南宋的哲學家,在歷史上也相當有名),他去問陸象山說,佛教對社會有害處,『佛教之害』。象山先生就說『試問』,「試問」就是問他,『害在何處』,佛教它的害處在哪裡?『今之害道者,正在此種閒言語。』他說真正害儒道的,就是講這些閒言語的人,自己在害自己的道,不是佛教害他,是自己在害自己。現在自己害自己的就太多了,名義上我來保護自己,但是實際上在害自己,剛好顛倒了。所以真正善知識,他才能夠給我們分辨邪正。

  以上就是「培植真儒」,就是要培養,像先師淨老和尚辦傳統文化、漢學,也是希望培養真正學儒、學佛、學道的,其實三家都要學。在過去佛門裡面有一些高僧大德,三教都通達,比如說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他三教經典都引用,他都通達。道教的,具有代表性的,八仙之一,其實等於是八仙的代表人物呂洞賓。在汐止拱北殿、木柵指南宮,呂洞賓的廟,仙公廟,仙公廟都以呂洞賓做代表,八仙等於他是代表。道教它也好幾派,呂洞賓是全真派,全真這一派他三教都有學,他有佛、有儒。所以在汐止拱北殿,他是比較具有具體代表性的,它那個大殿,當中供呂洞賓,這邊供釋迦牟尼佛,這邊供孔子,它很具體。可惜就是現在人他也不懂,只是要拜拜,到時候拜斗、辦活動,超度、辦法會,對這些義理都不懂,沒有人講;講了也沒有人會去聽,大家只是喜歡參加辦活動,對聽課沒什麼興趣。但是要聽課,你才能學到真正的學問。聽課就好像學校上課,你不上課怎麼學得會?所以現在寺廟去參加法會、拜拜的人很多;你要講經說法,來聽課的就不多了,真正要學習的人不多。

  我們再看下面,在一百五十頁倒數第三行,也是「廣行三教」的一個發明:

  【潛消禍亂】

  『潛』就是潛移默化,暗中的消除災禍動亂。請看下面這個文:

  【茫茫宇宙。不無出類拔萃之英雄。用之於正。則為良勃平何。用之於邪。則為莽卓懿操。自制科一設。使彼垂髫之時。即從事於翰墨。年復一年。不覺鬢斑齒落。而其中奸雄之喪氣。豪猾之灰心者。多矣。】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講『茫茫宇宙,不無出類拔萃之英雄』,宇宙這麼大,不可能沒有出類拔萃的英雄,一定有。『用之於正,則為良勃平何』,張良、蕭何,這些歷史上的忠臣。『用之於邪,則為莽卓懿操』,這是奸雄,王莽篡漢;董卓,三國時代的;司馬懿;「操」是曹操。這也都是很有智慧、很有才華的人,但是他用得不對,用邪了、用偏了。『使彼垂髫之時,即從事於翰墨』,「垂髫之時」就是小孩子,從小「從事於翰墨」。『年復一年,不覺鬢斑齒落』,「鬢」是鬢角,「斑」就是斑白;鬢角白了,牙齒也掉了。『而其中奸雄之喪氣,豪猾之灰心者,多矣』,這個當中奸雄喪氣,豪猾灰心的就很多了。這個也就是三教它的作用。

  【又有一種才智傑出。功名不足動其心者。則以叢林收之。使之暮鼓晨鐘。東參西訪。等富貴於浮雲。視死生如夢幻。以跋扈跳梁之材。為念佛參禪之用。而潛消夫禍亂之源者。又不知幾千萬萬矣。豈曰區區小補乎。】

  這個當中也有一種才智傑出的,這樣的人,功名不足動他的心,『則以叢林收之』,讓他去修行,他也不羨慕這些世間的功名。『東參西訪,等富貴於浮雲,視死生如夢幻。以跋扈跳梁之材,為念佛參禪之用』,就是變修行人了。這些人如果不是來修行,他又有才智,那可能也很麻煩。現代社會上就是這樣的人太多了,他頭腦很好,不幹好事,犯上作亂,你說這個危害社會有多深。所以有一些人,他有這樣的才能,他能夠去修行、能夠去參禪、能夠去念佛,你看減少社會多少負擔!他不會給社會添麻煩。『而潛消夫禍亂之源者』又不曉得有多少,如果這些人統統不來修行、來念佛,這些人在社會上他會幹什麼都不知道,這個社會就更亂了。那你怎麼說佛教、道教對社會都沒有幫助?這個不是小的幫助,是大的幫助,這個叫「潛消禍亂」,暗暗的,災禍動亂它就消除於無形了。這個也是佛、道它在社會上的一個作用跟功能,度了很多人,很多人去學佛、去學道,他心放在這上面,他就不會胡思亂想、為非作歹。

  真正能夠來念佛的人,無形當中消除很多災難,不知不覺的消除了。我們講這個,可能大家也比較感受得不具體,我舉出一個實際的例子。早年在三十幾年前,有一個賴淑嫻居士,一個女眾,四十幾歲她就得乳腺癌,就往生了,往生前她還冤親債主附身,不讓人家助念。我去她家,她沒有被冤親債主找上身,她就很正常,看到我她都頂禮、供養。很多同修去幫她助念,結果冤親債主來了,她就把助念的人統統趕走,念佛機關掉。整個晚上吵她先生,她先生受不了,他問我有什麼方法讓他太太趕快往生,他說她不往生,我會先往生。我說我哪有辦法?這你們的業報。他說我白天要顧公司,晚上要看小孩,鬧得晚上我都不能睡覺,我快崩潰了。後來我勸他印經給他太太迴向,勸新店的同修去給她念《地藏經》,迴向給她的冤親債主,果然有效,二十幾個人去給她念兩部,迴向給賴居士的冤親債主,她又恢復正常了,又可以念佛了,後來也幫助她助念往生。她往生之後,她先生每個七都有來道場,我們星期三晚上誦《無量壽經》,他都來參加;七七,每個星期三都來。後來七七圓滿了,我就告訴他,我說你最好還是給你太太迴向到百日。七七圓滿了,一百天之內,你每一個星期,還是晚上,星期三晚上來誦經給你太太迴向,他跟我說好。結果跟我說好,但是沒有來。有一天早上我看到報紙(她先生的名字我忘記了,他太太名字我記得很清楚),看到那個名字我說,昨天晚上有個地下舞廳被人縱火,很多人被燒死,其中有一個人就是他的名字。我這一看,可能是同名同姓的,不會那麼巧合!但是沒有半個小時,徐阿純居士打電話來:法師,趕快給賴淑嫻她先生立牌位。我說真的是他嗎?她說就是他!我說他為什麼去那個地方?她說他的朋友開地下舞廳,新開的,請他去捧場。他的朋友有得罪人,他的仇人就去丟汽油,去縱火,第一天開幕就去給他縱火。他接受他朋友的邀請,那天晚上剛好誦經,他不來誦經,去地下舞廳去送死。我算一算,他太太往生還沒有百日,八十幾天,他就被燒死了。經過他那個事件之後,後來有一些同修來道場念經、念佛、聽經打瞌睡,我說來這裡睡都好,比你去地下舞廳好;來這裡睡,他很安全。

  這個例子也是這裡講的,如果你來佛堂參禪、念佛,你不去做壞事,當然這些禍亂都潛消了。但是我們人總是不見棺材不流淚,好像沒有發生災難,他沒事,他說沒有那回事,他不相信。但實際上的確是這樣的,你跟佛菩薩在一起,你肯定得好處。跟聖賢在一起,你來念佛、聽經,或者參禪,跟佛菩薩、聖賢做朋友,肯定得好處;你跟社會上那些造惡業的人在一起,你肯定是得到害處、得到災禍,怎麼會一樣?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這裡講,『豈曰區區小補』,那不是小小的補助,是很大很大的補助。我們再看下面:

  按【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何懼乎。懼身後之惡名也。然此猶盛世之事也。若後世之亂賊。並不畏此虛名矣。豈惟亂賊。即號為識字者。亦毫不知有《春秋》矣。】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是按照潛消禍亂這個道理再來給我們發明。『孔子成《春秋》』,孔子那個時代,春秋戰國,孔子寫《春秋》就是記錄當時這些亂臣賊子,哪個是有功的,哪個是有過的。他寫這個寓褒貶,有功於國家社會民族的就是褒,就是佛法講讚歎;亂臣賊子,犯上作亂的就貶。這個就如同我們現在講,輿論上的一個制裁,寓褒貶,所以作《春秋》。在當時,亂臣賊子知道孔子在寫《春秋》就害怕了,就不敢亂來,亂來被孔子寫進去,他的惡名傳千古,他怕這個,怕自己名聲不好。『懼身後之惡名』就是怕自己死了以後惡名傳千古,那就很不好。『然此猶盛世之事也』,這個事情是孔子當時盛世的事情,那個時候人的良心還很好,雖然作亂,但是他還有個限度。所以當時孔子寫《春秋》它有作用,當時很多人他怕被寫上去,惡名除不掉。『若後世之亂賊,並不畏此虛名矣』,就是後世亂賊,盜賊、作亂的,他就不怕這些虛名,你給他寫什麼惡名他不在乎,他不怕,寫讓你去寫,我照常幹我的壞事。後世的人,良心就比孔子那個時代的人差太多了!孔子那個時代還怕惡名,到後來的人連惡名他都不怕了,他不在乎了,照樣造惡業,犯上作亂。不但是『亂賊』,這些亂臣賊子,『即號為識字者,亦毫不知有《春秋》矣!』「識字者」就是讀書人,知識分子。不要說亂賊,就是知識分子也不知道有《春秋》。特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知識分子非常多,碩士、博士很多,你問問有幾個人知道《春秋》?《春秋》的內容是寫什麼?我看沒有幾個能講得出來。「毫不知有《春秋》」,他也不知道,或者他不怕,這就是說,孔子的《春秋》對現代人也失去威懾的作用了。

  【惟示以人命無常。死後受報。不忠不孝之人。化作畜生餓鬼。乃知用盡奸心詭計。付之一空。他生萬苦千愁。皆我自造。回思虎鬥龍爭。圖王創霸之謀。不覺冰消瓦解。】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講現代人用《春秋》來褒貶,他也不怕了。『惟示以人命無常』,「示」就是我們講開示,或者啟示。「人命無常」,『死後受報』。人命無常,這個大家都看到的。所以《無量壽經》佛講六道輪迴,當時就很多人不相信,「謂無有是」,沒有那個事情。佛就說好!六道輪迴講三世因果,你說你沒看到,你不相信,那現在眼前的事情你看到了嗎?應該看到了吧!看到什麼?「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所以佛就講現前的,像《太上感應篇》講現世報,現在你看得到的。

  我們如果懂因果,過去雪廬老人講,你每一天看報紙,報紙一打開,新聞報導,統統因果報應,而且愈來愈明顯。從眼前的現世報,再看佛經講的來世報,那這個你就不得不信了。現世報叫花報,佛法叫花報,還沒有結果先開花。花開得好不好?開得好,後面果就好;開得不好,後果就不好。來世墮三惡道,那個是果報,但是墮地獄、墮餓鬼、墮畜生,出來之後到人間,他還有餘報。還沒有進三惡道是花報,現世報;墮了三惡道,罪業受滿了到人間來,他還有餘報,這個果報絲毫不爽。所以死後有報,『不忠不孝之人,化作畜生餓鬼』。實際上現在人造的都是地獄業,你看現在他有錢有勢,作威作福,沒幾年就到地獄去了。『乃知用盡奸心詭計,付之一空』,「用盡奸心詭計」,鬥來鬥去的,現在全世界不都在鬥來鬥去的?但是鬥到最後一場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他生萬苦千愁,皆我自造』,來生千萬愁苦,那種地獄的苦無法形容,餓鬼的苦也受不了,畜生也很慘。畜生很少有善終的,而且墮畜生道不是一次,不曉得要墮幾次,幾生當畜生,那個果報真是太悽慘了!這些果報「皆我自造」,自己造的,自作自受。回想起來,『虎鬥龍爭,圖王創霸之謀』,霸業這些謀略,『不覺冰消瓦解』。想到墮地獄,造這個業實在是很不值得,很冤枉。你到最後都帶不走,你能帶得走的就是罪業,就是帶你去受罪報的那個帶得走,這個世間所有你統統帶不走,「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嗟乎。自有佛法以來。不知令多少亂臣賊子寒心。多少巨慝豪強落膽。使民日遷善而不知誰之為者。余於如來之大教見之矣。】

  『嗟乎』是感嘆詞。自從有佛法以來,在我們中國社會,不知道多少亂臣賊子寒心了,知道這個因果,心都寒了。『多少巨慝』,「慝」就是邪惡的,『豪強落膽』,不敢再造惡了。『使民日遷善而不知誰之為者』,人民就潛移默化,人心遷善,也不知道這是誰的作為,能夠有這樣的效果!這個就是佛、道幫助儒來教化人民。所以佛、道在中國傳統屬於社教(我們現在講社教,社會教育)一樣。先師淨老和尚講,城隍廟就是社會教育,教因果的。儒家是國家定的主流教育,佛跟道這個社會教育來補助國家(儒)的主流教育,所以三教合起來就圓滿了,如果互相排斥,那就統統受傷。所以帝君在這裡提倡廣行三教,先師淨老提倡多元宗教互相學習,這是如來大教,這種教化人心的效果非常巨大。

  【下附徵事(一則)】

  下面,這是給我們講一個公案。

  【毀教現果】

  【北魏司徒崔浩。博聞強記。才智過人。太武帝甚寵任之。而獨不信佛。勸帝毀教滅僧。見妻郭氏誦經。怒而焚之。崔頤。崔模。其弟也。深信三寶。見佛像。雖糞壤中必拜。浩笑而斥之。後浩以國書事。觸怒太武。囚之檻車。送於城南。拷掠極其慘酷。更使衛士數十人。溲溺其上。哀聲嗷嗷。聞於道路。自古宰執戮辱。未有如浩者。崔氏之族。無少長。皆棄市。惟模與頤。以志向不合。獨得免焉。】

  這是他毀壞佛教現世的果報,『現果』就是現世果報。出自於《魏書》,這個在《二十五史》裡面,《魏書》。『北魏』,這是魏晉南北朝,「北魏」。『司徒』是古代的一個官名。崔浩這個人『博聞強記,才智過人』,才華智慧都超過平常人。『太武帝甚寵任之』,太武帝很寵信他。但是崔浩他就是不信佛,他自己不信也就罷了,他還勸太武帝,勸他『毀教滅僧』,把佛教毀了,僧統統叫他還俗。這個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三武滅佛」,三個皇帝,謚號都有一個「武」,南北朝到唐朝,五代十國,都有一個「武」,北魏太武帝他是一個。崔浩勸他毀教滅僧,但是他的太太信佛誦經,『怒而焚之』,「怒」就是很生氣,看他太太誦經,就把經搶過來燒了。我們現在有很多同修,有一些他家人不信佛,也是這樣。我記得三十多年前,台大一個謝教授,她聽老和尚講經,然後請一本《無量壽經》回家去念。她先生不信,把她的佛像、經書丟到外面去,把她的佛桌統統弄壞了。古代有這個,現在也滿多的。崔浩就是這樣,他太太誦經,他就很生氣,就把它燒了。他的弟弟崔頤、崔模跟他哥哥不一樣,這兩個弟弟『深信三寶』,很虔誠,看到佛像在『糞壤中』,就是很髒的地方,只要看到佛像他就拜。崔浩就笑話他兩個弟弟,而且很排斥,這個就是毀謗佛法,造極重的罪業。

  『後浩以國書事,觸怒太武。』這個在歷史上都有記載,這些公案我們沒有時間去細講,大家有興趣,網路上一搜尋,這些公案自己可以去找來看。他觸怒太武帝,太武帝本來很寵信他,但是「以國書事」,大概寫了國書去冒犯到太武帝了。以前得罪皇帝,那不得了,抄家滅族。『囚之檻車,送於城南』,被囚在古時候送犯人的監車,監獄的車,「送於城南」,『拷掠極其慘酷』,那種拷打非常慘,非常殘酷。不但這樣,『更使衛士數十人,溲溺其上』,「衛士」就是那些士兵,小便在他頭上。『哀聲嗷嗷』,哀號聲『聞於道路』。『自古宰執』,自古做到宰相這種職務,遭到這種『戮辱』,「戮」就是殺戮,「辱」是侮辱、羞辱,『未有如浩者』,沒有一個像崔浩那麼慘的。『崔氏之族,無少長,皆棄市』,他的家族也都受到連累,「棄市」就是都被斬首了。『惟模與頤,以志向不合,獨得免焉』,他的兩個弟弟跟他志向不一樣,所以就避免了那個災難。這是「毀教現果」,他毀壞佛教,現世就感召這種悽慘的果報。那這個還不是果報,這是花報,果報在地獄,地獄不是只有這樣。下面講:

  按【太武滅法之後。有沙門曇始者。振錫詣闕。帝遣斬之。無傷。帝怒。抽佩刀自斬之。亦不傷。投之虎檻。虎皆怖伏。乃復以天師寇謙之。至其所。虎遂咆哮欲噬。帝始驚悟。延之殿上。再拜悔罪。許以復教。嗟乎。三教聖人。無非欲化人為善耳。豈願各立門庭。絜長較短哉。】

  到這裡是一段。『太武滅法之後,有沙門曇始者』,這個沙門叫「曇始」,曇始沙門,這是東晉劉宋時代的高僧。『振錫』就是說法,『詣闕』,「闕」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帝就要把他殺了,要把這個僧人給殺了。皇帝叫人去殺曇始法師,可是殺不死,『無傷』,皇帝就生氣了,抽自己佩刀要斬殺曇始沙門,『亦不傷』,也殺不死。『投之虎檻』,把他抓起來,投到關老虎的籠子裡面,那些老虎看到曇始,老虎都很恐怖,都伏著不敢動。皇帝就去請天師,道教的寇謙之來,但是老虎看到寇謙之就咆哮,要吃寇天師。這個時候皇帝才『驚悟』,才覺悟,驚醒過來,『延之殿上,再拜悔罪』,就把曇始法師請到宮殿上面,向他禮拜,懺悔謝罪,『許以復教』,允許他恢復佛教。

  『嗟乎!三教聖人』,這是感嘆,三教聖人無非就是要『化人為善』,都是教人為善。三教聖人沒有教人造惡的,都是教人為善。『豈願各立門庭,絜長較短哉?』三教聖人怎麼會願意各立門庭,然後來比較長、比較短,互相來競爭?三教聖人肯定不會幹這個事情,總是希望眾生得利益。有人能夠把人教好,那就讚歎、就隨喜,不一定說是我自己教,來學我這個教;學習他的教,學好了也都讚歎,但學得不對、學得不好,那就不能讚歎。所以三教聖人不會去較長較短。

  【秦始皇。惑李斯之計。焚書坑儒。卒之身死沙邱。李斯赤族。】

  秦始皇被李斯所迷惑,李斯給他建議,儒家的書統統把它燒掉,讀儒書的人統統挖個坑把他活埋。結果秦始皇『身死沙邱』,他的政權十五年就亡國了,『李斯赤族』,李斯他這個家族也被滅族了,這個也是現世的果報,現世報。

  【漢之桓靈。唐之昭宣。惑於宦官嬖倖。盡誅天下名士。而助者殺身。主者亡國。】

  這個也是歷史有名的,漢朝的漢桓帝、漢靈帝,這都是昏君,唐朝的唐昭宗、宣宗,『惑於宦官』,『嬖倖』就是寵幸的人,殺盡天下名士。幫助殺這些名士的人、這些讀儒書的人,最後自己也遭到殺身之禍。『主者亡國』,國家就亡了。這個都出在《資治通鑑》。

  【魏太武惑於崔浩。毀寺焚經。不四三年。崔浩赤族。】

  崔浩都滅族了。

  【魏太武父子。皆不得死。】

  就不得好死。這出自於《魏書》。

  【周武帝惑於衛元嵩而滅法。不四五年。元嵩貶死。】

  就貶到邊地,死了。

  【武帝忽遇惡疾。遍體糜爛。年三十六而崩。】

  三十六歲就死了。

  【末路醜惡。所不忍言。】

  這個都出自於《周書》。

  【唐武宗信趙歸真。李德裕毀天下佛寺。不一年。歸真被誅。德裕竄死。】

  趙歸真被殺了,李德裕也被貶到遠方,死了。

  【武宗三十二而夭。】

  唐武宗三十二歲就死了。

  【身無繼嗣。】

  沒有後代。

  【五季之君。莫賢於周世宗。然不知佛法。遂至毀像鑄錢。故不六年。而社稷殞滅。】

  這個也出自於《資治通鑑》。『五季』就是五代十國。五代十國的君主,最賢能的莫過於周世宗,但是他不懂佛法,而且還破壞佛教、佛像,把佛像破壞了來造錢,所以沒有六年,他國家也就滅亡了。

  【究竟秦廢儒後。未及三十年而儒教復興。】

  秦始皇廢儒,沒有到三十年,儒教就復興了。

  【漢唐禁錮後。未及數年而士林漸盛。】

  漢唐這些滅佛的,沒有多少年也漸漸就恢復了。

  【魏廢教後。七年而即復。】

  北魏廢教,七年也就恢復了。

  【周廢教後。】

  這是五代十國那個周。

  【六年而即復。】

  六年又恢復了。

  【唐廢教後。不一年而即復。】

  唐武宗滅教不到一年,佛教又恢復了。

  以上舉出這些例子

  【豈非仰口唾天。反污其面乎。】

  你吐痰,向空中吐,掉下來不是掉到自己臉上嗎?這個比喻你去毀壞三教就是毀到自己。

  【李斯。崔浩。最為滅儒滅釋之首。故其受現報尤為慘酷。】

  李斯跟崔浩,李斯是毀滅儒,崔浩毀滅釋,是毀滅佛教,他們是為首的,所以他們受現世報就很慘了,來世的果報就更慘。

  【宋徽宗雖改天下寺院為道觀。然未至滅法。故身雖被辱。而國祚復延。】

  宋徽宗雖然他把寺院改為道觀,但是他還沒有像前面三武滅佛把佛教都滅了,因為這個緣故身被污辱,國祚還能夠延續。

  【此皆前事之彰灼可考者。】

  這些前事可以考據的。

  【伏願普天之下。皆仰體廣行三教之意。儒者為儒。釋者為釋。道者為道。戮力同心。共襄治化。彼此無相詆毀。是則天下生靈之厚幸已。】

  三教互相讚歎、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不能互相攻擊毀謗,這才是眾生之幸。過去雪廬老人也講,近代日本侵略他國,本來它是要亡國的,但是日本人對佛教寺院保留很好,他去侵略中國,他的空軍看到寺院都不敢炸,所以他國家還能保存下來。現在日本寺院也都保存得很好,特別是中國流傳過去的經典,保存得很好。他有這個功德才能保存,不然他這個國家早就滅亡了,造那麼重的罪業。

  好!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