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知恩報恩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五集)  2022/3/1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19-025-0065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看《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我們前面學習到「或拜佛念經」,昨天六個公案已經跟大家分享完了。我們接著看下面一句:

  【報答四恩】

  我們看下面「發明」。《文昌帝君陰騭文》原文這句『報答四恩』,我們大家在法會共修、誦經圓滿都會念個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以這個「四恩」就是我們平常念迴向偈的四重恩。我們看「發明」:

  發明【四恩者。一父。二母。三如來。四說法師也。】

  這個是此地講的『四恩』。這個「四恩」普通說法也大概有兩種,根據《心地觀經》裡面講四恩:「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這是《心地觀經》講的四種恩。《釋氏要覽》講:「一、父母恩,二、師長恩,三、國王恩,四、施主恩」。一般大概有這兩種說法,都有依據,都有經典依據。

  父母恩,我們常常聽,父母的恩德給我們生命,我們生命得自於父母,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沒有辦法成人,無法生存。特別在小時候一歲到三歲都要仰賴父母的照顧,我們這個生命才能延續下來。所以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成人,這個恩德是很重的,最重的恩就是父母恩。但是現在人他不懂得孝順父母,認為父母養我、育我應該的,他要生我就要養我,是應該的,做兒女的他沒有回報孝養父母這樣的觀念,認為父母養育他是應該的。從小辛辛苦苦撫養長大,然後給他念書,讓他出國留學,有很多,不孝。甚至我們也常常聽,在過去早年就有,我們台灣送兒女到美國念書,這個我聽過很多人講,父母老了,想到美國去跟兒子住,結果去,吃飯把收據給他父母,要他付錢,各人出各人的。實在講,這個做父母的到那裡,自己的兒子這樣對待他,你說情何以堪。但是他的兒子說,外國都是這樣,兒子跟父母要明算帳。如果這樣講,那父母養你那麼久,那怎麼算?所以有很多人兒女送到外國去留學,真的欲哭無淚。

  以前我在圖書館還聽韓館長講過一個公案,是現代的。說有個母親,她先生往生了,她兒子到美國留學,也成家,結婚了,想自己的老伴走了,孤苦伶仃,想到美國去跟兒子媳婦住。結果去到美國,她兒子給她介紹一個老先生,說我幫妳的老伴找好了(也沒有經過他媽媽同意,就幫她找好了),已經帶來了。他媽媽一句話沒有,就跟那個人走了。所以現在很多人愛慕虛榮,以為兒女送到歐美去留學很光榮,他不孝父母,你就欲哭無淚。自己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都沒有,拼命學外國的,這些是外國人要跟我們學,去跟外國只是學個科技,科學技術。這些人文,這些教育,國父講過,外國不如中國。這些全世界都要向中國學的,現在顛倒了,中國人去向外國人學,學得兒女不孝,子孫不孝,殺父、殺母。你怪誰?要怪自己,怪自己無知,沒有智慧。這是中國人,這個一百多年來喪失民族自信心,過去胡秋原先生講的。好像外國的月亮才是圓的,中國月亮就不圓,這個完全是錯誤了。所以傳統文化非常重要,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極力在提倡,現在辦一條龍學校,教扎根教育,教《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從這裡教起,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父母恩很難報,孝順父母這是應該的,做兒女要報父母恩。

  眾生恩,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有恩德,我們想一想,我們喝一口水、吃一粒米、吃一口菜,那不是很多人供給我們的嗎?我們穿的衣服,生活各方面的,不是這些眾生供養的嗎?你不能說,我錢去買的。如果沒有人去做這些事情,那你有錢也買不到東西。所以這個要明理,如果不讀聖賢書,人就不知義,不明道理。你有錢,有錢,如果沒有東西,你買什麼?沒有農夫去種田,你有錢能買得到米嗎?這些都是眾生的恩。不但有情眾生,無情眾生也是恩。你看花草樹木,它供給我們欣賞,幫助我們清潔空氣,那個都是恩。有情眾生、無情眾生對我們都有恩德,你要愛護,回報。現代人不懂,盡量破壞大自然,災難才這麼多。

  第三、國王恩,國王就是國家,如果沒有國家,沒有這塊土地,我們也不能生存。這個國家的土地,提供農民去耕種;工商業,做工廠、經商等等,國家制度來保護人民,所以國家我們交稅金是應該的,沒有國家你就沒辦法做這些事情。大家可以想一想,現在戰爭,很多逃難的。我在二十年前到法國巴黎,緬甸的難民,就是福建移民到緬甸的華僑,那個時候戰爭逃難,逃到那邊。一個老菩薩,福建人,會講我們台灣話的,他有個福建同鄉會,他拿難民證給我看,他們是難民。他們逃離了,在海上漂流,那個時候要來台灣,台灣那個時候戒嚴時期,不收。後來逃到法國去,法國收了。所以那個老菩薩跟我講,他很感恩法國人收留他們,拿難民證給我看。就是說如果沒有國家給你保護,那你很可憐,所以國王恩、國土恩這個要報,要回報。四、三寶恩,三寶恩就是佛法僧,三寶的恩是超越世間。《釋氏要覽》的父母恩、師長恩、國王恩、施主恩,國王恩跟父母、師長,它加一個施主,施主就是布施的施主。《釋氏要覽》,這個是指出家人,出家人也要報施主的恩。這是指出家人,釋氏就是出家人,出家人都姓釋。以上是這兩種說法。

  此地周安士居士講四恩,是『一父,二母,三如來,四說法師』等之恩。下面給我們說明:

  【父與母。生育我之形骸。如來法師。長養我之智慧。皆恩之極重而難報者。】

  父母生我這個身體,這個恩很難報。所以在《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也給一個居士開示,開示得孝順父母。過去,現在比較少,過去常常兒女很多,有的人他沒有兒女,就向人家要一個兒子,認養、收養一個兒子,生父、生母只是把他生下來,沒有養育他。養育的,當然恩德很大,沒有養他,他就活不了。只生下來沒有人養他,他也活不了,當然養父、養母的恩德跟生父、生母是一樣的。就是有人他就講,生父、生母他也沒有養過我一天,何必去報他的恩。覺明妙行菩薩就開示,他說你現在能夠享受的,就是你有這個身體,如果沒有父母生你這個身體,那你這一切受用都沒有。能吃、能喝,你能夠享受的,你能受用的,你沒有這個身體,你就沒有。所以覺明妙行菩薩開示說,父母給你生下來,縱然沒有養你一天,你現在有這個身體,可以享受這一切,這個恩你就報不完了。所以生父、生母、養父、養母,恩德都一樣,都要報答。沒有菩薩開示,我們一般人認為說只有生,也沒有養我,但是人要懂得報恩。

  我俗家四舅,我第四個舅舅,以前孩子多,我外婆就是生下來就把他送給人,送給汐止一個姓陳的(那是大戶人家,他沒兒子,財產很多,很有錢),但是我四舅很孝順我外婆。他是從小送給人家,一般來講,沒感情,從小就送人了。但是他長大知道了,他常常回來看我外婆。以前我有一段時間跟我外婆住,常常回來,他有放假,有空就回來,過年過節,然後就供養一些錢,問候。有一次我聽我外婆跟他講,她是用台語講的,從小因為家裡沒錢,把你送給人。我外婆心裡也很內疚,從小沒錢,家庭孩子多,經濟不好,把你送人了。我四舅就回答,他說妳把我送人,妳對我是很好,我去接他們的財產,妳對我是恩德很大,妳沒有把我送給他,我還沒有這些財產。所以我幾個舅舅,我四舅他最有錢。他跟我們老和尚同年,今年九十六歲,以前開工廠、開公司。所以他會想,他覺得他的生母,他還是很感恩的。他不會埋怨,「把我送人,不要我了」,他不會埋怨。他也知道過去家庭的困難,也是不得已的。父母恩很重,所以也報答不完。所以要孝養父母,要報答。

  『如來法師』,這是『長養我之智慧』。「如來」是佛。這個世間,如果沒有佛出現在世間,我們眾生就不知道這個世間苦,也不知道要求解脫這些苦,沒有人講這些道理。沒有如來出世開示,我們眾生不知道,長劫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太可憐了。所以如來出世,那這個恩德實在是不可思議。如來如果沒有出現在世間,我們六道眾生就像生活在黑暗當中,沒有光明。六道只有苦,沒有快樂。沒有佛出世,我們怎麼知道六道怎麼來的,怎麼知道六道是苦,要怎麼得解脫,完全不知道。「法師」是弘揚如來的經典,講經說法。釋迦如來他滅度了,不在這個世間,佛的弟子一代傳一代。如果沒有一代傳一代,沒有法師來講經說法、來介紹佛法,如來不在了,沒有人傳承下來,沒有繼續弘揚如來的大法,那我們也不知道,特別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所以,我自己這一生如果沒有遇到佛法,沒有聽法師講經,聽我們上淨下空老法師講經,我也不懂,也不會學佛,更不可能會出家,那是必然的。所以如來滅度了,那就靠法師去傳這個法。如果沒有法師給我們講解說明,我們不知道佛法的意義,佛法是教我們什麼,佛法要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都要法師來講解說明。但是這個法師,就是要正知正見的法師。我們一般講善知識,不是惡知識,如果邪知邪見的邪師,那就害人了。

  法師這個名稱,是在家出家通稱的。精通佛法的法師,他能講經說法。在家人,他精通佛法,他也講經說法。在家人也可以講經說法,這個佛在大乘經典都有講。我們看《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在家出家,男眾女眾,真正通達佛法,都可以講經說法。不過在家眾要升座講經,必須要受菩薩戒。所以這個法師是通稱,法師不是只有出家人稱法師,在家人也可以稱法師。在印度,「僧」這個字,它是指僧眾,就是團體。一眾四個人,四個人在一起學習,就稱為一眾,一個團體。四個人以上,就是一個僧團。這個僧團,這個團體,有在家的團體,有出家的團體;有出家僧團,在家僧團,所以在家他也稱僧。過去我們看台中蓮社李老師,他自己提字、落款,他寫「雪僧」。下雪的雪,僧人的僧,雪僧。如果我們不懂僧的意義,看了就會很奇怪,他不是出家人,怎麼稱僧?但是現在在中國地區習慣了,僧都是專指出家人,講到僧,大家想到出家人。實際上「僧」這個字是印度的梵語僧伽耶,翻成中文就是清淨、和合眾的意思,修六和敬。所以法師是通稱,但最重要都是要正知正見的法師才能「長養我之智慧」。如果是邪知邪見的法師,無論是在家出家,邪知邪見,那就不是長養我之智慧,就長養我之煩惱,那不是智慧,長養我之愚痴,長養這些。

  所以這個「如來法師」就是善知識,不是惡知識。但是現在惡知識很多,在家出家都有。佛在《楞嚴經》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不一定說出家人講的就是正法,你要依法不依人,他講得對不對、有沒有經典根據?現在我在電視上、在網路上看到,出家人在毀謗佛法,在否定經典,還有一個法師說中文經典都是假的,在台灣。所以像這一類,他也做一些慈善,但是他說的法是邪法,誤導人的,害人的法身慧命。實在講,害人的身命,罪還比較輕,因為這個身體被害死、被殺死了,他四十九天又去投胎了,又有一個新的生命了。但是你害人的法身慧命,他這個邪見入心,在阿賴耶識裡面,他生生世世,不曉得哪一生、哪一世他才能夠回頭,那個很麻煩。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害人的身命罪還比較輕,害人的慧命罪重。

  所以,「如來法師,長養我之智慧」。特別在末法時期,我們有幸遇到淨老和尚,在我們現前的大善知識。他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章嘉大師都是當代的高僧大德,包括方東美教授都是正知正見的。我們有善根遇到了,才能接受,才能聽得懂。如果善根不夠的人,遇到善知識他也不會跟他學,他就跑去跟惡知識學了。這我們現在看到大有人在,在家出家都有,很多。真正善知識,他不認識。大多數聽騙不聽勸,跟他講假的,他就相信了;跟他講真的,他反而不相信,現代人就這樣。跟他講真話,他不相信;騙他的,他一聽他就相信了,聽騙不聽勸。這是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聽騙不聽勸,現在人聽騙不聽勸。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美國,給人皈依不收錢,沒有定價錢,人家要供養多少,有供養沒供養都無所謂。也就是免費皈依,不用錢的,但來皈依的人很少,不多。如果有一個法師說那邊皈依,一個要兩百塊美金,三十年前兩百塊美金很大,排隊,唯恐皈依不到,排隊。所以我們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他說現在人都聽騙不聽勸,我們這不要錢,跟他講真的,他覺得我們這個沒什麼。為什麼?你不收錢,那大概沒什麼。那個價碼定得愈高,那個功夫愈好,那個是真善知識。所以皈依費用才那麼高,那皈依真有功德;你皈依不用錢的,大概沒有什麼功德。所以我們老和尚很感嘆說,去那邊最少也是碩士、博士,怎麼都沒智慧?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也知道,高學歷不代表高智慧。高學歷是他的專業領域,那是他的專長。佛法,他有沒有智慧來辨別邪正,那不一定,要看他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

  所以如來法師這個恩德超過世間的父母,長養我們法身慧命,長養我們的智慧。這個智慧開了,般若智慧開了,我們就能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個世間的父母怎麼能相比?世間的父母他養育我們的身體,但是他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這世間父母他做不到,他只能養育我們這個身體,教導我們。所以父母師長這個恩德都要報。我們報父母恩,也是我們有這個身體,然後才能在人間聞法。但是如果有這個身體,沒有佛法,沒有法師來講解,我們也空過了。雖然得到人身,也空過。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輪迴,要輪迴到人道來,很難,機會很少,時間短暫。到人道來,又能聞到佛法,那就更難。我們現在這四種恩都有,所以我們應當要回報。下面講,『皆恩之極重而難報者』。父母、如來法師,這個恩非常重,很難報。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觀佛相海經云。有恩不報。是阿鼻因。然則報答之事。可忽乎哉。】

  這是根據《觀佛相海經》。這部經典裡面的經文,這部經裡面講『有恩不報』,就是說人對我們的恩德,你不報答是阿鼻地獄的業因。這個阿鼻地獄,嚴重。我們讀《地藏經》,讀到阿鼻地獄、無間地獄。這個阿鼻地獄跟無間地獄是最苦的地獄。這裡講除了父母、如來法師的恩,其他我們剛才講,還有眾生恩、國王恩、施主恩,我們現在講護法的恩。所以我們老和尚在韓館長往生之後,他就寫了四個字,「知恩報恩」。護法,他們護持佛法,這個恩德也很重。有人弘法,沒有人護法,那弘法也有障礙。所以有法師發心弘法,還要有人發心護法,所以弘護是一體的。如果沒有人護持,這個法也弘揚不出去,受到障礙。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是教我們知恩報恩。《弟子規》講,「恩欲報,怨欲忘」。人家對我們有恩惠,縱然很少,曾經受人家一滴水之恩,要湧泉以報,回報非常厚。人家對不起我們的,要忘記,不要放在心上。恩欲報,怨欲忘,不能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太上感應篇》講,「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受恩就是接受人家的恩惠,你不去感恩,不知道去報恩;人家對不起我們的,念念不忘,怨恨在心,這個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受到恩惠,不感恩;有對不起我們的,念念不忘,他都顛倒,反過來了。應該對不起我們的,要忘記;對我們有恩的,不能忘記,要報,這樣才是聖賢、佛菩薩教我們的。

  現代人不知恩,他就不知道誰對我有恩,他不知道,沒有人教他,他不知道。不知道,他怎麼會報恩?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好像在馬來西亞,還是什麼地方?在海外,有一些同修去慈善機構救濟、慈濟;像我們台灣慈濟,全世界都在救濟。有同修就請問我們老和尚,他說我們去給人家救濟,他有急難、有災難,我們去救濟他,這些受難的人,他們都不會感恩。他們覺得好像我們做的是應該的,他們都沒有感恩之心,那個心都沒有,那報恩這種行動,當然就沒有了。我們老和尚回答他說,他父母養育他長大成人,他都不報他父母的恩,那他怎麼會報你的恩?父母的恩對他最重的,他都不報了,那你現在去救濟他一些物資,他怎麼會感你的恩?孝養父母是一切善的根本,百善孝為先,你懂得報父母恩,就會聯想到,那推出去,所有的人都有恩德,都會想到別人對我們的好處。父母對我們的恩最重的,你都不知道了,別人對我們有恩,那怎麼會知道?這是必然的。所以他父母的恩,他都不感恩了,他會感你的恩嗎?他還覺得你應該要幫助他的。

  所以我聽說九二一,那個時候震央在南投,那是最嚴重的。花蓮慈濟救濟是效率最快,第一個到現場,救濟、蓋鐵皮屋,幫助這些人,送吃的、喝的、穿的。我聽人家給我講,他說慈濟去,因為很多同修他們也是有去參加慈濟救濟的行列。他說那邊災區,我們送飯菜給他們吃,那有一些災民在埋怨,埋怨什麼?說我們這個房子倒了,都很可憐,還叫我們吃素,他還埋怨你。他說我們就已經很可憐了,你還叫我吃素,沒有送一些魚肉來。現在人你對他有幫助,他不埋怨你就不錯了,你還想指望他感恩,還想指望他報恩嗎?這是為什麼會這樣,沒有教育。我們老和尚千言萬語,就是沒有教育,人沒教,你能怪他嗎?你也不能怪他。父母沒教,家庭沒教,學校沒有教,社會沒有教,國家也沒有教,那他怎麼會懂?他覺得是應該的,而且你送的不滿他的意,他還埋怨你。所以知恩他才會報恩,那現代人不知恩。所以《太上感應篇》講,「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受到父母、師長、國家給我們的恩,施主給我們的恩,不會感恩,因為他不知道這個是恩,所以他不會感恩;但是你對不起他的,他會怨恨,念怨不休,恨到死,他還在恨。現在我們在台灣看的就這樣,就這種情況。台灣早期這些老一輩的,非常厚道,那個心的淳厚。現在被這些政治人物教得都沒有人性了,只有恨,他沒有恩,他不知道感恩。所以這些政治人物果報都不好,都阿鼻地獄的業因。

  我們淨老和尚對韓館長他極力報恩,所以做給我們看,知恩報恩。她護法,當時沒有人請他講經說法,幫他找地方講經。到台中學經教出來,讓他能夠上講台不斷的練習,得力於韓館長她的護持。雖然韓館長脾氣不好,但是他不放在心上,只感她的恩,不念她的怨,這個也就是做給我們看的。所以我們老和尚現在他父母、師長,所有護法,相片都會掛在他講席的地方,他講經的地方都會掛,念念不忘父母、師長、護法之恩。所以「有恩不報,是阿鼻因」。這個就是會墮阿鼻地獄,這個很嚴重的,但是現在人不懂,不知道。不孝父母,父母的恩那麼重,他不孝。父母、師長,國家恩、施主恩、眾生恩,他不懂得回報,不懂得報恩,這個會墮阿鼻地獄的。

  『然則報答之事,可忽乎哉。』「忽」就是疏忽了。知道這個道理,這個報答的事情怎麼可以疏忽?疏忽,就是忽視、不重視,這個有果報。下面講,要怎麼報?請看這個文:

  【報答父母之恩。唯有盡勞盡養。得親之心。引導父母以出世之法而已。報答師長之恩。唯有依教奉行。四事供養而已。至於如來之恩。尤難言報。唯有發菩提心。立宏誓願。仰學菩薩而已。】

  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說明,我們要怎麼去報答父母之恩?這個報恩也有分世間跟出世間。世間就是報答父母恩『盡勞盡養』,「勞」就是勞力,照顧父母,供養父母、照顧父母衣食住行,『得親之心』。照顧父母的身體,有病要醫藥、要照料,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要供養、要照顧,最重要要「得親之心」,要養父母親的心,讓他的心歡心,不要讓父母操心。如果做些事情,讓父母操心,縱然在物質上供養很好,那也不是真正的盡到孝,這個孝道不圓滿。

  在中壢也有一個同修,一個老菩薩,他大概是九十八歲往生的,年紀很大了。那個時候我到平鎮去講經、做法會,都會來參加,而且有一次還請我們吃飯,辦桌請我們吃飯,非常好。他的一個兒子對他很孝順,在物質上、生活上的供養,都供養得非常好。但是兒子是黑道的,被人家槍擊,被打死了。他母親過世了,他給他母親後事辦得風風光光的,出殯了。他母親出殯第二天,他被打死。那個凶手也是讓他盡孝道,讓他送他母親出殯,第二天才把他打死,那個時候好像新聞登得滿大的。後來平鎮菩提念佛會許會長來跟我講,他說那個就是某某菩薩的兒子,我才知道,不然認識她那麼多年,不曉得。對他母親是很孝順,物質上的供養,但是這樣的孝就不圓滿,不是真正的孝。讓父母操心,父母肯定會擔心的,所以你養親的身體,還要養他的心。

  你做什麼事情不能讓父母操心,所以「得親之心」,不要讓他操心、憂慮。『引導父母以出世之法而已』,就是勸導父母學佛。因為勸導父母學佛,父母也才有機會出離六道生死輪迴。如果不學佛,在這個世間再怎麼孝順還是有限,再怎麼報恩還是有限,你怎麼報也不過一生一世,這一生父母不在了,那也就結束了。勸父母學佛,那不一樣,在佛法裡面種善根,特別介紹父母修念佛法門,往生極樂世界,就去作佛了,那是真報恩,那個報恩就究竟圓滿了。

  『報答師長之恩,唯有依教奉行,四事供養而已。』這個「師長」,他也不是說要我們供養他什麼好吃的,穿好的,住好的,善知識他不需要這些。我們看真正善知識都過得很清苦的,他不要你的錢。像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他以前去台中親近老師,包括他前面親近的方東美教授,他那個時候做一個公務員,在軍隊,沒什麼錢,只能生活過得去,沒有能力供養老師。但老師教他(方教授教他)也不收學費,不收鐘點費。每個星期來上兩個小時,要收鐘點費,沒有,所以後來他很感恩。所以方東美教授過世了,他的太太病在床上,我們老和尚照顧。他的兒子到美國去,方師母就沒人照顧,躺在床上像植物人一樣,二十幾年,那個時候有一個阿嬌菩薩照顧她到往生。那個時候我們老和尚還常常去看她,她的後事還叫我們幫她處理,後來她兒子有回來。報老師的恩。

  台中李老師,他生活很節儉,他自己有在上班,在奉祀官府,在孔子的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先生那裡上班,以前奉祀官府是總統府的特任官,奉祀官是特任官。在大陸,李老師就在奉祀官府,在清朝叫衍聖公,到民國改為奉祀官府,他是當他的主任祕書。當了五十年,當很久,從大陸跟日本抗戰,逃到重慶,後來國共內戰又到台灣來,到了台中。所以李老師他生活很簡單,那我們師父上人去親近李老師,他也沒錢去供養老師,自己生活都有問題了。所以老師教他,完全是義務的,沒有學費。那你怎麼去回報?不是說你拿多少錢,老師也不需要你的這些供養。「唯有依教奉行」,這個是真正的報恩。老師教導的,有真正依教奉行。這是報師恩。

  「四事供養」,四事就是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生活上的。像李老師他自己當公務員,他有收入,他也不需要你來供養他。他自己多餘的錢,他也辦很多慈善事業,還辦醫院、辦幼稚園,做很多慈善的,他都不需要你這些供養,唯一就是希望你依教奉行。章嘉大師也是一樣,章嘉大師是總統府資政,我們老和尚去親近他,也沒錢供養他。所以真正善知識都是義務教學的。過去師生如父子,那個感情很濃厚,不像現在,都要算錢的。那就是商業的交易,那是變成一種買賣,一個交易。老師賣知識,學生買知識,學生跟老師的關係,就是貿易、交易的關係,這個向西方人學的,沒有師生那種情誼了,沒有了。

  下面講,『至於如來之恩,尤難言報』。如來的恩就更難報了,佛的恩,我們怎麼報?『唯有發菩提心』,這個「發菩提心」,我們念《無量壽經》,常常念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就發無上真正道心,發上求下化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這個無上菩提心。『立宏誓願』,四弘誓願,「宏誓願」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學菩薩。所以佛恩也只有這樣能報。我們念佛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那也才真正能報佛恩。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去度眾生,佛的願望就是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己成佛,也度眾生,是真正的報佛恩。不然怎麼報?沒辦法報。所以『仰學菩薩而已』。下面蓮池大師講:

  【蓮大師云。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楞嚴經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蓮大師』就是蓮池大師,我們淨宗八祖。我們佛七圓滿都會禮祖,我們拜到第八祖宏公大師,就是蓮池大師。蓮池大師講,我們父母雙親『離塵垢』,就是脫離六道輪迴,得法眼淨,也就是父母了脫生死了。『子道方成就』,做子女盡的孝道才算成就。父母還沒有解脫生死,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我們這個孝道還不算成就。一定幫助父母成佛道,那才是圓滿的孝道。我們念佛法門,勸父母念佛往生西方,父母真的信願念佛,往生西方,這個孝道才圓滿,孝道就圓滿了。『《楞嚴經》云:將此深心奉塵剎』,這是《楞嚴經》講的,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都奉獻出來,「塵剎」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都去做佛事,普度眾生。『是則名為報佛恩』,那這個才是真正報答佛的恩德。這段「發明」,我們就講到這裡。

  下面:

  【下附徵事(三則)】

  下面就附帶古代高僧大德他們報父母恩的公案、故事。好,我們看下面:

  徵事【禮塔度親】

  這個公案出自於:「《緇門崇行錄》」。

  【唐范某。母王氏。素不信三寶。范諫不聽。遂依慶修律師出家。號子鄰。後歸。母已沒三載。因詣嶽廟。志心誦法華經。誓見嶽帝。求母生處。夢嶽帝告曰。汝母禁獄。現受諸苦。可往鄮山禮阿育王塔。庶可免也。鄰即詣塔。泣拜久之。忽聞其母謝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

  這個公案出自於唐朝。『范某』,姓「范」,范仲淹的范。他的母親姓王,『王氏』。『素不信三寶』,就是她從來都不相信三寶。當然范某一定也勸他母親皈依三寶,學佛,但是他母親不聽。『范諫不聽』,這個「諫」就是勸諫。《弟子規》講,父母親有過,要勸諫,要勸父母,要改過。勸他母親來皈依三寶,他母親不接受,聽不進去,不聽。勸了很多次,他母親還是不能接受,聽不進去,業障很重。我們如果讀《地藏經》,大家都很熟悉,《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看光目女、婆羅門女,她母親不是不信三寶嗎?殺生吃肉,後來墮到地獄去了。所以光目女、婆羅門女才發願,度盡地獄眾生,才要成佛,所以就成為地藏菩薩。都是因為母親不信佛,造惡業,墮地獄,為她母親發願。

  這個范某也是像《地藏經》光目女、婆羅門女一樣,勸了不聽,他自己就去修行,去出家。他『依慶修律師出家』,「律師」就是專門研究戒律的律師。在中國佛教八大宗,律宗它是一個宗,對戒律有專長,專門研究,善解戒律開遮持犯,這樣的稱為律師。依慶修律師出家,『號子鄰』,「號」就是出家的法號,叫「子鄰」。出家人有內號、外號。內號是法名,外號(字號)叫法號,世俗的叫字號,出家人叫法號,有內名、外號。像以前人有名、有字,名(本名),還有字號。現在人沒有,現在只有一個名。現在出家人還有,還有這個內、外號。像我們老和尚給我取內號是「悟道」,外號「心城」。但是現在大家都叫我內號,內號一般是師長叫的,還有戒場戒師叫的。現在大家都習慣了,這個就是內號,內名,內就是法名,外號叫心城。

  「號子鄰」,他的法號。『後歸,母已沒三載。因詣嶽廟』。後來,他出家之後三年才回俗家去看他母親,但是一回家,他母親已經過世三年了。等到他回家的時候,他母親已經過世三年。當然看不到他母親就很傷心,他也想到母親過世,不曉得去哪裡了?想要知道他母親的去處。就像光目女、婆羅門女一樣,母親死了,現在去哪裡?根據她生前造的惡業,肯定去的地方不好。但是不好,到底在哪裡?去請問佛,得到佛的指點。子鄰法師,他去跟律師學律,回家看到母親已經不在了,「因詣嶽廟」,嶽廟是東嶽大帝的廟,去東嶽大帝那邊拜。『志心誦《法華經》,誓見嶽帝』。志心誦《法華經》,念《妙法蓮華經》,他發誓一定要見到東嶽大帝,因為東嶽大帝管人的生死。

  在我們中國有五嶽,東嶽是第一個,在山東。山東這座山我去過,東嶽泰山。東嶽大帝,我們台灣也很多供東嶽廟的,像高雄鳳山,以前高雄淨宗學會簡媽媽她公公,他們祖先三百年前建的城隍廟,城隍廟後面就有供東嶽大帝。『夢嶽帝告曰:汝母禁獄,現受諸苦』。他說你母親現在墮在地獄,正在受苦。這個跟《地藏經》光目女、婆羅門女她母親一樣的。所以東嶽大帝就告訴他,你母親墮在地獄,『可往鄮山禮阿育王塔,庶可免也』。東嶽大帝也很慈悲,就告訴他,你可以往鄮山(鄮山是現在浙江寧波),拜阿育王塔。浙江寧波阿育王寺,那有阿育王塔拜舍利。這個阿育王塔,我去過幾次。阿育王,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國王,他當國王造了八萬四千寶塔,存放佛的舍利,也散布到全世界。在中國西安有佛的舍利,在寧波阿育王寺、在北京八大處都有佛的舍利。這個阿育王塔,我去過幾次。

  去那邊拜,說你去拜阿育王塔,你母親就可以免除地獄的罪苦。『鄰即詣塔,泣拜久之』。子鄰法師他就到阿育王塔去拜塔,替他母親消業障,一面哭、一面拜,拜很久。『忽聞其母謝曰』,他母親在空中發出聲音給他致謝說:『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她說承蒙你這個孝順的兒子替我懺悔禮拜阿育王塔,我現在得脫地獄了,現在生到忉利天了,生到天宮去了。這個跟光目女、婆羅門女的母親一樣,生到忉利天去了。他的至誠感通,超度他母親往生到忉利天,從地獄往生到忉利天。這個公案也是很有名的,我在山上跟出家眾學《緇門崇行錄》,也有學過這一條。

  下面,按:

  按【阿育王者。佛涅槃後一百年。所出之鐵輪王。王一閻浮提者也。能役使鬼神。將如來八萬四千舍利。造八萬四千塔。每有一億人處。方置一塔。此方見於記載者。凡十九處。此特其一耳。】

  『阿育王者,佛涅槃後一百年,所出之鐵輪王』。「鐵輪王」,就是輪王有四種,金銀銅鐵。鐵輪王是增劫的時候,人壽兩萬歲時會出現在世間。四大部洲,他統領一大部洲。『王一閻浮提者也』,我們是「南閻浮提」,我們這一洲屬鐵輪王來管轄,我們這個地方就是南閻浮提。阿育王『能役使鬼神,將如來八萬四千舍利』,如來滅度火化,燒出八萬四千顆舍利,他就『造八萬四千塔』,一顆舍利就造一座塔來供養。『每有一億人處,方置一塔』,就是說有一億人,人很多的地方就放置一個塔,八萬四千就很多了。

  在中國現在我們知道的有三個地方有舍利塔,有一些地方,我們就不清楚。傳說舍利塔,像阿育王寺那個舍利塔,它是從地裡面湧現出來的。所以「役使鬼神」,鬼神有神通,它這個塔能夠藏在地下,也可以讓它湧現到地面上來。所以有佛舍利的地方,那個地方縱然有災難,它還是會保存下來。過去黃念祖老居士講,北京八大處,也是有佛的舍利(我有去拜過),他說有災難,那些地方還是不會全部被毀的,因為有佛舍利,有佛舍利的地方都有護法鬼神在那裡。另外就是西安,陝西省的西安,那裡有佛舍利,法門寺。有一年法門寺的佛舍利有到台灣來巡迴,佛舍利有來,好像是佛光山辦的,有到台灣來,好像神明繞境一樣。有舍利的地方就有護法神,拜舍利會有感應,虔誠的拜就會有感應。舍利它也會長出來,比如說一顆,你虔誠的拜,它會長得很大、很莊嚴,然後會長很多顆,這個是感應。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有三個公案,我們時間到了,先學第一個公案,跟大家分享第一個公案。下面還有兩個公案,我們下個月佛七再繼續來學習分享,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