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廣行三教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六集)  2024/6/10  華藏新莊念佛堂  檔名:WD19-025-0066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端午節吉祥,阿彌陀佛!今天是二O二四甲辰年的端午節,今天台北新莊念佛堂,新的佛堂,我們啟建佛七第二天。過去我們在三重淨宗別院佛七,晚上跟大家一起學習《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上次我們在淨宗別院學習到卷上,「報答四恩」。報答四恩,四恩,第一個是父,第二是母,第三如來,第四說法師。周安士居士把四恩給我們列出來,父、母、如來、講經說法法師。這個也就是父母、師長(如來、說法師),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父母養我們的生命,師長長養我們的慧命。所以孝親尊師,報答四恩。

  上次我們已經將發明跟大家學習過了,在一百四十一頁,有附三則的公案。三則公案,我們也學習了第一個公案「禮塔度親」,這個公案我們上次學習過了。我們隔的時間很長,因為二O二O年開始就是新冠狀病毒的疫情,我們就停了下來。這個當中我記得有再講一次,在二O二二年講到這個地方。疫情又開始蔓延,我們又停下來,一停就是二、三年。這四年當中,我們佛七也是只有舉行二、三次。現在疫情總算告一個段落,我們從三重搬到新莊這個新的念佛堂,我們晚上繼續來學習。在淨宗別院,學習到報答四恩「禮塔度親」這個公案,我們接著看一百四十二頁倒數第五行:

  徵事【誠感父骨】

  這個『誠』是至誠,感應父親的靈骨。這個出在:

  【《高僧傳》】

  我們《安士全書》也講了很久,這個當中有時候我出國,或者是其他的事情,我們也常常中斷,因此也講了很久。我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講一個比較大略的,講大意,大概的意思,就不像過去那麼詳細來講。如果詳細講,時間可能拖得更長,不知道講到哪裡、什麼時候才講得圓滿。因此我們現在就講一個大意,我們消文釋義,大概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樣進度會比較快一點。

  【後周李氏子。】

  一個姓李的兒子。

  【長安貴胄里人。唐宗室也。】

  是唐朝的宗室。

  【七歲出家。法名道丕。十九。值駕幸洛。長安焚蕩。乃負母入華山。時穀涌貴。丕自辟穀。惟乞食供母。母問食否。必曰已齋。】

  到這裡是一段。『後周』是指朝代,一個姓李的兒子。『長安貴胄里』,這裡的人,是唐朝的宗室。很小就出家了,法名叫『道丕』。到了十九歲,『值駕幸洛,長安焚蕩』,這個是遭遇到刀兵。『負母』就是背著母親,『入華山』。「華山」在現在叫西安,陝西省。這個就逃難了,因為戰爭逃難,逃到華山。『時穀涌貴』,「穀」就是五穀雜糧,當時就很貴,實在講,沒有錢的人也買不起。『丕自辟穀,惟乞食供母』,過去出家人有去乞食。「辟穀」就是他就不吃五穀雜糧。他去托缽乞食,供養他母親,他自己沒吃。母親就問他,你吃了嗎?他必定回答說他已經吃了。『必曰已齋』,就是已經吃過了。出家了,但是非常孝順,還是很孝順他俗家的母親。

  【母曰。汝父霍山戰沒。骨暴霜露。能收取歸葬乎。】

  他母親就跟他講說,你父親當軍人,在霍山,戰爭的當中陣亡了,死了。古時候戰爭陣亡,都沒有埋葬,屍體遍野,這些遺骨也都暴露在郊外。戰爭沒有人有辦法去埋葬,暴露到郊外。郊外,這個戰爭不是死一、二個人,戰爭死的人都很多,都是葬在一起。我們最近這兩年看到俄烏戰爭,在電視上我們看到這些軍人、平民死了,挖一個很長的壕溝,用塑膠的屍袋,屍體也沒有辦法一具一具去分開埋葬,統統丟到壕溝裡面,男的、女的統統丟進去。戰爭就是這個樣的,沒有時間去埋葬,因為戰爭危急,很多人自己保命都保不住了,沒有辦法一具一具的屍體去埋葬,他挖一個壕溝,葬在一起。有挖個壕溝也還好,有的根本就沒有挖,就暴露在郊外。道丕他的父親就是當軍人,戰死了。他母親說,你父親戰死在霍山,你能不能把他的遺骨找回來埋葬?當然他很孝順。

  【遂往霍山。】

  他就到『霍山』去了。「霍山」是在安徽省六安市,現在的安徽六安。六安,我也去過一次,六安市。到了霍山:

  【拾白骨聚一處。】

  看到很多白骨,都變成白骨了,也不曉得到底哪一具是他父親的?也認不出來,他就求感應。

  【晝夜誦經。懺父殺業。】

  就白天晚上他都念經,替他的父親懺除業障,『懺父殺業』。他父親過去也是殺生業太重,所以死在戰場。古大德講,「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要知道殺生他的業報,當然果報都在三途,到人間還有餘報;還沒有到三途,有花報。就是短命、多病,遇到戰爭、意外死亡的,這個都是跟殺業有關。所以多病、身體弱,或者短命的,要戒殺放生。他替他父親懺除這個殺業。

  【且祝曰。】

  『祝』就是祝禱,祈禱。

  【群骨之中。有動轉者。即父遺骸也。】

  他怎麼求佛力加持、求感應?他就是用祝禱,在佛菩薩面前祝願說,『群骨』,白骨那麼多,認不出他父親是哪一個?如果這麼多白骨當中,那個白骨會動的,就是他父親的遺骸。

  【一心持誦。目不暫捨。】

  他一心誦經,眼睛都是盯著那些白骨看,都沒有停下來。

  【數日間。有髑髏從骨聚中躍出。搖曳良久。丕擗踊抱持。齎歸見母。】

  過了好幾天,果然有感應。『有髑髏』,就是骷髏,那是我們現在講靈骨。很多白骨聚在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具白骨,從這麼多白骨當中它『躍出』,「躍出」就是跳出來。『搖曳良久』,動了很久。丕就捶胸頓足,就很興奮,把他父親的靈骨就『抱持』,把它帶回去了,『齎歸見母』。

  【是夜母夢夫歸。明晨骨至。後應詔入京。名播朝野。】

  那天晚上他母親也有感應,夢到她的丈夫回家了。作了這個夢之後,第二天早晨,道丕就把他父親的靈骨帶回到他家裡,滿了他母親的願望。帶回家裡,再去找個地方埋葬。『後應詔入京,名播朝野』,後來皇帝知道這個事情,詔請他入京,所以他的名聲就遠播了,在朝在野的人都知道。這是出在《高僧傳》的一個公案,這個公案也很有名。

  下面這個「按」,「按」這個字就是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故事、這個公案,他再發明這個道理。

  按【孝有二。有世間孝。有出世間孝。師蓋兼而有之矣。】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按照這個公案給我們發明『孝』的道理。孝,『有世間孝,有出世間孝』。「世間孝」,就是我們像儒家講的孝親尊師。像《論語》裡面講,孟懿子問孝,要怎麼樣盡孝?孔子回答:「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是對孟懿子的回答,怎麼樣盡孝。孔子的弟子問孝的很多,要怎麼樣做才是孝,每個弟子問的,回答都不一樣。各人的身分、地位、環境不一樣,因此盡孝也就不同。有的人身體很不好,孔子的學生當中有人身體很不好,不懂得照顧身體,去請問孔子要怎麼樣盡孝?夫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他說,做父母的人,就擔心兒女身體不好生病,你把身體照顧好了,那就對父母就盡孝了。所以每一個人問的孝是一樣,但是夫子的回答都不一樣,各人的情況不一樣。孟懿子問孝,這個孝是他當大夫的盡孝,也是一般人共同的,「生,事之以禮」,奉侍、照顧父母,照顧父母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死,葬之以禮」,死,要根據父母他生前的身分地位,所以葬禮的層級不一樣,還有棺材用的質料也不一樣。如果做大官的,要有棺,還要有個套棺,棺材的厚薄(厚度)也不一樣。這是根據這個人,他父母在世,他的身分地位,依照符合他身分地位的禮來給他葬,要依禮,不能違背禮。沒有那個身分地位,你不能做那麼隆重的葬禮;有那個身分地位,沒有達到他那個身分的葬禮,也不合乎禮,所以「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祭」就是祭祀,往生忌日要祭祀,我們現在要祭祀祖先。這些都屬於世間孝。

  『出世間孝』,就是度父母出離六道生死輪迴。比如說,我們修淨土法門,勸父母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勸導父母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那這是出世間孝,幫助父母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就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一生去作佛了,這個就屬於出世間孝。佛弟子世出世間孝都有,所以這個道丕法師,『師蓋兼而有之矣』,道丕法師他世間孝也盡到了,出世間孝也盡到了。下面是舉出幾位高僧大德,出家人他盡孝的一些例子。

  【若夫道紀。荷親而講演。法雲。居喪而毀瘠。鑒宗。醫父病而兩股皆刳。智聚。丁母憂而三年泣血。如斯之類。罄竹難書。】

  這些都在《緇門崇行錄》。《緇門崇行錄》,在疫情期間,我在台北靈巖山雙溪小築住了兩個月,每一天早上早餐後,跟常住的出家眾一起學習《緇門崇行錄》,這些公案我們都講過。大家如果有興趣,以後可以找《緇門崇行錄》來看。《緇門崇行錄》,佛陀教育基金會有印這個書出來流通,也有白話的註解。我們這裡就不詳細講了。

  【倘謂辭親出家。父母遂可不必奉養。豈識孝名為戒之義乎。】

  『倘謂』是倘若說,『辭親出家』,出家人父母親就不必去照顧了,這樣怎麼能夠說他認識佛經裡面講『孝名為戒』的義理呢?佛在戒經裡面講「孝名為戒」,孝也是戒。所以出家人如果家裡沒有兄弟姐妹照顧父母,佛也規定,你雖然出家了,還是要照顧父母,還是要盡孝。如果有兄弟姐妹照顧,你就可以讓他們來照顧;如果沒有,你還是要照顧。所以古時候托缽,也要供養父母,照顧父母的生活,不能說出家就不管俗家的父母了,這個就不是佛的教誡。所以這段按照公案給我們說明,雖然出家,他還是要盡到世俗的孝,也要照顧到父母他的生活、他的精神,這才是戒。

  下面第三個公案:

  徵事【酬恩護法】

  這個出自於:

  【《金湯編》】

  這本書。

  【宋呂蒙正。】

  這個也是很有名的,呂蒙正公。

  【字聖功。太宗時。舉進士第一。累官參知政事。封許國公。方公之微也。嘗寄跡僧寮。得安意書史。後執政十年。郊祀俸給皆不請。帝問其故。對以私恩未報。詰之。以實對。帝曰。僧中有若人耶。賜紫袍以旌之。所得恩俸。悉與寺僧。以酬宿德。】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是講宋朝呂蒙正公,他在宋太宗當時,他中了進士第一名,『累官參知政事』,就是當官,從政,『封許國公』。他還沒有考中進士之前,曾經去『寄跡僧寮』,就是住在寺院裡面。古時候讀書人都是借寺院去讀書,寺院有書籍很多,有佛經、有儒家的書,等於現在的圖書館一樣。所以寄跡在僧寮,他還沒有中舉的時候。我們之前看到范仲淹也是一樣,他以前很貧窮,讀書也都借寺院這個地方來讀書。『後執政十年』,這些俸祿他就都不請了,皇帝問什麼緣故?他說有些私恩還沒有報答。就問他是什麼事情?他就據實跟皇帝報告。所以皇帝就賜給他,『賜紫袍以旌之』。他所得的這些『恩俸』,俸祿,統統捐給寺僧,『悉與寺僧』,統統捐給寺院。『以酬宿德』,「酬」就是報恩,就報答這個寺院,在以前他還沒有考中進士之前對他的照顧。

  【公於晨興禮佛。必祝曰。不信佛者。莫生吾家。願子孫世世食祿。護持三寶。】

  到這裡是一段。就是每一天早上他都會拜佛,『晨興』就是早上起來,他必定『禮佛』。「禮佛」,他就會祝願,『祝』就是求,求這個願。求什麼願?『不信佛者,莫生吾家』,就是求他家的子孫都要信佛,如果不信佛的,不要到他家來當他的子孫,他就求這個願。『子孫世世食祿,護持三寶』,他就發這個願,如果不信佛的,不要到我家來做我的子孫;如果要到我家來做我的子孫,就要護持三寶,要信佛。

  【後從子夷簡。封申國公。每遇元日。拜家廟後。即叩禮廣慧禪師。申公之子公著。亦封申國公。於天衣禪師亦如之。左丞好問。於圓照禪師亦如之。左丞之子用中。於佛照禪師亦如之。世世貴顯奉佛。果符公願。】

  這一段,也就是他的子孫真的就如他的願,就是都信佛,而且都皈依佛門,禮拜當時很有名的禪師,跟他們學佛,果然滿他的願。這條也是給我們做一個示範,所以我們學佛的同修,也可以學習呂蒙正公他發願,希望兒孫都能信佛、都能學佛。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父母,很多同修,他很虔誠信佛,但是兒孫不信。因此發了這個願,也會有感應,感應到有善根的、跟他有緣的眾生,來投胎到他的家,做他的子孫,這個一種感應。接著我們再看一百四十四頁第四行:

  按【經言諸佛之恩。過於父母。夫父母之恩。至深重也。反謂佛恩過之。何哉。蓋父母之恩。止於一世。諸佛之恩。盡未來劫。父母之恩。但養色身。諸佛之恩。濟人慧命。】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周安士居士引用經典裡面佛講的,『經言諸佛之恩,過於父母』,經典上講,諸佛的恩德超過世間父母之恩。『至深重也』,我們世間父母之恩已經很深重了,『反謂佛恩過之』,反而佛恩超過父母的恩。父母恩都已經很深重了,反而佛恩超過父母之恩,『何哉』,是什麼道理?『蓋父母之恩,止於一世』,因為父母對我們養育之恩,就是我們這一生,止於這一生這一世。『諸佛之恩,盡未來劫』,諸佛之恩是生生世世,「盡未來劫」,無有窮盡的。因為佛度眾生,幫助眾生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幫助眾生圓成佛道,那是盡未來劫,沒有停止的,沒有中斷的,當然世間的父母就不能跟諸佛來相提並論,因此說佛恩超過世間的父母恩。

  下面講,『父母之恩,但養色身;諸佛之恩,濟人慧命』。「父母之恩」,對我們的恩德就是長養我們的身體,我們身體的生命是父母給我們的,養育我們,是這個恩德。「諸佛之恩,是濟人慧命」,法身慧命是佛給我們的,沒有佛出世,我們就不懂佛法;沒有佛法,沒有遇到三寶,我們永遠在六道生死輪迴,永遠不能脫離,當然父母恩就無法跟諸佛之恩相比了。父母對我們再好,我們還是要六道輪迴;做兒女的再孝順,父母還是要統統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沒完沒了,不能解脫。佛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也能幫助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那這個恩德,當然世間的父母恩是無法相比的。

  【又父母訓誨。不過導以名利。若或誤用。反能造業。諸佛菩薩。能示以究竟法門。苟從其教。疾出輪回。】

  到這裡是一段,又給我們發明這個道理。『父母的訓誨』,「訓」是教訓、教誨,『不過導以名利』,一般世間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兒女成名,在社會上有名利,做大官,發大財。一般世間的父母總是這樣期望自己兒孫能夠出人頭地,能夠得到名利,所以「不過導以名利」。『若或誤用』,如果這個名利不是用正當手段得來,「誤用」就是用不正當手段去取得;『反能造業』,反過來就造罪業了,造罪業就有惡報,反而就不好,反而害了子孫。『諸佛菩薩,能示以究竟法門』,諸佛菩薩能夠給我們開示究竟的法門。我們世間法,縱然生天還是不究竟,還是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不究竟。只有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那才是究竟。到極樂世界就作佛,度眾生,這個才是究竟。『苟從其教,疾出輪回』,果然能夠遵從佛的教導,我們很快就出離輪迴。特別我們遇到淨土法門,這一生真信發願念佛,必定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出輪迴就很快了。「疾」就是快速的,出離輪迴。能夠遵從佛的教導,特別是淨土法門,出輪迴的快速,也是其他法門無法相比的。下面講:

  【父母若遇逆子。便發瞋恨。諸佛菩薩。雖遇謗佛謗法之人。悲憫無已。】

  世間做父母的,如果遇到忤逆的兒子,當然會生氣,就會瞋恨。生到忤逆不肖子,當然會有瞋恨心。諸佛菩薩,遇到毀謗佛、毀謗法的人,佛不生氣,佛是『悲憫無已』,大慈大悲,憐憫他的無知。「無已」就是沒有停止的。遇到這些五逆十惡的,佛都不捨。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章》,我們都看到,九品往生,下下品是造五逆十惡,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趕快回頭,懺悔,信願念佛,求生淨土。見到地獄相現前,遇到善友勸導,他回頭了,真放下、真懺悔,真正發願念佛,求生淨土,一念十念也蒙佛大慈大悲接引往生西方。佛的慈悲,也就不是世間父母所能夠相比的。

  【不特此也。父母愛其子。原望養生送死。至諸佛菩薩。毫無希望。雖度盡眾生。初無能度之想。】

  『不特此也』,就是不只如此。『父母愛其子』,父母愛護子女,原本就是希望養兒防老,希望『養生送死』。在生的時候,特別是晚年,希望兒孫孝順,來奉養、來照顧;死的時候,送到他山頭,這是父母對子女的一個期望,世間的父母都是有這樣的一個期望。『至諸佛菩薩,毫無希望』,諸佛菩薩度眾生,他對眾生沒有任何的希求,沒有任何的條件。『雖度盡眾生,初無能度之想。』雖然度盡很多眾生,但是沒有能度這個想法。這是出自《金剛經》,《金剛經》裡面經文講,「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能度所度都空了。所以佛度眾生他沒有一絲毫希望眾生來回報,連度眾生這個相,能度所度他都空了,他都不執著了,不著這個相。度眾生,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天天度眾生,不執著度眾生的相,他就超越了。

  【故世間第一負恩之事。無如謗佛。呂公不願此種來為子孫。識亦卓矣。】

  因為這個緣故,世間第一忘恩負義的事情,『無如謗佛』。「謗佛」,這是忘恩負義最嚴重的,沒有比這個更重。你看佛大慈大悲,對眾生沒有希求心,也不求眾生回報,只是想幫助眾生早成佛道,眾生還來毀謗,這是第一忘恩負義的,就是謗佛最嚴重。『呂公不願此種來為子孫』,呂蒙正公不願意這種謗佛的來做他的子孫,他的見識也是很高的,這的確也是很卓越的一個見識。

  好,「報答四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個恩,有世間父母恩,出世間諸佛如來、師長恩,這個我們都要知道去回報。真正的報答,佛也不希望我們報答。我們世間的父母,如果我們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那是真正報恩,不然我們也無法報。念佛往生西方作佛,度眾生,是真正的報答師恩,才圓滿報恩。無論報父母恩、報諸佛菩薩恩,唯有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報恩才達到究竟圓滿。下面一百四十五頁:

  【廣行三教】

  請看:

  發明【三教聖人。皆具救世之念。但門庭施設不同耳。儒用入世之事。佛行出世之法。道則似乎出世而實未嘗出世者也。孔顏雖聖。然欲藉以卻鬼驅妖。則迂。佛道雖尊。然欲用以開科取士。則誕。此三教所以有不得不分之勢也。】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發明,文昌帝君講『廣行三教』,是廣泛推行三教,「三教」就是儒釋道。在中國儒釋道,儒、道是中國本土的,佛教是從印度傳到中國,已經融入中國本土的儒、道。這個三教實在講是相得益彰,儒、道等於是佛法的人天小乘法。所謂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菩薩是大乘;聲聞、緣覺是小乘;人天乘,人天的佛法,修人天福報的,沒有出三界六道的。儒、道是屬於人天乘,因此在中國學佛的,就直接學大乘佛法,因為有儒、道的基礎,儒、道代替了人天小乘的佛法。

  我們看這個發明,『三教聖人,皆具救世之念』。儒釋道三教的聖人,他都具足「救世之念」,「念」就是他的心念,他的心念念要救世間這些苦難的眾生,所謂救苦救難。『但門庭施設不同耳』,「門庭施設」不相同,就接引不同的對象。『儒用入世之事』,儒家用入世,「入世」就是在這個世間,世間法。像儒以孔子做一個代表,儒家主要講辦政治,所以講「天道敏時,地道敏樹,人道敏政」。天時,四季要分明:地道,四季種什麼蔬菜(植物)也都一定的;人道敏政,人道辦政治最重要。政治辦好了,大家得到公安,公眾就得到安定;政治辦不好,大家都不安,就亂。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辦政治愈辦愈亂,這個世界愈來愈亂,災難愈來愈多,跟人心都是息息相關。人心不善,不按正規來辦理政治,不按仁義道德來辦理政治,都是用一些非法(不如法)的手段,所以世界愈來愈亂,災難愈來愈多。所以儒用入世。

  『佛行出世之法』,佛是出世間法,以這個為主。儒是以世間法為主,當然儒家也有講到出世法,但是一般學生不懂,不懂,孔子他就不說了。孔子講天道、性命,講這些只有顏回明白,子貢也明白一半,其他弟子都不懂,因此孔子就沒有講這些,就講世間法,講如何待人處世、辦理政治這些道德觀念。「佛行出世之法」,出離六道生死輪迴就是「出世」,更進一步,出離十法界,出世法才究竟。這是佛偏重在出世間法,儒偏重在世間法。『道則似乎出世而實未嘗出世者也』,道家講長生,道家他終極目標就是修長生不老。所以我們讀《太上感應篇》,你要求地仙,要修三百善;要求天仙,一千三百善,仙就是長生不老。仙的層次也很多,在《感應篇》分兩大類;這個當中很多類,《楞嚴經》分得最多,十種仙。這個都修身體能夠長生,養生、不生病,長生不老,他以這個為目標。儒家以辦政治達到公安為目標;佛家是講無生,不生不滅;道家講長生,但長生,很長時間還是會到。無生就無量壽,我們念佛到極樂世界,無量壽。所以這三教各有它的目標。道是比儒要超然,所謂道法自然,比儒要超然,無為而治,它比較高。這裡講「道則似乎出世」,似乎看起來像出世,但實際上沒有出世,他還是在三界之內,只是比我們人要高,介乎在人跟天當中,比較高層次的達到天道,所以有天仙、有地仙。這是給我們講三教。

  『孔顏雖聖,然欲藉以卻鬼驅妖,則迂』,「迂」就是迂腐、曲折,孔子、顏回這都是聖人,但是如果你用孔子、顏回(儒家)來「卻鬼驅妖」,來趕鬼,這個就比較曲折,對治的性質不一樣了。『佛道雖尊』,佛家跟道家雖然也是很尊貴的,『然欲用以開科取士,則誕』。「誕」是荒誕,也是荒謬的意思。你用佛家、道家來開科舉,來選取進士,這個就比較荒誕。「開科取士」,這是儒家辦的。因為古時候從漢朝一直到清朝,漢朝開始,聽取董仲舒先生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家。因為諸子百家各有他的說法,三教九流,董仲舒建議採取儒家,比較中庸,比較不偏。採取孔孟儒家做為國家的主流教育,所以從小都要念四書五經,考試也是考這些,這叫開科取士。考這個,你不能用佛家、道家來開科取士,這是儒家辦的,儒家因為他辦政治。古時候讀書人,他就兩個出路,一個從政,一個從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所以古時候讀書人他的出路就這兩方面,就是你從政去當官,辦政治;如果不從政,那就從醫。從醫也可以救人,從政也可以救人。政治辦好了,大家得到公安;醫生醫道高明,幫人家治病,也是救人。過去儒家讀書人,大概就是這兩個出路,不從政就從醫,這屬於仕途。士農工商,士是知識分子,讀書人。「佛道雖尊」,你不能用佛、道來選取這些當官辦政治的,那個就不適合了。『此三教所以有不得不分之勢也』,因為這個,三教你就不得不分,這個好像分工合作一樣,各司其職。下面一段講:

  【人非一途可化。故聖教必分為三。譬如三大良醫。一精內科。一精外科。一精幼科。術雖不同。而其去病則一也。若三人共習一業。所救必不能廣。故曰。為善不同。同歸於治。】

  又給我們發明這個道理,為什麼三教門庭施設不同?為什麼要有不同的施設?這裡用醫生來給我們做一個譬喻。『譬如三大良醫』,醫生醫術都很好,一種『精內科』的,內科就是治裡面五臟六腑;有『精外科』的,外科像開刀、手術,治跌打損傷,這個外科的;還有『精幼科』的,小孩的、小兒科的。這些醫術雖然不同,『而其去病則一也』,都是為病患解除病痛,幫助他解除病痛這是一樣的。『若三人共習一業,所救必不能廣』。如果三個良醫,大家統統學一科,那大家只懂內科,外科就沒辦法了,那外科就沒有人去治。你只會內科,大家統統學內科,跌打損傷誰治?大家統統學外科,那內科也沒人治;沒有人學幼科,小孩子生病也沒人治,只能治大人的,那這個治病就不廣,不普及。所以,『故曰:為善不同,同歸於治』。這個就是把儒、釋、道三教,也就用醫生內科、外科、小兒科這樣來做一個譬喻。因為眾生根器不一樣,有的人你勸他來學佛,他不願意來,他去聽聽儒家的這些,《論語》、四書五經他能接受。有一些人,像現在《弟子規》,這個沒有宗教色彩,你信什麼教都可以學;如果你講到佛,可能他就不接受了。這是用醫生做譬喻。

  【余閱貴州《銅仁府志》。知向來本名銅人。因其地有銅人山。故名。後改人為仁。而地與山。俱更其舊。山在巨浸中。其下皆水。曾有一年大旱。見山下盡空。但有三大銅人。頭頂此山。巋然直立。而三人。恰是三教服式。竊思此山。乃開闢時物。尚無三教名色。而銅像又非人力所鑄。始知三教門庭。本天造地設。合下當有。況帝君德位。超乎人類之上。豈不知孔顏大道。已如日月經天。而必欲牽合釋道。以之訓飭士子乎。】

  到這裡是一段。『余』就是周安士先生他自稱,『閱』就是看、閱讀。『貴州《銅仁府志》』,在貴州省,銅仁府。銅仁,先師淨老和尚他小學生時代,就是日本侵華戰爭,他們逃難,跟著學校、跟著老師,用走路的,從南京走路走到貴州,他就走了十一個省。所以看到銅仁,我印象就很深,因為常常聽我們老和尚講銅仁。跟周邦道校長他們跑到銅仁去,跑到貴州,從南京走路到貴州去。他說日本人後面機關槍在打,他們在前面跑。貴州我去過,但是沒有去過銅仁,我也想以後有因緣去看看,先師淨老常常講到貴州銅仁。貴州我是去過貴陽,省會,一些地方去過。《銅仁府志》,銅仁府,古時候設官府,管理這個地方的。「志」就是記載,記載這個地方的一些沿革,這些事蹟。

  『知向來本名銅人』,「銅仁」原來它這個地名是「銅人」,「人」這個字。『因其地有銅人山』,因為那個地方有一座山,叫做「銅人山」,『故名』。『後改人為仁』,後來改「人」為仁愛這個「仁」。『而地與山,俱更其舊』,當地跟這個山,變更它舊的名稱了。『山在巨浸中』,山下面都是水。『曾有一年大旱,見山下盡空』,有一年旱災,山下都沒水,山下都空了。『但有三大銅人,頭頂此山』,「三大銅人」,銅的人頂住那個山。『巋然直立』,「巋」是山小而群。大家如果去過貴州,貴州「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高速穿山洞,高架,我去看了,歎為觀止。我們早期去,我二O一一年去貴州,真的是那個山很多,但是山都不是很高,都是小山。群就是很多,它不是一座很高很大的山,它那個山一座一座小的,合起來,很多。它路也都不是很平,「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以前內地很窮。但現代交通發達,現在大陸做高架,實在很厲害。我一九九O年第一次到大陸,一條高速公路也沒有,都石子路,跟著旅行團跑,整路都是顛。這三十幾年了,全大陸高速公路、高架、高鐵、捷運,現在交通實在太便利,還有火車,連西藏都有火車了,所以現在貴州跟以前也不一樣了。這個地方是講,「但有三大銅人,頭頂此山」,三個銅人,銅像的人,它頭頂上頂住上面那個山,山都是直立,巋然直立。『而三人,恰是三教服式』,這三個人穿的服裝就是儒釋道三教的。

  『竊思此山,乃開闢時物』,「竊思」就是周安士居士他自己去思惟,這個山,「乃開闢時物」。開山的時候,『尚無三教名色』,這個銅人當時還沒有三教這些名稱。『而銅像又非人力所鑄』,那個銅像也不是人去打造的,它本來就有。『始知三教門庭,本天造地設』,就是儒釋道三教門庭,本來就天造地設的,本來就有。『合下當有』,本來就有。『況帝君德位,超乎人類之上』,這裡講文昌帝君他的道德、他的地位,超乎一般人之上。『豈不知孔顏大道』,他怎麼會不知道孔子、顏回,這個儒家聖人的大道?孔顏大道,『已如日月經天』,他當然知道。文昌帝君有一次我去萬華龍山寺,看到後面文昌帝君那個桌上,准考證影印了都堆在那邊。現在做父母的,也知道他兒女要考試,要去拜文昌帝君,求文昌帝君庇佑。文昌帝君自古以來他就管考試的,他怎麼會不懂孔子、顏回這個大道?這個聖人之道,當然他懂,知道「已如日月經天」。『而必欲牽合釋道,以之訓飭士子乎?』他知道孔顏之道已經如日月經天,而必定要牽合跟釋、道在一起,來訓讀書人嗎?當然帝君對這三教他都通達了。

  【又考南閻浮提。名雖一洲。其中國土甚多。每一國土。各有聖賢持世立教。】

  這個『考』就是考據、考證。『南閻浮提』,南贍部洲,雖然名是一個洲,但是這個洲當中『國土甚多』。這個地方,「土」這個字是破音字,念「度」,國土。土地的,才念「土」。「國土」就是一個國家,度就是一個界線、一個範圍。每一個國土,『各有聖賢持世立教』,每一個國土都有聖賢在那邊教化。

  【如孔子老子者。不計其數。】

  南閻浮提,雖然這是一洲,但是它有很多國土,很多國家。每一個國土,都有聖賢在那裡教化,就如同我們中國的『孔子、老子』,這個也非常多,『不計其數』。

  【但各國姓名不同耳。】

  但是每個國家它的『姓名』不一樣,名稱不一樣。這個也是先師淨老和尚在國際推廣多元文化、多元宗教,所謂世界宗教是一家,跟這個說法是相應的,只是名稱不一樣,都是聖賢、神聖在教化眾生。

  【至於書法。亦有六十四種。】

  『書法』就是文字,「書法」,『有六十四種』。

  【今儒者所讀。不過舉業之書。此外所見。能有幾何。】

  這段講,至於這個書(文字),也有六十四種。現在『儒者』,就是儒家讀書人,所讀的『不過舉業之書』,「舉業」就是要去考試的,四書五經、十三經這些書。『此外所見,能有幾何?』這個以外的,那能看到有多少?

  【所以三藏十二部之文。龍宮祕笈之語。不唯不見。見之反加排斥。以為苟不如此。便不似儒道。不特宣之於口。並著之於書。無不曲肆詆毀。一片意必固我之私。習成黨同伐異之套。至考其旦晝所為。幽獨所念。無非爭名逐利。欺世害人。甚至夤緣奔走。賭博樗蒲。無所不至。凡吾儒正心誠意之學。濟世安民之道。全然不講。但損儒門之望。何增學術之光。帝君示以廣行三教。可作午夜之鐘矣。】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講,其他國家這些書法、文字,這些書籍也很多。舉出當時讀書人所讀的,不過是舉業這個範圍的書。這個範圍以外的,他能看多少?所以佛經『三藏十二部』這些經文,不但沒有看見;看見,反而加以排斥。以為如果不排斥,『便不似儒道』,就好像不是讀書人,讀書人就要排斥這些。『不特宣之於口,並著之於書』,不但嘴巴講,而且還寫成書來排斥。『無不曲肆詆毀,一片意必固我之私』,寫出來的書、講出來的話,無非就是詆毀,就是抨擊,去批評、毀謗。好像沒有這樣,就不是一個讀書人。『習成黨同伐異之套』,「黨同伐異」,就是跟我不一樣的我就要討伐你。這是講出當時儒家讀書人的一個偏見。這個偏見也是其來有自,如果我們看《印光大師文鈔》就知道,就是受宋朝程朱之學的影響。印光大師、蕅益大師這些祖師大德,都受程朱他們那種偏頗的思想所影響,到後來真正深入佛法,才知道程朱他們講的是門戶之見,黨同伐異。

  這裡周安士居士也看到當時的事情,這個問題很嚴重,所以他就講出一些真話。就是讀孔子聖賢書的人,『至考』,就是去看看,他每一天所作所為,心裡所念的,『無非爭名逐利』。你說讀聖賢書,心裡白天晚上無非是爭名逐利,『欺世害人』,欺騙世間人,專門在害人、在鬥爭,「爭名逐利」。『甚至夤緣奔走,賭博樗蒲』,攀緣權貴,甚至賭博,『無所不至』。『凡吾儒正心誠意之學,濟世安民之道,全然不講』,這個統統不講,只是在批評、在毀謗。『但損儒門之望,何增學術之光?』這樣只是有損害儒家門庭的聲望,也就是敗壞儒家門庭之望,何嘗增長儒家學術之光彩?『帝君示以廣行三教,可作午夜之鐘矣。』所以文昌帝君在這裡指示要「廣行三教」,三教實在講都要學習,這是相得益彰,不能互相有門庭之見、互相排斥。

  因此先師淨老和尚他提倡,不但儒釋道,包括其他宗教,要學宗教教育,互相要學習,符合文昌帝君他這個教導,這樣世界才能有和平。我國儒釋道三教,我們大家都要認識,不要互相去批評攻擊、有門戶之見。先師淨老和尚講得非常多,跟其他宗教,我們也是尊重,不排斥。論邪正不論宗教,只要是好的,對人有益的,我們都尊重,這樣的態度才是正確的,也符合文昌帝君的教導。從儒釋道做起,再推廣到其他宗教。

  好,今天我們學習到這一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