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集)  2021/2/2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19-025-0040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翻開經本三五二頁,從:

  【一月布施】

  這句看起。我們昨天跟大家學習到「福田心地說」舉出的公案,昨天我們學習到「五里銅盆」這個公案。今天晚上接下來我們學習『一月布施』這個公案,這個公案也是出自於《法苑珠林》這本書。公案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故事,歷史故事。請看這個文:

  【舍衛國有一貧家。施一穗葡萄於比丘。比丘曰。汝已一月施矣。貧人曰。吾止一穗耳。何言一月。比丘曰。此一穗葡萄。一月前已有布施之念。念念不斷。非一月何。】

  「一月布施」,一個月的布施。這個公案出自於《法苑珠林》,這個故事也是發生在古印度舍衛國這個地方。『舍衛國』,我們念《彌陀經》都會念到「一時佛在舍衛國」,《佛說阿彌陀經》就在這個國家講的。舍衛國『有一貧家』,就是有一戶貧窮的家庭。我們知道貧就是沒有財富,貧賤,沒有財富,沒有地位。貧就是家裡窮,貧窮,貧窮人家的生活實在講,有時候往往三餐不繼,一天三餐恐怕吃不了。這在以前我們小時候,國家社會經濟還不好的時候,家庭貧窮,的確是非常的艱難。貧窮人家他能夠修布施,當然是很有限,但是貧窮人家能夠修布施是難能可貴,很難得。富貴人家要布施就不難,貧窮人家要布施的確很難得。難,又能夠去做,像菩薩六度萬行講的「難行能行」,很困難那也要去做。當然貧窮人家布施,他的財物就很有限,這裡講的『施一穗葡萄』,「一穗葡萄」不多。因為我們常常去買葡萄,有吃過葡萄就知道,有比較大穗的那就比較多一點,有的比較小,就沒有幾顆葡萄,一穗就沒有幾顆。這戶貧窮人家布施一穗葡萄給比丘僧。『比丘』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怖魔。持比丘戒,出家男眾受二百五十條戒,清淨比丘。在古印度佛陀時代有這一戶貧家,施一穗葡萄給一個比丘,他布施這一穗葡萄很少,微不足道。比丘就給這個貧窮人家的人講,他說你已經布施一個月了。『貧人曰』,這個貧窮人他說,『吾止一穗耳』,他說我只不過布施供養一小穗葡萄,你怎麼說我已經布施一個月?我今天才來布施,布施就這麼一穗葡萄而已,怎麼會說是一個月布施?覺得很奇怪。

  『比丘曰』,比丘就給他回答,『此一穗葡萄,一月前已有布施之念,念念不斷,非一月何?』他說你要布施這穗葡萄,你動了這個念頭要布施這一穗葡萄,是一個月以前,你心裡已經有布施這一穗葡萄的念頭了。還沒有布施,但是有這個心想要布施給比丘一穗葡萄,一個月前就生起了這個念頭,而且這個布施的念頭念念不斷。這個一個月當中,一直到今天來布施,你這個要布施的心念、念頭都沒有間斷,時時刻刻想到要布施這一穗葡萄給比丘,這個念頭沒有斷。今天才布施這一小穗葡萄,比丘說,你一個月這個心念都沒有中斷,念念想要布施這穗葡萄給比丘,給出家人,你這個念頭都沒有斷,已經一個月了,你不是一個月布施是什麼?你是一個月的布施。雖然只有一穗葡萄,但是你布施的這個心已經一個月了。這個也就是福田心地說,就是「欲廣福田,全憑心地」,就是你這個心,存什麼心來修福布施,關鍵在這個心態。所以福從哪裡生的?從心。六祖在《壇經》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心,心地,所以修福就是要憑心地。你看他布施的財物有限,一穗葡萄那值多少錢?但是他這個心是一個月布施,所以將來他得的果報,當然也非常殊勝。我們前面學習過「施小福多」,布施財物很少,但是得到福報很多。我們看下面「按」,這個按就是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他來做一個發明:

  按【布施之事。或可偶斷。布施之心。不可暫斷。必其念念相續。方能培植菩提種子。庵院盞飯。利人最多。使彼不覺不知。日日供養三寶。】

  按照這個公案,周安士居士他來發明這個道理。『布施之事,或可偶斷』,就是布施這個事情,「或」覺得或許我們可以暫停,因為有一些在事相上我們不可能說不間斷,特別是財物,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不可能說天天都能夠修布施,或許可以偶斷,就暫停。但是『布施之心,不可暫斷』,要念念有這種布施的心。布施也是菩薩六度萬行第一度,布施度,要有這個心,雖然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財力、物力,但要有這個心;有這個心,就能種福、培福。所以『必其念念相續,方能培植菩提種子』。這個菩提就是,成佛是無上菩提,我們常常念《彌陀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培植菩提種子」,就是培養種植成佛的種子。因為成佛要修菩薩行,菩薩要修六度萬行,六度第一度就是布施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布施是第一度。所以布施是培養種植菩提種子,就是培養種植成佛的種子,從布施下手。『庵院盞飯』,這一盞飯『利人最多』。「盞」是小而且淺的杯子,就是一小碟的飯,那不是很大,一小碟的飯,盞飯。在「庵院」,就是寺院庵堂,你來供養,供眾吃的,我們一般說打齋,縱然布施一盞飯、一小碟飯,福報也很殊勝,「利人最多」,利益人是最多的。在寺院庵堂供養布施一盞飯,這是講很少的。『使彼不覺不知,日日供養三寶』。雖然少,天天供養,供養一點,這就是種植菩提種子,培植菩提種子。養成布施的習慣,養成布施的心,這就是給無上菩提培植種子。所以這個心不能中斷,事可以中斷,心不能中斷。所以布施不怕說少,我們從少慢慢增加,由少而多,這就是布施。

  在二十年前,我們淨老和尚發起印《乾隆大藏經》給台灣息災,當時一毛錢也沒有。老和尚說要給全台灣的人發心,大大小小,也不能去找一個有錢的人來發心,要讓大家都有機會,住在台灣的人。所以我就從一塊錢台幣開始,大家都做得到,小孩子都做得到。所以當時大家布施,布施得很歡喜,也真的息災,減輕災難。好,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公案:

  【指上植福】

  這個公案出自於《譬喻經》,在《大藏經》有一部《譬喻經》,這部經都是舉出譬喻,比喻的,就是手指頭它也能夠培植福報。請看這個文:

  【昔有長者。名阿鳩留。不信有後世。一日經過險道。三四日不見水草。適欲餓死。遇一樹神。告之饑渴。樹神即於指端。化出飲食。濟其同伴。長者即問。尊神有何福德。指能如是。神言。吾於迦葉佛時。本一貧人。恆於城門磨鏡。見沙門乞食。必舉右指。示其有齋之處。如是非一。故今生受用。皆賴此指。長者心悟。大修布施。日飯多僧。後生第二天。為散華天人。】

  『指上植福』,手指它能夠培植福報。『昔有長者』,「長者」就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在社會上有地位的,名望很高的,有財富、有地位,有道德、有學問,稱為長者。他的名叫『阿鳩留』,這也是音譯,印度梵音翻成中文的音,用中文的發音把它翻譯,叫音譯。所以我們念到這個就知道是音譯,它沒有翻成中文的意思。它原來印度的音,中文的音跟它接近的把它翻出來。這一名阿鳩留長者,他不相信有後世,可能在當時也是有斷見的邪見。在古代印度有很多錯誤的見解,對宇宙人生錯誤的見解、看法。有兩個是很普遍的,一個常見,一個斷見。常見就是說,人死了以後還是來作人,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那條狗死了還是做狗,牛死了還是做牛,永遠是這樣。他相信有後世、有來生,但是他認為人永遠是人,畜生永遠是畜生,這個叫常見。佛說這是錯了,六道輪迴,人死了以後,來生投胎轉世不一定是人,要看這一生善惡業,善做得多,還是惡業造得多?如果惡業造得多,善比較少,來生就先到三惡道去了;善業造得多,惡業造得少,來生就先到三善道。所以這個不一定,完全看各人的善惡業,這才是事實真相。所以佛講經說法,破除常見這種邪見。另外一種是斷見,斷見就是他不相信有來生後世,不相信有六道輪迴,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這個叫斷見,斷滅見,等於現在講的無神論這一類的。人死了不是沒有,人死了還要去往生,死了又生,不是沒有。這個長者不信有後世,肯定在當時他是相信斷滅見的外道這種說法,他不相信有來生後世,持斷滅見這個邪見。

  有一天『經過險道』,「險道」就是古時候交通不是很方便,如果到遠地去,往往都要經過一些險道,危險的道路,有盜賊或者虎狼獅子、毒蛇猛獸這些。另外就是說如果你到荒郊野外,錯過那個路頭,找不到人家,如果自己帶的乾糧、水不夠,恐怕就要餓死了。所以他經過這個險道,什麼都沒有,『三四日不見水草』。我們看唐朝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看那個影片,現在我們去旅遊,到甘肅、新疆那邊去。我去過,沙漠一望無際,樹也沒有,草也沒有,水也沒有。以前交通不便,靠騎馬、騎駱駝,沒有錢的人就步行,經過這樣的險道,也沒有水,也沒有草,沒有吃的,沒有喝的,這個很危險,面臨到生命危險。『適欲餓死』,就差不多快餓死了,快渴死了。『遇一樹神』,正當這個時候遇到一尊樹神,樹木有神。

  是不是真有樹神?真有,那個一點不假。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那個時候移一棵樹,他們也有照《戒經》佛講的,三天前去告訴樹神,給他上香、誦經、念咒、念佛迴向,請他搬家。結果把他遷走了,那天晚上悟謙師夢到樹神給他講,說太快了,要一個禮拜才夠,我搬家都還沒搬好,你就把我的家移走了。後來把這個事情向我們老和尚報告,我們老和尚恍然大悟,他說佛講的三天,可能是東方人,像我們中國人比較勤快,三天是夠了;澳洲人都是洋人,他們工作沒有那麼快,效率沒有那麼快,你要叫他做個工作,要多一倍的時間,所以說要一個星期。他說對澳洲人來講,一個星期是真的是需要的。後來要移樹,在澳洲一個星期之前就要給他通知。這個樹神,在台灣台東,有一次我看到個新聞,以前台東有個人,好像是縣長,把幾百年的老樹,把它根挖起來挖走,結果那天晚上夢到被人用刀給他砍斷腳跟,第二天腳跟真的斷了,那個報紙登出來。我記得好像在聯合報,還是中國時報報這個報導。在台東,真有。佛在經上給我們講,有一人高的樹就有樹神。經典上講的就更多了,草有草神,木有木神,草木神,花有花神,河有河神,江有江神,海有海神,我們讀《地藏經》、讀《華嚴經》,那個神眾列出來可多了。

  這個長者遇到一個樹神,剛好快餓死了,遇到樹神,『告之饑渴』,告訴這個樹神說,我快餓死,快渴死了,也沒有水喝,也沒有東西吃。『樹神即於指端,化出飲食』,這個樹神就從手指的指端變化出飲食給他們吃,『濟其同伴』。因為跟長者出去不是只有他一個人,他有隨行的人,所以不但供養這個長者,而且供養跟他隨行的同伴,大家免於渴死、餓死。長者跟他的同伴吃飽喝足了,『即問』,馬上就問這個樹神,『尊神有何福德,指能如是』。他說「尊神」,是尊敬的稱呼,你有什麼福德?你的手指頭怎麼能夠變化出飲食來給我們吃?『神言』,這個樹神就說,『吾於迦葉佛時』,「迦葉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迦葉佛那個時代,『本一貧人』。他說我在迦葉佛那個時代,我本來是一個很貧窮的人。『恆於城門磨鏡』,古時候鏡子不是像現在的玻璃,古時候是銅鏡,銅的,銅它會生銅鏽,生了銅鏽就要去磨,把銅鏽磨掉,那個銅才會再恢復它的光亮,才能照。以前照鏡子照銅鏡,不是現在我們那個玻璃鏡,照銅鏡,生銅鏽,要把那個銅鏽磨掉。這個貧人他的工作就是在城門(古時候有城門)幫人家磨銅鏡,賺取一點工錢。當然收入很微薄,要布施供養出家人,實在講也做不到。可能做這些工作,只能自己三餐能吃得飽就不錯了。當然就沒有多餘可以布施供養沙門,沙門就是修行人,出家修行人。『見沙門乞食』,他自己沒有能力供養,但是看見有沙門(出家人)出來乞食托缽,他就很好心,他就會跟這些修行人講,今天哪個地方他有在供齋,哪個長者他們有供齋,『示其有齋之處』,說你到那邊去托缽就有了。『如是非一』,所以他常常這樣。他自己沒有辦法供養出家人,但是出家人出來托缽他看到了,就會用手指頭給他指,今天那個地方有在供齋,你去那個地方托缽就有了,他就做這樁好事。『故今生受用,皆賴此指』,他說這一生得到果報。過去生我沒有財富,只是用這隻手指頭給人家比,那個地方有供齋,好心給他指出方向,讓出家人知道今天哪裡有齋主可以供齋,就去那邊托缽,去果然有托到缽了。所以這一生他的果報,就是他手指頭就能化飲食出來的果報,修那個因,所以得這個果報。

  『長者心悟,大修布施,日飯多僧』。這個長者聽到樹神這麼講,他心裡開悟了,原來人不是沒有後世,有,有前生、有今生,就有來生,今生要修來生福,不然來生就很可憐。所以他開悟,大修布施。可見得這個長者還沒有遇到樹神之前,他也不知道要布施;自己遇到這個災難,樹神供養飲食給他們,給他講過去生的因果,他開悟了,所以「大修布施,日飯多僧」。每一天,「日」就是每一天,每一天供養很多僧人菜飯,我們現在講打齋,供齋。『後生第二天』,「第二天」就是欲界第二層天,就是我們常常在經典念到忉利天宮,欲界六層天第二層天。忉利天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三十三天,在須彌山的頂上,須彌山頂就是忉利天。第一重天四王天,在須彌山的半山腰。這個長者後來生到第二天,「為散華天人」,你看,修了打齋的福報,生到忉利天去當天人,去享天福了,所以他的福報提升了。我們現在看這個「按」,周安士按照這個公案做一個發明。

  按【無智之人。有財不能作福。有智之人。無財亦能作福。能學樹神之指。則他人之財。皆可為吾用矣。指示於人。福田從手而廣。讚歎勸勉。福田從口而廣。奔走效力。福田從足而廣。自顧吾之耳目手足。無不可作福者。大矣哉。佛法之利人也。凡夫豈有此智慧乎。】

  周安士根據這個公案發明他的道理,他說『無智之人,有財不能作福』,沒有智慧的人,他很有錢,他不知道要去修福,「作福」就是修福。『有智之人』,有智慧的人,『無財亦能作福』,有智慧的人,他沒有錢他也能修福。如果我們看到這個公案,能夠學這個『樹神之指』,『他人之財,皆可為吾用』,別人有財富,都可以給我們來使用。我們沒有錢,但是別人有錢;我們沒有能力供齋,別人有能力供齋的人,我們可以給他介紹,這是別人的財物我們也能修福,所以「皆可為吾用」,都可以給我們來用。『指示於人,福田從手而廣』。「指示」,給人家指哪個地方有齋主,這個福田從我們這個手推廣了,廣種福田。就是我們這個手,沒有錢,這兩隻手可以廣種福田。像我們現在做義工,這些都是,你全身都可以,不用花錢,也可以種福。『讚歎勸勉,福田從口而廣』。「讚歎」就是說我們出一張嘴巴,口,人家在修福,我們讚歎,我們去勸人家修福,我們沒有錢,勸那個有錢的人修福,勸他修,告訴他這些道理,這個福田就從我們的口中去廣種福田。所以種福田,不是只有到寺廟功德箱,廣種福田那個「福田箱」去投錢才是廣種福田,那是其中一個項目。其實你全身都可以廣種福田,沒有錢也可以廣種福田。有錢可以廣種福田,沒錢也可以廣種福田。『奔走效力,福田從足而廣』。就是我們去「奔走效力」,像我們現在講做義務工作,做義工,奔走效力。像道場做義工,很多人每天都跑來這裡,這個就奔走,奔走效力、效勞,出力量,這個福田從自己的腳而廣種福田。所以全身都可以廣種福田,手、腳、嘴巴都可以廣種福田。所以有錢可以廣種福田,沒錢也可以廣種福田,但是有錢沒錢統統要懂因果的道理,才知道怎麼去廣種福田,要學習。不學,你就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玉不琢,不成器」,所以要聽經聞法。講經說法,聽經聞法,就是這個道理,讓我們明理,才知道要怎麼修。

  所以下面結論,『大矣哉!佛法之利人也。凡夫豈有此智慧乎』,我們凡夫哪有這個智慧?如果沒有佛法,我們遇不到佛法,我們也不知道,沒有佛出現在世間給我們講經說法,我們哪裡知道這些三世因果的事實真相?就是我們有善根福德因緣遇到佛法,有佛法就有辦法。好,這個公案我們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公案:

  【身小聲宏】

  這個公案出自於《賢愚因緣經》,出自於這部經。賢是賢能,愚是愚痴,因緣,講賢愚是什麼因緣的一部經典,《賢愚因緣經》,這個公案出自於這個經。身體很小,但是他聲音很洪亮,這是什麼因果?我們看下面的經文:

  【波斯匿王。引兵過祇洹。聞一比丘誦經。其音甚妙。稽首白佛。願得相見。施十萬錢。佛言。當先與錢。然後可見。王若先見。決不施錢。王遂施之。見此比丘。形極醜惡。倍復短小。果生悔心。問佛因緣。佛言。迦葉佛涅槃後。爾時有王。起一塔廟。四臣督工。其一懈怠。國王責之。臣遂憤曰。此塔太大。何時當成。由此怨言。五百世中。形極短小。工既成後。隨施一寶鈴於塔。故五百世音聲極妙。】

  『波斯匿王』,就是舍衛國的國王,翻譯中文是和悅,又翻譯成月光,玄奘法師翻譯作勝軍,義淨法師翻譯作勝光,是梵授王的兒子,與釋迦牟尼佛同一天出生的,經典上我們會常常看到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他的故事公案,我們就不詳細來說這個故事,我們主要講身小聲宏的故事。波斯匿王以後有因緣,我們再來說他個人的故事。

  他『引兵過祇洹』,「祇洹」又翻作祇園,就是我們念《彌陀經》,我們天天現在打佛七,每天都要念「祇樹給孤獨園」,就是祇洹,引兵經過那個地方。那個地方以前就是祇樹給孤獨長者跟王子兩個人,一個出地,一個出錢,出黃金鋪地上,請釋迦牟尼佛到他那個地方去講經。「引兵過祇洹」,那個時候佛的僧團也都住在那裡。聽『聞一比丘誦經』,聽到一個比丘在誦經,『其音甚妙』,他的聲音太好聽了,很微妙,我們現在講微妙音,迦陵音,微妙音,那個聲音太好了,現在人講天籟之音,恐怕現在的天籟之音跟他不能比,那個聲音太妙,太好了。『稽首白佛』,這個破音字,不念白,但是我們現在大家都念白念習慣了,念「伯」,白是顏色才念白,白色。這個白是什麼?我們現在講報告的意思,下對上講話叫白,報告。所以「稽首」就是向佛頂禮。因為經過那個地方是佛的僧團,釋迦牟尼佛在那邊講經,那個比丘誦經就從他那裡園舍裡面傳出來的。就去拜見佛,向佛頂禮,『願得相見,施十萬錢』。就向佛報告,他說剛剛經過聽到你們僧團有個比丘誦經,聲音太好聽了,想跟他見面,認識他。跟他見面,我的見面禮,布施給佛十萬。十萬錢就很多了,因為國王布施,當然這個數字就很大,十萬錢。

  『佛言:當先與錢,然後可見』。釋迦牟尼佛就跟波斯匿王講,你應當先把錢給我。要布施十萬錢,錢先給我,然後你才可以見這個比丘。為什麼?佛也給波斯匿王講,『王若先見』,國王你如果先見到這個比丘,你決定後悔,你決定錢拿不出來,『決不施錢』。波斯匿王很想見到這個比丘,聲音太好聽了,為了見這個比丘,他就聽佛的話,他錢先布施了。『王遂施之』,他就十萬錢布施給釋迦牟尼佛。然後就請這位比丘出來跟國王見面,國王看到這個比丘,『形極醜惡,倍復短小』,那個形狀說有多醜就有多醜,有多難看就多難看。不但難看,而且很矮、很短小,波斯匿王看了果然生起後悔的心,白布施十萬錢了。佛事先有跟他講,說如果你先看,你肯定不願意布施,所以你要先布施給我,然後再請他出來跟你見面。結果一見面,看到大失所望,很後悔。就感覺很奇怪,問佛什麼因緣,說他長得這麼醜,又短又小,他為什麼聲音這麼好?『佛言』,釋迦牟尼佛就講,『迦葉佛涅槃後』,「涅槃」就滅度後,『爾時有王』,就是釋迦牟尼佛前面的一尊佛涅槃了。佛住世總是有個時間,因緣到了,佛就要示現涅槃,迦葉佛涅槃之後,那個時候有一個國王,『起一塔廟』,建寺廟。「塔」是供養舍利、佛像,那個廟供養佛像、供養僧眾。『四臣督工』,「督工」就是監工,國王派四個大臣去監督工程。『其一懈怠』,其中有一個督工大臣他很懈怠,就很懶惰。『國王責之』,國王就責備他,叫你去監督這個工程,你都沒有盡到責任去好好監督。『臣遂憤曰』,監督工程的大臣就很氣憤,說『此塔太大,何時當成』?這個塔工程太大,什麼時候才能完成?『由此怨言』,由於這樣,他心裡埋怨,生起怨言,監督這個工程,這工程這麼大,要監督到什麼時候才完工!太辛苦了,就有怨言。因為這個因緣,『五百世中,形極短小』,又長得醜,又長得矮小,五百世都是這個樣子,形狀都是這個樣子。這個是懈怠、埋怨的果報,得到醜陋、短小的果報。

  『工既成後』,工程有一天終於完成了,完成之後,他發心,『隨施一寶鈴於塔』。這個「寶鈴」大家如果有去寺廟看過,寺廟的四角掛風鈴,風吹來,叮叮噹噹會有響出一些很好聽的聲音,好像在奏樂一樣。他就發心去買一個寶鈴掛在那個塔,風一吹,覺得聲音很好聽。因為這個因緣,所以他『五百世音聲極妙』,他的聲音就很好聽。你看這個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你看他埋怨,不願意盡到責任去監督工程,得到短小醜陋的果報;塔廟完成,他又發一個善心,去買一個鈴鐺掛在塔上面,裝飾那個塔,這個善因得到五百世音聲極妙,唱出來的聲音實在太好聽了。所以什麼樣的果報,有什麼樣的因,善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果報絲毫不爽。下面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做個評論,發明。

  按【六根所造之因。善惡迭用。故其所受之果。苦樂互沾。昔有人宿海上山內。見一人光焰非常。面貌端正。以天樂自娛。獨其口似豬口。問其故。乃宿生修福之人。止因坐犯口過。常言穢褻語耳。籲。可畏哉。】

  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又舉出一個公案,『六根所造之因,善惡迭用』。「迭用」就是交替,輪流用。那個六根,有時候這一根修善,有時候那一根造惡;有時候那一根修善,這一根造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互相有修善的,也有造惡業的,都有,所以叫互相,迭用就是互相輪流。『故其所受之果,苦樂互沾』,所以他受的果報,也有苦,也有快樂,互相都有,苦樂都有。前面那個公案就是這樣,身小聲宏,身體的果報不好,聲音的果報特別好。這裡再舉出過去『有人宿海上山內』,看到有一個人,『光焰非常,面貌端正』,看到有一個人他容光煥發,面貌長得非常端正,像天人一樣。『以天樂自娛』,就享受天的快樂,享受天福,相貌也很端正。『獨其口似豬口』,全身都很好,臉、身體長得都很端正,只有那個嘴巴長得像豬一樣。就問他什麼緣故?你怎麼會這個樣子?『問其故』,問他的緣故。結果這個人就說了,『乃宿生修福之人』,他過去生他也是都在修福,『止因坐犯口過』,「止因」就是因為,「坐」就是干犯,就是犯了口的罪過,造口業。『常言穢褻語耳』,「穢褻語耳」就是髒話,講髒話,罵很不好聽的話,髒話。現在我們在網路上看,有一些人就是專門在講髒話的,那是犯口的惡業,屬於惡口,講了不好的話,穢褻語就是講髒話,不好聽的話。其他他都修得很好,就是那個嘴巴不好。所以他福報修很大,享受天福,但是那個口犯了口過,所以他那個口長得像豬一樣,其他都很端正,就是那個口。所以這個六根裡面有造善、有造惡的,你看他眼耳鼻舌身意,舌頭、嘴巴造惡業,其他他都修善業,從一個身體裡面看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現在看相算命,你哪一項比較好,那個都有因果的。所以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項都有因果,每個好都有因果。『籲,可畏哉!』「籲」就是嘆息,這個不知道就不怕,知道了就很可怕的。所以要避免造惡業。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公案:

  【十粒除貧】

  這個公案也是出自於《法苑珠林》。『十粒除貧』就十粒米,他就解除他的貧窮了。我們看這個文:

  【隋終南山釋普安。聖僧也。所至輻輳。競欲設齋。一日至大萬村。有田遺生者。家徒壁立。四女衣不蔽形。長女名華嚴。年已二十。自顧毫無他物。止有粗布二尺。痛念赤貧。無由作福。仰屋而悲。偶見梁上孔隙中。有亂禾一團。取下視之。得黃粟十粒。磨去枇糠。並前粗布。擬欲施僧。而又自顧無衣。不能出門。乃於黑夜。匍匐而往。以布遙擲僧房。而以十粒粟親手放飯桶內。默祝云。吾以前世慳貪。乃受苦報。今於佛前。求哀懺悔。以此微物。供養眾僧。若吾貧窮業報。從今已盡。願甑中所炊之飯。皆變黃色。乃掩淚而返。明晨見甑中所炊五石米飯。其色盡黃。既而察知其故。眾共嗟歎。於是好義者。各以財物濟之。而是女遂出家學道。】

  「十粒除貧」這個公案發生在我們中國隋朝時代。『終南山』,「終南山」是在現在陝西省。終南山也是道宣律師的祖庭,律宗的祖庭。終南山自古以來也很有名,不但是佛教聖地,也是道教的聖地。在終南山有一位僧人,『釋普安』,「釋普安」俗姓姓郭,京兆涇陽人。小時候依圓禪師出家,後來通達三藏,所以是一個聖僧,還不是一般的僧人,是一個聖僧。『所至輻輳』,「輻輳」就是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車輻集中在車轂一樣,車子輪子那個心,形容比喻。『競欲設齋』,這聖僧也很有名,所以大家都要去他那裡供齋。有一天釋普安聖僧他到了『大萬村』,到了一個村莊叫「大萬村」。『有田遺生者』,「田遺生」是人的姓名,姓田叫遺生。『家徒壁立』,我們一般講家徒四壁,一家什麼都沒有,空空的。『四女衣不蔽形』,就是說四個女兒連衣服都不夠穿,可能衣服要輪流穿,窮到那個樣子。這個是不是真的?這是古代,隋朝時代,一千多年前;現代還有,現代也是指三十年前。三十年前福鼎有個龍正法師,他當時也是去參加新加坡我們老和尚講經弘法的培訓班,我在那裡跟他認識的。他給我講他們那個地方,山上窮得要命,很多!小學生上課沒有教室的,去借人家破的房子,連黑板也沒有,借人家那破房子,山上都沒有教室,老師上課就在那邊上,很艱難。所以他到新加坡去化緣,他說要回去他們家鄉蓋小學,蓋教室給學生、老師上課。當時我也捐給他一筆錢,那時候物價還很便宜,我給他捐了一筆錢,他就拿回去蓋了一座小學,蓋了幾間教室。他那個小學,他說取名字叫華藏小學,因為是華藏淨宗學會我給他捐一筆錢,給他蓋小學,他說蓋好了,照一些照片給我看,叫華藏小學。他跟我講,他們山上有一個窮人家,他說真的,出來,衣服輪流穿。二、三十年前還有這種,現在比較改善了,現在大陸鄧小平改革開放,改善了,經濟現在就愈來愈好。所以看到這個公案,的確古代有,現代也有。

  『長女名華嚴』,他一個大女兒「華嚴」,名字叫華嚴,年紀已經二十歲,『自顧毫無他物,止有粗布二尺,痛念赤貧,無由作福』。他的大女兒很有善根,已經二十歲,聽到有聖僧來到我們村裡,人家都去供齋,我們家窮得要命,什麼都沒有,出門連衣服都輪流穿。只有「粗布二尺」,那個布很粗的,還不是很好的布,很粗的布,只有兩尺。「痛念赤貧」,窮得一無所有。人家都去供齋,她也很想去供齋,沒有。『仰屋而悲』,頭就往屋頂上看,就很悲傷,想要去修點福,什麼都沒有。『偶見梁上孔隙中,有亂禾一團』,往屋頂上、屋梁上看,偶然看到梁上面,那個孔隙當中有好像稻米,「亂禾一團」,一點一點,一團。『取下視之,得黃粟十粒』,就是黃的米十粒,『磨去枇糠』,「枇糠」就是稻麥、穀子脫落的殼或者皮,枇糠,米把它磨下來那個殼,得到「黃粟十粒」,磨去外面的殼。『並前粗布』,包括她只有兩尺的粗布,想就這樣去供僧,『擬欲施僧』,布施這個聖僧。但是這個布布施出去,人沒衣服穿,『而又自顧無衣』,出去沒衣服穿,怎麼見人?想要拿這十粒米去布施,這個布也要布施,也出不了門,『不能出門』,怎麼辦?『乃於黑夜』,只好想了一個辦法,就到晚上大家都睡覺,沒有人了,『匍匐而往』,「匍匐」就爬行,手足並行,手跟腳爬著過去。『以布遙擲僧房』,那個僅有的兩尺的粗布,就丟到僧人的寮房。『而以十粒粟親手放飯桶內』,十粒米就親自放在僧人煮飯的桶子裡面,就是摻在他們要煮飯的米裡面,放在那個桶裡面。『默祝云』,「默祝」就是默默的禱告,說出心裡的話。『吾以前世慳貪,乃受苦報』,她也是知道因果,今生為什麼這麼窮?過去世慳貪,不修布施,一毛不拔,這一生才受這樣的苦報。『今於佛前,求哀懺悔』,現在她在佛前懇切的懺悔,今對佛前求懺悔。『以此微物,供養眾僧』,很微小的物品來供養眾僧。『若吾貧窮業報,從今已盡,願甑中所炊之飯,皆變黃色。』「甑」就是古代蒸煮食物的瓦器,就是煮飯的那個瓦,底部有很多小孔。古代煮飯的器具,有三個足,三個腳,腳部當中是空的,方便加熱、炊煮,就類似現代的蒸籠。就放在那個地方。她希望甑中,我們現在講的飯鍋,你所煮的飯,如果我的貧窮可以脫離,就希望你明天煮這鍋飯,飯都變成黃色的。「求哀懺悔」,禱告完,米放下去了。『乃掩淚而返』,「掩淚」就是一面哭著就回家了。

  『明晨見甑中所炊五石米飯,其色盡黃』,第二天寺院廚房起來煮飯,煮五石米飯,五石米就很多了。大家如果去大陸旅遊,好像在浙江寧波天童寺,我去看過,清朝有個千僧鍋,那個鍋很大,現在留下來給人家參觀,那個鍋都很大。在我們台灣高雄元亨寺,以前我母親在那裡出家,我三嫂在那裡出家。我三嫂出家之後負責廚房,她的個子不大,上去炒菜,我看那個鏟子,那個台語,好像沙挑那麼大。所以我們讀到這個公案,可以想像他的五石米飯,當然是僧眾很多,不止幾百人。那個飯,「其色盡黃」,統統變黃色。大家覺得很奇怪,『既而察知其故』,去打聽為什麼這個米煮了不是白的,怎麼都變成黃的?知道這個緣故,原來那個貧女她丟了十粒的黃粟進去,整鍋飯都變黃的。大家知道她那種布施的誠心,大家非常感動,所以『眾共嗟歎』,「嗟」就是讚歎、嘆息,大家很感動。『於是好義者,各以財物濟之,而是女遂出家學道』,有一些好心的人聽到這個事情,大家都以財物救濟他們。當然她接受了大家的救濟,家庭生活就改善了,就脫離貧苦。這個窮人的大女兒,她就發心出家去學道。下面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也做一個簡短的發明評論:

  按【雖尺布粒粟耳。而在田氏女。則為竭盡施矣。宿生之業。安得不從此而亦竭耶。】

  周安士居士講,雖然兩尺布、十粒米,你看那個米十粒,在我們看起來,那根本就太少了,但是在這個田氏他的女兒,他們家來講,他所有的財產就這麼多了,對他們來講,『則為竭盡施矣』,他所有的全部布施了,都沒有了。「盡施」就是盡心盡力布施,這個善的力量,這種心,善的力量,這不在布施多少,在那個心。所以這一段經文就是「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關鍵在心,盡心盡力,功德就圓滿。所以『宿生之業,安得不從此而亦竭耶?』「竭」就是盡,他轉業了,把貧窮的業轉成不窮了。關鍵還是在心地,所以「心地福田說」。

  「心地福田說」,我們這個公案學習到這裡。下面一段,「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今天就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