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書—念親恩,親恩難報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三集) 2021/12/1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19-025-0053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昨天學習到「孝親」,在《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附了六個公案,我們昨天學習到第二個公案。唐朝的王刺史非常孝順,父親過世,他在墳墓旁邊搭一個小茅屋守孝,每天晚上誦經迴向給他父親,得到很殊勝的感應。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再發明這個事理,就是凡是「新死之人」,人剛剛死了,「神識昏迷」,前途都不見光明,「舉目全無伴侶」,就是沒有人陪伴,一個人。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神識在中陰身,「恐怖周慞」,內心非常驚慌、恐懼,苦惱無量無邊,恐怖周慞,時時盼望陽間的這些子孫給他作福救拔。這個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很清楚,也很詳細,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為他修福,來迴向給他,來幫助他超生到善道。如果孝子慈孫懂得佛法,像王刺史他學佛,所以知道要誦經迴向給他父親,他父親得到殊勝的果報,幫助他父親提升,往生到人天善道去。
周安士也特別提出來「孝子慈孫」,就是子孫很慈孝。子孫慈孝,不但要使父母的形骸得到安置的處所,就是找個好的地理風水給他安葬。像現在骨灰放在靈骨塔,找個好的來給他安置。這是我們現在一般看到一些孝子慈孫,對父母的過世,這個遺體他很謹慎的來安葬。但是這個好像桃子、李子那個殼一樣,身體就像那個殼,大家吃過桃子、李,殼,外面這個。裡面的仁是最主要的,核仁,那個仁你放到地上,它會再生長,生生不息,它有生命力,一直的生長。桃仁、李仁,這個仁是裡面的。這個就形容說,對父母遺體的安葬,這一般人都做到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使父母的神識得到好的處所,去好的地方。這個一般人就不知道,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好像桃仁、李仁,生生不已,你種下去,它會一直生長。這說明人這個神識,人死是這個身體死了,神識不死,靈性不滅,他會再去投胎,去往生,去換一個新的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善業修得多,將來往生到好的地方去,人天善道;惡業造多了,將來往生到三惡道。在中陰身還沒有確定往生到哪一道,這個時候陽上的子孫如果懂得替父母修福迴向給他,原來他有造一些惡業要墮惡道的,這個時候可以幫助他超生到善道去。在中陰身他還不確定去哪一道,這個時候是最關鍵,超度,特別在四十九天。過了四十九天,那就隨業受報,看善業多,還是惡業多。善業多的,往生善道;惡業多,往生惡道去了。如果中陰身,他在生有做好事,兒孫再替他修福,增長他的福報,去的地方就更好了。但是現在一般人他不懂,不知道替父母修這個冥福,就是超度的重要。一般人以為人死就沒有了,也不曉得去哪裡了,也看不到,也接觸不到,因此只能做到把父母的遺骸安葬好,其他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哪裡知道父母在中陰身盼望子孫替他修福,這個《地藏經》講得很清楚。這個是孝子賢孫還能如理如法替父母辦喪事,現在有一些不如理不如法的,很有錢,父母的錢留給他,他用的地方用得不對了。
上個星期我去參加我們汐止,我俗家有一個鄉親,在地方上也很有名望的,去參加他的告別式,辦得有夠熱鬧的,有儀隊,還有舞獅耍龍的。辦得很熱鬧、很氣派,肯定要花很多錢,這個錢花了,對他的父親,實在講沒有幫助,只是說熱鬧,陽上的子孫覺得很有面子。他父親死了,他喪事給他辦得風風光光的,很熱鬧,在地方上覺得很有面子,實際上對他父親一點幫助都沒有。如果再造殺生之業,那更是連累父母晚生善處。《地藏經》講「晚生善處」,就是父母在世,他自己有修善業,他可以往生到善道,如果死了之後,無知的子孫殺生來祭拜他,這個帳都算到他頭上去,原來很快就可以往生到善道,現在變成在陰間裡面冥官要跟他算這個帳。如果造得嚴重,甚至連累父母墮落。蓮池大師有很多公案講到這個,這些都是真實不虛。這個就是兒孫沒有學佛,沒有人勸他,他不知道,他以為這樣做他很孝順,其實都錯了。
如果遇到不孝的子孫,有的父母死了他都不回來看的,這個我們看到很多,就我們認識的人都有。父母財產給他了,父母死了,他回來看一眼都不看一眼,怎麼可能指望他替父母修福?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佛勸眾生,接觸到佛法,讀到《地藏經》,學了佛自己要修,你不要指望兒孫幫你修。所以你自己的財產,死了之後就不屬於自己的了,屬於兒孫的。孝子慈孫如果懂得修福,你得七分之一。如果遇到不懂得替父母修福的,辦喪事辦得很熱鬧,甚至還殺生,不但得不到福報,反而給父母增加業障,連累父母墮落,這個就很可憐。所以佛大慈大悲在《地藏經》特別勸我們,在生你自己做好事,「分分己獲」,這個可以帶得走,其他都帶不走。所以趁自己身體好的時候趕快修,都是自己得到。「無常大鬼,不期而到」,無常大鬼,什麼時候來不知道,趁現在一口氣在,自己趕快修,分分己獲。所以不學佛的人,他就不懂得怎麼替父母修。學了佛,孝子慈孫懂得替父母誦經、念佛迴向,那他真的對父母有真實的幫助,真實的功德利益。
我們今天接著看下面這個公案,請大家看第三則公案:
【出家報父】
這個公案出自於《緇門崇行錄》。《緇門崇行錄》,這段時間我在雙溪,五月份疫情的關係,在山上住了兩個月,每一天早上都跟我們內部出家眾分享學習《緇門崇行錄》。這是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蒐集的。緇門,「緇」就是出家人,「崇行」就是推崇他們的行誼,出家人所做的德行,明朝以前的都把它蒐集起來,編成一本《緇門崇行錄》。就是我們看到《緇門崇行錄》,見賢思齊,向這些古來的高僧大德來效法、來學習。這個公案,就是出家為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我們看這個文:
【唐謝某。父以漁為業。墮水死。念父殺業甚多。必生惡趣。遂剃髮為僧。法名師備。苦志修持。行頭陀行。一日攜眾出嶺。傷足流血。忽然大悟。後夢父來謝云。荷子出家。了明心地。已得生天。故來報耳。】
這是發生在唐朝的一個公案。唐朝出了很多高僧大德,這個人是姓謝,謝謝的謝。『謝某』,古時候對這個人不清楚他的名字,稱「謝某」。有個姓謝的人,『父以漁為業』,他的父親是捕魚為職業。就像我們現在台灣海邊有港口,漁港,漁港都有漁夫在捕魚,他是以這個為職業的,就捕魚。捕魚這個行業,殺生的行業,以佛法來講,這不好的,這個行業不好,捕魚就殺生。有一天他父親去捕魚,『墮水死』,掉到水裡面被淹死了。這個謝某他『念父殺業甚多』,他就想到他父親在生就是以捕魚為職業,以這個來謀生,天天捕魚殺生,這個殺業很多。捕魚,特別捕到小的魚,一個網下去撈起來,那個不計其數。當然捕魚捕得愈多,殺業就愈多,將來果報也就更嚴重。所以『必生惡趣』,他想到他父親生前都是捕魚,殺業造這麼多,死了必定往生到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往生到三惡道去了。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謝某他有信佛。信佛,古時候信佛的人都有到寺院去聽經聞法,也讀誦經典,所以他才知道殺業會墮惡趣。如果不是學佛的人他不知道,造了殺業他以為沒事。現在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知道他造殺業有果報。現代不信佛的人,你給他講殺生會有果報,將來會墮惡道,一刀還一刀、一命還一命,他不相信,他相信科學;六道輪迴、三惡道他沒看到,不相信,他不相信佛在經典上講的,他不信。不信的人多,換句話說,造殺業的人就很多了。相信的比較少,不信的人比較多,大多數不信。他不相信,他就造這個業。謝某他相信這個「必生惡趣」,必就是必定,必這個字就毫無疑問的。殺業造那麼多,不墮到惡趣去,去哪裡?可見得他是信佛的,而且很虔誠的佛弟子。
他就發心要超度他父親,超度他父親,他也要具體的行動,『遂剃髮為僧』,「遂」就是隨即,他父親往生沒多久他就出家了,「剃髮為僧」。剃度之後,『法名師備』,老師的師,準備的備。『苦志修持,行頭陀行』,修苦行。非常難得,他出家不是說剃了頭,就是這樣一天過一天,不是,發心為了要超度他父親,修苦行。「行頭陀行」,頭陀行就是修苦行。頭陀行有十二行法,十二行法就是十二種修行的方法。第一「納衣」,穿的就是糞掃衣。就人家丟棄的一些破布、髒布,撿起來,縫起來一塊一塊,拼拼湊湊的,顏色都混雜的,不好看,糞掃衣。佛陀時代就是穿這樣的衣服,人家丟掉的布撿起來,丟到垃圾堆的,把它撿起來,好的還可以用的把它撿起來,一塊一塊,再把它拼湊起來,我們一般講百納衣。袈裟也是這樣做的。像我們現在穿這個袈裟是象徵式的,不是百納衣,不是原來佛陀那個時代的衣。現在也有出家人去做百納衣,那個布料做得可好了,非常鮮艷,穿起來非常華麗,那個百納衣。我在香港做法會,就有一些出家人常常碰到,都要跟我化緣,我看他穿得比我漂亮,那個百納衣布料可好了。所以這是真正的百納衣,叫糞掃衣,縫納為衣。
第二就是「三衣」,一般講出家人有三衣,五衣、七衣、九衣,三衣就是三件衣服。五衣是作務衣,工作穿的。七衣就是上早晚課。九衣,遇到大的活動、法會,對外的,像禮服一樣,九衣。像現在我們穿的,做法會這個二十五條衣叫祖衣,原來我們受戒都是五衣、七衣、九衣。
第三條是「乞食」,自行乞食,不敢受他之請待與僧中之食。乞食就是托缽。現在戒場那個缽,也是一個象徵式的。現在大家如果在市場上、在路上看到出家人托缽,都是給人家丟錢的。其實缽主要是裝飲食的,缽就是餐具,飯菜放在一起,吃飯用的。我們去受戒,要吃缽飯,就是用那個缽吃飯。去給人家要飯,這個托缽也是一種苦行,托缽就是出家人沒有養尊處優。你看佛都要去托缽,還要打赤腳,從耆闍崛山中到舍衛大城,走路。大家看佛像,佛沒有穿襪子,沒有穿鞋子,都打赤腳。現在南傳的出家眾還是打赤腳,像泰國,都還打赤腳。走路,除了生病你可以不用去,其他的出家眾托缽回來,大家分一點給你;如果沒有生病,一定要自己去托缽。規定只能托七家,而且不能挑,不能挑哪一家的飯菜比較好,專門就去那一家,不可以,要挨家挨戶,它有個地區。佛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在一個地區,今天誰到哪個範圍去托缽,只能托七家。如果七家托不到,你不能再第八家,要回來了。回來,僧團托缽有的托的比較好,有的托的比較差,把它混在一起,然後大家再分。那個缽要訂做,叫應量器。你的飯量多大,你訂做多大,不是一樣大,不像我們現在戒場做的規格都一樣,不是,有大有小。有的人飯量大,做大一點;飯量小,做小一點,叫應量器。托不到的人,有的人有托到缽的,會分一些給他;還有生病的,分一些給他。「一缽千家飯」,你吃一缽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托了一千家,叫一缽千家飯。
托缽也是修行,就是降伏傲慢。如果在那邊大家煮好好的,很享福,養尊處優。釋迦牟尼佛都要去托缽,去托缽也不是那麼順利。釋迦牟尼佛去托缽,有時候人家不給,不給也就算了,還罵幾句。甚至有人給他潑水、給他毀謗、給他放毒藥,這都有,不是那麼順利的。因為挨家挨戶去托,有的信佛的人,他很恭敬供養;不信佛的人,他看到你他就罵,把你轟出去。不但不給你,還把你轟出去,還罵、還毀謗、給你潑水,遇到這些都修忍辱,降伏傲慢。所以去托缽就是一種修行,修苦行。你去托缽,托到不是信佛的,他會罵。現在出家人去托缽,你挨家挨戶去托,有信佛的人他很恭敬供養,準備好供養師父。如果遇到不信佛的,好吃懶做,不去工作,來要飯,他還罵你。我們如果現在去托缽,遇到這個,也就不意外。佛當年去托缽,都被罵、被轟出來、被潑水,還放毒藥。我們現在被罵,很正常,他不信佛,他看到出家人就討厭。所以托缽也是修苦行,修忍辱,降伏傲慢。
第四「不作餘食」,就是日中一食。像現在圓通寺他們的戒比較嚴格一點,就「一坐食」。現在圓通寺,果清律師那邊,台灣戒律道場,他們還是吃缽飯。只是有人煮,不是去外面托缽的,那個缽都很大。去年圓通寺的新舊任住持交接,果清律師退位,新的住持接任,邀請我們去參加。中午吃飯,就一個缽這麼大,又很深。吃飯的時候,大家坐下來,他們平常都用缽吃飯,他們有帶湯匙,我都沒帶,就拿那個缽給我,菜有擺在桌上,也沒有筷子,我想這下可能要動用我的手,像印度人用手抓的,泰國他們吃飯都用手抓的。後來一個義工看到,拿一個免洗筷給我,那個缽很大。其實那個缽,就是要去托缽。他們規定就是一坐食,莊戒師現在住在圓通寺,他們都是一坐食,不能吃點心,這些都沒有。
佛教傳到中國來,托缽的制度到以後就很少。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佛教要興旺起來,出家人還是要實行托缽制度。過去我們老和尚他也是提倡托缽,在國外托缽,洋人也不信佛,都信基督教的,他怎麼會給你?那個時候在澳洲,我們老和尚說,大家可以去托缽。我們那些師兄弟就說,師父,這邊都是洋人,托不到。我們師父就講了,托不到會有天神變一個人,送飲食來給你。後來我把這個話,回到台灣講給我們華藏出家眾聽,我們出家眾有個叫莊印師,他就說師父我去托缽,他也要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就去托缽,然後他背了一個家當,好像玄奘法師去取經那個,一個背包,很像,他的衣服什麼統統都在裡面。然後他每天都托缽,他就住在木柵的山上,每天就下來,坐公車去托缽。有次他下來,回來看我,他背著那個家當,我看他可能一個月沒洗澡了,身體味道不太好聞。我就問他,你住哪裡?他說木柵山上。我說你住樹下,樹下一宿嗎?他說沒有,人家工寮、鐵皮屋,沒有人住,他就去住在裡面。每天,有時候山路不好走,他還用繩子,然後到山下來,坐公車到市區來托缽。我說你怎麼托?他說到一家素食館,天天都是那一家托。我說這樣不合格,托缽應該人家給什麼要吃什麼。你托缽那個人不一定信佛的,不信佛的他沒有素菜,他今天煮魚,給你一條魚,你要吃魚;給你一塊肉,你要吃肉,不能挑的。古代印度托缽就是沒有吃素,佛陀時代沒有吃素。現在南傳佛教國家,斯里蘭卡、西藏、蒙古、韓國、日本,出家人都沒有吃素,但是不殺生,吃三淨肉。所以他也去實行托缽,也不容易,住鐵皮屋,晚上一個人住在荒郊野外,每一天來托缽,應該他比我們有心得。所以托缽,在澳洲我們也去參觀過南傳的出家人。南傳出家人他們都還托缽,現在泰國、斯里蘭卡,都還有托缽的。我聽他們講,他們到美國去也實行托缽。所以南傳的出家人,他們說到美國去也托缽,都外國人。有一個比丘尼是台灣去的,她們住在山洞,我去參觀,在澳洲雪梨很郊外,開車要一個多小時。我說去美國托缽,他們給什麼?他們說給冰淇淋。托缽托到冰淇淋,托到冰淇淋,那一餐就冰淇淋大餐。去西洋的國家托缽,大概人家給不是蛋糕就是冰淇淋,你只能吃那個。這是講托缽。一坐食就是吃一餐,沒有吃點心的。
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的皇帝去邀請西域的出家人來中國弘法,中國人對老師是最尊重,這是天人師,怎麼可以讓他去當乞丐,怎麼可以住在樹下,那大不敬。所以中國文化跟印度文化不一樣。請了印度的出家人到中國來翻譯經典,弘法,蓋宮殿式的寺院給他住,跟皇帝住的一樣;還要請人去煮,怎麼可以讓天人師去當乞丐。所以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弘法,他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順我們中國這種風俗民情。所以托缽的制度在中國早期有實行一個時期,後來慢慢也就沒有了。實際上托缽這個制度是修行,修苦行,修不傲慢。你們坐在家裡,人家送來,養尊處優。在家人還要去上班,出家人統統不用,坐在那邊就有得吃,這個會增長慢心,懈怠、放逸。天天托缽,你要走路,這是修行。而且要修忍辱,要修平等心,信佛的你去托缽,不信佛你也要托,你給他罵、給他轟出來,還是要托,不給,你再到下面一家去,這個就在修。
「六、一揣食」,就是節量食。就是說,不過量、不多受,不貪吃。缽,飯多擠一點,貪吃,這也不行,剛好就好。「七、阿蘭若處」,阿蘭若就是說遠離市區,標準的阿蘭若就是鄉村的牛叫聲聽不到,很清淨,深山裡面。「八、塚間坐」,就是住在墳墓。塚間坐,就是你要去找公墓,住在墳墓旁邊。像我們現在觀音山,那個地方有很多墳墓,住在那個上面。「九、樹下坐」,住在樹下,就樹下一宿。現在,現在人的體質,我們淨老和尚講過,你去樹下一宿,明天就到加護病房去了。如果現在要樹下一宿也可以,可能你要搭個帳篷,不然現代人身體沒有古人那麼好,一下重感冒。就住在樹下,而且這個樹下還不能一棵永遠住,一天要換一棵。佛怕你留戀那個地方,捨不得走,所以一天換一個地方。「十、露地坐」,就是樹下還有樹葉庇蔭著,露地就是露天,住在露天之地。「十一、隨坐」,有草地就住,不必一定在樹下,有草地也可以。「十二、常坐不臥」,這叫不倒單,不能躺下來睡,要打坐。這個十二頭陀行,現代人恐怕沒辦法,但是我們要知道它的精神,我們學習,我們現在這種生活方式要怎麼修,不要太過度的享受,要吃點苦好。吃苦,人會比較清醒。如果一直享福,人容易迷惑。
這個謝某難得,要超度他父親,出家修苦行、修頭陀行。『一日攜眾出嶺』,有一天他領大眾出山嶺,『傷足流血』,腳受傷流血了,可能他是打赤腳,腳就流血了。這個腳流血,『忽然大悟』,開悟了。開悟之後,『後夢父來謝云』,後來他就夢到他父親來給他致謝。他說『荷子出家』,「荷」就是承蒙的意思,承蒙你這個孝子,為了超度我,發心出家,修頭陀行。『了明心地』,你修行有成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蒙你修行的功德迴向給我,我已經生天了。『故來報耳』,因為這個緣故,來給你回報,告訴你。不然他父親肯定墮地獄的。這個孝子出家,報答他父親的恩德,超度他父親,自己明心見性,就把他父親超度到天道去了。這就像我們讀《地藏經》,婆羅門女、光目女的公案是一樣的。以上就是這個公案。
下面按,是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做一個評語。我們看這個文:
按【《賢愚因緣經》云。如百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明見。又有百人。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之二人。福雖無量。猶不如聽人出家。及自出家。其德宏大。然則子能出家。父母生天。又何疑乎。】
按照《賢愚因緣經》這部經裡面講的,『如百盲人』,有一百個眼睛瞎的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明見』,遇到一個名醫能夠治療他們的眼睛,治療這一百個眼睛瞎的人,一時都讓他們眼睛恢復光明。『又有百人,應挑眼』,「挑眼」就是罪應挑眼,就是把眼睛挑掉。『一人有力,能救其罪』,眼睛被挖掉,有一個人能救他們的罪業,『令不失目』,讓他們的眼睛不要被挑掉、被挖出來。這兩個人,一個是有能力把眼睛瞎的把他們治好,一個就是很有力量的人,那些人眼睛要被挖出來的,能夠幫助他們不要受那個罪,讓他們保留他的眼睛。這兩種人『福雖無量』,這兩種人福報雖然無可限量,但是比較起來,『猶不如聽人出家』。這個地方念聽(去聲),我們現在講聽天由命。有的地方念聽(平聲),如果聽話、聽言,念聽。這個聽人,這個就要念聽(去聲)。「聽人出家」。『及自出家』,就是自己發心出家。『其德宏大』,這個德行很宏大。『然則子能出家,父母生天,又何疑乎?』兒子能出家,父母能生天,又有什麼懷疑的?這個是講出家人他的孝就是出世間的孝,在家人是世間的孝。出世間的孝,比較不容易理解。
出家也不是說現在我們剃了頭、換了衣服,就算是出家了。這個出家,如果沒有伏煩惱、斷煩惱,沒有修行,你拿什麼功德去迴向給父母?如果反過來造了罪業,還連累父母。所以這個出家,我們一定要把出家的意思搞清楚,不能誤會,以為剃了頭、換了衣服,他功德就很大,不是這樣的。所以出家,出什麼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三界家;不是出世俗這個家,出這個家,到一個大寺院,又入一個大家。所以這個出家,蓮池大師也做四料簡,身出心不出、心出身不出、身心俱出、身不出心也不出,四料簡。有一些在家人他真修行,在家居士他能伏煩惱、斷煩惱,德行很好,他真的能夠超越三界,念佛他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在家人現在還是大有人在,人數比出家人多,他是心出身不出,心出家了,身體沒有出家,在形象的身體沒有出家。再來就是身出心不出,這個身體出家了,但心還是貪戀這些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心裡還是貪瞋痴慢,沒有修行,這個身出家心沒有出家。第三種,身出家,心也出家。就像這個公案講的師備禪師,身心俱出,身出家,心也出家,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是真正出家。這樣的出家,當然能超度父母。所以我們不能誤會,以為剃了頭、換了衣服,我們就有很大的功德,就能超度父母,不是這樣的,要真修行才可以。沒有修行,沒有那個功德。所以真正出家,父母能生天,當然這個沒有懷疑的。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看下面這個公案:
【修懺遇母】
這個公案出自於《夢溪筆談》。
【宋朱壽昌。刑部侍郎朱巽之子。其母劉氏微。壽昌七歲。父守雍。出其母嫁民間。及長。哀慕不已。乃解官訪母。遍走四方。備歷艱苦。刺血書水懺一部。印施流通。晝夜誦持不輟。後行次同州。忽然會遇。相持大哭。感動行路。遂迎歸孝養。復出為司農少卿。士大夫為之傳者甚眾。】
這個公案是修懺遇到母親,這個公案是發生在宋朝。『刑部侍郎朱巽之子』,他的父親是刑部侍郎。在宋朝那個時候刑部,就好像我們現在的司法部。『其母劉氏微』,他的母親身世比較卑微,就是出身比較卑賤。『壽昌七歲』,朱壽昌他七歲的時候,『父守雍』,他去擔任守雍州,任職雍州知州。古代的州就類似現在的省長,外國叫州長這一類的,這個官位也相當的高。父親被派去守雍州。『出其母嫁民間』,他的母親出來嫁到民間,就是很小就跟他母親分開了。到他長大,『哀慕不已』,很想念他的母親。『乃解官訪母』,「解官」就是他官職辭掉,去尋找他母親。可見得,朱壽昌非常非常孝順,七歲就沒有見到他母親,他一直想要找他母親,連這個官他都可以放棄,不當官了,四處去尋找。『備歷艱苦』,非常艱苦,很難找。他發願,『刺血書《水懺》一部』。自古以來,現代人還有,還有僧人刺血寫經書。刺血寫經書也不少,現代也有。當時他刺血寫《水懺》。
《水懺》是唐朝悟達國師編的。悟達法師當了國師,皇帝送他一個很高貴的沉香寶座,他坐上去起了一念傲慢心,護法神就退了,他過去世的冤親債主附在他身上,長個人面瘡,幾乎要他的命。後來他到四川去找迦諾迦尊者,以前他還沒有發達的時候,在路上照顧一個生病的出家人,那個出家人告訴他,將來你有遇到災難,可以到四川(有兩棵松樹)哪一個山,去那邊找我。結果他長了這個人面瘡,找什麼醫生都沒有用,而且眼睛、鼻子、嘴巴都有,還能吃東西,痛起來他就快昏死過去了。後來到四川去找,果然找到了,原來以前被他照顧的出家人,是阿羅漢去化現的,是迦諾迦尊者。那個地方是他的道場,進去看到七寶宮殿,然後就用三昧水幫他洗人面瘡,解冤釋結。後來他好了回來了,他就編一部《慈悲三昧水懺》。這《三昧水懺》,現在在台灣很多寺院還是常常有在做這個《水懺》,拜《水懺》。
宋朝朱壽昌他就刺血寫《水懺》一部。古時候印刷術不發達,用寫的,用自己的血來寫,孝心感動天。寫出來,『印施流通』,再去翻印,去布施流通。『晝夜誦持不輟』,就是白天也誦《水懺》,晚上也誦《水懺》。『後行次同州』,「行次」就是旅行他到了一個處所,就是在那個地方停下來,在同州這個地方停下來。『忽然會遇』,就遇到他母親,所以『相持大哭』,母子從小失散,現在又能相見,大哭,感動了過路的行人,大家看了都為他所感動。『遂迎歸孝養』,就迎接他母親回去孝敬供養。『復出為司農少卿』,後來他又出來做官,做到司農少卿。司農寺是古代官署,古代直屬皇帝管轄的一個單位,九寺之一。古時候皇帝直接管轄有九個寺,九個單位。副官稱為司農少卿,掌管糧食倉庫的,掌管米糧的。後來出來又當這個官。『士大夫為之傳者甚眾』,士大夫就是在朝做官這些讀書人,看到他這種孝行,為他來傳播的人非常多。以上這個公案,朱壽昌「修懺遇母」。下面,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講一個評語:
按【刺血書懺。晝夜誦持。何等精誠。宜其忽然會遇也。乃《小學》所引。反將此事略過。何哉。】
這個公案,『刺血書懺』,就刺自己的血,手指頭刺血來寫《慈悲三昧水懺》,寫好了印施流通,而且自己『晝夜誦持』,白天也誦,晚上也誦。非常的精誠,『何等精誠』,很精誠!所以『宜其忽然會遇也』。因為他孝心這麼精誠,為了跟他母親見面,求佛力加持,有這個感應。所以他忽然遇到了,這是感應。下面是『乃《小學》所引,反將此事略過,何哉?』「乃《小學》所引,反將此事略過」。這個《小學》是宋朝朱子他所著作的,他的著作有善行十七,也是記載這些善行,他編這個書,他去蒐集這個善行把它記錄下來,稱為《小學》。他引用北宋沈括著作一本書叫《夢溪筆談》,這個書言及朱壽昌孝行故事,它有引用這個故事,朱子的《小學》也有引用這個故事,引用《夢溪筆談》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有講到朱壽昌孝行的故事。朱子引用這個故事,他把這個故事當中朱壽昌持誦《水懺》、刺血書懺這些事把它刪掉,把它略過了。
它的原文,就是《小學》善行十七記載,「朱壽昌生七歲,父守雍,出其母劉氏,嫁民間,母子不相知者五十年。壽昌行四方求之不已,飲食罕御酒肉」,就飲食很少吃酒肉。「與人言輒流涕」,跟人家講到他母親,他就流眼淚。「熙寧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誓不見母不復還。行次同州得焉,劉氏時年七十餘矣。」《夢溪筆談》裡面講,「聞佛書有《水懺》者,其說謂欲見父母者誦之,當獲所願。壽昌乃晝夜誦持,仍剌血書懺,摹版印施於人,唯願見母。此段為朱子所刪」,這一段被朱子刪掉。這是講到宋朝程朱闢佛,程朱有學佛,但是門戶之見,排斥佛法,印光大師他在《文鈔》講得很多,他闢佛。程朱,就不提倡因果報應、六道生死輪迴,佛教講的因果報應、六道生死輪迴他不提。很多讀書人受了他們的遺毒,所以現在中國這麼亂,印光祖師追溯到宋朝程朱闢佛開始,不相信因果報應、六道生死輪迴,排斥佛法。但是他們偷偷學佛法,也竊取佛法來解釋他這個儒書。所以他記錄這個公案,他就把朱壽昌讀《水懺》,這算是佛經,把它刪掉了。所以這裡周安士居士講,「乃《小學》所引」,朱子的《小學》有引用這個公案,「反將此事略過」,把這樁事情把它刪掉了,「何哉」,為什麼?周安士居士當時也是提醒這些讀書人,不要受程朱這種錯誤知見的誤導。
朱壽昌晝夜誦持,他是聽到佛經上有講說,「有書《水懺》者」,如果你要跟父母見面,寫《水懺》,受持《水懺》,就滿你的願,所以他日夜就很精誠的誦持。而且去翻印,還去印這個經布施跟人家結緣,他唯一就是想見他母親,他的願望就這個。周安士居士講到這個地方,在這裡特別給我們提出來。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公案:
【樹德資親】
這是出自於《感應篇廣疏》。
【福建林承美。幼喪父。其母守節撫養。承美旦暮號泣。患莫能報。一禪師告云。孝子思親。痛泣無益。當求所以報之之道。語云。作善親有益。作惡親有憂。子欲報親。惟有戒殺放生。廣積陰德。乃可報耳。承美省悟。誓戒殺放生。廣修善事。後享年九十有六。科第甲於閩中。】
這個公案出自於《太上感應篇廣疏》,《廣疏》是註解《太上感應篇》的一部疏。這個公案發生在福建,福建省,它沒有講福建哪個地方,就福建省這個地方,一個叫『林承美』,幼年父親就過世了,他的母親守節,守節就是沒有再嫁,把他撫養長大。承美很孝順,他母親辛辛苦苦把他撫養長大,他『旦暮』,白天、晚上他就哭泣,就是沒有辦法去報答他母親,他母親這麼辛苦把他撫養長大,他以什麼來回報?有一個禪師告訴他,『孝子思親,痛泣無益』。孝子思念父母,痛哭,哭也沒有幫助。『當求所以報之之道』,應當去求報答父母恩的方法,「之道」就是要怎麼去報答,對父母才有利益、才有幫助,光哭沒有用。『語云』,就是告訴他,『作善親有益』,如果你去做善事、做好事,那對你的父母親就有利益,你作善有功德,把功德迴向給你父母,你父母就得到利益。如果『作惡親有憂』,也會連累父母。所以『子欲報親』,就是告訴他,你要報答父母親的恩德,『惟有戒殺放生,廣積陰德』。他說你唯有從今天開始,「戒殺放生,廣積陰德」,這樣才能報答父母之恩。『承美省悟,誓戒殺放生,廣修善事』,他真的覺悟了,從那一天開始就戒殺放生,修種種善事,把這些功德迴向給他父母。後來他自己『享年九十有六』,九十六歲,『科第甲於閩中』,他的子孫考試都中舉。「閩中」就是福建,有閩南、閩北、閩東、閩西、閩中,閩中大概是福州這一帶。這是戒殺放生來報答父母親,做善事報答父母親。下面按這個公案:
按【世有善用其孝者。有不善用其孝者。吾盡其誠。能使親實受其惠。此善用其孝者也。吾盡其誠。不能使親實受其惠。此不善用其孝也。若云哭泣盡哀。即名為孝。縱使兩目涌淚。若決江河。於親何益。若云衰麻在身。即名為孝。任汝積麻成山。坐臥其內。於親何益。夫衰麻哭泣。原人子必不容已之情。然欲使生我劬勞之父母。得沾實惠。則在彼而不在此矣。】
『衰麻』就是喪服,現在我們說披麻戴孝。按照這個公案,周安士居士講,世間有善用其孝的人,有不善用其孝的人。『盡其誠』,如果你誠心能夠使父母親實際上受到恩惠,這是善用其孝,這個孝就用對了。『吾盡其誠,不能使親實受其惠,此不善用其孝者也』,如果也很誠心,想要報答父母,但是方法不對,做錯了。比如說他要報答父母,去殺生來祭拜父母,那是連累父母,這用錯了,不善用那個孝,用錯了,用錯地方了,父母不但得不到受用,反而受連累。『若云哭泣盡哀,即名為孝』,如果說一直哭就是孝,縱然你兩個眼睛哭得像泉水一樣,流的眼淚像江河那麼多,對你父母親有什麼利益?那只是哭,沒有用,對父母親沒有實質的幫助,所以不能只有哭。『若云衰麻在身,即名為孝』,「衰麻」就是穿孝服,你穿了孝服就叫孝,『積麻成山』,像一座山一樣,孝服那麼多,坐在那邊,對父母親有什麼好處?『夫衰麻哭泣』,穿孝服哭泣,原來是父母過世做人子女不得已之情。所以要讓『生我劬勞之父母』,養育我們辛辛苦苦的父母,要能夠得到真實的恩惠,『則在彼而不在此矣』。在於你要會做善事,要修福,要做對,不能做錯。做錯,對父母沒有幫助,哭死了,也沒有用。所以這個來提醒我們要做對父母有真實利益的事情,才是真正盡到孝道。
好,「孝親」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敬兄」,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