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三時繫念精華—是混千差而不亂。歷三際以靡遷。炳然獨照。卓爾不群。在聖不增。  (第一五二集)  檔名:29-518-0152

  【是混千差而不亂。歷三際以靡遷。】 「混」是什麼意思?融合、交融。你看看跟十法界依正莊嚴,跟一切眾生(特別是六道眾生、三途眾生)融在一起,它不亂。它一點也沒有受到干擾,它還是靈明覺知,還是有見聞覺知;能見、能聞、能覺、能知,一絲毫沒有受到妨礙。

  所以說境隨心轉,怎麼個轉法?不要去想轉,只修善心,心善、行善,我們講思想善、行為善,所有一切境界自然就轉。我天天想我的相貌好一點,好不了,你在打妄想,妄想怎麼能夠把相貌轉好!相隨心轉,心善相就善,心惡相就惡,心慈悲相就慈悲,心有智慧,相就有聰明智慧相,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不要去理會相貌、不要去理會我們這個身體,最要緊理會的是什麼?起心動念。心要善、思想要善、行為要善,念念想到利益眾生,利益社會,絕不要想自私自利。

  想自私自利,就不善了,你的相貌體質、生活環境就愈變愈差,你想錯了。為什麼?想自私自利,那是不善。完全不要理會自己,一心一意,我們學佛的人講,我們希求的是正法久住,覺悟眾生,利樂有情,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回頭,都能接受聖賢的教誨。決定不沾染名聞利養,決定不貪圖物質享受,一切隨緣,隨緣自在,決定不攀緣。這是說靈知心,就是法性,萬法是緣生的,法性不與緣俱生,也不與緣俱滅,這就是『混千差而不亂,歷三際以靡遷』,「靡遷」,它不改變,靡遷是不改變。

  【炳然獨照。】『炳』是光明顯著的意思,它的能,靈知心的功能,『獨照』。

  【卓爾不群。】『卓』是獨立,它不跟緣一樣,緣有生有滅,它沒有生滅;緣有迷有悟,它沒有迷悟。

  【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這兩句話重要。『聖』是諸佛如來,諸佛如來的靈知心,不比我們多一些,不比我們大一些。我們在凡夫,我們凡夫的靈知心、真心,絕不比佛少一點,也不會比佛差一點,完全相同;而且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佛在大乘經上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力是講如來果地上的十力,四無畏,都相同。我們一切眾生,現在是凡夫,凡夫是未來佛,十方三世佛,我們所有凡夫都包括在其中。我們跟佛是同一個心,什麼心?靈知心相同。

  靈知心在經典上又稱作真心,又稱為真如,又稱為本性,又稱為佛性,又稱為法性,又稱為第一義,名字好多好多。佛說這麼多名詞,他有用意的,叫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了解這個意思,不要執著名字相,破執著,破分別!只要說這一樁,怎麼說都可以,何必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堅持,你就落在分別執著上去。所以佛種種教學方法,叫善巧方便,都是幫助我們覺悟的。

  

  節錄自:20-015-0048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