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三時繫念精華—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第八十三集)  檔名:29-518-0083

  「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何俟娑婆報盡,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也」。我們先看這幾句,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相應,最難的也就是相應這一句。怎麼叫相應?我們在講席裡頭常說,常常勸勉同學,真的相應我們做不到。為什麼?真的相應要見性,那就真的相應了,沒有見性,只能做到相似的相應。相似的相應是什麼?我們常講的,心同佛心、願同佛願、言同佛言、行同佛行,這就相應。怎麼落實?落實就是每部經末後這一句話「信受奉行」,每部經最後一定有這四個字,這就相應。

  佛在經上講的這個道理、方法、境界,真信!一點懷疑都沒有。真發願,真希望到極樂世界去,愈快愈好,真願意拜阿彌陀佛為老師,天天聽他教誨。有很多同學:我是這樣的!但是一點消息都沒有。沒錯,我也知道你真有這個希望,但是你的心不真。為什麼說心不真?真誠心你有沒有?清淨心你有沒有?平等心有沒有?正覺心有沒有?慈悲心有沒有?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要養心,這是真心。真心本來就具足這五個特性:真誠決定沒有虛偽,對人對事對物決定沒有虛偽;決定不生染污,清淨:決定沒有高下,沒有高下是平等;決定不迷,不迷就是正覺;決定沒有自私,沒有自私才是慈悲。所以我們念佛不靈,為什麼?不相應。

  所以,古人常講「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果然你用的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這個心不但我們念經念佛是這個心,平常處事待人接物都是這個心。不能說我對佛用真心,我對別人就可以用妄心,這不是用真心的人,你對佛還是妄心。為什麼?你有分別、有執著,你不平等。難,難在這裡!

  所以你要真正看破,看破就是什麼?你要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然後就是真正放下。放下虛假,真誠現前;放下一切染污,清淨現前;放下貢高我慢,平等現前;放下愚迷,正覺現前;放下自私自利,慈悲現前,這個時候你念佛就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你跟極樂世界這個管道暢通無阻,跟阿彌陀佛確實心心相印,心是佛心、願是佛願、行是佛行、言是佛言,你想想看你能不能往生?真有把握。所以要曉得怎麼樣才叫相應,怎麼不相應?這是一點都不能夠差錯的。

  因此印光大師雖然教我們在這末法時期共修,人數不要超過二十人,專依念佛為主,每天功課就像普通佛七,不做法會,不化緣,不募捐,不做經懺佛事,不傳戒,不收徒弟,一味老實念佛,連經都不要講。所以我說了,其他的我們統統都要遵守祖師的教誨,但是要講經。祖師說不要講經,在從前那個時候可以,社會人心淳厚,善多惡少,都能夠孝親尊師,教他念佛,他老實念佛,能成就!

  現在不行,現在社會惡多善少,我們的疑慮重重,而且邪知邪說你隨時都能接觸到,往往破壞了自己的信心,障礙了自己的願望,所以不能不講經!講經的目的不是別的,斷疑生信,堅定你的信願,如是而已。經不要講多,講淨土經就好,學個一、兩種就行,肯定能成就。所以講經目的是幫助我們相應,沒有其他目的,斷疑生信,念念相應,我們講經目的就達到了。

  

  節錄自:20-015-0035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