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三時繫念精華—於法性體上。如鏡現像。似珠隨色。當知鏡光本淨。珠體絕痕。

  物境互彰。不違色像。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  (第一一四集)  檔名:29-518-0114

  於法性體上。如鏡現像。似珠隨色。當知鏡光本淨。珠體絕痕。物境互彰。不違色像。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於法性體上,如鏡現像』。古時候沒有這些科技,一般人日常生活當中常常用鏡子。早晨起來、晚上睡覺之前,洗臉都要照照鏡子,鏡子裡頭現像,「法性體上,如鏡現像」。又『似珠隨色』,寶珠,這是一般人都喜愛的,但是擁有寶珠的人不多,總是富貴人家。鏡子幾乎家家都有,這是很普通的一個用具。『物境互彰,不違色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這是「物境」,物就是鏡子、是珠,外面的境界照在這裡,它起了反映,這是「互彰」,彰是明顯。鏡子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影現在鏡子裡面;光照在珠上,珠色就起了反射。「不違色像」,這個色像自自然然就現這個相,這是我們很容易理解的。

  這個色像有生有滅,當你照的時候它就生,不照的時候它就沒有了。如果我們鏡子移動,照這一面,這一面的境界相生,我們照那一面,這一面的境界相沒有了,滅了,那一面生了;照我的面孔,我的面孔在裡面生,照你的面孔,我的面孔滅了,你的面孔生了。這裡面境界好像有生有滅,鏡子(能照的鏡子)不生不滅。珠隨著光,光的色彩起變化,變化就是有生有滅,珠之體沒有生滅。

  所以這個『色像之去來』,色是珠,珠顯色,鏡子顯像。『猶業果之儼然也』,儼然是自自然然。我們一切眾生迷惑了事實真相(諸法實相),在這裡面起惑造業,變現出果報,就像鏡子當中的像,寶珠現的色一樣,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什麼?真實是我們的性,這裡講法性是真的。

  那我們現在要問,法性在哪裡?《楞嚴經》上講「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諸佛如來就是看到這個,所以合掌稱你是佛。為什麼?你有佛性。你的佛性跟他的性無二無別,他是佛,你怎麼不是佛?一切眾生都是佛,無情的眾生有法性。大乘法裡頭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見到性,在相上見到性,就成佛了。絕對不迷在相上,這叫大徹大悟,教下叫大開圓解,念佛叫理一心不亂,他真的一心不亂。

  什麼叫一心?所有一切對立化解掉了,這才叫一心。有人、有我,我跟人對立,這不是一心,一心裡頭沒有對立。我們在一般講的佛、眾生,還有佛跟眾生,你在迷,沒有覺悟。覺悟怎麼樣?覺悟之後無佛無眾生,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是一不是二,這叫一心。凡是對立的、相對的統統沒有了;真妄沒有,邪正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人我沒有,遠近沒有,前後沒有,這才叫一心不亂,這叫入不二法門,這叫入佛境界。佛是徹底覺悟的境界,你得大自在,「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節錄自:20-015-0043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