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三五八集)  2000/9/2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358

  請掀開經本,「阿修羅王」長行第一句看起:

  【復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

  《華嚴經》上所說的這一切天眾、神眾,他們名號的含義,我們在前面都一尊一尊的介紹過,所以在此地就不必重複,我們只討論他所修行證果的這些方法。第一位『羅睺阿修羅王』。我們要曉得,這些天眾、神眾都是諸佛如來應化的,真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阿修羅」,《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除了地獄道之外,地獄裡面沒有阿修羅,其餘的四道都有,天上有阿修羅,人間也有阿修羅,畜生道裡有阿修羅,餓鬼道裡也有阿修羅。通常在哪一道就合併一起講,不單獨說,單獨說阿修羅特別指天道,天阿修羅,人間阿修羅都不特別說,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阿修羅」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作「無」,「修羅」翻作「端正」,「阿修羅」就是「無端正」。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修羅男子的相貌不好看,很醜陋、很凶猛,女子就非常美。所以忉利天王娶王妃、王后都去娶阿修羅女,阿修羅的女子很美。什麼樣的業因墮這一道?佛說他們都是修善積福,他是真的以大善大福,得的果報都殊勝。不論在哪一道,我們現在人講的話就是他有權有勢,富貴到極處,前生修的。為什麼不能算人天福報,要叫他做阿修羅?他沒有人天的德行,雖然修福修善,他貢高我慢,好勝心特別強,到佛門裡頭來燒香也要燒頭一炷香,第二炷香他就不高興了,這樣的人。在一般做功德,人家出一萬塊錢,我出兩萬塊錢,一定把你壓倒。這樣子他修的福是很大,得的果報在阿修羅道,就是喜歡跟人家爭,總是要在人家前面,不甘心落後,墮這一道。這一道的福報大,享福,諸位要曉得,就決定免不了造業。阿修羅死了以後多半都墮三途,為什麼?嫉妒瞋恨心很重,傲慢心很強,所以福報享盡了決定墮落。所以佛說,這就不叫做善道。善道要生生世世都好,這才是善道;這一世果報很好,來世不好,這不是善道。這是把他的業因略略的介紹出來。

  所以我們的心地要善,一定要清淨平等,不可以有貢高我慢。好勝的心、嫉妒心是阿修羅道主要的業因,果報雖然殊勝,後面麻煩很大。像在中國古代,印光大師答覆衛錦洲信裡面就講曹操,曹操在佛法裡面來講他是阿修羅,還是自私自利,瞋恨、嫉妒、懷疑非常之強烈。雖然他死了之後,他的兒子繼承王位,篡了漢,建立魏國,也不過四十五年就亡國,不是真正的大福德。我們細細想想,世出世間這一切諸法,唯有佛說得明白、說得詳細,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之間,何必造惡業?

  阿修羅在人間是些什麼人?各個階層的領導人。他有福報,這福報是前世修的,所以他有崇高的地位,他有財富,他有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是人間福德之人。各行各業,各個階層,阿修羅多半都是領導人。他也修善,但是他的嫉妒、瞋恚沒有斷掉,常常起現行;換句話說,決定不能避免損人利己。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擇手段的會傷害別人,這是什麼?習氣,阿修羅的習氣。所以他們的果報一世就享完了。我們看中國歷代這些帝王,開國的帝王,那真正是人天福報,他不是阿修羅;他要是阿修羅,他就傳不了幾代。帝王裡面秦始皇是阿修羅,兩代就亡國了。在歷史上看,許許多多的國王都是仁慈的,縱然把他的政敵滅了,也保全他的後代,不斷人家的繼嗣,這是仁心、仁慈、厚道。大凡推翻前面一個朝代,也不是真正為自己爭權奪利,不是的。末代的帝王一定是所謂無道的昏君,老百姓受苦。我們在歷史上非常明顯的看出來,末代帝王都把祖宗的成法丟掉了,真正是不忠不孝,不順民心,所以才被推翻。新起來的這個國家領導人決定是仁慈的,佛經裡面講「仁王」,他是來挽救社會、挽救國家民族的,所以他也能傳幾百年,也能傳幾十代。阿修羅是決定傳不了的。

  我們看看現前這個世界,現在我們不能看一國,地球已經縮小了,我們看全世界各個階層的領導人,他是仁王、還是修羅、還是羅剎,用佛法的標準一看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經裡面講的王,王是一個團體裡面的領導人,在這個團體裡面他可以發號施令,統理大眾。譬如說像我們這樣一個道場,淨宗學會,這是一個機構,會長就是這個機構裡頭的王,我們這個機構大眾都要聽他的,他發號施令。最小的團體是家庭,家庭裡面有個家長,家長是一家之王。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王,就曉得他是各個團體裡面的領導人。

  此地說的阿修羅,阿修羅是諸佛菩薩化現的;換句話說,不是真阿修羅,是菩薩在裡面表演阿修羅,給阿修羅做個榜樣,讓阿修羅回過頭來作佛。這就是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佛慈悲到了極處!這是現阿修羅身來度種種阿修羅。第一位,他得的法是『現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大會」是佛法的大會;「尊勝主」,尊是尊貴、殊勝,這是大會裡面的功德主,這是好事情。所以佛所示現的不一樣,成就真實殊勝功德利益。你有這個地位,你有這個權勢,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財富,請佛住世,請轉法輪,第一功德。

  菩薩在此地教導我們,我們也許就是阿修羅的習氣,傲慢、自尊自大、目中無人,這都是阿修羅的習氣,如果我們反省一下,我們有這個習氣。我們如果有權、有地位,也會欺負人,也會幹這些損人利己的事情。我們沒有權、沒有威勢,是沒有福報,不是不做壞事,是你沒有機會做壞事,這也不錯;要有了機會的時候,你會做大惡,將來墮落得更苦。所以升斗小民雖然沒有福,他也不會做大壞事,平平安安度過一生就很好了,如果遇到佛法,能夠聞法、能夠學佛,那就更殊勝了。

  護法,阿修羅王護法,這一位在此地示現的是大護法,是真正的功德主。此地有一個很深的意思,不是偶爾請法師大德、佛菩薩來講一部經,來做一次弘法,他常常做,永遠不斷的在做。這個法門就是普賢菩薩十願裡面的兩願,「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就是這兩願,他從這兩願修行證果,「解脫」就是修行證果,成無上菩提,他證得如來的果位,從這兒來的。這正是像大慈菩薩所說的,修行,能夠幫助兩個人修行成功,作佛了——我們今天不要說那麼高,他能證個小果,十信位的菩薩,須陀洹、斯陀含之類的小果,他的福德超過自己修行;他要能夠度幾十個人成就,福德就無量無邊;能夠度一百以上、幾百人,大慈菩薩說他真是菩薩;他要能度一萬人以上,他就是阿彌陀佛化身。大慈菩薩這個偈勉勵我們,說明護法功德超過弘法。弘法的人再高明,像釋迦牟尼佛,如果沒有這些國王大臣、各個階層領導人來擁護、來禮請,佛雖能說,沒有機會說;雖然能教化眾生,沒有緣教化眾生,那也是枉然。這些機緣什麼人促成的?就要各個階層領導人他們來促成,一般平民想促成沒有力量。

  譬如說我們去年跟今年,在馬來西亞做了三次的弘法,時間一次只有兩天,時間很短。租用場地要花錢,場地是國家的、是公共的,你要沒有相當身分地位去跟他租,他不租給你。你是這個地方上一個相當大團體的領導人,你是國會議員,你有身分地位去租,他租給你,那還得要付租金。所以無論辦什麼事情,在籌備當中需要人力、需要物力、需要財力,缺少一樣,這個大會都不能圓滿,所以相當不容易。籌備一次弘法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三、四個月之前就開始籌備,所以才有這樣的效果。由於這個大會的主人,現在稱主席,他的威望、他的德行感召得許許多多的人來聞法。去年我們在吉隆坡,頭一天聽眾就有一萬二千人,第二天一萬五千人。今年我們在古晉,聽眾有六千人。最近在檳城,檳城這一次丹斯里堅持在極樂寺舉行,這是佛教的道場,希望把這個道場興旺起來,好事情。原來他們工委會是預定在體育場,室內體育場,如果在體育場裡面聽眾人數就更多;是在寺院,寺院差不多也有五、六千人。這是一年我們在那裡辦一次,他不能證解脫門;他要常常辦,每一個星期都辦,他就會證果,那個功德就大了。所以此地,你看看羅睺阿修羅王,他在此地表演的、示現的,他天天幹,經常不斷的在做,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裡面含義很深。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也註得很好,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修羅尊勝」,地位崇高,福德殊勝,「等須彌之高」,這是比喻,說他的福報尊貴之大。「如來威光,蔽十方大眾。眾生各見,真勝主也。」這個地方清涼講的「真勝主」,「勝主」是兩個意思,佛為法王,修羅為世王(世間王),世王護法,法王才能幫助他教化眾生,安定社會,普遍令一切大眾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這個無比殊勝的功德,如其說是佛菩薩的,不如說是世主的,世主不護法,佛菩薩雖有能力,也沒有機緣去展示。所以護法功德決定超過弘法,這不是我說的,佛在《大涅槃經》裡面講的。

  現在世間弘法的人為什麼少了?甚至於沒有了?不能怪沒有弘法的人,原因是在哪裡?沒有護法的人。弘法,我們學了經教,學出來之後沒地方用,不起作用,一定要有大護法。像我們在馬來西亞,沒有這些大護法,到哪裡去找這麼多聽眾?一萬多人聽眾到哪裡去找?找來了站都沒地方站。所以才曉得護法功德大。寺院庵堂裡面的主席、方丈,這些在佛法裡面是內護,各個階層領導人是外護,我們今天內外護都缺乏。內護,這個叢林的主席、寺院的方丈和尚,經常請法師講經、請居士講經,道場講經永遠不間斷;請法師領眾修行,念佛堂裡面佛號不中斷,這個方丈主席是佛菩薩再來的,這個道場所度化一切眾生是他的功德,不是法師的。就跟你辦學校一樣,辦學校做個校長,教導這些學生,校長不必自己去教,校長聘請好的老師來教。所以學校的成就,政府獎勵是獎勵校長,不會獎勵教員;誰的功德?校長的功德。學校辦不好,學校辦失敗了,教員沒有過失,校長的過失。所以要曉得,當個住持方丈使命多麼重,責任很大。這個道場建立在這個地方,他的使命就是教化這一方,所以一定要請好的教員、請好的老師,執行他教學的政策。

  我這個道場道風、學風是什麼,這也不是由自己意思建立的,不是的,要看看這個地區眾生的根性,因為道場建立在此地,最主要是度當地這些眾生。眾生是什麼根性,適合哪個法門,校長要細心給他選擇,為他們做擇法眼,決定法門之後才請老師。不是說隨便請個法師,你會講什麼經就講什麼經,這個不可以,這把大眾都擾亂了。我今天這個道場是淨土宗,念佛法門,我請法師一定請長於淨土經論的這些法師大德,我不會請禪宗的、不會請密宗的、不會請其他宗派的,才能真正成熟眾生。佛法的修學,我們在《華嚴》看得這麼多,每一個人都是一門深入,都沒有說一個人學兩個、三個、好多法門,沒有,都沒見到過,一門。八萬四千法門,你只能選一門,你不能選多,一門深入。

  昨天還有同學來問我,他說有祖師大德提倡禪淨雙修,雙修好不好?他聽說的確實有根據,禪淨雙修是永明延壽大師提倡的。你要了解他為什麼提倡,提倡的用意在哪裡,我們不能不知道。永明大師那個時代,禪風很盛,參禪的人很多,大師非常清楚,這些人不是禪的根機,而迷在禪的裡面,參禪他決定得不到受用,不能開悟,不能解決問題,但是要批評禪,叫他不要參禪,他會反抗,他不能接受。這是善巧方便,高度智慧,提出來禪好、淨也好,雙修不更好嗎?用這個方法,實際上的用意就是說明,你禪是決定不能成功,你要帶上修一點淨,將來在淨上會有成就,沒有說穿,用意在此地。如果你專修淨土,他決定不會叫你禪淨雙修。所以一定要曉得時代背景,要曉得祖師說這個話用意何在。永明大師遇到我們這些人,決定教我們老實念佛,肯定的!真正是禪的根性,才告訴他從禪宗一門深入,不是禪的根性不行。現在還居然有人禪、密、淨三修的,那個成就問題就更大,兩隻腳踩三條船,不掉下水才怪。所以祖師說的話、佛說的話,你看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要懂得他說話的真實義何在。我們不是上根人、不是利根人,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人貴自知之明。我是中下根性,老實念佛,決定得利益。

  你要是仔細把大乘經教看透了,你才恍然大悟,八萬四千法門怎麼成無上道的?總原則上說,都是要斷妄想分別執著,只是斷煩惱的方法不一樣,無量無邊的方法都是斷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不斷,你是凡夫,你是六道裡面的凡夫,這是永遠不變的原則,這是事實真相。斷了之後,你斷了一切世出世間的執著,你證阿羅漢果;斷一切分別,你證菩薩果位,這個菩薩是權教菩薩,也就是我們講十法界裡面的菩薩;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才算是真的成就了,出離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出了十法界之後都歸華藏世界,殊途同歸;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將來的歸趣都是華藏世界。

  華藏世界裡面有四十一位分證佛,在《華嚴》上稱法身大士,都是證得法身的,這有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在華藏世界還是修種種法門,慢慢將自己的地位向上提升,無明分分破,菩薩位次逐漸向上升,升到地上菩薩。我們常講的三賢十聖,三賢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在華藏世界斷三十品無明,登地了,登地才稱為「摩訶薩」。佛在這部經上告訴我們,地上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地上菩薩開始是初地,最後是等覺,我們一般也稱十一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都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拐這麼大的彎,這個彎拐得大了,時間太長太長了,大乘經上常講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講我們現在,三大阿僧祇劫是講法身大士,就是證得圓教初住那一天開始,你在華藏世界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沒有到華藏世界之前那個時間修行的都不算數,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是從圓初住到究竟佛。

  我們這才搞清楚,我們的福報就大了。所以經典上看到,諸佛菩薩看到我們都讚歎、都歡喜、都佩服,了不起!為什麼?我們不拐那麼大的彎,從凡夫地直捷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文殊、普賢見到了,都鼓掌讚歎,自嘆不如,為什麼?他們拐了好大的彎子才到極樂世界,我們這個地方直捷就到達了。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誰難信?菩薩難信,聲聞、緣覺難信。我們好像很容易就相信了,為什麼我們很容易相信?佛在經上說過,過去無量劫中,跟阿彌陀佛結了很深厚的緣分,不是今天才接觸到,今天才接觸到不行,不相信,不會來的。我們淨宗學會附近鄰居有多少,他怎麼不來?這說明你能夠接觸這個法門,接觸之後你能生歡喜心,肯學習,是無量世的善根福德因緣。菩薩、大菩薩,甚至於在華藏世界三賢位的菩薩,他不相信這個法門,他不能接受這個法門,什麼原因?無量劫中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法門,跟這個法門沒有緣分。所以到了華藏世界,文殊、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們才相信。文殊、普賢在那裡做榜樣,帶頭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我們才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為什麼十方一切諸佛都讚歎彌陀淨土、都讚歎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讚歎代表一切諸佛的讚歎,稱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我們這一生有幸遇到了,實在講遇到不是第一次,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遇到很多次。遇到為什麼沒能往生?往生的條件不具足;不是不想往生,真的想往生,條件不具足。往生的條件,在《彌陀經》裡面講的,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叫三資糧。我們這三條也有,我們也信、也發願、也在修行,可是考試分數不及格,信也不及格、願也不及格、行也不及格,這就沒有法子去了。生生世世我們的信願行都達不到往生的水平,是這個原因沒有去得了,不是不想去。到底往生的水平要多高?其實佛在經上都給我們說了,一般的講法,我們念佛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功夫不能成片就是不及格。功夫成片,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念到事一心不亂則生方便有餘土,念到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佛都講得那麼清楚。

  我講《無量壽經》又透出一個標準,這個標準過去沒人說過的,提出來提供給諸位同修做參考。學佛,我們今天是學阿彌陀佛,我們像不像一尊阿彌陀佛?不像就是不相應;果然學得像,那肯定往生。怎樣才能學得像?《無量壽經》是標準,我們對於《無量壽經》裡面,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依教奉行做到了,佛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你能把《無量壽經》全部落實在自己生活,自己的思想、生活裡面,你是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經不能不熟,不能不理解,不能不落實。假如你做到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你是上品中生;如果只能做到百分之八十,還有百分之二十做不到,你是上品下生。這樣逐漸往下減,減到下品下生,你要做到兩成;換句話說,你要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你就不及格,你就不能往生。諸位同修想一想,我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一切經裡面佛都囑咐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不能受持、不能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做出來給人看。經裡面「三輩往生」這一品講得很清楚,上輩、中輩、下輩,條件都列得很清楚,我們有沒有做到?這裡面的基本教誨是十善業道,三輩往生裡面講得那麼清楚。疏忽了十善業道不行,障礙我們這一生往生。

  凡夫非常健忘,在讀誦的時候頭腦很清楚,境界一現前了就糊塗,這是什麼原因?煩惱習氣太重了,我們這一點點佛法敵不過煩惱習氣,所以境界現前還是煩惱習氣作主,這就是決定不能往生,想去也去不了,還是隨業流轉。所以經要天天念、要天天講,天天念、天天講目的何在?希望在阿賴耶識裡面,把佛法的種子薰習成為有力量,這個力量可以能夠伏住煩惱習氣。世尊當年在世,為大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一天都沒有休息,原因在此地。所以古時候道場,成就的人為什麼那麼多?我們看看《高僧傳》、看看《居士傳》,看看古時候這些名山的山誌,修行證果的人很多,原因是從前道場天天講經。大的叢林就跟大學一樣,首座和尚有好多位,分堂講經;就像一個學校一樣,這個教室講《華嚴》,那個教室講《法華》,喜歡學哪一部的就進入這個講堂,也是一門深入。住持和尚請首座,請首座就是代替他講經。首座要用現在的學術名詞來說,相當於指導教授,大學裡面指導教授,也是親教師。

  現在佛法衰,衰在什麼?衰在寺院有,信徒也有,就像學校,學校在,學生也很多,沒有老師上課,現在形成這種狀況。從前寺院是學校,佛教是佛陀真實的教誨、是佛陀的教育,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眾生,大家都能得到真實利益。現在就是這些學校荒蕪掉了,把教學疏忽了,重視一般社會的慈善事業,辦養老院、辦幼稚園、辦醫院,搞這些慈善事業。就正如同一個大學,這個大學裡頭不上課,老師跟學生都去做慈善事業去,就變成這個樣子,變質了。社會大眾也忘掉了,也不知道這個地方從前是學校,是教學的場所。所以現在對於大家做慈善事業,社會也獎勵,變成一個正常的,積非成是,這有什麼法子?我們要清楚,怎樣護持正法,怎樣令正法久住世間。

  佛法是教學,社會慈善福利事業應當是在家信徒們去做,出家人專門教學,不搞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出家人教在家人去做,自己不能去做,自己去做就分心、操心,你教就教不好了。什麼時候我們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正回頭,恢復到佛陀教育。不僅佛教如是,我看每一個宗教都是了不起、偉大的社會教育,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這些教主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的偉大、一樣的仁慈、一樣的愛護一切眾生,都是勸人斷惡修善,絕對沒有一個宗教是勸人作惡的;勸人作惡不修善,那是邪教,那不是正教,邪正標準就在此地。佛家這個標準通所有宗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通所有宗教。這是佛家講的法印,這個法印印定所有的正法,不管是哪個宗教,如果跟這個相違背的那是邪教,與這個相應的這是正教。在過去這個法印是印定我們佛法,現在這個法印可以擴大,印證所有一切學術宗教。我們的心量要拓開、要包容,我們讚歎正法,我們要防止邪法,邪法是害人的,是叫一切眾生受傷害的。

  今天我們讀這一段經文,我們應當如何學習?果然有福德,諸位要曉得,做領導人都是有福德的;沒有福德,有智慧都不行,有福德的人沒有智慧他也行,他有福。所以福要護法,智要弘法,弘護是一體。有福報的人他要做一個好領袖,有智慧的人一定要做一個好幫手,相輔相成,才能夠光大正法,利益眾生。釋迦牟尼佛有大福報,他示現給我們看,他捨棄他的福報,專門走智慧這條路,叫福慧雙修。其實佛福慧都圓滿,他表現的是專門走慧這條路,讓當時這些國王大臣、大富長者凸現他們的福報,然後兩個人合作。這些有大福報的人來護法,有智慧的人來弘法,配合得好,已經表演給我們看了。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一點私心都沒有,一切為社會、為眾生,弘法的人不為自己,護法的人也不為自己。我們從這裡頭去體會這個深義,在佛法裡面講「密義」,這個密不是祕密,是深密。我們從這裡面去學習,才能得到受用。

  我們要怎樣去做,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弘法的人自己要曉得,一定要做個好樣子,一定要遠離自私自利,遠離名聞利養。寺院裡面請我們,頂多我們只能接受一個首座的名義,首座就是幫助老和尚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一定要遵守,信眾皈依要皈依老和尚,這個規矩一定要守住,要皈依這個寺院的老和尚,信徒所有的供養一定要歸常住。如果你到一個寺院裡頭,這寺院人家請你講經,你又在那裡收信徒,又在那裡收供養,你的緣一次就完了,下一次是「這個法師下次不要請他,你看請他,把我們的信徒帶走了,把我們的供養都帶走了,這個人不能請」。不但他不請你,他還通知其他寺廟都不要請,請了你們遭殃。我們要懂得這些現實的利害,什麼都不要。我們到這個道場往來的旅費常住給我們,我們只接受這一點,常住的供養我都把它退回,轉供養常住,跟常住結緣,跟常住裡面的法師結緣,跟地方的信徒結緣,這個緣好,以後人家很歡迎你。為什麼?你到這來講經說法對他有好處,一點損害都沒有,幫助他興旺道場。講經的法師要的是法緣,其他的都不要。決定不能叫人家有懷疑,「你到這個地方來,將來會佔領我的道場,會取而代之」,人家心裡就不安、就恐懼。我們自己要做得如理如法,叫別人心非常安定,我們一絲毫企圖都沒有,大家放心。

  我們從哪裡學來的?從釋迦牟尼佛那裡學來的。佛陀一生所示現的,我們要常常想想。我講經的時候常說,我們從釋迦牟尼佛觀察得到的,世尊到處,他要的是使用權,他不要所有權。所有權是這些世主的,阿修羅王是世主,他有所有權,道場是他的,釋迦牟尼佛到這裡來講經是作客,不是來作主,賓主這才能相處得非常好。客人絕對不干涉主人,絕對不奪取主人的權位,賓主配合得好,正法就能久住世間。這一章經文,包括長行後面的偈頌,這第八段,都是教導我們這些事情,弘護如何密切的配合。這個地方所有的阿修羅王,都是諸佛菩薩應化的,所以跟弘法的菩薩才能配合得那麼好,無比殊勝功德利益都在其中。我們要細心去觀察、細心去體會,落實在我們現前環境之中,必須要多替別人設想,我們要常常想到這一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就知道我扮演什麼角色,我應該怎樣做法。不要常常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當中就有矛盾、就有摩擦,就產生困難,到最後嚴重的時候就不能合作。念念為對方著想,我們如何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能長期合作,這裡面才能避免一切誤會,真誠的合作。

  我們弘法的目的,只是把經典介紹給大眾,講清楚、講明白,告訴大眾經典裡面字字句句如何落實在現前的生活,幫助你生活幸福,幫助你工作順利,幫助你處世和睦,我們只有這麼一個單純的目的,除此以外我們一無所求。人家要問:你一無所求,法師,你對於你將來的生活憂不憂慮?沒有憂慮,有佛菩薩照顧,不用自己操心。這是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導我的。《楞嚴經》上講「將此深心奉塵剎」,我們只要能做到這一句,對我們自己來說,「是則名為報佛恩」,必定感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照顧,我要求人幹什麼?心就定了,到這個時候心無二用,不講經的時候就思惟經義。理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事愈來愈圓融、愈來愈自在,這是佛法修學真實的利益。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如理如法的修學,「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絕對不是說擁有多少財富,不是的,擁有多少頭銜、多麼高的地位,不是的,與那個統統不相干;最高的享受是佛法裡面講解脫,用我們世俗的話來講,得大自在,這才是真正最高的享受。決定沒有憂慮,決定沒有煩惱、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你說多自在。念念就跟能大師一樣,常生智慧,不生煩惱,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是羅睺阿修羅王為我們示現,給我們許許多多真的叫說不盡的啟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