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六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68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六一頁:

  鈔【四如意者,亦名四神足,所謂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良繇念處正勤以來,精進增多,定心稍弱,修此四種定力攝心,則智定均等,能斷結使,所願皆遂,名如意足也。合此七類,則為三十七品。】

  這一科稱為『如意足』,「足」是滿足的意思,滿足就是定。不滿足,他心是動的;滿足,他心就不動了。世間法常說「知足常樂」,那個知足的足跟此地四神足的足意思是相同。一知足就如意了,不知足的人永遠不會如意。我們中國古時候,在社會上地位要是高了或者發達了,我一般人講發財了,他有相當的財富,這個時候他應該要提高警覺;也就是說無論是智慧、財富到相當一個程度,要知道回頭,要知道滿足,這個人才叫真正有福報。如果永遠不知足,將來就會有禍害。為了要提高自己的警覺,用什麼東西?手上常常拿一把如意,或者家裡擺一個如意,叫自己常常能夠看到。如意,比較講求的是用玉做的,玉如意,縱然不是純粹是玉的,如意當中鑲玉。如意的做法,它頭是回過來的,所以叫回首如意,這個東西叫你提起時時刻刻想到我要回頭,回頭就如意了。回頭就是足的意思,此地這個足,滿足就是回頭,不要再求,再求就有禍害了。所謂「滿招損,謙受益」,謙虛真正能享受利益,不知足到最後決定會有災難的。

  佛在此地教給我們對於世出世間法都要知足,知足,心就定了,定才能開慧。他這裡說得很好,前面『念處正勤』,因為四念處是慧,是智慧的觀照,再加上四正勤的精進,『精進增多』,慧多、精進多,定少。如果沒有定,這個慧就變成狂慧,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一定要跟定相應,定慧均等這個境界是最好的境界。禪宗所要求的,自始至終都講求定慧均等,禪門如是,教下也不例外;教下不叫禪定,叫止觀,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所以叫止觀雙運、止觀均平,那還是定慧平等的意思。即使是我們修淨土念這句阿彌陀佛也是講求定慧均等,而念佛這個是比其他法門來得巧妙、來得簡單容易,因為這一句阿彌陀佛,定慧就平等了。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心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就是定;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佛號從心裡面生出來,口裡面念出來,自己耳朵再聽進去,這就是慧。這一句佛號定慧統統具足,比宗門教下的確是容易多了。

  必須要四種定力來攝心,達到定慧均等。唯有定慧均等才能斷煩惱,斷煩惱的層次先從見思煩惱,「結使」就是見思煩惱,再破塵沙、無明,這是真實的功夫。

  這四種,第一個是『欲』,簡單講就是欲望。人在這個世間都有欲望,如果你沒有欲望,你不會到人間來,你也不會到六道裡輪轉,六道眾生統統有欲望。不管你是什麼欲望,都要曉得知止,四如意足就是孔老夫子教給人的「知止」,曉得到什麼階段停止,止在這個地方,也就是知足,不可以超過。縱然自己有福,有福如果能知止,這個福就變成德,我們常講「福德」,那個果報就更不可思議。

  我們看古往今來,中國外國大聖大賢。在中國,我們印光大師對於歷史的人物,他老人家最讚歎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是孔老夫子,第二個是范仲淹,第三個是清朝初年葉狀元。他老人家說這三個人一直到民國初年,他這個家庭世世不衰。孔老夫子的後代,孔德成,現在考試院的院長,七十多代了,代代都不衰,這是孔老夫子積的德大。後世的子孫,人家一聽說孔老夫子的後人,對他都肅然起敬,實在講不見得是敬他本人,敬他的祖先!這就是我們常講祖先的餘蔭,福澤留惠於後人。不僅在中國,孔德成到外國,外國人一聽說這是孔夫子的後代,也都非常敬重,特別的禮遇。

  《論語》上,學生們對孔老夫子的批評: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字,孔老夫子一生是真真實實的都做到。溫和,善良,對人恭敬有禮,生活節儉,沒有一絲毫奢侈,事事他能讓別人,自己退。夫子之德,這是學生們公認的。這五個字我們聽來都不難懂,要是真正把這五個字都做到,那你就是聖人。我們看看佛陀,佛陀也是如此,世出世間的大聖。所以他這個德澤能二千五百多年還加被他的子孫。

  第二位,范仲淹,這個人我們在歷史上讀過他的傳記,年輕的時候家境非常清寒,在寺廟裡面念書。從前,這是我在道場跟諸位說過,我們中國過去的教學,寺院貢獻非常之大,雖然學校沒有普及,但是寺院庵堂確實普遍到全國,這些就是國家的教育機構。從前念書到哪裡去念?到寺廟裡去念,甚至住在寺廟裡面。因為寺廟裡面,藏經樓就等於現在的圖書館,那時候書籍很少,得到一本書籍相當不容易,寺廟裡面的藏經樓,不僅是佛經,經史子集什麼書都有,因為那些出家人、法師,世出世間法都通達。

  印光法師,他的念的東西多,他《文鈔》裡面所寫的,世出世間法引經據典他引了多少。他在普陀山藏經樓住三十年,等於住在圖書館裡三十年,這些資料就太豐富了。從前念書人都到寺廟去念書,不但書籍齊全,你不需要去買;同時如果有疑難的地方可以請教法師,法師對於世出世間法都通達。所以在寺廟裡頭有老師,也有同學,它不是一個正式的學校,但是它決定不亞於一個正式學校。從前古老中國的社會,一般平民這教育實實在在得力於佛教,跟現在我們台灣的寺廟裡完全不一樣,從前寺廟的責任是負責教化一方。

  范仲淹年輕的時候在寺廟裡念書,生活很苦,傳記裡面講,每天煮一鍋粥,把這個粥分成四份,一餐吃一塊,沒有菜吃的,那樣勤苦的生活。有一天他在寺廟裡面發現藏金,不曉得什麼人埋藏在地下,數量相當可觀,他看到了,他不動心!那樣貧苦,看到這麼多黃金不動心,還是把它埋起來,也不告訴別人。後來做宰相了,那個寺廟年久失修,想他從前在我們廟裡念書,總有一段因緣,現在他做了這麼大的官,去跟他化一點緣來修廟。這個宰相確實是大手筆,這一寫就是黃金幾百兩。廟裡人問他:黃金在哪裡?他就告訴他:這黃金在你們廟裡什麼地方,地底下埋藏,你去挖下來,足夠你修廟的。人家才知道他真正了不起,財色不動心。

  不僅是如此,最難得的,他一生都過他窮秀才的生活,做那麼大的官,俸祿多了,他把這些俸祿養三百多家地方上清寒的子弟可造之才,他統統把他找來,辦義學替國家培養人才。自己的生活依然像從前做窮秀才那樣,這不得了!五個兒子,兩個兒子做宰相,等於現在的行政院長,一個做御史大夫,相當於監察院長。死的時候沒有錢買棺材,錢哪裡去了?全部都做慈善事業,布施掉了。晚年把自己的房子布施給佛教改做寺廟。所以范家一直到民國初年,代代出人才,都不衰。印祖講他的家八百年不衰,為什麼?祖宗之德,子孫能夠繼承,代代子孫都這麼好,這是得力什麼?知足。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他知足;縱然自己發達有財富,這個財富去利益社會,叫大家共享,這個福就愈來愈大,子子孫孫享受不盡。

  世出世間法都講求知足,知足常樂。像這些歷史的人物,他們在物質生活我們看起來清苦,但是他的精神生活達到顛峰,絕對不是我們平常人能想像得到的。他心多清淨,他多快樂,他幫助多少多少人,使多少人能安居樂業,使多少年輕人能成就學業,將來替國家跟社會貢獻。世間人尚且如此,何況學佛?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要將佛法用在自身、用在家庭、用在事業、用在國家社會,這才叫真正行菩薩道。

  不懂得佛法,你看世間人,諸位如果仔細一觀察,統統擺在你面前,我們看看現代人發達的,他能傳幾代?能傳三代就不得了!實在說,傳三代的非常希有。少壯的時候飛黃騰達,晚年的時候苦不堪言,貧窮潦倒,我們看到很多!自己一生都保不住,為什麼?他的福報在發達的時候享盡,沒有繼續修福,當時發達的時候作威作福!我在年輕的時候,看到許多做大官的,在大陸上那個時候真是不可一世!我父親一個朋友,在大陸上他是軍官,做過總司令,家裡面用的人都十幾個,佣人真是一呼百應。到台灣之後,做過中部防守區副司令官。退休之後,夫妻兩個孤家寡人,一個佣人都沒有,七十多歲還要自己拿個菜藍上街買菜,我看到真是可憐!想想當年得志的時候,簡直是天壤之別!那時我已經學佛,我勸他學佛,他說:佛法是好,我現在沒有時間,過幾年再學。過幾年死掉了,沒福!這些眼前之事,我們看得清楚,我們記取這個教訓,在自己得志的時候,在自己福報現前的時候,千萬不要享盡,留一點給後面。

  所以,年輕有福報不是福報,晚年有福是真正有福報,晚年體力衰,一切都退化,那時候有人來照顧是真正有福。年輕的時候自己有體力,吃一點苦頭不在乎。年輕時候種種享受不是福,晚年有福才是真正的福報。如果希望我們晚年有福,晚年不受苦,你就要記住,現在要修福;現在不修福,到晚年後悔就莫及!修福一定要把握機緣,佛跟我們說「財為五家共有」,今天你有財富,說不定明天就沒有了。

  『心如意足』,前面「欲」是物質、欲望要知足,這個心也要知足,心是講精神,所謂心安理得,這個非常的重要。心要是知足,心就定了。欲要是知足就無求,所謂「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是欲如意足。心如意足,我們今天選擇這個法門好,非常殊勝,我們選擇是念佛往生淨土的法門,我們的心就安住在這個法門上。法門雖然很多,我們不要學了,蓮池大師講「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你們哪個願意悟,你們哪個去悟,「八萬四千行饒於別人行」,我們在三藏十二部取一部,八萬四千行我們選一個行門。淨宗全部的經典不多,五經一論。在行門上,「信願持名」,這一句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行,等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我們再學!那個時候無量壽,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壽命,而且到西方極樂世界老師同學都是一流的。所以要把博學多聞放到西方極樂世界上再幹,現在暫時統統放下,一心一意求西方極樂世界。心滿足了,心就自在,如意就是自在。四如意足裡,這兩條最重要;後面兩條是增上緣。

  勤就是精進,你真的專心!專勤於一個法門,自利利他,這是『勤如意足』。『慧如意足』,慧是從前面定來的,是從心如意足來的,你的心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瞭,樣樣清楚、樣樣明白,這是慧如意足。所以這四條關鍵在前面兩條,前面兩條得到,後面這兩條決定得到,會叫你快速成就。

  在三十七道品裡面,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是對我們現階段的修學有很大的幫助。實在講,「四念處」就是看破,真正看得破;「四正勤」是叫你精進,斷惡修善;「四如意足」就是放下,真正能放得下,放下就如意,就自在。你有一樁事放不下,你就不自在,你就有煩惱,就有牽掛,你就不如意。所以必須真正放下,心安理得,自在如意。

  鈔【婆沙智論,皆以喻顯,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覺支如開華,聖道如結果,故名道樹。餘一切法者,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

  大師又舉出《毘婆沙論》與《大智度論》,這兩部論裡面都是這樣說法,都是用比喻來說明三十七道品的關係。由此可知,學佛之人,不管你學哪一個宗派,學哪一個法門,三十七品的次第決定不能顛倒,一定要依照這個次第來修學。他把修學的階段層次,比喻像一棵樹生長的過程。

  『念處如種子』,四念處,可見得很重要!沒有種子,那什麼都不必談了。種子是智慧,四念處是慧觀。釋迦牟尼佛將要滅度的時候,弟子們看到了,著急!佛在的時候,大家跟佛住在一起,佛滅度之後,我們要跟誰去住?這是阿難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前提出四個問題當中一個,「我們依誰住?」佛在世的時候,是以佛為老師,佛不在了,我們以誰為老師?佛說:「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你就曉得四念處是多麼重要!心裡面沒有念處,覺觀、道業就沒有法子成就。現前無論出家在家,修學幾十年,為什麼煩惱習氣不能斷?道業沒有成就?你仔細去觀察,他沒有念處的種子。不要說他修幾十年,修幾百年、幾千年還是不能成就;他要真的有成就,他不是成佛成菩薩,他是成魔,他修成妖魔鬼怪,他沒有四念處的種子!天台大師對於念處講得非常清楚,也講得很多,他老人家講四教的四念處,藏教四念處、通教四念處、別教四念處、圓教四念處。

  『正勤如栽植』,有種子沒有正勤,那個種子放在一個玻璃杯裡面,放一百年它也不會長成樹。正勤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太重要!斷惡修善是真正修行的開始。印光大師一生當中特別大量流通《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彙編》,為什麼?這三樣東西就是栽培。這三樣東西教給我們明瞭善惡、認識善惡,下定決心斷惡修善,從這裡學起。《了凡四訓》不是佛經,《安士全書》的「文昌帝君陰騭文」與《感應篇》都是道教的,都不是佛教的,但是這兩種東西的註解是佛經的意思註解的,道教的書,佛教一註解就變成佛教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佛教的經典,道教一註解就變成道教的,決定不是佛教經典了。所以,老法師一生特別提倡。我們學佛的人,不管是出家在家,從哪裡學起?從斷惡修善學起。所以這個好比是栽培、種植。

  『神足如抽芽』,四神足,你知足了,簡單講,你修學心定了,定了就發芽。現在我們一般修學,問你學什麼?不知道,又念佛、又念咒、又誦經、又做法會、又到處亂拜,不曉得學什麼!那怎麼會有成就?知道我們學的是什麼,修的是什麼,這個等於抽芽、發芽了。由此可知,發芽的意思,不管你學哪個法門一定是專精,專於一門,精於一門。八萬四千法門,你只能選一門,就發芽了;千經萬論,你也只能選一本,你才能成功,搞多了不行。固然四弘誓願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無量誓願學」是為了度眾生的,想度眾生先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是一門專精,你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之後才有能力學一切法門幫助別人,這是我們學佛不能不知道的。你看那個樹,樹長成先是一根主幹,那就是專精;幹長成之後,它才有枝葉、才有花果,那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佛法修學過程的確像一棵樹的長成,先有根再有本。抽芽這就是本;五根、五力,這個本的壯大;壯大之後,它才有枝條、才有枝葉。長得愈來愈多,這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

  不但我們學一切法門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文殊、普賢在《華嚴經》明白的告訴我們,他也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他的大願大行才能圓滿。換句話說,如果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不能圓滿,文殊師利菩薩的十種行門也不能圓滿,他這十門行門就是十波羅蜜,就是十度。那是等覺菩薩!要想願行圓滿都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何況我們?我們在這個世間想求圓滿,做不到!

  固然歷代祖師大德裡面確實有不少通宗通教在一生得大圓滿的,那些人後來我們曉得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這一生修的。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來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不是普通人!還有許許多多這些祖師大德,雖然他的身分沒透露,我們不曉得是什麼人,但是可以斷定必定是古佛菩薩再來。像蓮池、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做的《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讚歎:就是古佛再來給《阿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出其上。我們現在知道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於這本書這樣的讚歎,那麼蕅益大師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必定也是觀世音菩薩之流。大勢至菩薩這樣讚歎,總不會在他之下。

  中國人有福,歷代都感得諸佛菩薩應化而來。所以這些人,我們凡夫決定學不到的,能夠聽話依教奉行,我們決定得利益。蓮池、蕅益都是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不通達的,他教給我們是「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讓給別人行」,教我們在一切經裡面取一部經《阿彌陀經》,取一個法門「持名念佛」。他教給我們是這個。如果我們真聽話,真肯依教奉行,這一生決定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決定不低,為什麼?專精,決定是高品位往生。這是佛菩薩大慈大悲示現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法門,這個法門無比殊勝的利益統統在《無量壽經》裡面。尤其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他這個註解是集古德註解之大成,那裡面很少是他自己的見地,都是引用自古以來這些祖師大德們對於這個經的講解開示。我們讀他這一本註子,就等於把所有古註統統念到,這個難得!

  『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這個根有力量了,有力量它就會生枝條。『覺支如開華』,覺支七菩提分,『八聖道』好比結果,它一定是這樣的一個次第。『故名道樹』,什麼叫道樹?神秀大師說得好,「身如菩提樹」,我們這個身就是道樹,我們的心就是道樹,就是這個意思。

  這一段在文字上只講三十七道品,後面用一個「等」字,等其餘一切法,『餘一切法者,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四心是指四弘誓願;菩薩無量的法門,六度統統都包括了,六度一展開就是無量的法門。

  疏【問:何不先敘念等,而首舉根。】

  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就是七個段落,本經經文把前面三段省略,只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只說後面四科,前面三科省掉。這就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按照次序給我們講解念處、正勤、四如意足,而把前面這三科省掉?

  疏【答:以重信故,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故。】

  這個答覆,答覆得很妙。同時我們讀《疏鈔》要知道蓮池大師當時的時代背景,蓮池大師生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明朝末年,那個時代淨土宗非常之衰,沒有人提倡,也是一般人輕視淨土,沒有把淨土看在眼裡面。所以蓮池、蕅益是中興淨土的祖師,在歷代祖師裡頭,他們的地位非常的特殊,是中興淨土的大師。當時禪宗非常普遍,而且禪宗的人非常狂傲,在這樣的環境裡面,說話稍微不小心就要開罪於那些人。那些人人多勢大,所以蓮池大師的壓力很重,為了要提升淨宗的地位,不得已處處引《華嚴經》來解釋。因為《華嚴經》大家公認這是根本法輪,是一乘圓教。

  蓮池大師判本經,他不敢判至圓至頓,因為講這個話恐怕別人反對,別人對他要攻擊,甚至要毀謗。他只好這樣說,《華嚴》是全圓,這個經部分跟《華嚴》相應,這個經是「分圓」,這都是很不得已而說的。實在講,這個經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大師在當時不敢說,這是不得已的苦心。我們後人一定要了解他當時環境的狀況,為什麼他要這樣講法?為什麼要這樣寫法?他用意何在?你都能全盤了解,他這個文字,你才看出他的用心,他是怎樣教導當時,怎樣教導後學。

  淨宗修學的根本在三資糧,就是信願行,從五根講起,五根第一個是「信根」,從信開端。前面三科略掉,雖然略掉,三十七道品的關係是後後勝於前前。譬如七層大樓,我們從第四層講起,行不行?行,底下三層不講,底下三層有沒有?沒有下面三層,哪有第四層?雖然不講,統統都包括了。譬如我們到七樓,底下六樓有沒有?底下要沒有六層,哪來的七?不說而說,意思都含攝在其中。所以他在註解裡面,把前面三科最後給我們補出來。

  再說,前面三科對我們的修學非常重要。經上所講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世界,不是說我們。西方極樂世界,前面這三科阿彌陀佛不要說了,為什麼不要說?你想想看,哪一個往生的人不具足?不具足前面三科的條件,根本就不能往生,諸位想想對不對?也許說,有很多往生的人沒有學過前面「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他就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年,他就往生了,沒錯,他是沒學過。你仔細去觀察一下,他那一句阿彌陀佛前面三科是不是具足?

  「四念處」是看破!他要沒有看破這個世界,他能往生嗎?沒有看破這個世界,他對這個世界有留戀,就去不了!雖然沒有學過「四正勤」,你看看那個往生的人,他在生前是不是斷惡修善?他不但不做壞事,他壞念頭都不動,他有一顆善心肯幫助別人,那四正勤不要學,他本身就具足了。「四如意足」,簡單的講是專精,就是《無量壽經》所說的「一向專念」,他心也定了,一心一意只念阿彌陀佛,四如意足就具足了。雖然沒有學,他的確統統具足,他才能往生!如果不具足,他念一輩子佛也不能往生。

  實在講,念佛人多,往生人少!那些念佛而不往生的,他的心行與念處、正勤、四如意足不相應,所以他不能往生。凡是念佛往生的人一定具足,不管他有學沒學,他雖然做到了,你問他什麼叫四念處、四正勤,他不知道,雖不知道,他都做到了,他在心行裡頭沒有一絲毫欠缺,他真做到了。雖然做到,他不曉得,因為他沒學過教,但是他決定往生。由此可知,這個教學與不學沒什麼關係,懂得很好,不懂照樣往生,道理在此地。

  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阿彌陀佛教化眾菩薩們還是從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教起。當然西方極樂世界講的三十七道品是圓教三十七道品,不是普通的道品。

  鈔【據七類次第,聞法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柔故成根,根增成力,乃七覺分別,八道正行。今重信者,此經以信為主,而根力二俱首信,信持餘四,是道之元、德之母也。如五位之中,信亦居初;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一善法,信亦居初故。】

  這一段雖然給我們講三十七道品這七科的次第,他真正的用意特別強調「信念」的重要。這一段與我們修學關係很大,希望同修們要特別留意。首先告訴我們『聞法先當念持』,「法」是佛法。此地講的「聞法」沒有刻意說哪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法都不例外。我們遇到學佛的同修,他要來問我們,我們首先要問他:你有沒有學過佛法?沒有學過的,初學,那我們有初學的講法,教他的方法。如果他已經學過,已經學過有已經學的講法,這個不一樣。他要是初學,我們的確就應該把淨土法門介紹給他,你要不介紹這個法門,你對不起他。這個法門他不能接受,我們再換別的法門,就是我介紹你一定是第一法門、無比殊勝的法門,我才對得起你。我修第一,我把第二第三法門介紹給你,這個存心就不善。我把這法門介紹你,你不能接受,我再介紹你可以接受的,這個我對得起你。不是我不把最好的法門傳給你,你不認識!這個不能怪我。

  如果是已經修學的,一定要隨順他,譬如他念觀世音菩薩的,就不必改念阿彌陀佛,他念地藏菩薩的,也不必改念觀音菩薩,或者他持經的,或者他持咒的,都不必更改,只勸他一門深入。唯有一門深入,不管你念哪一尊佛,念哪一尊菩薩,有一個不變的原理,一定要專精,要精進不懈,要念到功夫成片,要念到事一心不亂,要念到理一心不亂。所以一心不亂不僅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任何經論都不例外,念到一心不亂就有受用。實在講,念到功夫成片就有受用,不論念哪一尊佛、念哪一尊菩薩,念到功夫成片,如果能迴向西方淨土統統得生,為什麼?心淨則土淨,你有了這個本錢、有了這個能力,我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這一念起來,阿彌陀佛都會來接引,為什麼?四十八願裡面有!所以不必教他改換法門,這個要知道。

  他這一改換,反而功夫不得力了。人家念那個法門念得滿好的,還叫他換一個,他前面全功盡棄,這個法門又很生疏,念得又不歡喜,這就把人家修法破壞,這是錯誤的。所以不管他是學教或者學禪、學密,我們要用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去看待,幫助他成就,不要破壞他。不要認為我這個法門好,他那個法門不如我,好像自己還特別憐憫這些人,那些人走錯路了!那些人路沒走錯,法門平等無二無別。什麼叫錯路?他不專,他不精,那個就錯了。只要專精,統統都有成就。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勸他,你要迴向淨土,這句話不能少,不管哪個法門,只要能迴向淨土統統能往生。

  他要是沒有修學過,勸他直接念阿彌陀佛,這是最方便、最殊勝的。為什麼一定要念阿彌陀佛?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做一個最聽話的學生,這好!不但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教我們念阿彌陀佛,何必跟老師過不去?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聞法先當念持。念就是學法、聞到佛法,要想對佛法修學有成就,一定要有觀照的功夫。對於自己的身體,「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要常常提起覺觀,這就是覺而不迷,為什麼?不會迷在世間法裡頭,不會迷失,常常提醒自己,這個四念處是智慧,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學法,不管學哪個法門,你看他不能成就,他這個智慧沒有,他迷了,為什麼?雖然學佛法,念念還為自身著想,念念還要講求種種的享受,不斷的追求物質精神的享受,這就是增長貪瞋痴慢。學佛,什麼叫功夫?貪瞋痴慢年年減少、月月減少、天天減少,這叫功夫,這是真智慧、真功夫。如果貪瞋痴慢不但沒減少,年年都還增長一些,這就壞了,這個佛法學得再好,他將來也往生,他不能不往生,這身不能長住,他到哪裡往生?他到三惡道往生,這就壞了。可見得念處重要!

  念處就是三皈依裡頭「皈依佛,覺而不迷」,念處就是覺而不迷。覺了不迷,一定要斷惡修善。斷惡修善,你怎樣才能認真去做?一定要明瞭因果報應的事實,這個事實,說得最簡單、最扼要、最具體無過於《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諸位要是熟透,你對於因果報應一定相信。你真正相信,你不會做壞事,為什麼?知道做壞事得不償失,現在佔的便宜很少,將來的痛苦太大了。換句話說,你付出代價太大了。一個聰明人,一個有理性的人,決定不幹這糊塗事情,得不償失。一定就是知足,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自己能夠知足,知足就是四如意足。『次即勤修』,就是四正勤,這才能夠到『攝心調柔』,攝心調柔就是四如意足。這個時候心安理得,自在快樂,真的快樂。所以學佛要是不知道這個次第,不曉得這個過程,叫盲修瞎練,那怎麼會有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