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五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35

  我們平常這個時間,利用吃過早餐一個小時的時間跟大家學習《沙彌律儀》。今天早上這堂課要來插播一下《論語》。因為我們現在人學佛非常困難,而且障礙很多,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聽到老和尚給我們開示,我們大家也都聽過了,但是實際上我們進一步的去了解、學習的,還是有一段很大的差距,還有一段距離,還有個落差。

  老和尚平常給我們開示,就是我們「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句話在最近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實在講,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但是小乘實在講還有基礎。小乘的基礎建立在哪裡大家知道嗎?我已經講了兩個月,大家都忘記,好像白講了。小乘的基礎建立在人天乘的基礎上。淨宗三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其實這三福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淨業的正確的修因就是這三福。三福修學的順序也給我們列得非常清楚,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叫做人天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叫出世間的二乘福,聲聞、緣覺以上的。出世間的福報從受持三皈依開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是第二福,這是二乘福,小乘福,我們講小乘,包括中乘。一般講聲聞是小乘,緣覺是中乘,菩薩是大乘。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大乘菩薩。淨業三福,佛給我們講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福就像三層樓一樣。

  佛在還沒有給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怎麼去觀想這些方法之前,先給她講這個三福,也說明這三福是修學的一個基礎。我們現在出家了,大家出家,滿公老和尚也跟大家受了沙彌戒,有的還沒有去受三壇大戒,受了沙彌戒。沙彌戒是在第幾福,大家知道嗎?在第二福,是在人天福的上面。實在講我們一般在家、出家,受三皈依就是第二福,三皈依。第二福前面是第一福,這個很明顯給我們列出來。第一福的修學,最近老和尚提出《弟子規》,具體的落實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弟子規》算是最基礎的,「慈心不殺」在《太上感應篇》的落實,「修十善業」就是《佛說十善業道經》。這個三福,老和尚現在提出第一福具體的修學的經典,勉勵我們四眾同修大家認真來學習。

  《沙彌律儀》是在第二福。我們想一想,我們沒有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基礎,我們不要說《沙彌律儀》,三皈依我們都沒辦法做到,三皈依在第二福第一句。所以真正一個三寶弟子,他一定有第一福的基礎。你說我是一個三寶弟子,但是還無惡不作,我想你縱然有皈依,有皈依證,佛也不承認。大家想一想,這個很容易就想通。第二福的修學,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面。我們看淨業三福它的一個次序,我們第一層沒有學好,要再學第二層就很困難,你感受不到。像我跟大家講的《沙彌律儀》,大家聽或許似乎明白了,但是我們說真的還不明白,因為它層次比較高,第二福好像第二層樓,它層次比較高。老和尚一直強調說,《弟子規》沒有修好,你就做不到《感應篇》,《感應篇》做不到,你就做不到《十善業道》。老人家苦口婆心一直勸我們,一定有他的道理,因為他是過來人。

  我們看一部《弟子規》,包括《感應篇》。《弟子規》是儒家的,《弟子規》一展開,四書五經、十三經,包括整個《四庫》,教什麼?教做人。所以淨業三福是教我們一生往生西方作佛,作佛也要從做人開始,如果我們現前生活在這個人間,我們人都做不好,你說你能作佛嗎?佛也是人做的。所以你人做好了才知道怎麼去作佛,你現在都不懂怎麼做人。我們或許認為,我怎麼不會做人?我做得都不錯。因為現代的人,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講,就是不學老祖宗這些教誨,把這些都拋棄掉,不要了,所作所為都是自以為是,自己認為我這樣做是對的,其實對不對,很難講。我們要對照古聖先賢、佛菩薩這些經驗教導,那才是標準的。所以我們做什麼事情,我們一定要拿經典來對照,我這個事情我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認為我這樣做是對的那就是對的,這個叫自以為是,自己以為是對的,其實是不對的。

  我現在舉一個例子,不是舉別人,舉我自己。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有一次過年到我三舅家去,我三舅就包個紅包給我,「我外甥來了」,包個紅包給我。那個紅包是被我給他硬推回去,我不收就是不收。我當初怎麼想?我也不是惡意,我是怎麼想?舅舅你老人家,我們晚輩沒有供養你都過意不去,你還拿紅包給我,我是不敢收,我當時心裡是這麼想的。當時心裡說,我們做晚輩應該供養你,現在我都沒有供養你,還拿你的紅包,我心裡實在過意不去,我是這個意思。當時我覺得我這樣做應該是對的,大家想對不對?如果我們沒有學習聖賢的教誨,我想你一定會認為我對。晚輩應該供養長輩,長輩現在要拿紅包給我,我怎麼可以收?你一定會認同我。那是我在家時候的事情,很久了,大概三十年前的事情。

  後來我去聽老和尚講經,因為早期他有印一本《常禮舉要》,是台中李老師編的,老和尚也提過,在講經當中也提過。我聽老和尚講經,裡面有一句「長者賜,不敢辭」,這是我們中國的古禮。長者是我們的長輩,長輩他賞賜給我們的,不管什麼東西,你要不要,你喜歡不喜歡,不敢辭,你趕快收下來就對了。後來我聽到老和尚這麼講,我真的是錯了,我那時候推回去,我舅舅他也很無奈的又把紅包收回去。當時我自己認為對,我覺得我這樣做對,後來聽老和尚這麼講,錯了。他是我的長輩,他給我,我一定要收,要趕快收起來,不要推辭,不敢辭就是不能推辭、不敢推辭。所以以後有長輩給錢給你們,你趕快收起來就對了,就合乎這個禮,不然就會傷到長輩他的一番好意,他對你的一番愛意。

  所以我們沒有學習,我們做錯事情,我們怎麼會知道?我們總認為自己沒錯,我這樣做對,其實錯了。自己也認為對,我當時也認為沒錯,我存心是這樣的,其實不對。所以應該是長輩賜給我們,我們收下來,以後我們有機會再回供養,這樣就好,禮尚往來。當面給他推了,或者再把它送回去,我不要你這個禮,這樣就叫失禮,自己以為對。所以老和尚為什麼早上講經還在講,自以為是,自己以為是對的,其實是錯的。所以為什麼要學習?就是這個道理。《三字經》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如果你不學習聖賢、佛菩薩的教誨,你就不知道做人的義理,這個義理你完全不明瞭。「人不學,不知義」。我們開義法師,老和尚給你取開義,就是要學習,這個義才會開。什麼叫開?你義理明白就開了,你就豁然開朗,要學。玉不琢就不成器,琢是雕琢,一塊很好的玉,它的質量很好,但是你不給它雕琢,它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玉器。所以人要學,玉要琢。

  所以,我本來也不太想講,但是現在我看大家學了半天,實在講,我們現實生活一些事情都做錯了,大家都不知道。我跟大家講了,你再不知道,我就不負責任。徐林長常講因果自負,這個要因果自負。沒有講是我的事情,因為沒講,你沒講;可是講了,你不接受,那就是因果自負。所以,大家書拿了你要去用才有用,不然你拿了那個書放在你桌上、放在你的皮箱,不起作用。像《常禮舉要》,你學一句就做一句。我剛才跟大家講的這一句,你下次就知道,你就要這樣去做,這個叫落實,依教奉行。不能聽一聽下次還是照我原來那個樣子,那你就不聽聖賢的教誨,還是依你自己的意思。早上老和尚講開示,依自己的意思叫輪迴心,造輪迴業。現在很多人學佛都學成這樣,都是依自己的意思,他不接受聖賢的教育,講了他不接受,他總是以為自己是對的。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古人有一句話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就是佛菩薩,就是古聖先賢。

  今天還有一句就是,這是《論語》的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不在那個職位,不去辦那個職位上的事情,你去辦那個職位的事情,你去搶別人的,你去侵犯他的職權。所以那天我也表演給你們看,請你們大家來開會,我為什麼要找當家師來?實際禪寺當家師,你要尊重他的職權,我不能去替他做主。所以你要做出來,你要實際上去表演出來,不是這樣講一講就沒事了。如果我替他處理實際禪寺的事情,就是不在其位而謀其政。所以我們要先把自己現在在什麼地方的身分、地位先認識清楚,彼此之間的關係,然後怎麼來相處,怎麼來辦事,這樣才不會出亂子。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這些事惰發生,所以孔老夫子他才會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以免侵犯到他人的職權。曾子也講,「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出其位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他所想的就是他自己現在本分應該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他要做的,他要把這個事情先做好,譬如說當維那的,當維那我先把我本分的事情做好。每個人有個人的工作,把本分的事情做好,不要去管別人的事情,然後自己應該要做的反而你就沒去做,這樣就不對。但是也有人說,我好心,幫忙別人。你好心沒有錯,你心是好的,但是事情做錯了。《了凡四訓.積善之方》講,以好心而行惡事,也有惡心而行好事,這個都要分辨清楚,不分辨清楚,自己做錯事情自己不知道。

  我昨天利用這個時間練習寫字,因為有同修買了很多紙,要我做功課。老和尚送我四枝筆,興慈師送我一個墨盤,蔡老師送我一罐墨水,他送我這些紙,逼得我要來練習寫字。我的字不好看,但是看得懂這個字是什麼字。做一個中國人不能不知道自己祖宗的文化,外國人都知道,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對祖宗交代不過去。「子曰」,子就是指孔子,「由也」,由是子路,他的內號,古時候有內號、外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這個不要念女,不是女子的女,這是古字,這是三點水的汝,念汝,就是你的意思。古時候這個字念汝,我們現在叫你,你聞六言六蔽矣乎?聞就是聽說,你有聽說過六言六蔽這個事情嗎?「對曰:未也」。這個對曰,古時候它有一個禮節,古時候坐的都是席子,這個在我們中國現在已經見不到,現在只有在日本可以看到,日本那個榻榻米,席地而坐,草席的席,席地而坐。日本人現在也是這麼坐,就是從中國學過去,現在中國人都不懂了。這兩個腳曲著,屁股坐在腳跟上,現在日本都是這麼坐,都是從中國學過去的。以後你們去日本去看就知道了,那是中國人坐的,你去日本看,你在中國看不到,席地而坐。孔子跟他講,你有聽說過六言六蔽嗎?當然他就站起來,站起來回答,那是一個禮貌。「未也」,未就是沒有聽說。「居」,孔子說你坐下,我們坐下來談,居就是坐下。「吾語女」,我給你講,「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這個知可以當作智慧的智講,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這叫六言六蔽。

  我們現在看到世界上這麼亂,其實就是不學聖賢。我們這些做人處世的道理都不懂,你說學佛、學戒律他怎麼學得好?一定學不好。他做錯事情他也不知道,他還以為自己很冤枉,一肚子委屈,自己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這個不能不講。這個蔽是什麼意思,這個蔽就是覆障,給你蓋覆、給你障礙住。這個好當作喜好,好是喜好。「蔽者,言不能通明,滯於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不能通明就是你不能通達明瞭,就是被障蔽、被蔽塞住;滯於一隅就是你凝滯在一個角落,好像有東西給你塞住,這個叫蔽。所以這個蔽叫做覆障、壅蔽,它的意思就是它使一個人不能通明事理,對這個事理他不能通達明瞭叫蔽。六蔽對六言來講,就是講這六樁事情,這六樁事情就是仁、智、信、直、勇、剛,這六樁事情。這六樁事情是好事,聽起來是好事,如果你喜歡這六樁事情,喜好,但是你不好學,你不學習,你不好好去學習,就會產生六蔽。

  所以好仁不好學,這個仁是仁慈,「仁者愛物,不知所以裁之則愚也」。仁是好事,佛門講慈悲心,仁慈,但是你自己不知道怎麼去裁度,就是你不通世法,你很有仁慈心,而且也喜歡去幫助別人、去布施,那會怎麼樣?如果你不好好去學習,你說我心很好,去做好事,喜歡去幫助別人,這個叫仁。「若但好仁,而不好學,不知所以裁之」,裁之就是裁度,你怎麼去判斷,怎麼去處理。「所施不當,則如愚人」,你布施,你花了錢,你去幫助別人,幫助得不對,這個跟愚人、沒有智慧的人一樣。這個事情多不多?所以《了凡四訓.積善之方》講,那個善不容易。你沒有學習,你往往自己做錯事情還以為自己做對了,到最後果報不好還怨天尤人,還怪這個、怪那個,他不知道自己錯了,錯在哪裡,我怎麼好心沒好報?所以《了凡四訓》舉出中峰國師,有很多讀書人去問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一些讀書人說敬人、禮人是善,毆人、罵人是惡。中峰國師說不一定,不一定是這樣。說不貪財是善,廉潔不貪是善,貪財是不善。中峰國師也回答不一定。大家講出很多,國師都說「未必然也」,未必然就是不一定是這樣,後來再給他們分析。所以好仁不好學就是我們佛門裡面講的,你慈悲要建立在理智、智慧的基礎上。如果你慈悲、方便不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就會怎麼樣?就叫「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所以慈悲、方便都要有理智智慧做一個基礎,不要看到別人慈悲方便我也來這樣。如果你沒有去學習,你不懂裡面的道理,人家做的是沒錯,你做的就錯了,這個非常重要。裁之就是裁度適中的意思,適中就是恰不恰當,你這樣做恰不恰當。如果你不好學,不學習,只是喜歡去做好事、去行仁,不知道這個事情做得是不是恰當、是不是得體,就不知道,不得而知,這樣做下去就是愚昧之舉。你要幫助人反而去害人,這個事情也常有。你是一番好心好意,但是沒想到反過來是傷害到別人。這就是好仁而不好學之蔽,蔽就在這個地方。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這個知就是智慧的智,蕩是放蕩。有的人他喜歡學智慧,學很多,但是他也不好好去學習,學了一些歪道理,我們佛門講世智辯聰,他就會放蕩,這個蕩就是無所適從,會讓人無所適從。所以好智的人,喜歡智慧的人,如果他不好好學習,只是知道要展現自己的才能,不顧道德的規範,他就變成一個放蕩、沒有操守的人。只是想表現他,但是他不學聖賢倫理道德這些規範,他就變成一個放蕩沒有操守的人,沒有原則。他很聰明,他也有很多才能,但是他不好好學習這些道德規範,他就會變得放蕩。就是頭腦很聰明,但是放蕩。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賊這個字當作賊害來講,賊害什麼?賊害就是傷害,我們現在講傷害,傷害自己,這個也不對。《論語講要》也舉出一個例子,古時候有一個信士,名字叫尾生。這個信士,信士是什麼?很講信用。很講信用好不好?當然好,一個人不講信用還得了嗎?信士,他叫做尾生,他的名字叫尾生,他很喜歡做人要守信。你要守信,但是你不好學,你不好好學習,往往你守信守得不合宜,那就賊害自身。守信不合宜,賊害自己的身體,傷害到自己。它這裡舉出一個例子,尾生這個信士跟這個女子約在一個橋下相見,約在什麼時間去相見。他在橋下,橋下面是什麼大家知道嗎?橋下面就是河流,有河要搭個橋才能過去。這個女孩子還沒有到,時間也還沒有到,大概就是他提前一點點到那邊去等。但是這個女子沒有來,還沒到,這個女子還沒有到,當然他為了守信就要在那裡等。這個女子還沒有到,誰先到你知道嗎?洪水先到。這個女子沒到洪水先到,然後尾生這個信士,他為了守信用,我一定要在這邊等,結果怎麼樣?被洪水沖走。他這樣做就賊害自身。他這樣做對不對?孔老夫子說不對,這樣守信不對。如果在沒有洪水的情況之下你當然要在那邊等,洪水來了你就不能為了守信被洪水沖走,洪水來了你要趕快跑。這個叫做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有時候信還是有不一樣的,譬如說有的人他是被逼迫的,那個也就不一樣,被逼迫去承諾的。所以這裡也引古時候的一些例子。「苟好信不好學,則惟知重然諾,而不明事理之是非」。你一定要明白這個事跟理它的對跟錯,不能只知道說我答應人家我一定要去做,這個要看什麼事情、什麼情況,有時候那是不對的,你就不能去守那個信,守那個信就是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就錯了。所以守信是對的,但是你要好學,你要明白是非道理,這些事理都要通達明瞭,哪些該守、哪些不該守,這樣才是正確的。所以現在人不學聖賢的教誨,你說他怎麼會知道?你講一個信,好,我就守信。這個就像我們戒律的開遮持犯一樣,你不懂得開遮持犯你沒辦法持戒。戒條念一念我們就會持戒,那還要律師幹什麼?就不需要了。

  下面講,「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絞猶刺也,好譏刺人之非,以成己之直也」。這個絞,把繩子絞起來,這個是絞刺。直是好事,一個人做人要正直,但是你不好學,則絞。絞就是絞刺,絞刺是什麼意思?就是喜歡去譏笑別人的錯誤,來顯出自己很正直。一天到晚去批評別人,顯得自己很正直,這是好直不好學。所以好直還是要好學,不然就會變成絞刺,一天到晚譏別人之非,以成自己之直,來顯出自己我很正直,這個叫絞。直是一種美德,但是需要好學以合乎中道,不然的話往往就會傷害到自己。就是往往你要講別人的不對,要去刺別人,往往就刺到自己。這是好直不好學。所以在《論語.泰伯篇》,「直而無禮則絞」,禮是禮節。《論語》講,「發乎情,止乎禮」。我們凡夫都有感情的,有七情五欲,感情的發洩我們凡夫都免不了的,但是要止乎禮,你要用禮來做一個調節,不然你太過分,感情太衝動,要發乎情,止乎禮。。不相信大家可以試看看,兩個人好得不得了,有一天會變成像仇人一樣,你相信不相信?相信。為什麼會這樣?沒有這個,沒有禮去給它調節。禮節禮節,有一個節制,你這個情發出來了,但是你要適可而止,不要超過。你沒有禮來節制,你自己過分,過分就會出問題。所以直而無禮則絞,我很直,我很正直,我都講別人不對。但是你要照常理來講,人家才會心服口服,不然到處罵人。所以要禮,它這個禮的一個秩序,不然你就變成絞刺。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勇就是勇敢。這個人很勇敢,好,勇敢很好,但是他如果不好學,「則有勇無義,則為賊亂」。義就是宜也,「裁製事物使各宜也」,相宜。「凡事不宜,便是亂」。凡事不宜就是不適合,好勇,這個人很勇敢,很有衝勁,但是你要學習,這些事物要怎麼做才各宜,各就是每個事物,宜就是很適當,這樣才不亂;如果不宜,那就是亂,會出亂子。你好勇,一個人很勇,所謂有勇無謀,會亂。所以還是要學習,不能說我很勇敢,什麼都不用學,這個也不可以。勇敢,他是很有衝勁,勇往直前,做什麼事情都一馬當先,但是你要學習,不然就亂。

  「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狂就是狂妄、牴觸,剛就是有時候我們看到這個人他很剛正,這個人很剛的,但是他不好學。主要還是在學一個禮,儒家以禮,沒有禮就沒有儒,沒有戒就沒有佛,佛家是用戒律來調節身心,儒家以禮儀來調節身心,不好學就會變成很狂妄。我看大陸演「海瑞罷官」,海瑞是明朝的一個清官。我以前在台灣,電台都會講這些故事,用台語講這些故事,我以前年輕也很喜歡聽。他是一個清官,但是我看大陸演的「海瑞罷官」,就是這裡講的好剛不好學,他演出來就是很剛。我想想不對,古時候讀書人他不是這樣的一個氣質,他雖然剛,但是他表現得還是很謙和。所以現代的人他演不出來,因為他如果不學習古聖先賢這些東西,他演古裝演得不像,演的是外國人那種樣子,外國人就是那樣,演得不像。但是一般人他也不懂,現在人他不學聖賢的道理,所以他演得不對你也不知道他不對,因為你沒有學習,你不知道。所以現在還找不到拍戲拍得我很滿意的,現在還沒有,因為現在做導演的人都我見很重,貢高我慢,自以為是。不相信全世界導演你找來,眼睛都是在頭頂上,有的甚至長在後面,看不到前面,真的,他都貢高我慢。尤其得過獎的,那就更貢高我慢,他怎麼學得到東西?學不到。所以「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就是很狂妄,偏於剛強,不是中和之道。剛當中還有帶和,不是只有剛,硬邦邦的,不是這樣。所以好剛不好學,常常言語會牴觸他人。

  仁、知、信、直、勇、剛這六樁事情,各個表現在事實所依據的道理。我們現實生活這些事實非常複雜,裡面的道理非常精微,如果六言中任何一言,不好學其中的事與理,便不能中道而行,因而各有其蔽,所以好仁等,不能不好學。等就是下面的,你不能不好學,你不好好學習聖賢的教誨,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出來。我們現在人不學習聖賢教誨,難免都會出現這些問題。出現問題,我們總得要把這個問題找出來,知道怎麼去做才是正確的,這樣我們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世、進退應對有一個準則,有一個標準,我們做的一些事情才會心安理得,心安理得你來學佛就很容易入道。如果你常常做錯事情,它的回應就是讓你心定不下來,你心不安,你心安不下來。你心不安,你念佛會念到一心不亂嗎?念佛不是要念到一心不亂嗎?你說你一邊在念佛,一邊在想哪些事情處理得不好,或者處理得有問題,麻煩一大堆,你這個心念佛會障礙我們功夫成片,一心不亂。

  所以老和尚為什麼教我們要從學做人開始?做人就是我們現在最現實的問題,你眼前的問題,你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要講一個理。所以老和尚以前在新加坡辦弘法培訓班,他有編一個冊子,以前還沒有去的時候在圖書館就編了,就是《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它前面是《沙彌律儀》的節錄,後面就是《常禮舉要》。這個書印了很久,我如果回去看有的話再帶一些過來。一個出世間法,一個世間法,都要學。我剛出家那天老和尚就跟我講,你光學出世間法,不學世間法,你就不能度眾生。所以我們世出世間法都要明瞭。我們看這個淨業三福就是世出世間法,包括大乘,都要學習。出世間法也是建立在世間善法的基礎上,你沒有世間的善法,你現在生活得心都不安,你怎麼能夠再提升?就很難。這些大家多留意,要多多學習。

  你看《論語》,這是李老師講的。徐醒民是老和尚的同學,他也是廬江人,現在在台灣,跟徐林長他們是親戚,姓徐的,他記錄。古時候宋朝趙匡胤,趙宋,趙匡胤他建立王朝,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就可以治天下,不要到一部。現在我們一個道場都治不好,問題出在哪裡?沒有學這些東西。大家不學,就亂了,亂成一團。講了,他也不會接受,大家各人有各人的一套,不亂才怪。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