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22
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第九頁,我們從第三行《增註》的地方看起:
「庶幾是近可之辭。由戒淨故。定性現前。則有無漏慧發。以慧惟求。斷諸惑障。復本淨明。故曰成就聖道。斯乃三學相資。如鼎三足。故能成就聖道。聖道者。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菩提。出家本祈菩提。而三學增上。則去道不遠。故出家之志不負矣。」昨天我們講到這一段,這一段是《增註》裡面補充註解《要略》「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增註》給我們講得很明白,由於戒清淨的緣故,所以我們定性就現前。我們要修定,修定的前方便就是要持戒,戒律清淨就幫助我們得定,我們得定,定功深了,「則有無漏慧發」。無漏智慧它能幫助我們斷惑,斷見思惑,斷塵沙惑,破無明惑,恢復本來清淨光明的真如自性,「故曰成就聖道」。所以在這裡給我們講「三學相資」,三學相資就是相互資助,戒幫助定,定幫助慧,慧又幫助戒定,它是一個相關的,互相資助,相資就是互相資助。「如鼎三足」,就像這個鼎,古時候煮東西的鼎都是三個腳,下面生火。如鼎三足,意思就是缺一個都不可以,缺一個就立不住,就像我們前面錄像機的三腳架,缺一個腳它就站不住,這三個是互相支撐的,這是說明戒定慧三學是互相支撐的。「故能成就聖道」,這個聖道也給我們舉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菩提」。我們出家本意、本願就是祈求成就菩提,這是我們出家主要的一個目的。我們現在淨宗道場,大家出家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願望,都想求生西方淨土。不管心裡是不是真想往生淨土,總是嘴巴都有在念、都有在講,這是對我們求生淨土的一個幫助。我們現在念佛想要往生淨土,對戒學方面也不能疏忽,如果疏忽掉恐怕我們的功夫不能成就。這也是過去我個人修學這麼多年沒有成就,都是在這方面疏忽。喜歡經教,聽了道理非常好,聽得也非常歡喜,但是得不到受用,得不到受用就是疏忽掉這個基礎的修學。
這方面也是有很多因緣,因為本身如果不是在一個環境大家依眾靠眾,像我這樣的根性,連中下根性都談不上。中下根性,像老和尚他說他是中下根性,我跟他一比,恐怕下下根都談不上。談不上是什麼?是業障深重的根性,業障很深重的,下下根都還談不上。中下根性他自己一個人,他自己可以努力用功來修學。像老和尚這樣的根性,我看他一生都是自修,他沒有什麼依眾靠眾的,他一個人他自己能夠認真的修,另外就是他真正能夠接受老師的指導,依教奉行。老和尚他這個形式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一般人如果沒有一個因緣、一個機會依眾靠眾,你說自己很主動的要來學習這個東西不容易。像以前老和尚,我聽經的時候就常常聽到他提到這個,《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沙彌律儀》,常常提到。但常常提到怎麼樣?我們覺得也沒有錯,這個書也請來看看,覺得也很重要,但是你沒有一個環境,就是大家互相提起,你很難一個人對這個東西一直去深入。特別那個時候一直在聽老和尚的經教,老和尚現在講什麼經我們大家就聽這個經,把精神、時間都放在這個上面,你不會再去找時間來修這個東西、再去看這個東西,這些基礎的學習一直都不能去落實。
因此我們看到前面蓮池大師給我們提出佛制定新出家的人,實在四眾弟子,包括在家居士都一樣,五年當中要專精戒律,要在基礎上要下功夫,打地基;五年之後,你再去聽教,再去參禪,這樣才有基礎。如果你在戒學上基礎還立得不穩,你就去聽教、參禪,聽了是很好、很歡喜,不是自己的,跟我們不相干。像現在老和尚講《華嚴經》,老和尚他很自在,入了華嚴境界。我們聽來聽去,我們入什麼境界,入一真法界了嗎?我們是入煩惱的境界。一個境界來你的心就被境界轉了,人家讚歎幾句就高興得不得了,人家罵幾句就難過好久,你這樣能入什麼境界?各位的境界我不知道,但是我的境界的確是這樣。如果像我這樣的境界,基礎上的修學,大家還是要列為第一優先。現在我們看看,大部分大多數學佛的人,聽教參禪很有興趣,學基礎的大家就興趣不高。但是興趣不高,聽教參禪,包括我們念佛也是一樣,功夫不會得力。
我們也看到很多念佛人,他念佛功夫好像很好,可以念二、三天不睡覺。在台灣還有念般舟,他不是念九十天,是天天念般舟。他念般舟三昧怎麼念?他晚上想睡覺,繞佛的時候腳就很用力的踩在地上,就很用力的踩,刺激末梢神經提神。後來我說這樣不如用尖尖的石子,那一踩下去就很痛,那效果更好。我說不用那麼用力去踩,用尖尖的石子,用最尖的,那個又可以腳底按摩,又可以治病,又可以幫助你不要睡覺。所以我建議他們鋪石子,不曉得有沒有去鋪我不知道。像這個平的,要踩到腳很痛,他才不會睡覺。也是一個出家眾,是我們一個老同修,有一次我去針炙看病他也去,他在跟我講話,他的嘴巴口臭很厲害,我說般舟三昧怎麼修到口都臭了?應該講出來都是蓮花香味。這些修學都是不明理。
講到戒學的重要性,我們念佛人也不可以疏忽。往往我們念佛人都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就好了,學那麼多幹什麼?這個話對不對?也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全對。如果說全對,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就沒有必要講《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講《彌陀經》。我們看《彌陀經》講得比較簡單,我們比較看不出來,《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佛經》就講得比較詳細,講了很多修行的方法,特別在《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品經裡面講得最詳細。其實每一品經都有提到,三十三到三十七這五品經特別講到斷惡修善的事情。如果說你念佛就好,這個統統不要,那佛何必要講?佛就跟我們講,你念佛就好。念佛就好,這個對不對?也對,看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什麼對象。如果年紀大的人,他精神、體力各方面都不行,你叫他學那麼多他沒辦法,他沒有辦法了。這個時候,我們遇到這樣的對象,就要勸他放下萬緣,什麼都不要想,你只要想阿彌陀佛就好。只能這樣勸他,不然你叫他再學那個,他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也沒有辦法去學。對於還不是很老的人,精神、體力還可以的人,佛就要勸他,你要多修一些輔助的。戒定慧三學它幫助你得定,你這個功課沒有做好你定得不到。我們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
我們現在念了這麼久,我們心為什麼還亂?都沒有戒的基礎。所以在台灣我看念般舟的,念幾天不睡覺的,我在前面都跟大家報告過,因為學習這幾十年來,三、四十年,我看了一些失敗的例子,都變成我們後面學習的一個借鏡。他去念為什麼不會成功,是不是經典上講錯了?如果他念不成功,他一定就會起懷疑,懷疑經上講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這樣?《彌陀經》明明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就一心不亂,我念了幾個七日怎麼心還亂?大家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有一些人他在念佛堂念的功夫不錯,可以念個三天二夜、幾天幾夜不睡覺,覺得功夫不錯,但是在外面遇到境界脾氣可大了,脾氣很大。另外一方面,我看得也很普遍,就是貢高我慢,他覺得他念的功夫不錯,你們念的功夫都不如我。所以,念佛念幾天幾夜不睡覺的變成一種好像奧運在比賽。念《無量壽經》也在比賽,你念三千部,我念三千零五百,比你強;你念五千,我念一萬,你算什麼!釋迦牟尼佛是這樣教的嗎?念經他的功德一定有,念佛他的功德也一定有,但是為什麼不能起現行、不得受用?就是被他這個煩惱障礙住,被那個凍結起來,哪一天這個煩惱消了,他那個功德就恢復,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我們不可疏忽,也不要說我們念佛人這些統統不要了。不要可不可以?也不是說絕對不可以,也可以,但是問題你能不能老實念佛,像蕅益大師講的,你能不能做一個真念佛人?如果你是符合這個條件,你沒有學也具足,你也具足這個戒。但是重要的是要想一想,我們是不是這樣的一個根性。你看蕅益大師,我簡單的寫一下,現在僅就我記住的寫一下。這是蕅益祖師念佛開示,他一篇文章,我記得這六條: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念佛人,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念佛人,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念佛人,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念佛人,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念佛人,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真正念佛人他一句佛號六度齊修,一句佛號包括六度,如果你是這樣的念佛人,你六度都有了。我們現在念佛人有沒有達到真的標準?如果達到真的標準,你包括戒定慧了,六度都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但不是說我認為有就有,不是這樣的。你有沒有放下身心世界,還有沒有東西沒放下的?還有沒有貪瞋痴,你還會不會起貪心?還會不會發脾氣,還有沒有愚痴?愚痴就是善惡不分。還有沒有是非人我,還有沒有間斷夾雜,還有沒有妄想馳逐,還會不會被其他的言論所誘惑?如果你跟我說我這些統統有做到,你現在進去念佛堂,不用來上課;不過如果你具足了來上課,也是慈悲心,做影響眾,影響還不具足的人,真的老老實實來修。所以經我們不能白讀,讀了不知解義,解義不知修行,這都得不到受用,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同修如果有人念佛念很久,還功夫不得力,不要說事一心、理一心,功夫成片都還沒有,我建議大家還是要回到基礎的學習,如果你基礎的學習沒有打好,你念佛功夫始終不得力。
所以,戒定慧三學如鼎三足,它是互相資助的。「而三學增上,則去道不遠,故出家之志不負矣」。昨天我們講到這一段,這是跟我們說明戒定慧三學修學的次第。
下面我們接著看,「曇一律師云。三世佛法。戒為根本。本之不修。道遠乎哉」。曇一,這邊有個大概的註解,「釋曇一,姓張氏」,俗姓張,「蓋韓人」。古代春秋戰國時代,「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韓這個地方在現在的河南省。在戰國時代國家很多,韓國、趙國、魏國,分晉,大家分割土地,他們分到現在河南省的中部,以及山西省東南部,就是河南省跟山西省東南部大概邊界這一帶,他是這裡的人,韓人。「弱而敏悟長而聰明,年十五從李滔先生習詩禮,終日不違」。十五歲他就學詩、學禮,終日不違就是儒家的禮他都不違背,一個很守禮的人。「十六聽雲門寺茂亮法師經論,一聞懸解」。我們看看,古人十六歲聽經他就有這個領悟力,他得力於什麼?前面這個習詩禮,這個代替我們佛門的人天乘佛法,儒家的。小時候六、七歲就讀四書五經,就念孔子書,他有這個基礎,禮樂的基礎,再來聽經,十六歲他就悟了。我們現在不要說十六歲,八十六歲都悟不了,愈老就愈糊塗,怎麼悟?
「法師異之」,茂亮法師覺得是個人才,很奇異,「謂其母孟氏曰,此佛子也,可令削髮當與授記」。就跟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姓孟,孟子的孟,孟氏講,這是佛子,你這個兒子可以成佛作祖的,「可令削髮」,建議他母親讓她兒子來剃頭出家,「當與授記」,茂亮法師要給他授記,授記就是預先告訴他,他將來這個階段有什麼樣的成就。在古時候這些祖師大德都是真正證果的,他們都有神通,知道這個人的因緣怎麼樣,將來怎麼樣。我們看《六祖壇經》就知道,你的緣在哪裡,將來有多少徒眾,事先跟你講,授記。授記,在佛經上我們看到,在祖師大德的傳記上也看到,特別在《六祖壇經》最明顯。「亮即孝和皇帝菩薩戒師也」,他是孝和皇帝授菩薩戒的老師。「一聞而歡喜有度世之志」。開元五年,唐朝開元年間,「開元五年西遊長安,依觀音寺大亮律師傳毘尼藏」,他到長安(在現在陝西),依觀音寺大亮律師傳他毘尼藏,就是傳他戒律。他的報齡八十歲,在這個世間活了八十歲,他的僧臘是六十一,僧臘就是他剃頭那天開始一直到他往生,有六十一年,這個算僧臘。戒臘就是他受戒那一年算起,夏臘就是你結幾次夏,僧臘就是他剃頭。這個在宋朝《高僧傳》第十四卷,《宋高僧傳》,他是唐朝人。
曇一律師他講了這句話,他說「三世佛法,戒為根本,本之不修,道遠乎哉」。三世佛法,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這是根本,這個根本不修,離開這個道就很遠。他講這句話,在經典上我們都能找得到根據。我們大家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土本宗的經典,淨業三福佛跟我們講,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修淨土就是修淨業,淨業正因就是這個三福,你沒有修這個三福,換句話說,你淨業修不成,簡單講就是這樣,淨業修不成。我們現在念佛的人多,為什麼成就的人少?都疏忽掉三福的修學。所以《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個三輩,再配《觀經》這個三福不謀而合,起碼《無量壽經》講,「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不能盡持經戒就是說你不能提升到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不能提升到第二福,雖然做不到,但是你也要做到第一福,修善,要當作善。如果第一福都做不到,真的,功夫就會有障礙,這一生念佛念得再多、念得再認真,種個善根種子,將來到哪一生哪一世還是要修這個,你將來再遇到佛法還是要修這個,因為這門功課你沒有及格,一定要修到及格,及格就畢業了,你就可以到極樂世界去。所以老和尚現在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包括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都是第一福的修學。《沙彌律儀》是第二福,從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第二福。你做到第二福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盡持經戒」。你要往生,如果受了菩薩戒,可以往生到上輩,受了沙彌戒可以往生中輩,中輩往生、上輩往生都可以達到。所以,「戒為根本,本之不修,道遠乎哉。」就是說你這個根本不修,好像一棵樹你沒有去照顧它的根本,它怎麼會長出枝葉花果?
這一段《增註》也是弘贊律師再給我們補充註解《要略》,舉出唐朝曇一律師這段話。這些話我們都不能輕易的看過,如果輕易看過,我們不在意,恐怕我們這生修學又要耽擱掉。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總希望在這一生有一定的成就,不希望這一生又這樣空過。希望這一生有一定的成就,我們一定要發這個願,發了這個願一定要知道從哪裡學起,我現在的程度應該先學什麼,這個很重要。我們現在的程度實在講應該先學這個,大經大論聽一聽,種種善根可以,但是我們一定要很明白我們做不到,這是真話、實話。像老和尚現在講《妄盡還源》,我們還得了源嗎?你還看看,能不能還。我們聽的是很好,但是老和尚他能還源,我們還不了,我們還在外面流浪,總是回不了頭。什麼道理?老和尚他有基礎,我們沒有。老和尚他小時候都還念過私塾,有這個底子在,他那個年紀在廬江這個地方還有私塾,那時候他還能學到。老和尚的弟弟小他六歲,那個時候就沒有了,我有問師叔,師叔說他沒有念過私塾。他小老和尚六歲,他就沒有念過,老和尚大他六歲,所以他有這個戒學的底子。我們這一代根本聽都沒聽到,以前這是學校規定固定要上的課,現在聽都聽不到,你怎麼可能有這個基礎?一定沒有。沒有,現在我們聽老和尚的勸導,我們要來補習這個功課,我們大經大論才有一個入處,如果不從這個基礎下功夫,大經大論我們還是入不了。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
【若樂廣覽。自當閱律藏全書。】
這段話是《要略》的,這段話弘贊律師補充註解補充滿長的。『若樂廣覽,自當閱律藏全書』,如果你要多了解一些,自然應當去看律藏全書,全部的書要看。弘贊律師再給我們補充註解,我們有稍微比較多了解一點,只有看《要略》我們了解的還是不夠。所以蓮池大師跟我們講,「若樂廣覽,自當閱律藏全書」。
下面我們看弘贊律師的《增註》,「樂。欲也。覽。看也。閱是檢閱遍觀也。律藏全書。即沙彌十戒法並威儀等經。今此要略。為便初進。庶知持犯粗相。欲悉微細行持。自當廣閱全書」。
你要看沙彌這個書,在台灣有法藏法師他也編了一本《沙彌學處》,他資料蒐集得也算滿完整的,另外律藏全書要多去深入的看。這裡講「樂」,這個字念要,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個念智,古時候這個跟智慧的智通用,知跟智通用,現在這個字再加一個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有智慧的人他喜歡去水邊、去海邊,如果你常常喜歡去海邊,你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常常想去爬山,你心一定很仁慈;如果這兩邊都不想去,那沒智慧,也不仁慈。不過樂在這個地方還有一個解釋,《辭典》裡面樂是喜好、欣賞,但在佛經裡面這個樂,他喜好至極叫樂,他喜歡到極處了叫樂,不是普通的喜好。所以我們看《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必定可以往生,這是至心信樂。這個經文每個字我們都不能輕易看過。至心信樂,至心就是到至極,信就是一點懷疑都沒有,樂就是喜好,你很喜歡到極樂世界去,很想去,這叫至心信樂,這樣念十念都能往生。
我們現在有沒有至心信樂?有,我很想到極樂世界去。接下來我就要問你一句,真的嗎?我再問一句,真的嗎?我很想去極樂世界。真的嗎?真的。好,真的,有病你就不要去看醫生。你就要到極樂世界去看什麼醫生?試看看,一試就知道,這個我是過來人。現在念佛的人他都沒有搞懂什麼叫至心信樂,什麼叫信願行,他都沒搞懂,他怎麼可能會往生?所以現在我們一般跟人家講往生是安慰他的。會,一定會往生,總有一天會往生,這一生沒去,來生也一定會去。你哪一生哪一世達到經上講的這個標準就一定去,你現在還達不到這個標準你就去不了,問題是出在這個地方。經都有無量義在,不是幾個字看了我們好像都懂了,其實我們根本就不懂。如果那麼好懂,佛就不用講四十九年,對不對?我們也不要天氣這麼熱大家坐在這裡,我們去喝咖啡多好,吹冷氣,吹空調,是不是?
「樂,欲也;覽,看也」。樂就是,現在老和尚有講一句話大家有沒有聽過?好學,好學大家有沒有聽過?聽過。什麼叫好學?好學就是好學,我們也是囫圇吞棗。好學,他是深入,學習他不是囫圇吞棗,他很認真的深入去學習,一點一滴他都不放過,那個才叫好學。我們現在實在講,有這個心要來學,還達不到好學這個標準。真的好學的人他一定會成就的,沒有不成就的。現在人家叫我們學,我們都還有一點不太情願,叫我們自己自動自發去學就更難了。好學他是自動自發,別人也勉強不得,勉強叫你學,他愈學愈痛苦。所以《禮記》上講,「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主動去他那邊教他,他學不到東西,不是他自己願意學的,你自己要來教我,他也很勉強,他也很無奈,他沒有那個學習的心,所以他學不到東西。如果他自己找來的,他有這個心要學,他就學到東西,因為他有心要學。他沒有心,我們跑去教他,有時候他也是心不甘情不願,他對你講的也不會尊重,也不會重視,也不會在意,他學不到東西。他學不到東西,兩方面都浪費時間,他學得也很痛苦,講的人也浪費時間,白費口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如去喝咖啡看電視,或者個人自修,找自己興趣的去修。所以《禮記》講「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古時候教學的態度是這樣。現在不一樣,現在都老師主動去找學生,招生,開補習班,老師是為了賺一點學費,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雙方面都沒有真受益。
樂就是好學,我們現在說真的,為什麼提不起好學的心?因為我們不知道這樣東西的重要性,它的功德利益在哪裡我們不了解。當我們了解它的重要性,知道它的功德利益,我們自然就會生起歡喜來學習的心。過去為什麼生不起來?因為你覺得這個好像不是很重要。老和尚講經雖然常常提,但是我們如果不是依眾靠眾,大家一起來學習,也很難自己提得起來,自己自動自發來學習的人畢竟還是很少。所以古大德才提倡共修,依眾靠眾。像我們現在大家都依眾靠眾,我也依靠你們,如果你們不來,我肯定不會一個人在這邊講這個,所以大家互相依靠,這個叫依眾靠眾。自己自動自發要學的人,這就非常難能可貴。如果自己願意來學,樂欲,天下沒有一樁事情學不成的。所謂天下無難事,下面那句大家知道嗎?只怕有心人。對!有心的人什麼難事對他來講都不是難事,因為他有心,他有心要去做。如果無心,再容易的事情都做不成,你就不想去做那個事情,再簡單、再容易都做不成,因為他沒有那個心。所以,樂欲兩個字,我們也不能囫圇吞棗看過。我們現在補習這個功課,怎麼讓我們生起樂欲之心,這是一個課題,後續的學習我們才會有興趣,有了興趣你樂欲才會生長。不然學了就是枯燥無味,學了就是沒味道,沒味道你就沒有興趣來學,是不是這樣?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思考一下。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有嘗到這個法味,你就欲罷不能,你自己會一直深入,也不要人家逼你,你自己就很有興趣。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進一步去認識理解戒學它對我們的幫助,它的功德利益,你了解得愈多,對於學習的興趣會愈提升、提高。這是樂欲的意思。
「覽,看也」。看也是要細心的看,也不能粗心大意的看過,這樣你也得不到它裡面的旨趣。「閱是檢閱,遍觀也」。檢就是檢查。現在你看,我們這個文念一念,大概消文釋義簡單講一講也可以。但是現在大家好像覺得我很麻煩,因為我每個字又要查個字典。因為它每個字都有它的含義,你對這個字面上的含義如果了解得不夠,你對整個文就無法深入。譬如說樂,樂是喜歡,大家都知道,喜歡到什麼程度,我們就不知道。如果你知道這個樂是喜歡到至極叫做樂,你看到這個字就不一樣,你的體會就不一樣。閱是檢閱、檢查,像我們現在查字典,這是檢,你每個生難字、古字都要把它查出來。像這個字是麤,古時候是三隻鹿,下面兩隻,上面一隻,這個叫麤,三隻鹿。現在用這個字,簡體怎麼寫我不知道,一個米再一個且,這個音念粗,跟這個麤一樣,意思一樣,音也一樣。粗就是大略、稍微、初步的。
「律藏全書,即沙彌十戒法並威儀等經」,這個經我們以後會找出來。我在澳洲比較有時間,《佛說沙彌十戒儀則經》,我有請人幫我找出來,也有印出來,等到我們這本念完再來看。「今此《要略》,為便初進,庶知持犯粗相」。《增註》裡面講蓮池大師的《要略》是為了方便初學來進一步知道沙彌十戒它的持犯粗相,粗相就是大概的,比較明顯、比較容易懂的,開遮持犯比較粗淺的這些戒相。初學你講得太細,他可能一時很難理解,所以這是方便初學,初進。像我們都是初學,《要略》給我們大概的明瞭持犯的粗相。「欲悉微細行持,自當廣閱全書。」這個戒相,開遮持犯,如果我們要明瞭,悉就是明瞭,你要全部了解這個微細的行持,自然應當廣閱全書,廣就是說你廣泛的去閱覽全部的書籍,講到沙彌戒的書籍,你才能知道這些微細的行持應該怎麼行持。我們初步的先學這個,這個階段我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後進一步應當再去看全書,才知道這個微細行持怎麼行持。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這一段我們明天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