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18

  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第七頁第一面,我們從倒數第四行當中看起:

  「譬如四輩弟子。不勤修敬三尊。懶惰懈怠。欲求道果。不欲下三果。唯欲得第四無生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人。等無有異。」我們昨天講到這段。上面是舉出《百喻經》的一個公案,這是一個比喻,說有一個愚痴的人,他看到一個富貴人家蓋了很莊嚴、很華麗的三層樓(在古代三層樓是富貴人家才有的),他就找一個木匠來,請這個木匠直接幫他蓋第三層。木匠就講,哪有不蓋第一層可以蓋第二層,沒有蓋第二層能蓋第三層的?這個愚人他就很固執,他說我不用下面那兩層,我只要上面的第三層。當時人家聽到就覺得很奇怪,大家都笑話這個人,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弘贊律師舉出《百喻經》這個經文,也是比喻我們四輩弟子,四輩就是四眾弟子,在家二眾、出家二眾,「不勤修敬三尊,懶惰懈怠,欲求道果,不欲下三果,唯欲得第四無生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人,等無有異」。就是像那個愚痴的人一樣,他不要下面兩層,只要第三層。譬如我們佛門四眾弟子,你不勤,勤就是認真努力來修學,敬就是恭敬,依照三尊就是佛法僧三寶,努力的來恭敬、修學,懶惰懈怠,這樣想求得道果當然是達不到的。

  這個道果,它也有個層次跟次第。「不欲下三果,唯欲得第四無生果」。下三果,昨天也跟大家大概報告,初果須陀洹,二果阿那含,三果斯陀含,這是小乘修學斷證果位的次第。第四無生果就是阿羅漢果。在小乘修學的階段,到了阿羅漢就算畢業,一個階段性的畢業,所以阿羅漢叫無生,也叫無學,畢業了。你要達到無生果,你沒有經過下面這三個果位的次第,怎麼可能達到第四無生果?當然不可能。你沒有先經過下面三個果位層次的修學,你一下說我就是要達到無生果,人家聽了也會覺得很奇怪,人家笑話,就如同那個愚人一樣,不要下面二層只要第三層。

  無生果這裡也有註解,無生果是阿羅漢果,「譯作殺賊、應供、不生」,不生就是不再來六道生死輪迴。他修到「至非想處」,到四空天最高的,他就斷思惑,「思惑斷盡」,他的定功已經超過四禪八定,進入第九定,在《楞嚴》講九次第定,就是聲聞乘極果,極果就是說他到達一個最高的位次,在小乘,好像我們小學讀到六年級就畢業了。「以其斷盡一切見思二惑,故謂之殺賊」。殺什麼賊?就是見惑跟思惑,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這兩種惑斷了就得到極果。極果得到就是說你不會再到六道來生死輪迴,超越三界六道。他得到這個極果,「應受人天之供養,故曰應供。一世之果報盡,故永入涅槃,不再來生三界,故謂之不生」。無生就是不會再來六道投胎,生死輪迴,他不需要再來。不來他在哪裡?他就住在涅槃,在小乘叫做偏真涅槃。但是這個不是究竟,它只是一個相似,如果停留在這,還是不對的。有一些小乘的聖人,他證得涅槃就住在偏真涅槃,他也不來六道度眾生,也不想再向上提升,佛就呵斥這些人叫「焦芽敗種」。意思就是不求上進,好像你小學讀畢業了,你不想升學,就停留在那個地方。但是他最長,根據經上講,兩萬個大劫之後他還是會覺得自己有必要再提升,還是迴小向大。但是在這個當中就耽誤很長的時間,佛不希望大家耽誤時間,一分一秒最好都不要耽誤。這就是無生果,無生果就是小乘修學的次第。

  我們《沙彌律儀》跟比丘戒,這個出家戒,這是小乘戒。小乘戒在我們中國大乘佛教國家,小乘戒也都變成大乘戒,因為都有受菩薩大戒。泰國、斯里蘭卡,他們純粹是小乘國家,他們只有小乘戒。所以他們修學最高的成就只能證阿羅漢,不能成佛、成菩薩。小乘戒我們仔細看,都是屬於比較消極、止持,就是約束自己,自己得到解脫,沒有講到教化眾生這方面,主要是約束自己;菩薩戒就有約束自己,也有教化眾生。這是小乘戒跟大乘戒不同的地方。所以戒幫助我們證果,斷見思惑。

  「若不依三乘次第,先學大乘,亦復如是」。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菩薩是大乘,大乘佛法。如果你不先學小乘學大乘,也有困難。所以下面舉出《佛藏經》,佛也有這麼開示,「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就是說你不先學小乘佛法,然後再學大乘佛法,這不是佛弟子。我們中國是大乘佛教的國家,但是也不可以疏忽掉小乘的修學。其實我們現在連小乘都談不上,人天乘我們都沒有這個基礎。其實小乘是建立在人天乘的基礎上。五乘佛法,應該念勝,現在大家都念成,念習慣了。五乘佛法,第一個是人乘,第二個天乘,第三聲聞乘,第四緣覺乘,第五菩薩乘,這叫五乘佛法。聲聞、緣覺是小乘,菩薩是大乘,這三個合起來叫三乘佛法。小乘建立在人天乘的基礎上,現在我們講說修小乘,《沙彌律儀》是在修小乘,在淨業三福是屬於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屬於第二福。第二福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第一福是人天乘,「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人天乘的佛法。

  我們現在實在講,連小乘的條件都還不夠,連做人的條件都還沒有,所以我們現在講小乘,對我們來講還是太高了。但是現在我們怎麼樣?小乘叫小學,緣覺算是中乘,也有經典講中乘。人天叫幼兒園,幼兒園這是小班,這是大班。我們現在連幼兒園都沒有,然後進入大乘,現在聽《華嚴經》是一佛乘。我們現在幼兒園都沒有,我們現在是這樣的程度。我們現在連做人都不會做,怎麼能作佛?大家想一想可能嗎?有一尊佛是不會做人的佛嗎?有沒有?我成佛了,但是我不懂得怎麼做人,有沒有這樣的佛?有,不是覺悟的佛,是迷惑顛倒的佛,就是我們現在這樣,因為人人都有佛性。我們有佛性,你要開發我們的佛性,還是要有這些基礎。所以老和尚為什麼現在一直在強調《弟子規》,他為什麼一直強調?因為看到我們現在學佛的人都不懂得做人。你人都做不好,你怎麼去作佛?特別我們出家人,出家人剃這個頭是不好玩的,不是剃了很好玩,是很不好玩的。為什麼?你出家剃了頭,這個形相就代表佛教,佛法就是要教化眾生的,我們自己都修不好,我們怎麼去教化眾生?我們拿什麼去教化眾生?自己這個人都做不好。我們出家人,人家都稱我們什麼師什麼師,師就是說以你為老師,向你請教,他不會做人,我們要教他做人。我們自己都不會做,我們怎麼可能會教他?就沒有辦法教他。

  所以現在老和尚提出一個規定,就是說以後要來剃度,要先學兩年的《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不是學了就算,學了要及格才可以,才能給他剃度。剃度之後,學《沙彌律儀》,學會了,真正落實了,再去受戒。現在他老人家提出這樣的條件。當時我出家的時候老和尚還沒有提出這個條件,所以我出家了。這個也是因緣,現在最近這二、三年老和尚都提出這個條件,所以現在要出家必須要有這樣的條件。最近有一個馬居士,在澳洲認識的,他要跟我出家,他來給老和尚報告。老和尚說不可以,先到中心來,現在在中心受訓。老和尚說等到百七之後,中心受訓,受訓之後才能剃度。老和尚定了這個條件是正確的,這個可以提升我們出家眾的水平。我們現在也不要怪社會的人士對佛教生不起恭敬心,因為我們出家人,包括四眾弟子,表現得讓社會大眾覺得不怎麼樣,可能我們修的還比他差,他的修養還比我們好,他怎麼會生起恭敬心?當然不會來學習。古時候出家人他的確有達到那個水平,所以連皇帝都尊重,都拜他做老師。

  我們現在學習,知道有個基礎,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現在大家已經剃了頭,頭剃了,剃了我們要補習這個功課,我們還是要從這個基礎來學習。先學做人,學做人就是你懂得怎麼跟人相處,會不會做人就是懂不懂人與人相處。這個答案就出來了,如果我們跟這個合不來,跟那個合不來,這表示我們還不會做人。這個我們在道場看得非常多,有的人他就是沒有辦法跟人相處。不是說大家不順他,大家都順他,他也生煩惱,問題是這樣。大家都遷就他,他還是要生煩惱,因為煩惱不是人家給他,是他自己心裡生出來的,不是人家給他的,他自己也會跟自己過不去,這是什麼?不懂做人。所以老和尚為什麼要提倡《弟子規》?做人就是《弟子規》,你沒有《弟子規》,你後面的都學不成,沒辦法,因為你人都不會做。要學《弟子規》,《弟子規》是我們的根,現在老和尚給我們規定的一個功課跟標準。現在人,你不要看他念到博士班,博士我們到外國接觸很多,那個博士比沒有讀書的還不會做人。有一些老人家他還有受到傳統舊的教育觀念,他還懂得做人。他雖然不認識字,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人情事故,待人處世的道理他懂,他有學過。現在年輕人這些都沒有,大人也沒教,他也不懂,學校也沒有教,社會也沒有教。不相信,你可以去跟一些博士接觸一下,博士都是什麼?個個貢高我慢,那就是不懂得做人。

  我們現在來學習《沙彌律儀》這段話,我們再看看老和尚最近提倡的這些基礎課程的修學,強調又強調,幾乎每一堂課講經他都會提出來。他提出來,一直不斷重複提的,表示這是最重要的,而且是當前最迫切需要的。這個如果學不會,你要學後面就有困難,好像地基,《弟子規》就像地基,挖的地基。大家有沒有看過蓋房子?蓋房子你要先挖四四方方的,柱子,最底層的鋼筋打上去,然後鋼筋再升上來,那最底層的就是《弟子規》。柱樑都打好了,地鋪起來再造地樑,這就是《感應篇》、《十善業道》,小乘。這就像三層樓一樣,這是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一佛乘是成佛,最高層次,成佛。所以我們學習沒有按照這個次第,我們怎麼學都學不成。現在看到我們佛門四眾弟子修學都有障礙、有困難,現在老和尚這麼強調給我們講,也是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就是說我們缺少這個基礎的修學。

  你沒有先學做人,你自己做錯事不知道,你自己做錯了以為自己是對的,問題就出在這裡,會隨順自己的煩惱,我們凡夫都會這樣。所以不能相信我們自己的意思,我們現在會隨順自己的煩惱。所以為什麼我們修學,古來唐朝時代,「百丈立清規,馬祖建叢林」,他為什麼要提倡共修?是依眾靠眾。大家住在一起是為了依眾靠眾,如果不是為了依眾靠眾,不一定大家住在一起,大家沒有一定要住在一起,可以住在一起,也可以不住在一起。提倡共修就是依眾靠眾,依是依靠,互相依靠,你靠我、我靠你。依眾靠眾就是什麼?就是要調整自己的煩惱,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把它調整排除掉。因為你自己一個人總是會隨順自己的習慣,我自己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個就是隨順煩惱,我要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叫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你跟大眾生活在一起就不能這樣,你不能自己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我現在出家二十幾年,我自己也有道場、也有徒弟,這也是依眾靠眾。像你們每天早上七點在下面排隊等我,這就是依眾靠眾,超過五分鐘我就很不好意思,害你們在那邊等那麼久。如果我一個人沒關係,慢個十分鐘,不然我七點半再吃也可以,這個就隨順我的煩惱習氣。這是什麼?大家互相依靠。

  我現在做三時繫念,這個也是依眾靠眾。如果我一個人,我可以睡到,蔡老師講的,「睡覺睡到自然醒,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數錢數到手抽筋」,最後兩個字結論是作夢。不知道有沒有聽蔡老師講過這個?我都很認真聽,我現在在學《弟子規》。現在年輕人他就是只要享福,父母都是給他享福,他在社會上自己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他就想,他找的工作不要規定他幾點起床,這樣的工作,睡覺睡到自然醒,睡到他自然醒過來,幾點都沒關係;錢多事少離家近,錢要多,事情要少,離他家很近,走兩步就到了,不用搭車。這個是現代人。所以我們依眾靠眾,這個非常重要,依眾靠眾就是在斷我們的煩惱習氣。所以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也是依眾靠眾,依靠大眾的因緣。不然,實在跟大家講,要連續做七天我就不會來,就不敢來,為什麼?因為後面的行程都排好了,都答應人了。但是因緣這樣,也可能是佛菩薩安排,讓我有機會跟大家再度的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來學習,互相成長。

  《佛藏經》跟我們講,「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今不學沙彌,欲得具戒」,你現在不學沙彌戒,你要得到具足戒,具足戒就是比丘戒,你沙彌戒都沒有學好,你怎麼可能得到具足戒?這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具足戒要有沙彌戒的基礎,這是講我們修學的一個層次、次第。「不持淨戒,欲得頓悟」,你不持淨戒,你想要一步登天,頓悟就是大徹大悟。這是蓮池大師那個時代,很多佛門的出家人都是這樣,一出家他就要趕快聽教參禪。根據佛的規定,要五夏專精戒律,要偏重在律學的學習。像老和尚現在提出的四門功課就是律學,《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出家眾加一個《沙彌律儀》,四樣,四個根。這四個根要在五年當中認真來落實、學習,你才會有成就。不然你現在就去聽教參禪,你再聽個幾十年還是開不了悟,為什麼?你有障礙,你的障礙沒有排除。這個障礙就是沒有基礎的修學,聽的理論很高、很好,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你用不上。怎麼知道用不上?還會生煩惱,你就用不上。《華嚴經》的法身大士哪裡有煩惱?他無明都沒有,怎麼還會有煩惱?我們現在聽經教是可以一面聽,《華嚴經》的理論是可以「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次第,圓融是同時,我們可以同步的修學。但是在同步當中,我們基礎這方面要比較偏重一點,要加強,你這樣學經教才有個入處。不然你聽經教參禪開不了悟,保證開不了悟。

  現在大家跟老和尚學習,實在講,我在旁邊看,我心裡也很清楚、也很明白,學得成學不成就要看看你有沒有這個基礎。不是你去跟老和尚親近,跟他住在一起你就學得成,這個也不一定,有多少人跟在老和尚身邊,學到走火入魔的都有。真的我沒有騙你們,我看了幾十年,難道我還會騙你們嗎?我也沒有必要騙你,騙你我也沒有什麼好處。看多了,累積經驗,這個都是真的。為什麼這麼多人聽經他不入?他學錯了,最重要是他沒有基礎上的修學,包括念佛的人、聽教的人,學這個,學不起來。為什麼可以很斷定他有沒有成就?第一個,你就先看他做人,他如果不會做人,你說他已經成佛,你把我打死我都不相信。大家想我講這個合理不合理?你說他人都不會做,人情世故,他怎麼去對人,怎麼去跟人家相處,他都沒辦法做到,他說他現在已經頓悟、他成佛了,他已經明心見性,真的,你把我打死我都不相信。頓悟是什麼樣子?頓悟了他不但會做人,而且他做得很圓滿。第一個,他不會有煩惱習氣,他不會貢高我慢,他對人都很尊敬。

  你看六祖開悟,大家看《壇經》只是想看那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都喜歡念這首偈。但是都沒有看到六祖看到一個童子就尊稱他上人,那句大家都沒講。其實那一句就是做人,看到一個童子,他已經頓悟了,他還是祖師,他對那個童子還稱他上人。他還要去給獵人看守獵物,去做他的傭人,把那些人都當作佛菩薩。開悟的樣子是那樣,你看你有沒有開悟。所以這些佛經祖語,祖師大德這些要多看看,你才知道怎麼叫開悟,怎麼學習才是正確的,學得對不對。學佛,就像老和尚以前常講的,像開號碼鎖的保險箱,你有一點偏差都打不開。所以不能有絲毫偏差,方向要非常正確,也就是說我們的用心,心態要正確,不能有偏,偏在哪一邊都不可以,我們學習其實就是學這個。

  高的層次一定包括下面的層次,下面它不一定有上面的,也可以再提升到上面去。譬如說有《弟子規》的基礎,他不一定有《感應篇》的基礎;有《感應篇》的基礎,他不一定有《十善業道》的基礎;有《十善業道》的基礎,不一定有三皈五戒、沙彌戒的基礎。但是他們是可以再提升上去,可以提升的。你上面的,譬如說你有沙彌戒,你三皈五戒一定有,有三皈五戒、沙彌戒一定包括《十善業道》,《十善業道》包括《太上感應篇》、包括《弟子規》。好像三層樓,第三層一定包括下面二層、一層。上面一定包括下面,下面的他不一定有上面,但是他可以加上去,可以提升上去。他也可以我蓋一層就好,我不要再加蓋了,他就一層。所以現在也有很多人,一般社會人士,他不是學佛的,他只學《弟子規》,學會做人,他停留在這個地方。但是他有這個基礎他是可以再提升,如果不提升他就停留在這個階段。就像我要蓋一層樓,蓋好了,他不想再蓋第二層。我們學《沙彌律儀》就像第四層樓一樣,我們第四層的一定有下面第三層、第二層、第一層,上面一定包括下面,這是一定的。「不持淨戒,欲得頓悟,如彼愚人,何有異哉」。這跟那個愚痴的人,要第三層不要下面兩層有什麼兩樣?

  「罔意高遠亦可慨者。昏昧無知曰罔意。妄齊先哲曰高遠。原高是指比丘。遠即指菩薩。慨是傷歎之辭。」這給我們解釋高遠的意思。「又高遠亦佛祖所證之地。由狂忽學。故失慧明。由失慧明。故無所知。由無所知。故不識教行理果。三學之次第。妄跨高遠。擬齊佛祖。誠可傷愍。故云亦可慨矣。」這段話弘贊律師再給我們補充解釋。

  「罔意高遠亦可慨者」,這是解釋蓮池大師《要略》。「昏昧無知曰罔意」,就是無知,罔意就是他不懂。「妄齊先哲」,他不知道修學的次第,想要一下子就跟聖賢一樣,一步登天。高遠他下面有兩個解釋,「原高是指比丘」。比丘戒比沙彌戒程度要高,遠是指菩薩戒。一般我們中國佛教受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大戒,菩薩戒是第三壇,比丘戒第二壇,初壇是沙彌戒。遠就是指菩薩,這是講高遠。你沒有沙彌戒的基礎,你要學比丘戒、學菩薩戒學不來。我們現在依照老和尚給我們講的,我們現在沒有三皈五戒也學不了沙彌戒,沒有《十善業道》、《太上感應篇》、《弟子規》的基礎,也學不了三皈五戒、沙彌戒,這個都學不到。所以老和尚現在提倡這些是基礎的基礎。另外他又解釋,「又高遠亦佛祖所證之地」,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佛菩薩、祖師他們所證得的這個地位,成佛了,這個是高遠。「由狂忽學,故失慧明」,智慧失去了就叫失慧明,好像我們眼睛一樣,你失明了,眼睛看不到,你就沒有辦法走路。「故無所知」,因為他沒有智慧,不明瞭,所以對修學的次第、它的成果一無所知,不知道。「由無所知,故不識教行理果」,佛的教學分教經、行經、理經、果經,這些都不認識。「三學之次第,妄跨高遠」,如果我們不按三學的次第來學習,一下子想要達到高遠,「擬齊佛祖」,這個我們也可以理解,這是不可能達到。

  所以下面是感嘆的言辭,「誠可傷愍」,傷就是哀傷、悲傷,愍就是憐愍。這樣學習,你就很清楚,他不會成就,不會成就這一生他又空過,時間又浪費掉,非常可惜,值得憐愍。「故云亦可慨矣」,亦可慨矣就是說感慨,這是感慨的話。現在人修學都不知道修學的層次、次第,所以一生都不能成就,這也是讓人感到非常感慨的一樁事情。這裡我們簡單看一下,這個慨音是凱。我們先看罔,罔這個字跟往來的往音是一樣的。罔就是迷惑、困惑的意思,就是無知,他很茫然無知,是罔的意思。慨這個字是一個豎心旁,跟既然的既合在一起,跟凱旋這個凱的音一樣,在此為的確、確實,這個慨是「就是這樣」的語氣,就是這樣。下面引申昏昧的意思,心智未開。這個罔又通無。這個字我們大家看一下,如果你覺得要把它抄起來,你可以註在旁邊,你可以抄起來。因為每個字都有它的意思,我們學習這個東西,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對我們初步的依文釋義,依照這個文字,這個文一句、一段,文字的意思我們都要明瞭,這句話合起來你才知道它在講什麼。如果你對這個字不是很清楚,這句話講起來我們就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所以一定要明白。我們今天到這裡是一個段落。

  下面還有一點時間,早上我也提到十大礙行,簡單講一下,這是妙葉大師法華三昧十大礙行的節錄。第一個,「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所以修行人也不要說都沒有病,有一些病苦也不是不好,沒有病容易生貪欲。第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我們處世也不要求事事順心,都沒有困難,如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困難容易生起驕慢、奢侈,驕奢必起。第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究心是參究我們這個心,我們也不要求說都沒有障礙,有業障現前也不是壞事,你心無障所學就躐等,躐等我們這幾天已經講過,就是跨越,你會想不按照次第來學習。有了障礙,像我們現在修學遇到障礙,我們現在究心有障,就知道我們學的是躐等。所以我們現在從戒學的基礎來學習,你遇到障礙才回頭再來從這個基礎學起。我們現在,老和尚叫我們回頭學《弟子規》,這樣才不躐等,躐等就是超越次第。

  第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也不要求說都沒有魔障,沒有經過魔障的考驗,誓願不堅定,魔多反使道心堅。第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我們做事情你也不要想說很容易就成就,很容易成就,我們是凡夫,很容易志存驕慢,心志容易傲慢、輕忽,輕是輕視、傲慢。我們建過道場的人都知道這個經驗,一個道場,你在任何一個地方建道場都會有障礙,保證有,絕對不會沒有。你要蓋個道場,我們在台北雙溪蓋個小念佛堂都有障礙,都有人來坑你,很厲害的,他不管你什麼學佛的。我們的護法陳永信居士,他帶莊智師去,看他看到出家人會不會比較好一點。結果莊智一去就被他教訓了兩個小時,被罵了兩個小時,罵他不孝,不在家裡孝養父母,剃頭。陳永信說不好意思,想說找出家人去,看他會不會比較不會罵,罵得更厲害。所以我們現在經過這樣的磨鍊,志就不敢存輕慢。

  第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則虧失道義」。我們跟人家交往,不要指望說你要有什麼好處給我,如果對我有利益的我們才是朋友,沒有利益我們就不往來,這樣是虧損道義。所以我們與人交往是一個平常心,不管有沒有利益都是一樣的。第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我們跟人相處也不要求人家樣樣都順我們的心,如果樣樣順我們的心我們就矜誇,好像我們都很了不起。所以現在我道場用人,也有脾氣很好的。你看莊嚴她現在脾氣好不好?她脾氣就不好。我們道場祕書長叫莊慈,她就怎麼罵她都不會生氣,她也不會出惡口,她就不一樣;還有一個莊善,她們兩個是慈善,人家罵絕對不會回口,口業修得很好,所以我把她們取做慈善。她就很凶,嚴格。我就說這個道場,脾氣很好的也要,脾氣很不好的也需要,就好像調味料要辣椒,要大辣的,也要不辣的,要調一調。我都要看她臉色,我在修忍辱,我這個跟老和尚學的,老和尚都在順一些護法、居士,我去圖書館學到這一點,不然我怎麼會接受?打死我也不會接受。在圖書館被磨得很厲害,不然我的脾氣也是非常不好的,也是被修理出來的,被修理過的,所以我才能接受,接受之後覺得有時候凶的人對我們也是有幫助的。但是我看她也是真正在做事,就是脾氣差一點。所以這十條我是先寫給她看,貼在她的房間,我有跟她講,妳要這樣修。

  第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我們布施給人家,也不要指望人家報答我們,如果我們布施給人家指望他報答,這個意有所圖,有目的,這心就不真誠。第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痴心必動」。見到利不要求去沾這個分,你一沾分,痴心就動,我們的智慧就被愚痴蒙蔽,被名聞利養障礙。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被抑就是被壓抑、被冤枉。我們在圖書館都是這樣被鍊的,修行不是講一講,老和尚都是常常給我們冤枉,而且你還不能講理由。老和尚說,不能接受冤枉的人,你不能承受這個冤枉,不能交重責大任給他。所以冤枉你,你還要認了。這樣怎麼修的你們知道了嗎?以前我在圖書館常常受冤枉,但是也不敢講,就認了,就認倒霉,不求申明,因為你一申明,怨恨又更深。我就是要冤枉你,你又要申明,怨恨又更深。所以常常被冤枉,冤枉就被抑不求申明,不要去解釋,冤枉就冤枉,當作消業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