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華嚴—普救夜神章 (第十二集) 1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06-0012
倒數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令無量眾生成就威德清淨根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隨順平等力菩提之行。】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段是講佛成道之後,轉法輪利益眾生,在這段經文前面一句,是利益人天,第二句是利益二乘。從「令無量眾生成就出離菩提之行」,這個以下一共有十句,是講利益菩薩,利益菩薩總共有十七句。前面的十句講成就菩薩行,後面的七句是講菩薩的地位,從三賢到等覺。我們剛才念的這一句是第四句,前面三句我們已經講過,今天從這個地方講起。
在經文裡面我們能夠看到佛陀他的本願,願力不可思議,尤其是句句都說到『令無量眾生』,可見得不是成就少數人,無量是沒有限量的。可是佛門當中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這無量眾生包不包括無緣之人?給諸位說,是當然包括在其中。其實哪個眾生與佛沒有緣?尤其是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哪個人與佛沒有緣?所謂是佛不度無緣之人,是說那個人根機成熟,他沒有成熟,佛來度不了他。譬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城東老母就與佛無緣,她看到佛,掉頭就走。佛有一次現了神通,她往東面走,佛化一個身在東面;往南面走,又化在南面。四面都有佛,不管她往哪裡轉,都看到釋迦牟尼佛,結果怎麼樣?她大哭起來,佛就沒有辦法,這個沒有法子。所以這個無緣,是她的機緣沒成熟。此地講無量眾生統統都包括,佛經常跟我們說,機緣成熟的要成就他,機緣沒有成熟的要給他作增上緣。由此可知,佛是沒有一個眾生不度,他是以無量的善巧方便。我們在這裡也能夠讀得到,這是說無量眾生。
『成就威德清淨根菩提之行』,句句都有「菩提」兩個字,菩提行我們通常也稱為菩薩行,意思是一樣的。「威德清淨根」,著重在根,根是比喻,譬如植物它有根就能夠生枝葉花果。佛法裡面通常給我們講五根,像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信進念定慧」,這是菩薩的五根,也是成佛的五條根。這個根我們要修到幾時就可以不要修了?給諸位說,一直要到成佛。為什麼?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他需要根利才能夠斷惑。三十七品裡面要是講前面,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可以說到圓教初住就沒得修的,圓滿了。根利,七菩提分、八正道等覺菩薩都不能捨,還要修。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我們不要把它當作那是小乘法,錯了,此地講的這個根就是五根。菩提心現前,這就叫「清淨根」,這個時候的行是覺行,不是迷惑的這種行為,是覺而不迷之行,唯有覺行才是真正的威德。
第五句說,『令無量眾生成就隨順平等力菩提之行』,你看看,這個句子接著的,前一條是講根,這條講力。根增上就有力,這種力能夠斷惑證真,力在什麼地方顯現?在隨順平等中顯現力用,不可思議。這句正是本經所說事事無礙的境界,我們今天為什麼有障礙?沒有根、沒有力,所以處處成障。如果有根,更有力量,那還有什麼障礙!那就到事事無礙。所以根與力我們不能不重視,可是你要想成就根力,前面三科道品不能不修,尤其是念處、正勤。四念處是修慧,是增長智慧,我們今天修道,說實在的話,最嚴重的障礙就是這四條。
世間人貪戀自己的身體,不知道「觀身不淨」,以為自己很清淨,以為自己很可愛;換句話說,沒法子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放不下。放不下諸位想想,是不是天天增長我執?第二個「觀受是苦」,我們不曉得這一切享受,以為享受是什麼?享受很樂、很自在,這個都是迷惑,都是不覺。欲界裡面三苦八苦條條具足,色界裡面雖然沒有八苦,它有壞苦,它有行苦;乃至於到無色界還有行苦。三界統苦,你要認為三界裡面有樂,這是錯誤的觀念。「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眾生叫四顛倒,沒有常樂我淨,他以為有常樂我淨。這是智慧,如果真正能常作如是觀,覺悟了,這個世出世間一切法,你就能放下。放下了覺性就現前,在一切境界裡才不迷,這是何等的重要!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不能忘了四念處,這是佛法的根本法,三乘同學,聲聞、緣覺、菩薩都要修的,好像學校裡頭叫共同科目,不管你學哪個院系統統要修的。
四正勤也非常重要,四正勤是精進,斷惡修善,兩條是斷惡,兩條是修善,必得有這樣的基礎,才能成就五根、五力。那個四如意足是定,那就是念處、正勤成就之後,他這個得定,定裡面發神通,有感應,我們俗話說有求必應,無求不得苦。所以我們修行不管修哪個法門,縱然是修念佛法門,《彌陀經》裡面從五根五力講,那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我們現在還沒去,沒去,這個四念處、四正勤是非常重要。念處、正勤可以幫助你往生,四如意足就是一心不亂,到一心不亂就如意、就自在了。當然經裡面講的這是大菩薩,他們的根與力都非常的殊勝,所以能夠成就隨順平等力的菩提行。
【令無量眾生成就現前入法城菩提之行。】
『入法城』,城是比喻,也正像在《八十經》裡面入法界,「入法城」也就是入法界,法界是一真。前面五句所講的三賢菩薩都有,這一句要登地才有,三賢菩薩沒有,我們這個說法,是說依別教而說的。如果從圓教來講,那初住菩薩就有了。別教的初地他這個境界與圓教初住是相等的,雖然講相等,裡面還有不同。那個自在無礙,別教初地菩薩比不上圓初住,那個圓人的思想他就是不一樣。雖然講斷證的功夫相等,都是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也是證得了一分寂光淨土,可是他這個自在受用不一樣,不相同。這個諸位以後慢慢去體會。這句就是見性的境界了,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
【令無量眾生成就遍至一切處不可壞神通力菩提之行。】
以下全都是講的事事無礙。一念之頃可以遍一切處,『不可壞』是形容他的神通力(神足通),他有這麼大的能力。既然曉得是『遍至一切處』,《彌陀經》說西方世界距離我們此地,是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佛國土要比起「遍至一切處」,實在是渺小得太多了。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於西方這樣的一個距離,就不會感覺得恐怖,不會感覺得太遠:恐怕到不了,就不會。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因為遍至一切處都是自性變現的,正是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在我們自己真心之內包括的,哪有不能到的!所以一念之頃就可以到。而我們今天所以之不能到,是我們迷失了自性,自己給自己造成了障礙,原因是在這個地方。底下一句說:
【令無量眾生普於十方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生希有心。安住平等菩提之行。】
這句正如同十大願王裡面所講的,「上求佛道」。學佛要記住,沒有佛來教我們,我們的成就總是有限。再好的老師,甚至於文殊、普賢,他還要帶你去見佛,他沒有說跟我就可以了,不必見佛,你們看看經上有沒有這種說法?還是要把你推薦到諸佛如來那個地方去參學去。換句話說,我們要求見佛的心不能不切,見佛才能真正聞到純正之法,才是純正。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是等覺菩薩,他那個法是不是純正?如果從跡象上說他不是純正,為什麼?他還有一品無明沒破,他的覺性裡面四十一品無明,他有四十分覺,還有一分迷,摻雜了一分迷,不能算純正。唯有佛才是純正,這是從相上講,跡上說。那從本上,那又另當別論,為什麼?他們早就成佛,倒駕慈航再來的。雖然再來的,他還不能說我就是純正,不行,不可以,還得就事論事,還要介紹你去見佛。這是教學一定的規矩,就是教學的儀式,這個儀式要是破壞了,佛法就不成為佛法。他雖然是古佛再來,甚至於這個佛是新成佛的,還是要尊重他,為什麼?給初學的人做一個榜樣,尊師重道。在過去世間一切法是定於一尊,皇帝發號施令;學校裡也是定於一尊,老師。
菩薩這句的意思,『令無量眾生普於十方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令」就是推薦他、介紹他,去親近十方一切諸佛。『生希有心』,佛出現在世間實在稀有,底下普賢菩薩還有讚歎。『安住平等菩提之行』,這句話很重要,這些諸大菩薩、諸佛如來都那麼樣的慈悲,為什麼不推薦我們、不介紹我們去見佛?他是很樂意的叫我們快快都見佛聞法,都能證入法界,奈何我們自己不成器,他沒法子推薦。怎麼說不成器?我們的心不平等,諸位要曉得,『安住平等』是菩提心現前,就有資格。平等心就是直心,就是至誠心,所以我們如果真正想修行,修什麼?在一切境緣裡面,境是講物質環境,緣是講人事環境,在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面去修平等心。
別人不用平等心來待我們,我們要以平等心待人。我們要想學佛,要想發菩提心,平等心是菩提心的理體,是菩提心的體(本體),清淨、慈悲是菩提心的作用,清淨心是自受用,慈悲心是他受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對待人一片慈悲,還是平等的,還是清淨的。所以菩提心裡面沒有私心、沒有偏愛,只有根性熟的先度,根性未熟的給他做增上緣,幫助他成熟。已熟的要成就他,沒熟的要想方法誘導他成熟,所以沒有偏心。那有這個條件,諸佛菩薩必定來接引你,來幫助你。如果這個地區有很多人成熟了,佛就要示現降生在這個地區,因為他要成熟很多人。假如這個地區只有一、二個人成熟,佛就不必降生在這地區,而以變化身來度脫。這個意思,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也常常的見到。第九句說:
【令無量眾生安住三昧門菩提之行。】
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正受,受就是享受,正是正常,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與不正常享受有什麼區別?不正常享受裡面有五大類,苦樂憂喜捨,心有憂喜,身有苦樂。捨是苦樂憂暫時都沒有的時候,這個時候叫捨受,捨受很好,捨受跟禪定的味道差不多。但是它時間太短暫,它不能維持得很久。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都不正常,都不是正受,我們要問,苦樂憂喜捨是三界六道眾生的享受,欲界這五種都有。色界輕一點,色界比欲界煩惱要輕得很多;無色界裡面只有捨受。到什麼時候才有正受?阿羅漢以上超越三界,九次第定,他所得的這個受是正受,從此以後『安住三昧』。這個意思就是說明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跟一切眾生,特別是凡聖同居土的眾生和光同塵,他的示現跟我們完全是一樣,但是他的感受永遠沒有苦樂憂喜捨,他是住在三昧之中。這個境界,也許我們覺得很怪,假如一個人是苦樂憂喜捨都沒有了,他不就像木頭人一樣。你們也許要問,人要到那個時候,那人還有什麼意思?
他在表面上跟你,你歡喜的,他也歡喜;你憂愁,他也憂愁;你煩惱,他也煩惱,跟什麼?跟戲台上唱戲的一樣。戲台上唱戲的,歡喜,哈哈大笑,是不是他自己要笑?演到那個地方他不能不笑,演到某一個階段他不能不哭,哭笑都不是自己心裡的,這叫和光同塵,內裡面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情。所以叫遊戲神通,佛菩薩在世間跟大家在一起,遊戲神通。我們是當真了,苦樂憂喜捨當真,他是在那表演的,根本沒那回事情,他是「安住三昧門」,這個行是覺行。凡是講到『菩提之行』,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真正有功夫,高明的人能看得出來;凡夫看不出來,心太粗,覺察不出來。有功夫的人能看得出來,他是遊戲神通,逢場作戲的,不是真的,所以他得自在。
【令無量眾生成就緣一切清淨境界菩提之行。】
這句的範圍非常廣大了,凡是前面沒有包括在裡面的,這句就全都包了,無有一法不收在裡頭。由此可知,菩薩起心動念一切的作為無不是清淨的,無不是覺悟的。迷惑顛倒是凡夫,不是菩薩。佛菩薩希望眾生各個成佛、各個成菩薩,這是佛菩薩的本願。這個十句是講菩薩行,菩薩行裡面,總而言之,他的行為是覺而不迷,都叫做『菩提之行』。下面七句,這是講菩薩成就的位次,這個位次也就是菩提行裡面,有功夫淺深差別不同,功夫淺的地位就低,功夫深的地位就高。我們看看第一句:
【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這句是講的十住位菩薩,《華嚴經》裡面有一品很重要,就是縱然不能夠讀全經,全經太大了,你沒有時間,沒有機會讀全經,裡面有幾品重要的一定要讀。我們這個本子前面有,有弘一大師寫的,告訴我們讀《華嚴經》的方法,「初發心功德品」一定要讀,你才曉得『發菩提心』,那個功德十方諸佛共同來讚歎都讚歎不盡。我們初聽的人,看到經裡頭這個說法,總是不以為然,難到真有那麼大的功德嗎?給諸位說,是一點都不假。「發菩提心」難,菩提心一發在圓教就是初住菩薩,別教就入了初地,不發則已,一發就入了佛門。發心那個樣子是什麼樣子?《大乘起信論》裡面就是個樣子,諸位看看那個論的題目《大乘起信論》,剛剛生起信心那是什麼?那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剛剛生起。《起信論》裡面講的境界,就是十住菩薩的境界,菩提心太重要了。
大經給我們說得很多,「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都為魔攝。這個話是真話,菩提心是覺而不迷,妄失菩提心就是迷而不覺,迷而不覺修一切善法統是障礙。善法修多怎麼樣?得善報,得的是人天大福報,享福就很容易造業。你沒有大福報,就是造業也有限,所以大福報容易造罪業。貧窮人家沒有福報,平常想吃一點肉吃不到。不像現在台灣,你們是家家天天都吃肉。我小的時候在大陸上住在鄉下,大概肉食恐怕是一個月、半個月才有一次。我們這鄉村裡面,哪個地方殺了一隻豬,在樹上綁一個竹竿,竹竿上一個小旗子我們叫望子,一天看到那裡,今天那個地方殺豬,可以到那裡去買一點肉,一個月、半個月才有一次。現代台灣怎麼樣?天天過年,福報太大了,從前人造的殺業少,現在殺業太重了。你就想到,你是忘失了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不是障礙?是不是魔所攝?佛要不給我們說出來,不給我們提醒,我們想不到。
所以菩提心要緊,我們平常雖然業障很重,菩提心很想發,天天嘴巴裡說要發菩提心,可是就發不起來。雖然發不起來,要向著這個方向去做,怎麼做法?以真誠的心待人。菩提心是真心,佛在《觀經》裡面講「三心圓發」,講菩提心,他老人家所講的第一個,就是菩提心的本體「至誠心」,第二「深心」,第三個是「發願迴向心」。跟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頭所講的,一對照意思就非常明顯。馬鳴菩薩講菩提心的體,直心,原來直就是至誠,至誠才是直。馬鳴菩薩講大悲心,發願迴向就是大悲心。深心是清淨心,清淨心好善好德,是自利的心,自利是清淨,身心清淨才是自利。不是說有財富、有名聞利養,那就壞了,那些都是魔障,唯有身心清淨才是真正的自利。所以《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十住菩薩修直心,就是修的至誠心,菩提心,三心圓發都發,發了怎麼样?偏重在至誠心上。
我們儒家也講這個道理,儒家沒有佛法說得那麼詳細,儒家講,也講到至誠,它講誠意、正心,誠意、正心跟佛法講的菩提心沒有兩樣。佛法講菩提心講三條,儒家講兩條,兩條跟三條是一樣。兩條怎麼樣?,一個是體,一個是用。講三條,一個體,用裡頭有自受用、他受用,用裡面講兩條。而儒家把這兩條歸納成一條,用是真心,體是誠意,沒有兩樣。所以深心就是自受用的正心,大悲心是他受用的正心,都是建立在至誠心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能不用至誠心待人接物嗎?不以至誠心待人接物,就不是學佛,你所修的,總而言之一句話,人天有漏福報,不是佛法。佛法一定是建立在至誠的基礎上,這點很重要。我們以真心待人,以誠心待人自己非常快樂;虛情假意待人,如果自己還有一點慚愧心,會受良心責備。我今天敷衍他,把他打發走了,沒有誠意,縱然表面很恭敬,假的不是真的。
就現前的享受也不相同,現前要真正離苦得樂,離苦得樂從哪裡來?從真誠上得來,真誠心能離苦,能得真樂。世出世間聖人都是這樣教給我們,我們自己不相信那就無可奈何,那就沒法子。所以菩提心比什麼都重要,無論在什麼地方,那個人騙我,我不騙他,我還是以至誠待他。我心裡很樂,他很慚愧,他不好過,他在這裡騙了我,回去之後很難過:那個人是好人,我今天騙了他。他會受良心責備。他再來騙,還給他騙。我以前見道安法師,我很佩服他就是這點,我有一次去看他老人家,我去的時候剛剛有一個人離開,他告訴我,剛才那個人走了,你認識他嗎?我說我認識,見過幾次面。他說他常常來騙我錢,今天又來騙我。我說怎麼樣?你給他了沒有?給他了,曉得。那個人絕對不會以為老和尚知道,他認為老和尚怎麼樣?老和尚好騙,今天又騙了他,他傻瓜不知道。哪裡曉得老和尚都知道,知道還給他,這難得,這不容易。而且騙的數目都是很可觀,這老和尚過世之後,被欠的債欠了好幾百萬,那些錢都是被人騙去了。所以真心待人自己有真正的樂趣,我們應當要學習。第二句講:
【令無量眾生住菩薩道修菩薩行。】
這句是十行位的菩薩,十行位的菩薩修深心。菩提心裡面修的自受用的心,自受用在哪裡學?『行』是日常生活當中,在平常生活裡面,從早到晚待人接物裡面去修。求什麼?先求自受用。為什麼不說我先求他受用?你先求他受用,那俗話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你怎麼能求他受用?先自己得受用,然後才能談到他受用。當然自他受用都有,可是在這個階段,是先修的自受用,就是在境界裡面、在環境裡面自己能夠得清淨。無論在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始終保持著清淨心,絕不為外境所擾亂。不失清淨,十行位菩薩所修的。自己到清淨,絕對不會為外面境界動搖了,這時候修大悲心完全利他。『菩薩道』,「道」是講存心,覺悟的心。「菩薩行」是正行,正行無有邪行。
【令無量眾生安住清淨波羅蜜道。】
這句是十迴向,迴向位菩薩所修的。菩薩以無量的大願,將菩提心的體用都要達到清淨之極,這要想得到清淨之極那就是要幫助一切眾生。不幫助行嗎?不幫助不行,這個道理在哪裡?教學裡頭常講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你要想自己德行圓滿,智慧的圓滿,都要在教學當中才能達到目標。自己以為自己修得很不錯了,你沒有遇到境界,遇到一個很頑劣的,你碰到之後:這個人不能教,算了、算了,不教他了。那你的菩提心馬上退掉了。在這個地方考驗你,教學是考驗自己。自己認為智慧很圓滿,什麼都知道了,有些人提出一個問題來一問,這一問答不出來了,為什麼?自己平時沒有想到。所以經上常講「師資道合」,老師幫助學生,學生也資助老師,教學相長,不是一面的進步,兩方面都有進步。可見得十迴向的菩薩一定要教化眾生,十住、十行位可以不教化眾生。
為什麼?他著重自修,著重在自利上。十迴向,要達到自利的圓滿再教他,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十迴向菩薩修大慈悲心,修大慈大悲平等利益一切眾生,自己住清淨波羅蜜多,波羅蜜是梵語,意思就是究竟圓滿,清淨波羅蜜就是究竟圓滿的清淨。究竟圓滿的清淨,菩提心就清淨、就圓滿了,這個時候叫三心圓發,在別教裡面講登地了。這個地方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就是要幫助別人,盡心盡力的去幫助別人,一定要相信因果。所以《觀經》三福最後一條才說,「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看看這個四句最後一條。要相信因果,你自己現在有財富,我們以財力幫助別人,盡其所有的幫助別人。統統捨掉了,是不是自己就會受貧窮之苦?當然自己絕不會有這個念頭,我不是完了,我受一點貧窮之苦應該的,無所謂,不以為意。可是你那些財富不多久就又來了,捨不盡的。
捨是種因,得是果報,財富怎麼得來的?你過去生中布施得來的。聰明智慧怎麼得來的?法布施得來的。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得來的,沒有一樁事情說沒有因果的。所以法布施裡頭絕不吝法,我知道多少全盤講出來。絕不要怕將來那個人學的時候,他將來比我高,如果你有這一念就吝法,吝法的果報是愚痴。今天我有這麼多,我知道這麼多都告訴你了,明天又有新的悟處,天天開悟,一直到成佛才圓滿,等覺菩薩再開一次悟就成佛。吝法的人他不會開悟,他有障礙,不是別人障礙他,自己障礙自己,他有分別、有執著,障礙他的悟門。這些道理、事實都搞清楚了,我們才曉得佛教給我們句句都是真實,所教給我們法門皆是正法,應當學。底下一句這是講十地:
【令無量眾生住菩薩初地。】
我們把底下也念下去:
【令無量眾生安住菩薩二地。三地。乃至十地。】
前面所講叫三賢位,十地則稱為聖人了,我們通常講的三賢十聖。為什麼稱聖人?距離佛很近,愈來愈近,這十個位次是佛的鄰居稱為聖人。我們平常念菩薩摩訶薩,那個菩薩就是稱的三賢菩薩;摩訶薩叫大菩薩,是稱初地以上的。初地以上到等覺,等覺也叫十一地,稱為摩訶薩,這才到究竟,菩薩位才算是圓滿。十地菩薩的境界,我們現在讀這個經文正是第四地的菩薩,希望諸位細心去體會。
【令無量眾生入於菩薩殊勝行願。】
末後兩句是等覺位,等覺,等是等於佛,覺就是佛,雖然等於佛還並不是佛,已經等於佛了。通常在佛法裡面這個地位也叫做後補佛,只差一分生相無明沒斷。那我們要問,菩薩他要不要斷?他絕對不斷,如果要是斷了慈悲心就沒有了。諸位要曉得,這一分要是斷了,永嘉禪師《證道歌》上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相沒有了。相從哪裡來的?相從性變現的,《唯識論》裡頭講得很清楚。唯識講三能變,初能變,是真如本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識裡面有三分,也有講四分,這是開合不同,我們就講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阿賴耶的相分,相分起來,這一分無明要一破,相沒有了,見相都沒有了,見分也沒有,相分也沒有了,那就是覺後空空無大千,到那個時候還度什麼眾生?沒有眾生可度。所以諸佛的慈悲,慈悲在哪裡?留惑潤生這個了不起,倒駕慈航,他有沒有本事斷?有,有能力斷這一品他不斷。不斷,他也就是佛,他就是佛,他有能力斷,他不斷,這就是如來果地。
有這一品無明還不能斷,那叫真正的等覺,是真正的等覺。到他修功夫到的時候,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他也不斷。他要是不在佛的地位上,就叫後補佛。如果要示現佛身來度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資格現佛身,就能夠示現成佛,能夠示現八相成道,我們前面都曾經讀到過。你們看《楞嚴經》,《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圓通章,那個觀世音菩薩是圓教初住菩薩,就已經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能現什麼樣的身。所以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得大自在,就能夠在十法界隨類化身。何況是等覺!這個地方讚歎等覺的了不起,『入於菩薩殊勝行願』。菩薩行、菩薩願,連前面十地菩薩都比不上,除佛如來之外,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這個「殊勝行願」。
【令無量眾生安住普賢清淨行願。】
也是等覺,等覺裡面有兩句,就是剛才所講的例子,一個是真正在等覺,他還留最後這一品無明,他還沒有能力破這是等覺。這個地方是有能力破而不破,還是等覺,普賢行願。所以大經上一再告訴我們,不修普賢行願,不能成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是修普賢行願而成就的,普賢行願就是我們這一大本經四十卷。所以諸位不要以為「普賢行願品」,薄薄的那一卷,那一卷就是四十卷裡頭的總結論,總綱領,那一卷不好懂。所以十大願王十句,一句四個字四十個字,四十個字是這一部經的總綱領。四十卷經文你要不能夠通達,那四十個字不行,念是會念,也會背,意思決定不懂。你不知道裡面境界,也不曉得怎麼做法,「禮敬諸佛」,看到佛像的時候趕緊磕三個頭,這是禮敬諸佛嗎?這個搞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要痛哭流涕。不要看全經,你就看看這一章是什麼境界?句句是講『令無量眾生』,大經裡面前面說過,「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禮敬諸佛談何容易?前面跟諸位提示過,應當要修。禮敬諸佛是一切恭敬,我們課誦本常常念到,「一切恭敬」,那是禮敬諸佛。儒家《禮記》,打開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那是禮敬諸佛。孔老夫子跟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沒有商量過,你看他們的見解都相同,從哪裡學起?從禮敬學起。
「稱讚如來」,對於每個人都稱讚。那個人壞透了,他要做一樁好事,你就這一樁好事上稱讚他。大家都稱讚了,他自己想我又何必做壞事,我壞事做盡了,做了一百樁壞事情,做一樁好事情,他就讚歎我這一樁,其餘那個壞事人家不提,他心裡難過慚愧,那個人自然就會學好人。這是真正的教化,這是真正慈悲。做好事情沒有讚歎、沒有表揚;做一點點壞事情,想盡方法宣染,去責備他。到後來產生一個反效果,反正你要責備,我就多做點壞事。所以古人教給我們隱惡揚善,有道理。普賢行是菩薩行門裡面最廣大的行法,我們稱普賢菩薩為大行普賢菩薩,他是真正的清淨平等,沒有界限,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行叫清淨行。經文到這地方,把菩薩修學的功德利益說出來。下面是這段的總結,總結裡面意思很深長:
【善男子。彼普智寶焰吉祥威德王如來。現如是等佛不思議自在神力轉法輪時。於彼一一諸世界中。隨其所應。念念調伏。教化成熟無量眾生。】
這個總結裡面,就曉得佛初成佛道的時候,我們看他的願行實在不可思議。總結裡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於彼一一諸世界中,隨其所應,念念調伏』。「念念」,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佛成佛之後,這種教學,是永遠相續而沒有間斷的。佛成佛之後,成了佛教化眾生,那到幾時他才退休?他沒有退休的。也許我們會懷疑,這樣去教化眾生,是不是太辛苦、太累了?給諸位說,你如果得到法喜,不要講菩薩的境界,佛的境界更不必談。我們講我們現前的境界,如果你得到歡喜了,你就不會累。俗話說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他要一下歡喜,做再多的,愈做愈歡喜,他不疲、不厭。如果這樁事情你很不高興、不甘心、不情願去做,做上幾分鐘,就累得不得了,不休息也得躺下去了。為什麼?沒有歡喜心。
這是我們講世間法,你今天有很多事情,愈忙愈高興,這我們在世間看到很多的。如果有很多人一下退休了,本來還有很多工作,兼的很多職務。我有些朋友就是如此,這一退休了,什麼事情沒有了,感覺得非常無聊,不曉得怎麼辦好,苦不堪言。退休應該享福,他苦得不得了,我們叫這人勞碌命,他勞碌他就沒有病,他就不覺得苦;叫他去享幾天福,他這裡也痛,那個地方不舒服,一切毛病都來了。問題在哪裡?法喜。眾生的那個法,眾生法是求名聞利養,是求功名富貴,求這些。佛菩薩是求的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心比世間人的心要清淨太多了。所以佛在十方無量無邊世界裡面教化眾生,他怎麼會有疲倦?他怎麼會累?如果他疲倦、累了,給諸位說他一定是凡夫。
為什麼?他還有我。因為有我才會累,我做了好久了,我累了;如果沒有我的話,做得再多誰累?沒有累的人。可見得我是個大麻煩,連老子也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其實老子這個觀念還並不十分正確,身不要緊,有個我執的身這就糟糕。如果把我執破掉了,這個身相跟一切萬法平等,這就不累了。所以身沒有問題,我身就有問題。這個身相是阿賴耶的親相分,我身是末那裡面虛妄的相分,不是親相分,誰疲勞?他疲勞。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離開了心心所裡面的相分、見分,那就叫佛知佛見。凡夫就是把心心所的見分做為自己的見解,相分認為是我執著,執著這個相分是我,這是大錯。煩惱障、所知障就是我執、法執生起來的,我執、法執統是虛妄的,不是事實。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真正得道的人,你也就曉得什麼叫得道,所謂得道無非就是去掉我執、法執,離了我執、法執,就叫做得道。
那個道,道是講心,心行就跟諸佛菩薩無二無別,才能夠在「念念調伏,教化成熟」,這說出三個階段,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特別是用在自己。調伏如果是在三賢位子上來講,十住菩薩著重在調伏。正像《金剛經》上須菩提尊者所問的,《金剛經》上兩個問題,「應云何住」、「云何調伏其心」,就是這兩個問題。我這個心安住在什麼地方?我這個煩惱妄念太多了,如何能把它伏住?這兩個問題。禪宗裡面可大師二祖見達摩,就問了一個問題,我心不安,求大師給我安心。所以十住菩薩修行的重點,完全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怎麼樣來安住你的心?怎麼樣降伏自己的妄想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