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二0集)  1991/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20

  請掀開經本,二百九十九面第六行,當中看起,從《疏》這個地方看起:

  【疏五周等者。即顯大經一部通有五周因果。】

  這部大經就是指八十卷《華嚴》。在這部大經當中,清涼大師把它分為五個大段落,稱為『五周因果』。依佛說經的處所,一共是有七個處所,講這部經不是在一個地方講的。要算次數(就是法會的次數)總共是有九會,七處九會,五周因果,這都是介紹這部大經的內容。

  【初會有六品十一卷經。名所信因果。】

  這裡面有因、有果,這是說『所信』的。《華嚴》一開端,就把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展現在我們面前,好像博覽會一樣,把這個成果統統展示出來,我們看到是依正莊嚴。這個莊嚴實在講,我們看不到,經上也沒有圖畫,我們也體會不到。從什麼地方曉得?從這許多的菩薩讚歎當中知道的。所以這『十一卷經』,不能體會裡面意思,就好像看神話故事一樣,而且有一點教條式的,讀起來枯燥無味,所以《華嚴》最難讀的是前面『初會』這部,經文又長,十一卷經,這麼長的經,這很有耐心的去念它。《華嚴經》的講解,這一關也是最難過,如果不善於講的,會把人統統講跑掉,枯燥無味。其實真正能夠領會,那裡面境界是其味無窮;不能體會的話,那你看起來枯燥無味。清涼跟李長者的註解註得非常簡略,就是關於這一部分,這是所信的。

  【世界成就品。及華藏世界品。】

  這裡頭六品經特別提出這兩品來,說明那是如來的果報。果報,這是依報很驚人,從這兩品裡面能看得出來,果德。

  【毘盧遮那品明往因行。】

  『毘盧遮那』是法身如來,是《華嚴經》的教主,這是正報。世界是依報,這是正報,顯示他在過去劫中所修的因行。他是怎樣修,今天才得這樣的果報?所以這一會都是講所信。毘盧遮那是所信之因,『世界成就、華藏世界』是所信之果。總而言之,世尊在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離不開因果,《華嚴》五周因果,《法華》也離不開因果。這也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要希望果報殊勝,你一定要修殊勝的因行,因果一定是相應的。絕對不會說善因得惡報,沒有這回事情;惡因得善果,也沒有這個事情,這是真理。

  可是我們凡夫看到我們現實的社會,某人確實是做惡事,是個壞人,但是他有大福報,好像因果不講因果,相違背了,怎麼壞人得的是善報?好人反而潦倒一生。真正有德行的好人、有修養的好人,一生都不能發達,貧窮潦倒,自古至今,中國、外國在現實社會上我們都看見過。因此許多人對佛法講的因果,他不能接受。那他看這個現象,到底看得是對還是錯?還是他看錯了,佛沒有說錯。為什麼?他今生享的這個福報是前世修的,不是他這一世修的。今生所做的因行,來世果報,你只看這一段,那怎麼行?因果不是這一段的,因果通三世。所以佛給我們講這個報有三種,一種叫現報,我們講現世報,這一生所造的,這一生就受到果報。現報一般都是這個因的力量特別強,惡的因就有惡報,善因就有善果,現在世就看到了。如果不是特強的,果報都在來世,來世叫生報,就是來生,這是佔大多數的。還有一類是後報,後報就是來生之後,不一定是哪一生、哪一劫,但是你只要有因,因要遇到緣,一定就會結果。遇不到緣,這個因不會消失,這個種子不會壞,不會消失,哪一生、哪一劫遇到緣,這個種子起現行,果報就現前,所以果報通三世。

  知道這個事實,我們這一生受的果報不如意,我們想改進,希望這一生能把我們的命運扭轉,這個果報就是俗稱的命運。這個命運不是注定的,是自己造的自己受。自作自受,也可以自己改變,這個改變命運是自己,不是別人。那有真正高明算命、看相的,確實能看得很準;他只能看得準,他不能幫助你改命運。如果有人看相、算命,說他有方法給你改命,問你要多少錢,那是騙人的,沒有那回事情,這我們要知道。

  那改造命運從哪裡改起?從心地改起。你看看,看相俗話不是說,「相隨心轉」,命也隨心轉。甚至於我們居住的環境,中國人一般講風水,風水還是隨著心來轉,佛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毘盧遮那佛的心好,好到圓滿一點缺陷都沒有,所以他的世界美好,世界也找不到一點缺陷。世界是依報,這就說明了環境是隨心轉的,我們改相貌、改命運、改風水,統統在心地,不在外面。外面任何力量都改變不了的,唯獨你的心地能改。我們要想福報,那你心地就要善良,心與道相應,你就會得福報。心地險惡,與道相悖,那你所得的這個果就不如意,這就我們常講的惡報。由此可知,善惡報應總在自己一念的心行。我們在這裡看到《華嚴經》,給我們展示這個事實的真相,這是我們所信的。這個第二,第二大段從第二會到第七會,這一共有六會,有多少品經?

  【總有二十九品。】

  這是《華嚴經》幾個大段落裡面最長的一段,最長的一段有二十九品,有三十七卷,這叫:

  【差別因果。】

  為什麼叫『差別因果』?底下有說明,我們繼續看這個文:

  【二十六品辨因。】

  『辨』是辨別,給我們詳細說明,《華嚴經》到這裡就有味道了,讀起來有味道了,不像前面。前面完全看到這個現象看不懂,這個地方有人來給你解釋,這一解釋就明瞭,所以要給我們辨明業因。

  【佛不思議法品。】

  這以下有三品,這跟我們說明果報。

  【因歷六會。】

  這個因講得很複雜,複雜到哪些?《華嚴》是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說的,前面還有十信位,十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都在這一大段裡面。因此他們的心行不相同,他們的果報有差別,叫差別因果。因的六會。

  【果不該因。故名差別因果。】

  那他們的差別已經相當懸殊,我們凡夫的差別就更大,所以這一點要知道。凡夫同是一家人,父子、兄弟的果報都不相同。不但我們在歷史上能夠看到許多,即使在眼前這個社會裡面,只要稍稍冷靜一觀察,也許就是我們自己家庭,也許就是我們親戚、鄰里鄉黨,你去看,不一樣,心不一樣,行為不一樣,果報不一樣。因差別,果報當然就不相同,果也差別。這是講眾生法界的現象,這個現象也是真相。到第三大段:

  【普賢行品下二品四卷。平等因果。】

  這是到等覺菩薩。前面是五位,這六品經裡頭有五位,從十信位一直包括到十地。普賢菩薩代表等覺,大家統統修普賢行,這因平等了,果也平等了,這叫『平等因果』。

  【普賢行品為因。出現品為果。因是得果不捨之因。果是大用性起之果。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故云平等。】

  這個道理簡單跟同修們介紹一下,為什麼會平等?這心裡頭沒有分別就平等,有了分別、有了執著就不平等。離開一切分別執著,萬法平等,這個時候無論你修的什麼因,統統是平等的因。譬如修布施,凡夫布施,著相,我今天做了多少功德,做了多少好事,著相。這個著相就不平等,你所修的這個功德有界限、有大小。大菩薩們他布施,不著相,確實不著相,沒有能布施的我,也沒有接受布施的對象,亦沒有布施的這些財物,統統沒有,三輪體空。布施他做不做?做,從來沒有休息,遇到緣他就做,但是一絲毫執著都沒有,這心裡頭沒有印象,他這個布施平等的。

  心裡面沒有一絲毫念頭,沒有一絲毫印象,他這個心多大?是盡虛空遍法界,他布施一分錢,這一分錢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因為所做的是隨他的心量來擴展的。那個有分別執著的,那就看他執著範圍大小,他要執著為我自己求福,那範圍很小,一點點大;保佑我一家,那也稍微大一點點,總不能等虛空法界,所以這個心量就小了。說老實話,今天講愛國家、愛民族,我的心量很大,這一個國家多大?跟整個地球來比,太渺小了;跟太虛空那就不能比。這樣你才曉得離念之心,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沒有,那個心才大,要離念,不能有一絲毫的分別執著。你布施,這個布施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你持戒,持戒的功德盡虛空遍法界;你忍辱,忍辱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因圓滿,果當然圓滿,因果是相應的。修這種行門是誰?修這種行門的人,就叫他做普賢菩薩。為什麼?心量普,普就是沒有界限,有了界限就不普。所以你就曉得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怎麼樣修也不普。怎麼不普?我們有界限,禮敬諸佛,佛我們要禮敬,不是佛才不敬,這就有界限;釋迦牟尼佛是我的本師,那個佛我不認識他,這就有界限,你的心量就不普了。

  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我們把我們最恭敬的,譬如說釋迦牟尼佛,對釋迦牟尼佛這一分至誠恭敬,要把他普遍到一切眾生、一切法界,同等的恭敬,沒有分別執著,那你這個恭敬、禮敬就是普賢行。如果你還有分別、有執著,那你就不是普賢行。所以大經上教給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你們總明瞭、明白!為什麼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哪一個佛有分別執著?哪一個佛還打妄想?沒有!所以修普賢行才能成佛。因此這些菩薩們,他們修普賢行,所以他們的因果跟前面不一樣,叫平等因果。在這個地方還要提醒同修們,佛門常講十法界,十法界是差別因果,十法界裡有佛,佛還是差別因果。那我們修普賢行,成佛,那他在哪個法界?他不在十法界,他在十法界之外,那叫什麼?那不得已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一真法界。一是真,十不是真的,十法界裡頭佛也不真,何況其他!

  所以講成佛也得要搞清楚,不能含糊籠統,佛有很多的差別。天台家講佛,四教,藏、通、別、圓,是藏教佛、是通教佛、是別教佛,還是圓教佛,成佛到底成哪一種佛?不一樣。藏、通、別都是十法界的佛,圓教的佛就不是十法界的,是一真法界的。賢首家講五教,小、始、終、頓、圓,都要把它分辨清楚,不能夠含糊籠統。我們學佛,四教、五教我們學的是哪一教?自己有沒有搞清楚?四教裡面,當然是圓教最殊勝。圓人的根性是什麼樣子?對於一切世出世間法都不分別,也不執著,這一類根性是圓教根性。樣樣都清楚,是樣樣不執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用這個方法來培養自己圓頓的根性。

  圓人修行,說實在的話,障礙少,菩提道上比較順利,他不執著。所有一切障礙從哪來的?都是分別執著來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不是圓教根性。我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我們自己對事、對物、對人有沒有分別執著?別人有沒有,與我沒有關係,不重要,要緊的是自己,要常常回過頭來問問自己,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這個很重要。如果有,要改。改不容易,不是一下就改掉的。總而言之,分別執著能夠輕一點就好,一年比一年輕,有個十年、二十年,不知不覺,就把自己薰習成圓頓的根性。那個時候,我們講的往生這是淨業大道上,你自然就一帆風順,就有成就。

  這後半段所講的,諸位想想,這裡講因、講果,如果離開一切分別執著,那什麼是因?什麼是果?有一個因、有個果,就是分別,就是執著。普賢行裡面說因、說果,是對那個分別執著人講的。你執著這個是因,我就告訴你這是因;你執著那個是果,我就告訴你那是果。其實他有沒有?他沒有,他沒有分別執著,因果不二。因就是果,果就是因,所以說『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才是事實真相。你執著這一個一定是因,那一定是果,往往你就看錯了。你在一個階段,可以能看出這個是因、這個果,如果把這個範圍擴展開,這個果是前面的因,前面那個因是後面的果,到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然後你才可以看出來因果不二,因果同時,這才看出真相,所以這叫平等因果。

  第四大段是第八會,八會一品經。這一品經很長,它有七卷,就是「離世間品」。清涼大師把這部經分成四大分,信、解、行、證,初會是信,從二會到七會是解,是解門,第八會這一品是行門,也就是行經,教給我們怎麼修行的。這裡面總共給我們說了兩千多個法門,修行的方法,品題叫「離世間」。換句話說,不要說兩千法門,兩萬法門、兩億法門、無量無邊法門,只有一個原則,要離世間。你不離世間,你怎麼能超越六道?你怎麼能夠脫離生死?所以無論法門多少,一定要了生死出輪迴,這叫離世間。

  離有身離、有心離。這兩種離,心是主宰,心離了,身當然就離了,心要不離,身是想離也離不了,沒辦法,心是主宰。所以佛在一切經裡面,教給我們出離之法,都是講的心離,這一點同修們要特別注意到。有些人把佛所講的意思錯解了,誤會了,變成什麼樣?身離了,身離開家,不要這個家了,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修道去,這實在是逃避責任,這大錯特錯。身離了,心裡還有罣礙,還有煩惱,還有憂慮,這是錯誤的。佛給我們說出離,是心離,雖然在家,雖然在社會,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社會上這個工作樣樣都做,做得比別人圓滿。為什麼圓滿?因為別人心不清淨,所以見事就見得不圓滿,他有障礙,見解不圓,他做得就有缺陷。菩薩心地清淨,沒有障礙,對於一切事他看得周圓,因此他做得就圓滿了。

  特別是在《華嚴經》末後這一會,第九會,就是五十三參。你看五十三位菩薩,那個菩薩五十三位裡面,只有六個是出家的,大多數都是在家的。在家菩薩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都有,無論在哪一行業裡面,都是那行業裡面最殊勝的。用我們現代的話,在這個行業裡頭最成功的,成為這個行業的模範,這個行業的典型。他有沒有離?離了,心離了,身沒離。因為心沒有分別執著,心地清淨,所以他才把他的事業做成功,做得圓滿。凡夫為什麼做不到?凡夫有私心,有私心,念念考慮自己的得失、自己的利害,因此他就被矇蔽了,看的就不真了。所以他做得就有欠缺,道理在此地,總沒有菩薩做得那麼圓滿。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佛法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是造福社會的,不是逃避現實的。這品經裡面:

  【名成行因果。】

  成是成就,行是修行,成就修行的因果。

  【具五位行。總名為因。】

  這個因行由淺而深,從十信菩薩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五位。每一位子裡面分成十個位次,就是五十位,加上等覺,五十一個位次,這都是因。我們今天學佛,必須要知道,學佛現前得不到受用,這個佛就是白學了。現前要如何得到受用?一定要適合自己的程度。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一樣,我是小學程度,進小學就得受用;小學程度去念中學,就不得受用。我是小學一年級的程度,叫我去念二年、三年,就不得受用,不懂。那我們今天究竟是一個什麼程度?假如以佛法來講,大概都是小學一年級的程度,那就乖乖的學一年級的課程,這才行,就會得到受用。

  所以有出家的同學來問我,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要怎麼樣修學?我就老實告訴他,不可以好高騖遠,出家人能把《沙彌律儀》做到了,就是今天社會上的大賢人。在家居士也不要好高騖遠,要知道菩薩戒是假的,你能得到嗎?有名無實,受過菩薩戒,冒充菩薩是不是?總是有過失的,不是好事情。在家同修能把五戒十善做好,你就是這個世間真正的善知識,所以不要好高騖遠。說實在話,出家人,你看明朝末年蕅益大師,他老人家是一個精通戒律的,明末對於戒律研究,就如同民國初年弘一大師一樣,對於戒律真正下功夫、真正研究。他老人家說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了,那個比丘戒都是有名無實,所以他老人家受了比丘戒之後又退戒。退戒,自己做沙彌,所以他有很多著作裡頭是菩薩戒沙彌,自己不敢稱比丘,這是一個真正懂得戒律的人。

  蕅益大師往生,他的弟子成時法師,成時也是他的侍者,將他老人家一生的著作整理出版,這是成時了不起的功德。出版這些書裡面,成時都有序文,都作了個序,做個簡單的介紹。你看後面他具名,老師是沙彌,他不敢稱沙彌,出家優婆塞。用出家優婆塞,我們第一次看到成時,這就是老實,這就叫踏實、認真來做。所以說個真實話,現代出家人可以講統統是出家優婆塞,真的,沙彌都做不到。沙彌十戒,現在出家人幾個人做到?十戒裡面有一條,手上不能拿金錢,身上裝一塊、兩塊已經破戒了,日中一食,不容易做到,那十條戒很不容易做到。人總要老實,這念佛往生淨土,古聖先賢教誡我們,祕訣老實念佛,自己知道自己的程度,知道自己的身分,這就是老實。這是『五位行,總名為因』:

  【現八相用。名之為果。】

  八相,這是舉一個例子,舉佛做例子。佛在這個世間示現的八相成道,這就是他的果報,就是他的作用。那什麼樣的佛有資格、有能力示現八相成道?在華嚴會上,初住菩薩就有這個能力。你看初住、十住、十行、十迴向,統統都有這個能力,一直到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人人都有這個能力,也都有這個資格。什麼時候示現?隨緣。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如果是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可見得法身大士沒有定相,他那個形相是隨緣變化的,眾生喜歡看什麼身相,他就現什麼樣身相。眾生有心去求,他是無心而感,感應道交。菩薩要有心,那就變成凡夫,就有念頭,起心動念了,那就變成凡夫了。因為他沒有心、沒有念,所以他隨著眾生感,自自然然現不同的身相,那是自然顯現,絕對不是他作意,有意來顯現的,那我們就想錯了。

  【沒彼位名。頓彰行法。】

  菩薩往前面進一級,底下那個名字就捨掉了。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你念小學的時候,叫你做小學生;升到中學,小學生的名字就沒有了,從此以後,再沒有人叫你小學生了;等到你念大學了,中學生的名字也沒有了,往上升一級,底下的名字就沒了,位子也沒有了,也都捨掉了。所以這五十一個階級像爬樓梯一樣,上去一層,下面都捨掉了,這個要知道的。

  【頓彰行法。】

  『彰』是明顯,顯示『行法』,修行的方法,不斷的在精進,不斷的在提升。

  【故懸河二百問。】

  在這品經裡面,菩薩提出的問題是兩百條,可是佛的答覆是:

  【瓶瀉二千酬。】

  這是《華嚴》,凡是讀《華嚴》的人都知道,《華嚴》每個法門總是講十句,用圓滿的表法。十在數字上是個圓滿,所以你問一答十,問二百就答二千,就開了兩千個法門。

  【皆明圓融普賢行故。】

  兩千門,門門是圓修、圓證,這才是大經。所以他們的修行,即使在初學,就能修等覺菩薩的行門,這是圓融。證到等覺菩薩,修的那個法門跟最初學的一樣,這不可思議。那最具體代表的是什麼?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初學的人念阿彌陀佛,等覺菩薩還念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徹因徹果,平等法門。所以我們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遇到文殊、普賢,我們跟他地位平等,為什麼平等?我們修的因平等,你念阿彌陀佛往生的,我也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其他的儘管不平等,咱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是平等的,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享受當然是平等的,原理在此地。

  凡是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去的。那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修行,要重視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淨土法門裡面稱之為三資糧。資糧是比喻,古時候出外去旅行,要帶一點錢財幫助你解決困難,這叫資,還要帶一點糧食。古時候,不像現在到處有旅館、有飯店,從前沒有的,所以有的時候晚上在人家裡頭借宿,吃飯要自己帶乾糧。現在方便,現在可以不必要,所以這樣要稱之為資糧。我們要往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個資糧是什麼?是信、願、行,這叫三資糧。用現代的話說,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能往生。所以我們今天讀經,只要是專修淨土,希望將來得生淨土,我們不僅在淨土經論當中,所有一切大乘經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接受它?就是用信、願、行。

  《華嚴經》也不例外,展開了,哪些經增長我們信心的,哪些經文勸我們發願的,無論是從正面勸,從反面勸,從側面勸,勸我們發願的。有哪些經文是教我們修行的,行有正助雙修,正修,執持名號;助修,斷惡修善。所以這個經文展開,那些地方教我們斷惡修善,我們一讀這個經文,我有這個毛病趕快改過,那這些經文幫助我們修行的。所以一切大乘經,我們用這個眼光、用這個角度來接受,那就統統變成了淨宗的助行,這樣才沒有白讀。否則的話,那你就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毫無意義。不但無意義,障礙自己修學的法門,這叫夾雜。夾雜就是障礙自己的修學。所以會讀的人不但不夾雜,反而有助於正修。再看底下這一段:

  【第五。】

  第五大段是:

  【以第九會有一品二十一卷經。】

  這是在《八十華嚴》裡面,「入法界品」總共有『二十一卷』。

  【即今四十卷。】

  這二十一卷經就是我們現在念的《四十華嚴》。那《四十華嚴》四十卷,怎麼在八十卷裡頭只有二十一卷?經文欠缺不圓滿。這是當年梵文經本到中國來,不是一個完整的《華嚴經》,是一個殘缺的,幾乎每一品都不圓滿,都有缺失,「入法界品」幾乎缺了一半。所以到《四十華嚴》到中國來了,這一品經才圓滿,那就是一句也沒缺,這是《華嚴經》所有各品當中最完整的一品經,這一品經也是《華嚴經》最重要的一部分。還算是中國人有福報,這個到後面翻譯的時候會跟大家介紹。

  【總名證入因果。】

  所以從這裡也能略略看出清涼大師的意思,這五周裡面信解行證,解裡面有差別、有平等,要證入。所以在四十這個品題,就比八十的品題要完整。八十卷的經題叫「入法界品」,這個經題簡略,不容易看出來;四十卷這個經題長,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是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所以這個題目就非常之清楚,這個內容、義趣是一目了然。

  【初名佛果大用。是證入果。後明菩薩獲益。是證入因】

  這個地方講的『證入』,是從圓教初住講起。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入了,入什麼?入一真法界,圓教初住。別教不行,別教要初地才入這個境界。雖入這個境界,智慧要跟圓初住的菩薩比一比,智慧不如他,不如圓教的。為什麼不如圓教?別教還有分別執著,圓教的人沒有分別執著。但是講修證的功夫,他也達到這個境界,別教初地菩薩也達到這個境界,別教以前那都不能入這個境界。所以說他是佛果大用,果地上的作用。

  這個地方,佛,我們一定要把他認識清楚,佛是圓覺的名號,這個字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覺悟,是覺的意思,佛是個覺的意思。真正的覺悟,真實的覺悟,這就叫佛。那覺與不覺,從什麼地方訂標準?要用一個很淺顯的話來說,用真心的就覺悟,用妄心的就沒覺,這個標準很簡單、很清楚。究竟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真心沒有分別,真心沒有妄念,真心離念;還有念頭這個心,這個心就是妄心。換句話說,還常常起心動念,你用這個心就不是真心,在佛法裡面講,你用的是八識心;現在人講,你用的是意識。所以人家常常問,你的意思怎麼樣?意思就是妄想是不是?你的妄想如何?不是真心的。

  《華嚴》也是唯識六經之一,唯識是六經十一論,《華嚴》是六經之一。所以唯識裡面給我們講八識五十一心所,只要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的,統統沒有見性。這個見性就是沒有用真心,還是用妄心。六道凡夫用意識心,阿羅漢也用意識心,辟支佛也用意識心,權教菩薩,要拿華嚴會上來講,《華嚴》是圓教,十信以前的菩薩統統還用意識,所以沒有證入。到初住菩薩了,這個時候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從此以後,他用真心,不用妄心。所以圓初住用的這個心,跟如來果地用的心是一個心,這叫入了,跟佛用的心相同了,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裡面,無明蓋覆得很厚,他才破一品,見一分真性;功夫再往前提升,破兩品,就見兩品真性,叫二住菩薩;無明有四十一品,統統破盡了,那就是圓滿佛,這在圓教裡頭的圓滿佛,統統破盡了,這是真正的大覺。

  古人把這個現象用月亮來做比喻,破一品無明是什麼樣子?好像那個初三的月牙,一點點一個月牙;那個究竟圓滿,一品無明都不帶,是十五的滿月。我們要問,滿月跟那個初三的月牙,它們到底同不同?同的,都是真月,都不是假的,決定是真的,只是光明大小不一樣。十五真月光,初三那個月牙還是真月光,不能說它是假月光。那初四,光明又大一點,初五就更大一點,這就好像菩薩的果位,圓教從初住往上提升,愈來他的無明愈少,光明就愈大。這個光明,就是佛經上稱的般若智慧。所以般若智慧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只要把障礙去掉,你自性的智慧就現出來了。所以這個智慧不是求來的,求不到的,是自性本具的。不但自性本具無量智慧,佛也告訴我們,自性本具無量的才藝德能。我們實在是無明蓋覆了本性,智慧德能統統沒有了,樣樣都得要學,學還學不好,還學不像。即使把這個無明破掉之後,什麼東西不學都會,為什麼?通是自性本能。本有的智慧恢復了,本有的能力也恢復了,這才叫真正得大自在。那這說明這個佛果的大用,是證入果。『後明菩薩獲益,是證入因』,菩薩修學,真正修學,一定得真實的利益,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惠予眾生真實之利」,確實有真實的利益。這個真實的利益,隨著你修行境界不斷向上提升,這是證入因。

  【若漸若頓。若因若果。皆證入故。】

  『漸』是慢慢的往前進,『頓』是快速的向前進。頓漸,在看自己修行勤度,你要精進,那就要快;你要懈怠,那就慢一點。諸位要知道,不是說我們,我們懈怠沒指望了。不能懈怠,這是講初住以上的菩薩,等到你證到初住以上的菩薩,懈怠一點沒有關係,反正進門慢慢進就是了。有的人快快進,有的人慢慢進,為什麼?在這個地位不退轉,就是已經證得三不退了。三不退,通常我們講小乘的須陀洹就位不退,證到小乘須陀洹,絕對不會再退轉來做凡夫。所以退轉他有個底線,他不會退墮到凡夫。行不退,這是已經證入到菩薩果位,大乘菩薩不會退轉到小乘。第三個是念不退,念不退就是此地講的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這個念是什麼?念念趣向無上菩提,他不會退轉,不會退轉到無上菩提,這叫三不退。所以圓教這個初住菩薩,統統證得三不退了。那他就是往前進,有的進得快,有的進得慢,這個頓漸是這個意思。

  『若因若果』,往修行,行這是因,位次這是果。無論是因是果,都是『證入』,因也是入,果也是入。譬如說初住,初住菩薩這是果位,初住修什麼?修布施。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的,菩薩修十波羅蜜,一修一切修,他以布施為主。二住菩薩以持戒為主,三住菩薩以忍辱為主,這是六度再加上方便願力智,就變成十度,十波羅蜜。十住修這十樣,十行、十迴向、十地統統是修的這個。但是名稱是一樣,譬如初住菩薩修布施,初行位菩薩也修布施,初地菩薩也修布施,那個名字一樣,內容不一樣,內容之博大精深不相同。就像念書一樣,那個初中一年級念國文,到大學還是念國文,國文是一樣,裡面程度不一樣。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菩薩修行的科目,十個都相同,裡頭淺深程度不相同。那他們修,他是圓修,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裡面一定圓滿統攝一切法門。譬如說修布施,持戒在布施裡面,忍辱也在布施裡頭,精進、禪定、般若、願力智,統統在布施裡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修一切修,它是圓融的。這些理論我們要懂得,盡可能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這個圓教的法門。圓教的法門修起來真的是自在,沒有障礙,功夫進展會很順利。圓人最重要,這個心地要真誠,心胸要廣大,不要去跟人計較,一有分別計較就不圓了。這是佛在華嚴會上,像法華會上這些大乘經典,都是這樣期望我們、勉勵我們。所以他入法界之後,統統是向無上菩提前進。

  【今言因皆普賢行。果皆普賢行所成者。】

  所以他是證入因果。我們在這一品經裡面,這一品經長,特別是《四十華嚴》,五十三參。在四十經裡面,代表初住菩薩的是吉祥雲比丘,是個出家人。第一個是出家人,代表什麼?代表出離,代表這個意思。第一個人修念佛法門,代表這個念佛法門之殊勝;五十三個,最後一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看一頭一尾,頭一個是念佛,最後是念佛,這就告訴你,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徹始徹終,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代表這個意思。我們對於念佛法門,的確從這個經文上生起無量的信心,從這個地方生起來的。當中五十一位菩薩,那就是代表的世出世間各種不同的行業,這譬如世間法,代表世間不同的行業。從佛法上講,代表許多不同的法門,你都可以看,都可以聽,都可以了解它;雖看、雖聽、雖了解,自己念佛是如如不動,絕對沒有受他的影響,絕對沒有受他的干擾,這叫修什麼?修念佛三昧。三昧是定,不被他所動。同時又修慧,慧是什麼?樣樣都明瞭,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我不知道;雖然知道,我從來不動心、不起念,這叫定慧等修,含的有這麼深的意思。

  這就是我們要接觸一切佛法、一切法門,必須要有這個能力,我雖然接觸,我了解你,你不會影響我,我所修的法門不會被你動搖。這樣的能力,有資格參學。如果接觸人家法門,聽人家講,不錯,我也來試試看,就完了。試什麼?就被別人所轉了,就跟別人跑掉了,這種能力不可以參學。所以老師就看得很緊,你沒有能力參學,你自己不能做主,你會被境界動搖。所以就老實跟著老師,不可以出門。幾時這個定力成功了,智慧現前了,智慧能夠抉擇,你到底是邪、是正?你是圓、是偏?你是半還是滿?半是一半,滿是圓滿的。就是你對於所有法門,你一接觸全盤了解,而且如如不動,有這個能力,老師就趕緊請你出去參學,不要在我這裡,成就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所以跟老師所學的,學清淨心、學定、學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都不知道,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一定要無知以後,才會無所不知。我們今天學佛恰好顛倒,一學佛要什麼?樣樣都知道,結果是樣樣都不知道,方法錯了。再看底下這段文,我們把它念下去:

  【明因果相攝。】

  『因果相攝』,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即位前及當位也。】

  『位前』是十地以前,四十個位次,從初住到法雲地,這叫位前。『當位』是什麼?是等覺,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

  【疏言得果不捨等者。明即果之因。即位後普賢也。】

  這句得果不捨因行,就是普賢菩薩雖然證得了等覺菩薩,甚至於已經成佛了,他再退回來,還示現做地上菩薩,或者示現做三賢菩薩,這就是所講的倒駕慈航,普度眾生。雖然『得果』,還不捨因行,給我們做一個榜樣,給我們做一個示範。

  【言復是四十等者。】

  這個『四十』就是四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就是指這個,這四十等者。

  【謂前明五周。總指大部。】

  講五周因果是講全部《華嚴經》。

  【此後唯知當品故。】

  這以下再給你解釋的就是指這一品,前面就不再說了。整部大經的介紹,就介紹到此地。下面這段是翻譯,我們還有一會,我們星期四把這個翻譯簡單介紹出來。下一次從美國回來,我們就從經題講起。你看講了這麼久,經題還沒講到,全是講的玄義。玄義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概論,這一本經註疏的概論。

  好,我們念佛迴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