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一四集) 1991/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14
請掀開經本,二百八十二面看第四行,十,看這條:
【十由因果法界差別之法。無不恆攝法界無遺。故隨一一門。一一行位。各攝重重。】
這段文後面還有很長的說明。整個法界的緣起,就是一個因果的定律。清涼大師在講這部大經,跟我們說出五重因果,解釋《華嚴》,即使《法華經》也不能夠例外。如果說離開因果,那可以說就沒有法界了。差別因果裡面顯示出十法界依正莊嚴,十不是代表一個數字,而是代表重重無盡的意思。我們不要把它只看到十,法界只說十個,那是不得已的一種善巧方便的說法。實際上,嚴格的講,每個人是每個人的法界,不可能有兩個人法界是相同的,不可能。只有諸佛如來是相同的,為什麼?他沒有妄念。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我們要問,他那是不是妄念?還是個妄念。同樣是等覺菩薩,都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那一品生相無明是各個不相同,因此他的法界只可以說是接近、相似,並不是真正相同,這才曉得,除佛之外,都是有差別因果。
我們中國俗話有句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心不同,實在上講什麼?那個妄念不同,每個人的念頭不一樣,所以面貌也不相同。到什麼時候相同?成佛就相同,佛佛道同,所以佛與佛,諸佛相貌也相同,他念頭是一樣的,他沒有妄念。除此之外,有一個特別的情形,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人面貌也相同。那我們要再問一問,他念頭相不相同?他念頭接近,也不是完全相同。要完全相同,哪來的四土三輩九品?既有四土三輩九品,可見得他的念頭還是不相同。他不同當中有一個同,同什麼?同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很殊勝,很不可思議,大家都有妄念,妄念都結歸在阿彌陀佛上。換句話說,把各人不同的妄念,統統變成阿彌陀佛,這個樣子念就相同了,因此他的面貌也相同。
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讀得很多,諸位對這個情況都能夠理解。所以此地這最後一段,給我們講『因果法界差別』,所以能夠攝盡『法界無遺』。正因為這個道理,所以一一門,這個門是講法門,我們常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任何一個法門都含攝其他的法門。這個事情是真的,是事實真相,可是知道的人不多。假如知道了,這個法門絕對不會有成見,不會有彼此毀謗。學禪的,我這個禪好,那淨土不行;學淨的,我這一生能成就,你學禪未必能出三界,就各人打起架來了。他不知道事實一門遍攝一切法門,禪裡面有淨,淨裡面有禪,這是法門。
再講行位,位是菩薩的地位,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位,這當中是五十一個位次,每個位次也是遍含一切行位,所以說初發心時就圓成佛道。初發心是一年級,佛道是最高的,就含攝在其中。等覺菩薩也沒有離開初發心,這是佛教育跟世間一般教育不相同。這世間一般教育,小學的課程決定不能包含大學;大學的課程,小學是決定不能適用,唯獨佛法,奇妙無比。我們念的這一部《行願品》,我們現在初學,聽起來津津有味,到你到等覺菩薩來講解聽的時候還是津津有味。這經文沒有改動一個字,一本教科書,從小學一年級念到博士班,你們諸位想一想,這世間哪有這種課本?這個課本佛門有。
再給諸位說,不僅是佛門,在中國過去教育裡面像儒家、道家的教育,也是如此,所以稱之為經典,它的功能就是能夠遍含一切法門。你說從前人,七、八歲的時候就念四書五經,念到老,鬍鬚都念白了,還是那一部四書五經,永遠念不厭。為什麼念不厭?裡面的意思沒有止境。這種情形,我們中國人能領會,世界上這稀有,特別是西洋人他不能體會,他永遠也不會懂得,哪有一本書從年輕念到年老?他怎麼想也想不通。這個道理就是它這字字句句都能夠遍含一切法門。這個註解,我們把它念一遍。《鈔》:
【十又於前因果中各自有多多差別。若分若全。】
『分』是部分,『全』是全體。無論是從部分,是從全體。
【乃至微細。】
『微細』那是部分之部分。
【亦各具攝重重無盡。故云剎身塵毛等也。】
這是前面跟我們舉的例子,實在講,統統都是遍含法界。不管你知不知道這個事實,也不問你懂不懂得這個道理,事實的真相就如是。這《華嚴經》完全是跟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就是說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下面再來細說:
【故廣剎大身。】
『廣剎』,這是指的世界。佛經裡面講的剎都是講佛剎,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通常講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範圍非常的廣大,叫廣剎。『大身』是指的報身,我們在讚佛偈裡面念到,讚歎如來的報身,那報身多大?說白毫宛轉五須彌。白毫是佛這個眉尖,兩個眉尖當中有根毛,白色的,透明的,這根白毫盤在一起,像一個珠子一樣。其實它不是珠子,是一根毫毛盤旋起來。有多大?有五座須彌山那麼大。你就想那個佛有多大!所以說紺目澄清四大海。那個眼睛比太平洋還大。我們見到報身佛?見不到,絕對見不到的,太大了。正如同螞蟻看不到人,螞蟻沒有辦法看到我們人的面貌,看不到。我們看那個佛的報身就是如此,報身太大!
【輕塵毛孔。皆無有盡。】
『塵』是微塵,前面這句說大,第二句說的小,小到微塵,小到『毛孔』,事實的真相都是無有窮盡的,都是遍攝法界的。這下面有很詳細的註解,不難懂,但是這全是境界,是佛與大菩薩親證的境界。這個境界我們也要證得,這不證得,總是聽佛菩薩說的,不是自己的境界,所以自己一定要能親證,這才是佛教學的宗旨。所以從這些地方,諸位要很細心認真的去體會,佛教,諸佛如來與這些菩薩,教我們的是些什麼?我們在佛法裡面學到些什麼?這不可以不知道。如果不清楚、不明白,我們這個學佛叫糊裡糊塗的學,修行當然也是盲修瞎練。人家說我們迷信,我們還不高與,其實是道道地地的迷信。一定要清楚,佛教給我們的就是教我們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用佛經上的術語叫諸法實相。佛菩薩教的是這個,我們在佛法裡學,也就是學的是這個東西。
那麼怎麼能入?底下一段就要教給我們如何入這個境界。你看這一品的品題,是《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不思議解脫境界,講到這個地方就告一個段落,把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說出來了,然後再教我們怎樣入這個境界。入這個境界,就要修普賢大願,就是十大願王,要修普賢大願。普賢大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有能有所就入不進去,能所雙忘,就入進去了。好,我們現在可以看底下這段文了。《鈔》:
【廣剎大身等者。】
這就是指前面這一句。
【此明依正無礙。】
『依』是環境,『正』就是自己身體,就是自己與自己生活的環境沒有障礙。沒有障礙,這才是真正不思議解脫的境界;有障礙,這就不行,確實沒有障礙。為什麼沒障礙?前面講過,一一法、一一門、一一行位都能夠遍攝法界,它怎麼會有障礙?有障礙,就不能互攝重重,唯獨無障礙才能夠遍攝重重,這是事實。底下解釋:
【今釋此文。聊作六句。】
用六句來解釋。
【一以輕塵攝廣剎。】
『輕』是輕微,『塵』是微塵,微塵太小,空中隨風飄浮。而這一粒微塵能夠攝大千世界,這是小能夠包容大,這是不思議的境界。
【大經云。】
這個大經就是《華嚴經》,通常我們講大經都是指《八十華嚴》,這是中文本裡翻譯得比較完整的。
【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剎土。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
這首偈是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佛剎微塵數』,這句是講數量,數量太大,沒有法子計算。這是講這個法界裡面,就是太虛空當中有多少個大千世界?像佛剎微塵數那麼多。這個數字,諸位很難想像,先要知道微塵是什麼?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做了一個比喻,牛,牛很大,牛毛很粗,那個牛毛豎起來的這個尖端上有一粒微塵,在這個毛的尖端上,它不會掉,你就曉得那就很小,這個我們肉眼還能看得見。佛說,把這一粒微塵分成七分之一,這就小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那羊毛細。我們中國人寫毛筆,很多羊毫,就羊毛端上那一粒微塵。羊毛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那就更小了,叫兔毛塵,兔毛就很細,叫兔毛塵。兔毛塵再分成七分,這七分之一叫水塵。這一粒微塵在水裡面自由通過,沒有障礙。我們知道,水現在用化學一分析,知道它這個組織密度不大,它的空間很多,這一粒小的微塵在它的空間通過沒有障礙。這水塵,我們肉眼已經看不見。水塵再分,分到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的密度比水大,但是它還是有空隙,這一粒微塵,像我們佛像,這是金屬做的,它可以自由通過,它沒有障礙,你就曉得那就更小。金塵還可以分,再分為七分之一,才叫做微塵。
佛講阿羅漢的天眼,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那微塵能不能再分?還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阿羅漢看不見。色聚極微還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再不能分,佛說那叫鄰虛塵,再分就是虛空,沒有了。這極微之微,是佛與大菩薩能看得見。諸位想想,這個世界多大?這地球多大?太陽系多大?銀河系多大?這樣一個大世界,都是這個微塵集聚現的現象,《金剛經》上講的一合相。一是什麼?一就是微塵。我們今天講極微之微,就是這個東西,是它組合的。你曉得微塵有多少!現在此地給你講有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微塵,這個數字沒有辦法想像,無法想像,太大。再用一個微塵代表一個大千世界,你就曉得這個法界之中,這太虛空當中,諸佛剎土大千世界是無量無邊。我們今天的科學家,要看到《華嚴經》這段經文,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今天科技的發展,探索太空,能探索多麼遠的一個距離?太近了,知道的太少了。佛在此地告訴我們,雖然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世界,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每一粒微塵都能夠顯現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就在這一微塵之中。你要怎麼樣才能見得到?諸位要記住,一念,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到?我們絕對不止二念、三念,所以這個境界在眼前,你見不到。
從這個地方再告訴你,一切法門能遍攝其他法門,淨土宗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見到了,禪宗得到甚深的禪定,見到了。禪定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甚深的禪定。所以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總而言之一句話,沒有一個法門不是修清淨心的。如果不是修清淨心,那決定不是佛法。佛法就是教我們修清淨心的,修清淨心的手段、方法不相同,所以有八萬四千,有無量無邊,那是方法手段不相同,目標是一個,統統修的是定,定就是清淨心。就看你心清淨到某一個程度,在淨土法門裡面把它分為三等,這是大分,不是細分。這三等,第一個是最高的,理一心不亂,經上講的這個境界現前。第二等的事一心不亂,這個境界見不到,功夫不夠。第三等的功夫成片,那當然更見不到。但是諸位要知道,淨宗法門的殊勝,淨宗法門的微妙,值得一切諸佛讚歎弘揚,就是你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這是其他法門裡面不行的。譬如禪宗,禪宗功夫也有三等,也是大分,第一個是觀照,觀照相當於我們的功夫成片。第二個是照住,照住在這裡相當於我們淨宗事一心不亂。第三,照見,你看《心經》裡面,觀自在菩薩照見,這是禪宗最高的功夫,明心見性,這個境界見到了。
由此你就曉得,禪宗這三個不同的修行境界,跟淨宗只是名稱上不相同,用功的方法不相同,所達到的境界完全相同,這才能夠互攝互融。所以此地這首偈關鍵在一念。我們今天用念阿彌陀佛,就是執持名號這個方法達到一念。這個要記住。為什麼念佛?用這句佛號,把我們所有一切的妄念念掉,恢復到自性清淨,這就成功了,這叫功夫。理論上通達,達不到這個境界,如果不求往生,還是照樣輪迴。如果不是淨宗求願往生,即使在禪宗得到禪定了,這個禪定就是我們講的事一心不亂,在禪宗裡面講,也只能夠生四禪天、四空天,不能出三界。這不出三界,麻煩就大了,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是八萬大劫,八萬大劫之後還要墮下來輪迴,這就是麻煩。正因為如此,所以一切諸佛如來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華嚴》到這個地方才圓滿。怎麼圓滿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圓滿了。普賢菩薩自己說,他要不到極樂世界,他的這十大願王就沒有辦法修圓滿。我們聽了這個話,是不是菩薩謙虛?絕對不是的。何以見得?因為不生西方極樂世界,要能真正做到『一一門,一一行位,各攝重重』,做不到。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就做到?那是彌陀本願功德的加持,自己一心稱念佛號,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是這麼樣得來的。
所以《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古人稱為如來所說的第一經。善導大師,歷史上記載的,阿彌陀佛再來的。那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口宣布的,他老人家曾經說,如來所以興出世,這是講諸佛如來以佛的身分示現在世間,幹什麼的?唯說彌陀本願海,就為了這一樁事情。換句話說,就是為了講《無量壽經》,勸人求生西方淨土,就是為這個,不是為別的。為什麼又說這麼多經典?眾生的根性劣,福德因緣不具足,給他說了不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對誰說?根熟眾生。根熟的眾生一聽到,他就信受奉行;換句話說,他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這一個就成佛了。根沒熟的眾生,要幫助他成熟,用什麼方法?用大乘佛法,幫助這些根性沒有成熟的人,幫助他們。還有沒有種善根的人,佛說小乘法,說人天法,幫助他們種善根。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根熟了,這一生決定幫助你成佛;沒有熟,幫助你成熟;沒有善根的人,再幫助你種善根,再接引你,這是佛的大慈大悲。我們能體會、能領略到諸佛如來苦口婆心,實在是得利於大經,像我們不看《華嚴》,我們很難體會善導大師這句話的真實性。古人所說,這《無量壽經》是如來正說的第一經,我們也很難接受。讀《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我們明瞭了,原來《華嚴》得西方淨土才圓滿。《法華經》,諸位念「藥王品」,你就明瞭,佛在法華會上勸你念佛求生淨土。再看底下這段:
【又此經下文云。】
此經是指這一品,這一品是「入法界品」,在八十卷經裡面「入法界品」。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本子,就是「入法界品」的最後一卷。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等。】
這個境界是愈來愈微細。一塵不能夠遍含一切佛剎,怎麼可能有這個境界?每個佛剎裡面有無量無邊的諸佛。所以在這品經裡面,跟前面大經所說的境界又要深入一層,重重不可思議,這是講一塵十剎。第二句:
【以毛孔攝大身。】
『毛孔』,我們正報最小的,這汗毛,毛孔,毛孔也能夠攝佛的報身,報身大,而且報身的相好,不可思議。這個大經裡面給我們說佛的報身,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而不是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講佛的應身,報身的相好,那沒有辦法計算的。「二以毛孔攝大身」。
【現相品云。】
「現相品」是《華嚴經》的一品。
【如來於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坐等。】
這個『等』,底下還有經文,他省掉了,只引用了這兩句。『如來』,這個如來是指本師釋迦如來,是指的這個應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的跟我們一樣,跟我們相同的。『一毛孔』,佛的一毛孔跟我們一毛孔沒有兩樣。『一切剎塵諸佛坐』,佛講經說法坐的是師子座,師子座就像我們中國的太師椅一樣。我們這個椅子小,那個太師椅大概有這麼大,差不多這座位是三尺見方,那個大的座位。這一毛孔當中有多少佛?有無量無邊諸佛坐在那裡說法,這是正報小攝正報之大,這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給諸位說,這個境界都是真實,絕對不是假的,確實是很難理解。假如諸位對於法相唯識稍稍能涉獵一些,我相信對於這個境界之體會會有幫助。
唯識論裡面告訴我們,我們這個眼睛的瞳孔,視神經,大概跟這個毛孔差不多,也許比它稍微粗一點,那就很細了,這講到我們的生理,視神經。我們見外面的境界,在感覺當中,我見到當中,並沒有把外面的境界縮小。其實我們怎麼樣見到的?這個眼睛的瞳孔就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把外面的境界相攝到裡面,眼睛後面有一個小銀幕,就像那個照相機底下那個底片一樣,使外面境界相投射到裡面。我們要講到這個眼根,眼識,眼識的相分跟見分。眼識的見,能見能照,照到裡面顯的這個相。眼識只有分別這個功能,了別的能力很小;換句話說,它只照,照了怎麼樣?它不分別。誰分別?第六識分別,末那,末那執著,末那在裡面,沒有到外面去。末那見的這個境界相從哪裡見的?是眼根後頭那個銀幕。就好像我們看電視畫面,這看的畫面,所以它不是直接見的,它是間接見的。而它見這個銀幕,照這個的銀幕,這又透過來,就好像轉播一樣,播到第七識,第七識的相分,把第六識的相分轉播成第七識的相分,第七識的見分見它自己的相分。轉播,使我們感受外面的境界沒縮小。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就懂得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真相。我們今天用照相機,用攝影機照下來,真的是很小,但是放成大銀幕上,那就看到是一樣大。我們這個不需要放大,自己在感觸裡頭就跟外面相一般大。外頭沒有縮小,裡面沒放大,使你感觸的時候是完全相同。唯識經論對這個分析得非常詳盡,這是佛法的心理學。我們懂得一點這些理論基礎,再看《華嚴經》不思議境界,就信得過了。確實小能攝大,這個芥子納須彌,毛孔納法界,這不是假的。再看第三:
【以毛孔攝廣剎。】
毛孔是正報,廣剎是依報,前面是依對依報,正對正報,現在是正報對依報。
【依阿僧祇品云。】
這「阿僧祇品」也是《華嚴經》的一品,都是引用經文來說的。
【於一微細毛孔中。】
這個微細的毛孔是正報。
【不可說剎次第入。】
『不可說』是數量之多,『剎』是佛剎,大千世界次第都入到這個毛孔裡面去了。
【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等。】
底下那個『等』字不說它,那它是底下還有文,它只取這幾句,取這幾句偈。這個地方給諸位所講的全是最真實、最奇妙的世界,事事無礙,這是講不思議境界達到了極處。這也就是事實真相裡頭最真實的、最純真的,正報小毛孔能遍攝宇宙,整個大宇宙也在這裡面。像我剛才舉的例子,我們看一個人,人在裡面,許多人次第都在裡面。我們看世界,世界也在裡面。所以那個唯識分析很有趣味,你從八識,八識還有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心所。五十一個心所,每個心所都有四分,都有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你一分析,那就很微妙了,這個世間事實真相才恍然大悟,才知道佛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經過這一番分析,你對這兩句話聽了含糊籠統,你不解裡頭真正的意思。為什麼?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
你起個貪心,貪心在哪裡?貪心所,看與哪個識相應的貪心所,是與第八識相應的?第七識相應的?第六識相應的?前五識相應的?貪個什麼?自己四分,相分裡頭變現出的那個相,貪那個東西,那個見分貪自己那個相分。而那個相分是一層一層轉播,轉播了多少層才轉到你這裡,與外面境界不相干。你所貪的、所瞋恨的,換句話說,完全是你自己自識心所變現的相分,與外境完全不相干,所以才講是虛妄,才給你講這個不真實。這些事實真相,世間人不知道,世間講心理學也沒有講到這麼微細。所以讀了唯識經論,你再看一般學校大學裡面的心理學,你再一看,你笑笑,看都不要看了。為什麼?太幼稚了,胡說八道,這是真的。這句裡面我們要留意的,是這毛孔能容納無量無邊的剎海。無量無邊的剎海還不能夠遍毛孔,換句話說,毛孔還有多餘的空間,我們要注意這個,真是事事無礙達到了極處。
【四以輕塵攝大身。】
一微塵小,依報裡面最小的,依報最小裡面能含攝正報的『大身』。
【此經下文云。於一塵中塵數佛。】
『一塵』是依報最小的,一微塵,這一微塵當中有微塵數諸佛如來。
【各處菩薩眾會中。】
那不但是佛,佛在那裡講經說法,有無量的菩薩在圍繞。不是一尊佛說法,無量菩薩圍繞,無量諸佛說法,每一尊佛都有菩薩圍繞,在哪裡?在一微塵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一微塵如是,『無盡法界』每一粒微塵無不如是。
【深信諸佛皆充滿。】
諸佛如來在哪裡?充滿了虛空法界。我們要知道,諸佛如來如是,菩薩海會如是,我們自己?也跟他們一樣,沒有兩樣的。他們的身心遍虛空法界,我們的身心也遍虛空法界。隨緣示現,諸佛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現身,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你再想想那個當處,可見得他沒有來去,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
那我們今天想感,沒有佛菩薩來應,這是什麼原因?我從前問過我的老師,這剛剛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你求佛菩薩求不應的時候,求就是感!佛菩薩沒有應,你本身有障礙,不是佛菩薩不應,是自身有障礙。好像我們白天走在外面,陽光普照,這偏偏打一把傘遮住,不讓它照,那這就沒有法子。你自己有障礙,不是它不照你,你本身有障礙。所以他教給我,一定要把這個障礙懺除,這就十大願王裡懺悔業障。障礙去掉了,自然就有感應,他教給我的方法。他教我學佛,學佛的路很長,學佛的路很辛苦,告訴我一個原則,不要求人。求人很辛苦,求他,人家答應幫助你,是一個大人情,人情揹得也很苦,將來如何報答他?不答應,心裡生煩惱,多苦!他教給我方法,求佛菩薩,求不應的時候,自己有障礙,障礙除掉之後就感應道交,有求必應。我得他這個教訓得的利益很大。縱然我們想做一樁事情,這一樁事確實是利益眾生的,好事,那佛菩薩應當成全。有的時候求也不應,這個不應的時候有兩個,一個是自身有障礙,一個是眾生有障礙,眾生沒福,我們代他求也求不來。自己沒有障礙,眾生福德因緣成熟,弘法利生是一帆風順,諸佛菩薩加持。所以連弘法利生都要看緣熟與不熟,何況其他!
所以我們基金會的成立,我跟簡居士就講得很清楚,我們不求人。有人送錢到這邊來了,我們就替他做功德,做好事。送得多了,我們就多做;送得少,就少做;沒了,最好,不做,那多自在!不能刻意去求,我今年要做多少多少事情,那叫自找苦吃,這不如法。縱然做一些善事,你要曉得,你修的是人天福報,為什麼?清淨心沒有了,往生不退成佛你沒有分,那這個損失就太大了。《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假使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你看看,這個佛多慈悲,跟我們講真話。所以給你說,好事不如無事。是大家送這麼多錢來了,那你不替人家做,這對不起人。所以我不跟人要錢,你曉得什麼原因?原因就在此地,自在快樂,不要找事!所以是隨緣而不攀緣,這樣做,你一生都快樂自在,心地清淨,清涼自在。這是諸佛菩薩無處不在,我們的心真誠、清淨、慈悲,就念念感應道交,念念感應。再看第五:
【以輕塵攝身剎。】
這是正報攝依正。
【大經云。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
塵是微塵,一,每一粒微塵裡面都有『無量身』,這個身是指佛的報身,同時又現出無量無邊的佛國土,『莊嚴剎』是諸佛國土。
【六以毛孔攝身剎。】
『毛孔』是正報最小的,它也能夠遍攝依正。
【大經云。一毛孔中難思剎。】
難思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第一個是佛剎大,大得不可思議,第二個是佛剎多,多得不可思議。
【等微塵數種種住。】
『等』是等於,像微塵數那麼多。『種種住』,這裡頭有菩薩、有佛、有聲聞、有緣覺、有六道眾生。
【一一皆有遍照尊。】
『遍照尊』就是佛。
【在眾會中而說法等。】
這種種住裡頭,剛才講了,有菩薩住的法會,有聲聞住的法會,有緣覺住的法會,有人天住的法會,都有諸佛在說法。
【此即皆由一一各攝法界無盡故。】
它這底下有個小註,「此上二句中,皆有一多無礙,大小相容」。都有這個事實,都有這個真相。後面這段,這是不思議法界的總結。
【以其後一。總融前九。為第三渾融門也。亦融前二。不離此門。】
這個小註,鈔裡頭說:
【又此亦者。即是總總融前故。如文可知。】
這就不再多說。不思議境界到此地,這是一個段落,是一個大段落,也可以說,把整部的《華嚴經》給我們做了一個精簡的簡報。這個精簡簡報我們看看這個文,到二百八十四頁。我們是從哪裡講起的?從五十七面講起的。五十七面從序文講起的,差不多也有兩百多面,這是大經的簡報,清涼、宗密大師給我們的匯報。實在講,也說得相當的詳細。當然更詳細的是在《八十華嚴》,那講得比這個更詳細、更要精彩了。
讀了這些,才體會到古人對於大經的讚歎。我們從前初學佛的時候聽人家講,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這個話,應該要用現代話來講,這現代話來講怎麼說?不讀《華嚴》,不知道學佛的富貴。這樣講法,大家就好懂了,就很容易理解,確實是如此。所講的,就是我們自己與我們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我們活動的空間,不止這一個台灣,不止這一個地球,而是盡虛空遍法界,無盡的時空是我們自己生活活動的範圍,一切諸佛剎土沒有一個是例外的。我們假如能夠在觀念上從這裡突破,你這個心量就大,你的心量就能夠包容萬法!
心量大,就世間人講的大人,大人有大量,大人是什麼?你看看《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大人,諸佛菩薩是大人,這就從凡夫就變成佛、變成菩薩。佛菩薩跟凡夫沒有界限,沒有差別,何以故?諸佛菩薩隨類化身,哪有界限差別?我們今天所以得不到自在,這是一念迷,迷什麼?迷這個事實真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不曉得這事實真相,所以在這裡面胡思亂想,起妄想,生無明。我們對於宇宙、對於人生,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也說錯了。這錯有錯的因果,對有對的因果,對的因果是不思議解脫境界,錯誤的因果是十法界,錯得大的,六道,錯得更大的,三途,這就是講的種種差別因果,我們學佛不能不知道。
經文到此地,這一個大段落,下面還沒有講到經文,還是玄義這部分,換句話說,繼續給大家做報告。報告是第二句,就是這個經題的第二句。你看這兩百多頁所講的經題裡面,不思議解脫境界。下面這個文講能入,能入什麼?普賢行願。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底下這段不能講,可以把這個《疏》念一遍,大家能夠把這個意思接起來。「第二」,這是第二個大段。
【明能入者。】
前面是所入,這能入。
【總即普賢行願。】
就是十大願王,這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總說。
【略有二種。】
總的是普賢行願,普賢行願又可以分為兩種。哪兩種?
【一者身入。二者心入。】
身入跟心入。
【身由心證。】
心要不能證得,身是入不去的。心入是理事無礙,身入是事事無礙。一定要達到身入,那才是圓滿的證入,圓滿的證得。
【故廣辨心入。】
因為心入身才入,所以心入就重要。這上面要說的多了。
【心入有三。】
心怎麼能入得進去?
【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無礙。謂於此行門。深忍樂欲。淨信不逾。】
這兩句是講正信。
【於斯行門。曉了性相。】
這兩句是正解。
【依之起行。一一真修。解行相扶。自然契合。】
這是證果,這就入進去,心入,身就入。這段文就很重要,非常重要。如果兩段比較起來,前面你聽懂也好,聽不懂也沒有關係,這以下的要真正搞清楚,為什麼?我們都進入。我沒有聽懂,我入進去,我當然就知道了。聽懂了,入不進去,還是枉然,自己還是沒分。所以這兩段比較,後面又要超過前面。
我們今天一會,明天圖書館還有一會講《無量壽經》。後天我到新加坡,到新加坡去兩個星期,有十二次的講演,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十二次。講演的內容是「普賢菩薩行願的啟示」,我用的是這個題目。二十四個小時也要把《普賢行願》介紹出來,我們這個道場是細說,到外面,因為受時間限制,是略說。略說跟細說各有各的好處。初學的人,時間短,能夠聽到一個圓滿的大意,啟發信心,這也很好。細說才真正能體會,真正能知道佛門廣大,佛陀教育的優美,這是美善無比,才真正能夠生起嚮往之心,好學之心,求證之心。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空過,這一生的生活非常的充實,細說有這個好處。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