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四十六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46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六頁第二行,我們看第十三章,就是十三段: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章裡面一共包括了三願,就是第二十二「國無女人願」,第二十三「厭女轉男願」,第二十四「蓮華化生願」。在這一品經裡面,從第十八願到二十四都是說的聞名得益,而且得利益最為殊勝者,這是我們很明顯能夠看得出來。
第一願,經文裡面只有一句,『我作佛時,國無婦女』,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我們現在看有人畫極樂世界的圖,裡面畫的有女人,這個跟經不相符合,那就不可靠了。看到畫的圖裡面,阿彌陀佛畫得特別大,觀音菩薩小一點,往生的人就畫得更小,這個跟經上也不相符合。經上給我們講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面貌、身材都一樣,所以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我們看到變相圖裡畫的這個相不平等。因此佛教給我們依法不依人,一定要以經典做依準,這個就正確了。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婦女?這個我們想,一定是阿彌陀佛在修因的時候,他曾經看到許許多多的世界,這世界有男身、有女身,鬧了許許多多不愉快的糾紛,大概就:哎!我這個國家不要女人,統統是男身來。這就省掉很多很多的麻煩,必定是這個道理,因為他這是參觀考察許許多多地方。這個世間實在講,男女糾紛所造成的困擾、所造的業障、所造的果報,可以說是任何造作都不能夠跟它相比,這是事實。我們今天展開報紙,聽聽廣播,全世界的動亂決定離不開男女關係,這個事情是大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阿彌陀佛有智慧,如果西方極樂世界有男身、有女身,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會安寧,也不會乾淨。這個是我們要知道,絕對不是輕視婦女,這個要曉得的。
在唐朝,我們佛門的律宗,這個十大宗派有一個專門修戒律的律宗,律宗的祖師,創立這個宗派的祖師是道宣律師,他住在終南山,這個是佛門裡面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他曾經引經說,但是引這個經是哪一部經,他沒有說明,我們就不知道他引的是什麼經。他說經上有這樣講,他說「十方世界有女人處即有地獄」。那麼他引經,道宣律師是個持戒很精嚴的人,決定不會妄語。經典在中國翻得多,當然大多數都流傳下來了,還有少數經典散失了,失傳了。譬如我們這個《無量壽經》,總共就有十二種的譯本,流傳到今天只有五種,七種失傳了。唐朝那個時候翻經還非常之盛,道宣跟玄奘大師是同時代的,所以那是中國譯經最興盛的一個時代,他看到經上有這麼幾句話。
現在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就樣樣都顛倒了,有些女僧,出家的女眾,對我講經講到這個末法事實真相,她們很反感,說我不應該貶低出家人,抬高在家人,她們很不服氣。我也收到好幾封信也無可奈何,我就沒有回答她。實在講這是事實,佛在正法的時候、像法的時候,學佛男眾多過女眾。當然與社會背景、政治制度之不相同,這個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跟古印度,自古以來確實是重男輕女,受教育的機會男眾多,女眾就很少,很少有受教育的機會。特別是在政治上,男子參政,女人幾乎沒有參政的機會,這些都是事實。因此接觸佛教,佛教是非常深廣的教育,沒有相當好的學說根基,沒有辦法入進去的。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接受佛法的是士大夫階級,士大夫階級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知識分子。從前知識分子沒有現在這麼普遍,他們接受的,他們對於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都是讀書人。中國自古以來對讀書人非常尊重,所謂士、農、工、商,在社會裡面讀書人的地位最高,所以他有很大的影響力。由於讀書人學佛,國家社會一般大眾普遍都跟著學習,所以是男眾多,女眾很少。釋迦牟尼佛在世,我們看他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裡面沒有女眾。最後他的姨母出家,這才收了五百比丘尼,很小心、很謹慎收了有五百比丘尼。有些經典裡面講,因為收五百比丘尼,所以佛的正法打了對折,正法本來是一千年,結果正法只有五百年,可見得這個確確實實還是有障礙。
到今天末法時期,就統統顛倒了,從前我們排名的順序,這是黃念祖老居士講的,他講的,我同意,我也承認,實在說出來,大家看到這個現實,你也不能不承認。以往的排列順序,是出家男眾第一、出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在家女眾是最少,排到最末的。現在這個時代恰恰顛倒,學佛的,學佛人之多,學佛人之虔誠,學佛真正的成就,在家女眾第一。你要不相信,你看看我們現在這個講堂,這明擺著在此地,這事實,這怎麼說法?你看看,點點名,你看看在家女眾多少,這還用得著辯嗎?不用了。第二多的,在家男眾;第三多的,出家女眾;最末尾的,出家的男眾,沒幾個。所以末法整個顛倒了,在家女眾成就的確確實實是佔第一位。你要不相信,你看看那個《往生傳》,念佛往生的,大陸上最近也出了一本,女身多,非常之多,這個社會整個顛倒了!所以女眾讀了佛經,也不要灰心、不要嘆氣,妳生在末法很幸運,末法現在是女身第一,在家的女身第一,成就之殊勝不可思議。但是我們要知道佛在經典裡面,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他不要女子,這個裡面有很深的道理。就是一般說來,古今中外,女子由於生理上的關係,比較重感情,這個情是地獄之根,這個東西要不斷,出不了三界,這個是要知道的。所以情叫迷情,只要是情就是迷,情愈重,迷得就愈深,它跟理智是恰恰相反的。佛法是教我們有理性,要有智慧,把感情化成理智這就對了。智是覺、是悟,情是迷、是惑,是迷惑。這個是第二十二願。
下面這一段是第二十三願「厭女轉男」。『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到這個地方是第二十三願。這裡面的經文,我想都不難懂。「發菩提心,願生我國」,前面都講得很清楚。
那麼有一句,就是「得清淨信」,這是我們在此地看到,前面沒有看到過的。什麼叫清淨信?第一個、決定沒有懷疑,第二、決定沒有染污,這個信心才叫做清淨信心。懷疑好懂,什麼叫染污?這個染污很可怕,你今天在這個社會上,你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接觸之後心裡面落的那個印象就是染污。你接觸得愈多,換句話說,你的印象也就多、也就雜,就複雜,這些東西洗都洗不乾淨。所以我們中國古來的教學,無論是佛法或是世間法,從前世間法的教學都是以孔孟為教學的主流。小學的時代,從七歲上學到十二、三歲,這是中國小學的階段,小學的老師教你什麼?教你灑掃應對,完全著重在生活教育、德行的教育,著重在這裡。這是很有道理的,正是所謂,使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養成習慣,所謂是習慣成自然。從小的時候培養你道德的教育,使你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來相處,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對待兄弟、怎樣對待朋友,這是教育。這個要從小養成,「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著重在品德上的修養。除這個之外,讀書,讀書不注重講解,不講解的,就是教你死念,念的時候念遍數。老師教學只教句讀,這一句一句教清楚,每個字的音念正確,就教這個,不講解的,教你念、教你背。會背了還要背個一百遍、背個兩百遍,一天的時間就打發過去了。為什麼?你在背經就不會胡思亂想。背得還要大聲,老師聽得見;如果老師聽不見,他又在胡思亂想,小朋友他就想玩,他也會胡思亂想。
所以小學教育,就是佛家講的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他修定,從小就修定,到十二、三歲,他就很有威儀,就像一個成年人一樣,他確實一舉一動他都有規矩。所以中國從前念書人,好像比不上受的西洋教育,西洋教育很活潑、很可愛;中國的少年老成,年紀輕輕就像老頭一樣。那個穩重,社會的安定靠這種教育;西洋教育雖然小孩很活潑,一切動亂的根源都從那兒生的。所以中國人他看得深、看得遠,從小修戒定慧三學,修這個東西。利用年小的時候,年幼的時候記憶力最好,所有的東西教你從這裡背過,你這一生永遠不會忘記,到了八十、九十,你看看無論應付什麼事情,或者是寫文章,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他不要去查書。這是我們現代人沒有想到的,從前那個教育方法好,非常之好,佛法教學也是用這個方法,這叫真正的教育。小學完成了,這就是入太學,就跟佛門裡面參學意思相同,入太學,太學是著重於講解、研究、討論。這個時候你有智慧了,你有能力辨別是非、辨別邪正、辨別善惡,可以參加研究討論。老師講解,講完之後,學生提出意見,研究討論,教學相長。這是完全著重在後得智的圓滿成就,智慧的教學,跟現在不一樣。
所以現在教育徹底失敗,這才招致社會動亂不安,我們過得這麼辛苦。想想還是從前教育好,那個方式好。現在是倫理道德完全毀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知道,你說這怎麼得了!有再高的科技,不會帶來幸福,即使個人、家庭、社會,都沒有幸福可言。人與人之間什樣的關係?利害,這個太可怕了,今天有利,互相利用;明天沒有利了,就是冤家、就是敵對,這怎麼得了,這是什麼社會!實在講,連畜生都不如,畜生,你說那個老虎、獅子,吃飽了,小動物在牠面前牠理都不理會,牠沒得吃了牠抓一個來吃。我們這個人吃飽了、穿暖了,沒事還要製造動亂,這怎麼得了!所以連那個豺狼虎豹都不如,這是真的,這些原因就是受染污。所以從前中國教育,它不讓你染污,不准你胡思亂想,絕對遠離一切邪知邪見。言論、出版,國家來管理,你要是說的是邪法,違背了倫理道德,你這個言論是犯法的,國家會判刑的,最重的刑是死刑。寫出的文字也是國家審查的,決定不能違背人倫道德,不可以違背,不能有邪知邪見染污一般的人心。國家政府有這個責任在監督,保護國民身心的清白。所以我喜歡專制,我喜歡皇帝,我不喜歡民主,民主實在講是自由過分了。你看看現在邪知邪見到處都是的,為什麼?它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這個不得了!這個我們今天頭腦裡面,在佛門講阿賴耶識八識田中,染污的毒素不知道有多少種,真的就是洗都洗不乾淨。這是一切罪孽、一切動亂、一切苦報的根源。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身心清淨,所以得益於聖教,諸佛菩薩、聖賢人的教誨。你問為什麼?他們的心清淨,他們的言清淨,他們的思想清淨、見解清淨、文章也清淨。我們讀他們的東西淨化自己的心理,淨化身心。所以對於聖教不懷疑、不夾雜,絕對不夾雜其他的知見。所以我要求諸位學,學一本經,才真正能夠達到清淨,把我們思想見解上的染污,逐漸逐漸把它洗掉。佛經也是如此,你要學個十部八部就不清淨了,為什麼?因為佛的經典,是對於各種不同的人所說的,不一樣的。我們只能在一切經裡面選個一、二種,一門深入,這樣才對。它的目的,就是恢復我們的清淨心,心地清淨了,給諸位說,世出世間一切法自然就通達了。為什麼會通達?因為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恢復了自性的本能,那就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德能。為什麼?本能恢復了。佛法沒有別的,恢復自己本能而已。恢復本能從哪裡恢復起?從清淨心恢復起,一切唯心造,心是主,先要恢復它。
所以我們這個經,經題上好,我們所求的是「無量」,那個「壽」是無量裡面的一種,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福報,你喜歡錢,無量的錢財,樣樣都是無量!一切無量當中壽命第一,如果沒有壽命,那些無量誰享受?還不是落空!所以一切無量裡頭壽命是第一,這最重要的,有無量壽,才能享受一切的無量,那是我們所求的。「莊嚴」是美好到極處,沒有一絲毫缺陷,這叫莊嚴。從哪裡求?清淨裡面求,平等裡面求,覺裡面求,「清淨平等覺」,從這裡求。清淨平等覺就是自己的本心,真心本性,你的心性原來是清淨的,原來是平等的,原來是覺而不迷的,佛是這樣教給我們。這才叫清淨信,所以修這個清淨信,一門深入才能得清淨信。善導大師說過,由阿彌陀佛本願力故(這個本願力就是此地經文上所講的,彌陀的本願力就是這個二十三願),所以女人稱佛名號,臨命終時一定化為男子,轉女身。諸位要知道,男身變成女身容易,六道輪迴裡頭變得容易;女身再想變男身不容易,很難很難。可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往生的時候就轉了,就轉成男子,彌陀接引,菩薩投身。這是「女轉男身」。
接著底下一願那就是坐七寶蓮台,隨佛往生,這一願是「蓮華化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這個是講清淨受生,沒有生苦;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我們是胎生,胎生之苦,苦不堪言。那個苦我們都受過,我們每個人都受過,受過都忘掉了,忘得乾乾淨淨。佛在經典裡面形容神識去投胎,這個投胎也是有緣的,他跟父母前世有緣,所以才找到。緣很複雜,佛把它歸納成四大類,第一類,報恩的,這小孩天性就很好,他是來報恩的,孝子賢孫,對父母照顧得很周到、很孝順,他來報恩的。第二類,過去世的冤家對頭,他來報怨的,所以小孩長大之後會搞得家破人亡,那報怨的。第三種,是來討債的,債務上的糾紛,來討債的。如果父母欠他的債欠得少,大概三歲五歲就死掉了,那個錢他討去了,他就走了;如果欠得多的,可能到十幾歲、二十歲大學畢業,剛剛好博士學位拿到,他走了,你這麼多年培養那個債還清了,他走了。大概這一類都是很可愛的,也很聽話,父母都很喜歡,到他討完他走了,這討債的,這討債鬼。第四類,就是還債的,還什麼?他欠父母的。這種人對父母沒有恭敬心,但是對父母的物質生活他會照顧到,每個月會送生活費用給你。假如他欠父母欠得多,這個物質生活他會供養得很周到、很豐足;如果欠得少的,每個月日子可以過得去就算了,不會給你多的,縱然他發很大的財,他是大富,每個月給父母給個二、三千塊錢,你日子可以過得去就行了,欠得少。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給諸位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統統是這個,父子兄弟、親戚朋友,都是這個關係。親戚朋友,比較上少一點;這個搞成一家人,那是很嚴重的,很複雜、很多的,就是這麼個關係。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也看得清楚,不用胎生,蓮花化生。為什麼?沒有家親眷屬這種感情的負擔,沒有了,蓮花化生。這種構想設計非常之巧妙,把這個世俗裡頭這些情愛、愛欲,統統用這個方法化解掉了,所以西方才是一個清淨的世界。我們在經上所看到的,九品蓮花,無不清淨。古德告訴我們,「舉體」,體是,蓮花是七寶的,所以「皆是最勝祕密吉祥」,這個祕密實在講是屬於深密,理與事都很深,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理解的,這是蓮花化生。
『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一句是總結前面的三願,這三個願也都圓滿成就了。我們再看第十四章: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到這個地方是一願,第二十五願,「天人禮敬願」。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
到這裡又是一願,是第二十六願,「聞名得福願」。
【常修殊勝梵行。】
這一句就是第二十七願,「修殊勝行願」。這一章的三願也是說聞名功德。但是這個聞名的功德,比不上前面殊勝,為什麼?前面聞名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聞名還沒打算生極樂世界,沒有這個意念,換句話說,還不想往生;不想往生,念佛的人得這個果報。換句話,統統是屬於聞名的利益。由此可知,聞名一定要發大心,大心就是菩提心,求生佛國,不退成佛,這是無上菩提心。這一類聞名的人,修學淨宗的人,沒有發這個大心。或者是,雖發大心,他不是專修,聽說那個地方禪不錯,去參幾天禪,去打個禪七;那個地方學密也不錯,到那裡去念幾天咒,這就不行。這是什麼?雜了,雖然對淨土不懷疑,你修雜了,修雜了也不能往生。什麼原因?這在前面都曾經跟諸位報告過,淨宗的往生一定要心清淨,心淨則土淨。心不清淨不能往生,只能得此地所講的三種福,能得這個果報,不能往生,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要清楚。我們現在一段一段來研究。
願文上講『十方眾生』,這個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我們在內。我們往生不了,這個福報是一定可以得到的;如果這個福報要得不到,那佛不就是妄語了嗎?阿彌陀佛也不能成佛。所以說不能往生,也得到這個福報,這是應當要曉得。『聞我名字,歡喜信樂』,名字,包括淨土三經,或者我們今天講的五經一論,這個「名字」統統都代表了。為什麼?名字是題目,像做文章一樣題目,五經一論是它的內容,這個要知道。因此,名字功德,如果不深入五經一論,名字的功德你不知道;明瞭之後,真正生了歡喜心,「信、樂」,樂是愛好,對於經論、對於修持的方法相信,不懷疑,很喜歡。『禮拜歸命』,這個歸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皈依,皈依阿彌陀佛。我們現在最近這個幾年來,同修們發心在這裡受皈依的,統統是皈依阿彌陀佛,皈依三寶。理上的三寶,自性三寶,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自性三寶。在住持三寶,就是形象上的,我們佛寶是阿彌陀佛;法寶是《無量壽經》;僧寶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兩位菩薩來做代表,如果再多一些,那就是《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序分裡面所列的諸菩薩眾、諸聲聞眾,這都是屬於僧寶。形式上的三寶,是我們修學的榜樣,我們要發願以阿彌陀佛做榜樣,我們跟他學,學得跟他一模一樣。所以我們供養阿彌陀佛,看到阿彌陀佛,我要照他那個樣子來修,那就是一個模型,照他那個模型來塑造自己,把自己塑造得跟阿彌陀佛一樣。
從哪裡修起?從《無量壽經》修起。《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對於整個法界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做法,經典就是介紹他。我們熟讀這部經典,第一個階段是熟讀,對於經義了解。第二個階段修行,照做,每一句經文,我們要怎樣來學習,怎樣把它做到,使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行持,跟經上講的一模一樣,那就恭善你,你就成了阿彌陀佛。所以要依照經典修正自己的身語意三業行為,這個就是法寶,這就是真正皈依法,這個經典裡面沒有做到不算皈依,所以要把它做到。僧,僧寶所表的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學大勢至菩薩的理智,不輕易動感情,理智的;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用理智來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不是感情。感情幫助人會生煩惱;理智,心地清淨、光明,幫助別人不生煩惱,自在。所以,我們今天皈依的三寶,跟一般人講的不一樣、不相同。我們的法名,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出來的,西方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這個樣子的。娑婆世界這些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在西方世界成佛,到他方世界去度化眾生,都叫妙音如來,「同名妙音如來」。所以我們現在就用妙音來做法名,現在你是妙音居士,將來你是妙音如來,因果相應嘛!所以這個名號,這個法名是《無量壽經》上的,從這兒來的。這個確確實實跟一般傳授皈依就不相同,這樣的皈依叫真正皈依,確實曉得從哪裡回頭,我們要依靠什麼來修學。
『以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就是清淨平等的慈悲心,清淨平等的慈悲心來『修菩薩行』。就是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依菩薩行。菩薩行是什麼?三福、三學、六度、六和、十願。我們在成立淨宗學會,給諸位同修提了這五科,這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是具體的菩薩行。要從三福做起,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人天福報,要真做才行。不真做的話,這裡講的『諸天世人』不會恭敬你,一樣瞧不起你,為什麼?你只會念經,沒照做,你一樣也沒做到,所以鬼神瞧不起你。不能說,這經上講的,我天天在念經、天天在拜佛,我也受了三皈依,為什麼天人鬼神還瞧不起我?是你沒有做到,只念沒用處。我對於早晚課就講得很多,早課是提醒自己,我這一天要依照佛的教訓來做;晚課是反省,我這一天想想看,哪些地方我做到了,哪些地方還沒做到,沒有做到我要改過來,要努力去做去。這個早晚功課,那就真正有利益、有功德。絕對不是,早晨把這個經念一遍,念給佛菩薩聽,晚上再念一遍,念給他聽,「我這個課誦就做好了,一天都沒有缺」。其實,不但沒有好處,還有罪過。「我念經還有罪過嗎?」有罪過,你想想看,你有沒有罪過?早晨在佛菩薩面前騙他一次,晚上又去打妄語,又騙他一次,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騙佛菩薩,這個罪過大!你還有什麼功德?所以鬼神瞧不起你,這個要知道。念了要照做,諸天世人才會尊敬你。
所以這五個科目是不能再少了,一定要把它做到,這個叫修菩薩行。更具體、更圓滿的,這就是經上所講的,就講得更多、更具體、更圓滿,五科那只是綱目而已。這個是現世的利益,現前所得的利益,天龍鬼神尊重你,一切邪魔鬼怪決定不會侵犯你。念佛的人著了魔,你們想想,那是怎麼回事?妖魔鬼怪沾到身上。換句話,那個諸天善神遠離你,妖魔鬼怪接近你,來控制你,這我們所謂是著魔了。這是你的修學與佛所說的完全相違背,天天念的是佛經,心裡面想的是彎彎曲曲的,你的思想見解、所作所為,全是邪知邪見、損人利己,你做的是這些。佛菩薩講的話,你一句也沒聽進去,一句也沒做到,念經欺騙諸佛菩薩,還以為是功德,還想得福報,哪有這回事情?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要明暸,絕對不是經典上的話不靈,是你自己誤會了,你自己錯解了。
下面一願「聞名得福」,『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前面得福,是這一生的福報,別人的禮遇、尊敬是福報;這一願二十六願,這是來生的福報。學佛的同修,眼光總比別人看得遠,看得遠怎麼說?要看到來生,這一生很短暫,幾十年寒暑一剎那就過去,過去之後有來生,來生怎麼辦?這個問題嚴重。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當然選擇西方淨土,這個是最有智慧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十方諸佛都讚歎,因為你選擇得太殊勝、太好了,沒有比這個更好了。還不想往生西方世界,覺得這個人生還不錯,人天兩道也很好;好,你不願意生天,來生再到人道,「生尊貴家」。這個尊貴,絕對不是他地位很高,他的父母地位很高,家裡有很多財富,假如要沒有道德,生到他那個家裡去,還沒長大,就家裡發生變故,那不是福。福報第一是德行厚,祖宗、父母積德,這個家庭是尊貴之家,好善積德。生在這樣的家庭裡面,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薰陶,一生不會有災難,這才叫真正幸福。
所以諸位要曉得,錢財不是福報,財富不是福報,佛經上講的「財為五家共有」,你沒有福德,你有的財富保不住,不過眼前給你看看而已。我們同修當中,雖然天天在這裡聽經,天天在這裡念阿彌陀佛,心不在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在阿彌陀佛,他心在哪裡?在股票上,有不少同修。還有幾個很坦白的來告訴我,做了好幾年,他說賺了差不多有四、五千萬,可是去年一年賠掉了,賠光了。四、五年的生活光陰空過了,一片空白。所以那個錢是什麼?是給你看看。四、五千萬太少了,沒有我多,如果這個錢說看看就是你自己的,那個銀行鈔票我都看看,那都是歸我自己的?假的,不是真的。跟我往年在香港講經,有一個居士他那個金銀珠寶很多,在銀行保險箱裡頭,兩個箱子,帶我去看。我看了一看,我說「你就這麼一點點?」他心裡就很不痛快,他本來想炫耀炫耀的,他有那麼多的金銀珠寶。我沒看在眼裡,我說「你怎麼只這麼一點點?」你想想看,這些珠寶不敢拿回家,拿回家怕強盜;不敢戴在手上,戴在手上怕人搶劫。只有放在銀行保險櫃,一個星期去打開那麼看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我說這個,如果這樣的話算是自己的,那你這個香港所有銀樓都是我的。為什麼?我到那邊去:拿來給我看看、摸摸,好,收起來,給我保管。那不是一樣,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這哪能算是自己的!又不敢戴,又不敢放在家裡,你說那個能算自己的?人迷惑顛倒、愚痴到這種程度,有什麼法子?不開竅。如果說鈔票看看就是自己的,那銀行鈔票我看看,不都是我自己的?我不比他多得太多了!他那個五千萬算什麼?愚痴、可憐、不開竅,雖然念佛,心裡還掛念股票,你說糟糕不糟糕!這樣的人,諸佛菩薩、龍天善神不會向他致敬的。
所以學佛就是頭腦清楚,這個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搞清楚。財富有沒有?給諸位說,我給你說真話,每個人都一文都沒有。你們想想對不對?你們晚上睡覺睡熟了,連人家把你身體搬走你都不曉得,哪一樣是你的?不要到說死了以後才一樣帶不去,睡覺的時候都沒有了。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還不警覺?要警覺,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有福的人是什麼?有福的人有得用,要用,樣樣都有,這就很自在。所以我常常講,我們要有使用權,不要有所有權,連金銀財寶我有使用,我不要所有,這多自在、這多快樂!需要用的時候,一點都不欠缺;不需要的時候,不需要自己手上保存的有,讓銀行去保存,何必要自己保存?你才會真正得到身心自在,快樂無比。所以這尊貴之家,是好善好德、積善之家,這是尊貴之家。「諸根無缺」就六根聰利。來生的果報。
『常修殊勝梵行』,梵,這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翻成中國意思是清淨,梵行就是清淨行。心清淨、身清淨、生活環境清淨,這是真正有福報。梵,在我們三界裡面有,就是梵天,梵天是屬於初禪,在三界裡面並不是很高,初禪是梵天。初禪有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這經上常講大梵天王,就是初禪天的天主,大梵天王。要想生到初禪,也就是梵天,要修清淨行,就是要修梵行。清淨的標準是什麼?最低限度要斷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樣要有一樣,就沒有資格生梵天,你就曉得生梵天不容易。那個修禪,初禪,五欲斷掉了,所以這個,自己要很冷靜的去想一想,能不能斷掉,有沒有能力修禪?我自己想了很久,沒有能力,財色名食睡這個斷不掉,這斷不掉,那修禪不能成就,這回頭來修淨土,淨土不需要斷,可以帶業往生,這個行,這個我可以辦得到。這個東西要斷掉,這個斷掉不是形式上斷掉,心裡頭不能動念。心裡面,這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還會起心動念,色界天去不了,你修得再好,真正得定,也是欲界定。欲界定生哪裡?生欲界六層天上面四層,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個都要靠禪定,這個禪定就是五欲沒有斷乾淨。五欲斷乾淨了,不在欲界,超越欲界,到色界去了。所以梵天是色界,要修梵行,殊勝的梵行。殊勝的梵行,就不是剛才講的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是三界之內的,雖然算是梵行,不是殊勝的。殊勝的梵行是大乘佛法,目的是要超三界、脫輪迴、了生死、成佛道。
這個就是說,你這一生沒有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來生得人天還有機會,你有善根,還會遇到佛法。遇到了,你真能夠把握住,那就能往生;如果還不想往生,那就等到再來生吧。大家不要笑,我們每個人就是這樣的人,過去世中,生生世世都遇到這個法門了,還不想往生,所以混到這個樣子。你要想往生,你早就成佛菩薩了,你還會到這來輪迴,還來受這個苦難嗎?所以這個事實就是自己,不是說的別人。這一生我們又遇到了,遇到殊勝梵行,就是指這個經,就是指的這個法門,現在遇到了,問問我們要不要把握住?你能把握住,這一生就生淨土;不能把握住,那來生再繼續幹吧。可是來生,諸位要曉得,來生,第一個條件,能不能得人身?此地是講,念佛有相當功夫,念到身心清淨,那當然得人身。身心清淨,要發願求生淨土,決定往生;有往生的資格,不願意往生,當然得人身,這個沒有話說的。是真正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這個是願不願意出三界,就在你那一念之間。所以五欲障礙梵天,何況菩薩?這個是要覺悟的。
所以我常講,學佛的人四大魔障,這四大魔障是什麼?財、色、名、利。我跟經上講的不一樣,我講得比較白、講得清楚,財色名利四大魔障。這四樣東西你不能遠離,你那個佛念得再好,不要說一天《無量壽經》念十二遍,念二十四遍也沒用處,也不能往生。決定要遠離,這個利害得失,這個帳要算得很清楚,我把這個財色名利捨一捨、忍一忍,咬緊牙根,也不過是幾十年,成了佛之後得大自在,得永恆的快樂,這個是值得的。眼前這一點小小的,世間人認為這是樂,不曉得那是苦,他以為是樂。為什麼佛說是苦?這個樂後頭是苦。佛在經上比喻叫「刀頭舐蜜」,那個非常鋒利的刀刃,上面塗了一點蜜,叫你去舔,是滿甜,這舌頭一舔,舌頭已經被它削掉,被它割斷。財色名利那個甜頭,就像那個鋒利刀刃上那一點點蜜一樣。你想想看,哪一個聰明人會幹這個傻事情?幹這個傻事情,迷惑顛倒、糊塗人才幹,聰明人不幹。念佛雖然把這個東西捨棄,好像是苦,其實這裡頭有真樂,世間人沒有法子體會。你能夠把它捨離掉,心地清淨,清淨是真樂,世出世間一切法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大樂。這個樂,你不入這個境界,你享受不到;換句話說,這種樂趣你從來沒有享受過,你哪裡知道?你曉得那個刀頭舐蜜那一點甜頭很甜,你沒有嘗到純淨的那個蜜,那是真甜,後頭還沒有禍害,那個你沒有嘗到過。所以這真正修的人他才知道,他才能夠得到。
這個地方的聞,「聞我名字」,因為這一句是貫這一章的三願,都是聞我名字,你看這個第二願「聞名得福」,也是「若聞我名」。第三願是省略掉,「常修殊勝梵行」,它也是「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常修殊勝梵行」,要知道它這個文字上有省略,意思是圓滿的。聞,一定兼信受,如果沒有信受不能叫聞,換句話說,一定要真正把它做到,如果沒有做到,聞等於不聞。一定要把它做到,才能夠得現在的福報、來生的福報、後世的福報;如果真正發無上心,那你得究竟圓滿的福報。
所以在這一章裡面,我特別提醒諸位同修,妖魔鬼怪一定要遠離。魔,跟諸位講了四種;什麼叫妖怪?妖怪現在在街頭上到處都是,只是你們不認識,我認識。《左傳》裡面把妖怪那個樣子,很清楚、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人棄常則妖興」,人把常道捨掉了就是妖魔鬼怪。常是什麼?五常,仁、義、禮、智、信。不仁、不義、不講禮、不講信用,就是妖魔鬼怪。你們看看現在社會上,這個街道上、巷弄上,妖魔鬼怪有多少?到處都是!所以說妖興,妖就興旺、興盛。妖魔鬼怪興盛,這個社會還能好嗎?在佛法裡面就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捨掉了,就是妖魔鬼怪,你說這個多可怕!所以現在這個社會上妖魔鬼怪多。好幾年前,開心法師有一次到台北來看我,傳說他有點神通,我也相信,但是他是個很好的人,他不炫耀神通,不拿神通欺騙人,這個很難得,所以我對他很尊重。他告訴我,那一年是七月間,七月是中元,他說是這個鬼門關開了,許許多多妖魔鬼怪都放出來了。他來問我,他說法師,這是一回什麼事情?他見到的。在外國也有這個有說法,妖魔鬼怪統統都到人間來了,這是世界大亂的預兆,這個世界要亂了。妖魔鬼怪勢力大,人眾多,影響力很大。所以現在善良的大眾迷惑在這個境界裡面,邪正不能辨別。為什麼?信正的人少,「少,大概恐怕是靠不住;信仰的人多,多,大概總有點道理」,都去了!這就是我常說的現代的人信邪不信正、聽騙不聽勸,勸他不相信,騙他,他很容易就去了。我們要多多從這些地方反省。在這個時代遇到正法,修正行,實在是非常非常之難得,心正、行正,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尊敬。彌陀大願決定不虛,我們要深信不疑。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