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三十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30
請掀開經本第十三頁第六行,最後面的兩句開始:
【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前面所說的是總相,也就是這些菩薩們示現在人間作佛,這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舉這一個例子。在前面一段,我們很清楚的知道,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目的,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就是我們本人;換句話說,讓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底下很具體的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失了?就是因為有煩惱、有妄想。因此佛的教學,首先是教我們斷煩惱,把妄念捨掉,所以說是「破煩惱城,壞諸欲塹」,這是最大的障礙。必須要覺悟,要把它斷除,恢復到身心清淨,清淨心就是真心,清淨心就是真如本性。禪家講明心見性,淨土裡面講一心不亂,都是這個意思。今天給我們說佛教化眾生的別相,也就是細說他怎樣教學,怎麼樣幫助我們開悟。
首先說『調眾生』。「調」是調順的意思,也是調和的意思。「眾生」它的意思很廣,本意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都叫做眾生。從這個定義來觀察,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我們人這個身體,身體也是許許多多的緣聚會起來而生,這是佛把它歸納稱為四大五蘊。四大是講物質,這個身體有物質,五蘊除了色,色就是指的四大,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一部分。
所以一個人,我們今天講動物,都是物質跟精神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所以它是眾緣和合而生。四大要不調,人就要生病,經上講病苦是什麼?四大不調,不調就是不調和。哪一部分少了一點,哪一部分多了一點,麻煩就來了,病苦就來了。如果五蘊要不調,那心就是長了病,精神就不正常,心理就不正常。由此可知,眾緣和合,最著重還是在調和。我們凡夫不曉得調和身心,不知道調和,所以一切毛病都生了,毛病生了之後,也不曉得怎麼樣去醫治。現在雖然說是醫療的科技很發達,實在講不如佛經裡面說得那麼透徹,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能夠調和身心,身體就健康,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疾病就少了。真正懂得調和的人,可以不生病,用什麼方法來調?用戒定慧這三個方法。戒律調身的,定是調心的,慧是身心俱調,這是佛首先要教給我們的。換句話說,你的一身都是毛病,要想學佛這沒法子,不能入門。首先要「調眾生」,把你調和成為一個法器,調眾生實在就是具體實行前面所講的斷煩惱,破除欲望,身心潔淨。這是前面跟我們講的理,此地講的是事,用戒定慧三學來調伏,也是四弘誓願裡面的「煩惱無盡誓願斷」,調眾生就是幫助眾生斷煩惱。
我們淨宗所用的方法,我常常教給同學的讀經,讀經的目的是在調伏身心,讀經是這個意思,不是在求解,所以讀經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戒學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在念經的時候,心裡面一個妄念都不生,這諸惡就不作了。不但身不作惡、口不作惡,心都不作惡,心沒有壞念頭,心也不作惡,身口意三業都不作惡,諸惡莫作。經典,是佛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了,所以讀經就是眾善奉行,你看戒律具足了。念經的時候專心,一心專注去讀經,絕不想經裡面什麼意思,不要去想,這個一心讀誦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沒有把它念漏掉,沒有念顛倒,這是慧。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所以讀經,我每天念一個小時我就修一個小時的戒定慧,我讀兩個小時就修兩個小時的戒定慧,這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所以讀經決定不能求解,一面讀一面想這什麼意思,那就是世間的讀書,戒定慧三學統統沒有了,全都破掉。你一面在念、一面在想,這一想就是打妄想,戒沒有了,定也沒有了,慧也沒有了。
所以讀經老老實實去讀,千萬不要去想意思。當你讀的時候,忽然有意思現前,不是想的,這沒有關係,這是什麼?這叫相應,有悟處。雖然有悟處,不要理它,還是老實念下去;千萬不要,這個意思很好,趕緊寫下來,那又打妄想,又錯了。所以根本不用去理會,就是老老實實一直去念。當然這個經愈長愈好,好在哪裡?你修戒定慧的時間長。但是現代人生活非常的忙碌,這個經典太長,一天要用許多時間去念,他找不到這麼多時間。那個經典太短了,像《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時間太短了不管用,力量太薄弱,一天只修個幾分鐘的戒定慧,這個很困難,不容易成就。所以我們選擇《無量壽經》,這個經典很適中,你要是念得很熟的話,從頭到尾念一遍半個小時。千萬不要看半個小時不長,每天認真修半個小時的戒定慧,叫頭腦裡頭不打妄想的話,就很有受用,這對於工作繁忙的人來說,非常非常的適當。如果你是退休的,你不需要再去工作,最好修行的時間要長,愈長愈好,所以這個經每天可以念個十遍,甚至於念十幾遍,念上個三年五載,人心就定了,定了以後就會開悟。《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就是開悟。到開悟的時候,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一切都通達,一切都明瞭。這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給我們一條修行的道路。所以從讀誦下手,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下手的方法很多,譬如禪宗它用參究下手,它不念經,或者是參話頭,或者是觀心,它用這個方法;教下多半是用讀誦;淨土宗除讀誦之外,也有不讀經典的,念佛,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行;密宗裡面用持咒。可見得方法雖然不一樣,很多種,目標是相同的,都是把妄想執著捨掉,恢復到心地清淨,就是「調眾生」。此地這個眾生,記住,不是很多很多人,是自己,自己這個身體是眾緣和合而生。所以調眾生是調我們的心,心也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調身,身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心地不清淨,不能接受佛法;身體不清淨,常常生病,也不能修行。所以一個修行人,心地要清淨,身體要健康,這是我們修行基本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什麼都談不到。所以身心健康,在佛法裡看得很重要,這一句就是說這個道理,身心恢復健康、恢復到正常,要知道我們凡夫的身心很不正常。佛開頭用這個方法,我們今天教給諸位的方法,也就是著重在此地。
然後才『宣妙理』,我們身心調伏,這才有資格接受佛法。所以我們這一代,學佛的人很多,為什麼不能成就?身心沒有調伏就要來學大乘經典,經典學了不少了,他得什麼樣的利益?經典學了不少,他所得的利益是增長邪見,這個麻煩就大了,他不是增長智慧,他增長邪知邪見。必須要身心恢復健康,接受佛法才增長智慧,這是學佛必須要知道的。如果我們親近一個老師,老師一開頭,不是在德學上教給我們下功夫,天天來給我們講經說法,這不是真正善知識,這個老師是個糊塗老師,沒搞清楚。譬如我這個茶碗,這個茶碗是個骯髒的茶碗,髒得不得了,我現在向他要一杯水喝,我把這個杯子拿去,他一看到這麼髒,他就盛了水給我吃,我這一吃就長病。明白人一看這個杯子髒:趕快去洗,洗乾淨來,我再給你。調眾生,就是把那個碗洗得乾乾淨淨的,然後再來接受佛法,這「宣妙理」他才能接受。所以先要成就法器,然後才能夠盛諸妙法。古人有比喻,譬如這個碗原先裝毒藥的,佛法是甘露法,醍醐甘露,醍醐甘露要裝在盛毒藥那個碗裡面,也變成毒藥了,為什麼?摻的有毒素在裡頭。所以必須先要把那個盛過毒藥的碗洗乾淨。什麼叫毒藥?實在講比毒藥還要毒,貪瞋痴三毒,沒有比這個更毒的了。貪瞋痴慢疑這是毒藥,必須從心裡面把毒藥洗乾淨,然後才來接受如來醍醐甘露大法,這叫「宣妙理」。到這個時候佛才給你講經說法。
所以你們有一些學講經的同學,你聽到我這個話,做何感想?現在是不是你去講經的時候?不是。那為什麼又叫你來學講經?這來誘惑你,不用這個東西來誘你,你就跑掉,你不學了。所以用這個東西來誘惑你,像釣魚一樣,這魚餌把你釣上來,然後再告訴你真實法。所以真實法,我是一再跟諸位說,你們每天研究講經,一天可以用一個小時,頂多兩個小時去研究。讀誦一天至少要六個小時、十個小時,以讀誦為主,研究輔助。研究什麼?調劑調劑,免得覺得念這個東西念得枯燥無味。實在講你沒有念出味道出來,念出味道,法喜充滿;你現在沒嘗到法味,用這個東西來調劑調劑而已。不是真的要你學,你學不成就,你學不到;幾時身心清淨,一心不亂了,就學到了。所以在第二個階段這就是學法門,宣妙理這是學法門。前面這一句「調眾生」,是斷煩惱,「宣妙理」,這個是在學法門,所以這是有一定次第的。不是同時的,唯獨上根利智可以同時,上根人他身心清淨,一聞千悟,這個人行。自己想想不是這個根性,分別執著、貪瞋痴慢還很重,那這個不是上根的人,一定要循序,按照順序來修學。
貯功德,貯是儲蓄,功德要儲蓄,功德很難儲蓄,很容易被破壞,佛家常講「火燒功德林」。功德就像森林一樣,諸位想想,一個森林的成就絕對不是短時間。雖然說十年樹木,那個十年長的樹沒多粗,不是大樹;真正的大樹總是百年以上,那個樹才像個樣子。可是一把火都燒乾淨了,你說那多可惜!功德是什麼?是清淨心,這是功德。所以定是功德,慧是功德,戒都不是的,戒定慧三學,戒學是福德不是功德。戒學能夠幫助你得定,那個戒才算功德;自己沒有得到定,在念佛人講沒有得到功夫成片,你持的戒都是福德不是功德。得到功夫成片,得到一心不亂,你持的戒算功德。那個清淨心,這一發脾氣就完了,脾氣是火,這裡面的瞋恚、瞋火,一發脾氣你的功德就燒光了,就沒有了,又要從頭來再修。所以要問問,你積的有多少功德,得問你,你什麼時候發了脾氣以後,到現在沒發脾氣,這個很難,瞋恚之火非常的可怕。由此可知,這一句真實的意思,就是叫我們斷除瞋恚。你能夠斷貪,斷慳貪,勤修布施、持戒,這是積功德;能修忍辱、精進、禪定,這能夠保持功德,這功德永遠保持,不會失去。『貯功德,示福田』這個兩句,就是講的菩薩修學綱領當中的六波羅蜜。忍辱、禪定能貯,戒定慧三學是所貯,這功德,戒定慧三學是功德。福田是什麼?福田是布施、持戒,這是福田。觀察世間什麼人有福?一個肯布施的人有福,守法的人有福,持戒就是守法。所以能捨、能守法的人,這個人有福。你看看這兩句,是不是菩薩行的六波羅蜜?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這個地方講的「諸法」,就是萬行,前面講六度,此地是萬行。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它的作用,是對治我們在三界裡面所受輪迴的苦報。「三苦」是指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把我們所受的一切苦難,歸納為三大類,苦苦、壞苦、行苦,在欲界這三大類的苦統統要受。到色界天,他欲斷掉了,色界天人離開了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這個他不要,他沒有了,色界天人不需要飲食,也不要睡眠。所以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他們是「禪悅為食」,他不需要飲食。我們這個世間人衣食很苦,都是為衣食在奔波;色界天人沒有這個苦惱,所以他不要為衣食奔波,他自在了。他沒有苦苦,但是他有壞苦、他有行苦,因為他還有色身,他身體存在。到最高級的凡夫無色界的天人,他連這個身體都不要了,我們對這個身體愛護得不得了。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道家也覺悟,你看老子所說的,「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他說我有很大的憂患,憂患什麼?我有身體,沒有身體多好!所以無色界天人是三界裡面最聰明的,他不要身體,不要身體,壞苦也沒有了。苦苦他沒有,壞苦也沒有,但是他還有行苦;換句話說,還是出不了三界。這三苦就是指的三界,佛給我們說一切法,就是度三界一切眾生。從三界裡面來說,上面到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二十八層天最高的,下面到阿鼻地獄,都是佛菩薩度化的對象。這一句意思說明,教化範圍廣大,教學的內容殊勝。因為三苦是指教學的對象,「法藥、救療」是指法門的殊勝,他確確實實有這個能力,幫助六道眾生離苦得樂。
我們學淨土,這個法門太多了,我們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說了也是枉然,說了做不到。因此我們才本著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的教訓,祖師大德給我們的指導,我們歸納其綱領,在解門,解門就是理論,一定要有理論的依據,我們遵從淨土五經一論。五經一論還嫌多了,有六門,所以選擇這六門當中最精要的,我們選三種,《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的重要性前面講過了,這一部經上屢次的說到「普賢大士之德」。《行願品》不熟,普賢大士之德怎麼能理解,怎麼能夠修學?可見得《普賢行願品》是《無量壽經》的註腳,是《無量壽經》的助行,正助雙修,這是顯示它的重要性,最低限度我們要熟讀這三部經。《彌陀經》經文不長,含義甚深,初學的人,在經文裡面不容易體會到甚深的義趣,所以一定要念註解。註解當中,《疏鈔》分量太大了,現在人受持有困難。所以我們取《要解》,蕅益大師的《要解》,分量不多,我們有能力受持。所以讀《彌陀經》應當要讀《要解》,連註解統統都讀,這個利益就很大了,所以解門我們最低限度要讀這三種。
在行門就是在生活當中,我們怎麼過日子,怎樣面對著現實的社會,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標準?我們在經論裡面,選擇了五個科目,第一個就是《觀無量壽經》講的三福。你說我們修淨土學佛從哪裡學起?從三福學起,「示福田」是指示這福田。慧還沒有修,先要修福,學佛的人不能沒有福。三福第一條人天福報,一共有四句要做到,這個不是叫你念熟,念熟了沒用處,要做到,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我念念就行,不要再講,前面詳細說過。第二福是二乘的福報,就是阿羅漢、辟支佛的福報,「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是菩薩所修的福報,「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從這裡修起,此地所講的「深信因果」,我在講席當中特別跟諸位同修們說明,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普通這是造善有善報、作惡有惡報,這個我們也曉得,菩薩焉能不知嗎?這個因果是說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你要成佛,你就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決定成佛。這個因果,許許多多菩薩都不知道,所以這個經上講的深信因果,是指這樁事情,不是指別的。三福是入門下手之處,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裡學起,從孝順父母學起,從尊敬老師學起,在這學起。然後這修六和,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裡,不能離開人群獨立,這不可能的,一定要跟大眾相處。怎樣與大眾相處?佛教給我們六條守則一定要遵守的,就是六和敬。由此可知,三福、六和是福田,下面三科三學、六度、十大願王是功德,「貯功德,示福田」。我們解門有了依據,行門有了下手之處,現在就看我們自己是不是認真努力了。
底下這是講成就,『升灌頂階,授菩提記』,這個兩句是講佛菩薩教學的成績。如果我們接受佛菩薩的教育,後來得不到結果,這會落空,要成績。升,就像讀書一樣年年升級,由小學升到中學,由中學升到大學,由大學升到研究所。「升灌頂階」,升到灌頂階就是佛教裡面的研究所,這是菩薩很高的地位,這種地位在通常講是八地以上。灌頂位嚴格的來講,是十地菩薩,菩薩位次到圓滿,灌頂就是畢業了,佛給他來授記,預先告訴他,他將來在哪一個世界去作佛,他的名號叫什麼,他度多少眾生,預先告訴他,這叫授記。灌頂是密宗的,所以學密先要受灌頂;顯宗裡面先要受三皈依,這個道理是一樣的。現在顯宗裡面受三皈依,在佛菩薩面前舉行一個形式,把那個皈依的條文念個三遍,這皈依是不是就得到了?靠不住。同樣的,灌頂也是如此,這密宗金剛上師給你頭上灑幾滴水,你就開悟了嗎?照樣的迷惑顛倒,沒用。一定要曉得它真正的意思。
所以事相上是形式,形式裡面含的有真實義,你要了解真實義,你才真正得受用。你譬如說皈依,皈是回頭,你是不是真的回頭了?依是依靠。真正回頭,真正依靠自性,這是真受三皈依,所以經上講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那當然的。為什麼?天人恭敬,你是真正佛弟子,真正有道德之人,鬼神都尊敬你。如果你那皈依是假的,鬼神看你瞧不起你,你是冒牌的,不是真的。雖然說皈依佛,也沒有皈,也沒有依;皈依法,還是沒有皈、沒有依,那有什麼用處?佛是自性覺,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皈依佛的人,還迷惑顛倒,那就大錯特錯了,那哪有皈依?沒有皈依。法是正知正見,僧是六根清淨。所以你要真正從迷惑顛倒回頭,依自性覺;從一切錯誤的思想見解回過頭,依正知正見;從種種染污回過頭,依自性清淨,這叫真正三皈依。不但護法神保護你,一切諸佛都護持你,這人多難得,所以絕對不是形式。灌頂也是這個意思,灌是大慈悲心護念眾生的意思,頂是把最殊勝的佛法,所謂說頂法,傳授給你,這叫灌頂,所以灌頂是大慈悲授與你最殊勝、最高的佛法。
如果諸位明瞭灌頂的意義,最殊勝、最高第一法門是什麼?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裡面,第一頂法,我們今天得到了,這就蒙諸佛如來大慈悲護念。我們把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給我們灌頂一次;你念兩遍,就給你灌頂兩次;你一天念十遍,一天諸佛菩薩給你灌頂灌十次,這還得了?這不得了!這個世間什麼活佛、金剛上師、仁波切比不上,那都搞形式的,那不是真的。這個十方如來給你灌頂是真的,決定真實。所以這一部經典,不但是顯宗裡面第一經,也是密宗裡面的第一經。認識的人真的很少,不多,稀有難逢,我們今天能遇到,怎麼能不慶幸!所以「升灌頂階,授菩提記」,就是指的這個眾生有善根、有福德。《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能夠遇到這部經,就證明你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接受這個法門,信解奉行,就是「升灌頂階,授菩提記」,你這一生往生不退,決定成佛,這授記。本經第六章四十八願是普遍為我們大眾授記,念了自然就曉得。所以這兩句是教學的成果。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自己成就之後,這才要發願行菩薩道,利益一切眾生,代佛宣揚究竟圓滿殊勝的第一法門。「教菩薩」,菩薩是根熟的眾生,不是菩薩不能接受這個經典,菩薩當中根性要不熟,沒成熟,也不能接受這個經典。所以接受這個經典依教奉行,老實念佛,這個人就是菩薩。你把這個經多念幾遍,我講的這個話你就不懷疑了。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純菩薩的法界,那個裡面不但沒有六道,連聲聞、緣覺都沒有。不但是菩薩法界,而且純一普賢菩薩法界,這就無比殊勝了。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成佛道。我們這個法門,一開端下手就修普賢行,現在雖然沒往生,依照《無量壽經》修學,就是修圓滿的普賢行。換句話說,現在你雖然還不是正式的普賢菩薩,你可以稱得上準普賢菩薩、預備的普賢菩薩。還沒有到初信位,還沒有證果,但是你是預備生,再往上升一級,就升到一年級去了,現在念幼稚園,準菩薩,非常非常之難得。不要以為這準菩薩沒什麼了不起,這準菩薩是根熟的菩薩,那就非常非常的稀有、可貴。所以這些菩薩們來給我們做老師,「阿闍黎」就是老師,阿闍黎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我們常常講的老師;也有翻作軌範師,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做我們的模範,就是我們中國人稱老師的意思。這一句說明,佛家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自己真正發心,想求無上法門,不要認為我遇不到真正善知識,遇不到好老師,不會的,就怕你不發心。你不發心你遇不到;只要你真正一發心,你一定會遇到。為什麼?我們發心是能感,諸佛菩薩就會應,感應道交,哪有遇不到的道理!怕的是我們自己沒有真心。沒有真實心,遇到了也是枉然、也是空過。所以一定要發真誠之心。
『常習相應無邊諸行』,「常」是不斷,在一般經典裡面講「盡形壽」,就是我有一口氣在,我這一天都不中斷。「習」是指我們生活習慣,也是修習,我們學,學了之後要把它做到,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做就是習,學習,要把佛在經上講的這些教訓統統做到。譬如剛才我們舉的例子,我們行門裡面的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要做到才行。每一條都很認真的去做,在日常生活當中,使這些教訓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行為。我們從早晨起床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就是三福,就是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才相應,與諸佛菩薩的生活行持相應,跟他們一樣。西方極樂世界上從阿彌陀佛,下至下下品往生的菩薩,統統都是修學這些。我們今天也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沒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的想法、看法、生活行為已經跟他一樣了,這叫相應,「無邊諸行」統統都相應。這兩句話如果要細說,就是《華嚴經》最後的一品,在《八十華嚴》叫「入法界品」,在《四十華嚴》裡面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裡面給我們說明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就是諸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本人以及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所以這八個字就是一部《四十華嚴》,要把這八個字講清楚,就是《四十華嚴》。
『成熟菩薩無邊善根』,「成熟」下面就是要作佛,功德圓滿才叫成熟,無量無邊的善根功德圓滿。這是說明佛菩薩度眾生他的極限,度眾生度到什麼時候為止?要度到他成佛。他沒有成佛,還在等覺菩薩,還要幫助他、還要護念他,一定要到他成佛。這才看到佛對於我們恩德多大!我們的父母再愛護我們,只能照顧我們一生;唯獨佛菩薩照顧我們生生世世,一直到我們成佛。我們要不成佛,他就沒有辦法說「我不照顧你」,那就不可能的,一直要照顧我們成佛。佛恩之大,無與倫比,誰知道?這樣一個大恩大德之人,我們自己常常輕視、常常疏忽、常常把他忘掉。我們會把他忘掉,他沒有把我們忘掉。正如同世間,兒女會把父母忘掉,父母對兒女永遠記在心裡,他忘不掉。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如此,因為外國人雖然到老年,兒女是不扶養父母的,外國人沒有這個觀念。小孩大概十八、九歲能夠成立就出去了,不跟父母在一起住。可是父母想不想?想,有隔個一段時期兒子來看看他,送一朵花給他,喜歡得不得了:這個小孩還沒把我忘記。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外國的老人是國家奉養,國家養老,這裡面缺陷很多,沒有親情。所以老人物質上雖然沒有缺乏,精神很痛苦,小孩在什麼地方不知道,有很多小孩跟父母通信都沒有,不要說是看父母,這個在國外非常正常。但是老人對兒女的懷念,永遠不會忘記。諸佛菩薩念我們就像父母一樣,我們自己忘恩負義,不知道佛菩薩對我們恩德之大。
末後這一句說『無量諸佛咸共護念』,我們要求佛保佑怎麼求?依教奉行,諸佛護念。不肯依教奉行,天天在佛像前磕頭,供幾支香蕉水果巴結巴結,就想佛菩薩保佑,哪有這個道理?佛菩薩決定不領你這個情的。你要真正修行,真正依教奉行,諸佛菩薩自自然然護念你。
到這個地方,是從事相上把佛教化眾生的目的、方法、成績,以及教化的期限全都說明了,佛教的教育大概就是這樣的。底下還有一段文純粹從理上來說,從理上我們就了解,佛教教育跟世間教育,有什麼不相同的所在,這就非常明顯的區分出來。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
這一句還是事。
【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這就不一樣,前面一句雖然講的事,是顯示佛菩薩能力之大,大到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這些世界裡面的眾生與我們息息相關,不是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有過去生,過去生中都在那些世界住過,跟那些世界都有密切的關係。佛法裡面講緣分,與那個世界有緣,與那個世界裡面的眾生有緣,因緣成熟了,菩薩就會去幫助這些人。所以菩薩有很大的能力,能夠變化無量無邊的身相,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眾生。這個需要,就是他覺悟了,他根熟了,菩薩就示現去了。所以『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個「佛剎」是講十方諸佛剎土,同時能示現,就是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化身。下面從比喻上來說,說明這個道理,『譬善幻師』,「幻師」,我們今天講魔術師,變魔術的,幻師就是變魔術的。我們曉得魔術都不是真的,但是變現起來好像是真的。這些諸佛菩薩在十方世界化身度眾生,就像魔術師在那裡變把戲一樣。『現眾異相』,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門得度他就說什麼法門,他能現無量無邊身,他能說無量無邊法門。
雖然有這種能力,『於彼相中,實無可得』,這是真的,確確實實是「無可得」,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諸佛的化身,乃至於諸佛的應身、諸佛的報身、諸佛的法身,統統不可得。我們今天這個身體,給諸位說,也是不可得。不可得,我們要得,這就苦了,這叫迷惑顛倒,你不曉得事實真相。事實真相,這個身相是假相,「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我是佛說的,這句話佛在《中觀論》上講的。所以一切法沒有自體,種種緣聚而成的,緣散了這個相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切相它的形成,是緣聚緣散,緣散,相就滅了,所以這相有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我們這個身相不生不滅,只有緣之聚散,絕對沒有相的生滅。現在這個世間科學也懂得一點這個道理,但是還不能夠完全解釋佛法。科學裡面給我們證實物質不滅、精神不滅,精神是心法,物質是色法,物質既然不滅,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不生不滅。我們看到一切生滅是看錯了,是緣聚緣散,這是它的事實真相。所以於一切相中「實無可得」。假如我們把得失這個念頭打掉了,實在講這個人就很自在、很幸福。人的煩惱在哪裡來的?患得患失,沒有得到時候天天想得到,得到之後又怕失掉。其實根本沒有得失,這是妄想,這個妄想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痛苦、許許多多的災難,所以冤枉,都不是實在的。菩薩們對於這種情形知道得太清楚了,所以他度眾生,實無眾生可度,他不著相,他不居功。因此他不失定意,就是他的自性清淨心永遠保持而不被染污,心被染污了就不清淨。這一句是顯示菩薩具有真實圓滿的智慧,對於一切法的真相是清清楚楚、明瞭透徹。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
這幾句是別顯二智,權實兩種智慧,前面這個一句是總顯,這是別顯。『通諸法性』,「諸法」就是我們講萬法,也就是一切法,包括世間跟出世間,世出世間一切法。「性」就是體性,它的本體,我們今天講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裡面講的本體論。本體就是能生萬法,這一切萬法從哪裡來的?那個來源就是它的本體。宇宙從哪裡來的,這星球從哪裡來的,這生物從哪裡來的,這人從哪裡來的?那個根源就叫做本體,在佛法裡面就叫做法性,體性,這些菩薩們完全明瞭。這是有這種智慧知道宇宙萬法的根源,知道它的本體。『達眾生相』,「相」是現相,來源知道,這所有一切萬法怎麼變現出來的,他也知道。換句話說,宇宙從哪裡來的,他曉得;星球從哪裡來的,他也知道;這些萬物從哪來的,他也曉得;我們人從哪來的,他都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所以第一句是指體性,就是三種智慧裡面的一切智。「達眾生相」是知道現相,就是道種智,能夠明瞭宇宙一切萬法的形成、演變,他統統曉得。這是兩種智慧具足。
『供養諸佛,開導群生』,沒有智慧怎麼能教化眾生?教化眾生先要給眾生做一個榜樣,要做一個示範。「供養諸佛」是身教,佛都供養諸佛,佛禮敬諸佛,佛也讚歎諸佛,這是身教,給我們做榜樣。佛教給我們要孝順父母,佛自己不孝順父母,我們能接受嗎,我們肯學嗎?他孝順父母,他先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他尊敬師長,教給我們要尊敬師長。所以這一句「供養諸佛」是身教,「開導群生」是言教,用言語來開導。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這個比喻是說他不著相。這個「電光」是什麼?有用,但是它不住。不住就是什麼?不執著。佛出現在這世間教化眾生有作用,雖有作用他不執著,他不執著我是成了佛,我是老師能教你,你是我的學生接受我的教育。這裡就有能有所、有自有他,就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清淨,身心就不清淨。所以佛確確實實心地清淨,從來沒有動一個分別心,從來沒有起一個念頭。這是他跟世間教學不同的地方,他跟世間一般老師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他不居功,實實在在他做到了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與無作同時;為我們講經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與無說是同時。因此他才「無有疲厭」,《華嚴經》上講的,他不會疲倦,他不會厭煩,為什麼?沒作。我們做個事情做多了、做久了會討厭,會疲倦;他沒作,他天天說法,沒說。這個很奇怪,說跟沒說是同時的,說是什麼?口裡面說了,心裡頭清淨,一塵不染,沒說。就像那個機器在運作一樣,你看機器不停的運作,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它有沒有疲倦,它有沒有厭煩?它為什麼不疲倦、不厭煩?它沒有念頭。我們人身體是一部機器,如果把念頭拿掉,這個機器二十四小時運作,一年到頭不休息,它不會疲倦、也不會厭煩。疲倦、厭煩從哪來?心裡。我做這麼多事情累了,就累了;我念這麼多遍煩了,就煩了,就這麼來的。身體是機器,說老實話,我們人不如那個機械,機械無心,我們有心,麻煩就在此地。佛作,作他沒有心,所以他不疲不厭。「猶如電光」,電光就是說明,有用、不住,他不著相,他不執著。
到這個地方也是一個小段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