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七十三集) 2005/11/2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07-0073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這一集是「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七十三集的播出。上一集我們講到「五利使」,講到第二個「邊見」,我們還沒講完,這一集再繼續講。邊見就是兩邊,現代話叫做對立、相對。我們世間凡夫生活在相對的世界,長跟短相對,大跟小相對,遠跟近相對,所以都是在相對裡面。這個相對不是真實的,就是說對立不是好的東西,這完全是從錯誤觀念裡面變現出來的,這就是佛法裡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那是妄想不是事實,事實上沒有對立。這個道理我們很難體會。怎麼說事實上沒有對立?我沒有分別的時候也是對立的,也有長短遠近。我沒有分別、沒有去執著它,還是有長短,還是有遠近,所以佛講的話我們很難理解。
幸好現在科學家幫了我們一個大忙,近代科學家發現真的沒有對立。為什麼?他們發現空間跟時間不是真的。在某種條件之下,空間跟時間等於零,對立的現象沒有了。空間等於零就沒有遠近,沒有遠也沒有近,時間等於零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這是相對裡頭最難化解的。時空不對立,其他一切不對立都很容易解決,沒有對立。
對立是從我們的妄想執著裡頭產生出來,微細的妄想執著我們自己不知道,習氣!所以不知不覺。粗顯的妄想執著我們很明顯,微細的我們不知道。所以事實真相徹底究竟明瞭,佛在經上給我們講這起碼要八地菩薩,八地菩薩看到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習氣。太微細了,我們肉眼沒有法子看得見,這是不悟,不悟是迷,見解偏,偏一邊。你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有偏差,不正確,「失乎中道」,跟真正覺悟的人不一樣,真正覺悟的人,他們的知見中道,不偏不邪,那個見解才是真正正確的。
第三個叫「見取見」,「非果計果」。見取見是果上錯誤的見解,對於果報,這個果報認識錯誤,不是真正的果報。計是什麼?以為。自己計較,以為它是真正的果報。「不悟有漏界中,終非究竟」。佛說這個常常舉的例子,佛常舉的就是天道,舉天道來說。天不是真正的果報,真正的果報就是說永遠不生不滅。有很多人以為天是永生,一般宗教認為天堂是永生,就是永遠不生不滅。升天,上了天,就不生不滅了,我們世間一般宗教都是這個看法,但是佛告訴我們這是誤會。天堂,往生到天道的人,他還是有壽命,只是他的壽命比我們人間還長。天道壽命最長的就是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天人,他的壽命在三界裡面算最長的。壽命多長?佛講八萬四千大劫。這不是算幾年的,算劫的,這個時間壽命就很長了。諸位一定要明瞭這個世界,我們講娑婆世界,這個世界一次的成住壞空是一個大劫。成、住、壞、空是叫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所以世界一次成住壞空是經過一個大劫。這個世界成住壞空有多少次?八萬次,八萬四千次,就是八萬四千大劫。你講這個時間多長!
但是雖然時間長,要講到無限長的時間,這時間無限的,八萬大劫就不算長。八萬大劫跟無限,當然這不長,但是這個時間是有限。所以八萬大劫時間雖然長,總是時間會到,時間一到,他的壽命就終了,又要生滅了。所以天道不是究竟,不是究竟的果報。不是究竟,你把它當作是究竟的果報,這在果上認識錯誤。這種見解就叫見取見,非果計果,不是那個果報,他自己去計較,以為是那個果報,這是叫做見取見,錯誤的見解。所以他不了解,不悟就是不知道。「有漏界中」,六道是有漏,漏是漏的意思,三點水的漏,漏水的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將我們的功德漏掉了。煩惱習氣沒有斷,在六道。你的定功再深,只是把煩惱伏住,等於暫時控制住,煩惱並沒有轉變成菩提;也就是煩惱不是真正斷了,只是控制住而已。是伏在那裡,暫時不起作用而已,被這個定功控制住。但是定功有時間性的,這個時間一到,定功失去,煩惱又起來了,又開始要輪迴了。所以六道裡頭不究竟!再跟諸位說,九法界也不究竟。說九法界就是指十法界,六道不究竟,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也不究竟,什麼地方才究竟?一真法界究竟。
因此佛法的修學,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淨土宗也不例外,決定要證得明心見性。不要以為淨土宗可以不要明心見性,帶業往生,不是的,都要明心見性,到最後一定要明心見性,只是說淨土,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我們沒有修到明心見性,我們可以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修學,還是要證得明心見性,那才是真正的成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還得修、還要學,不是說到那邊不用修學了。不斷精進,不斷提升我們的境界,從凡聖同居土提升到方便有餘土,從方便有餘土提升到實報莊嚴土,那是你真正見性了,花開見佛悟無生。要知道在同居土、方便土花還沒開,實報土花才開。所以我們一般念迴向偈說「花開見佛悟無生」,那是往生到實報莊嚴土,這個花才開。所以到那個地方還是天天要修學。
帶業往生,花雖然沒開,那個花很大,那個蓮花裡面跟虛空法界沒有兩樣,這是不思議境界。我們讀了《華嚴》才大概體會到一些,微塵裡頭有世界,這個微塵沒放大,世界也沒縮小,這麼小的微塵裡可以裝一個這麼大的世界。你就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蓮花沒有放大,世界沒有縮小,但是你在蓮花裡頭感覺得世界跟外面虛空法界是一樣的,所以這是不思議境界。花裡面不但有西方三聖,有十方諸佛菩薩,不但有十方諸佛菩薩,花裡頭還有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每個往生的人每一朵蓮花都是如此。其實西方世界如是,我們這個世界何嘗不如是?不相同的是西方世界那邊的人覺而不迷,我們這個世界眾生迷而不覺,不同在這裡,除這個之外,沒什麼兩樣。
第四個是「戒取見」,「非因計因」,戒取見是從因上錯誤的見解,所以這兩種實在講就是講因果。戒取見是把因看錯,見取見是把果看錯。戒取見就是說不是這個因以為是這個因,在修因上面認識錯誤。「不悟蒸沙作飯,塵劫難成」,這是舉《楞嚴經》一個譬喻。你要煮飯,飯的因是什麼?飯的因是米,你要拿米來煮才會變成飯。用稻米去煮飯,你就可以煮成飯,但是你要是拿泥沙去煮,你再煮無量劫也不會變成飯。你拿泥沙來煮,要希望它變成飯,經過塵劫,這是譬喻,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一塵一劫,你的沙也煮不出飯來。為什麼?它不是這個因,飯的因不是沙,是米,你要煮飯,你要吃飯,就要認識什麼東西才能煮出飯。你如果把泥沙認為拿來煮會變飯,永遠煮不成飯。這是譬喻,是一個簡單的比喻,我們大家容易理解,這就是講因果。譬如我們想發財,大家想發財,發財是果報,但是要修什麼因才會發財?世間人很多看法,想盡辦法,也寫很多書教人發財,可是自己發不了財。像大學裡面的教授,經濟學教授教人怎麼發財賺錢,可是你去調查他自己是不是有發大財?所以沒有把真正的因找出來。
佛在經典告訴我們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世間人就是因認識錯誤,所以他得不到果。所以我們人想發財,發財是果報,你求財用什麼方法去求?現在這個世間很多,但是都不是發財的真因,都錯了。發財的真因就是佛教給我們的財布施,財布施才是真因。你不肯修財布施,吝嗇,捨不得布施,寒酸,天天動腦筋打主意,想把別人的財富變成自己的。所謂天天動腦筋損人利己,這哪裡能發得了財?因錯了,你永遠得不到財富。想盡辦法動別人腦筋,去騙別人、去坑別人,騙到手的財還是你命中本來就有的。但是你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財富,雖然命中有的,可是你命中的財富已經折損了,打了折扣,這個福享盡就沒有了。真正懂的人,布施,愈施愈多,到後來你的財寶是無量無邊,是這麼來的。世間人幾個人懂得真正的因、真正的果!只有真正覺悟的人懂,迷惑顛倒的人不懂。往往起心動念一切行為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他怎麼不苦?苦是自己找的,不是別人給他的。
我們接著再看「依持名法門釋五濁惡世」。上面我們講到見濁的「五利使」,這個五條,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簡單介紹過了。我們看末後這一條「邪見」,「撥無因果,疑誤眾生,墮入深坑」,蕅益大師這幾句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什麼是邪見?除了上面所講四大錯誤見解之外,四大類的錯誤見解,所有一切錯誤見解都包括在邪見這一類,這一類裡面的範圍很大很廣,所有錯誤見解最嚴重的就是不相信因果報應。
佛法裡面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法、佛法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這是真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自然的定律,決定沒辦法推翻因果定律,改變自然的定律。現在科學家很聰明,他要改變自然,也做了不少事情,現在研究動物跟植物的基因,植物方面用的尤其多,改良品種。我們看到很多果木的品種,確實經過人工改良之後,植物生長得確實很大、很好看。譬如我們看到的蘋果、芒果,我們看到這都是經過改良的品種,跟我們一般吃的土芒果不一樣,現在都很大一顆,那經過改良。但是改良之後怎麼樣?違背了自然的原則,它長得確實很大,是很好看,但是它原來的味道不見了,它的原味。像我們現在吃的芭樂,你如果去吃小顆的土芭樂,以前我孩童時代吃的都是土芭樂,土芭樂有土芭樂味。但是現在改良的芭樂這麼大顆,吃是很甜,但是沒有芭樂味。芒果也是一樣,各種水果蔬菜都一樣。這是改良,經過現代科學的方法改良,但是違背了自然的生長。所以種出來東西的質都變質。
所以這個很大的芒果,沒經過改良的,我們看是不好看,但是你吃吃看,跟改良的比較,那個味道不同。隨順自然對人的身體確實有幫助、有營養、有利益。經過改良的品種,人吃了之後究竟有沒有好處,現在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幾年來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毛病出現?有人曾經拿這個問題問家師,家師是隨順古人講的話來答覆他。古人告訴我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是不是吃了這些改良品種,產生這些許許多多以前從來沒有的疾病?你去改變自然的法則,自然法則給你的回報是凶災。
森林樹木,現在人懂,它對於地球生態的平衡有貢獻,對於我們人類安全有貢獻,它防止水患。現在人覺悟了,任意砍伐森林樹木,破壞水土保持,遇到大水就形成了水災。水災過去是有,沒有現在這麼多,沒有這麼多,它能夠節制一部分,這就是你要改變自然生態,要控制自然生態,可是大自然給你回報你就受不了。
所以古聖先賢,在中國、外國,聖人都告訴我們隨順自然,隨順自然是最健康的,這是最基本的。我們的身體從母胎裡面生出來,這是自然的,現代人也想要改變它,最常見的美容,你去整容,這就是不肯隨順自然,想要改變自然。我們知道許許多多經過美容之後的副作用不堪設想,它帶來很多痛苦,縮短了他的壽命。這是什麼?這是你付出的代價,你破壞自然。嫌自己的相貌體質不好,有改變的方法,你如果嫌自己相貌不好,有方法改變,用什麼方法?還是隨順自然來改變,這是正確的。
我們的相貌身體得自於父母,父母給我們是個緣,增上緣,因是什麼?因是自己的業力,引業、滿業,最重要的是滿業,這是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造的不善,我們的相貌不善,相貌不好,體質不好。要怎麼改法?要隨順自然的法則來改就對了,不要用人為的。隨順自然,自然的道理我們今天懂,世出世法裡頭都說相隨心轉。我們的相貌是隨著我們的心理轉變。我們要想我們的相好,怎麼改變法?心好,要從心改,不是從相貌改。心改,相自然就改,所以相隨心轉。心好,相就好;心理健康,我們的體質就好,身體就健康了。這是隨順自然法則的改變,這個有道理。
聖賢之道、佛菩薩之道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改善生活環境。改善我們的相貌,改善我們的體質,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決定不是用人為的妄想分別來改進,完全是隨順自然的法則,自然的道理。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求兒女得兒女,求長壽得長壽,求成佛你就能成佛,求生天你就能生天,有求必應!無論你要求什麼東西,這個求完全是順乎自然的法則,求長壽得長壽,這是要用自然來求,佛門的術語叫做隨順性德。隨順我們的性德,這樣來求就有求必應。隨順自性,隨順法性,這是一絲毫副作用都沒有。所以我們要怎樣轉「邪見」為「正見」,這個轉就叫做學佛,學佛就是轉錯誤的見解,轉我們錯誤的思想行為。
佛這五種錯誤的見解統統轉過來了,所以我們稱佛叫做正知正見。阿羅漢的功夫是正覺。所以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的教育,首先就是教我們要認識因果道理,要明瞭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我們希望好的果報,我們要懂得修善因,種善因得善果。造作惡因希求善果那是違背自然法則,那是決定錯誤。「疑誤眾生」,這是實實在在,我們看現前的社會,眾生造作不善,凶災頻率不斷在上升。「墮入深坑」,深坑是講將來果報,比喻三惡道,三惡道進去容易,出來很難。
再看底下這段「煩惱濁」,五濁的第三個是煩惱濁。「五鈍使增盛,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無取無捨),必不能度」。這個「使」,使者的使,意思前面說過,見惑稱為「利使」,利害的利,五利使,就是說它很猛利,但是雖然猛利,較容易斷,五利使比較容易斷。五鈍使的鈍,利跟鈍,鈍就是很柔軟,沒有像五利使那樣剛強猛利,但是這個鈍使很難斷,古大德用一個譬喻說藕斷絲連。我們吃的蓮藕,把它切斷,確實都切斷了,你把它拉開,但是那個絲還是連著,藕斷絲連。這比喻鈍使的煩惱,煩惱的染污,柔軟,但是難斷。這五種我們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錯誤的想法,在佛學名詞叫「思惑」,思想的迷惑。前面五利使叫做見惑,見解上看法見解的迷惑,前面就是對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的看法看錯了。這五種是你想錯了,你自己想錯了,思想錯誤了。
所以你的見解思想錯誤,於是你的言行當然就錯誤。你說的話、身體造的行為就跟著錯誤,這是一定的。言語行為,心口造業,思想錯誤是意業,意業必定連帶著你的言語造作,你講話、你身體的行為。於是你的身語意三業都在造業,都在造作不善業,你感得的果報怎麼會好!所以在這個環境之下,我們想要得到解脫,想要超越生死輪迴,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這個意思很明顯要我們轉凡心為佛心。佛心自在,佛心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佛心隨緣而不攀緣。這一條我們學會了,那你這一生人生真正幸福、真正美滿。
「非」,就是說若不是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凡心就是我們現在見思煩惱都具足,這是凡心。佛心之行就是念佛,如果不是借念佛之行,將我們的凡心變成佛心,我們想想看,在這個五濁惡世,我們怎麼會得度?我們煩惱這麼強,煩惱這麼重,無法得度,得不到解脫。所以要即凡心是佛心之行,要依靠這個我們才能得度。
下面說煩惱濁,煩惱濁裡面五條,第一個是「貪」,慳貪。「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貪是九法界六道眾生的病根。六道眾生所貪的是名聞利養,是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是貪這個東西。四聖法界也有貪,他貪什麼?貪佛法。所謂是我執已經破了,法執猶存,對佛法的執著還存在,法執就是他執著這個法。這些是不了解宇宙萬有的真相,如果對宇宙萬法真相通達明瞭,慳貪就斷掉了,就不會再有。宇宙萬有的真相,《華嚴》講得最透徹,講得最清楚。細讀《華嚴》,這些事情我們慢慢就能明瞭。
我們底下兩句是引用《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金剛經》上講的。講得直截了當,但是很不容易懂,須要詳細解釋。家師這裡有簡單講一下,什麼叫有為法?最簡單的講法就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叫做有為法,不生不滅就叫做無為法。在我們感覺的世界裡面,諸位想想哪一樣東西沒有生滅?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我們講星球,這是礦物,它的成立可以住這些生物,過一段時間慢慢會壞掉,壞掉,星球爆炸,空,成住壞空一直循環。總而言之,我們六根現在所接觸六塵的境界沒有一樣不是生滅法,都在變化。
生滅,有生有滅,在佛法的名詞都歸有為法。反正有生滅的,物質也好,精神也好,有生滅這種現象就是有為法。在我們現在感覺這個世界裡面只有一樣東西,我們覺得它沒有生滅,什麼東西我們很明顯看到它沒有生滅?就是太虛空,虛空,三千年前虛空是這樣,三千年後虛空還是這樣。再經過一千萬年,虛空還是如此。恐怕在我們的感官當中只有虛空不變,除虛空之外,沒有一樣不變化。虛空當中的現象也千變萬化,它也是生滅法。我們要認識清楚,佛告訴我們這些法相,這些萬法的現象是夢幻泡影一樣,就像我們作夢,幻就是變魔術,我們大家知道變魔術是假的。泡是水泡,水有水泡,馬上就不見。影,好像我們看電影,那個影像不是真的,這些萬事萬法剎那剎那在起變化,它不住。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這是夢幻泡影。
什麼是真的不變?能變的不變,能變這些萬事萬法,能變的那個東西不變。要知道這一切有為法是所變的。它是所變出來的,能變的是能變有為法的,這是什麼東西變出來的?《華嚴經》上講能變的是心性。「諸法所生」,諸法就是包括虛空,「唯心所現」,心能現,識能變,性識能生能變,它不變(本性不變),一切萬法是本性所現所變的。如果我們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貪瞋痴慢疑統統斷掉了,決定不生,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沒有搞清楚之前決定斷不了。縱然你用功去修行想把它斷掉,剛才說的藕斷絲連,蓮藕切斷絲還連著,斷得不乾淨。所以見濁,你有相當程度的定功就把它轉過來。煩惱濁,一定要智慧開了,開智慧,所謂轉煩惱為菩提,它才能斷盡。所以斷思惑比斷見惑更加困難。
《華嚴經》上有一首偈說「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這首偈我們講過,家師在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也曾經講過。如果我們真正知道一切諸法就是一念自性,知道一切眾生皆是宿世善友,同一佛性,這就叫入佛知見,這就叫明心見性,這就叫見性成佛,你的煩惱習氣連根都轉變過來了。所以修行修什麼?家師說個俗話大家聽了很好懂,很容易明瞭:把貧窮修正為富貴,把愚痴修正為聰明智慧,把病苦修正為健康長壽,這我們聽了很好懂,真的確實是這麼一回事。你要真正明瞭,這個學問你要不要學?這個方法你想不想得到?你要得到了,你有大利益。
我們想擁有財富,有無量無邊的財富,像諸佛菩薩一樣,可不可能?佛菩薩給我們肯定答覆:你本來就有。你自性裡面沒有一樣缺乏,你的財富無量無邊,遍法界虛空界。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貧窮?那是你迷失了能變能現的自性,迷了,才變得這麼可憐。諸佛與法身菩薩看你是很富足,家財億萬!今天窮得像乞丐一樣,你真可憐。真可憐這句話意思很深長,意味深長,你不是真正貧窮到這個地步,如果你真正貧窮到這個地步,就不能跟你說這個話。你自己家財萬貫,你今天卻捧著碗在外面乞討,這就是可憐憫者,你自己有不知道,迷失了,怎麼糊塗到這個程度!億萬家財在那裡,譬如我們的性德、自性,不知道回歸到自性,無量劫來在六道生死輪迴,在流浪,在乞討。
所以大乘經上常講的,自性有無量的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德能,究竟圓滿的相好,你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淨土經裡面講的阿彌陀佛,《華嚴經》裡面講的毘盧遮那如來,一切眾生跟他們都完全一樣,一點差別都沒有。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的家在哪裡?在華藏、在極樂。華藏、極樂是我們真正的家,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本家在那裡。我們現在也沒有離開這個家,只是迷了,不知道那是我們自己的家,不知道那是我們自己的財富,沒有認識,所以在這當中才生起貪瞋痴慢這些種種錯誤的見解、煩惱。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裡,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