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4/6/2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50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晚上繼續跟新加坡國際多元文化促進會同修,及各地網路前同修,我們以直播的方式跟大家交流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這次我們到澳洲去上課,在澳洲淨宗學院就是現場講經錄影,沒有雙向的直播,只有錄下來再放到網站首播。回到台北我們就恢復跟新加坡雙向的一個交流,其他地區同修是收看直播。

  上次我們在澳洲淨宗學院學習到「離瞋恚得八種喜悅心法」。在澳洲淨宗學院去年錄影,我們是在錄影棚,只有我一個人,錄好再首播。這次學院他們要求有同修要來聽,所以就在佛堂,開放給大眾,大家來參與。大家也學習得很法喜,也就滿大家的願。今天晚上我們接著學習這個經文,是「離邪見得成就十功德法」。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三唯歸依佛。非餘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佛再給龍王開示,也是對我們大家的開示,離邪見所得到成就十種功德法的利益。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邪見就是愚痴,其想法、看法完全與自性違背,稱為痴;愚痴表現於外就是邪知邪見。離愚痴,比離貪欲、瞋恚困難,佛比喻斷痴惑像是藕斷絲連。」

  這一條先師淨老和尚給我們說明什麼是「邪見」。這個「邪」是偏邪,偏了,不是正中,它偏邪了。這個「見」就是見解、知見,現在我們講的認知。你認識的,你知道的,是錯誤的,是偏差的。把自己錯誤的認知,認為是正確的,這個就是邪見。這樣的邪見,在我們現前整個社會,那是太多了。一個人就一個邪見,再加上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怎麼可能不墮入邪見的羅網?所以《華嚴經》講,「入見稠林」,你入了邪見的稠林,你就走不出來了。所以這個邪見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沒有智慧,「其想法、看法完全與自性違背,稱為痴」。這句也就是把愚痴的定義給我們說明了,主要他的想法、他的看法是違背性德,我們一般講跟性德完全是不相應,就稱為愚痴。內心的痴,痴毒,表現在外面就是邪知邪見。現在整個世界的邪知邪見,那是太多了,正如佛在《楞嚴經》講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就像恆河沙那麼多。

  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念一部《彌陀經》,《彌陀經》到最後講到五濁惡世,劫濁,第二個就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五濁惡世。劫濁,劫是時間。時間沒有什麼濁不濁,主要是講現在這個末法時期,這個時期、這個時節出現了下面這個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濁就是污染,四大類污染非常嚴重。第一大類就是見,見濁,下面這些都是從見濁發展出來的。在經典裡面講到見思煩惱,你看看見惑,這個都是屬於錯誤的知見。第一個是身見,第二邊見,第三見取見,第四戒禁取見,第五邪見,所有錯誤的見解統統包括在邪見。這五種見都是錯誤的,都是迷惑顛倒的,第一個是身見,我們都是執著這個身是我,這是第一個。所以你要斷見惑,第一關就是破身見,你不能執著這個身是我,身不是我,身是我所。第二個邊見,邊見就是二邊對立的,有就不可以沒有,沒有就不可以有,總是一邊,對立,這是錯誤的。戒禁取見,見取見,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是那個因認為是那個因,不是那個果他認為是那個果,因果顛倒錯亂了。第五邪見,所有錯誤的見解統統歸在邪見。這五種稱為五利使,就很猛利的;貪瞋痴慢疑,這叫五鈍,合起來叫十使。五利使、五鈍使,五鈍使是從五利使發展出來的,所以這些貪瞋痴都從見惑發展出來。

  我們簡單來講,就是我們這個《講記》裡面講的,跟自性違背了。現在的邪見非常多,因此我們一般人也不認識、也不知道,特別現在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邪知邪見就充滿了這個世界。特別現在網路這些資訊都很發達,很多邪知邪見,無量無邊,都在誤導人類、誤導眾生。眾生他也不認識,很容易被誤導。我們在見濁這麼嚴重的時代,能遇到正知正見的正法,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遇到真正善知識給我們來指導、來教導,我們才認識什麼是正見、什麼是邪見。所以早年我記得有一本書叫《歧路指歸》,台中蓮社印過。這個書現在好像很久沒有看到,實際上過一段時間,還是要提倡提倡。歧路太多了,你很容易就迷路,你就走不出來了,就是受邪見的誤導。因此,我們在第一條裡面講,「離愚痴,比離貪欲、瞋恚困難」。我們現在看這個社會上的確是這樣,愚痴比貪欲、比瞋恚麻煩。為什麼?你說貪欲,縱然自己很貪,他也知道貪欲不好、不對,他也知道。縱然自己脾氣很不好,也知道發脾氣不好,知道這個是不好的,你比較容易去辨別。這個貪不好,自己很貪,他自己也知道貪不好;自己瞋恚心很重,他也知道,我為什麼瞋恚心這麼重,想要改,改不掉,他知道。但愚痴就不一樣了,愚痴他錯誤的,他認為是對的,而且還很執著,很執著他這個錯誤的認知。他執著他錯誤的認知,他放不下,你說他錯,他說你錯,講到最後你會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對誰錯。

  現在這個邪知邪見很明顯,那個不合理的、不對的,都講成是對的,都把它合理化,來迷惑社會大眾的認知。現在的話叫做認知作戰,就是搞這個,就是給你灌輸錯誤的知見,來迷惑你、來麻痺你、來毒害你。這個是毒,痴毒。大家只知道怕新冠狀病毒,要戴口罩。邪見這個毒,口罩都沒有人知道要去戴。這個毒才厲害,毒害你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新冠狀病毒害你一生而已,一世的生命結束而已,哪個毒比較嚴重!這個毒沒有人知道,而且還特別歡迎這些毒,還特別喜歡,這就顛倒,迷惑顛倒。所以離愚痴,比離貪欲、瞋恚要困難。這是的的確確是這樣。所以佛比喻斷痴惑好像藕斷絲連,很難斷,很難斷乾淨。我們先認識邪見它的性質就是比貪欲、瞋恚麻煩,我們先認識。因此,我們學佛一定要先有正見。你看八正道,第一條就是正見。正見,為什麼擺在第一條?你第一條知見錯誤了,邪知邪見,你後面那個七條都全部錯了。

  我們再看《講記》節要第二條:

  「二、十惡的前九條,只要你能持戒,身、口就不犯戒;修定,能斷貪瞋;唯獨痴,一定要開智慧才能斷除。眾生之所以會起貪瞋,造殺盜淫妄等,都是因為愚痴所致。由此可知,開智慧重要,這也是佛法修學的終極目標。」

  這一條給我們講,你怎麼樣去破除這個痴毒,破除愚痴,愚痴最不好破的。這個十惡業前面九條: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瞋,這個九條,你只要能夠持戒,你身口七支就不犯戒,身三、口四,不犯戒。這個就是你前面身口七支,你就不會造惡業了。這個就是守五戒,你就不會造身口七支的惡業,不犯這個戒。修定,你有定功,能斷貪瞋。這個斷是伏斷,定力把它伏住,不是滅斷。滅斷,你要開智慧,是伏斷。定能夠伏煩惱,持戒你能夠讓身口七支不犯戒,不造惡業。唯獨痴,一定要開智慧才能斷除。你沒有智慧,這個痴斷不了,縱然你能夠持戒修定,你也斷不了。這個智慧,我們一定要知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是不一樣的,性質不一樣。世間的聰明才智,佛在經上說,八難之一。八難,世智辯聰,八難之一,遭難!世間的聰明才智。所以這裡的智慧,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這個智慧就是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那才管用。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金剛般若?就是要開智慧。這個金剛般若智慧不開,這個痴毒你都破不了、斷除不了,所以一定要開智慧。下面就是給我們講,「眾生之所以會起貪瞋,造殺盜淫妄等,都是因為愚痴所致」。所以十惡業,愚痴在最後面,說明他的根源都是愚痴,就是沒智慧才會去造這些惡業;有了智慧,他就不會去造惡業。因此我們修學戒定,也要修金剛般若。因為開智慧,這是佛法修學的終極目標,終極目標就是開智慧。

  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開智慧一定要依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學的過程,我們也不例外。修行開不了智慧,原因何在?戒不清淨,就得不到定,當然沒有慧。」

  開智慧一定要依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是佛法的三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學的過程都一樣,我們也不例外。戒它不是目標,它是手段;持戒目的在得定,得定也不是目標,也是手段,得定的目標是在開智慧,前面戒定是開智慧的前方便。修行開不了智慧,原因何在?就是修行開不了智慧,原因在哪裡?就是戒不清淨,就得不到定,當然沒有慧,當然就沒有慧。

  講到戒,我們大家去受戒,受了戒也沒有去學戒,實在講受了戒也不知道怎麼持戒,到底自己是在持戒還是在犯戒,自己也搞不清楚,現在修行人這個問題也是很主要的一個大問題。我們看很多人受戒了,受了戒,有的人也標榜戒律持得很清淨,但是並沒有得到戒定的效果。勤修戒定慧,目的是在哪裡?勤修戒定慧就是要息滅貪瞋痴。說我戒很清淨,我也修定,也打坐,脾氣還很大,那你修的那個戒就有問題了。看到別人不持戒就生煩惱,看了就討厭,你這個戒持得再好也得不到定,你心定不下來,一直生煩惱,怎麼得定?所以持戒最重要修自己,不是用這個戒去要求別人,要求別人你肯定生煩惱。別人持不持戒,他的事。自己持不持戒,是自己的事情。持戒要怎麼樣才能得定?就要像六祖一樣,「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一天到晚看這個過、看那個過,你心怎麼會清淨?心怎麼會定下來?你就一肚子煩惱了。所以依戒得定,要像六祖那樣。

  講到這個戒,我們也不得不多說一點,大家聽到戒,哪裡傳戒,我們去受個戒。大家也就受了戒,我就在持戒了。不是那麼一回事,這一定要搞清楚。我們講到一個五戒,就不容易做到了,不要說太高的戒。講太高的戒,那個不必切實際,做不到。真正持戒的人,你要學戒,學會一條,去持一條,那這個是真正在持戒。如果你不是真正要學戒,你去受戒,你也不知道怎麼持戒,所以還是要學的,不是去受了戒,你就懂得怎麼持戒,不是這樣的。對戒律的開遮持犯,一無所知,你怎麼持戒?那個戒相,細微的戒相,你不知道,你怎麼持戒?所以蕅益祖師他修《占察懺》得到比丘戒,後來因緣的不具足,沒有辦法繼續持比丘戒,他就退戒,退到菩薩戒沙彌。他的學生成時法師看到老師出家戒只持到沙彌,他也很謙虛,他是出家優婆塞,優婆塞持五戒,出家人但是持五戒,出家的五戒。出家五戒跟在家五戒,在家就是不邪淫,出家就是不淫欲。

  到了民國,弘一大師是律宗的祖師,對戒律很有研究,他說他是出家多分優婆塞。因為你受五戒有少分戒、多分戒、滿分戒,滿分戒就是你五戒統統受,統統受這就滿分戒;如果你只能受三條、四條,就是多分戒;只能受一條、二條,叫少分戒。這樣的持戒就比較實際一點,就我真正有把握做到的哪一條,我就受這一條。這一條我真懂了,真能做到,再去受;還沒有把握,我就不受。現在受戒是全部統統受,不但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全部統統受。受了那麼多戒,一條也做不到,有名無實。你這個有名無實的戒,你怎麼會得到定?所以這個戒要學。

  還有戒的基礎在三皈依,三皈依的基礎在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我們老和尚提出來的儒、釋、道三個根,這三個根就是三皈依的基礎。受三皈,不是受戒,三皈是三皈,他不是受戒。三皈依,皈依三寶,不一定要去受戒。三寶弟子條件就是要第一福,淨業三福第一福。這個我們如果說明一下,我們也覺得這個是合理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入佛門受三皈依,這也是合理的,正式成為一個三寶弟子。現在皈依也是有名無實,因為沒有這個第一福的基礎。真正的三寶弟子,不可以說我是三寶弟子,但是我不孝父母,我也不敬師長,我也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天天造十惡業,然後來皈依三寶,說我是三寶弟子,這個佛不承認。大家想是不是這樣?三寶弟子,怎麼這個是三寶弟子?所以佛為什麼講淨業三福,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第一福是根本的根本,你沒有這個根本,照淨業三福的標準來講,我們就沒資格受三皈依。我們連受三皈依都不夠資格了,你沒有三皈依,你就不能受戒。所以你要受五戒,必定要受三皈依,不能沒有三皈依就去受戒。所以這個戒也都是建立在三皈的基礎,三皈的基礎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這個才是真正學戒。

  我們現在實在講,戒壇開戒、傳戒,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所以弘一大師在《演講錄》講得很詳細,他是律宗的祖師,他是專業的,專攻律宗的,那個時候在泉州承天禪寺開三壇大戒,請他去講戒。請他去講戒,他說我講真話,就是大家來受戒,你們是得不到戒的。出家人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比丘戒,在中國宋朝以後就沒有比丘了,比丘的種就斷了,就沒有了。沒有五個清淨比丘來傳授,你不會得到戒。要受沙彌戒,要兩個清淨比丘來傳授,現在一個你也找不到,也得不到這個戒。所以蕅益大師他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他是透過《占察懺》去得這個比丘戒的。但是後來因緣不具足,又退戒了。這些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戒不容易得到。去受了戒,弘一大師也就講了,說你受了比丘戒,不要認為自己是比丘,這個叫名字比丘,不是真的比丘。如果你認為你是真的比丘,那就大妄語,這個罪過就很重。弘一大師講這些話,後來他也又說了,我講這些話,大家一定會很失望,辛辛苦苦來受戒,竟然得不到戒,那我們不是白忙了一場嗎?他也安慰大家,勸大家,雖然得不到戒,但是還是受。受了之後,我們要知道,我們並沒有得戒。沒有得戒,受了幹什麼?受了之後再去學,你學會一條就去做一條,那就真的得戒了。

  所以他還是鼓勵大家去受,但是不要以為自己得戒。你受了之後再去學戒,學會了之後再去持戒。所以你要持戒之前,你沒有學戒,你就不知道怎麼持。所以這個開遮持犯,我在山東海島金山寺也講了《五戒相經箋要集註》,蕅益大師的簡單註解,弘一大師也簡單的補充解釋,廣化老法師他就引用很多戒經來補充說明,那也講得相當的分量,一天講一個小時,在山東也講了五戒,還有《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也完整的講了一遍。才知道這個戒,我們如果真正了解,對這個戒,我們會很歡喜的來學習,知道佛制的這個戒是合情、合理、合法,你做不到的時候,你可以捨戒;能做到再去持,你就不犯戒。這些開遮持犯,這些要講清楚。你看三藏經、律、論,這是屬於一藏。所以要學個五戒,起碼《五戒相經箋要集註》我們要學習。現在大家聽到傳戒,都很喜歡去受戒,受了又不學。我在山東的時候,有很多出家眾聽到要傳三壇大戒,大家拼命去拿報名表,結果我在講課,都不來聽。我說那麼喜歡戒嗎?那麼喜歡戒,上這個戒律課都不願意來聽,不願意上課。所以我就跟他們講,你拿那個就像小孩子戴個博士帽,你是博士,有名無實。好像我發個畢業證書給你,但是你也沒有真正學過,那一張也只是形式的。你那個戒牒就是好像一個證書,知道你受了這個戒,學了這個戒,能夠持這個戒,這個證書才給你。現在我們統統沒有,就給了,那只是世間人,現在你要辦什麼證件,要那個戒牒,那個作用,其實跟你要得定、開智慧是沒有關係的。那一張不能幫助我們得定,也不能幫助我們開智慧。所以我們還是依照老和尚的教導,從三根學起,再來三皈五戒、十善能做到,那你就很不容易了。另外如果再加上個八關齋戒,在我們現代來講,也可以了,這個戒也就可以,真正能夠落實。

  所以這個戒,它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大類。我們一般講的就是律儀戒,有條文的,像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個有條文的。另外沒有條文的攝善法戒,一切善都要去做,那是攝善法戒,善的就要去做。律儀戒,小乘的律儀戒,主要是止持。這個止持主要是禁止,諸惡莫作,不要做,惡不要做。比如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那是止持,這是諸惡莫作。攝善法戒叫眾善奉行,只要善的要去做,好事要去做,這是眾善奉行,這屬於攝善法戒。凡是善的,那都要去做,這個就沒有一定的條文,有的有,有的沒有,凡是善的事情都要去做。第三類饒益有情戒,就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要去做。像我們老和尚這些年,辦多元宗教的這些教學(辦教育)、融合族群、宗教團結、做一些慈善救濟,這些都屬於饒益有情戒。饒益有情戒,有這個因緣,也要去做;沒有這個因緣,也不要攀緣。另外老師的教誡、經典的教誡,也統統在戒的範圍裡頭,佛的教導、教誡也是戒,這個也是統統可以包括在三大類的戒裡面。還有世間的法律規章、風俗民情,這些也是屬於戒的範圍。每個道場它的規約,那也算是戒。像古時候「百丈立清規,馬祖建叢林」,清規就是戒,清規就是把佛陀的戒律在中國本土化,那又叫百丈律。百丈律跟佛當年那個律是不一樣,跟終南山的南山律也不一樣,那是叢林,禪宗的百丈律。道宣律師那個終南山的,終南山的南山律跟佛當年的律也不一樣。現在我們能做到百丈律也很難,也不容易做到,規矩也滿多的。

  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那個光碟,海賢老和尚說,「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他那個守我戒的意思是什麼?你不來我這個道場,我不會怪你,但是你一旦來了,你要守我的規定,那個也是戒。守我戒就是我們道場的生活起居,這些規範,你要遵守。你不來,我不會怪你,你來了就要遵守。後面再加上一句,「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因為每個地方都有它的規矩,那個也是戒。守規矩的人,他就容易得定。像我們每一天生活起居作息有規律,心就比較容易定。如果你沒有規律,也就心比較定不下來。睡到中午才要起來,晚上二、三點還不睡覺,那個肯定得不到定。所以我們生活上的規律也是戒,在儒家講叫禮。

  佛家講的這個戒,我們一定要知道在什麼環境、什麼時代,在哪個地區,要怎麼做。戒律有一條叫「隨方毘尼」,你隨任何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風俗民情,你去調整這些形式上的。基本的原則、精神是不變,但是在形式上這些生活起居作息、生活習慣方面的,你要隨方,隨各地方來做調整。比如說,不殺生、不偷盜,不殺盜淫妄,這個你走到哪裡都一樣,這個是超越時空的。但是在生活方式上,每個地方、每個地區都有不同,你要隨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人家才會歡迎佛法,才會歡迎。如果你跟那邊有牴觸,人家說你這個佛我沒辦法學。所以佛有定了這一條,隨方毘尼。

  比如說,早年我到,一九九八年第一次到西班牙去,他們那邊午餐是下午兩點,陳會長說,道師,我知道你是吃十二點的,我先煮給你吃,我們這邊吃兩點的。我說晚餐呢?晚餐是九點,我說吃了怎麼能睡?他們生活習慣就這樣,而且你去到那邊,你不能不去隨順他們的生活方式。你到那邊,不能說我持午,你們要配合我。所以過去先師淨老,我剛出家,他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日常法師戒律也滿嚴格的,他說出家人,你要去牽就環境,不能叫環境來牽就你。這句話我記到現在,四十年了,到很多地方,我就想到他這句話,就調整我自己,我不能去調整別人。所以他這句話也是真的,也就是佛定的「隨方毘尼」這條戒的精神。所以這個戒也是一藏,專門的律宗的一宗,所以一個五戒我們都搞不懂,你怎麼持戒?

  所以我們現在能夠依照老和尚給我們排出來的三個根的功課,這個能夠去做到,你就有戒的基礎,你去受戒就可以去落實這個戒。如果沒有這個三根,受了戒,我們也常常聽到戒律的道場都在打架,標榜戒律的都在打架,出家人在打架。標榜戒律,為什麼這樣?這個問題很明顯,他沒有這三個根的基礎,連個五戒他也沒有,三皈依也沒有,比丘戒、菩薩戒都是有名無實,所以就起衝突等等的。沒有這個根,這些都是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沒有戒,沒有這個三根的基礎,你就得不到定,當然沒有智慧。還有這個三根,我再加上雪廬老人的《常禮舉要》。《常禮舉要》也是戒,我們也不能夠忽視世間的禮,禮也幫助我們學戒的。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弘崇禮律」,弘揚、推崇;禮就是常禮;律是佛家的戒律。禮,就是儒家、道家講禮。現代人也不懂禮,不懂。禮不是只有彎腰鞠躬而已,不是。禮有它的精神,要通達世故人情,現在人不懂。你看《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我們現在末法時期的眾生,「無義無禮」,「魯扈抵突,不識人情」。佛教不講人情,佛沒有這麼講,那是我們凡夫在講的。「不識人情」,不認識什麼人情世故。那個禮就是講人情世故,道德仁義禮。「無義無禮」,就沒有,統統沒有。所以人就怎麼樣?「魯扈抵突」,魯就粗魯、魯莽;扈就是跋扈;抵就是跟人家抵觸;突就是起衝突,現在人不都這樣嗎?最明顯,你跟父母都在衝突了,父母講一句頂十句,這個不是魯扈抵突嗎?跟父母都這樣,跟其他的人更是這樣。

  所以現代人沒有教養、沒有教育,所以不懂。不懂,你也不能怪他,《無量壽經》佛也跟我們講,「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有人教他,沒有人跟他講,你不要怪他。我們如果沒有人教我們,沒有人給我們講,我們沒有遇到老和尚這個大善知識的開示,我們也是跟他們一樣不懂。所以我們看到那些人,要原諒他們。現在最重要就補習這個功課,要去推廣,要大力的去宣揚,這個是最重要。所以這個禮也非常重要,有這個禮再學律就不難,有世間的禮,再學律就不難。包括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那個也都是講到禮。「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你文章學得很多,很廣博,具體要怎麼做?就是生活落實在禮上面。如果不能落實在禮,你學了那麼多也都落空了,也都落空了。

  因此,這些我們都必須要學習。包括像《弟子規》、包括《常禮舉要》,還有弘一大師、印光大師提倡的《格言聯璧》,它是儒家的,清朝金蘭生先生編的,做人處世的道理。弘一大師有節錄,叫《格言別錄》。另外弘一大師有個《晚晴集》也很重要,我們老和尚也講過,在美國講過,一百零一條,他節錄很多經典,一條一條的。這些都是有關戒方面的,怎麼待人處世,怎麼去調整自己的心態,這些統統是戒學。所以戒學,你不能給它看得只有那幾條。《常禮舉要》,你看那幾條,那幾條裡面學問可大了,你不學怎麼會懂?念一念,我們也不曉得怎麼做。

  所以這個戒也是不容易學的,但是不容易還是要學,你沒有學怎麼會懂?你要跟人家學習,請教善知識。你看世間要做個律師,要讀多少書。你要做個律師、做個法官,不是要讀很多書嗎?還要考試。那只是做個法官而已,做個律師而已。我們這個要了生死、出三界的,你說這樣就可以了,大概世間沒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吧。所以這一條講,戒不清淨就得不到定,當然沒有慧。所以這個戒,我們要從根做起,從做人開始。

  「四、沒有戒定的智慧,佛法稱為世智辯聰,儒家稱為記問之學,這是聽得多、看得多、記得多,不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不是智慧。」

  沒有戒定的智慧,在佛法稱為世智辯聰,那個就不是般若智慧,那個是世智辯聰。像我們現在講佛學家,他的著作等身、拿了什麼佛學博士,那些跟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都沒有關係,那一類屬於世智辯聰。現在很多出家在家學佛的,都是走學術性的,跟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沒有關係。得到世間的名利是有,博士學位,佛學博士,佛學家,這個名譽是有,但是不能解決生死的問題。所以這一類就是屬於世智辯聰。儒家稱為記問之學,儒家真正的學問也不是在學術性,現代大學教的這些國學都是屬於學術性,不是學道,所以都變成記問之學。這個聽得多、看得多、記得多,但是不是從我們的自性所流露出來的。不是從自性悟的,你自己悟的,都是外面聽來的,那就不是真的智慧。

  「五、持戒方能得定,甚深的禪定才能開智慧,淺定沒有智慧。佛法講的四禪八定,都還沒有智慧,所以出不了三界。阿羅漢所修的是九次第定,能超越三界。」

  持戒才能得定,這是一定的,而且這個禪定要甚深的禪定,他才能開智慧。這個淺的定還開不了智慧,淺的定他能夠伏煩惱,深定才能開啟般若智慧。佛法講的四禪八定,這個是世間的禪定,沒有出三界。因為沒有般若智慧,所以出不了三界。阿羅漢他是九次第定,他能超越三界。但是阿羅漢也還沒有明心見性,但是他超越六道了。他沒有破無明,自性的般若智慧還是沒有現前,所以在四聖法界。一定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

  「六、要想開智慧,不能不放下,不放下是開智慧最大的障礙。放下不是做不到,而是你不肯做。這件事情是求自己,自己肯放下,這不是難事。」

  這一條講,我們為什麼開不了智慧?就是放不下,不放下是開智慧最大的障礙。我們也知道要放下,就是放不下,實在也是很難!為什麼放不下?關鍵還是在沒看破,真正看破,放下,它就很自然。所以要放下,你必須要先看破。放下跟看破是相輔相成,你看破一分,放下一分。這個看破也就是說明理,第一個要明理,明白道理,為什麼我們放不下?明理,第一個要明理。我們世間人放不下,主要是講到放下,六度第一度就是要布施,布施就是放下。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心裡的憂慮罣礙,種種這些妄想統統放下,也不執著這個身,身心世界徹底放下,那就是大布施。我們現在做不到這個大布施,從布施開始,布施就是先布施身外之物,先從身外之物布施。

  所以先師淨老和尚他初學佛遇到章嘉大師,請問章嘉大師要怎麼樣才能很快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有沒有方法很快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章嘉大師回答,「有」。有,要怎麼樣才能得到?「看得破、放得下」,講了六個字。就是你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了。看得破、放得下要怎麼修,從哪裡下手?又請問。章嘉大師又開示,從「布施」,講了布施兩個字。一聽到布施,我們老和尚就想到,當時做一個窮公務員,三餐只能糊口,哪有錢布施?他說我沒錢,怎麼布施?他說你一塊錢有沒有,一毛錢有沒有?這個倒有。有,你有一毛就布施一毛,有一塊就布施一塊,從這裡下手。所以我們講放下也不能掛在口頭上,放下就是要具體行動。他當時也是聽了老師的開示,他就依教奉行。剛開始在修,也很捨不得,因為經濟不好,就沒有錢了,還要布施,這個像割肉一樣,很痛苦。但是勉為其難,就是這樣修,修到最後,像《了凡四訓》講「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剛開始很勉強,但後來做習慣了,他就很自然。我們要學放下,就從這裡放下,這是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就是為大家服務,做義工,來幫忙做事,用自己的體力、腦力、時間來為大家服務、來做事,這個內財布施就從這個地方下手。另外,聽經聞法是修看破。這個可以同時並行,你布施就是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又幫助你放下,相輔相成。因此,我們要學布施。

  一般人不敢布施主要還是沒看破,沒有看破就是沒有看清楚事實真相,對事實真相的理論跟事實,他還是不夠透徹的明瞭。所以有一年我到泰國,一個護法大德請我吃飯,在他的別墅請我吃晚餐。他就告訴我一樁事情,他說悟道法師,我們老和尚講《了凡四訓》,老和尚說錢布施出去,很快又回來,回來又增加一點,好像生利息一樣。他說如果真的是這樣,我當然敢布施,好像投資一樣,買股票,有賺。他說萬一如果布施,那回不來怎麼辦?結論就是我還是不敢布施,結論就這樣。這個就是什麼?就是對這個理論跟事實,還是沒有透徹。沒有透徹,如果你先這樣去做,像我們老和尚,章嘉大師教他布施,他就去布施了。這個布施,他做得就有心得,他真的布施,愈布施,好像他想要什麼東西,很快就有了。這個時候信心他就增長,就愈敢布施,所以布施了一輩子。老師講得沒有錯,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所以他對這個因果報應的理論跟事實,還是沒有真正清楚明白。《了凡四訓》如果讀透了,他就敢布施,就敢做好事;沒有讀透,真的他不敢。

  我們再講一個比較具體的,袁了凡他遇到孔先生,也是他改造命運的一個關鍵,也是一個轉捩點。他遇到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很準,給他排流年,哪一年你收入多少,遇到什麼事情,很小的事情都能給他排出來。他也不是給他算了他就相信,他去驗證是不是這樣?結果驗了十幾年,的確都沒有差,他相信了,相信什麼?人有命運,你一點辦法都沒有,該來的時候就來,時候還沒到,你要早一天也不行,他心就定下來了。定下來,他就很消極,過著很消極的生活,反正就是受命運的束縛,也改變不了。後來他的轉捩點是遇到雲谷禪師,他改造命運的關鍵是雲谷禪師的開示,他真聽明白了。真聽明白了,他開始做的時候,他還是常常會心裡有疑惑,到底是不是這樣?他還是會有疑惑。雖然開始做有一些感應,到了做寶坻知縣的時候,他許了一萬件善事,他太太就擔心說,以前我們在外面能接觸到很多人,我可以天天幫你做好事,你做,我也幫你做。在衙門裡面,接觸不到外面的人,我們這個一萬件善事要做到哪一年?

  那天晚上他就夢到一個神人來托夢說,你減糧一節,一萬件就圓滿了。第二天醒過來,他還是有懷疑,真的嗎?作夢是不是可信?後來剛好,他的因緣也很好,遇到幻余禪師從五台山來,到他家作客。他請供齋,請幻余禪師吃飯,就藉這個機會請教幻余禪師,他說作了一個夢,他許了一萬件善事,說他減糧(減稅金,稅金減少)這個政策就能夠比得過一萬件善事嗎?他還是有懷疑,所以向幻余禪師請教,再確認。幻余禪師給他講,他說你這個不止一萬件善事,你減糧這個政策,你是利在萬民,那就超過一萬,好幾萬了。幻余禪師給他印證,他心才踏實。這個也應驗了公門裡面好修行,一個政策對了,你積萬功。反過來,你一個政策不對,比貪污嚴重,這一萬過都不止。所以公門裡面修善容易,你要積功累德很容易;造極重罪業也很容易,就看你執政的人,你是怎麼做的?你存什麼心?你做的對不對?所以他做對了一樁事情,他超過一萬件善事,所以一點不假。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他開始做,還是有這些懷疑。你看做到寶坻知縣已經有感應,他碰到這個事情還是有懷疑。從這個事情之後,他就不再懷疑了,寫這個書就不再懷疑了,這個信心已經堅定了,他已經證實了,不再懷疑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所以放下不是做不到,而是你不肯做。這個不肯做,我們就是不肯去學習,不肯學習。這個也是我們的信心問題,信心問題。你對師長,對善知識的開示,你有幾成的信心?像我們老和尚,章嘉大師給他講,他就信心十足,他就去做了,就不再疑慮了。我個人也是向我們師父學習,學習布施,沒有師父布施得那麼徹底,但總是有在學。所以早年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有一個出家眾,一位出家年資很老的,比我們老和尚還早一年出家的一個女眾,勸我說,道師,人家供養你的紅包,不要統統去布施,你要去跟一個會,不然你以後被趕出去,你會睡火車站。她也是一番好意,結果我沒有聽她的,我還是去印經布施,學老和尚,學印光大師。到現在我還沒有去睡過火車站,現在好像愈睡好像愈好。但是她去跟會,被一個同修倒了。我就想,還好我當初沒有聽妳的,跟妳去跟會,不然我也被倒了,錢也要不回來了,被倒掉了。所以她也是在那邊聽我們老和尚,跟我們老和尚學講經,但對師父講的,她信心就不夠。我的信心就比較夠,所以敢去這樣修,效法我們老和尚。

  所以我們放下,從布施下手。不然,你講放下放下,那是口頭上講,統統不算。放下,我們還是要比較務實的,你要有具體行動,這個才叫放下。放下這個方面,你要開智慧。放下也是很多方面的,像大家在網路前聽經,到現場來聽經,你這個也是放下。你放下你在家看電視,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娛樂,或者跟人家聊天,你放下這個,來這裡聽經聞法,會開智慧;你幹那些事情不會開智慧的。這個也是放下,所以這個放下的範圍也是很廣的,我們不能很狹窄的來看。這件事情是求自己,的確是求自己,自己肯放下,這個就不是難事。這個不是求別人,一般說「登天難,求人更難」,求人的確難,人家不答應,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事情是求自己,只要自己肯幹,那就不是難事。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