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經典超越時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2/12/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03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新加坡國際多元文化促進會全體同修,及網路前所有的同修,我們台北華藏現場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跟大家學習到《佛說十善業道經》的經題,經題的別題「佛說十善業道」,講完了。「佛說十善業道」,這是別題,別於其他經的,主要說十善業道的一部經典。

  別題我們講完了,今天這堂課接下來就是通題,「經」這個字。經這個字是通題,所謂通題就是通用的,通其他經的。在《大藏經》裡面,大小乘經典就非常多了,每一部經都稱為經。經,是中國對聖人所講的記錄下來,稱為經。經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是很神聖的,一旦稱為經,它就是真理,不能改動了。在我們中國古代,儒家、道家,這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儒家有四書五經十三經,這個聖人講的,比如大家很熟悉的,《易經》、《書經》、《詩經》、《孝經》,這個儒家修學依據的經典。道家有《道德經》、《清靜經》、《南華經》等都稱為經。所以經是聖人講的,稱為經,它就是真理,就是事實真相,是真理。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人也把它尊稱為經。在印度不稱為經,印度稱為「修多羅」,翻成中文有絲線的意思。在古印度,貝葉經那個貝葉,一片一片,梵文的經典記錄在貝葉上面,就如同我們中國古代那個竹簡一樣。古代還沒有發明紙,文字是刻在竹片,竹子一片一片,然後每一片穿一個洞,用繩子把它串起來,然後再捲起來。在古印度,貝葉經也如同中國的竹簡一樣,它是貝葉植物的樹葉,也是一片一片,把經文寫在貝葉上,然後用絲線穿洞把它穿起來,所以修多羅有這個意思。佛法傳到中國來,翻成中文,中國人就把它尊稱為經,跟自己本土的儒、道,也就是同等的尊重,稱為經。佛經又稱為「契經」,契是契合,「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所謂契理契機。理是真理,自性的本體,真理;機就是眾生的程度,眾生根機千差萬別,適合各類眾生的程度,他來修學,這個叫契機。所以經也有「契經」的意思,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請大家看第十七:

  「十七、經,中國人稱書本為經,這是非常尊重的稱呼。古代講經的法師常用貫、攝、常、法,四個字來解釋經。」

  這一條就是講到,中國人稱為「經」是非常尊重的,也就是一旦稱為經就是真理,就不能改動了。古代講經法師,這也是一個慣例,講解經這個字的意思,常常用「貫、攝、常、法」來解釋經的意思。我們再看下面:

  「十八、貫是講它的語言文字有層次、有條理,從頭到尾貫穿一致。從經的科判中就能看出,文章真的做到不能加一字,也不能減少一字。」

  這是把「貫」的意思給我們說出來,貫就是貫穿。貫,把語言文字貫穿起來,語言文字有層次、有條理,從頭到尾是一致的,我們一般講一貫、一致的。大家如果看過經典的科判,畫表解,科判,我們一看就一目了然,它真的有條不紊。所以這個經,多一個字也不行,少一個字也不行,它是貫穿的。佛經都能做科判,我們文言的經典都能做科判,所以這個文章真的做到不能加一個字,不能減一個字。不像我們現在白話文,你看拿一個報紙來,你怎麼做科判?白話就沒有這樣的一個功能,只有文言經典,它有貫穿的功能。

  「十九、攝是攝受人心,讓你接觸之後欲罷不能,就像磁石吸鐵,有這樣的能力。」

  這個「攝」,我們現在的話講叫吸引力,它有吸引力,它能夠攝受人心,讓你接觸之後你不會厭倦,像吸鐵吸住了,這個就是攝受的意思。這是經典有攝受的能力,有這樣的吸引力。佛經有這樣的吸引力,在世間,在中國儒家、道家的經典,也有這個吸引力。不但佛經,世間聖賢的經典也都有這個功能。為什麼有這個吸引力?因為經的意義是無量義,無量無邊的。經文文字是一樣的,我們讀誦、講解、聽講,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悟處。像《論語》,從小,小學就讀《論語》,就背誦,到老了鬍鬚都白了,還是在讀,他為什麼讀不厭呢?不都是一樣的文字嗎?每個階段體會不一樣。我們現在講,你每一個年齡層,你的感受、你的體會不一樣。隨著你人生的經驗、你的閱歷,你再來看這個經,那個感悟又不一樣了。所以它有攝受力,去年看這個意思,今年看得又深入一層了。如果功夫提升,每一個月都有不同的悟處,每一個星期都有不同的悟處,甚至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悟處,這個境界愈來愈提升。所以經愈讀愈歡喜,因為它是無量義,它的意思沒有止盡,隨著我們境界的提升,不斷有新的意思湧現出來,所以這個經又有一個意思叫湧泉。湧泉,大家都知道是泉水,在新加坡應該也有井水、泉水,在馬來西亞馬六甲鄭和下西洋挖的那個井還在。地下的泉水是沒有止盡的,不斷的湧出來,所以經有湧泉的意思。

  我們看到我們淨老和尚,你看講《無量壽經》講多少遍了?早期在新加坡講的,跟後面講的,大家可以去聽一聽,一樣不一樣?還有在美國、香港、加拿大、台灣講的,都不同。同樣那一部經,文字都一樣,為什麼不同?因為經有無量義,所以讓人百讀不厭,因為你每一次讀誦都有每一次的感受,經有這個功能。比如說我們大家常念的《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做三時繫念都念這個經,我們每一次念那個經文不都一樣嗎?為什麼天天念、常常念,我們還能念得下去?就是它有攝受力,它有佛力加持,有佛光注照。不然你拿一篇報紙來,看你能誦幾遍?大概看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了。一篇世間的文學作品,比較好的,像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的,《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也有它的攝受,這個是世間文學小說,他說大概看了十遍就差不多了,味道就沒有了。這個還是比較一流的文學小說,它有這樣的一個攝受力,外國的文學也有,讓人家可以看好幾遍,看過了他還想再看,但是大概看了十遍以上,它的味道就沒有了。經典就不一樣,經典你從凡夫,你念到成佛,你都念不厭,因為它的意義無量無邊,它有無量義。所以佛經攝受,特別是有解、有行,那種攝受就是更殊勝,因為嘗到法味,嘗到味道,當然就欲罷不能。有些人說,我念了還是生不起歡喜心。你再念!

  佛經,過去我們老和尚剛剛提倡《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勸我們同修大家讀誦,讀三千遍,他老人家定的數字是三千遍。我們同修大家都讀了。剛開始讀,因為經文又不熟,讀得沒味道。有的人還讀到業障現前,原來沒有病讀到生病,很多業障現前。有的是昏沉,有的掉舉,事務牽纏,種種業障都現前。同修有很多人讀這個經,大概在讀兩百遍之前,會把業障引發出來。這個業障現前是好事,就是讀這個經是消業障。大概讀了兩百遍,就漸入佳境,就不一樣,就得到輕安,得到法喜了。所以一般我們業障比較重一點,大概要讀兩百遍,兩百遍,業障消除了,後面你就漸入佳境,愈讀愈歡喜,愈讀愈輕安,業障不斷的消除。業障不斷的消除,你感受佛光的注照,佛力的加持就愈明顯。所以我們讀得有一些業障現前,不要怕,繼續讀,咬緊牙根,要去突破,到後面你真的就欲罷不能,因為你業障消除,嘗到法喜。這種喜悅,這種快樂,那不是天上人間有的,真的就是極樂世界,極樂。所以經有攝受,攝的力量,吸引力,特別是大經,大經大的攝受,小經小的攝受;小乘經典小攝受,大乘經典大攝受。所以我們經要常常讀誦。我們一個人讀了容易懈怠,那大家共修,大家定個時間,大家一起來讀。讀到自己一個人也願意去讀誦,共修也可以,自修也可以。所以要常常讀經、聽經。

  我們看二十,攝下來就是「常」,常是不變的。

  「二十、常是所講的道理、方法永遠不會變,無論在何時何處,都是正確的,對眾生都有利益。」

  這個「常」就是超越時空,常就不變,變了就無常,常就是不變。所以佛經的道理是真理,真理它就不會變,會變的就不是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所以稱為常。三千年前是這個道理,三千年後還是這個道理,它不會變的,它是恆常不變,所以真理是永恆不變。無論在哪一個時代、在哪一個地區,這個真理是一樣不變的,這個也就是超越時空,並不是說三千年前是這個道理,三千年後就不是這個道理,那個就不是常,那個就不是真理。真理是永恆的,超越時空的,三千年前是這樣,三千年後是這樣,三萬年後還是這樣,三十萬年後還是這樣,無量劫之後,無始劫前,都一樣,這個就叫常。經,恆常不變,所以經典也不能去改變。經永遠是真理,不管我們人類信不信。你信,它是真理;不信,它還是真理。因此我們對經典的修學不能改變,我們跟別人分享,也是要以經做一個標準。如果你沒有以經典做標準,那都是不正確的。現在世界為什麼這麼亂?大家都不依照經,不依照佛菩薩、聖賢的經典。現在人相信什麼?相信科學,他依據科學。科學它是技術、藝術、科技,它不能做為我們待人處事接物的一個標準。這個要依照經典,依照經典才是正確的。所以下面二十一條講:

  「二十一、法是法則,無論在何時何處,任何眾生修行依照這個法則,決定能成就。具足以上四個意思,就稱之為經。」

  這個「法則」也是超越時空,你不能去改變它的。現在人講創新、創造,你沒有依這個法則,你沒有辦法去創新、創造。必定是依這個法則,依據這個法的規則,你才能去創新、去發明。如果沒有這個,那發明什麼?他沒有依據。所以我們三寶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特別這個法,佛在世,以佛為主;佛不在世,以法為主。所以我們現在修學,都要有經典的依據,不能自己去想一套。自己想的,我們是凡夫,想的到底對不對?這個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有經典的依據,這個就皈依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僧也是要依佛、依法來修行。僧,有出家僧團、在家僧團,出家在家都稱僧,僧是僧眾,「僧伽耶」,印度話翻成中文是和合眾的意思。在佛教裡面,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就稱為一個僧團。這個僧團有在家、有出家,都叫僧,出家僧團、在家僧團,還有出家在家四眾一起合起來的,都是僧團。

  我們一個團體,現在講一個道場,我們的修學也要有一個依據、一個法則、一個標準,我們依哪一部經做為我們主修的經典?要有經典的依據,所以這個非重要。所以過去我們在海內外,我常常遇到很多同修問我說,悟道法師,我們要有什麼條件才能成立淨宗學會?淨宗學會,是黃念祖老居士在美國跟我們淨老和尚認識,他們是在華盛頓DC,那個時候才認識的。當時黃念老他在北京講夏老居士《無量壽經》的會集本,我們老和尚在海外講《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兩個人相見,當然就很歡喜。黃念老講,在大陸他們成立淨宗學會不方便,勸我們老和尚可以在海外成立淨宗學會。所以淨宗學會第一個就是在美國成立,後來大概五大洲都有了。

  我們老和尚成立淨宗學會,它沒有組織,就是各自獨立,弘法互相支援,各自獨立。成立淨宗學會,主要的就是淨宗學會這個名稱是夏蓮居老居士當年在民國初年他提出來的,但是沒有像我們現在海外在政府部門註冊、登記,但是他提出這個名稱,這個名稱是比較能夠讓現代人理解。實際上,淨宗學會就是我們傳統講的蓮社。蓮社,現在人比較不懂它的意思,蓮社就是修淨土宗的,淨土宗又叫蓮宗,因為極樂世界是蓮花世界。社就是社團,社會團體,大家結個社來念佛,將來往生極樂世界統統是蓮花化生,所以稱為蓮社。古代的名稱,以前的人知道它的性質,現在人比較不了解,所以用淨宗學會,這個名字比較現代化,現代人一聽比較容易理解,所以他提出來。

  淨宗學會成立,我們淨老和尚當然就提倡以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做為主修的經典。其他大小乘經典,包括世間的善書典籍,都是來補助我們深入這部經典的。好像我們淨老晚年這些年提倡儒、釋、道三個根,也是來幫助我們深入《無量壽經》的。淨宗學會這個名稱是夏老提出來的,會集本是夏老他會集的,所以同修問我什麼條件?我說你能接受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做為這個團體大家主修的經典,依據這部經典來修學,大家能夠接受,有這個共識,就可以成立淨宗學會了。如果成立淨宗學會不依這部經典做為主修,那也不必要用這個名稱,你可以用其他的名稱。其他名稱,像佛學會、學佛會、念佛會,這個都可以,還有什麼佛學社,也可以,你要依據哪一部經典來做主修都可以,你要依會集本也可以,依原譯本也可以。以成立淨宗學會,也沒有別的,就是你能接受夏老這個會集本,你用他提倡的這個淨宗學會的名稱才有意義,所以這是基本的一個前提。其他,都各自獨立,管事、管人、管錢,每個道場自己去推選管理人、負責人。所以這個是我們淨宗學會依這部經典,這部經典就是法,法就是經典。

  會集本的確會集得非常好,但是現在有很多人有意見,有意見我們也都尊重。原譯本我們要尊重,因為會集本是從原譯本來的,沒有原譯本哪裡有會集本?所以原譯本也要尊重。早年我們淨老和尚在台灣,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就有印《淨土五經讀本》,就是五種原譯本、四種會校本,合起來一共九種,拿那一本你全部都有了。所以這些我們也不需要爭,六祖講「爭即失道義」,不需要爭。能夠接受的,我們可以成立淨宗學會,或者不是淨宗學會,我們能接受這部經典,也都可以,可以在一起共修。所以有些道場他們提倡原譯本,也很好,我們都讚歎。主要大家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依哪一部經修都好。會集本,它的特色就是把五種原譯本會集起來,有重複的就去掉;沒有的就補進來,這本經有的、那本經沒有,那本經有的、這本經沒有,把它會集起來,那就非常圓滿。如果要讀原譯本,沒有讀五種是不圓滿,《無量壽經》五種你只讀一種,還有四種你沒有看到,這四種內容出入也很大。所以夏老做這個集本,真的是非常殊勝、非常圓滿,從做人講到作佛,這個真的很難得;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兩個世界也介紹得很詳細,讓我們對這兩個世界有一個很清楚的對比,這樣幫助我們生起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這個是講到法,法則是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任何眾生修行要依照這個法則,就決定能成就;反過來,如果你不依照這個法則,你不能成就。所以佛法,它是真理,必定依循這個法則來修學。「具足以上四個意思,就稱之為經」,這是把經這個通題給我們解釋了,經有貫、攝、常、法這四個意思在,這個非常重要,跟一般的書籍就大大不同。好,通題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二十二、《佛說十善業道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宣說的,以這十種善法的業道來幫助我們。因此,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在這基礎上用功夫,決定成就。」

  這部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會宣說。這個經就是共同科目,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你是學佛的,甚至不是學佛的,你信仰其他宗教的,或者你沒有宗教信仰的,都要學這個經。沒有宗教信仰的,也要學十善業道。沒有宗教信仰,他也想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你沒有修學十善業道,你想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就得不到。你不修十善業,造十惡業,造惡業就要受惡報,受惡報你怎麼能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你逃難都來不及。所以這個是人人都需要學的,無論你是信哪個宗教都一樣,有信宗教、沒信宗教,統統要學,所以這部經是共同科目,眾生共同修學的科目。我們學佛當然也是一樣,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有這個基礎,我們就能夠成就。我們修念佛法門,有十善業道的基礎,也必定功夫會得力。

  所以在《無量壽經.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中輩,雖不能大持經戒,「要當作善」,佛就勸我們要修十善業。修十善業,然後信願念佛,臨終往生,心不顛倒。跟《彌陀經》講的那一段是完全相應的,就是沒有辦法持很高的戒,但是起碼也要作善。

  好,經題我們就介紹到這裡,下面我們繼續來學習人題,請大家看人題。這個人題是:

  【唐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

  人題就是翻譯經典的人。一般講經就是首先介紹經題,簡單介紹這部經的題目,接下來就是翻譯的人。佛經是從印度傳到中國,當然印度是梵文,要傳到中國,必須透過翻譯,把梵文翻成中文,中國人才看得懂。印度梵文不但翻中文,你看傳到西藏翻成藏文,有藏文的《大藏經》;傳到蒙古,蒙古有蒙古文,有蒙古《大藏經》;還有現在南傳的佛教國家,他們是巴利文。所以它這個梵文要流通到其他國家,當然要透過翻譯。

  這個翻譯也不容易,古時候翻譯經典的法師,根據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的,他根據雪廬老人講過,說以前翻譯經典的法師都有證果,不但開悟,還證果,起碼證了三果以上,所以不是一般人。他才有能力來翻譯這個經典,不會把經典的意思翻錯,而且要通文字學,通佛法、世間法,都要通達,經、律、論三藏都要通達。所以經典是從印度傳到中國,傳到中國有翻譯的人,有它的年代。如果經典沒有看到人題,這部經是怎麼來的?就不知道了。所以必須有個人題,我們對這個經典才會有信心。

  這個翻譯的人是『唐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

  「一、唐代表年代,本經是在唐朝武則天時代翻譯的。」

  這個「唐」是代表年代,唐朝。唐朝很有名,全世界有名的「貞觀之治」。所以在唐朝,貞觀之治是世界聞名。所以我們現在在外國,我們看在美國、在歐洲,如果華人很多的一條街都叫唐人街。大家到美國去,唐人街,它不叫中國街,叫唐人街。所以唐朝當時它是世界很有名的,貞觀之治,政治辦得非常好,盛唐時代也是佛教傳到中國來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翻譯經典的很多,在家出家,高僧大德輩出,你看六祖就是那個時候的人。所以本經是在唐朝武則天時代翻譯的。我們大家看《六祖壇經》,六祖他也在武則天那個時代。那個時候翻譯經典,因緣非常殊勝,很多經典都是在唐朝這個時代翻譯出來,像我們大家很熟悉的《楞嚴經》也是唐朝。這是給我們交代,這是哪一個時代翻譯的?是唐朝。第二條:

  「二、于闐是法師的籍貫,位於現在新疆和闐。」

  于闐國,以前它是個小國家,等於是他的國籍,這個位置就是現在的新疆和闐。我們同修如果有去過大陸旅遊,新疆和闐出產玉石,這個很有名的。我去過一次,在二OOO年有同修請我去參加他們的旅行團,我也找了幾個同修一起去,參加那個旅行社他們組的團,也到了新疆和闐。在二OOO年,二十二年前了,新疆那邊都是沙漠,一望無際,現在公路很發達,二十二年前高速公路還沒像現在那麼多。所以我們去到那邊,我們還從烏魯木齊要坐飛機坐到喀什,就在新疆省,都很大,坐車到和闐。那一趟旅遊,我也是想去看看古時候這些高僧大德去印度取經他們走的路線。像和闐,玄奘法師都走過。我們現在公路開得這麼好,坐車我們就感覺滿辛苦了,以前沒有這些公路,都是騎馬,不然就坐駱駝。所以我也去坐過駱駝,那個駱駝以前都要經過沙漠,牠載貨物、載糧食、載水,經過沙漠。所以我們真的很佩服古時候的人,交通那麼不方便,從中國,你看就是靠騎馬、騎駱駝,再來就是走路,走到印度去,那真是冒著生命的危險,為了取經。所以這個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有中國法師到印度去取經,也有印度西域的法師到中國來,把經典帶過來,來中國翻譯。于闐,這是講法師他的國籍、他的籍貫,就是于闐國,以前是一個國家,現在是中國的新疆省和闐地區,出產玉石的。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三藏法師是法師的學歷,主持翻譯經典的人必須通達三藏,所以譯經的大德皆是三藏法師。」

  「三藏」就是經、律、論三藏,一般通一藏就不容易,通三藏是非常難得。所以冠上三藏法師,就是經、律、論都通達,這樣才有資格來翻譯經典,主持翻譯經典的人他必須通達三藏,所以譯經的大德都稱為三藏法師。我們再看第四:

  「四、實叉難陀是法師的名字,意思是喜學,歡喜學習,無論是世法、佛法,能好學的人決定有成就;如果不好學、又懶散,學業、道業當然不能成就。」

  他這個名字翻成中文是喜學,歡喜學習,我們一般講好學,某人很好學,他喜歡學。無論是世間法或者佛法,能夠好學的人決定會有成就。如果不好學,懶散,這個學業、道業當然不能成就。但是我們現在犯了這個不好學的毛病也滿嚴重的,特別在這個時代,為什麼我們要有個道場提倡共修?就是一個人容易懶散。一個人,反正一個人,如果你不是真正很好學,那就很容易懶散,就提不起那個好學的心。因此古大德在唐朝時候就有這個問題,跟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的人就不一樣。佛陀時代的人大家都很好學,所以都不需要道場一起共修,只有聽經在一起聽,修行各人修各人的。佛教傳到中國來,到唐朝,跟佛陀那個時代差一千多年了,人的根器就不一樣,就沒有佛陀時代的人那麼好學、用功,一個人修,很容易懶散、很容易退轉。所以在唐朝那個時候,祖師大德就提倡共修。實際上更早,淨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他是最早提倡共修,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共修。所以共修叫做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依靠,特別在這個時代是有需要的。所以道場的建立主要是這個用途,就是大家依眾靠眾,不然很容易懶散,很容易退轉,特別現在這個時代誘惑那麼多。有這個共修的道場,還是願意來才行,如果不願意,他不來你也沒辦法。像我們讀經、念佛,也要願意來;不願意來,除非自己能夠提起好學的心來用功,不然很容易就退轉。這個法師的名字,顧名思義也是啟發我們要提起好學的心。我們提不起來,大家要依眾靠眾。像我們現在講這個課,也是依眾靠眾,感恩新加坡的同修給我多上一天的課,不然這個時間恐怕也不一定在學習經典,這個就是依眾靠眾。所以好學,是我們成就的一個關鍵。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譯是翻譯,將梵文翻譯成華文。」

  「華文」就是中文。這個「譯」是古代周朝時代一個官的名稱,跟外國交流的一個官名。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這些資料,現在電腦網路查這些都很快、很容易。在這裡我們就知道,這個「譯」就是梵文翻成中文(或者講華文)。沒有翻譯,我們看不懂,除非我們去學梵文。現在翻譯,過去早年在美國,有人花很多錢,把佛經翻很多,翻成英文,但是外國人都看不懂,後來翻了那麼多,也是白白浪費了。現在你要把華文經典翻成外國的,英文也好,或者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也好,不容易。特別中文經典都是文言,你要翻成外國文,你必須把文言翻成白話,根據那個白話再翻成外國文,翻出來的意思頂多百分之二、三而已,沒有辦法翻得很到位,那個意義翻不出來。尤其外國文都是拼音文字,不像中文的文字叫六書。的確中文的文字是承載意義最好的一個工具,記載、記錄它的意義不會走失,也是超越時空的。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世的時候,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教授,他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這本書裡面,跟日本的池田大作對話、交流,他就講到中國文字的功能。他舉出一個例子,那個是上個世紀,一九七O年代那個時候講的。他說,如果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到現代來跟毛澤東講話,肯定他們講的都聽不懂,因為二千五百年前講的話,他的口音、他用的詞,跟二千五百年後的人肯定差別很大,講的聽不懂。但是你要是寫文字,他就聽懂了。這個文言的意思,二千五百年前、二千五百年後,它沒有變,語言變了,文不變,用寫的,他就能溝通了。

  過去我也想到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是全世界方言最多的國家,不要說全中國,現在就一個省,光一個福建省二十幾種方言,這個村走到那個村,好像去到外國一樣。我就想,那個語言不通,你要做買賣、做生意,怎麼溝通?後來我就想到秦始皇統一文字,秦始皇的功德,統一文字,還有車同軌,書同文。話不通,文字看得懂,用寫的,就可以溝通了。這個我也有一次經驗,有一次到日本,這個大概一、二十年前了,跟京都光明寺的中西隨功法師(他也是今年往生的)。有一次他來東京跟我碰面,他請我到他的寺院,他還有一個小寺院,他自己的,好像他們家族的。日本人有很多寺院是他們家族的,光明寺是比較大,他有個小寺院。我們就坐電車,車票我們兩個買坐在一起。我們日本同修說,悟道法師,我來幫你做翻譯。中西法師說,不用翻譯,我們拿個便條紙。拿便條紙,用寫的。因為日本都用漢字,寫中文,你是幾年生的?他用寫的,他寫給我看,我寫給他看,我們就可以溝通了,我有這麼一次的經驗。所以湯恩比講這個話,讓我能夠理解了,因為實際經驗的確是這樣。因為語言不同,但是文字相同,這樣就可以溝通了。像我們到日本,你不會講日本話,你去坐車也不會迷路,因為它都是用漢字,你到哪一站都用漢字,我們看得懂,不會講但是看那文字我們看得懂,你不會迷路。所以這個是中文的功能。所以我們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廣中文,現在在英國威爾士大學蘭彼得校區,跟修斯校長合辦漢學院,主要是教文字學跟教文言文,就是要培養二十個學生能夠讀得懂《四庫全書》的,教文字學。現在台南極樂寺也是有在教這個課,請一個周教授在教,教文字學、教文言。

  這個翻譯不容易,所以我們老和尚是鼓勵外國人都來學中文,你就能學到原汁原味的。你透過翻譯,就好像食物,人家在嘴巴嚼一嚼、咬一咬,再吐出來給你吃,那個味道完全是不一樣,你嘗不到原汁原味。就像我們要去學外國的科技,你要去學英文,你才學得到那一套科技。外國人要來學中國文化這些經典,就要學中文。所以昨天德國那個學生,顧頡鋒居士,他昨天晚上來聽經。我就很鼓勵他學中文,希望他能深入。他也學得不錯,講得也算滿標準的,學得不錯,希望他能夠深入。更早一個,美國那個昊居士他也學,但是他回去美國。我也是鼓勵他不要放棄,他也常常還會寫個信給我,寫E-mail電子信箱給我。所以我都鼓勵外國學生要學文,我都鼓勵。

  這個翻譯,過去都是國家的資源在辦,人力、財力、物力。所以武則天那個時候的譯場,最多三千多人,你看那個組織多龐大。所以這個翻譯不是很容易的,我們今天能讀到一本經,多少人的心血付出,不容易!國家在辦的,這樣的因緣不容易。所以中國人的確有福報,有這個根機,所以佛菩薩應化到中國來非常多。佛菩薩不是偏心,佛菩薩怎麼會偏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在中國示現最多?因為中國有這個土壤,有這個基礎可以接受,所以自然就感應,不是偏心。你看四大菩薩都在中國,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個「譯」我們就講到這裡。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經典,最著名的、最為中國人喜愛讀誦的,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另外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是《八十華嚴》。在中國佛教譯經史上,不亞於羅什大師、玄奘大師,是譯經史上的重要人物。」

  實叉難陀法師,的確不在羅什大師、玄奘法師之下,他是跟他們同等級的。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經典,我們中國人最喜歡讀誦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這裡十齋日下午兩點到四點都有讀《地藏經》,有很多同修特別喜歡讀《地藏經》,我自己也很喜歡讀《地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地藏經》我們讀了會很法喜。所以我在家的時候,那個時候才十幾歲,剛剛學佛,接觸到兩部經典,我就很自然喜歡讀。一部就是《無量壽經》,那個時候還沒有看到會集本,是康僧鎧翻譯的,那本我讀了很喜歡,我十幾歲就很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一本讀了很歡喜。另外一本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後來聽到我們老和尚講經,明白一點道理,知道這可能跟前生有關係,可能我前生這兩部經都讀得很多,這輩子再遇到,感覺就很喜歡,滿熟悉的,讀起來也覺得滿順的,過去生有讀過,在阿賴耶識裡面有這個印象、有這個種子在。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讀誦,我們淨宗同修也是不能疏忽。

  這個《十善業道經》,我們老和尚在新加坡講的。這個《地藏菩薩本願經》,原來是中國安徽省九華山,那個時候仁德老和尚啟請的,他是九華山佛教協會的會長,他啟請我們老和尚去九華山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那個時候師父上人還叫我白天去那邊領眾打地藏七,就像打佛七一樣,晚上他講《地藏經》。我們都講好了,說地藏七就是打到這個經講完,天天念地藏菩薩,然後晚上他老人家來講經。是仁德老和尚他啟請的,他到新加坡去啟請。但是當時有一些因緣不具足,所以就沒有到九華山去講,就在新加坡講。所以現在我們流通《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些講經的影音,這個是一九九八年在新加坡講的。

  弘一大師在演講集裡面有一次的演講,在福建永春講的,給一些居士講。他演講的題目叫「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他引用祖師大德,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祖師,引用這個經典,勸淨宗的道侶、同參道友兼持誦《地藏經》,就是附帶來持誦《地藏經》。他那篇演講,我曾經到墨爾本淨宗學會講過一次。他講的都有根據的,不是他的意思,他有根據的。也就是說,這個經來幫助我們修淨土。我們現在還在娑婆世界,地藏菩薩就很重要了,地藏菩薩幫助我們站穩人天的腳步,然後再向上提升,超越三界六道,往生極樂世界就超越三界六道了。《地藏經》,顧名思義,地是地基,跟《十善業道經》一樣,講孝親尊師。所以有《地藏經》來幫助我們求生淨土,這個就沒有問題。因此我們台北華藏這個道場,平常我們都是誦《無量壽經》,但十齋日我們上午誦《彌陀經》、念佛,所以每一天淨土經典是不斷的,十齋日就是依照弘一大師勸我們的兼持誦《地藏經》,我們是兼。我們修淨宗兼持誦《地藏經》,對我們修淨宗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同修大家也可以參考。

  這個經是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另外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是《八十華嚴》,《華嚴經》是大部經,在中國佛教譯經史上,的確也是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實叉難陀法師在中國佛教譯經史上,他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翻譯的經典我們讀起來也很順口,真的不亞於羅什大師、玄奘法師。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人題,下一次就正式進入經文。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迴向偈,也是跟開經偈一樣,我念一句,大家跟著我念一句,我念完大家再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