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玄義—一切都是空的,哪有什麼恐怖?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1/5/1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2-0050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二十頁,從倒數第四行:

  【如此人法,並在一念介爾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吾心既爾,生佛亦然。】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個話很有味道。『如此人』,前面講的地藏菩薩是「人」,『法』是地藏本願。地藏菩薩的人,地藏菩薩的法在哪裡?在我們一念之心。每一個人心裡頭統統具足,每一個人一念之心,都具足一切諸佛法藏,就在我們自己的一念之心,沒有一絲毫欠缺。可是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要特別留意一念心,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第一念,以二念心就不行了。第一念是覺悟,第二念就迷了。綸貫一開端講的是什麼?「一念自性」,自性就是一念。《彌陀經》上講「一心不亂」,宗門講「萬法歸一」,「一」是什麼?就是一念自性,就是這裡講的『一念介爾之心』,就是一念自性。一念就是自性,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具足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藏就在一念之中,我們如果能夠懂得一念就成功了,就法法具足,但現在我們就是沒有辦法回歸到一念。諸佛如來所說一切經教,無非是教我們回歸到一念,一念是你真正的自己,禪宗講的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一念,第二念就迷了。一念在不在?在哪裡?一念就在我們現前,可是我們保不住。我們睜開眼睛看東西,一看那是第一念,耳朵聽聲音,也是第一念,你開始聽、開始看,一接觸那個是第一念,但是很快的我們就到第二念、第三念,無量念都出來了,就迷了。我們就是不能保持那個第一念。好像我們看東西,看到了,這是第一念,聽到了,是第一念,但是很快的我們就落入第二念,第二念後面就無量無邊,第二念就迷了。第一念是覺,覺悟,明明瞭瞭,第二念迷了之後,分別執著妄想統統跑出來了,所以第一念也就是一念自性。在交光法師註解的《楞嚴經》,教我們「捨識用根」。捨識用根怎麼講?就是捨二念用第一念,第二念就是識,第一念是根。理論上講得沒錯,講得是很好,可是我們一念守不住,第一念是自性,第二念就變成識,變成妄識了,第二念裡面就有妄想分別執著,一念裡頭沒有,一念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這一句話關鍵在「一念」,我們沒有辦法守住一念。

  一念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是法,這就說明一念就具足一切圓滿的佛法。佛法所講的不外乎空假中,這天台宗講的。空是講體性,萬法皆空,是講體性,一切法從空出現的;假是講這個現相,這些諸法不是沒有相,相是假的,《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假相。佛經用「夢幻泡影」,這是《金剛經》用夢幻泡影給我們做比喻,這些現相都是夢幻泡影,相它有,不能說它沒有相,但是相是假的。佛菩薩用中,這高明!我們用偏了。我們凡夫偏在哪裡?偏在假,迷在假相上面,把假的當真。二乘人偏空,聲聞、緣覺偏在空;六道凡夫偏在假,都錯了,都不圓滿。菩薩他用中,他也不偏空,也不偏假,他用中,知道相假體空,他二邊不執著,既不著空也不著有,這就自在。大自在、大圓滿是用中。佛菩薩用中,中國古聖先賢也懂得用中,你看四書,《大學》講「中庸之道」,跟佛法講的「中道」就很接近。會用中的人就是過智慧的生活,走偏的人過煩惱的生活,尤其是六道凡夫偏在假這方面,就是執著有,執著在這個相,以為這個相是真的。而二乘人執著空,他煩惱是比我們凡夫執著假要少、要輕,但是阿羅漢、辟支佛他們還是有煩惱,他們還有塵沙煩惱,還有無明煩惱,就是不能證得真實的果報,不能證得一真法界,但是煩惱比我們凡夫輕,他沒有見思煩惱,我們凡夫三種煩惱都有。所以一念真心,是具足空假中。

  『吾心既爾,生佛亦然』,就是我們的心是這個樣子的。我們今天雖然是不覺悟,空假中都不知道,可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清楚,他們看得清清楚楚。我們所有的凡夫用不用一念自性?用,也沒有離開一念。那什麼時候用?實在講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用,我們沒有離開一念,從來沒有停止過。就是我們不知道,迷了。一念自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那是一念自性。可是我們從第一念很快的立刻就轉到第二念,那個速度比閃電還快。我們見色聞香,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是第一念,起心動念就落二、落三。二、三是什麼意思?我們常講三心二意,二是二意,三是三心。「二意」就是末那第七識、第六意識,這是二意,一個意根、一個意識;「三心」就是心意識,就是把自性一念變成識。三心二意就是講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就變成八識,八識又發展五十一個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就說得詳細一點,如果我們簡單說就是三心二意,詳細講就是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三心二意是妄心,不是真心,一念自性是真心。我們是如此,「生佛亦然」,眾生跟佛都一樣,一切眾生也是如此,一切諸佛也是如此。一切諸佛不落二、三,高明在此地。我們凡夫沒有能力保住這一念,立刻就墮落在二、三,這叫凡夫,這叫眾生。眾生跟佛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除此以外沒有什麼不同。所以生佛平等,生佛不二,佛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

  【但眾生太廣,佛法太高,初心為難。但觀己心之高廣,以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大利,故須觀心也。】

  這是講我們凡夫,在凡夫地確實困難。『眾生太廣』,「廣」是多的意思,我們的妄想太多,妄想分別執著太多太多了。『佛法太高』,「高」是比喻,好像是高不可攀一樣。『初心為難』,初發心的人很難契入這個境界。我們知道要第一念,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契入第一念,在這個時候怎麼辦?這個地方就是教給我們觀法,觀法是修行的方法,修行的綱領原則。會修行的人,他能夠掌握這個綱領,掌握這些原則,所以成就快速;不會修行的人,不知道這些綱領原則,修行就很困難。掌握到綱領,好像我們砍樹一樣,找到樹根,你根一挖,整棵樹不就挖起來了嗎?就解決了。如果掌握不到綱領,就是枝枝葉葉,你砍一棵樹,葉子一片一片的摘,一枝一枝的砍,再小枝小枝的砍,再砍樹幹,一直到最後才到樹根,這不叫麻煩嗎?花的力氣很多,時間很長。同樣把這棵樹要砍掉,如果從枝葉下手,你看要費多少時間、費多少力氣。你有抓到根本,從根本把它鋸斷,多省事,整個就解決了,省時省力,省時間、省力氣。修行也像砍樹一樣的道理,你一定要把綱領找到,這個綱領就是修觀。這是教我們怎麼來修觀,修行的綱領。

  所以佛講的這些經典,會修行的人依文作觀,這個人他就會修行,這樣讀經就沒有白讀。隨順經典上的文字,佛所說的我們的觀念就跟著這個經文來轉變,境界就跟著轉。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什麼他能一生成佛?他隨著境界,他就轉了。參訪德雲比丘,他就跟德雲比丘轉,他就是初住菩薩,因為德雲比丘是初住菩薩;參訪海雲比丘,海雲比丘是二住菩薩,他去參訪海雲比丘,他就提升到二住;參訪妙住,妙住是三住菩薩,他參訪到妙住,他自己也提升到第三住的菩薩了。所以這就是他隨文入觀,這個綱領真正掌握,境界提升了。我們讀經,就隨著佛菩薩的境界,不知不覺就從凡夫變成佛菩薩。可是我們煩惱習氣很重,經本一關又回來了,又墮落了。墮落了怎麼辦?再幹,進進退退、上上下下,只要自己不休息,肯努力,總有一天我們會上得去,不會再掉下來,那就成功了。所以經典要天天讀,古大德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讀一部經,要懂得修觀,隨著經文來修觀,你提升就很快。所以我也常常跟我們同修分享,我說我們大家淨宗學會同修都讀《無量壽經》,讀得很熟悉,遍數也讀很多。但是不能一直停留在讀誦,要提升到修觀,根據這個經文來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行為。要修行,要依教奉行,要受持,所以讀誦為了受持,這個非常重要。不然我們就是一直停留在讀誦,都不能進步,甚至有的還退步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所以我們大家要同共發心來提升自己。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了解,不能亂修,不能雜修。但是要懂得提升自己修觀,這個重要,轉變觀念這是我們修行的樞紐。雖然你讀一部經,但是如果你沒有修觀,你還是不會進步。

  『但觀己心之高廣,以扣無窮之聖應』,這是求感應,求佛菩薩加持。我們要曉得,我們有真心,也有妄心,真心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妄心雖然多,不要緊,因為妄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就是真心,不覺是妄心,本覺自己本來就有,不覺是迷。此地講的廣,眾生不覺本無,這個廣就是妄心很多,但是不覺。不覺它本來沒有,本來沒有那決定可以斷掉,可以離開,本有的決定可以恢復,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堅固的信心,然後斷惡修善。惡是什麼?惡是我們本來無的;善是什麼?善是自性,我們本來有的。我們今天用什麼方法?我們念佛人用念佛的方法。要知道這一句佛號,我們時時刻刻掛在口中,你要懂得作觀,不是只有口在念。要懂得作觀,你不懂得作觀,那就古大德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的那個心你轉不過來。作觀,這一句佛號就是提醒我們「念念覺而不迷」,因為佛是覺悟的意思。阿彌陀佛四個字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翻成中文就是無量覺,無量覺就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所以念這一句名號提醒我們自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都不迷,念念要覺悟。什麼是迷?我們一接觸,分別執著起來那就迷,離開分別執著就覺悟了,這樣念佛就管用了。我對外面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心一動,發現迷了,趕快念佛,把這個迷的心換過來,把我們動的這個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念頭打消掉。念頭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個是貪愛,一個是厭惡。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趕快轉過來,把這個貪愛的念頭打掉;要厭惡了,看到那個很討厭,一看就生氣,那個念頭起來,也給它打掉,你這個心你就恢復到清淨平等覺。

  清淨平等覺是自性彌陀。彌陀是誰?就是自己,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就是彌陀,這個我們在《無量壽經》都讀過。所以你念這句佛號,在這裡沒有觀法,那就是古大德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一邊念佛,一邊是非人我,剛才那個人對不起我,跟我講什麼話,心裡忿忿不平;喜歡那個人,就很喜歡去跟他攀緣,貪瞋痴都起來了,這樣你嘴巴一直念,喊破喉嚨也枉然,你的自性跟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菩薩,就不起感應道交的作用。如果你裡面有這個觀法,念念能夠提醒自己,這就有感應道交的作用,就得到諸佛的加持,諸佛的護念。所以這一句佛號功德就無量無邊,所有一切法門裡面無比殊勝的,第一殊勝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完全相應。

  『機成致感,逮得大利,故須觀心也』。為什麼玄義講完之後特別講表法、觀法的法門,你懂得這個,你才會讀經。我們現在都認為經文這個字我念得都沒錯,發音很標準,這樣就是會讀經,就是會念經了,其實這是讀誦,這不是讀經的標準。讀經的標準,你要懂得觀法,你就真正會讀經、會念經,甚至你也就會聽經了,聽經你會消歸自性,自己內心隨文入觀做個轉變,你都會了。如果你不知道表法的意思,不知道根據這個表法來做觀想、觀察、觀照,作觀就是改變觀念,那你什麼都不會進步,就是原地踏步,甚至還退步了。我們的境界怎麼會提升?

  所以我們聽到淨老和尚過去講的錄音帶,早期講的跟最近這幾年講的,大家去聽一聽,去比較一下,那境界是完全不相同。過去長期聽經的同修應該都能夠體會,可以說年年不相同,甚至到晚年,一個月一個月都不相同。《無量壽經》講了四次,四次後面境界比前面更深入了。這是什麼?就是懂得作觀,所以年年進步,月月進步。為什麼淨老和尚他能夠進步?因為他懂得觀法,改變自己觀念。所以你的觀念沒有改變,你的思想沒有改變,你的行為沒有改變,天天讀經也不會進步,因為你沒有修行,沒有在修。思想是你心理的行為,言語是你口業的行為,身體造作是你身業的行為,身口的行為是由意業在主宰,意在主導。修行從根本修就方便了,根本修就是在念頭,起心動念,你把錯誤的念頭修正過來,從意下手,那就是從根本修。因為心不一樣,你的心念境界不斷在提升,你講經自然遍遍不一樣,你處事待人接物,你一些做法、態度也都不一樣,這是強調「觀心」的必要。我們再念最後一段:

  【觀音玄云,摩訶衍中,始從初心,終於後心,常觀人法俱空。】

  『玄』是玄義。『摩訶衍中』,「摩訶衍」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大乘。大乘中,『始從初心,終於後心』,「始」是開始,初發心,「終於後心」,後心是圓滿成佛。這兩句話,就是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道是怎麼修的?『常觀人法俱空』,你仔細去觀察,你細心去體會,人、法都不可得,你得不到。為什麼?人跟法都是因緣生的,所謂因緣所生法,它是畢竟空的,你得不到。《般若心經》,觀世音菩薩給我們做榜樣,經典一開端「觀自在」三個字,這三個字是總說,為什麼他能觀自在。裡面有因有果,觀是因,你懂得修觀,改變錯誤的觀念行為,果就是自在。下面再跟我們說,他用什麼觀,他怎麼會得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是因。行是修行,他身語意三業行為,都在「深般若波羅蜜多」當中。這個話講起來不好懂,我們講比較淺白一點的,就是他身心都是生活在究竟圓滿智慧之中。或者我們再說,他的生活行為都落實在高度智慧之中。這個話就更容易懂了,就是他有高度的智慧,他整個生活都在高度智慧當中。「照見五蘊皆空」,這個高度智慧看到我們眼前這些萬事萬物,這是五蘊形成的,它當體就是空的。這是看到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就是空,人法皆空,所以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憂慮恐怖,能「度一切苦厄」,這因跟果都說得清楚明白。

  《金剛經》講「三心不可得」,這是人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真的一點不假,你得不到。能得不可得,所得也不可得,我們能夠得的本身不可得,你所得的也不可得,你所得的是諸法。《金剛經》說諸法說得很多,諸法從哪裡來?從因緣生起來的,凡是因緣生法都沒有自性,都沒有自體,它是很多條件合起來的,產生的一個現相。緣聚則生,緣散掉它就滅了,就沒有了,就沒有自性,它沒有自體。所以緣生法它當體就是空的,了不可得。所以能所都不可得,那我們在這個裡面打什麼妄想?你以為你有得有失,全部都是妄想,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沒有得失,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都不是事實。事實是能所皆空,人法俱空。人是能得,法是所得,都是空的,當然他就大自在了。我們為什麼不自在?我們以為我們能夠得到什麼,我們所得到什麼,哪裡知道我們能得到的自體是不可得,所得到的東西也不可得,到最後是一場空。人法都是空,人是能得,法是所得,人跟法都是空。

  【以觀人空,即是了因種子。】

  這個是講三因佛性。『了』是明瞭、智照。「了因佛性」從哪裡來?從觀人空來的。這個要常常觀,從哪裡觀?睜開眼睛看,豎起耳朵聽,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我們凡夫不會看,迷了,著了相,把假相當真,真相沒看到。明白人看到真相,他對假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所以他具足智慧,他生活在智慧裡面。我們生活在情執裡面,生活在煩惱裡面,煩惱跟智慧是一念之間,一念的差別,你一念轉過來,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轉不過來就是過凡夫的生活。我們學佛,讀經、念佛就是要把這一念迷轉過來,過佛菩薩的生活。今天大家講這個世間有災難,佛菩薩哪有災難?人法皆空,有什麼災難?沒有災難。所以縱然原子彈爆炸,也像看放煙火一樣,空的,真的得大自在!大地震像坐搖籃一樣,為什麼?這一切都是空的,都是空,哪有什麼恐怖?但是我們凡夫不了解事實真相,被嚇死了,嚇得不得了。所以這些東西,人都是被嚇死的。所以「了因」是智慧,觀人空是了因佛性的種子。

  【觀法空,即是緣因種子。】

  『緣』是助緣,幫助你覺悟,幫助你斷煩惱,幫助你契入諸佛境界。三因佛性,這兩個重要,正因佛性不必說,人人都具足。正因佛性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是前面講的「一念介爾之心」,這一念介爾之心就是我們一念的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個個具足,大家都有,但是要以了因跟緣因去開發,開發你的真如自性,就是正因佛性。你沒有了因、緣因開發,你有,但是你還是凡夫,還是煩惱。開發的這兩個工具,就是了因跟緣因。從哪裡開發?要觀人法皆空,就是從這裡開發,你才能夠得到,才能見到自性。

  【故論云:始覺人空,終覺法空。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佛性。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

  這三因佛性,你才真正了解,真正得到三因佛性的受用。『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這是天台家所講的。「佛」以釋迦牟尼佛為例子,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怎麼修行?從初發心觀人法空。當然觀人法空程度有淺深不同,可是我們有淺淺的觀法我們就得受用。這種觀法要鍥而不捨,你一捨離了,你就迷惑,你就退轉,決定不能捨離。不能捨離,唯一的辦法,就是天天讀經;換句話說,天天跟佛菩薩做朋友,天天親近佛菩薩,不捨離佛菩薩,我們成就就快,若遠離善知識,我們一定被境界影響。觀人法空,你才能「修三佛性」,修三佛性是真正在學佛,開發自性。開發自性,就是宗門講的明心見性。我們明心見性走的是漸悟,不是頓悟,年年境界不一樣,月月想法不相同,這是漸進。宗門顯示的是頓悟,突然之間大徹大悟,我們是逐漸逐漸悟入。「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六即位跟六即人都是漸進。天台家修的教下,修止觀是一個漸進。六即前面都講過,我們這裡就不再講。

  【今觀地藏,即是分證等覺之人法。】

  六即裡面分證即佛,天台宗把佛分成六即,這裡講的是分證即佛。分證裡面最高的是等覺菩薩。分證是從圓教初住位,一直到等覺菩薩,這每一個位次都稱為分證即佛,一分一分的證,一共四十一個位次,都是分證位。分證位到等覺是最高的,等覺再往上去就是究竟即佛,這裡是『分證等覺之人法』。

  【行人能觀人法,全是自心。如如意珠,無不具足,即空假中,始從觀行而至分證,與地藏本願,一而二,二而一者矣。】

  這句話非常重要。「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前面唯識家講「一切法唯心想生」,就是這個意思,『全是自心』,全部都是自己的心。『如如意珠,無不具足。』這是比喻,好像如意寶珠,什麼都具足,你只要得到這個如意寶珠,你什麼都有了,這是比喻。即空、即假、即中,天台宗用『空假中』來概括全部的佛法。『始從觀行而至分證』,這個「觀行」就是六即佛當中的觀行即佛。如果沒有觀行,那還是門外漢,學佛有觀行,就是功夫得力了。「觀」是什麼?就是觀法,你懂得作觀的方法,你的觀念一直在轉變;「行」是行為在轉變,身口意三業都一直在轉變,你的思想行為統統轉變了。有了轉變,這就叫觀行位,進入這個觀行的位次。如果沒有觀行,你每天念經,你每天念佛,每天依照這些儀規去修行,你的思想觀念沒有改變,你的行為沒有改變,你還是凡夫位。凡夫位就是理即佛,理即佛就是理論上講都是佛,但是是凡夫,甚至連名字即佛都還沒有。你用的那些功夫叫做白用,每天磕一千個大頭是白磕了,每天念十萬聲佛號也白念了。你要是在思想上有轉變,行為上有轉變,就提升到觀行位。你的思想沒有改變,行為沒有改變,就是你的功夫不得力,這個一定要知道。

  所以從觀行位到相似位,從相似位到分證位,從分證位到究竟覺。六即觀行位前面第一個是理即佛,理就是正因佛性,個個具足,那不必說的。理即佛就是理論上講,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這是從理論上講,一切眾生都是佛,個個具足。理即再其次,進一步是名字即佛,大家現在學了佛,就從理即佛進入到名字即佛。名字即佛就是還是有名無實,道理知道了,但是還沒有進入觀行。天天念經、天天念佛、天天拜佛,甚至講經說法,如果沒有觀行的功夫,那就是在名字即佛這個位次上,因為你的觀念沒改變,行為沒改變。但是這個名字即佛,根據蕅益祖師講,名字有初心、後心,初心就是還沒有到後面,如果名字後心他就有一點功夫,就有一些功夫,到觀行就是功夫有得力了。所以在一般修行來講,名字即佛還不及格,如果到觀行即佛,在其他法門也是不及格,其他法門你要修到相似即佛證阿羅漢,起碼要證得初果,那才算及格。但是在淨土法門,如果有觀行即的功夫,那我們帶業往生沒問題,有把握了,在淨土法門就及格了。我們真正用功,真正會修,就『與地藏本願,一而二,二而一者矣』,就把地藏菩薩的本願變成我自己的本願,自己的本願跟地藏菩薩的本願是一而二,二而一,合而為一。

  【故曰不表觀法,何以用心。此托事附法觀之大途也。】

  這兩句話重要,大家要記住。你要不懂得『觀法』,你怎麼『用心』?「用心」就是用功,你怎麼會用功?每一部經論都有它的觀法,每一個法門都有觀法。我們修淨土也不例外,你看《十六觀經》,我們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離不開觀。『此托事附法觀之大途也』,「托事附法」,講得最明顯、最詳細、最具體的就是《華嚴經》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完全是托事附法,修行的方法附在事相上來表法,來提醒我們。

  【總題既爾,別文亦然。始從如是,終至而退。中間若人法,若識心,若善惡,若凡聖,淨穢因果,香華飲食,種種差別法門,莫不入心成觀。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

  從這個『總題』,這是觀法做總結。「題」,我們要以如是觀,向後的經文也是如是觀。『始從如是,終至而退。』這是講一部經的經文,從「如是我聞」到「作禮而退」,一部經經文。『中間若人法,若識心,若善惡,若凡聖,淨穢因果,香華飲食,種種差別法門,莫不入心成觀。』你讀了、聽了,不能夠『入心成觀』,那就不起作用;要懂得入心成觀,入我們的心,成就那個觀法,這才有作用。『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你能夠懂得作觀,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行為,那就是「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微塵是比喻這一部《地藏經》,大千經卷是比喻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的經法,在這一部經也統統具足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華嚴經》講的。

  【故於聽聞讀誦,禮拜供養,心不他緣,從心顯發。方名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免貧人敬寶之誚矣。】

  這兩句話宗門常講,宗門以外的也是這樣,並不是禪宗獨有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如是,所以才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底下就比喻說,『則免貧人敬寶之誚矣』,貧窮的人對於寶的尊敬、讚歎,但是他自己得不到受用,那是名字位中的人,他沒有觀行,知道有這個寶物,但自己得不到受用。

  【故於文前點出,以見立教,正為觀心。】

  這一句話說明祖師大德建立教學的目的就是在『觀心』,教我們怎樣去觀察自己的心,教人懂得觀心,懂得怎麼樣真正去修行。

  【詳如一家大小諸部。若欲修習,須近善師,涅槃妙因,在此而已矣。】

  這是略說,簡略的說。詳細的,『一家』是天台宗。天台家裡面,大是《摩訶止觀》,小是《小止觀》、《六妙法門》,這些裡面它講得很清楚。『若欲修習,須近善師,涅槃妙因,在此而已矣。』綸貫玄義這部分,我們到這個地方就講圓滿。末後這一句話非常重要,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你要想修、要想學,「習」是學習,最重要的是「須近善師」。你不親近善知識,沒有好老師指導,你怎麼會成就?這幾句話跟世尊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開端所講的完全相同。佛在《吉凶經》教阿難尊者,我們學佛想要成就,第一個條件親近善知識。所以親近真正的好老師比什麼都重要,老師對我們恩德是無比的深厚,這是師道。像我們淨老和尚常常給我們講他遇到三個老師,在來台灣遇到三個好老師,第一個方東美教授介紹他學佛,第二個章嘉大師給他奠定學佛的基礎,第三個跟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沒有這三個老師,這一生沒有這樣的成就。所以就是善知識像父母一樣,佛在這裡勸告我們,就要像嬰兒不能離開父母,離開父母你就活不下去,善知識就如同父母,所以必須親近善師。『涅槃妙音,在此而已矣』。

  好,今天時間也剛好到了,我們將《地藏經》的玄義也學習一遍圓滿了。我們淨老和尚講這個玄義,配合《地藏經》,那是一部完整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上次我們學習這個《講記》,這一次我們把玄義補出來,就完整的學習了一遍。我們今天玄義到這裡就圓滿了,感謝大家的收看。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