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玄義—供佛像的意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八集)  2021/2/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2-0038

  《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掀開經本《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十七頁,倒數第二行,我們把這段文念一念:

  【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

  前面我們學習了天台宗的『十乘觀法』,「十乘觀法」我們學習過了一遍,這段文是講的「三觀」,天台宗的觀法就是空、假、中三觀,空觀、假觀、中觀三觀。三觀第一個就是『從行觀』,「從行觀」裡頭最重要的,行是行門,從修行的法門去起觀。從行觀裡頭最重要就是你要懂得『四種三昧』跟十乘觀法,這個要懂,這個明瞭了,修止觀才有下手處,這個很重要。『陰心』是就五陰之心,五陰在《心經》講色受想行識,五陰也叫五蘊,翻譯法師用的字不同,五陰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陰。我們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五陰構成的,就是精神跟物質,色是指物質,後面受想行識屬於精神。物質跟精神合起來了,構成我們整個宇宙五陰的身心世界,這個身心世界就五陰構成的。這裡講「陰心」就是五陰之心,也就是我們在《唯識論》裡面看到的,《唯識論》給我們列出八識,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這是唯識宗,唯識的經論列出來的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個八識,這個八識也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

  天台家說得都很踏實,也都分析得很清楚。天台大師發明「三止三觀」,他從經論當中他發明三止三觀,就是我們一般講止觀,空假中三觀。三止三觀是天台大師他根據這個經論來發明的,這個修行的方法好,非常踏實,我們凡夫有一個入手處,這個方法很類似世尊在楞嚴會上所說的修行原理原則。印度有位高僧那個時候到中國來,他看到天台大師發明三止三觀,他就給天台大師講,你這個方法很像我們印度佛當年講《楞嚴經》,裡面的方法很接近、很類似。跟《楞嚴經》裡面講的原理原則很類似、很接近,但是那個時代《楞嚴經》沒有傳到中國,還沒有傳入中國翻譯。

  智者大師聽說有這部經典,有這個事情,他就祈求佛力加持,希望這部經典早一天能夠流傳到中國來。所以在天台山,他築拜經台,建築造一個拜經台,每一天向西方禮拜,求感應,每一天就是向西域(印度)那個方向拜,求感應,希望《楞嚴經》能夠早一天傳到中國來。他每一天這樣一直拜,拜了十八年,天天拜,十八年不中斷,那分誠敬之心,不容易!這個拜經台現在有很多同修到大陸名山去旅遊,天台山在浙江省,浙江省天台山這個拜經台聽說還在,這個是古蹟。所以將來同修如果有因緣到天台山去,可以去參拜拜經台。所以智者大師天天拜,祈求佛力加持,《楞嚴經》早日傳到中國來,恭敬至誠之心是真的很不容易。所謂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老人家有這一分誠敬之心,感得後來般剌蜜帝法師(印度的高僧)他把這部經送到中國來。般剌蜜帝要把《楞嚴經》送到中國來也很不容易,他知道中國學佛人的根基能夠接受大乘經典,特別能夠接受《楞嚴經》這個經典。他也知道中國學佛的人能夠接受《楞嚴經》,般剌蜜帝他就發心要把這部經送到中國來,中國人有根基來學習這部經典,應該把這部經典傳到中國來。但是當時《楞嚴經》是印度的國寶,不可以流傳出國的,是政府禁止的,這部經唐朝的時候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也沒看過。般剌蜜帝是在中國唐朝時候的人,智者大師是隋朝時代的人,時代不一樣,智者大師比較早。

  印度政府禁止這部經出國,流傳到國外去,因此般剌蜜帝也很發心,他還是要把這部經傳到中國。所以第一次帶出來,在海關被查到,又被送回去了;第二次再帶著要出國,在海關又被查到,又被送回去了。他兩次要把這部經送出國,要把它送到中國來都失敗了,後來第三次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貝葉經,古時候經典都刻在貝葉上面,字可以刻得很小,像我們看到有一些經典,毫毛刻得字很小很小,我們如果沒有用放大鏡看不清楚的。過去弘一大師他就會刻這個,把一部《心經》刻在一粒米上面,這個過去我也曾經看過,那一粒米可能要一百倍的放大鏡去看,字就看得很清楚,也很工整,那真不容易,一粒米多大,把一部《心經》兩百六十個字刻進去。所以他把《楞嚴經》的經文刻在貝葉上面,然後把自己手臂皮膚剝開,把貝葉經藏在皮膚裡面,再把它縫起來,等於是現在講的動手術,把那個包在裡面,這樣就被他順利帶出來了。前面兩次他要出關都是走陸路,從陸地上都被查到了,第三次他想:如果我第三次再走陸路這個關口可能又會被查到,因為過去在那邊有這個紀錄,所以他就不走陸路,改走水路,從海上坐船,這次被他偷渡成功了,到中國的廣州,在大陸上廣州入境。當時一個退休的宰相房融也在廣州,所以就在廣州那邊翻譯,宰相也幫忙潤飾。翻譯當然要很多人,過去翻譯經典都是國家政府在做的事,是國家的大事。

  這部經到了唐朝才傳到中國。傳到中國,智者大師已經往生了,他已經不在世了,拜了十八年,《楞嚴經》還沒有到中國來。因為當時這部經印度政府是禁止出口的,所以中國的法師到印度去取經,沒有看過這部經,其他經典有,所以天台大師在世沒有看過《楞嚴經》。經傳到中國來之後,當時的人註解《楞嚴經》就用天台大師的三止三觀,用三止三觀來解說《楞嚴經》上講的奢摩他、毘婆舍那、禪那,就是用天台宗的教義來解釋、來註解這部經典。用天台宗的教義來解釋、來註解《楞嚴經》,它的代表著作是《長水疏》(長水,很長的長,水裡的水,,疏通的疏),疏就是註解。諸位現在如果看到《楞嚴經》的註解《長水疏》,這個註解是代表古時候這一派,這是根據天台宗的教義三止三觀來註解《楞嚴經》奢摩他、毘婆舍那、禪那這三方面,三止三觀空假中跟這個很接近、很類似。《長水疏》它是古時候註解《楞嚴經》,這一派都是根據天台教義這個說法。一直到了明朝,從唐朝到明朝這當中也好幾百年,到了明朝交光大師他才捨棄這個講法,他的註解就沒有根據天台宗的教義來註解。交光大師他是根據《楞嚴經》的教義,就是根據這部經的教義,《楞嚴經》的教義提倡「捨識用根」。根就是根中之性,我們六根的根性,不用六識用六根,「捨識用根」,就離開心意識了。天台他還是有用識心來修止觀,所以止觀是從識心來起修的,從這個地方來修的。

  『直就陰心,顯三千法』,所以天台是用識,這是用識,不是用根,用意識心來修。可是交光大師說的理論沒錯,的確符合《楞嚴經》的經義,但是我們一般人做不到。捨識用根,那是什麼人?宗門裡面講的上上根人,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的人,他捨識用根。歷代禪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這些人他們用捨識用根這個方法,這是禪宗講的不可用心意識,要離心意識參,不可以落在意識裡面,這是達摩祖師傳來的。祖師禪它的特色、它的方法,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是要離心意識,不可以落在心意識。用這種方法修行,宗門講的,宗門就是禪宗,達摩只是傳來這個禪,是上上根人。上上根人我們在《六祖壇經》看到,六祖惠能大師給大家講,參禪這個法門是專門接引上上根人,這個方法是接引上上根人。換句話說,如果不是上上根的人,這個方法他就用不上,連上根的人都用不上,要上上根的人那才行。上上根的人他懂得離心意識參,宗門常講的離心意識參,不能用識心,用這個方法不但中下根沒分,就連上根都還不行,上根的人都還達不到,要上上根。一般上根的人修大乘的這些方法,用識心來修可以,中下根當然也是需要用識心來修。這個是交光大師他註解《楞嚴經》,根據《楞嚴經》的教義來註解,提倡捨識用根,就是宗門的方法,不能用識心來修。

  交光大師講得雖然好,我們做不到,一般人我們不是上上根的,我們就不會修了。但是天台家所講的中下根都有分,上中下根都有分,宗門那個方法的確是要上上根,那我們不是那種上上根的人,所以我們做不到。《長水疏》雖然說得不及交光大師,但是我們一般的這種根器可以用得上,看各人的根器,如果你是上上根人,當然你可以用交光大師提倡的,根據《楞嚴經》它的教義「捨識用根」這樣來修。如果我們不是那個根器,就依《長水疏》,依天台大師三止三觀的方法來修,三止三觀來修他最後也會明心見性,只是方法不同。交光大師根據《楞嚴經》講的捨識用根,當然那是最直接的。所以古今註疏都好,這是看各人的根器。我們什麼樣的根器,哪些法門適合我們自己修,選擇適合自己修的,那就能得力,自己沒辦法修的那就不得力,所以這兩種註疏都有需要。

  近代圓瑛老法師,圓瑛老法師他是福州人,他的一生專攻兩部經,一部是《楞嚴》,一部是《圓覺》,所以圓瑛法師有《楞嚴經講義》跟《圓覺經講義》。過去家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提到,我們要學這兩部經可以參考圓瑛法師的講義,這個對我們學習這兩部經就非常方便。圓瑛法師他是融合古今的說法,古就是《長水疏》這一派,以這派為代表,今就是從明朝的交光大師,他是比較新的這一派,他把這兩派的說法把它融合起來了,等於把《楞嚴》跟《圓覺》古今的註解做一個集大成。圓瑛老法師他一生專攻《楞嚴經》,我們在《楞嚴經講義》序文裡面看到,他的序文寫得很長,他是二十五歲就發心學《楞嚴經》,二十五歲發心學習的,很年輕。《楞嚴經講義》是七十四歲才完成的,你看這個前後算起來五十年,所以他一生專修專弘,專攻這部經典,專攻《楞嚴》。另外一部就是《圓覺經講義》,也是他一生的代表作。這兩部經的註解可以說近代民國初年《楞嚴經》跟《圓覺經》註解的權威了。就跟江味農老居士一樣,江味農老居士他的《金剛經講義》,是民國註解《金剛經》的權威。所以我們現代人要學習這個經典,《楞嚴》、《圓覺》我們淨老和尚推薦圓瑛老法師的講義;要學習《金剛經》,他推薦江味農老居士的講義。

  圓瑛老法師他在上海也建一個「圓明講堂」,這個「圓明講堂」我也曾經去參觀過,不大,現在還在,在上海市裡面。他取這個「圓明講堂」,圓明就是《楞嚴經》的教義,《楞嚴經》教義宗旨就是講圓明。他辦的學院是「楞嚴專宗學院」,他有辦個學院,但是他辦的學院跟現在佛學院不一樣,現在佛學院學的課程經典太多了,他是辦專宗,「楞嚴專宗學院」,就是專門攻一部經,專門學一部經,也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常提倡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很正確。很可惜,他老人家向後沒有傳人,就是沒有人再接著來弘揚這兩部經典,這就是很可惜了。可見得這個事情難,要找個傳人也不容易。我們學經教,講經說法就是學習經教,要是停止在名字位中就不能成就,止在名字位中就是還沒有功夫,最低限度要能達到觀行位,才算有成就。觀行位的成就是指在淨土法門來講,如果不是淨土法門,實在講比這個標準還要高,要到相似位才算真正成就,相似位才真正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在觀行位得定,但是還沒有超越,還沒有斷煩惱,這個在一般法門來講不算真正成就,但是階段性的成就是有了,一個階段性的成就。但是在淨土法門有這樣的一個功夫,那就決定有把握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其他法門還不及格,在淨土法門及格了。我們最低能夠達到觀行位,在我們修淨土法門來講,這一生取得決定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在淨土是真正成就了。

  圓瑛法師是什麼樣的人物,就是說他一生修學,他達到什麼層次、境界?我們仔細一看,也是觀行位(五品位)。就像智者大師講,學生問他,問老師一生修學達到什麼位次?智者大師回答「五品位」。他說我如果不領眾,最少會到相似位上去,甚至到分證位,但是他領眾,操心,耽誤自己修行功夫,所以他只有到五品位。五品位就是六即佛裡面觀行即佛,觀行位。可是後來的學生連五品位都沒有、都達不到,這是我們自己要知道,我們一生努力,實在講也只能達到五品位。你要再向上很難,向上斷煩惱,五品位是伏煩惱(伏惑),相似位是斷惑,斷惑難度高,伏惑就比較容易,但是對我們現代人來講也是很難。外面環境惡劣,內心煩惱增長,外有誘惑,內有煩惱,要達到五品位都很難。但是我們要努力,努力向上提升,這是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期望。這是說明觀行位,三種觀法裡面第一個是「從行」,從這個行門裡面起觀,第二個是「約法相」。下面再解釋約法相:

  【又依諸經,於言句約事相法,入心成觀。】

  這個是給我們解釋約法相。這裡解釋都很簡單,可是理跟事都非常的深廣。這是就事法相來講,要『入心成觀』,怎樣「入心成觀」?前面說過,在綸貫倒數第四行當中:「二約法相,如觀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這一條是解釋入心成觀。所以佛所說法,如果我們不懂觀法,觀法就是他說法的表法,你要是不懂這個意思,佛所說法真正的意思,你就沒有辦法了解。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是在言語之外,事相之外。言語跟事相它是一個表法,它是一個工具,引導我們去悟入言外之意,事相表法也是一樣。譬如我們這個講堂,在講堂裡面,或者是佛堂都有供佛像,供養的香、花,那這些擺設都是叫事相。擺設這些做什麼,這個事相是什麼意思,你要懂得,你懂得你才能入觀,才能起觀照功夫。

  我們供養佛像,佛像代表什麼?佛像代表自性覺,三種智、三種覺,佛像代表這個。三種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種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它表這個意思,表的是性德,我們自性的性德,自性本來就有這三德。供養菩薩,菩薩表修德。我們修淨宗的人,通常供養西方三聖,當中供養阿彌陀佛,兩旁(兩邊)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表慈悲,大勢至表智慧,悲跟智,我們今天講的理智,智就是理智。供養這兩尊菩薩,讓我們天天看到,提醒我們,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要有愛心,就要有慈悲心、要有理智、要有智慧,理智就是不用感情,理智就是理性的,理智就不是感情用事了,真誠的愛心就能把事情做得圓滿。所以有慈悲還要有智慧,有慈悲沒有智慧就爛慈悲,有智慧沒有慈悲也不能利益眾生,所以兩方面缺一不可,悲智雙運,所以供像(供佛菩薩的像)是表這個意思。佛菩薩形像面前供燈,古時候供燈都是供油燈,點蠟燭,燈代表光明,你看黑暗中一點燈就明亮了,有燈光,前途就光明了,遍照大千世界。什麼光明?智慧的光明,慈悲的光明,表這個意思。蠟燭慢慢燒就沒有了,這是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菩薩就是奉獻犧牲,用現在話來講就是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捨己為人。讓你看到這個事相,你能入一心,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法。

  我們今天對這個事相是一無所知,所以叫迷信。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我們現在真正是迷信,不知道信的是什麼。到寺院裡面拜拜佛菩薩,燒香、供花、供果、點燈,都去求平安、求保佑,不懂得佛菩薩的形像、寺院裡面這些供具(供養具)它表什麼意思,不懂。所以今天佛教會衰落到這種地步,原因在哪裡?沒有人讀經,沒有人講經,沒有人去研究經典,沒有人去講解經典,所以佛法衰了;不但衰了,佛法也可能就滅了。佛法如經典所說的,是一切眾生苦海的明燈,我們要救眾生,先要救佛法,要救佛法就要依教修行,就要認真努力在教理上下功夫,這是我們佛弟子的正業。尤其是出家弟子,出家是幹什麼?就是幹這樁事情。出家弟子不是蓋廟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蓋過廟。每天都跟同學在一起研究討論,改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大家在一塊幹這個。生活過得很簡單、過得很自在,與大自然相應,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三衣一缽,對於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決定沒有貪瞋痴慢,過的是這樣的生活。

  我們今天想要振興佛教,要想真正利益眾生,還是要從這裡做起,這是我們要明白覺悟的。許多人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出家一定要蓋一座富麗堂皇的道場,就覺得很榮耀,真的錯了。這樁事情佛清楚,不是不清楚,佛講五五百年,佛講第一個五百年是「戒律成就」,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成就」,第三個五百年是「多聞成就」,第四個五百年是「塔廟成就」,塔廟成就就是寺廟蓋很多,第五個五百年是「鬥諍成就」,在佛門裡面鬥諍堅固,整個世界都在鬥爭。我們現在是在第五個五百年以後了,所以不建道場大家沒事,相安無事,一建道場意見都來了,鬥諍來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恢復到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大家沒事了,就不鬥諍了,鬥諍就消除了。

  今天我們修道,說老老實實的話,要真正起死回生來挽救佛教,消除一切眾生的業障,就是住茅蓬。茅蓬從哪裡來?自己蓋,自己砍幾棵樹,搭個小茅蓬,大家什麼爭執都沒有,道心才能建立。道場就是建茅蓬,決定不要建房舍,要建茅蓬。大家在一起共修建個大茅蓬,每一個人自己的寮房,自己建個小茅蓬。我們去過這種出家人的生活環境,去看過。我是有一年到澳洲雪梨,看到一些南傳佛教的僧人,他不是住在房子,是住在一個山洞裡面。實在講,真正要復興佛法,出家人要恢復佛陀時代托缽的生活,道場不要燒飯,我們教化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鄉下的人民(老百姓)他們也歡喜,我們去托缽,平常給他們講經說法。過這樣的生活好,真的就是與人無爭,於世無求,讓大家把貪瞋痴慢都除掉,天下就太平了。如果貪圖享受,造罪業,現在享受不錯,死了以後到三途去了,那個苦可有得受了。現在苦一點,將來最低限度也生天,也享天福。所以住茅蓬也是我們淨老和尚他提倡的,過佛陀時代的生活,如理如法修行,決定有好處。下面再講「托事」,這是第三種觀法。

  【托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即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

  『執』就是執著,『導』是疏導,疏導我們的情執。『即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托事」跟前面「約法相」不一樣,前面約法相是注重在法相上,這個地方注重在事相上,不是注重在法相,注重在事相。經上講的王舍城耆闍崛山,這是屬於事相;佛菩薩的名號也是屬於事相;像經典方等,方等屬於事相;普賢、文殊、地藏,這都屬於事相;從事相上,就了解它的含義。所以說是,佛法裡頭無有一法不是表法的深義,佛法裡面在這個事相上,沒有一法,就是沒有一個事相不是在表法的,統統是表法的。一炷香、一朵花,一個香爐、蠟燭等等這些都是表法的深義,你能從這個地方去契入,才能成就圓觀,觀法才圓滿。透過這個事相去起觀,提起止觀,修止觀,觀也就是說把我們的觀念改變過來。底下的文我們念下去:

  【托事。謂心為能托,依正事為所托。附法,謂心為能附,諸法門為所附。即事法二觀之義。】

  這段『依』是依報,『正』是正報。『托事,謂心為能托。』依報、正報這些事是所托,能夠托的、所托的,能所。『附法,謂心為能附,諸法門為所附。即事法二觀之義。』「附法」,附帶的附,這個附法是「謂心為能附」,我們這個心能夠附這個法,我們修什麼都是我們這個心在修。『諸法門為所附』,我們心是能附,法門是所附。『即事法二觀之義』,就是托事附法這兩個觀法的含義。這裡面含義的差別,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然後我們在佛法當中學會,無論是對事相,無論是對法相,我們學會在事相、法相都能夠隨緣作觀。作觀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啟示、啟發的意思,在事情上有啟示,在物品的現相也有啟示,啟示就生智慧,智慧才得真正受用。像看到佛像,佛是教我們什麼,對我們什麼啟示?啟示我們自己都有佛性,我們本來也是佛。所以我們要作佛,佛是覺悟,佛是大覺,我們也要學佛一樣,我們也要大覺,徹底覺悟,這個就是啟示。所以現相上啟示,啟示就生智慧,有智慧才有受用,這是先把名相說出來,然後再教給我們如何在事相、法相上去修觀;也就是怎樣去看一切事相、看一切法相,在事相、法相當中得到智慧的啟示,要怎麼去看才能啟發我們的智慧。下面舉了一些例子,教導我們修學一些原則,這段文在第十八頁,下一次我們再來研究這一段。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