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讀了經典,為什麼沒人願意跟你學? (第一一七O集) 檔名:29-519-1170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行為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弟子規》相違背,你講的東西有人相信嗎?你教的東西有人願意接受嗎?他不可能。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教學成功了,孔子教學成功了,我們的教學失敗了,什麼原因?釋迦、夫子他們做到了,先做到然後再說人家相信,也願意跟他學。我們今天讀了這些經典,會說會講也會寫,講得天花亂墜,著作等身,沒人相信你,沒人願意跟你學。為什麼?沒有做到。順心的事還貪戀,不喜歡的事還會發脾氣,這就不是真的。所以我們自己要多想想,教學要能成就,你不能不學聖人。今天要對社會做出貢獻,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從自己一身做起。周邊的人不能感化,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懺悔,天天要改過。古大德的經驗,三年,肯定能感動人。你這個團體,人人都能做,這個團體同心同德。所以讓我們想起,古時候小型的寺院庵堂,在中國到處都是。那是個什麼性質?現在講的專科學校。它不是叢林大的寺廟,叢林大寺廟是大學校,裡面科目很多。在中國許多農村小鎮,你看小寺廟,住眾不多,他專修一門,專科,專科就是大家的好榜樣。你不要看那個小廟,現在當然它變質了,在從前它是專攻一門,一部經,一個法門。這個小廟在那裡,對於這一方的風化,產生很大的影響,是大家處世做人的樣子。你看看這個修行人,地方人民要發生爭執了,提到這修行人,大家心就平了,不好意思再說。譬如相爭,不好意思爭,這是什麼?感化的力量,無形當中把許多社會問題化解了,讓這個地方,讓這個社會,走向善良的方向,它不會變成邪惡。現在沒人教了,今天社會會變成這樣。
節錄自:02-039-0291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