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怕佛太忙來不及應,應誤了 (第一一四六集) 檔名:29-519-1146
世尊在經上比喻說,我們敲鼓,我們去敲有心,我去敲它,它放出聲音回應時候,它沒有心。它不會說,你敲得重一點,我響大一點,你敲輕一點,我響小一點,它沒有起這個念頭。應,沒有心。沒有心為什麼會應?自性,法爾如是。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的人那麼多,應來得及嗎?我們常常打這個妄想,怕佛太忙來不及應,應誤了。殊不知道他沒有心,所以他能夠遍應。有心就不行,有心會累死了,那就辛苦了。沒有心,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沒有了。所以這是講到感應道交。這就曉得,遍法界虛空界都是自己,乃我本心現前的,覺悟的人性德顯現的,迷惑的人阿賴耶顯現的。本性是真心,阿賴耶是妄心。妄心離不開真心,就像影子一樣,影子不是真心,離不開真身,離真身他沒有影子。古人這個比喻比喻得很好。我們今天迷,迷在哪裡?我們把影子當作真的,以為那是自性,真的身體忘掉了,完全不知道,錯就錯在這裡。
所以凡夫如果沒有接受聖賢教誨,沒有接受到佛菩薩教誨,那個迷惑就會鑄成大錯。為什麼?肯定隨順煩惱。《百法明門論》裡二十六個煩惱心所,肯定是隨順它。雖然有十一個善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就冰凍了,冷藏,不起作用,完全是煩惱習氣當家做主,讓你淨幹壞事,淨造惡業,你的果報在三途,果報在阿鼻地獄。現前社會不就是這樣!我們算是非常非常幸運,也非常非常的少數,有幸接觸到聖賢教誨,有幸接觸到大乘佛法,千萬人當中有這麼一個。今天世界上人口接近七十億,七十億裡頭有幾個人真正接觸到佛法、明瞭佛法,大幅度的減輕七情五欲的染污?七情五欲包括物質跟精神。七情前面六個,喜怒哀樂愛惡,這六個是精神染污;後面那個欲,欲是五欲,財色名食睡,那是物質環境的染污。我們還是受染污受得輕一點,沒有那麼嚴重。遇到淨宗,遇到無量壽,遇到阿彌陀佛,那是不幸當中的大幸。為什麼?這一生當中可以脫離十法界,可以移民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肯定一生成就,就證得究竟圓滿。這個緣分,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機會,彭際清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你怎麼會碰到?碰到的人不少,成就的人不多,這什麼原因?碰到之後,你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你會退轉,你還是會去搞六道輪迴。你沒有能力抗拒這些染污,你沒有能力不受外頭境界的影響,你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你還是惡念惡行止不住,善念善行不能相續,所以善業不能成就,惡報惡果你逃不脫。
節錄自:02-039-0277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