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自愛才能夠愛人 (第五六一集) 檔名:29-519-0561
既然在天王殿,我們就順便也介紹一下四大天王的表法,他護持佛法,他怎麼護持我們不能不知道。他護持是教導我們,我們如何護持自己,自己的身心。能夠護持自己的身心,這種人叫自愛。自愛才能夠愛人,自己不自愛,他怎麼會愛人,哪有這種道理?四大天王就是代表自愛,這是分東南西北四天王。東方天王他的名號叫持國(護國天王),護國意思引申:護自、護家、護族、護你的鄰里鄉黨、護社會、護國家、護民族、護整個世界,你要懂得這個意思。護國最重要的一樁事情,我們中國古老的祖先教我們中庸之道,最重要的一個條件要懂得用中,不能過之也不能不及,就是恰到好處,這就是最善的,止於至善。中的標準是什麼?在佛法裡深淺不同,那就太多了。中國哲學裡面四書的《中庸》就是講中,那裡面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所講的標準。
天王給我們代表的名字意思懂得了。他手上拿的琵琶,琵琶是樂器,不是說這個天王喜歡唱歌,不是這個意思,琵琶代表中道。弦樂器,弦不能太緊,緊了它就斷掉,也不能太鬆,鬆了就不響,要調到適中,音色就美了,取這個意思,你要把它調和適中。在大乘佛法裡面叫中道第一義諦,它表這個意思。能夠行中道第一義諦是什麼人?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都做不到。中,諸位要曉得,不偏不邪這才是中,六道裡面的人做不到,為什麼?他有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就偏就邪,就不得其正。中跟正的意思是一樣。四聖法界所行的那個中道是相似的,不是真的,為什麼?分別執著他斷了,妄想沒盡,他還有起心動念,所以不是真正的正中。一定要到明心見性,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才真正做到中正,這是中道最高的標準。法身菩薩證得,證得就超越十法界,不只是六道。護國天王表這個意思,我們見到護國天王的像,就懂得表法的義趣,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行中道,不偏不邪,取這個意思。
南方天王德號叫增長,他的名號增長。增長的意思是不斷向上提升,進步,求進步!中國老祖宗教我們「茍日新,日日新」,就是這個意思。佛法裡面跟我們講的精進波羅蜜,精進就是絕不退轉,取這個意思。他手上拿的是劍,寶劍,寶劍代表智慧,只有智慧才能真正幫助我們進步,進步沒有後遺症。在古印度、在古老的中國,教育它的宗旨,它的終極目標是求智慧。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帶動儒跟道,都是追求智慧。智慧從哪來的?經典上告訴我們,智慧是我們自性裡本來具足的。《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如來是講自性,不是別人,我們自性裡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今天我們講的能力,技術能力;相好,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福報,沒有一樣不圓滿。現在為什麼我們會有差別?我們跟佛、跟法身菩薩相比天壤之別,這是為什麼?佛告訴我們,「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道破了。真的,我們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所以自性裡本具的智慧德相就不能現前,這個東西把它障礙掉了。
所以佛教我們三個方法,破這三個障礙。教我們戒,持戒如果清淨能破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執著,能破執著,恢復清淨心,清淨心能現前,清淨心是本心,清淨心是福報。諸位要記住,我們想求福,心不清淨沒福,心清淨了,福報就現前,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有福,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心不清淨,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有地位有財富,心地清淨,那是真的,他真享福。第二教我們修定,修定能破塵沙煩惱,就是分別,得什麼?得平等,這《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得平等。平等心現前,平等是大定,不起波浪,平了,那是菩薩境界,這提升了。最後佛教給我們覺,正覺,覺而不迷,覺能破根本無明,成佛了,回歸自性了。佛教我們三個方法,戒定慧。所以佛經上常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貪裡頭最嚴重的是執著,瞋裡頭最嚴重的是分別,痴裡頭最嚴重的是妄想,佛教我們這個方法破這三種障礙,我們自性裡面本有的智慧德能都現前了,不是向外求。所以佛法稱為內學,佛經稱為內典,它不向外的,對內求智慧,向外求的是知識。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西方人他們的教育求知識,不是求智慧。智慧是從戒定慧裡面來,知識,確實是從我們的意識心,我們用心去研究,搞這個,它跟戒定慧脫節,它裡頭沒有戒定慧。東方教育重視戒定慧,特別是佛教。
節錄自:02-039-0092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