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八十六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86

  請掀開經本,二百二十五頁最後一行,最後一句,從最後一句看起:

  【法界品初有聲聞說。諸善友等多是菩薩說。亦名眾生說。菩提樹等即器界說。其能說人用法不同。或用音聲。或用妙色等。皆能說人。】

  這是第六小段裡面給我們說說經的人。這部經非常的特殊,所以古德把它稱作圓滿法輪,一切時、一切處無所不說。說經的人不僅有佛、菩薩,實在是六乘統統都在說法,情與無情都說。雖然普遍在說,可以說機緣不成熟的人沒有方法體會得到。即使佛菩薩用言語說,真正能聽得懂的人也還不多,何況無情以音聲色相來說,那就更不容易體會了。

  大師就在這部經上明白給我們指出,像這部經在「阿僧祇品」、「隨好品」是佛說的,其餘多半都是菩薩說的,這是諸位展開《華嚴經》都能夠看到。「法界品」初,法界就是「入法界品」,在《八十卷經》就是末後的二十一卷,貞元年間所譯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其實就是《八十》裡面的「入法界品」。這一品經經文很長,有本會、有末會,末會裡面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位善友統統是菩薩化身,所以這裡『有聲聞說、有善友說』。善友也可以說之為『眾生』,因為多半都是示現的在家菩薩,五十三位示現出家身分的只有五個人,其餘的統統示現的在家身分。像『菩提樹』說法,這就是無情說法,就是器世間說。說法的方式不一樣,有『用音聲』、有用色相,有用動態的、有用靜態的。我們今天講的自然現象,這些現象在一個真正修行人,真正心地清淨到極處的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往往會豁然開悟。它要不說法,他怎麼會開悟?由此可知,確確實實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同說此經是『皆能說人』,它比其他一切經裡面所講的說經人,這個範圍太大了。底下第七小段是:

  【七依聽者。】

  有說,當然還得要有聽,要有聽法的人。

  【問。如諸會說法。聽眾頗多。今此會中。其類如何。】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示現的是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那每一會當然都有『聽眾』,要沒有聽眾,佛對誰說經?現在要問,這一會裡面究竟聽眾是哪些人?哪些種類?

  【答。正在當機。傍兼影響。】

  這個『正在』就是主要的對象,佛說這部經,主要的對象是『當機』者。當機就是經上常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當機者,其他的都是為做增上緣而已。當機是真實得到受用;不是當機,那只是在八識田中種下了金剛種,所以利益不相同。

  【何者。如子期云喪。伯牙輟弦。若無聽者。終無有說。】

  這舉個例子,鍾子期跟伯牙這是知音之交。鍾子期死了,伯牙也就不再彈琴了,為什麼?沒有人聽得懂。佛講經也是如此,如果聽眾當中,聽了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佛不講。佛要講經,這一會裡最低限度也會有一、兩個人得到真實的利益,佛才會講經。其餘的來旁聽的,旁聽得利益很少,主要是為當機者說。所以沒有當機,佛決定不說法。

  我在過去,很多年前曾經講過,因為有很多人說我喜歡講經。我說沒錯,為什麼喜歡講經?哪個人找我,我就去;哪個地方找我,我也去,甚至於一天講好多次。我告訴人因為我不會講經,我要學講經,有這樣練習的場所,那我怎麼能把它放棄?我決定不會放棄。我說等我哪一天會講經了,我就不講了。你請我去講,我都不講。為什麼?真正會講的時候,有沒有當機的?若沒有當機的,到那裡去講不叫白費辛苦嗎?練習講經,那是例外的,那沒有關係,這一定要知道。佛跟我們講經說法,絕對不是練習,所以一定要有當機者,每一會都如此。

  【即下諸眾。總有十類。】

  《華嚴》全都是用十表法,聽眾也說出十大類。十大類裡面,只有一個當機眾是佛說法的對象,其餘的九眾都是屬於旁聽的。

  【除當機眾。餘皆是緣。】

  給他做一個得度的因緣。這是說與會的這些聽眾。在此地我們需要理解的,佛不說廢話,佛沒有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的話,佛的言語句句是真實。我們要怎樣才算是這個法會的當機?佛現在不在世了,法師、大德、長者為我們說法,這也相當不容易。嚴格的來講,說法一定是諸佛如來;沒有成佛,知見都不正,怎麼能說法?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彼此的義都不知道,你怎麼會知道如來真實義?可見得說法不簡單。

  在大乘經裡面,佛告訴我們,最低限度要證到圓教初住菩薩的果位,別教是初地菩薩的果位,這可以講經。為什麼?到這個時候已經轉識成智,初住以上,不再用八識五十一心所,不用這個了。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初住以上他們用的心跟我們用的心不一樣。我們用的心是用八識心,八識五十一心所,他們不用這個,用四智。所以在《唯識論》裡面講,初住以上跟佛是同生性,初住以前跟佛叫異生性,異是不一樣,我們用的心不一樣。到那個時候,他那個心跟佛的心相同,所以佛的意思他能夠知道。這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初住的地位。這樣的菩薩就有能力隨類化身,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佛身而得度,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他可以示現八相成道,示現佛的身分為大眾說法,他有能力了。

  諸位要知道,這就是圓初住以上都有這個能力。大家要念《楞嚴經》,《楞嚴經》上二十五位菩薩,都是圓教初住菩薩,那裡面有觀音菩薩,那是初住位的觀音菩薩,《楞嚴經》上所示現的。法華會上所示現的,《普門品》裡面所示現的觀音菩薩,那是等覺的觀音菩薩。《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去參訪的觀音菩薩,是第七迴向位的觀音菩薩。你看觀音菩薩在每一會裡面,他所示現的身分不一樣。不是一看到觀音菩薩,統統都一樣,那就錯了。他在哪一個會上,哪一部經上,他代表什麼樣的法門,示現的是某一個地位上的菩薩,這是講如何當機。換句話說,怎樣才得真實的利益,這一定要知道。

  我們講席裡面也常常勸勉同修,決定要立志,我們修行要有方向、要有目標。跟我的方向目標相應,這個我就當機,我一定得利益,決定得利益。如果與我自己修學的目標不一樣,換句話說,決定不得利益。不得利益,還不算壞,壞的是,怕將自己所學的法門破壞了,那這個過失就大了。我們專修淨土法門的,我們的目的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說法能夠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是當機。如果所說這個法門,與西方世界不相干的,甚至於還告訴我們不必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這就是破淨土的這個法門,我們如果多聽,信心動搖了,這就有傷害。所以古大德門庭施設都非常的嚴格,實在就是保護學人。禪宗的道場決定不會請一個法師去講《彌陀經》,勸你念佛的,這決定不可能的。為什麼?人家從空門入,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你勸他念阿彌陀佛,把它的宗旨破壞了。同樣淨土宗念佛堂裡面,也不會請一個禪師來講開示,這諸位一定要知道,所以門庭設施是保護學人。

  現在一般道場請我講經,我為什麼不願意去?去到那個道場沒有好處。對他沒有好處,對我也沒有好處。我到那裡去,辛辛苦苦跑一趟,白跑一趟。那麼一般大眾他聽得很多了,他學得很多了,換句話說,已經學雜了、學亂了,無所適從,我何必還要給他再添一點雜亂?不忍心這樣去做,實在講,沒有去的必要,絕不是吝法。假如這個地方人數不多,三個、五個,他是專修淨土,在修學當中有疑惑、有疑難、有問題,要找我,我一定會去。為什麼?不要看他兩個、三個,他是當機眾,他不是一般旁聽的,他是真正得利益,那這樣的人就一定要幫助他。「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道理在此地。

  由此可知,真正得利益,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哪一門不好?門門都好,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每一門都是成佛之道,可是你一生只能夠走一門。最好的是只跟一個老師,那就恭喜你,你決定成就。那老師找不到怎麼辦?找不到,找古人!譬如我想學《普賢行願品》,我一生抱定主意一門深入,這個《疏鈔》是清涼大師的,那就拜清涼大師做老師。讀他的註解,依教奉行,以清涼為老師,這還能錯得了嗎?決定不錯。我們念《彌陀經》,以《疏鈔》、以《要解》做老師,《疏鈔》是蓮池大師作的,《要解》是蕅益大師作的,這兩個人只要依一個人就決定成就了。依這兩個人也不矛盾,為什麼?因為他們兩個是師徒,是一家之言,沒有衝突,這沒有關係的。蕅益大師是私淑蓮池,他是以蓮池為老師,但是蓮池大師那個時候已經往生了。往生,怎麼樣依靠他?依他的著作,蓮池大師的全集在世,他就依蓮池大師的著作,學一家之言,這樣才能成就,這叫做師承。

  在中國過去,佛法用這個方法,儒家、道家,甚至於各行各業都採取這樣修學的態度。做個木匠也要跟一個師父,一般也得三年、五年才能出師,跟一個人學。這是諸位同修要想在一生當中,要有一點成就的話,離開這個方法,可以說沒有第二個方法,決定不能夠學多,不能夠學亂。念佛,實在講,是一切法門裡面最方便的一個法門,最簡單、最容易的法門。能夠把一句佛號念好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去學無量的法門,那個時候可以,有這個資格,也有能力,也有環境。第一個自己已經得無量壽,有的是時間來修學,不像我們這個世間,壽命很短,想學東西,你就學《華嚴經》,說老實話,這部《華嚴經》還沒有學好,壽命到了,壽短,學不成功。第二個,我們這個世間世事無常,環境的變化非常大,像這樣安定的環境,我們能保證這一生都能保持嗎?這個很難講。一旦要有戰爭,或者有個天災人禍,我們想修學,環境不許可了,這都不是我們能夠預料得到的。

  抗戰期間,抗戰八年,我們那個時候是在求學時代,非常辛苦,常常要搬家。日本人白天轟炸,逃難利用夜晚走路,避免轟炸,你說多辛苦。每個地方能住六個月,那就很長的時間。住六個月的時候,就是要搬家了,要走了。我在抗戰期間八年,走了東南十個省,完全靠兩條腿走路,走十個省。每到一個地方,大概都是住一、兩個月,住半年的都很少,你就想像讀書多麼不容易。在這個學校念一個學期,下學期就要走了,甚至於念一、兩個月就走了,斷斷續續,非常的困難。

  所以古大德常常警惕我們,一日的光陰,就是一日之命光,要好好的把握住,不要讓光陰空過了。應該努力的去修行,其他都不是要緊的事情,唯獨認真修行是我們在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這部經上所講的,人到臨命終時什麼都帶不去,能夠帶得走的就是十大願王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個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所以修學一定要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我們的講堂,我在這裡就講一部經,這部經講完了,我們從頭再講,不講第二部,這樣子才能真正得利益。我們景美那邊只講《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大本、小本,講完了,重頭再來,也絕對不會講第二個本子,不會換的,唯有這種方法,我們才能能到真實的利益。不但世間一切法,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切佛法也要放下,這樣才能成就。真正能把佛法也放下,可以說是徹底覺悟了。不從一門,決定來不及,沒有時間,沒有這個精力,一定是一門深入。所以蓮池大師到晚年,蓮池跟蕅益,實在講都是通家。宗門、教下都用了很多年的時間,到最後才徹底覺悟,全部放下,所以三藏十二部讓給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他們到晚年就是一部《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

  那也許諸位同修要問了,他是學到晚年才放下,那我現在年輕,可以多學一點。是沒錯,我過去也是學得很多很多,也是講了很多很多,現在統統放下了。我什麼樣的心態?非常後悔,如果我在二十幾歲就專攻,就專念這一本《普賢菩薩行願品》,給諸位說,我這三、四十年來,我就是活的普賢菩薩,誰能比得上?真成功了。三、四十年學一部《彌陀經》,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住世。我今天什麼也不是,就是搞多了、搞雜了,搞到現在才覺悟,才真正明白了,這是真正的懺悔。

  所以過去這些祖師大德,到年老的時候一切放下,都是懺悔,他才有一點成就;不放下,不可能有成就。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真正當機者,淨宗當機者,就是下定決心這一生決定往生淨土。換句話說,對於往生淨土稍稍有一點障礙,不相關的東西統統捨掉。所以淨土五經我只取了三經,我取的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其他的二經一論我都捨掉了,都不取了,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這三經,實在講是一部經,相輔相成。諸位要是讀《無量壽經》,你就曉得了,《無量壽經》在第二章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就是這部經上講的十大願王,所以這三樣東西實在講,合起來是一樁事情。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第八段。

  【八依德本。】

  這個非常重要。

  【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

  這先從比喻上說。川是河流,珠是寶珠、水珠,這是我們中國人說的,古人所講的,河流如果要沒有水珠,這個河流會乾掉,會枯掉的;山要有玉,這個山就非常潤澤。大師拿這個來比喻:

  【內無德本。外豈能談。】

  所以講經不但是要會說,而且要有真正的修行,真實的修行,所謂是宗說具同,這就可貴了。說通宗不通,這不足以為貴,就是你會說,會說沒有修行,沒有修持,這不可貴。如果真正有修持的功夫,必定能說,這是真正的可貴。

  今天下午有位同修,也算是我們這邊的老同修,到北京去住了一段時期,親近黃念老。他今天來告訴我,他說念老對他說,佛教不在台灣,佛教在大陸。為什麼說佛教不在台灣?台灣的佛教表面興盛,沒有真正修行人;大陸上有真正的修行人,都在深山山洞裡面苦修,一般人見不到的。有真正修行,那就有佛法;沒有修行,天天講空話,這不是佛法。所以今天從表面上看,台灣佛教很興盛;從實質上去看,台灣沒有佛教,人家說的這個話值得我們警惕。他告訴我,老居士雖然不出門,對於天下這些人物瞭如指掌,沒有一個他不清楚。今年七十九歲了,身體不好,文化大革命遭了十年的難,生活都是自己來,燒飯、洗衣服,都沒有人照顧。我們這個同修到那裡看看,深深感動,一個修行人是過這樣的生活,大修行人,不是普通人。

  台灣的法師享福,就跟做皇帝一樣,多少人侍侯。我聽說添飯,旁邊都站著好幾個人來侍侯,這還得了。所以看看大陸上這些修行人,我們怎麼不慚愧?怎麼能相比?過去在台中,李老居士那個行持大概跟黃念老差不多。我曉得李老師大概在九十五歲的時候才接受別人照顧他。九十五歲以前,吃飯還是自己燒,他吃飯很簡單,一個小鍋帶個把子的,帶個把子的小鍋,鍋也是它,是飯碗也是它,他飯就是那麼吃,洗也簡單,生活非常簡單,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人照顧,頂多接受什麼?人家給他做一碗小菜,一點點送給他,他吃得很少。其實他生活是自己來料理,不用別人幫助他的。現在找像這樣的人找不到了。可見這個德行是最重要的,德行就是我們常講的宗通。『內無德本,外豈能談』。

  【然其德本略有二種。一者智慧最為上首。】

  這是第一種,智從哪裡來的?智從定來的。定從哪裡來的?定從戒來的,戒定慧三學。真正從定開悟了,然後才能成就菩薩三慧,聞思修三慧。你講經不會講錯的,你接眾不會害眾生。有一些人沒有智慧,是好心,好心壞了眾生,這常有。我過去在台中受李老師的教誡,雖沒有智慧,懂得一點常識,那就是決定不能破壞道場,不能破壞人家的道心。我們到外地去作客,往往人家邀請我們給他的信徒講講話、結結緣,我們要去的。去,我們先要去打聽一下,他那個信徒學什麼法門的?我在香港,聖一法師請我到他的禪堂講開示,那我看了很尊敬,我是這麼多年看到許多道場,我覺得他那是一個道場,像一個道場。每天都坐禪,他有四十多個人禪堂裡面共修,請我去,我決定不能勸他念阿彌陀佛了。我就把《六祖壇經》裡面找一段出來跟大家研究研究,勉勵他,增長他的信心,勸他認真依靠聖一法師,聖一法師是參禪的。那我們這樣去了,對他的道場有幫助,對他的大眾,使他大眾對他領導的老師增長信心,這是一定要懂得。

  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也請我去講開示,到他的道場。演培法師修彌勒淨土,我到那個地方決定不能講彌陀淨土,不可以的。所以我就到那裡特別讚歎彌勒菩薩,讚揚彌勒淨土,勸他的這些學生、他的這些信徒,跟他二十多年了,勉勵這些信徒對於老師建立清淨的信心,跟著老師一門深入,這才對。有一些人不懂這個規矩,不懂道理,我們念阿彌陀佛的,請他來講經,事先還跟他講好,我們這是念佛法門。結果他來了,給你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使我們的聽眾信心都動搖了。這是什麼?這是來破法的,是來擾亂道場的,這種人我們怎麼敢請?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到人家一個道場,不管人家修哪個法門,一定要讚歎,古人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像五十三參,每位善知識跟善友所學的法門不同,自己學的謙虛,讚歎別人,這就對了。所有一切法門,你走一門決定會走通,決定會得到結果。最怕的是夾雜,念佛怕夾雜,參禪也怕夾雜,學教還是怕夾雜。你夾雜,功夫就不純,念就不一,不一就不能得定,不能得定,就不能開慧。

  所以禪宗他的方法非常特殊,下手他一切都放下,直截了當的從清淨心入門。悟後才起修,再聽經研教,是開悟以後的;沒有開悟的時候,決定不准接觸。這不立文字,沒有開悟,不接觸文字,,不念誦經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淨宗也是如此,但是它不像禪宗那麼樣的嚴格。可是像印祖的念佛堂,蘇州靈巖山的念佛堂,它就是一部《彌陀經》,其他的東西他沒有,一句佛號,二六時中都不間斷。他那個地方不講經的,只有在念佛當中講一點開示,不講經。他那個道場裡面不收徒弟,不收出家徒弟,不傳戒、不講經,專門念佛,這都是一門深入。這確實是最高的智慧表現,所以德行是以『智慧為上首』。

  【二者勝行願力。】

  『行』是修行,殊勝的修行。『願力』,有殊勝的行持的功夫,這也行,有真實的願力,行與願都能幫助你得定。你有大行大願,世出世間一切不相干的法自然就捨棄了。

  【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願。皆屬說因。】

  求法的人他有『善根』,老師,『化主』就是老師,他有他的行願,這就感應道交,他才會給他說法。我們這邊有個居士,就是剛才我講的到北京去參訪黃念老,念老給他說法,不容易,這是因緣。通常現在一般人去見他,他不見的,他閉關,他不見人的。他不但見他,而且還教他,不容易,非常不容易,這個緣就很殊勝。這是求法的人真誠,這個教學的那就不能不教。如果不是真誠求法,只是仰慕,想跟他見見面,照個相做紀念,人家不幹的,人家不搞這一套的,沒有這個必要;真正想求法,他會教你。所以這個問題,就是你有沒有這個誠意了。這是說因。再看底下一段:

  【九依請人。問。諸會說經。皆因人請。世尊無問。應機而自說。今說此經。因誰人請。】

  佛說經,絕大多數都是有人啟請的,固然沒有人啟請,無問自說的也有,但是太少了。像《阿彌陀經》就是無問自說的,《無量壽經》還得等阿難跟彌勒菩薩兩個人來請法,前半部阿難請法的,後半部是彌勒菩薩請法的,都有人啟請,唯獨《阿彌陀經》沒有人啟請,無問自說。那人家問,這部經是什麼人請的?

  【答。以慈以悲。該於言念。若慈悲深厚。亦有無問自談。若敬法重人。要須誠請後說。】

  我們先講這一段。佛跟一切眾生不相同,就是用心不一樣,佛心清淨、平等、慈悲。清淨心是體,平等心是自受用。自己心對一切萬事萬物平等,這是定,不平就不能得定;心平等了,這就得大定之中。與一切眾生接觸就是大慈大悲。慈悲加一個大,就是這個慈悲心是從清淨平等心裡面生出來的,他對於一切眾生沒有界限,沒有分別,這個慈悲就稱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普服法界一切眾生,所以說,於言於念,『言』是言說,『念』是心裡面的懷念、護念,像《金剛經》上講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說『若慈悲深厚,亦有無問自談』,特別顯示在《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實在說是佛一切經當中第一經。

  我們曉得,在中國歷代祖師大德,稱佛經裡面第一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圓滿法輪,這個看法絕對正確。可是《華嚴經》太大了,義理太深了,絕對不是每個人能讀、能誦、能夠依教修行的,不能普遍。所以清初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說得對不對?對,一點也沒錯。《無量壽經》的內容跟《華嚴經》沒有兩樣,可是文字簡略太多了,一切眾生受持就來得方便,所以叫中本《華嚴》。那《阿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小本,也就是小本《華嚴》,跟《華嚴經》沒有兩樣。所以我們可以說,《阿彌陀經》是提要,是《華嚴經》的提要,《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精華。提要比那個精華就更簡單了,佛不要人啟請就說。為什麼?能夠普遍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你要想知道《阿彌陀經》裡面講的什麼意思?你念《無量壽經》,你要知道《無量壽經》裡面是什麼意思?你去念《華嚴經》。《無量壽經》是《阿彌陀經》的註解;《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註解,這三部經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對那個最簡單、最精要、最便利受持的,佛是以大慈大悲,不要等人問,就趕快說出來了。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慈悲到了極處,沒有人知道,這真的,沒有人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

  我們這個時代,眾生普遍遭受這麼大的劫難,感得夏蓮居老居士的出現,把《無量壽經》重新校對整理,編成一部新經,就是會集本。他老人家究竟是什麼人?一直到現在,黃念祖老居士還不肯說,他告訴我,時間還沒到,到的時候,他一定要宣布。他雖然不說,我猜得大概也差不多,這個人不是阿彌陀佛再來,就是觀音菩薩再來,絕對不是普通人。這是慈悲深厚至極,他來的使命就是救度這個時劫的苦難眾生。還是中國人有福,感得諸佛菩薩示現,如果沒有這個會集本,我們要想念這五種的原譯本,的確非常困難。第一個,展開來歡喜心生不起來,你怎麼能接受?其他的三種會集本都有瑕疵,印光大師都有批評。印祖不批評還好,王龍舒的本子流通還很普遍,印祖一批評,大家都不願意念它,這對於淨宗的弘揚,實在是很大的一個障礙。所以這個會集本,大家看了,這才無話可說。印祖所批評的這些弊病,蓮公大師這個本子統統沒有,可以說是《無量壽經》最完善的版本,是五種譯本的集大成,能夠在我們台灣印行,發揚光大,這個因緣也不可思議!底下說,『若敬法重人』,這個人是說法之人。對於說法的人,對於所說的法敬重,那一定要至誠恭敬的啟請,然後才說。

  【初心識昧。未解諮求。】

  這是說初發心的人,他的心識愚昧,他不懂,他不知道求法,這怎麼辦?

  【上智慈悲。騰疑啟請。】

  那個說法的人就要示現瑞相讓他看了之後起疑惑,再發問。那個《無量壽經》,諸位念得很多,你就曉得,佛這一現瑞相,阿難從來沒見過,這才起來發問,起來請求,佛才說出這個法門。這就往往用這種方法,提示大眾當中稍微比較聰明警覺性高的,讓他起來來啟請。

  【然有二類。】

  這個請法、啟請有兩種:

  【一者言請。二者念請。此經法會。有無不定。】

  這部經一共有九會,有『言請』的、有『念請』的,有兩種都有的,有只有一種的,所以說『有無不定』。那言請好懂,像在《無量壽經》第三品裡面阿難尊者啟請,這是言請。在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的時候,他們是心裡有這個念頭,還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念請。沒說出來,佛知道,佛有他心通,佛也跟他們說,說明宿世的因緣,像這一類的就屬於念請,心裡有這個意思,沒說出來。末後這一段:

  【依加者。】

  『加』就是加被、加持。

  【夫聖無常應。應于剋誠。心冥至極。故得佛加。】

  這一句我們同修們要記住,我們常常想求佛加持,是不是我們在佛面前磕幾個頭,禱告禱告,佛就加持了?那靠不住。真正求佛加持要用這個方法,就是你心地誠敬到極處,感應道交,這才能得佛加持。『心冥至極』,冥就是清淨,就是把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捨掉,這是真誠誠到了極處。曾國藩在《讀書筆記》裡面解釋這個「誠」字,他給誠下了個定義,是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心冥至極就是一念不生,心裡頭一個妄念都沒有,這樣才能夠得到佛的加持。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這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這個時候的心跟虛空法界是一體,這就接上了。佛心也是遍虛空法界,我們自己的心也遍虛空法界,他當然得到感應。我們起一念分別執著,就劃了界限,分別執著就是界限,有了界限就有障礙。佛心包我們,我們在裡頭劃界限,沒有感應。

  所以一個修行人常常保持著清淨心,怎麼保持法?你就一心一意靠牢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這心裡沒有阿彌陀佛,決定就有妄念。妄念就是業障,妄念就是在造六道輪迴,在造輪迴業。所以我們學佛,不管學哪個法門,你學這個法門,你有成見、你有分別執著,統統是業障,你能學得成嗎?念佛人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就沒有二心,二心就有障礙,一心裡頭沒有障礙。念佛人說參禪不對,學密是錯誤,這有成見、有分別、有執著,他念這個佛號只是口善而已,他決定不能得一心。不但不能得一心,他決定功夫不得力。得力是什麼?得力是把妄念伏住了。他妄念伏不住,他看到境界現前,還是起分別、起執著,還有貪瞋痴慢,這個不行,這決定不能往生。真正念佛人不但對其他宗派沒有成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看到人修行生歡喜心,連外道、連妖魔鬼怪都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有分別、有執著都錯了,你的那一片功夫又打破了。所以叫你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心才能專一,才能得清淨,決定不受外面境界干擾。別人來對我分別,對我執著,是他愚痴,是他無知,我們決定不受他一絲毫的干擾,我心清淨就行了,這個重要。

  世法、出世法沒有一法不平等的,因為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哪有一法不平等?法法平等。不但在佛法所有一切法門平等,佛法跟基督教也平等,佛法跟一貫道也平等,佛法跟妖魔鬼怪也平等。為什麼?那些東西是不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是!既是,那有什麼兩樣!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用這個黃金做個佛像,用個黃金做個小狗,它平等不平等?平等的,都是黃金做的。你在這個地方起分別執著,叫自找麻煩,自生煩惱,這就叫迷惑顛倒,這叫愚迷,覺悟的人不會動這個念頭。所以覺心清淨,心不清淨就是迷惑顛倒。覺心就能得一切諸佛菩薩加持,他的心裡頭沒有界限,完全通,完全通達。

  【若佛自說。即不俟加。】

  這是講經,講經有五種人,我們就是照一般人來講,一般的說法,不用《華嚴》的講法,用一般的說法,五種人說經。五種人說經,佛自己說經,那就不必求加持。但是諸位在《無量壽經》看到的,佛講《無量壽經》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不但得阿彌陀佛的加持,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加持。所以他那個念頭一起,這個瑞相光明,阿難尊者看到生希有之心。一生跟到釋迦牟尼佛做侍者,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相好光明,是十方諸佛加持,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經典。在一切經裡面,我們沒有看到這個瑞相。這是非常稀有的一個因緣,不讀《無量壽經》,要不留意看不出來。那佛講其他一切經,不必要佛加持,佛自說的。

  【如第九會。因人有說。要假上加。】

  第九會說法都是善友,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以統統都求佛加持。

  【其第八會。】

  八會是「離世間品」,八會也是一品,九會也是一品。

  【依行法修。不異於前。又不入定,故無所加。】

  清涼大師將一部《華嚴經》判為四大分,四個部分,信解行證。第八會是講修行,總共給我們講了兩千多個法門,兩千多個法門結歸到念佛法門。所以讀《華嚴》,這一條要特別注意。如果要是沒有發現這個,那《華嚴經》你就白念了。如果你發現這個,那從《華嚴》你一定入淨土,死心塌地入淨土,對於淨土決定不會再懷疑了。你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這非常之精深圓滿。這是無須要加的。

  【餘皆具有。】

  其他的每一會都有佛加持,因為統統都是菩薩說法。

  【所以加者。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

  求佛加持,就是所說的與佛意決定不違背,如同佛說,無二無別。如同佛說,有這個意味在。

  【一說即一切說故。亦顯果海無言。因相可說故。】

  這在《華嚴經》裡頭,特別顯示得明瞭。《華嚴經》上佛不說法,佛說法很少很少。為什麼?佛代表理體,代表本體,本體沒有言說,『果海』,果是佛果,沒有言說。從體起用,那就有言說,從體起用是菩薩。所以《華嚴經》上,我們所看的統統是菩薩說法,其實菩薩說法就是佛說法,就是毘盧遮那佛說的。

  【然施設不同。不應一準。加有二種。一者顯加。具於三業。二者冥加。但與智令說。】

  我們今天就念到此地。加持兩種,一個是明顯的加持,一個是冥冥當中不知不覺的加持。這兩種,我相信我們同修當中,一定有很多人都能感觸到,不但是顯加很容易感觸到,冥加有的時候自己也能夠感觸到。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