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七十八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78
請掀開經本,第二百一十頁倒數第四行,第三個字看起:
【二約性融。以修一行故稱法性。性融攝故。令此一行如性普收。無行不具。即十玄門中。諸行純雜具德也。】
這底下有個小註,「應云:不異理之一行,全攝理性時云云」。
【然前遍成行布之行。與此頓成圓融之行。二無障礙。以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
我們就看到這個地方。『行布』是次第,按照順序次第來修,就叫行布。這一段是講『性融』,都是說的頓成諸行。這就是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這是佛法裡面,在行門功夫達到了極處,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修學方法。什麼人做得到?必須會用心性,他就做到了。心性,我們簡單的說,就是真心。會用真心的人就是這個境界,不會用的真心的人,就沒有法子。我們現在所用的心,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所以怎麼樣圓也圓不起來,怎麼頓也頓不成。圓人跟我們修行在事相上沒有兩樣,我們修布施,他也修布施,我們今天布施一百塊錢,他也修布施一百塊錢,事相上完全一樣,可是境界上迥然不同。一個功德著相的,非常有限;一個是無相的,他那一百塊錢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為什麼?他跟性相融。性是理,我們布施一百塊錢是事,他事跟理融在一起,我們事跟理融不到一起去,事是事,理是理。實在講,理事是一樁事情,理事無礙。為什麼我們今天無礙變成了有礙?那個毛病的根本,還是佛在前面給我們說的,妄想執著,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就不融了,這就把理,理就是性,迷了。
佛法修學,沒有別的,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法門,它究竟的目的都是明心見性,這是最後的一個目標,所謂是殊途同歸。因此這個一行,要稱法界性,法界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一念不生的真性。我們一天到晚見色聞聲,起心動念,這個不行。在所有法門裡面,唯獨念佛法門最殊勝。它殊勝在哪裡?就是因為它最直捷,直捷修一心不亂。它的方法,實在講,我們念佛人沒有把方法抓住,因此我們念佛的功夫不得力。真正把這個方法緊緊抓住的人,可以說自古以來,在中國、外國,很少人在三年之內不能成就的,那真的很少。為什麼人家三年能成就,我們不能成就?我們念佛的功夫不得法,一天雖然是拿著念珠,念個幾千聲、幾萬聲,這不管用。管用的念佛是怎麼念法?是把妄念念掉。我這心裡起心動念了,這個念頭不管是善念、是惡念,惡念是妄念,善念還是妄念,為什麼?真心無念。六祖大師講「本來無一物」,你心裡有一物,就是妄念。這個妄念一起來,馬上就換成佛號,這叫會念,就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心裡面,除了佛號之外,絕對沒有第二個念頭,這種功夫叫成片。
所以功夫成片,什麼叫成片?這就叫成片,這是不是得一心?沒有。得一心是見思煩惱斷了,才得一心。我們見思煩惱沒斷,還常常有念頭起來,這個沒斷。念頭起來不怕,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什麼是覺?一句阿彌陀佛是覺,念佛人這是覺。這個念頭才一起來,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這樣念佛叫功夫得力,他這個佛號是真正對治妄想的。久而久之,實在講也不要很久,剛才講了,一年、兩年、三年,妄想就沒有了。這個妄想不是斷了,他伏住了,真的伏住了。沒斷,伏住了,伏煩惱,這功夫的確成片了,這樣的境界就決定往生。不但決定往生,實實在在講就是喜歡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告訴你,這叫生死自在。要多少時間?善根厚一點的人,也就是妄想執著輕一點的人,一年就能成功。業障習氣重的人,就是妄想執著多一點的人,三年能成功。那我們學佛這麼久,連個消息都沒有,換句話說,我們根本就沒有老實念佛。我們念佛是念著玩的,一面念還一面打妄想,念著玩的,不是真念。真念是要斷煩惱的,不是真念。我們修行也沒有真修過,真修是什麼?內要斷煩惱,外要離塵緣,這是真修。
我們幾時真正發個心,我這個貪心太重了,我要怎麼樣把它改過來?沒有。天天拜佛、拜菩薩,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平安、長壽、發財,為的是這些。搞來搞去,增長貪心,是不是?他增長貪心,所求的都是貪。換句話說,為什麼學佛?為貪瞋痴學佛,這哪裡叫修行?全都搞錯了。這是我們仔細去反省檢點,為什麼功夫不得力?為什麼比不上這過去的人?不但過去,現在有不少人,人家功夫很得力,我們也比不上他。沒有認真,沒有把佛法搞清楚,也沒有把現實的環境認識清楚。這些都搞不清楚,這一段話就很難懂。為什麼人家修一行?一行稱性,就是修一切行。為什麼?一切菩薩行門,都是從一個性裡面流出來的。所以只要一稱性,與性相應,任何一個法門,都是具足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念佛如是,持咒也如此,誦經也如此,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沒有一樣不是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要緊的,如何與心性相應,心性很難懂,不好懂,我們說得白一點,怎麼樣和清淨心相應;再說得明白一點,如何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擺脫掉,這就對了。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就漸漸能夠明白一些什麼叫與性相融。
『性融攝故,令此一行如性普收』,收也就是收容,也就是包含。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之物,佛法裡面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就是此地講的行,統統包括在自性之中,所以與性相應,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無行不具』,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統統包括在自性裡面,具是具足,這就是《華嚴經》上講『十玄門』。十玄門當中有『諸行純雜具德也』。諸行是一切行門,一切行門有純、有雜。理,我們明瞭了,如果沒有事修,就不能契入理體。在理論上,專修、雜修沒有妨礙,但是在事相上講,這初學的人,專修跟雜修,效果確確實實不相同。專修的人容易與性相應,就是容易得清淨心;雜修的人,心地就不太容易清淨。為什麼?他想得很多,他念得很多。專修的人,或者是一部經,或者就乾脆一句阿彌陀佛,他一天到晚,頭腦裡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是專到極處!念一部經,經裡面還講了許許多多事情,還會想,所以古人常說,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最精簡、最具效果的方法是念佛,可是這一句佛號很容易念,容易了,反而被我們看輕了,認為這個法門不足以為奇。世間人都喜歡奇奇怪怪的,那個奇奇怪怪的曲曲折折,大概這個法門不錯。這個太簡單了,沒瞧得起它。殊不知,愈是簡單的愈殊勝,愈是簡單的理愈深。只要你真正能相信,它就能成就,而且能夠快速的成就。
下面這一段,就是講次第與圓融是一是不二的。『然前遍成行布之行,與此頓成圓融之行,二無障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有次第、有分寸,這是行布。我們念佛、誦經是圓融,這沒妨礙,全都要應用在生活上。事相上有先後、有次第,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法?誦經,我勸同修們讀經,讀經是圓融之行,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戒定慧三學有什麼用處?它是對治三毒煩惱的。戒是對治貪,定是對治瞋恨,慧是對治愚痴,貪瞋痴是三毒煩惱,讀經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換句話說,它的目的就是在斷貪瞋痴三毒煩惱,這個目的在此地。戒,不必去講那些戒條、戒律,用不著。念經就是持戒,這就是什麼?這叫道共戒、定共戒。
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給我們講戒律講得再多,乃至於包括世間所有一切法律、典章、制度、道德觀念、風俗習慣,也出不了這兩句範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恭恭敬敬在這裡讀經,心地裡頭沒有一個妄念,這諸惡就不作。經典,是諸佛從真如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確確實實是止於至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念經就是眾善奉行,戒律統統具足,不要再給自己去找麻煩。修行,說老實話是愈簡單愈好,這是戒具足。專心念一部經,這就是修定。我根本不想涉及第二部經,我就念一部。諸位要知道,為自己修行要專。你要講經說法,講給別人聽,那要博,要博學多聞。為什麼?你要應付很多人,應付這些奇奇怪怪的思想,他提出問題,你要能幫助他解答,那你知道少了,是不夠用的,應付不了的。為自己,一部經就夠了,決定得度,決定成就。成就之快速,成功之高,說老實話,絕對不是那個弘法利生的人能夠跟你相比的,這是真的。所以弘法利生那些人值得敬佩,為什麼?捨己為人,他真是犧牲自己,所以這是菩薩。
我們看倓虛老法師給我們講的,諦閑法師的那個徒弟,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三年,人家站著往生,預知時至,站著往生。死了以後,還在那裡站了三天,等老和尚替他辦後事。諦閑法師往生,沒有這個瑞相;倓虛老法師往生,也沒有這個瑞相,不如。他這個徒弟不認識字,什麼也不懂,是個做粗活出身的,感覺到人生很苦,求諦老法師給他剃度。中年出家,什麼也不會,所以老和尚很慈悲,就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他說你一天到晚就念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處。他就老老實實念了三年,預知時至,不生病走了,站著走。諦老、倓老都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師,都比不上他。當然在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功德上來說,那他那個徒弟比不上師父。但是在往生成就品位之高的話,師父不如徒弟。
這是我們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榜樣,我們應該怎麼個修法?這個世間是假的,世間是空的,一場空,要真正覺悟,要認真的修學。念經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裡頭不雜妄想、不雜妄念,慧。所以讀經是修什麼?讀經是修戒定慧。讀經不能研究,看看這段經文什麼意思?這一句怎麼講?戒定慧三學都沒有了。你拿著經本胡思亂想,這就是功德利益統統沒有,頂多學一點世智辯聰而已。那什麼時候心真正清淨?到功夫可以伏住煩惱的時候,可以不必念經,一句佛號就行了。現在為什麼一句佛號不行?因為佛號時間太短,妄想容易摻雜在裡面。念佛的祕訣是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容易夾雜。念經,如果有個妄念,你很容易覺察到,因為有個妄念起來,經文就念錯了,,妄念很容易把它檢查出來,念佛號,妄念起來是不容易把它抓出來,就這麼個道理。到妄想沒有的時候,這個時候你不念經,念佛號行,那真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到心清淨不雜妄想的時候,就與性融了。雖然不是真融,接近了。接近這個邊緣,這個境界就好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行布,生活是愈簡單愈好,需求愈少愈好,就是一切能過得去就好了,不要造罪業。想想佛當年在世,生活是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佛是多大的福報,還過這種生活。我們今天在德行上比他差得太遠了,我們今天享受超過他太多太多了,所以成就不容易。人家真正捨得乾淨,一點一滴都是利益眾生。我們今天起心動念先想自己,再多餘的,再幫助別人。這一種心態要一生成就實在是不容易,只可以說,在佛門裡面種一點善根,做一個遠因而已,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會成就。就是你到哪一天才能真正一動念頭先想別人,這一生可能往生的機緣成熟了。念頭一起來,先想自己,不行,為什麼?增長我執,道理在此地。
你破我執,在一般教下講,破我執才能證阿羅漢果,才能出三界。破法執,這才能夠見性,才能夠與性相融。念念,第一個念頭想到我,這是我執在增長;換句話說,決定出不了三界。這樣的念佛人想往生,很少,不太可靠,所謂是一萬個人當中,會有個三、五個。那三、五個是什麼?就是臨命終時,他一念不想自己,他想佛號那行。如果臨終一念還想到自己,這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沒分了。這樁事情,要在平素養成,就要培養,所謂是「練兵千日,用在一朝」。平時我們就要訓練,到臨終的時候,念念都是正念,正念就決定不想自己,這是真的。無論在家、出家,我們這一生要是決定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要這樣做。你這樣做,決定有好處。好處是什麼?是往生不退成佛,好處在這裡。這是真實的好處,正是《無量壽經》講,真實之利,其他的全是假的。所以要曉得這兩種行,圓融行布都在日常生活之中。
『行布是教相』,事相,事相上的『設施』。『圓融是理性德用』,就是性德。我們如果用性德、修德來講,大家好懂,行布是修德,圓融是性德。性修不二,同時下手,因為性修是一樁事情,所以『相是性之相』,性以外沒有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相之性』,離開相,沒有性可得,『故圓融不礙行布』。
【圓融不礙行布。故一為無量。】
這個『一』是事,『無量』是性,因為事跟心性相應,因為心性是無量的,所以你修任何一樁事,它的功德是無量的。
【行布不礙圓融。故無量為一。】
無量的性德在一樁事情上表現,顯露無遺,特別是在讀經、念佛上顯示得非常的清楚,所謂是一句佛號,萬德洪名。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一,這是事,可是這一句阿彌陀佛的理,那是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不出這一句佛號之外。
【故融通隱隱。一為無量。故涉入重重。】
這個境界、這個事實是要法身大士才能夠看得出來。那我們平常念這句阿彌陀佛,是不是這樣子?是這個樣子的。說老實話,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無論是有心、是無心,是專念還是雜念,跟諸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實在是無二無別。雖然無二無別,理事都是無二無別,諸佛菩薩心清淨覺,他看得清清楚楚,是無二無別。我們這心裡迷,看不出來無二無別,看不出來,理上是相應,事上不相應。諸佛菩薩是理上相應,事上也相應,他不迷,就相應了。我們是理上相應,事上不相應,虧吃的就在這個地方。
【故世親以六相圓融上下之文非一也。】
『世親』就是天親菩薩,他講『六相圓融』,就是說,從一這個事相上,從六方面去觀察,然後你才了解它的真相。這個『六相』就是總相、別相、成相、壞相,在此地不必細說,前面說過。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第七段。
【七令知位次者。行則頓修。位分因果。因有階降。果無差別。因果圓融。是此行位。】
這都是教起因緣的一大段,這一大段分十個小段,這是第七。佛說這部經,是教我們知道位次。在《華嚴》,菩薩位次總共有五十一個。但是真實的菩薩位,是要從初住講起,初住是大乘菩薩見道位。換句話說,十信菩薩還沒有見道,道是什麼?道就是真如本性,沒見性。沒見性,不算真正的菩薩,所以真正菩薩,法身大士四十一個位次,從初住算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我們看下面的註解:《鈔》:
【七令知位次等者。】
『等』,就是上面這一段疏文。疏是清涼大師寫的,鈔是註解,是宗密大師寫的,宗密是清涼的學生,這是師徒兩個人作的。
【發意修習。念念在圓。】
實在講,我們《華嚴經》是圓教的。天台家講的,藏通別圓,《華嚴》是圓教;賢首家講,小始終頓圓,《華嚴》也是圓教。可以說是,被佛門無論哪一宗,公認的這是圓頓大教。善財童子一生成佛,佛在一切經裡面,講一生成佛的,只有《華嚴》。善財童子所表演的確實是一生成佛,沒有到第二生。一切經裡,唯獨這一部經,證到究竟圓滿,他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這個『發意』就是發心,發心修習。『念念在圓』,這就是圓頓的根性。「行則頓修」。頓修是快,你的一生才能成就。你要不是頓修,那就是一般經上講的,你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長。三大阿僧祇劫,一定是進進退退,進進退退裡面,必定是進得少,退得多。一轉世,就有隔陰之迷,就是很大的退轉。
你如果要不相信,你看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面講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這一幫人,佛說他們在過去生中住菩薩道,供養四百億佛,那個善根多深厚?四百億佛!現在在釋迦牟尼佛會上退轉了,退成長者,菩薩退了長者,就退了居士,在家居士,菩薩退了居士。而且,前生的事情都不知道,隔陰之迷,你就曉得這個事情多難。那一幫人是這個樣子,再想想我們自己。供養四百億佛,是不是多善根、多福德?不是的。因為我們在《無量壽經》,沒有看到阿闍王子他們要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沒看到。他們只發一個念頭,將來我成佛,要跟阿彌陀佛一樣,只動了這個念頭,釋迦牟尼佛給他授記。但是他沒有說,我這一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沒有動這個念頭。沒有動這個念頭,他這一生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就是善根少、福德少。我們在經上看到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求往生,他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知道阿難尊者往生了。《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意念不強,用心不專,就是善根福德少;意念很強,用心很專,那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他這一生決定成就。
所以修行一定要頓修,頓修決定是要專修。這個解要圓,圓解是什麼?圓解就是什麼也不執著,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這就圓了。雖然一切放下,一切都不聞不問,可是諸位要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為他心清淨,心清淨對外面法是照見,不是分別見。你不問他,他不知道,你一問他,他什麼都知道。你一問他說,照見了。你不問他,他內照,他不外照。所以只修清淨心,不再問其他的事,這是真正修行。知道一切法,就是一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法裡面都含攝著一切法,不但是一切佛法,一切世間法都在其中,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問題什麼時候你得到一,連禪宗都講,「識得一,萬事畢」,什麼事都沒有了。禪宗裡面講一,心性;淨宗裡面講一,一心不亂,一心。一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一心。禪家參究,目的是在見性;念佛人所念,目的是在一心。這就對了,這才是真正的圓滿,真實的受用。底下講:
【有成未成。言因言果。】
這個『有成未成』,這就有次第、有位次。「位分因果」。
【未成之中。復以塵習厚薄。業障淺深。根有利鈍。修有進怠。致令位次階降不同。】
這就給我們講菩薩位次從哪來的,為什麼說四十一個位次、五十一個位次?同樣的道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有四土三輩九品?一個道理,這都是修行人功夫。有成就的、有未成就的,成就是成佛,不是成佛,沒算成就,等覺還沒有成。成的,就成佛了。『言因言果』,果是如來,佛才是果,菩薩都在因,四十一位菩薩統統在因。所以成果,這就不說了。說的什麼?『未成之中』,未成這因,因地,四十一位都是因地。因地裡面有『塵習厚薄』,塵是染污,灰塵是染污的意思,習是習氣。染污是什麼?染污是講煩惱,你有染污,有無明、塵沙、見思這種種煩惱的染污。你染污得厚,你這個位次就下;你染污得薄一點,你的位次就高,就這麼個道理。『業障淺深』,業是什麼?業是動,業是造作,起心動念都是造作,都是業。業,必定產生障礙。障礙什麼?障礙心性的顯露。我們的清淨心為什麼顯不出來?因為障礙把它障住了。什麼障礙?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這是障礙。連晚上睡覺都不老實,還作夢,作夢也是業障,夢它還是造作。所以這個事情很麻煩,你決定造業,造的業障礙了你自性。那這個業障也是每個人淺深不相同,有的人業障深,有的人業障比較淺。業障淺的,位子就高;業障深的,地位就下。
『根有利鈍』,根是講根性。實是講根性與塵習、業障有關係,煩惱輕的人,根性就利,利什麼?容易開悟。一聽他就明白了,容易開悟。那根鈍的人,怎麼講也不會開悟,那是什麼?業障重。由此可知,修行,第一就是要消業障,這個業障不消不行,因為它是大障礙。不但障礙你行,障礙你解,解行統統都障礙,所以首先要消業障。因此真正念佛人,我們一心一意嚮往西方,你要知道西方是淨土,我們身心不清淨,怎麼能去?阿彌陀佛再慈悲,歡迎我們去,那一邊同學們不能相容,同學大家都清淨,你這個不清淨的人來了,那怎麼行?所以要記住「心淨則土淨」,必定是心地清淨的人才能往生。心地清淨,要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所以念佛堂裡,主七師常常開示的一句口頭禪,「放下身心世界」,這真的。身心世界有一絲毫牽掛,你心就不清淨,你念的就不相應,就不能成就,所以要一切放下。
這就是真正發心修行的人一定是先斷煩惱。我在這邊的圖書館、在美國我們那個佛堂,我教學生,大家真正發心修淨土,將來準備弘揚淨土,那就應該先用五年的時間修清淨心。這五年我們修行一個目標,是修清淨心,絕對不注重研究經典,不注重這個。經典,一天有個一、兩個小時的研究討論,目的何在?目的在調劑調劑精神,怕的是你念的時間久了,念得枯燥無味,會退心,所以用這個調劑調劑而已,這目的在此地,不是真的叫你去研究。真正的目的是修戒定慧,培養清淨心,斷貪瞋痴慢,斷這個。五年以後,再廣學多聞,這心地清淨了。心地清淨,智慧增長,這個時候學東西,會很快,所以就一聞千悟。千悟悟不了,說是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聞一知十做不到,聞一知二、三,應該差不多,應該沒有問題。聞一知一不能教,教不出來,至少要聞一能知二、三,還差不多,還可以教。
孔老夫子讚歎顏回,聞一知十。顏回為什麼有這能力?心清淨,沒有貪瞋痴。你看他生活,他那麼樣的清苦,他的精神生活充沛,他快樂。這個快樂就是法喜充滿,所以他能聞一知十。別人過那個生活是苦不堪言,哪裡來的歡喜?他是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孔老夫子看到都看不過去,他說人不堪其憂,一般人受不了,回也不改其樂,他天天快樂得不得了。由此可知,他沒有貪心,他知足,知足就常樂。他絕對不求物質生活的改善,他能不能改善?的確能,他有智慧,他怎麼不能改?他覺得什麼?沒有必要,我這很快樂了,就行了。吃得雖然不好,能吃得飽;穿得雖然不好,能穿得暖就夠了;這個房子雖然不好,可以遮避風雨,夠了,還要幹什麼?不要操心了。知足,知足的人快樂了。所以一般修道的人,大致都是物質生活,都降到能夠維持,就夠了,他不會再求,所以他的心理沒有負擔,減少妄念。欲望多了,妄念就多,貪瞋痴就增長,這就造業。這業障天天增加,與道就相違背,於這個根性的利鈍就產生了影響。『修有進怠』,進是精進,怠是懈怠。你在修行過程當中,這精進,那就快了,那成就就快;懈怠,成就就慢。精進,進是進步,進步要怎麼進步?要精,純而不雜的進步,這才叫精進。我又念佛、又參禪、又誦經、又研究教,這不叫精進,這叫雜進,亂進。雜亂進,沒有用處,沒有效果。精進是一門,一門叫精進,決定不搞第二門。
印祖,你看在《文鈔》裡面,我們常常看到,他勸一切同修,學佛的人,要專,不要打妄想去做通家。這個通家就是通宗通教,樣樣都通,不要打這個妄想。發這個願心,好像是不錯,實際上做不到。古德都難能達到,何況是現在的人?古時候的社會比我們現在單純,沒有我們這邊這樣複雜。換句話說,他的心理精神染污比我們現在輕,尚且學多了都不能成就,何況現在!現在的人很可憐。在從前,像我這個年齡,我給諸位同修說,我在十四歲以前沒有受染污,我生長在鄉下,什麼都不知道,這天真,什麼都不曉得,這是幸福,童年非常快樂。看看現在兒童很可憐,你看二、三歲頭腦裡面就複雜得不得了,天天看電視,什麼都知道。他這個心靈受染污,精神受染污,天真沒有了。二、三歲的小孩,他會看大人的臉色,會察言觀色,會討人好,就用這種心。我們在從前十三歲都不知道,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你說現代人多可憐,天真這兩個字變成歷史的名詞,沒有了。
所以現在人,生活在現在這個科技社會裡面,逐漸逐漸變成什麼?我們中國古人講的「麻木不仁」。真的,科技,說老實話,沒有好處。如果沒有電視、廣播這些亂七八糟東西,伊拉克天天在打仗,我們不知道,我們天下太平,誰曉得?不曉得。甚至於打了幾個月,人家仗打完了,我們才聽說,哪個地方這打完仗,這不曉得,他心淨不曉得。老遠都要打仗,我們天天在看電視,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是不是?這個日子多難過。世界上每個地方風吹草動,我們都曉得,你說這怎麼得了?這個修行太難太難了。所以我要求我們圖書館,跟美國那邊的修行同修是決定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天天天下太平,沒有事情。有的同修們到我這兒來講一講,才曉得;要不講,根本就不知道。他們來講,我們也不聽,老老實實念佛,天天天下太平,天天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才能修行。
所以精要精進,有這些東西摻雜在裡面就不精了,就雜了、亂了。這個世間這些事情不能摻雜,佛法也不能摻雜。你看中國自古以來,修哪一宗的,他專在一宗,他不會摻雜別的,他有他本宗主修的經典、助修的經典。就是有一部分選修的經典,與他本宗有關係。那個精到極處的,他一部經,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很多,淨宗的有一生就念一部《彌陀經》,講一部《彌陀經》,其他的他什麼都不要。這樣專修的人,連到近代,你看倓虛老法師,有個皈依徒弟,這個公案,這個故事記在《念佛論》裡面,鄭錫賓居士,山東人,他是皈依倓虛老法師的。原來是經商,做生意的,以後學了佛,他不做生意了,把生意丟掉,專門念阿彌陀佛,專門念《阿彌陀經》。以後他會講《彌陀經》,他到處講,哪個地方有人請他講,他就去講,也不管人多少,聽眾多少不管他,到處去講,很喜歡講這個。這麼樣講了幾年,念了幾年,他成功了,他預知時至。他是有一天講經,經講完之後,有幾個老朋友,他就告訴這些老朋友,他說我要走了,麻煩你們給我租個房子。人家聽了很奇怪,你要走了,你為什麼要租房子?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恐怕死在人家家裡不方便,你們替我租個房子。這個朋友們聽到之後,那你真正能往生,我們不忌諱,你就到我家裡來好了。各個都爭著,結果他就到他朋友家裡去,朋友家裡給他清出一個房間。他是盤腿坐在床上,朋友們替他念佛,送他,還跟他講,從前往生的人走,總是作幾首詩、作幾首偈子留給我們做記念。鄭錫賓就講,不必了,看我這個樣子,就是很好的紀念。說完了,叫大家念佛,送我一程。不到一刻鐘,一刻鐘十五分鐘,他就走了,這麼自在,這麼瀟灑。
這個人是精進,學了佛之後,就一部經、一句佛號,自行化他,所以他有這樣的成就。連倓老聽他往生的時候,都驚奇。有人告訴倓老,鄭錫賓往生了,他哪有這?他害什麼病?他說我不久之前看到他,他很健康。人家告訴他,這麼樣走的,沒有生病。這都是距離我們不遠的人,沒有多少年。所以你要曉得懈怠,夾雜就是懈怠。你每天早晚課做幾個鐘點,念十幾種經,念幾十種咒,都是懈怠,不是精進。搞得太雜太亂了,沒用處的,絕對不如一句佛號。因為有這許許多多的關係,這就叫『位次階降不同』,這是說明菩薩四十一個位次、五十一個位次怎麼來的,就這麼來的,西方淨土,四土三輩九品也是這麼來的。
【若不知之。或叨濫上流。或得少為足。】
這兩句話很要緊,前面說得這麼多,目的在哪裡?目的是叫我們自己對於境界要認識清清楚楚,可以防止,一個是自以為位次很高,這就是障礙。這個底下有小註,「因階降也,學射之喻,於此說之。言位分不同者,第二會說十信,三說十住」,這三是第三會。《華嚴經》總共是有九會,七處九會,第二會說十信,第三會說十住,第四會說十行,第五會說十迴向,第六說十地,第七前一半說等覺,這就是給我們說明了五十一個位次。
我們自己修行到什麼樣的位次,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還要不斷繼續去努力。以念佛來說,功夫稍稍得力,一定會得到輕安,會得到法喜,這是一定得到的。為什麼?煩惱輕了,業障消除了,這是一個好境界。如果到這裡就滿足,就不再進步了,那就很可惜。諸位要曉得,不進則退。心清淨,身體一定健康。疾病從哪裡來的?疾病的根源是心不清淨,所以心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心健康就是心清淨。凡夫心理有毒,所以什麼毛病都生了。這個毒是什麼?貪瞋痴三毒,他怎麼會不害病?你能把這三毒拔除掉,你怎麼可能生病?不可能生病的。
我們今天飲食起居,尤其是飲食,從前人飲食是自然生長的,現在人的飲食是化學在那裡配料,配出來的。連植物都是配的,都用化學方法來栽培,全都有毒素。喝茶也好,吃飯也好,服毒。內裡頭有毒,這外也有毒,內外毒交攻,他怎麼不長病?奇奇怪怪的病太多太多了。如果你內心沒有毒,外面雖然有一點毒,不妨,這個毒到裡面來會化解掉。由此可知,這個治病的根本,就在修清淨心,先要把內心裡面的毒,把它去得乾乾淨淨。
這一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淨化劑,把你心裡面的毒給淨化掉,恢復到身體身心健康,你智慧就增長了。這不是迷信,也不是什麼感應,什麼佛菩薩保佑,不是的,道理在此地。那個修行有個理論在,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智慧增長,這個好境界現前,不能到此為止,還要繼續不斷的精進。為什麼?性德沒有開顯。這個不過是功夫剛剛得力而已,所以要不斷的去努力。像古來修行人一樣,最低限度也要知道我什麼時候走?我到哪裡去?你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哪個不是歡歡喜喜去,對這個世界絕對不會留戀,絕對不會有捨不得,為什麼?因為他兩個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到那邊去。他自己很明瞭,去到西方極樂世界,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沒有障礙,來去自由,得大自在。所以要知道功夫得力了,再求清淨,求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了,再求事一心不亂;達到事一心不亂,再求理一心不亂。不斷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自然就高。品位高,成佛就快。
這一段主要的用意是給我們說這樁事情。到這裡,這是講了一半,底下一半要告訴我們「習盡智圓」。逐漸講到那個已經成就的,這一段是講還沒有成就的。沒有成就的,這是五十一位菩薩;已經成就,那是成佛,這到究竟圓滿了。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