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十七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17
請掀開經本,九十一面倒數第四行,看《疏》:
【是知不有太虛。曷展無涯之照。不有真界。豈淨等空之心。】
這是序文裡面第三段:
【法喻結歎者。】
前面一句是比喻,後面這一句才是說法。我們看這《鈔》裡面,先把科題點出來了。
【疏是知不有太虛到等空之心。是喻。】
這是比喻。
【中空無日而不顯。】
下面又有一個小註,譬如黑夜出門,因為眼睛看不見,所以只有摸索,很小心的不敢動步。如果說太陽出來了,才曉得前面的境界清清楚楚,這才大膽往前面走。比喻就說明這個意思。
【日無空而不舒。】
那個太陽如果沒有虛空,雖然它有光,它光也照不出來。所以光明一定要有虛空,才能夠展示它的光明。可見得,『日』與『空』是互相起作用的,這個意思容易懂。
【故空日互相假也。】
『假』就是藉,互相假藉才能夠發揮它的大用。
【理實日照亦有分量。】
這是從『理』上來講,太陽的光明確實是有『分量』的。譬如說照在我們地球上的亮度,比去照到天王星、海王星那個亮度就差很遠。這我們現在很清晰,我們在晚上看到空中許多的星星,它的光度超過太陽百千萬倍的都有。為什麼看到它們那麼小?距離我們太遠了。這就說出這個光度是有限量。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們的心性沒有限量,怎麼樣比都不能夠比到恰到好處,比不到的。只能比個彷彿,這一點一定要能夠體會。
【但取人間目睹不及。故曰無涯。】
實際上並不是『無涯』,這是講我們世間人的見量。因為我們見不到太陽照到的邊際,所以就說無涯。實際上,它的確是有界限的。
【大經云。譬如孟夏月。】
『孟夏』是初夏。在我們中國用孟、仲、季,每一季有三個月,第一個月叫孟,第二個月叫仲,第三個月叫季。所以這個中秋節,中秋是秋天當中的一個月。按照中國的陰曆,孟夏就是四月。這個時候剛剛到初夏,日光特別的熾盛,取這個意思。
【空淨無雲翳。赫日揚光輝。十方靡不照。】
這是形容夏天太陽的光照。後面底下的這一句就講到法。法裡面講:
【法中真界與等空之心亦然。若無真界。何以展心智。若無心智。何以緣真界。】
這個『真界』就是一真法界,《華嚴》裡面講的華藏世界。『等空之心』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可見得,前面的比喻的確只能比喻一個彷彿。前面講的空日,不但日光有限量,虛空也有限量。為什麼說虛空有限量?這個虛空是頑空,不是真空。你看禪家講,粉碎虛空。那真空怎麼能粉得碎?大乘佛法裡頭常說,「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大千世界都沒有了,可見得,大千世界是有限量的,虛空是有限量的。這個事情,佛在《楞嚴經》裡面說得很詳細。但是真空就不一樣,真空,我們見不到。為什麼見不到?因為我們的心是個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你就緣不到真空。什麼時候你才能緣得到?一般大乘佛法裡面說,幾時你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你所緣的跟諸佛如來的境界就相同。那個時候才是「等空之心」,才是真如法界,這是佛法最高的原理原則。無論佛法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都是以這個目標為我們修正的終點,都是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所以法門才是真正的平等。一定要用平等心,才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我是一再在講席當中勸勉同修,一定要用平等心,不可以有高下;我這個高,你不如我。為什麼不可以有這種心態?諸位要曉得,這個心態障礙你修行證果。譬如說,我們念佛人,障礙你得一心不亂,這麻煩大了;學密的人,障礙你三密相應;學禪的人,障礙你明心見性。你要曉得佛所說的一切法門,都是教我們修平等心。平等心從哪裡修?就像《華嚴經》上,五十三位善知識。一定要自己謙虛,尊重別人,平等心才會現前。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就是清淨心。心裡面稍稍有一點高下,你的心不平等、不清淨。換句話說,禪宗裡頭常說,向上一著,你永遠沒分;我們念佛法門講一心不亂,你這一生不能證得。由此可知,清淨平等是多麼重要。
這個地方所講的真界,就是能證的如如之理;所說的『心』,就是能證的如如之『智』。心是智,可是這個理跟智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法,這又不平等,裡面又發生問題了,要記住佛法是不二法。在這個境界裡面,理跟智是一,不是二。所以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心境不二,心境一如,這樣才能夠入這個境界。所以後頭引這個:
【三昧經云。等空不動智也。】
『等空』之心就是智慧。般若智慧這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正是佛在「現相品」裡面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這就是如來智慧,統統都有的,很可惜的,我們這個智慧現在失掉了。怎麼失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大病就是妄想執著。去了妄想,去了執著,如如智,如如理,統統現前。千經萬論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無量法門都是教給我們除妄想、除執著的方法而已。所以這裡頭哪有高下?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值得我們尊敬、不值得我們讚歎的,這是應當的。再看底下這一段: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
前面講了這一番的大道理,文不多,真的把宇宙人生體相作用都敘述一個概略。現在要介紹這部經,《華嚴經》到底是講些什麼?
【即窮斯旨趣。盡其源流。】
原來《華嚴經》就是說明這一樁事情。簡單講,就是宇宙人生的實相,真實相狀,說明宇宙萬有的本體、現相、作用。從前方東美先生在世的時候,曾經告訴我:《華嚴經》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學書。他說古今中外講哲學書裡頭,沒有《華嚴經》這樣完備,這樣的圓滿。他是個哲學家,他用哲學的觀點,認為這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學書。
這大經就是全經太長了。我們今天念這疏鈔,《行願品疏鈔》,這一品經不長,但是這個註解,疏是清涼大師著作的,鈔,是清涼學生,宗密作的。鈔是解釋疏的,就是把老師的註解再加一次註解,註解的註解。疏是解釋經的,註解經的;鈔,是註解疏的。連疏帶鈔我們這一看,給諸位說,就是大《華嚴經》的濃縮。雖然這註解的註解,這裡面的意思是無有窮盡,與《八十卷》大經,這大疏鈔,兩個一比,給諸位說,是不增不減,只是文字上有詳有略,義趣是不增不減,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人家問你《華嚴》說什麼,你就能講得清楚,《華嚴經》的內容是說了些什麼。
【故恢廓宏遠。包納沖邃。不可得而思議矣。】
我們看底下這段註解。這一段在序文裡頭是屬於第二大段,前面是第一大段,這是第二大段。
【別歎此經。】
這是讚歎本經。
【以申旨趣。】
《華嚴經》的宗旨,《華嚴經》的歸趣,這個地方為我們敘述出來了。
【文中三。】
這分三個小段。
【一標歎。二釋歎。】
『釋』是解釋。
【三結歎。】
我們念的這段就是第一個小段『標歎』。
【今初。】
這一段是第一段。
【斯者。指如上融攝旨趣也。】
『斯』,這一個字指前面這一大段所說的。
【良由窮此融攝旨趣。故得恢廓宏遠等。】
『窮』是窮盡的意思,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追根究柢、徹法底源。在整個法界裡面,確實是互融互遍,這前面我們讀到過;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十玄。十玄門到後面玄義裡面我們可以讀到。從這個意思,能夠看到整個法界是交融的,真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我們自己即使動一個很微細的念頭,都跟整個法界交融,這是講意念。我們整個身體微微有所動作,也與整個法界交融,這是真正不可思議。不是深入大經細心去體會,你不曉得這種不思議的境界,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底下講『恢廓宏遠』,這裡面都有簡單的解釋。
【恢。謂曠蕩。廓空也。宏大也。今云宏遠。則周遍義。】
『恢、廓』是空曠,就是虛空的意思。『宏』是大,『遠』是周遍的意思。
【包納。則含空義。即當法界觀中第三周遍含容觀也。】
這是講『包納』。
【沖謂沖深。邃謂幽邃。】
『沖邃』,沖邃是深遠之義。末後這『結歎』是:
【不可得而思議者。】
理深,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夠達得到的。沒有法子想像,愈想愈訛。為什麼?你思惟想像是落在心意識裡,心意識沒有辦法達到這個境界。《唯識論》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第六意識的功能非常廣大,向內緣可以緣到阿賴耶識,向外緣可以緣到虛空法界,但是就是沒有辦法緣到真性。不能緣到真性,這華嚴境界他就達不到。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瞭。所以這個境界要如何契入?要靠定功,甚深禪定,像《楞嚴》裡面所講的,首楞嚴大定,這個心定了。定到相當程度,是豁然開悟,一切明瞭通達,就是心跟境一下相應,相應就是開悟。那不能相應就沒有法子,所以這一定要靠定功。定,實在講就是根本智。般若無知,無知之智是根本智。我們今天學佛犯了很大的一個毛病,就是求知。這一求知,這個知是什麼?是世智辯聰,不是佛法裡面講的智慧,這個大家千萬要認識清楚。
佛法裡面講的真實智慧是從定裡面生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我沒有定,我的智慧很高,這要覺悟,這個智慧是世智辯聰。這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法門,不能違背這個原理,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念佛法門一定要得一心,一心不亂裡面開智慧。所以修行人,沒有別的,就是修定。我們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諸位同修,說八萬四千法門,不過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門道,修什麼?統統修定,沒有一樣不是修定的。如果不是修定,那就不是佛法;如果是佛法,決定是修定。所修的目的是相同,所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所以才說法門平等。不管你用哪個方法,用什麼樣的手段,記住統統是修定。定能開慧,慧才能入不思議境界。所以這個甚深之理,無邊之事,這一下就通達明瞭。這底下說:
【理深事廣。俱不思議。】
『理』也不可思議,是『事』也不可思議,
【況一多即入。】
一能入多,多能入一,一多相即,一多不二。
【故宜詞喪慮絕。】
這一句好。『詞』是言詞,言詞說不出來;『慮』是思想、思惟,思想想不到。連想都想不到,你還能說得出嗎?當然說不出。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瞭佛說法的事實。佛有沒有說法?佛是絕對沒有說法。為什麼沒有說法?「詞喪慮絕」。佛怎麼說?佛所說出來的還是言詞,還是誘導。佛說法,就好像我們走路看的那個指路牌一樣,只能做到這個。我們循著這個指路牌走,你就能達到你的目的地,你就能入這個境界。所以這個真的境界說不出,也想不到。你要循著這一條佛的路線,你去契入,佛能給我們做到的是開示。佛幫我們忙,只幫到此地,悟入靠自己。悟要智慧,沒有智慧不會悟。不悟,就沒法子入,入是相應、相契了,契合,契入。也就是我們佛門俗話講,證得了。所謂證得,就是你的心與境界融合成一體,那叫入。真正到心境一如,就是這個境界,這才叫入。我這個心境當中還有隔礙,沒有一如,這沒入。不但我們今天沒入,悟也沒悟。為什麼?成天打妄想,怎麼會開悟?這四個字就是通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詞喪就是言語道斷,說不出;慮絕就是心行處滅,就入這個境界了。禪家說,「起心便錯,動念即乖」。你起心動念就錯了,不管你起什麼心,動什麼念。所以禪堂裡面教學,老師拿什麼東西教?拿香板教學。你一起心動念,香板就打下去;你一開口想問,馬上就把你嘴捂住,打你幾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你還開什麼口?你還有什麼好講的?往往在這個時候一下就悟了,一下就覺悟了。原來這個事情,真的,想不得也說不出。
所以禪宗教學好教,不要講課,拿個香板就行了。你一動念頭,就好好的供養香板。可是這個在後世的流弊就可怕了。當年教學是非常有效果的,多少人在香板下面開悟,大徹大悟,後來就裝模作樣了。有禪堂,我也可以到禪堂去當堂主,為什麼?看到你想講話,打你幾下,這還不容易嗎?但是怎麼打也開不了悟,冤枉挨打了。所以這要看在什麼時代,什麼樣的人物,他用這個手段,行。今天我們用這個手段不行,打死了也開不了悟。這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的一種法門。這個法門不是不好,真的過去用這個法門成就的很多,現在這個法門,很難發生效果了。眾生根性不相同,這個法子沒法用。
【故龍樹菩薩判維摩經為小不思議經。指華嚴經為大不思議經。】
『龍樹菩薩』,這是了不起的一位大師,他出現在釋迦牟尼佛滅度後六百年,在我們中國尊稱他為八宗之祖。除了小乘之外,所有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他傳的。《華嚴》,他在龍宮裡面傳出來的,我們這個世間原來沒有。這部經釋迦牟尼佛講了之後,大龍菩薩收到龍宮裡面去珍藏,我們這個世間沒有。龍樹菩薩到龍宮裡面去,這大龍菩薩邀請他到龍宮,參觀他的藏經樓,看到《大方廣佛華嚴經》;看到之後,他這才五體投地。本來龍樹菩薩非常聰明,這個世間的佛法、世間法都讀盡了,所以貢高我慢,認為這個世間只有他,除他之外,任何人沒有能在他之上。大龍菩薩非常的憐憫他,他是個人才,可惜狂妄。所以帶他到龍宮,一看到《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傲慢心沒有了,曉得我所知道的很淺薄,才一點點,還有這麼多東西我還沒有看到,這個傲慢心一下就降伏。他告訴我們,龍宮裡所珍藏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三種本子。這個上本分量有多少?那沒法子說了。他說「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首偈是四句,這部經有多少字?是用四句做一個單位來算,十個大千世界微塵那麼多偈頌,「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四天下是單位世界,好像我們今天講一個太陽系。把這一個太陽系磨成微塵,一個微塵算一個數,有這麼多品。龍樹菩薩一看,呆掉了。這是沒有法子,這是我們決定沒有辦法接受的。所以再看中本,中本看了之後,閻浮提眾生還是沒有法子接受。最後看下本,下本十萬偈四十品,他說這個可以。那個下品,實在講,就是《華嚴經》的提要,大綱提要,十萬偈四十品。所以把這下品經帶到我們這個世間,帶回世間,我們這個世間才有《大方廣佛華嚴經》。
現在這部經,說實在話,在全世界只有中文本保存得最豐富,梵文已經喪失掉了。但是傳到中國來,並不完全,因為這部經太大了。從前的經書不是印刷的,也沒有紙張,寫在貝葉上,就是貝多羅樹的樹葉。那個樹葉差不多像我們這邊香蕉樹樹葉那麼厚的樣子。把這個葉裁成一張一張的,很厚,一片樹葉寫四行,他們是橫著寫,寫四行。你想想看這一部《華嚴經》多少頁,頁數多了就容易丟掉,所以傳到中國來的這個《華嚴經》,一半都不到。晉經,就是東晉,最初傳到中國來,這《華嚴經》只有三萬六千偈。你想想看,全經是十萬偈,傳到中國來的,我們把它翻出來,叫《六十華嚴》,只有三萬六千偈,不到一半。到唐朝,實叉難陀翻譯,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八十華嚴》。他從西域帶了這部經過來,比我們以前的這個部分多了九千偈。所以這是翻譯出來的叫新經,八十卷,總共只有四萬五千偈。這個晉經是三萬六千偈,四萬五千偈還是不到一半。但是,這個經的意思能看得出來了,比這六十卷要豐富得多了。在我們中國現在流傳的就是《八十華嚴》。
《四十華嚴》這一品,就是八十卷裡面叫《入法界品》。四十經裡面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品有四十卷。這一品的原文是完整的,這是唐朝時候,烏荼國的國王送給我們中國皇帝的禮物。那個時候叫進貢,這個貢品之一。所以進貢,就是送給皇帝的禮物,有這一部經,這部經是完整的。我們這四十卷翻出來之後,大概《華嚴經》是一半,就是有五萬偈了。這是我們稱之為叫略本,小本都不足;小本,十萬偈。我們中文本的《華嚴經》是這麼來的。雖然經文欠缺不足,可是意思能夠看得出來,大致上意思可以看出來。
龍樹菩薩判《維摩經》為『小不思議』。為什麼說小不思議?因為《維摩經》上有這個思想,就是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很小,芥菜子裡面,把須彌山裝到芥菜子裡面。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就裝進去了,這不思議。這是華嚴境界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但是《華嚴經》講的比他那個講得更要殊勝。《華嚴經》上講,「塵含法界」。塵是微塵,比芥子小得多了。微塵,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阿羅漢的天眼才看得到。這麼小,這個微塵能夠把整個法界包在裡面,這『大不思議』!這跟《維摩經》一比,那是小巫見大巫。《維摩經》是芥子納須彌。這大不思議、小不思議,就是從這個意思上分的。
何況本經講「念攝僧祇」,這是講時間。念是一念,一個念頭,一念。一念,實在講,我們沒有法子體會得到。佛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這一剎那當中有九百個念頭。我們怎麼能覺察得出來?一念,就能夠融攝阿僧祇劫。阿僧祇劫的時間長,一念的時間短,所以叫念劫圓融。一個阿僧祇劫,可以把它收在一念裡面,一念可以把它放大成阿僧祇劫,這不可思議。所以《華嚴經》是大不可思議。《維摩經》上講的,跟《華嚴經》一比那差太遠,所以《維摩》就稱為小不思議。
給諸位說,這個事情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塵是真性,是真如本性。法界也是真如本性,心性裡面沒有界限,心性裡面沒有大小。一念是心性,一個阿僧祇劫還是心性。所以見了性之後,就入真性,就入這個境界。今天這個境界對我們來講,非常奇怪,怎麼想也想不通。你當然想不通,你想三個阿僧祇劫還是想不通,不想就通了。這真是奇怪,不想就通了;想,怎麼想也想不通。這個想就是障礙。想是識心,不是真心,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念。因為真心離念,所以念劫才圓融。你不離念,念劫怎麼會圓融得了?圓融不了的。你沒有離念,所以才有相對,大跟小是相對,離了念,大跟小就沒有相對;沒有相對,它就能互融。所以微塵才能夠含法界,都要做到無念才能達到。
諸位要曉得,六祖大師當年在黃梅跟五祖所說的,我們在《壇經》上看到這個境界。六祖那個時候,至少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他說出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那個智慧是真智慧,說穿了,說得簡單、明白一點,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到極處,《楞嚴》上說得好,「淨極光通達」,你要淨到極處,本性裡面的般若光明就透出來,沒有一樣不通達的。大家知道這個原則之後,你就曉得,無論你是念佛,是持咒,或者是誦經,一個目標,修清淨心,那就對了。所以你念經不要起分別,不要分別這一句什麼意思?這一段怎麼講法?不要搞這個,搞這個落到意識裡去,你把佛法當作世間法去念了,非常可惜。你要離開一切分別妄想,學什麼?學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所以大乘起信,就是大乘佛法的入門的書。這裡面教給我們的原則一定要遵守,「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能夠離這三種相,聽經有受用,句句能夠消歸自性;你能夠離這三種相,讀經,我們講得粗淺一點,你決定能得清淨心。就是我們常講的,這種念法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我念一個鐘點的經,我是修一個鐘點的戒定慧,我不是修別的,我修戒定慧;我念兩個鐘點,我修兩個鐘點的戒定慧,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決定不可以分別,不可以想裡面的意思。你想裡面的意思,決定是妄想,絕對不是如來真實義,決定是妄想。到你心清淨了,這六根跟六塵六境一接觸就通達、就明瞭,那是智慧。
所以佛告訴我們的都是最好的方法,可惜我們把它錯用了。這個錯用,不止我們一個人,自古以來,不知道多少人錯用。讀到心真正淨了,這個經裡面的意思就透出來。我們中國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會意思透出來?他心淨了,心清淨,清淨了,就跟《心經》上講,照見。這一照就明瞭、就通達,決定沒有錯誤。所以讀經要這樣子讀法,聽經要這樣的聽法。
【此有四義。下解品題中當廣明之。】
這裡面有四個意思,就是講這個不思議,不可思議。這一段留在後面解釋『品題』的時候,宗密大師要給我們細說,在品題裡面。因為這一段是序文,我們這是從序文開始讀起,序文是很少人讀的,但是序文真好。再看底下這一段,底下這段是『釋歎』,釋是解釋。前面是標,這個標目,標舉題目,《大方廣佛華嚴經》,那這解釋了。
【指其源也。情塵有經。智海無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萬法之門皆入。冥二際而不一。動千變而非多。事理交徹而雙亡。以性融相而無盡。若秦鏡之互照。猶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歷歷齊現。】
這一段是第二小段。我們看《鈔》裡面的解釋:
【指其源也。】
這以下就是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這是第二小段。
【釋歎。文中有六。】
這一段文是有六句。第一句是講:
【本源深妙。】
『本源』就是我們當人自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禪宗裡面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現在哲學裡面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就說這個,『深妙』。第二句是講:
【成益頓超。】
第二就是說,『妄惑非取,重玄不空』這一句,『成益頓超』。
【三詮旨圓融。四說儀深奧。五約器明。非器不測。六指例顯。當機益深。】
這一段理事都有相當的深度,所以這個解釋文字就相當之多。第一段來深入探討本源。在本源這一段裡面有分三個小段,就是我們前面念的這段,有三個小段。第一個小段是:
【標指其源。】
這就是『指其源也,情塵有經,智海無外』。第二段是:
【正明深妙。】
這裡頭有六小段,從『妄惑非取』,一直到『以性融相而無盡』。到九十四面第一行,到這個地方,這裡面有六句。末後這一段是:
【三喻結難思。】
就最後這一句,『若秦鏡之互照,猶帝珠之相含』,這是比喻。『重重交光,歷歷齊現』,這是『難思』的境界,不可思議境界。往後面這《鈔》文裡面我們可以讀到。底下這個科我們就不要細說了。我們看第一句,九十四面倒數第二行,從第二句看起:
【今初。】
看這一段裡面的第一個小段。
【情塵有經。智海無外。】
我們來看這一句,這一句就是「融情智」,指的是融情智,也就是本源深妙裡的第一句:
【經有二義。一約喻。】
『約喻』,就比喻上來說。
【二約法。】
是從『法』上來講。
【喻即塵含大千經卷。如情念含圓明大智。文在出現品。如下具引。】
這是《華嚴》上說的「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微塵非常之小,剛才說了,阿羅漢天眼才能看得到,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這一微塵裡面含有『大千經卷』,大千是一個大千世界。正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裡看到的,《華嚴經》是大千經卷,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讀經讀到這個地方,從前人他能夠相信,真要靠功夫,他要沒有相當的定功,這個神話,這怎麼可能相信。所以這從前人有定功,現在雖然沒有人有定功,沒有有修定功的人,但是我們也能相信。憑什麼相信?你看現代電腦的發明。小小一個圓圓的碟子,就能夠把整個圖書館的東西統統藏在裡面。如果科技再進步,將來電腦能夠發明像一個鈕扣一樣的時候,也能夠把全世界圖書資料統統收藏在這裡面,豈不是塵含大千嗎?不需要佛菩薩,我們這個世間人也能做到相似。可見得,這個東西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講經卷,我們現在能夠了解。
能不能把整個世界含藏在裡面?世界裡面有很多活潑的人,能不能?能。為什麼能?因為整個宇宙的現象,只是波動而已,只是光波的振動,波動而已。現代科學家發現了,從前認為這個世間有物質,現在不承認有物質存在,所有一切現象都是波動。那波動,這個光波可以收在一個小小的體積裡面,也可以把它放大,放大放到外面去,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從今天科學的觀點裡面,知道這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學家要是看到《華嚴經》,他很奇怪,怎麼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會曉得這個事實真相?現在科學家從理論上明白、明瞭是有可能,可是還沒有法子做到,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知道宇宙之真相。所以佛教給我們,你要把煩惱撇開,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東西,對於我們恢復本性,對於我們了解如來真實義,有決定的障礙。你能把這些東西統統去掉,就是「出現品」裡面所講的,妄想執著這個東西統統去掉,你就能恢復到自性。這底下講:
【還源觀中釋云。】
這是解釋,在九十五面,第二行。
【塵。】
什麼叫『塵』?
【即眾生妄念。】
塵是『眾生妄念』。
【經即大智圓明。】
『經』跟塵是一,不是二。妄念沒有了,塵就變成經;起了妄念,經就變成塵,轉變的樞紐就是在迷悟。悟了,就是『大智圓明』,佛法裡常講,大光明藏。悟了是大光明藏,迷了叫「情塵」。
【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同千界。】
『千界』就是大千世界,也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你也就能明瞭,如果一迷,這個情塵也是無邊,也沒有邊際,轉變樞紐就是迷悟之間。
【二約法者。】
前面講的是從比喻上說,現在從法上講。『約法者』:
【即經是常義。】
『經』是永遠不變的意思。一切法都會變的,什麼不變?能變的真性不變,所變的一切物相都變。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沒有一樣不在變的。能變的性體,不變。這是經。
【故孝經云。天地之經。而人則之。】
在隋唐時代,出家這些大德,對於世間典籍都通達,因為那個時候出家要經過考試。考試,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通達,所以考這出家比考進士還要困難。因為進士只考世間法,不考佛法,出家人還得考佛法。因為那個時候出家是皇帝同意的,皇帝發給你證書,叫度牒。他同意你出家,就是說他承認你,你可以有資格做我的老師,天人師。要想考個皇帝的老師,不簡單,比考進士難。進士是他的部屬,他底下用的人。這個不行,這是老師,也就是代表皇帝教化一切眾生。所以這種考試比一般考試還嚴格,因此往往我們在經論、註解裡頭引用到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很多。這裡引用的《孝經》。
《孝經》裡面說,『天地之經』,就是天地之常。『而人則之』,以天地的常規,作為我們生活處事待人的原則。上是順乎天,中是應乎人。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統治這個國家,不是君主專制,是行的王道。在中國歷代皇帝真正專制的很少,沒幾個人,都是讀書明理,順天應人,他才能享國幾百年,才能夠得到大眾的擁護。如果說專制、獨裁,不可能,那很容易被人推翻。
所以中國自從漢以後,建立國家,把教育擺在第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在行政體系裡面,禮部是最大的,禮部就像現在的教育部。雖然六部部長是平等的,但是禮部排在第一,它管教育的。所以說自古以來重視教育,重視我們現在人所講的知識分子,所以知識分子在社會上地位最高。士、農、工、商,這人民四個等級,第一是讀書人。所以從前講,「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像現在,現在念書人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從前是學而優則仕,書念得很好,品學兼優,這才出來做官,替老百姓辦事,替國家辦事。現在不是,現在是商而優則仕。現在做官要錢,那沒有錢,沒有辦法競選。你說念書人他哪有錢?他品德再好,學問再好,本事再大,他沒有錢,拿不出競選的經費,這時代變了。所以諸位真正讀書,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你才曉得中國過去傳統之美。我們今天講從前什麼專制,講現在民主,那是對於歷史文化不認識。你真正認識,絕對不會贊同這個說法。現在是時勢不同了,都講民主,不講民主也不行,不合潮流,是不是?可是自己一定要曉得,這裡面的利害得失自己要清楚。下面:
【御注云。】
這是《御注孝經》。這《御注》是哪一個皇帝註的,我搞不清。好像是宋朝時候,哪個皇帝我記不清楚了。這個本子也是很著名的一個本子,《御注孝經》。
【經者。常也。】
這是註解裡頭說的。
【今意云。】
『今』,是現在這個本經意思裡面說:
【明情塵生滅之念。智推體即真常。】
『明』是發明,也就是明達。『情塵生滅』這個念頭,『念』就是塵,念是妄念,有念統統是妄念,有念皆妄。佛法裡面雖然正念,正念無念,無念才叫正念。但是這個說法也很容易引起大家誤會。好,我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是不是正念?不是正念,是無明,這就糟糕了。正念是什麼?確實什麼念頭都沒有,是樣樣清楚,樣樣明瞭,他不是樣樣不明白。一切通達,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不明瞭的,心裡頭不起一念,這才叫正念。我們今天,好,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問我什麼都不知道。這個不行,這是無明,這不是正念。所以有念是妄想,沒念是無明,這個東西很麻煩!
所以我告訴諸位,你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正念。我有這一念在,其他念頭都沒有。我這一念,清清楚楚,念念分明,這一念是正念。你修其他法門要得正念很難很難,念佛人得正念,容易,所以這個法門叫易行道是有道理。這個易行道不是隨便說的,也不是淨土宗故意誇大的,不是的,事實如此。所以你想想這一句阿彌陀佛,與六道裡頭哪一道都不相應,沒有一道相應,與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也不相應,沒有一法與它相應。它與什麼相應?與真如本性相應。所以古德給我們講,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我們能念這個心是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一念相應一念覺。始覺合本覺,這是究竟覺,念念與究竟覺相應。別的法子我們要修沒有這麼容易,這個法門修,容易。何況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這四個字不可思議,也是遍含虛空法界,沒有一法不在裡面。也可以說是,佛所說的一切法就融合在一念之中,這阿彌陀佛一念之中。這一念展開來就是大千經卷,無量法門。這個境界要不深入《華嚴》,很難發現,不容易體會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智推體即真常』。那我們曉得這個念,覺了,念就是智;迷了,智就是念。智之體是真常,念之體哪有例外的?當然還是真常。這就是念智圓融,念智不二。所以佛法常講,不一不異。不一什麼?相上是不一樣。不異,一樣,體上是一樣。相上不一樣,但是體上是一樣的。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佛法,我們修學關鍵之所在就是要明體。體要明白了,這個相用就自在,就得到真正的解脫,真正的自在。體要不悟,難,非常非常難。體就是真如本性,換句話說,不見性,很困難。在我們念佛人來講就是一心,沒有得一心,非常困難。
你看佛在《四十二章經》上教給我們,沒有證到阿羅漢果,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自己的意思是妄想,你認為,我想的不錯,是對的。哪裡曉得是錯誤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想錯了,不曉得自己看錯了。證到阿羅漢果之後,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阿羅漢是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這是佛,實在講,把這個標準拉到最低,拉到阿羅漢。要是嚴格一點講,應當是正等正覺才行。正等正覺見了性,阿羅漢還沒有見性。阿羅漢的成就是得定,是定成就的,沒有開慧。正等正覺是開慧,是慧成就的。我們在《百法》裡面看到的,正等正覺是同生性,跟佛是相同的,同用一個心,用真心。阿羅漢、辟支佛以下的六道凡夫是異生性,跟佛用的不一樣,因為他用八識、用心意識。用心意識,已經離開見思煩惱,所以才叫做正覺,不能叫正等正覺。
我們讀這些經都要特別留意,我們自己才能夠得到受用。人,最可貴的就是曉得自己過失,知道自己錯了,知道自己錯了這就是覺悟。錯了以後,我就會改,就能改過。改過是真正的修行,把我行為修正過來了。如果連自己過失都不曉得,你怎麼修法?從哪裡修正?所以佛真是苦口婆心,跟我們講這些經。講這些經是教我們解悟,教我們自己知道自己錯了。真正修行,這完全靠自己,佛幫不上忙。佛只能夠提供你幾個原則、原理、方法,必須要自己認真的去改過,去修正自己的心性。這是這一段第一句,下面第二句是:
【智海無外。】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好,只能夠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