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七十四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74
請掀開經本,二百零三頁第四行,從當中看起:
【言室埋祕藏者。即如來藏經有九喻。皆喻佛智蘊在眾生。名如來藏。此當第五喻也。】
這也是一個比喻,這個比喻出在《如來藏經》。《如來藏經》裡面,一共是有九個比喻,這是九個比喻當中的第五個比喻。比喻的意思是說,圓滿的般若智慧就在我們眾生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覺悟了,就叫做真如,就叫做本性。當它迷的時候,如來,如來就是真如本性藏在這裡面,不起作用了,在不在?在,實實在在講,它還是起作用,不過它起作用我們不知道。譬如我們眼睛能見,耳能聽,能見能聽,就是真如本性起作用。禪家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就是自己的佛性,就是本來如如佛。
那怎麼叫迷了?迷了,是你在起作用的時候,摻雜上虛妄分別,這就叫無明。譬如說,我舉這個,大家見到沒有?見到了,見到是真如本性的見。如果一見到,這是個卡片,是阿彌陀佛,你就迷了。當你見到,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妄想,你是不是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清楚明白是見性見,見性見的是色心,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可是我們第二個念頭一動就迷了,這是什麼?阿彌陀佛,迷了。真如本性裡頭哪有阿彌陀佛?本性裡頭一法不立。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怎麼會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在本來知見上,再建立一個知見。《楞嚴經》上講「知見立知」,第一個知見是佛知佛見,正知正見,第二個知見就迷了,就不是正知正見。第二個知見是什麼?這是個卡片,上印的阿彌陀佛,這完了,完了,一切都墮落了。如何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著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是佛。這一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變成凡夫了。所以你要問,你什麼時候起的無明?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起無明了。為什麼原因起無明?你在知見上再加上一個知見,這就是無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可見得真如本性確實含藏在眾生的身上,一點都沒錯。
佛菩薩跟我們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諸佛菩薩。我們凡夫跟佛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一見、一聽馬上就有分別執著,就起貪瞋痴慢,這叫凡夫見。凡夫見,這就墮落在情識裡面了,你是用六識見,佛是用六根根性見,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佛教給我們修行,就是要把這個錯誤的行持,把它修正過來,那就對了。不過諸位聽了這一段話之後,千萬不能誤解,要誤解的時候,我再問你,這是什麼?你說我不知道。給諸位說,你不要以為你聰明,你說不知道,也墮落在情識裡面,為什麼?真如本性裡頭沒有一個不知道,是不是?你有個不知道,還是掉在情見裡面,還是分別執著。你說是也錯了,說不是也錯了,換句話說,你沒有對的時候。悟了的人,頭頭是道;迷了的人,處處成障,你所接觸的統統是障礙,問題在迷悟。覺悟之後,分不分別?不分別,確實沒有分別。但是你要問他,這是什麼?他就告訴你,這是書籤。他是不是分別?不是,因為你叫書籤,我也叫書籤。是隨著你的分別而分別,隨你的執著而執著,我本身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這就叫佛法不壞世間法。所以諸佛菩薩能夠為我們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不是分別執著?是。所以佛他講,我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所說的,都是你們的情執。佛有沒有說?佛沒說,一句話也沒有說。一句話沒說,說了四十九年;說了四十九年,一句話沒說,諸位細心去體會這個意思。
『室』』是房間,房間裡面埋藏著寶藏,你自己忘掉了,得不到用處,還過貧窮的日子。這個比喻就是比喻無量無邊的般若智慧,『蘊在眾生』,蘊是蘊藏,藏在眾生。『名如來藏』,藏就是藏的意思。我們再看底下經裡面,這引用經文,這就是《如來藏經》這一段的經文:
【譬如貧家。】
貧苦人家。
【有珍寶藏。】
他家裡藏著有『珍寶』,但是他非常的窮苦。
【寶不能言我在於此。】
那個寶又不會說話,我藏在什麼地方,不會告訴你。
【既不自知。又無語者。】
那個寶,自己忘掉了,不曉得,那寶又不會說話,又不能告訴我們它在哪裡,那這個貧窮日子還得要過下去。
【不能開發此珍寶藏。】
這是比喻。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六道凡夫統統是像這個樣子的。
【如來知見。大法寶藏在其身內。不聞不知。】
『如來』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在哪裡?就在我們這個身上。我們這個身,就好比那個房間一樣,裡面藏的那個寶,寶自己也不會說話,我們也把它忘掉了。我們本身跟佛沒有兩樣,確實像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我們本身的寶藏,『大法寶藏』。可惜的是『不聞不知』,自己完全不知道。
【耽惑五欲。輪轉生死。受苦無量。】
這就好比是貧窮,迷失了自性,沒有智慧,才貪戀五欲六塵。你要問貪戀五欲六塵有什麼不好?你還自己以為這是滿好的事情。那你要問問,現在那個吸毒的人,他說吸毒有什麼不好?迷惑顛倒在五欲六塵裡頭,比那個吸毒還可怕。吸毒之傷害,不過是一生一世而已,頂多是把這個生命送掉了。迷失了自家寶藏,貪戀五欲六塵,生生世世永遠脫不了輪迴,這才苦!所以這個苦果比吸毒可怕得太多了。誰知道?沒有人曉得。我們都把這個當作正常,都把這個當作好事,你說這怎麼得了?這就是沒有智慧,就是迷惑顛倒。
『受苦無量』,這是講六道裡面的果報,三善道苦,三惡道更苦。三善道的時間不長,三惡道的時間長,幾個人知道這個事情?只有佛知道。佛不迷,所以把這個事實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憐憫一切眾生,出現在世間,把這個事實告訴我們。
【是故諸佛出興於世。為開身內如來法藏。】
就是佛為我們開示,我們這個寶藏,我們迷失了,不曉得在哪裡,佛知道,他來替我們打開。打開了之後,我們自己還不認識,還得要他一樁一樁指示,這是什麼寶,值多少錢,那個是什麼寶,這還得要一個一個指示,我們這才能搞得清楚。所以佛對我們的功德是開示。開示之後,我們要覺悟,我們要能入進去;這個入進去,把這個寶物拿出來,我們得到受用,再不過貧窮的日子,這就對了。所以老師為我們開示,我們要有能力悟入。
【九喻中。】
這九種比喻當中。
【餘八取意引之。】
其他八種比喻,底下一條一條來給我們簡單的介紹出來,就不引經文了。前面第五,這是把經文引出來。如果諸位要看經文,你就去讀經,就是《如來藏經》。其餘的八個比喻,下面就把它的內容簡單的提示我們。第一個是:
【蓮華萎變。】
萎是枯萎了,蓮花枯了,褪色了。
【內有化佛。結跏趺坐。】
這第一個是這麼個比喻。蓮花雖然枯了,裡面有化佛。比喻什麼?
【法合云。】
這是比喻說法裡面:
【我觀眾生諸煩惱中有如來智。雖在煩惱。常無染污也。】
蓮花比作眾生,枯萎比作煩惱。佛在蓮花裡面,在那裡打坐,比喻本性的般若智慧。換句話說,本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絕對不隨我們煩惱生死輪迴有所改變,這就是真的。在楞嚴會上,世尊給我們講,生死之中,有不生滅性。我們這個身是生死,生死的身中,有不生滅性。波斯匿王聽了覺悟了,高興得不得了,真正曉得,這真的我原來是不生不滅。這個身之生滅,就像穿衣服、脫衣服一樣。我們這個衣服髒了,破舊了,我們曉得脫一件,再換一件新的。那個真我,這個身體就像一件外衣一樣,老了,衰退了,不要了,馬上再換一個新的。他就那麼樣的自在,所以既不貪生,也不怕死,知道生死是幻化,實在了不可得。覺悟的人對生死看得就像穿衣服、脫衣服一樣,自在之極。迷的人是,因為他執著,認為這就是他自己。好像一個人迷了自己,把衣服當作自己,這不能脫,脫了可不得了,他迷,那樣的迷人。這是第一個比喻。第二個比喻說:
【蜜在巖樹。群蜂圍繞。智者方便。除蜂得蜜。】
這第二個比喻。那『法合』裡面,這就是把蜂比作煩惱,蜜比作智慧。把蜜蜂趕走了,你才能夠得到蜂蜜。換句話說,你必須把煩惱趕走了,智慧才能現前。換句話說,你有煩惱就沒有智慧。智慧並沒有失去,煩惱障礙了智慧,智慧不能現前,所以煩惱叫障,二障之一,叫煩惱障。障什麼?障礙了智慧不能現前。我們真的把這個事情認清楚了,從今之後不生煩惱。這不生煩惱就生智慧,這是一定的,不生煩惱就生智慧。譬如說,從前人家罵我很生氣,幾天氣都消不掉,這是愈氣愈痛苦,現在知道了,他罵我,我不生氣了。為什麼?他罵別人,我為什麼不生氣?他罵我,我接受了,才生氣;他罵別人,我沒接受。那你聽到罵我,就跟聽到罵別人一樣,這不接受,不接受就不生氣了,這就是智慧。這舉一個例子,以開其餘。第三個比喻:
【粳米未離皮糩。愚者輕棄。智者精之。當為御食。】
『粳米』是糙米,米上面那一層皮沒有去掉,愚人他說這個東西不能吃,就把它丟掉,不知道那個薄薄的皮,我們把它去掉之後,就是好米。所以有智慧的人,他不肯輕棄。他把這個米舂熟,把那一層皮去掉,那個皮就是糠,糠皮去掉,好,精米就得到了。這個比喻很容易懂。那一層皮就比喻作煩惱,這個精米就比喻作智慧,智慧在哪裡?智慧就藏在糙米的裡面。第四個比喻:
【真金墮不淨處。經歷多載。真金不壞。】
金是七寶之一,人為什麼寶貴它?就是它不變,它顏色不變,不管把它放在什麼地方,放的時間再久,它也不會變,這是一般人重視,這是稀有之金屬。把它放在不淨的地方,不乾淨的地方,把它放在糞坑裡面,放上幾百年,它也不會變,也不會壞。把真金比喻智慧,把不淨的地方比作煩惱,它在煩惱裡面,智慧是不起作用,這是真的,不起作用,但是它並沒有失掉。所以九種比喻都告訴我們,真正的智慧永遠不會失掉的,就在我們自己身上。第五個比喻:
【貧人宅中有珍寶藏。即上所引。】
這就是前面所引的。
【六如菴蘿果。內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合云。】
這是法合說。
【如來智慧在無明殼內。如果在核內。】
這個『菴摩蘿果』,佛在經上常常用這個做比喻。這到底是什麼東西?講經的人,大概比較上留意一點。從前道源老法師在世的時候,因為他一生都是講經,台灣開放到外面去觀光,許多人到印度去朝聖,回來帶了恆河沙,很多東西沒有見過的,經上有的都見到了。那他也很有興趣,跟著朝聖團到印度去。他是個講經的法師,經上有兩樣東西,始終一生都沒搞清楚,一個菴摩蘿果是什麼?不曉得。還有個醍醐,醍醐灌頂,醍醐是什麼?他到印度去,特別去問這兩樁東西,問菴摩蘿果,那印度人拿來了,拿給他一看,恍然大悟,我們台灣很多,芭樂,這菴摩蘿果,這搞清楚了。真的經上講生熟難分,它是生熟難分。印度大概是這一種果實很普遍,所以釋迦牟尼佛,這個比喻都是引用最常見的,一提到大家都懂。醍醐是什麼?原來就是我們現在所吃的那個沙拉,牛奶提煉的,那個醍醐拿來才知道,我們台灣也有,常常吃,他不曉得這個。佛世的時候,這叫醍醐。這是舉比喻,它的果實藏在果皮之中,比喻這個,比喻如來智慧在無明殼內。無明是障礙,煩惱是障礙。無明就是所知障,煩惱,這個煩惱本身也是障礙,所以所知障、煩惱障兩種障礙,障礙了如來的智慧,本性的智慧。第七個比喻說:
【有人持金像往於他國。途遇險難。懼被劫奪。弊物裏之。令人不識。此人命終。像棄曠野。行人謂為弊惡之物。得天眼者。去弊得金。】
這第七個比喻,也不難懂,把『金像』比作如來智慧。一個人帶了有貴重的寶物,又有遠行,路上有險道,總是怕別人搶劫,那用什麼方法?必須要把它偽裝起來,把它裝在一個破爛,或者是破爛的袋子裡面,人家一看,這不值錢的東西,沒有人要。那不久,這個人死了,死了,這個像被這些破爛東西包裏起來,丟在『曠野』。一般人看到這個破爛東西,不知道裡面有寶物,沒有人理會。『得天眼者』,得天眼通的人,他看一切東西沒有障礙,他能夠看穿,知道那個破包裏裡面有真金,有寶物。他把它打開,這個金像他就得到了。這個比喻也很好懂,比喻如來智慧在我們無明煩惱這一種弊物包裏之中。雖然裏在這裡面,如來智慧並沒有消失,也沒有變質。幾時你覺悟了,把無明煩惱斷掉了,你的智慧就現前了。第八個比喻:
【有一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女人不知。自為下劣之想。】
這個比喻也不難懂。這個『貧賤醜陋』的女人,比喻我們六道輪迴身。我們不要認為,我們長得還不錯,很美。你要是看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上講的貧窮乞丐在帝王身邊,他兩個人一比,那就顯得非常的醜陋,這我們能夠想像得到。人間帝王要跟轉輪聖王一比,那人間帝王就像乞丐一樣。轉輪聖王要跟天王(欲界天王)一比,也像乞丐在帝王邊一樣。那這樣比來比去,比到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王,要比起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下下品往生的人,那個天王也像乞丐一樣,也像此地一樣,貧賤醜陋。西方世界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佛在經上方便說。說真的,我們也沒見過,想也想不到。所以大經上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而且好裡面有無量光,光中無量化佛,你說這個多殊勝,多莊嚴。這是用這種比喻。所以我們要曉得,六道之身,縱然是人王、天王,實在講也是貧賤醜陋。
世法裡面,人王、天王如果講貧賤醜陋,我們不相信,用佛菩薩眼光一看,我們就相信了。貧是沒有智慧,賤是沒有地位,他是凡夫。菩薩有三賢十聖,那是他的地位;凡夫連小乘初果,這最起碼的地位都沒有,沒有地位就是賤,沒有智慧是貧,沒有福報是醜陋。所以你從佛菩薩那個角度上一看,他真的,『眾人所惡』。那是聖賢人,這是比喻,聖賢人所惡。雖然如此,她懷孕了,她肚子裡面懷的是貴子,這個小孩將來長大了是轉輪聖王。轉輪聖王裡面最殊勝的金輪聖王,為什麼曉得他是金輪聖王?下面講,『王四天下』,這個醜陋的婦人不知道,不曉得她是金輪王的聖母,她不曉得。自己走到外面自卑感很重,總覺得樣樣不如人,常生卑劣之想。這是比喻我們凡夫,確實我們自卑感很重,我們怎麼敢比諸佛菩薩?哪裡曉得,如來藏,諸佛的智慧德能就含藏在我們這個醜陋的臭皮囊裡面,我們不曉得。我們真的知道了,與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所以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生佛平等。這是真的,這個是事實。第九個比喻:
【鑄師鑄真金像。成已置地。外雖燋黑。內象不變。開模晃耀。】
這比喻到此地。譬如冶金匠,他用黃金鑄造一尊佛像。鑄造好了,那個模子並沒有拆掉,還在模子裡面。那個模子當然不太好看,他這個像在模子裡面,模子沒有打開。就連像連模子一起埋在地下。外面看起來『燋黑』,很難看,誰也不想要這個東西。可是裡面的金像不變,你把這個模子打開,那個金像就放光了。這也是比喻,把金像比喻作如來智慧,把模子比喻作煩惱、無明。九種比喻都說明,我們無明煩惱裡面,含藏著有真如本性。
比喻只能比個彷彿,實在沒有法子比得恰當。因為如果照這個比喻來說,確實是真的障礙了。事實是怎樣的?事實,我們真如本性、智慧德能,並不是完全障礙。一樣的起作用,在眼能見,在耳能聽,在鼻能嗅,在舌能嘗,哪樣不起作用?所以禪家說「放光動地」,可惜是自己不知道,不知道這就是佛性,不知道這就是本具的般若智慧,不知道這個東西就是本人,禪家所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不曉得這個東西就是。這不知道,這就叫迷,起不起作用?起作用。但是迷了,起的作用就小,起的作用就有障礙。如果是覺悟了,這個作用廣大無邊,沒有障礙。所以迷悟都起作用,不像這個比喻,比喻藏在裡面的時候,它真的不起作用,必須拿出來才起作用。所以比喻始終不能比得恰到好處,只能比個彷彿。
【九喻一一法合也。】
在經文裡面,每個比喻都有『法合』,說明我們的智慧德能就含藏在無明煩惱之中。因此,學佛、修行,學佛學什麼?學佛是學覺,我知道,真相搞明白了;修行就是斷煩惱,破執著。煩惱執著一破,我們本性的智慧德能就現前了。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為什麼難?就是因為這個煩惱已經養成習慣了。習慣成自然,要把這個習慣改過來,的確是不容易。剛才我在吃晚餐的時候,有個同修告訴我,說他很想早起,起不來,每一天都九點鐘才能起床,為什麼?從小就養成這個習慣了。可見得,習慣要改過來不容易。我們這個煩惱、這個習慣,不是這一生,生生世世,無量劫以來,就養成這樣堅固的習慣,現在要把它改過來,太不容易了。所以一定要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他才有很大的勇氣決心,一下把它改過來。改過來,就成功了。隨著從前的習氣,這都是毛病,都是錯誤的。把錯誤的行為,今天徹底改正過來,這叫做修行。所以會改的人,從心地改,從思想見解上下手,把錯誤的想法、錯誤的見解糾正過來,這叫從根本修,這叫會修。再看下面一段,這個比喻到此地是一個段落。
【下總校量功德云。】
做一次總的比較,比較功德。
【供養過去恆河沙佛。乃至造恆河沙七寶臺。高十由旬。日月如是。乃至五十恆河沙七寶臺。供養恆沙如來。】
我們先說這一段比喻。這個比喻講得長,《無量壽經》裡的比喻說得短,說得好懂。我們通常一般人曉得,供養佛,功德很大。供養一尊佛,功德已經就不可思議了。我們在經典裡面讀到,過去的人,供養辟支佛一餐飯,辟支佛來托缽,恭恭敬敬供養他一缽飯,得的果報是九十劫不受貧窮的果報。那還是辟支佛,辟支佛是緣覺,說老實話,還沒有見性,比阿羅漢高一等,比圓教初住菩薩差遠了。那個得的福報都那麼大,要供養一尊佛還得了!佛示現在人間,釋迦牟尼佛每天也出去托缽,這恭恭敬敬供養佛一缽飯,那個福德決定超過供養辟支佛。供養一尊佛,得這麼大的福報,要是供養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這個福、功德還得了嗎?諸位要知道,這個地方是講的假設、比喻,不是真的。真的恆河沙數這麼多佛,你到哪裡去找去?你找不到。這是先說,供養聖賢人福報很大,功德很大。
第二就是『造七寶臺』。臺是什麼?臺是佛講經的處所,就是講台。講台總要高一些,下面聽眾在講台下,他才能看得清楚。這個意思就是建道場,講經說法的道場。道場,能講經說法,不曉得有多少眾生在這個道場開悟,在這個道場得度,這樣的功德絕對不亞於供佛。那造了多少七寶臺?也造『恆河沙』數七寶臺,而且這個台造得很高。多高?『十由旬』。一由旬,我們講最小的,四十里,我們中國華里四十里。十由旬,四百里高,這已經到了太空。這也是假設的,建築這樣高的七寶臺。造多少?恆河沙數這麼多。
『日月如是』,不是修一天、兩天,天天這樣修法,每天都供養恆河沙數諸佛,每天都建造恆河沙數的七寶臺,天天都在造。『乃至五十恆河沙七寶臺,供養恆沙如來』,照經上這個說法,他的功德利益沒有法子想像。想像都不能,那怎麼能說得出?無法計算,也沒有法子說。下面說:
【不如有人樂喜菩提受持此經。乃至一喻。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也。】
前面所講的那一種供養,建造道場修福,福修得再大,只是人天福報,不能超越輪迴。所以《無量壽經》上講「假使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跟這個意思完全相同。這是給我們說明修慧的重要,修福不能解決問題,不能幫助我們超越六道輪迴;要想超越六道輪迴,要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定要修慧。所以戒定慧三學重要。
可是諸位要知道,戒學是手段不是目的。戒學的目標是得定,那修定,為什麼要修戒?你要不守戒,定很不容易得到。戒律是把你一切貪愛的門,把它關住,心慢慢才得定。所以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好了,心都不想了。什麼都不想了,慢慢就能夠定下來,所以它的目的是得定。定還是手段,所以得到定,就不要歡喜住在定裡面,那就錯了。定的目的是開慧,慧才是學佛真正要得到的東西。所以小乘人,阿羅漢、辟支佛,他就住在定裡頭,他得到定,定好,定快樂,不想捨離。好像我們上這個講堂來,咱們講堂在三層樓,他到第二層樓,不錯了,很好,他不願意再往上去了,他永遠得不到。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持戒的人,戒律很精嚴,戒持得很好,不能得定。把手段當作目標,好像我們上樓來,手段是什麼?樓梯。他爬上樓梯,他就不想下來,也不想上去,在樓梯上住上了,這個人很愚痴。許多持戒的人都是這個情形。自己持戒得很好,看到別人破戒,看到別人不持戒,他就輕視別人,瞧不起別人,他有這種煩惱現行,他還能得定嗎?不能得定。
所以六祖大師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修行是修我自己,不是修別人。見到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自己沒有過失,怎麼會見到別人過失?那就怪事了。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沒有看到一個眾生有過失,看到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為什麼看不到眾生過失?因為他本身沒有過失,看不到過失。只有本身有過失,才看到別人過失。別人過失一起來,把自己過失勾引起來了。自己沒有過失,外面什麼樣過失,我裡頭沒有,沒有反應。只有自己有毛病,看到外面,馬上就反應出來。這是真正修行人要覺悟的,真正修行人要知道的。每天反省,我怎麼又見到別人過失了,見到別人過失,就是自己過失,自己怎麼是老有這種毛病。
所謂過失什麼?就是前面講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是外面境界、是非好醜不明瞭,明瞭,清清楚楚,心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一切好醜境界,在我心裡是平等的。自己心永遠保持清淨,這就對了。如果自己修行,稍稍有一點成就,貢高我慢起來了,那修的結果是什麼?他證果了,證的是煩惱果。傲慢是煩惱,你看貪瞋痴,底下就是傲慢,他所證的果是貪瞋痴慢。貪瞋痴慢的果報在哪裡?在三惡道。現在證的是花報,貪瞋痴慢,將來果報在三惡道。這修的是什麼行?完全是顛倒錯誤,這些弊病,修行人很容易犯。自己沒有一點功夫,還很謙虛,說我不如人;稍稍有一點功夫了,就覺得自己不得了,愈修煩惱愈重,愈修習氣愈深。初學的時候,對人很謙虛;學了幾年了,那個眼睛慢慢長,長到頭頂上去了,看不到人了,瞧不起人。凡是這一類的人,我們不要去管別人,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為什麼?別人與我不相干。他修行成佛了,我成不了佛;他墮地獄,我也不會跟他墮地獄。
所以外面境緣,實在講,與自己了無干涉,要緊的是自己。自己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們心態反應出來的是什麼?這個關係太大了。如果在境界裡面,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我們的反應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覺而不迷,這就證明自己修行確確實實功夫得力,是一個真修行人。如果在一切境緣當中,境,佛法裡面講這個境界,就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中國古文裡頭用的這個字很簡單,現在講就是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面對著這些境界,我們還分別執著,還起心動念,這就錯了。我們怎麼修,談不上功夫,為什麼?被境界所轉。被境界所轉的是凡夫;不被境界所轉,那就叫聖人,《楞嚴》上說得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同如來,就是成了如來,就成佛了。佛與大菩薩,他們的本事就是不受環境所轉,不為境界所動,這就是定慧成就。這個經上跟我們說的,修福不如修慧,修再大的福報,不如有一個人,這個『樂』,是愛好、歡喜,愛好歡喜『菩提』,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悟,喜歡智慧,愛好覺悟。
『受持此經』,這裡面重要的字眼,就在受持。什麼叫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我把這個經送給你,你接受了,是不是叫受持?不叫受持。如果受持是這麼簡單的意思,我們每個人都受持了。你要真正懂得受持的意思,想一想,我們從來沒有受持一部經。受是接受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我們對這個經上的理論有沒有真的明瞭?真正通達明瞭,這是接受了。經裡面所講的教訓、修學的方法,我們是不是完全做到了?沒做到,沒受,沒接受。要把它真正做到,才叫做接受。經中所講的境界,我們有沒有契入?沒入佛菩薩的境界,沒接受。可見得,受持不簡單。真正一個受持的人,他必然是心同佛心,願同佛願,德同佛德,行同佛行,這才叫全盤接受過來。也就是每部經最後一句話,信受奉行,信受奉行才叫做受持。不但盡形壽依教奉行,菩薩發的心大,生生世世盡未來際劫,都是信受奉行。特別在本經,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不是盡形壽受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永遠的受持。依照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教訓,去認真的修學,所以他所得的功德超過前面所講的那個比喻,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依教奉行,決定了生死,出三界,圓成佛果。這哪裡是一個世間福德之人,包括摩醯首羅天王也不能夠相比。
這下面說得尤其好,不僅是受持這一部經,『乃至一喻,所得功德』,像經中講的這九個比喻,真正有一個比喻徹底明瞭,徹底能照做了,那個真實的功德都不可思議。兩個比較一下,就像《金剛經》上講,受持一句偈,功德就不可思議了,何況全經?何況是一切經?一切經有沒有方法受持?給諸位說,有方法,抓到綱領,就統統得到了。像個衣服,拉到領子,一拿,這衣服就很順,很順暢,全部就拿到了。而一切經的綱領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在外頭聽到不少人,說我修淨土已經迷了,有人批評我,說我已經迷了。這個事實,我清楚,他不清楚。我一點都不迷,迷了的人決定不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的人決定不迷。為什麼?古大德確實做了一番仔細的去比較,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我們今天稱為《大藏經》,一切經裡面,我們去把它選,哪一個第一?《華嚴經》第一。《華嚴經》跟《無量壽經》比一比?這《無量壽經》第一。為什麼說《無量壽經》第一?這都有根據的。《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圓滿;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華嚴》就不圓滿。《無量壽經》自始至終統統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性相因果是《華嚴經》的歸宿,那它當然是第一,這個不假。
《無量壽經》我們現在選用的本子,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本子,他把全經分成四十八章,這四十八章哪一章第一?第六章第一。第六章是什麼?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轉告我們的。世尊轉告,跟阿彌陀佛親說,沒有兩樣。所以那一章經是阿彌陀佛親自所說的。四十八願有四十八條,四十八條當中,哪一條第一?再找,慢慢找,把第一的第一找出來。古今大德公認,第十八願第一。第十八願講的是什麼?十念必生。念什麼?念阿彌陀佛,這才把第一找出來,原來阿彌陀佛是第一的第一,沒有再上了。一句佛號統攝一切法門,我們不念這個,念什麼?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部《大藏經》統統念圓滿了,你要《大藏經》從頭到尾念一遍,你要念多少天?那叫笨念,我們聰明的念,阿彌陀佛,你看念完了,一部《大藏經》念完了。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念十萬部《大藏經》,誰有這個能力?我有。諸位在這樣校量之下,你才真正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在整個佛法裡面,它佔的是什麼地位。
所以學禪,古德就說過,一句彌陀,就是無上深妙禪。你要學密,昨天我有個老同參,趙福崇居士來看我,他來問我,他學密宗,念咒,念得很辛苦。他來告訴我,我勸他念阿彌陀佛。我告訴他,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神咒,是咒中之王。你們密宗所有的咒子都不如這個咒子靈。一切咒沒有這個咒的功德大,他不知道。我說我叫你學密,我傳你無上神咒,「南無阿彌陀佛」。你看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密宗是龍樹菩薩開鐵塔,見到金剛薩埵菩薩,就是金剛手菩薩,把密法傳給他,龍樹菩薩傳出來的。金剛薩埵菩薩是誰?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普賢菩薩自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所以普賢是密宗的始祖,,他念阿彌陀佛往生的,他念的是咒中之王,你們善根淺少,傳給你的小咒,讓你們去念念。到你幾時大善根、大福德現前,看看你,你這一生有資格成佛了,再把咒王傳給你,阿彌陀佛。看看你,緣分還沒到,沒有資格成佛,傳給你什麼楞嚴咒、大悲咒,叫你去慢慢去念,安慰安慰你而已。哪裡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所以真正認識清楚這一句佛號,實在講,太少太少了。今天念這個佛號的人很多,念這佛,真正有什麼好處,說不出來,怎麼能叫人家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實實在在不可思議,《華嚴經》是什麼經?《無量壽經》的註解。
所以受持一偈一句,功德都不可思議,是『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也』。這個功德比較,沒有法子比較。我們才知道,這個法門之殊勝,才真正肯把所有一切法門捨掉。我自己入這個境界,才體會到蓮池大師,才曉得蓮池大師講的那兩句話真正的用意,他說「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為什麼?三藏十二部裡頭去悟,剛才講了,笨人,笨法子。蓮池大師這下開悟,聰明了,一句阿彌陀佛,就把三藏十二部念完了,這是聰明人,聰明方法,他得到了。得到,一定取這個法門,所以大師晚年,就是一部《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其他,他什麼法門都沒有。
他住在杭州,曾經杭州有一年大旱,不下雨,乾旱,老百姓非常之苦,農作物沒有收成。地方的官員都是信佛的,都是皈依三寶的,知道蓮池大師真正有修行、有道德,請他求雨。我們佛門裡頭有求雨的儀式,禪門日誦裡面就有,就有這個儀規。求雨的一套儀規,蓮池大師不用,他找到來的時候怎麼辦?他說好!他老人家拿了個引磬,他說你們大家跟到我,就念阿彌陀佛。到這個田野裡面去念,這很奇怪,他念到哪裡,那個地方雨就下在那裡,雨真的被他求到了,什麼儀式都沒有,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所以諸位要是真正相信,真正不懷疑,你要是有什麼病痛,有什麼災難,你就老老實實念這句阿彌陀佛,也不要找醫生,也不要吃藥,念個幾天,什麼病都念好了,都沒有了,你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你一天比一天年輕。所以這個法門,我是講真話,這法門不老、不病,還不死。好,我們今天就說到此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
今年,我們這一座就到這個地方告一個段落。這幾天我在景美,有個同修找我的麻煩,要我講《觀無量壽經》,要一個星期講圓滿。那只能夠做最精簡的方式來講,提綱挈領的講,不能詳細講。但是有好處,都是經典裡面最重要的,精華的部分。講到十二號圓滿,十二號是星期三,星期五、星期六,好像是十四、十五。十四、十五是星期五、星期六。我們在景美那邊照樣講《無量壽經》,講《無量壽經》講到十五號。十六號,我到美國去,我去一個月,大概在元月二十號左右,我就回來。去主要的,現在那邊有幾位同修,利用那個道場進修,我要把修學的方法告訴他,這是一樁要緊的事情。
另外,就是我們要建一個念佛堂,做為將來大家都可以到那邊去進修,只要你們有假期。但是我們的道場,最大的容量是三十個人,不能超過三十個人。所以希望諸位同修,可以利用這個道場。你們如果有假期,到美國去住一個月、兩個月,倒挺好。到那裡去,等於說是閉閉關、禁禁足,老實念佛,在那裡讀讀經。短時間把這個身心靜下來,對於身心的健康,修學的進步都有好處。
好,我們念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