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五十八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58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七十九面倒數第三行:
【疏。光明遍照等者。佛寶也。】
註解到這個地方才正式為我們解釋歸敬偈,這首偈子。前面那麼長的一大段,都是給我們介紹三寶。歸到本文之後,先說法寶,再說佛寶。這是第二句『光明遍照』,這句是講的佛寶。
【梵語毘盧遮那。此云光明遍照。此就新梵語翻也。若準舊梵語翻。毘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寂屬法身。】
這個註解註得很詳細。《華嚴經》上,跟我們講佛有三身,毘盧遮那佛是法身。『毘盧遮那』是梵語,新舊兩種翻譯,意思是大同小異。新翻作『光明遍照』,舊翻作『遍一切處』,這個意思是大同小異的。佛經裡面所以稱為新舊翻譯,是從玄奘大師這個時候說起。玄奘法師回國所譯的經叫新譯,玄奘大師以前所翻的,都叫做舊譯。這個新舊是指的奘法師。講新譯,就是玄奘法師他們所翻的,翻作光明遍照。從這兩個新舊兩譯來看,正是《彌陀經》裡面講的,無量壽、無量光。光明遍照就是無量光的意思,遍一切處就是無量壽的意思。可見得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如果就意思上來看,就是法身如來的名號,法身如來的聖號。所以這句是指佛寶,佛寶是講『法身』。
【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屬在報身。若準梵文。即不如此。二種梵名。但新舊別。非分法報之異。故舊譯華嚴總名盧舍那。唐譯經中皆曰毘盧遮那。】
舊經就是《六十華嚴》,晉朝時候翻譯的。新經就是《八十華嚴》,唐朝實叉難陀所翻的。在舊經裡面說到佛,都是講盧舍那佛。《八十華嚴》裡面,才有『毘盧遮那、盧舍那』這樣的名稱,所以這個新舊譯筆不同,但是意思沒有兩樣。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前面一再說過,三身是一體,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名稱裡面把它區分出來,毘盧遮那可以說為法身,盧舍那可以說為『報身』。如果不分,毘盧遮那也可以說法身,也可以說報身。盧舍那也留報身的意思,也有法身的意思。這是我們都要曉得,梵文裡面含著有這個意思。
這是通常我們講法身,多半都是稱「遍一切處」。遍一切處是寂靜的意思。我們的心,心裡面離開了分別妄想,這個心就遍一切處。這就是法身本體,又叫做真如本性。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修學的目標,一般人都知道成佛是我們的目標。什麼叫成佛?恢復自性的體相作用,就叫做成佛。自性遍一切處,幾時我們的自性遍一切處,那就成佛了。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也遍一切處,這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也遍一切處,這就是報身的意思。報身是以智慧為身,法身是以本體為身,所以法身不生不滅,報身有始無終,有生無滅,應化身才是有生有滅。應化身的生滅,是依眾生的機緣,所謂是有感則現,無感就不現。所以法身實在講,就佛自身上來說,也是不生不滅的。他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現身,哪裡有感,哪裡就現身。《楞嚴經》裡面講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是應身。我們從相上來看,好像是有生有滅的。這是佛的三身。『唐譯經中皆曰毘盧遮那』:
【即三身十身通名毘盧遮那也。】
這是《華嚴經》上說的,《華嚴》統統用十代表圓滿。在《彌陀經》裡面,用七代表圓滿。所以這個字,不是一個數目字,代表圓滿的。那既然是佛,都稱為『毘盧遮那』。
【今此中用。即法報通稱。此最為正。】
這是就教學來說,法身、報身、應化身,把它分清楚,這才是正說,使初學的人有個很清楚的概念。說毘盧遮那的光明遍照,這是法身,盧舍那是報身,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這對初學人來說,有很清晰的概念,所以是『此最為正』。
【況此宗中。法報無異。同是一源。不同諸教有為無為別。】
這一小段的。《華嚴》是一乘圓教,所以三身是一體的,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雖然說有三身,實際上是一體的,所以『說法報無異』,三身無異,『不同諸教』。別教以前,他們分得很清楚,為什麼?他們非常著重在事相上辨別。圓教是體會它的體性,不重視事相,這是圓、別不同地方就在此地。
【又據此大經。及一字頂輪王經。釋迦毘盧及一切義成等。皆是異名。故知三身更無別稱。但是古德義說也。故知此中不錯用也。】
這幾句說得很明白,為什麼祖師大德要給我們細說這三身?身確有這個意思在,但是實際上是一而三,三而一。這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下面這給我們解釋:
【言光明遍照者。謂常寂光遍一切法。如鏡之明。像像皆遍也。】
這句話裡頭含義很深,諸位一定要知道,經裡面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我們本人。即使清涼、宗密的疏鈔、註解,也是字字句句都說到我們自己,所以這個關係非常的密切。『常寂光遍一切法』,常就是不生不滅,這是說的本體,就是自己的本性。寂是相,本性是什麼樣子?本性是寂然不動,光是它的作用。光就是智慧,它的作用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明,一切智,這叫常寂光。所以它是遍一切法,為什麼?一切法都是常寂光裡面變現之物。也就是說從我們真如本性裡面變現出來的。宗門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常寂光就是心,一切法是心所現的,心哪有不知一切法的道理?心不知一切法就迷了。所以迷什麼?迷失了自性,不是迷別的。是迷失了自心,而不是迷失在境界裡面。因此從境界裡面學,是成不了佛的。那就是佛在經論裡頭常常給我們講,「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叫外道,大錯特錯。所以佛法是教我們從自性裡面求,求什麼?恢復常寂光而已。怎麼個恢復法?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恢復常寂光的方法。法門雖然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這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的。這四大類:第一個是參禪,這是一個方法,讀誦就是念經,是個方法,持咒是個方法、念佛是個方法。所以說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種;四種當中,最簡單、最容易的無過於念佛。
我們在講《無量壽經》、講《彌陀經疏鈔》的時候,常常提醒同修們,一定要把我們自己現前這些妄想執著統統換成佛號,念佛的要訣就在此地。不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裡面滿滿的妄想執著,這就是迷。這些妄想執著把自性喪失掉了。現在用一句佛號,這句佛號,把妄想執著把它融化掉,把它驅除掉,使我們的心性重新恢復,也就是常寂光再現前。這是一切法門當中,確實念佛這個方法容易、簡單、穩當,不會起副作用。不起副作用,在佛門裡面講,不會著魔。下面兩句是個比喻,『如鏡之明,像像皆遍也』。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外面的境界相,樣樣都照在裡面。
【諸如來者。主伴互收也。舉一為主。一切皆伴。伴者不離主也。】
一切『諸如來』,到底哪個是主?哪個是伴?這不一定。在華藏世界,毘盧遮那是主,十方一切諸佛是伴;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主,毘盧遮那也是伴。這個諸位要知道的。佛法平等,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佛佛道同,無有高下,所以互為主伴。在我們娑婆世界,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毘盧遮那、阿彌陀佛都是伴。看在什麼場所,主只有一個,從這個地方也能看出佛法的和諧,沒有爭論,大家並不搶著要當主,不競爭的,彼此都互相謙讓的。在哪個地方,哪個是主,其餘的都是伴,絕對平等,沒有高下,也沒有先後。
這成了佛,哪個佛在先,哪個佛在後,沒有。經上給我們講成佛先後,是對我們凡夫說的,凡夫因為分別執著!就給你說先後。真正成了佛,決定沒有先後。為什麼他沒有先後?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了。有先後,當然就有分別執著;有大小,也有分別執著,所以佛沒有大小,佛沒有先後。離開了一切分別執著,才是真平等,那個心才叫做真正的清淨。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要修學的。你學佛,學什麼?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把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把這個東西修掉而已。這些東西實在去不掉,去不掉,就用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所有一切念頭起來,統統歸阿彌陀佛,一切妄想執著統統變成阿彌陀佛,這就行了。
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那幫人,所以他說,與五十二同倫,就是他們那一幫。他那幫人,只用一句阿彌陀佛,就用這個方法,他不用別的方法。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他講得清清楚楚!五十二同倫,「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從初發心,一直到成圓滿究竟佛果,這真正是簡單到了極處。不但在這世間法裡面,他不染著,心裡頭沒有牽掛,乾乾淨淨;一切佛法裡面,他也把它放下,也做到乾乾淨淨,心裡面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別無一物。這是大勢至菩薩這幫人,他們所修學的方法,真正值得我們修學。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認為大勢至菩薩才是淨土宗的開山祖師,是第一代的祖師。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凡夫裡面,主伴當中是有分別、有執著的,認為主是尊,伴就要差一點,不曉得佛法裡頭是平等的,可以互為主伴的。這是說佛寶。
【普賢文殊海會尊者。僧寶也。】
這句是講『僧寶』。所以歸敬偈三句裡面,第一句是法寶,第二句是佛寶,第三句是僧寶。『普賢、文殊』是華嚴會上的兩大菩薩。《華嚴經》上稱普賢為華嚴長子,文殊為華嚴庶男,這都是表法的。佛門裡面表法,常用的是一佛、二菩薩。佛是代表性德,代表本性,本來具足,菩薩代表修德。雖然性德是本來具足,譬如說常寂光,這三德是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如果沒有修德,常寂光我們得不到。常是不生不滅,寂是心地清淨,不起一念,光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這三樣東西都沒有,這迷了。迷失了本性,那要靠修德來恢復。所以菩薩代表修德,修德就是從體起用。起作用,用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大用,可以把它分成兩大類,就都包括了,一類是智,一類是行。佛門裡面講,解行相應。智就是解,行就是要把它做到。王陽明的哲學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解行並重這句變過來的。王陽明是個佛教徒,他這個智慧是從佛門裡面得到的啟示。所以他把它變一變,成為陽明哲學,其實是佛門裡面的解行相應。
可是這兩位菩薩排列就有關係,你看他怎麼個排法,就知道他偏重在哪裡。普賢菩薩擺在上首,文殊菩薩擺在下方,這樣擺法,就是這個法門,這個宗派,偏重在行。如果說文殊菩薩擺在上首,普賢菩薩擺在下首,這個宗派偏重在解。像我們這邊西方三聖,上首排的是觀世音菩薩,下首排的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實行,所以淨土這個法門重視行門。這是佛教裡面普通的常識。雖然是一佛、二菩薩,菩薩擺的這個位置,代表這個行門所崇尚的。當然解行是要並重,可是偏重在解,或者偏重在行,每個宗不一樣。『海會尊』,尊就是尊者,對菩薩的尊稱。海會是指大眾。菩薩大眾之多,就像大海水滴一樣,數不盡的,這些統統是僧寶。
【二聖為海會菩薩之尊也。】
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首領,像班長一樣,尤其是尊貴。
【又望能歸之人。即指海會菩薩是我之尊也。】
那能皈依的是誰?是我自己,這點諸位要特別留意。《華嚴經》是一切經裡面最完備、最圓滿的經典,無論在理論、方法、修學都講得究竟圓滿。佛法裡面修行,修行人只有一個人,就是自己;自己之外,都是諸佛,都是諸菩薩。所以能皈依的是我自己一個人,諸佛菩薩是我所皈依的,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我們這一生才會有成就,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才能夠斷得了。用最謙卑的心態,皈依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是我們修學的依靠。
也許有人說我們現在業障很重,生在末法時期,一尊佛菩薩也沒有遇到,我們到哪裡去學去?沒有善財童子運氣好,他生的那個時代,都遇到這麼多佛菩薩,我們一個也遇不到。這個觀念,真是一個絕大錯誤的觀念,這就是迷。佛告訴我們,除自己之外,一切眾生就是諸佛,就是諸菩薩。我們就在這些諸佛菩薩日常生活之中來修學,修什麼?修常寂光。常寂光是從體上說的,性德,我們講修德,修德就是覺正淨。如果以《無量壽經》經題上,明白的標示,就是修清淨平等覺,就修這個。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念念回光返照,在境界裡頭,才起心動念,馬上就皈依到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三寶具足,就是真正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同體三寶、別相三寶、住持三寶,都在一句佛號之中,這個法子妙!這個法子就是修一念清淨,我二六時中,心裡只想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順境裡面念阿彌陀佛,逆境裡頭也念阿彌陀佛,歡喜的時候念阿彌陀佛,煩惱的時候還念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心清淨,念到心平等,那就是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念佛要這樣念法,功夫才得力。這一面念阿彌陀佛,心裡還在打妄想,那不成功。那就是古人所諷刺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那個沒有用處的。
所以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就是你沒有把一切境界歸到阿彌陀佛。這個能歸所歸,能歸是自己一個人,所歸的統統是諸佛菩薩。為什麼?真的是諸佛菩薩。因為只有諸佛菩薩才成就我三學、三慧、三資糧;只有諸佛菩薩,才成就我覺正淨,常寂光。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我都能從那裡回光返照,都能從那裡歸到阿彌陀佛。你想想看,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他不是佛菩薩,是誰!是真正的佛菩薩,一點都不假。不是說,我們把這個人當作佛菩薩,你把他當作佛菩薩,你還是有分別、有執著,他真的就是的。所以從一切境界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回光返照,回歸到自性。能這樣學,功夫當然得力,當然有成就。所以這一句說,『又望能歸之人,即指海會菩薩是我之尊也』。
【後會通。二聖菩薩數過剎塵。名著在經者亦有數百。遍歸二聖者。良有所以。二聖本尊總為三聖,託以表法。不徒然也。】
這段話講得很好。後面『會通二聖菩薩』的數量,那就沒法子計算了。『過』是超過,『剎』是大千世界,『塵』是微塵。超過無量無邊,大千世界微塵數。怎麼曉得?文殊代表智,普賢代表行,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曉得回頭,這個知道是智,回頭就是行。所以是一念覺,這是文殊;一念阿彌陀佛,這就是普賢。六塵境界裡面,無一不是文殊、普賢,這文殊、普賢遍法界。文殊、普賢不是一個人。這個諸位要知道。所以它是表法的,『託以表法』。經上所說一切佛菩薩的名字,所說的他的國度,所說他的道場,統統是表法的。
善財童子南尋參訪,所有善知識都在南方,這個南方也不是真正的東南西北,南也是表法的。因為中國這個地區是在赤道以北,南方就靠近赤道。它的相是光明的,南方屬於火,火的相是光明。赤道什麼?夏天熱!像我們現在如果到新加坡那邊,就靠近赤道,它那邊沒有春夏秋冬,它一年只有一季,夏天。我們有四季,它只有夏天。冬天那一邊,他們的氣溫還是三十一、二度,大概三十二度到三十四度的樣子,一年四季的溫差都差不多。所以那邊熱,象徵的光明。所以善知識住的地方都叫南方。不是說,除了南方之外,這個東方、西方、北方就沒有善知識,方方皆有。但是只要是善知識住的地方,我們都稱為南方,就是光明之方,就是這個意思。南代表光明,取這個意思,是表法的意思。
所以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你要去找這個人,大多數都沒有;你要找這些地方、城市,也大多數沒有。用現代歷史眼光,考古的眼光,那這部《華嚴經》就是神話、就是小說了。殊不知佛說法的善巧是意在言外。不能從言語、文字上得到佛法,一定要懂得它弦外之音,懂得它的表法。一切諸佛的名號,給諸位說,都是代表性德的。本性的德能無量無邊。一個名詞沒有辦法說的,說不盡的。所以一切佛號都是性德,一切菩薩名號統統是修德,集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菩薩,一個都不漏,就是我們自性的性德與修德,統統歸到一身去了。所以萬法歸一就是這個意思。一是什麼?一就是真如本性。在淨宗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一切萬法統統歸到一心。所謂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統統歸到自性。這是會通兩位菩薩的意思,他這個數量不可思議。
『名著在經者亦有數百』,經裡面所稱菩薩的名號也是很多的。那這麼多,在華嚴會上,用文殊、普賢這兩個名號,『遍歸二聖』,這是有道理的。『良有所以』,這是有理由的,不是隨便說的。像西方三聖,用觀音、勢至來表法。哪個不是觀音?人人是觀音,人人是勢至。《華嚴》裡面,用文殊、普賢來表法,人人是普賢,法法是文殊,所以一定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
《華嚴》,『二聖本尊總為三聖』,華嚴三聖。華嚴三聖,當中是毘盧遮那如來。我們頂樓的佛堂,就是供的華嚴三聖。這個佛堂的建立,有很多的感應。當時建立,我們用的名稱就用華藏講堂,用了這個名稱。華藏當然是講《華嚴經》的。華嚴三聖,我們從來沒想到,為什麼?不容易請到華嚴三聖。香港有位同修,送了四尊佛像給我們。這四尊佛像,他寫的是,有一尊是千手觀音,另外是三大士。好了,我們就運到台灣來,打開箱子一看,是華嚴三聖。他們送來的人也沒搞清楚,認為是三大士。我們這裡仔細一看,才知道當中是毘盧遮那如來,旁邊是文殊、普賢。他們那邊的人搞錯了,以為當中那一尊是觀世音菩薩,認為這個是三大士。所以這是華嚴講堂,這華嚴三聖自己來的,他是自己來的,這很不可思議。那我們仔細看看這個佛像,這是大陸上的,不知道大陸上哪個寺廟,都是供養過很多年的,因為它不是新的佛像。供養過很多年的,也許是文化大革命,共產黨把那些寺廟也不曉得是變成怎麼樣了,佛像把它搬到香港,當作藝術品去出賣了。我們香港同修,看到我們建新道場沒有佛像,發好心,送給我們。結果沒想到,正是華嚴三聖,跟我們講堂,跟我們修行這個法門完全相應,三聖都來了。
所以託以表法,『不徒然也』。文殊表智慧,權實二智,普賢表實踐,代表修行,所以他的十願,十願就是修菩薩行的十大綱領。通常我們講六度,菩薩修六度,《華嚴經》上開為十度,那是一般菩薩所修的,也就是成菩薩道。菩薩如果再要想成佛,那就得要修十大願王。六度、十度只能成菩薩,不能成佛。為什麼?因為與法性不相應。所以十大願王,每一願都具足十願。它願願可以互融的,好像十盞燈一樣,光光互攝,這奇妙無窮!而且願願具足十波羅蜜。所以菩薩不修十大願王,不能成佛。
那我們華嚴會上,也特別提醒同修,修行的次第要知道,要牢牢的遵守,決定不能夠躐等。尤其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普賢菩薩全部的經典,這一品。這一品經就是四十卷。我們今天讀的這部分,這是四十卷的最後一卷,清涼大師把它抽出來別行流通。那也是《華嚴經》的結論,總結,所以就非常的重要。讀了這部《疏鈔》,就等於讀了全部的《華嚴經》。《四十卷經》裡面,要把它配在四弘誓願裡面,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就是發菩提心。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善知識,第一句話就說,我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是說明,我已經發了普度眾生的大願,菩提心發了。菩提心雖然發了,不曉得怎麼修法?所以他提出兩個問題,云何修菩薩道?云何學菩薩行?菩薩是梵語,翻成中國字是覺的意思。道是存心,心是道。日常生活行為,這叫做行。換句話說,我不知道怎麼用心?我今天生活在這個世間,與一切大眾相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要怎麼用心?我應該怎麼做法?就問這麼兩個問題。每遇一個善知識都問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實在講,就是四弘誓願的後面三願。後面三願是講行門,所以第一願是菩提心,後三願是菩薩行,也可以說菩提行。
菩提行從哪裡修?先修斷煩惱。煩惱不斷,決定不能成就。古時候,你親近一個善知識,你想跟他學法,想他傳授給你,他首先叫你斷煩惱。煩惱斷盡了,才有資格跟他學法門。我記得禪宗祖師當中,是印度的祖師,不是中國的。達摩是第二十八代到中國來的。哪一代,我記不清楚了。這個祖師向他的老師求法,老師當然也是祖師,他教給他一個方法,他說你先把這個惡念斷掉。用什麼方法斷?就叫他每天觀察自己的念頭,給他兩瓶豆子,一個是黑豆子,一個是白豆子。他說你動一個惡念,你就丟一個黑豆子,到一個瓶裡面。動一個善念,丟一個白豆子。這樣子看看你一天有多少善念,有多少惡念?開頭的時候,那個惡念,黑豆子那個瓶,差不多都滿滿的,快滿了;那個白豆子的只有幾粒。他用這個方法,天天用這個方法修。修了幾年之後,這個黑豆子逐漸少了,白的就多了。又過幾年,黑豆子沒有了,完全都是白的。他找他老師去了,這個時候請教他老師,老師傳給他修行的法門,沒有多久,他證阿羅漢果。人家為什麼能證果?說老實話,心清淨了,沒有惡念。
我們今天念佛,念這麼多年,不要說一心,連一個功夫成片都做不到。毛病出在哪裡?絕對不是方法錯誤,方法是一點都不錯的。毛病出來是什麼?就是我們煩惱沒有斷。念佛的人,那個佛號就是那個黑豆、白豆。我們是不用那個東西,是用一句佛號。念頭起來了,就是黑豆,佛號下去就是白豆,就是把它壓下去了。念久了之後,這煩惱沒有了,念頭沒有了,就功夫成片了。念到功夫成片,才真正有把握往生,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三輩九品,中上品的功夫,就預知時至。
所以諸位能真正從這上用功夫,你心清淨了;心清淨,是百病不生,你不會有病。你有病,首先是心裡有病,心骯髒,心染污,這有病。心清淨,怎麼可能有病?今天上午,有個同修來看我,他年歲不大,最近在學氣功。他說他那個氣功的老師,確實是有一套,真的有一般人沒有的能力,他能夠飛。我說他能不能從台北飛到洛杉磯?不行。能不能從台北飛到高雄?也不行。那叫飛沒有用處,從樓上飛到樓下,是不是?雖然有很多能力,但是他還是很多煩惱,生活得並不快樂。所以他想一想,他說這些,他們叫俗術、法術,還是不如佛法,這是正確的,完全正確。
佛法不講俗術,也不講氣功。但是密宗修氣功,西藏的藏密,密宗學氣功。在中國所傳的顯教,都沒有修氣功的。傳到中國大乘佛法,不管是哪一宗,總而言之,它的方法手段不一樣,目標原則是一樣的,都是修心地功夫。所以宗門在明心見性,教下在大開圓解,淨土宗在一心不亂。這就是三皈依裡面,覺正淨,宗門是覺,走覺門;教下是走正門,正知正見;淨土宗是走淨門,就是心地清淨。我們選擇這個法門,曉得修什麼?修清淨心。心淨,身就清淨。我們這個生理,現在大家都曉得,無數的細胞組織的。這些細胞是什麼力量在那裡組合它?給諸位說,就是妄念,就是念頭。念頭這個力量在操縱。心地清淨,沒有妄念,這是最正常的組合。起了個妄念,就不正常了,它裡面這個組織也就起來變化。所以今天時髦的術語,叫改造體質。體質是真可以改造,這個提出來確實是很有道理。用什麼方法來改造?把妄念去掉就改造了,你的體質就恢復正常了,絕對不會有毛病。起心動念,那裡頭的組合不正常;不正常,那就有毛病。所以改造體質不需要用氣功,不需要用針灸、藥物、運動,都不需要,只要把妄想執著丟掉就行了。妄想執著丟不掉,把妄想執著換成阿彌陀佛,你的體質就改變了,就正常了。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光壽,你想想看,這個體質好不好?這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改造。只有念佛人才知道,不是念佛的人哪裡知道?知道了很幸運,但是要能夠用上,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知道了不能用,等於不知道。下面這段文,這講表法。
【今依三聖圓融觀略顯二門。一相對明表。二相融顯圓。】
這兩個意思,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圓滿。前面一段是從相上來看的,從跡象上來看;後一段是從性理上來看。那這個方法,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的理,它通一切法,所以學了很管用,通一切法。我們生活當中,馬上都用得上。
【初中。二聖為因。遮那為果。】
這從相對、從事上來說。菩薩是修德,是因;佛代表果德,修因證果!所以要修文殊智、普賢行,才能成就毘盧遮那的果報。
【果超言相。】
為什麼《華嚴經》上都沒有說到佛?《華嚴經》,你看從頭到尾,說法的都是菩薩說法,沒有看到佛說法。為什麼?佛是本體。本體離一切跡象,他怎麼能說法?本體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能說法,所以佛不說法。菩薩從體起用,起用就可以說法。所以在大經裡面,我們看到菩薩說法就是佛說法,菩薩要從體起用才能說法,這是講『果超言相』。超越言語,超越形相,所以只能從因上說。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上說。
【若悟二因玄微。則見果海深妙也。】
果在哪裡?果就在因裡面。因裡面真正悟入了,果就證得。這個地方講因與果是離不開的。不是我們世間的觀念,先有因,後有果。所以佛法表法用蓮花,這是實在是不得已,唯有蓮花是因果同時的。所以大家也不要看到那些形像就執著了,認為佛、菩薩一定是坐在蓮花裡面的,那就錯了。蓮花表出污泥而不染,表清淨,表因果同時,因果不二,它表這個意思。所以學佛的人所修的確實就是因果同時,就是清淨不染,這就好比是蓮花。只要『悟二因玄微』,這個深妙之果自然就現前了。
【二聖略為三對。】
這後頭文都很長。
【一能信所信對。】
『能信所信』,這是一對,相對建立的。
【言能信所信。表是因中。謂普賢表所信法界。即在纏如來藏。】
兩位菩薩,普賢菩薩,他代表的是『所信法界』。也就是說,本性本來具足的性德,本性本來具足的德用,它的大用,這叫『在纏如來藏』。現在你迷了,如來藏就是真如本性,纏是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好比他有煩惱纏縛他,他不自在了。
【故理趣般若云。】
就是《理趣般若波羅蜜經》。
【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
普賢的名號前面說過,諸位要記住。『普賢自體遍』,普賢的德行也遍,他的德行就是十大願王,願願遍虛空法界。
【初會即入藏身三昧者。意在此也。】
這要看全經,《四十華嚴》分為本會、末會,這個地方講『初會』,就是本會。本會裡面講,普賢菩薩『入藏身三昧』,意思就在此地。這是表所信。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給我們講信願行,信講了六個。六個信,第一個信自己,信自己本具普賢之德,這樣才行。第二才信他。這是佛門裡面講信的根本,跟其他宗教裡頭講的不一樣。
我上次在美國達拉斯,有幾位基督教的牧師來訪問我,他們看到我們是學淨土宗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說跟我們基督教很接近。你們要信,要信阿彌陀佛才能往生。我們信了上帝,就可以到天堂,他說我們同樣都是建立在信這一個基礎上,這很接近的。我就告訴他,我說不一樣。他說怎麼不一樣?我說我們信,是第一個相信自己,你們是第一個相信上帝,那怎麼會一樣?這不一樣,是不是?我們是相信自己,我們第二個才相信阿彌陀佛,他能幫助我們。你們始終就相信上帝,沒有辦法相信自己,這還是不相同。所以這個初會普賢菩薩入藏身三昧,表這個意思。
【文殊表能信之心。】
『文殊』是智,沒有智慧就不相信!你能相信這個法門,就是文殊智。尤其是我們這《華嚴經》最後一卷,最後一卷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這一卷經收在淨土五經之一,是淨土五經之一。《華嚴經》最後的一卷是淨土五經之一。這個地方的信,等於淨土宗的信。所以淨土宗能夠相信西方極樂世界,能夠相信念佛就能往生,這是文殊的智慧。你的智慧跟文殊菩薩相等,不比他差。文殊是菩薩當中最大智慧的,最大的智慧才能相信這個難信之法。對這個法門還不相信、懷疑的,他沒有具足文殊智慧。在這邊我們也看得很明白、很清楚。
【佛名經云。】
《佛名經》就是《萬佛名經》。
【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故。】
為什麼?你能夠發心學佛,是你的智慧現前,你覺性現前。你這個人如果不覺,這個人如果智慧不能現前,佛法再好,緣再殊勝,你也不可能進來。我們這裡講經,你們很遠地方跑來,我們隔壁鄰居他都不來。樓上住的人他都不下來,從來沒看到過。為什麼?沒有文殊智!這個很難。我們在景美講經,景美那一層樓住二十多家,大概好像我只看到我們那一層,只有兩家人來聽經的,其餘都不來,從來都沒見過。每天講經他們都知道,他都不過來看一下,沒有文殊智,這很可貴的。『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故』:
【善財始見發大心故。經云。出生一切菩薩。無休息故。】
這些統統是智慧。所以你能歡喜佛法,你能夠接觸佛法,能夠愛好佛法,能夠依照佛法修行,智慧現前。你自性裡面的智慧現前,文殊菩薩的智慧加持你。特別是這個淨土法門,確實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菩薩個個加持。我們這一生才能夠永脫輪迴,預知時至,自在往生。沒有這麼多菩薩時時刻刻幫助我們、加持我們,那憑自己的力量做不到的。所以它這個意思非常之深,這還是從跡象上說的;圓融裡面,那個味道就更濃了。
這三段我們只能講一段,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念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