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一集)  198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4-0031

  請掀開經本一百六十三面,第八行: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這一段文不長,包含的意思相當之多,我們也得在此地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我在上次將布施的意思說過了,「布施」是接引眾生的手段。

  第二條「愛語」,圓瑛法師在此地註解得很簡單,說:「以柔軟語,令眾生樂聞,易於受度」,這句話說得非常中肯。其實愛語裡面所包括的範圍很廣泛。「愛」的意思,是叫眾生喜歡聽,凡是眾生喜歡聽的,當然他容易聽進去、容易接受。諸位一定要曉得,在一切眾生當中,有的喜歡聽好聽的話,花言巧語,他雖然知道那不是好話,他也喜歡聽。有些人喜歡聽直話,雖然說得不好聽,但是沒有一絲毫隱瞞,都是說真實話,他喜歡聽。所以愛語裡面範圍就很廣泛了,每個人所愛的不相同,接引真的是要以智慧、以方便,目的是把他接引到佛門裡面來。在接引的時候,什麼樣的手段可以用?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只要把他引進門來就行了,這裡面善巧方便很多,可是它有一個不變的原則,那就是「愛護眾生」,是要叫他得最殊勝的利益,所以誘導他進門,可以用種種不同的方式,這是沒有限制的。

  第三條講「利行」。「利」是利益,「行」就是行持,這些行持對於眾生實在有利益,有利益他就樂意。如果我們所作所為對他沒有利益,他一定懷疑、一定加以排斥。所以學佛的人,無論是在佛法之中,或者是在世俗,我們在社會上從事於各種行業,這種行業一定是有利於社會的,有利於一切眾生的。譬如現代佛門裡面很重視慈善事業,慈善事業就是屬於利行。可是諸位要記住,佛門裡面慈善事業是攝受眾生,是引他入佛門的,並不是到此地為止,那就錯了。入門之後,還要叫他接受佛陀的教化,還要幫助他「破迷開悟,修行證果」,這是佛法的目的,所以慈善事業可以作為接引,它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方便,不是目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第四是「同事」,在《講義》的本子上都有。同事這一條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通常這一條是法身大士,就是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像《華嚴經》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有能力對一切眾生示現同類身,他們能夠變化,能化身。要度人道,他就變化成人來度我們,他也有能力到人道來投胎,那個投胎可不是業力來的。我們是「業力」來的,無可奈何,他是「願力」來的,他自在,我們不自在。他要是度畜生就到畜生道投胎去,他就有這個本事,於一切眾生現同類身,這叫同事。不但現同類身,而且還示現同樣的嗜好、興趣,這與一切眾生就很容易結合了。

  在這個裡面以種種方便誘導這些眾生入佛門,這就是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兩句話是總說,不但同事是這個意思,這個意思特別的多,就是前面所講的布施、愛語、利行也都是這個意思。我們平常講,未成佛之前要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而四攝法裡頭結緣的意思最為豐富,結緣的意思最多,這是講這四種法都是佛陀、菩薩們攝取眾生的方法。「攝取」這個名詞現在都不用了,講起來不好懂,就好比他辦學校招生的手腕,這四種方法是招生的手法,這樣講大家就懂了。怎麼樣把這些眾生能夠招生到這個地方來跟佛菩薩修學佛法,我們懂得這個方法了,我們如果要想介紹人來聽經、介紹人來學佛,你得會這套方法,也得要會應用這套方法,才能夠幫助佛教化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成就無上法,這裡面的功德實在是無量無邊。

  諸位再看一六四面,這講到六度。「六度」,諸位都相當的熟悉,因為大乘法裡面講得太多了。在這個地方我們略略的把它帶過。六度第一個是「布施」,著重在「度」;四攝法裡面也有布施,著重在「招生」,不一樣,那是把別人招來勸他學佛,目的在這裡,而六度裡面的布施是度自己,諸位要曉得這六種統統是度自己不是度別人,你要認為這是佛菩薩度眾生的就錯了。佛菩薩不度眾生,佛菩薩沒有辦法度眾生,佛菩薩要能度眾生、有方法度眾生,我們這些眾生早就被他度了,佛菩薩用這些方法給我們做增上緣,豈不聞六祖所說,眾生是自悟、自修、自度,要明白這個意思。

  這六種方法,佛教給我們自己度自己。布施度什麼?我們曉得凡夫之所以成了凡夫,根本的原因就是「三毒煩惱」,三毒煩惱裡面最嚴重的就是「貪」,貪求無厭。得不到的就想盡方法得到,得到之後又怕丟掉,患得患失,這就是生死根本。貪到了,喜歡,又怕丟掉,貪不到的時候生瞋恚心,這些統統叫愚痴。所以三毒歸納起來就是一個貪。因此佛菩薩教我們自悟、自修、自度,第一個就是教我們布施。

  布施裡面有三種,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眾生哪個不貪財?佛教我們財要捨。其實捨財不是真正的目標,捨財只是一個助緣,真正要捨的是什麼?貪財的那個貪心。如果沒有貪財的貪心,財富沒有障礙。障礙你修行證果的是你貪財的心,那個東西要不得,所以這個要捨,可是貪財的貪心不容易捨。你說財富很多,天天擺在那個地方,你想把貪財的心捨掉不容易,一看到財他又貪了。所以佛教我們乾脆把外緣給斷掉,把財富統統捨掉。捨掉,養你不貪財的那個心。幾時你那個不貪財的心真的斷了、沒有了,再大的財富來了也可以享受,不相妨礙。

  所以在大乘法裡面,你看諸佛菩薩,看淨土法門,看淨土極樂世界的眾生,那種享受比我們這個世間富足太多了,要什麼就有什麼。住的是七寶宮殿,我們怎麼能跟人家相比?沒有法子相比。我們今天這個磨石子地就不錯了,鋪上大理石那個地就不錯了,人家黃金為地,怎麼能跟人家相比?所以說貪心盡了,一切富貴可以享受,不是不能享受,這個享受是沒有煩惱,不會墮落,他不造業,所以財要捨。

  其次是「法布施」,「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技能、才藝、智慧,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追求的,總希望自己在世間能夠達到多才多藝,總希望成就自己很深的學問、很大的能力,這些都在「法」裡頭包括了。我們自己會的往往不肯教給別人,教別人自己還要留一手,怕將來別人超過自己了,這就叫吝法。佛教我們「法」要捨,法要布施。法布施,我們自己知道多少,人家要想來學,完全教給他,毫無保留的教給他,別人的成就超過自己,那就太好了,不但沒有嫉妒,而且生歡喜心。他的智慧比我高,能力比我強,這事情他辦好了,我就不必辦了,不必辦是享清福,古人所謂是「能者多勞」。他很聰明、很能幹,那他得做很多事情為我們服務,他很辛苦。我們無能的人、無智慧的人只有享福,只有享受。所以希望別人在智慧、能力上都比我們強,這就是法布施的意思,度我們吝法的心,度的是這個。

  第三類叫「無畏布施」。換句話說,前面財與法所不包括的都在無畏布施裡面包括了。而無畏布施裡面頂重要的一個意思是保障大家的身心安穩,別人要遇到苦難的時候,身心不安,你能夠有力量來保障他。這是布施的三種。這三種布施都是度我們貪心的,無畏布施度貪生怕死,所以這種布施,目的是斷自己的煩惱,你看跟四攝法裡頭,布施手段是一樣,外表看是一樣,用意、目的卻不相同。四攝法的布施完全是利他的,而六度裡面的布施完全是自利。

  布施有三種果報,可是我們修布施如果心裡面念念著有三種果報,諸位曉得,那你是修世間福報,不是修布施波羅蜜,這個要搞清楚,修福跟修波羅蜜完全不相同。如果我們財布施希望將來自己得到財用不缺乏,那是真得到的,這是一定的道理,因為布施是因,果報上一定得財富。你修財布施的目的不是斷貪財的貪心,而是求將來在福報上沒有缺乏,那這個就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你看看不一樣,結果不相同。你的目的要是去貪心,你的果報是無上菩提,如果求生淨土,你的果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要是得眼前的財富,出不了三界,你來生一定享福,福報在哪裡享不一定,除了地獄之外,五道裡面都有福報的,畜生裡面,有福報的;餓鬼道裡,也有福報的,不定得什麼身,但是一定有福。

  法布施,如果你的目的是在增長聰明智慧,那又糟了,就變成「世智辯聰」了,不能成就你的道業。法布施確實得聰明智慧,可是我們修法布施的目的不在求聰明智慧,目的是求清淨心,你的目標也算是正確了。世智辯聰要是落在神道裡面,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那個神很靈驗,他為什麼會靈驗?前生做人修法布施。在人間裡面就是絕頂的聰明,在鬼神道裡頭就是靈驗。你們常常讀經,你看讀到安世高傳的時候,安世高那個同學不是做了[共+阝]亭湖的湖神嗎?那是畜生身,他的身是蛇身,是一條大蛇,他在那個廟裡頭作神很靈驗,真是問什麼事情都很靈驗,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那是個蛇,不是人,所以不能求。

  無畏布施的果報裡頭有健康長壽,這都是有一定的,如果你要是求健康長壽,對於你修行也是障礙,為什麼?增長我執,縱然能帶業往生,品位不高。我執破掉,品位就高,才能得一心不亂。破了「我執」得「事一心」,破了「法執」得「理一心」。所以你看看同樣是布施,事是一樣,用心不一樣、目的不一樣、結果不一樣。如果要用真心來布施,如理如法的布施,布施的物很少,只有一點點,果報不可思議,這是我們沒法子想像的,諸位要讀《華嚴經》你就曉得。很小一點財物布施,變成無量無邊的果報,為什麼?稱性布施。用的是真心,也就是以無分別、清淨、平等心布施,那個果報就不可思議。所以底下講「度慳貪」,慳是慳吝,自己已經有的,捨不得放下,這是大病。貪是什麼?沒有的想貪得,有的丟不掉,這是修行人可以說是病根的病根。

  佛陀在世,當年他修學的方式,所謂「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這是佛陀當年的生活方式。為什麼叫樹下一宿?那個叫真正出家,沒有家了。晚上過夜也在野外,野外有大樹可以能夠遮雨、遮露水。如果這個樹很大,在樹下坐得很舒服,他每天都到那裡去,變成對那個地方起了貪愛的心,這個地方比那個地方好,貪心起來了,這點貪心就成了重大的障礙,為什麼?煩惱斷不掉。學佛就是教你斷煩惱的,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斷無明煩惱。你這個煩惱天天增長,你怎麼能斷得掉?「見思煩惱」斷了,「我執」破掉了,「塵沙、無明」斷了,「法執」破掉了,兩種執著要是破了就成佛了。所以在世出世間法裡頭不能有一點點貪心,所以佛的制度,在樹底下只能住一晚上,第二天就得搬家了,不能再到那裡去了,絕對不貪戀,不是說你不能受用,不能有貪心。你看防範得這麼樣的嚴密,無非是叫我們把這個貪心徹底連根拔除。

  今日之下比起過去那些人修道要難得多,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證阿羅漢果的人很多。在佛整個法運裡面來講,正法時期,戒成就;像法時期,定成就;末法時期,淨成就。而佛在五五百年裡面是更清楚的告訴我們,第一個五百年真正有修行證果的人,「禪定成就」,真正有證阿羅漢果的人,往後一代不如一代,第一個五百年有證果的。第二個五百年證果的人少了,但是有得定的。第三個五百年得定的人也不多了,「多聞成就」。佛法傳到中國正好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前兩個五百年過去了,第三個五百年到中國,所以佛法到中國來的時候,你看中國歷代大法師,你看看我們大藏經裡頭註疏多少,真是多聞成就。就連禪家,禪宗祖師留下的語錄,《續藏經》裡頭幾乎二分之一以上是禪宗語錄,真正是多聞成就。

  第四個五百年連多聞也不行了,大家念書也念煩了、念厭了,念不上心了,但是修福,天天修廟、修塔、造佛像,幹這個,修福,「塔寺堅固」。第五個五百年以後,那就是佛滅度兩千年以後,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什麼堅固?「鬥爭堅固」,福也不修了,天天鬥爭。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到處鬥爭,這個現象是正常的,如果要是現在不鬥爭了,那釋迦牟尼佛的話我們不能相信了。他說鬥爭堅固,現在不鬥爭了,佛的話就不靈了。所以今日之下普遍鬥爭,給諸位說,那是正常的現象,不足以為奇怪。我們自己要明瞭,他鬥我不鬥,他鬥我讓他鬥,我們能忍讓就是禪定成就,我們不爭,智慧成就了,真的修行在個人。他所要鬥的無非是他要貪的,他要貪的都給他,他不捨,我們能捨,只有兩個都不肯捨,兩個都放不下,才會鬥爭。一個要,一個不要了,那就鬥不起來了。我們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要度自己的慳吝心、要度自己的貪心,一定要一切都放下。

  第二「持戒」。修行,戒律是根本。戒律裡面有大乘戒、有小乘戒、有在家戒、有出家戒,也相當的複雜。今日之下,講經的道場還有,講戒的道場沒有了。我再告訴諸位,講戒的道場沒有了,就是佛法沒有了。這部經要以戒為基礎,這部經是佛法,離開了戒,單單講經不是佛法,為什麼?那叫玄談,談玄說妙,與我們自己不相干。「戒是無上菩提本」,我們要尊重。古德為了方便我們末法時期的大眾,給我們編輯了一部《在家律要廣集》上、下兩冊,那是在家修行的根本,要從這個地方做起。

  出家修行,弘贊律師大慈大悲,他也是在戒律裡面提起最重要的一部分,給我們做了個註解,流通後世,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戒律全書》。《戒律全書》實際上只有三樣東西,「沙彌律儀」、「比丘戒」、「菩薩戒」。菩薩戒就是我們講的《梵網經》,它只有下卷,沒有上卷,這個不能再少了,離開這個基礎,什麼都談不上。離開了這個,如果我們講念佛,跟諸位說,功夫最高的只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想得一心不亂,難,太難,為什麼?沒有戒的基礎。

  戒律的精神只有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這兩句。戒律是善惡的標準,它的部類非常之廣大繁多,換句話說,善惡的標準有許多層次的不同。我們一般初學有初學的標準,聲聞有聲聞乘的標準,緣覺有緣覺的標準,菩薩有菩薩的標準。聲聞有四果、四向,有八個階級,換句話說,八個階級標準都不一樣。菩薩從初發心到等覺,五十一個階級,五十一個標準也不一樣,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瞭。標準雖然不一樣,它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與明心見性相應,這是決定不變的。換句話說,標準愈高愈是接近明心見性,標準很低,是朝著這個方向走,雖然不能見性,但是向見性這個方向沒錯,這是持戒。持戒度諸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斷煩惱,破「煩惱障」,「眾善奉行」是破「所知障」,這是持戒。

  第三講「忍辱」,這也非常重要,連佛在《金剛經》都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你要是不能忍就不能有成就,連世間法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出世間講道業,菩薩事業。世間種種的事業,事業的大小與你忍辱決定是成正比例的,你忍耐的力量愈強,你做的事業愈大。什麼都不能忍耐,你的前途就有限。小註裡頭有「事理二忍」,事是事相上,譬如我們在待人接物之間,常言說得好,「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如意的事要忍,而後才能達到圓滿,所以對人為的毀謗、加害要能忍。

  第二類是要能忍受自然的災害。托缽不是天天都能托到的,如果這天托不到,托不到就要餓一天,要能忍受,時間相當長。就以念佛來說,我們開始念佛,當然第一個目標要達到功夫成片,由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要念到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不亂,這要有相當的耐心、要有相當的智慧、有相當的定力,才能做得到。是不是應該這麼做?絕對應該這麼做。

  不要到了功夫成片,高等的,就是上品的功夫成片,往生就自在了,隨時可以走,你一看這個世界眾生,跟他們這些人在一塊沒意思,走,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雖然你是去得了,說去就去,去了怎麼樣?到那邊是凡聖同居土,要在那一邊凡聖同居土裡面慢慢往上升級,要好長的時間,要經過幾個大劫。你為什麼不在娑婆世界在這一生當中把你的品位提高?受不了,我也要受,才能把自己的品位提高。在這個地方能夠熬個二十年、三十年,把自己熬到理一心不亂,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生實報莊嚴土,你看你佔的便宜多大,這就是你要能忍受得了,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西方世界修行固然只有進沒有退,可是它時間很緩慢,它是按部就班的來,沒有那麼快速。娑婆世界快,進得快,退得也快,這是一個很不平常的一個地區,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這個世界好。豈不聞經上告訴我們,娑婆世界修行一天可以抵得上極樂世界一百年,那就是說我們這裡環境太惡劣了,你真能忍受得了,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忍受,樣樣都順利,所以他的進步慢,我們要懂這個道理。縱然自己到了決定往生自在了,還不往生,為什麼?要再念,再提高自己品位,到西方極樂世界縮短了好長的時間。這是講忍辱度瞋恨。瞋恨,煩惱裡面的重煩惱,凡是不能忍都是有瞋恚心。剛才講了,縱然是得到上品功夫成片,他往生了,他也是不耐煩這個世界了,怎麼辦?他先走了,當然那是好事情,先走了,可是他還是有著瞋恚的意思。

  第四「精進」,精進度懈怠。諸位要著重這個「精」,「精」是「純一不雜」,真正是一門深入。所以你們諸位在此地專修《阿彌陀經》,我不勸你們到杭州南路講堂去聽《華嚴經》,我沒有勸過你們,為什麼?專一才是精進,要懂這個道理,我們依照這一部《阿彌陀經》就夠了,你要是死心塌地,就在這一門深入。

  我們這部書大概今年年底可以講圓滿,講圓滿之後,我們再講《彌陀經疏鈔演義》,我們就是這兩部書翻來覆去的講。你只要《彌陀疏鈔演義》講完了,再講這個,遍遍境界不一樣,遍遍講法不相同。我們隔兩、三個月打一個佛七,把自己行門提醒一下。我們底下這個佛七,二十五號開始,還有半個月,佛七當中我們講經不中斷,一、三、五還是照常講經,二、四、六晚上大迴向。三天大迴向,三天繼續不斷的講經,希望同學們在這個道場都能夠獲得解行相應,真精進,這是自行。化他,剛才講了,我們用四攝法,以善巧方便誘導大家都到這個地方來聽經,都到此地來純一修學念佛法門,這是利他。

  諸位如果要發心將來講經,講什麼經?就講《阿彌陀經》。別人要請你講別的經,別的經我不會,我就會講《阿彌陀經》,就行了,這個不丟人。如果要是丟人的話,《華嚴經》裡頭五十三位善知識,各個都丟人。你看善財童子去參訪,他告訴善財童子,我只曉得這個法門,其餘的我都不知道。可見得那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大菩薩,他們每一個人所修的都是純一精進,這是絕對正確。

  古來的大德就有不少人一生專講《阿彌陀經》,一生講幾百遍。《阿彌陀經》別小看,你看我們講《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遍的錄影帶在此地,三百三十五個,要是天天不斷的講,一天講一次,一年圓滿,這部經要是講一百遍得講一百年,可見得不容易。我們這部《要解》一遍講下來至少也要四個月,我們現在是一個星期講三天,要是一個星期講六天,天天講也得要兩個多月的樣子,這部《要解》才能講完。所以《阿彌陀經》並不簡單,不能小看了它。精進是度懈怠,我們對於理論非常有興趣,肯用功夫去研究。行門裡頭,我們的功夫,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不間斷,很得受用,念到煩惱輕、菩提長就是受用,所以要真幹。

  第五條是「禪定」,禪定度散亂,我們的心是散亂,一天到晚想東想西,妄念紛飛,這就是意志不集中。散亂就障礙智慧,智慧是從定心裡面生的,心散亂就沒有智慧,所以要修禪定,念佛人修一心不亂就是禪定。這個註子講「百八三昧等」,我們在大經裡面常常看到「無量三昧」,三昧就是禪定,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有「正受」的意思,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有「等持」的意思,等是平等,持是保持,就是保持你的心在一切境界上都是平等,平等心就是三昧。

  為什麼講「百千三昧」、「無量三昧」?就是無量境界裡面,你的心在境界都是平等的,無量境界你都可以受用,不是不能受用,在受用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禪定」。所以無量無邊境界,我們現前受用的時候,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念,這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的作用也是無量三昧。所以念佛人不必要格外修別種禪定,用不著,這句佛號本身就是禪定,這句佛號本身所修的就是一心不亂,豈不正好是度散亂!

  第六是「般若」,「般若」翻成中國叫「智慧」,它的作用是度愚痴。所以諸位要記住,經典裡面翻般若不翻智慧很有道理,怕我們產生誤會,把我們一般以為的智慧(世智辯聰)以為就是般若,那就錯了。般若是真智慧、是正智慧,不是世智辯聰,世智辯聰的人沒有智慧。世智辯聰在佛法裡面講八難之一,他遭了難了。遭什麼難?增長煩惱、增長愚痴。般若不如此,般若能破無明,有般若智慧的人,煩惱一定輕。所以往往有很多不識字的老太婆,她沒有世智辯聰,但有般若智慧,她對於什麼事情,心裡清清楚楚很明瞭,外面裝糊塗,她一句佛號念到底,身心清淨,她很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做不到,沒有智慧的人胡思亂想。有智慧的人,心是定的;沒有智慧的人,心是亂的。

  所以「般若智慧」,我們一般在經裡面講,有「一切智」、有「道種智」、有「一切種智」,有這三種。經論裡面常常討論這個問題。像四念處就是偏重在一切智,告訴你萬法皆空,萬法俱不可得,這是智慧。你在一切萬法裡頭,念頭息掉了,得失的念頭消除,取捨的念頭消除了,這是何等功夫!一切法裡頭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了。諸位可以冷靜的去想一想,一個人在世間、出世間裡頭,取捨得失的念頭沒有了,他好自在,所有的苦惱都是取捨得失裡頭生的,一切法實在不可得。《華嚴》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佛才教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應該的,一個正常的人決定是這麼做法。換句話說,在一切法裡面有取捨的心,有得失的念頭,都是迷在法裡頭,不知道一切法的真實相,所以才有這麼多的誤會,起惑、造業、受報,冤枉!

  第二種智慧叫「道種智」,那是菩薩的智慧,這個高明,所謂是「從空入假」。小乘人所修的空觀,阿羅漢跟辟支佛都是證得一切智,換句話說,他是取捨得失完全沒有了,這個念頭從心地裡面拔除掉了,永遠不再有這個念頭了,這證小乘阿羅漢跟辟支佛。可是他對於一切眾生沒有積極的一種作為,所以他自己不變,他不隨緣,這是小乘人的態度,所以只有一切智,沒有道種智,他的智慧有限。菩薩從這個地方超越了,他知道一切法是假有,既然是假有,和光同塵不妨礙,所以菩薩就發大心積極的去幫助一切眾生,參與一切眾生的社會活動,從空出假。他曉得一切是假有,所以在這個世間遊戲神通,他知道不妨礙,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就是前面四攝裡頭講跟眾生同事,在同事裡面成就自己的禪定,為什麼?他什麼境界都接觸,接觸這個境界裡頭,他心裡頭不取相、不動念、不動心,樣樣都明瞭是智慧,樣樣都不能夠動他的念頭是禪定,定慧等學,中國的禪宗就是這個境界,這是大乘菩薩法。

  最高的智慧是「一切種智,體用圓融」。「一切智」是智慧的「體」,「道種智」是智慧的「用」,體用不二,也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始覺」。「一切智」是「本覺」,「道種智」是「始覺」,始本不二。所以在度化眾生,也就是接引眾生,幫助眾生當中成就自己大定,成就自己大智慧,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講的大菩提、大涅槃。大涅槃是大定,大菩提是大慧,也就是經上常講的「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末後接得好,慳貪、惡業、瞋恚、懈怠、散亂、愚痴是眾生的大病。佛教給我們這六種方法是治我們這六種病的,用這六種方法消除這六種病就叫得度了。由此可知,這樁事情勢必要我們自己應用這六種方法,把自己這六種毛病消除,豈不是自修自度?佛菩薩何嘗度我們?佛菩薩無能力度我們,度我們要靠自己。自己不曉得這個道理,等到諸佛菩薩來度你,你再等無量阿僧祇劫,佛菩薩還是不來,你會大失所望。你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了,今天釋迦牟尼佛的遺教就是提供我們這些方法,我們應用這些方法就可以自修自度,自證無上道。這是大乘法裡面修學的總綱領。

  底下講『十力』,如來果地上十種能力,這十種能力菩薩也有,但是菩薩的十力沒有如來那樣的圓滿。我們在講席當中也曾經跟諸位詳細介紹了好幾遍,這個時間已經很長了,在此地又遇到,圓瑛法師也一條一條的都給我們寫出來了,這對我們可以再做一次複習。諸位請看,著重這個條目,第一條「是處非處智力」,是處跟非處是講因果報應,作善因得善果,這叫「是處」,作善因得惡果,這叫「非處」,是處、非處是這個意思,無論在理上或者在事上,都是一成不變的真理。為善決定得善報,造惡決定得惡報,不可能說作惡得了善報,作善得了惡報,沒有這個道理。

  也許諸位要問,我看到那個人無惡不作,他發大財,也做大官,那豈不是他作惡得了善報?這是我們凡夫之見,凡夫只從表面上看,不曉得裡面的因果,不知道因果是三世的。他今天發大財、做大官,他前世修的善因,今世得的善果,沒錯。今世他做了許多惡因,與他今世的果報不一樣,果報是前面的,來世則得惡報,要曉得這個道理。現世果報的不是沒有,那是善惡力量太強了,會遭到現世報。作的惡太大,不要等到來世果報,現在就得到果報了,所以說是大善大惡就變成現世的果報。所以因果是自己造的,因與果自己可以轉變。

  今天有一位同學,下午碰到我的時候,我問他最近身體怎麼樣?身體不好,他就講說恐怕風水不好。我就告訴他,佛經裡面常講「境隨心轉」,心要轉了,風水就轉了,所以不必去改風水,沒用處的。改哪裡?改心。心改了,風水自然就變了。高明的地理先生,他們一看,這個地方變了,他就看出來了,這是最正確的,從心地上做功夫。了凡居士改造他的命運,他就是極力的行善,他行善行得太多了,力量太強了,於是等不到來生,這個果報現前就報了,他的命運整個轉過來了,這都是非常好的榜樣,非常好的例子,我們應當要相信,應當要學習。所以如理如法的修行可以改造我們自己的命運,可以創造我們新的命運,不等到來生,這一生就成功了,就改過來了,這都是所謂「是處非處智力」。佛有這麼大的智慧,對於因緣果報這個事情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迷惑,曉得善惡果報是絕對真實的,一絲一毫都差錯不了。

  第二種是「業智力」,「業」是講造作,造作的結果叫業。譬如學生在學校念書的時候,你看念書叫作業,功課學完叫畢業;我們在社會上從事種種事叫事業,業是事的結果,你做的事,結果就叫業。結果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大類。於人、於自己都有利益的,叫「善業」。於自己、於人都沒有利益的,就叫「惡業」。也許諸位說,於自己沒有利益的,人肯幹嗎?幹的人很多。他在造作的時候於自己有點利益,可是這個利益是很短暫的,過後就變成對自己沒有利益,有害了。你看那個強盜去搶銀行,搶到手,利益是得手了,沒幾天破案要判死刑了,自害。他這個利益時間太短,害處太長太大了,自害害他,這叫惡業。還有一種叫「無記業」,就是於自己於他人說不上善惡。我口渴了,喝一杯水,這裡頭沒有善也沒有惡,這叫無記業。所以一切的業不外乎這三大類。佛有能力知道一切眾生過去所造的業、現在所造的業,甚至於未來所造的業,他都曉得,這叫「業智力」。

  第三叫「定智力」。所有禪定的境界,禪定種類太多了,無量無邊,有世間禪、有出世間禪,世間有四禪八定,無想定都是屬於世間,出世間的,像阿羅漢、辟支佛、諸菩薩。無量無邊的禪定,佛沒有一樣不知道。這個修學的理論、方法、境界、所得的功德利益,佛是樣樣都明瞭,所以才能夠為天人師。

  第四條叫「根智力」,「根」是講眾生的根性,眾生的根性各個不相同,而根性與過去世有關係,我們常講宿根,與過去世有關係。過去生中喜歡念佛,一聽到念佛法門他就很高興,他就很歡喜,你問他什麼道理?不曉得,他就喜歡這個法門。他過去有這個根性,他要沒有這個根性,他見到這個法門就排斥,掉頭而去,下次再不來了。還有這個道場、法師,甚至於同學,他都有緣分,也是有宿根的,可見得這個事情不是偶然的。根性利或者不利,上、中、下種種不同的根性,佛都知道,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見佛?你應該明瞭了。

  我們世間再好的老師,他沒有這麼高的能力,不知道我們的根性,對我們的教化就很難。好像我們有病,我們找一個初初懂得一點醫藥的護士,請他給我們配點藥方,再給我們治病,她也沒辦法給我們診斷,也不曉得病源。看看大概是這種,猜一猜,給你一點藥,吃了不見得有效,不能藥到病除。佛好比是一個最好的大夫,你給他一看,一診斷,他就曉得你的病源,你這個病什麼原因起來的,已經多久了,有些什麼變化了,他那個藥一下去,病就好了,藥到病除。所以見佛就好像是看高明的大夫,佛跟你一說法就開悟了,就證果了。

  所以見佛聞法就證果,有這個好處。見其他的人聞法不見得能證果,見佛聞法一定證果,那就是佛有「根智力」,佛有「業智力」,佛有底下講的「欲智力」、「界智力」,他有這些特殊的能力,所以才勸你趕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是現在佛,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講經說法教化眾生,是這麼個道理。其他十方世界都有佛,當然也可以,但是去的條件很難,不容易。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條件很容易,換句話說,他方世界諸佛國土沒有帶業往生的,都是要斷惑才有資格去得了,唯獨西方極樂世界,見思煩惱不斷也行,這個真是佔大便宜了,換句話說,我們人人都有資格去。如果講要斷了惑才能去的時候,那去的人就不多了,那條件太高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珍惜的。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條,下一次從第五「欲智力」我們再來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