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六集) 198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4-0016
請掀開經本八十六面。前面講到上首十六位尊者,十六位尊者最重要的我們要看他表法的義趣,也就是他所代表這個法門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修學,任何人修這個法門都能成就,這一段它的宗旨就在這個地方。所以看了這十六位尊者,我們自己修學淨土的信心就能夠建立。
這些人雖然都是法身大士示現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蕅益大師在末後告訴我們:
解【示作聲聞。為影響眾。】
這裡面含著有更深的意思,那就是佛門裡面常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佛法如果要興旺,必須要合作、要互助,佛法才能夠興旺,才能夠真正的利益眾生。如果佛法要是分離了,各人搞各人的,各個道場搞各個道場的,這是佛法的衰相,是佛法的滅相,這一點我們不能夠不曉得。
這些人在念佛法門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這幾句話是真實的,這是一點不假,縱然是法身大士,也離不開念佛法門。所以大師在末後告訴我們:
解【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
這是講到「四悉檀」。四種悉檀最究竟的是『第一義』,「第一義」也就是經論裡面常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才叫做第一義,也就是我們俗語說「成佛了,得道了」,這叫第一義。他們怎麼成佛的?怎麼得道的?都是修的念佛法門,這個意思我們可以從《四十華嚴》裡面看到。末後一句說:
解【增道損生。】
『增』是增長,『道』是菩薩道,意思就是說這些人聞到念佛這個法門,悟入「唯心淨土」,證得「自性彌陀」,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
解【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是淨自心之佛土。佛是覺的意思,自己得到了清淨心,得到了正覺心,這在修學裡面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是「心淨則土淨」。同時他們這些人又是彌陀會上的當機,這是完全示現給我們看。雖然說示現,其實也是真實的。他們這些人,智慧最高的是舍利弗,神通最大的目犍連,乃至於最愚痴的周利槃陀伽,都以這個法門成就了,我們怎麼能夠不學?這是前面這一段表法的用意,是勸我們修學。看底下一段,講到菩薩眾:
經【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解【菩薩摩訶薩。此云大道心。成就眾生。乃智悲雙運。自他兼利之稱。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摩訶薩』是大菩薩。通常我們稱三賢位以下的都稱為「菩薩」,十地我們稱為「摩訶薩」,是大菩薩。這一句稱法是把初發心到等覺統統包括了。經論裡面常講五十一位菩薩,這種字樣我們在經論裡面常常看到,這是應該曉得,它把從初發心到等覺都包括了。
『文殊師利法王子』,這在菩薩裡面是『智慧第一』。佛稱為『法王』,所以菩薩稱為「法王子」。在菩薩眾當中,他是智慧第一。前面是講的聲聞眾,把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擺在第一位。菩薩眾裡面,「文殊師利」是代表的智慧第一,也擺在第一位。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具足真實的智慧就不能夠明瞭,不能夠通達淨土的法門,所以把他列在第一。
「文殊」,經上常說,過去生中他曾經為七佛之師,也是早已成佛了,倒駕慈航到這裡來示現為菩薩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註解裡面講『非勇猛實智』,「勇猛實智」是指什麼?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就是常講的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裡面所說「般若無知」,無知就是根本智;無所不知,那是講的後得智,也就是說根本智起作用就叫做後得智。在《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下證得了根本智,然後出來參學,在五十三參裡面成就了後得智,也就是成就了圓滿的智慧。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解【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列次。】
『彌勒』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慈氏」、「慈悲」,這是彌勒菩薩的姓。他在我們娑婆世界是以後補佛的身分,這是一位『等覺』菩薩。佛在《彌勒下生經》裡面告訴我們,佛滅度五十六億年以後,他降生在這個世間示現成佛,這是娑婆世界賢劫裡面第五尊佛,所謂是「龍華三會」。他是『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這是什麼緣故?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了,底下一尊他要來成佛了,既然他要來成佛,當然莊嚴佛國土,就是他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好比我們世間總統就職,前面一任總統任滿了,他離職了,底下新總統就職,你們想想看是不是要大大的去莊嚴一番,這是一樣的道理。他底下要接著來成佛了,這個世界要好好的去把它莊嚴。怎麼個莊嚴法?這個莊嚴一定要斷煩惱,要度眾生。斷煩惱是清淨心成就,度眾生是福德成就。所以彌勒菩薩時時示現在人間,但是我們凡夫不認識。
正如我們所曉得的,彌勒菩薩就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在入滅的時候就說了一首偈,偈的意思就是他時時示現在人間,可惜凡夫不認識。在歷史上我們曉得的,彌勒菩薩示現的有兩個人,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再來的,布袋和尚也是彌勒菩薩再來的。可是菩薩再來,那眾生有福。昨天我跟諸位說過,他是以佛菩薩的身分示現在人間教化眾生。眾生沒有福,該要受罪了,佛菩薩也來,來不以佛菩薩的身分示現,以另外一種身分來示現,也是來幫助眾生減輕苦難,苦難總是免不了的,佛菩薩代眾生受難。這是真正的莊嚴佛國土,莊嚴他自己成佛的時候這些要務,所以稱之為要務之急。這是說了一個是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一個是莊嚴佛國土為急務的彌勒菩薩。他要成為智慧第一,他要修念佛法門,他要莊嚴清淨國土,他也要修念佛法門,他不修這個法門,清淨莊嚴的國土總是有缺陷,不能夠圓滿;兩位都是等覺菩薩。下面這兩位也是等覺菩薩:
解【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
這兩位菩薩在此地是教給我們修學,為我們做一個示範,做一個榜樣。修行人要勇猛精進,不要怕苦,不要怕難,不要怕時間長。你看看不休息菩薩『曠劫修行』,不止三大阿僧祇劫,從來沒有休息過。自己修行沒中斷過,利益眾生也沒有中斷過。這個意思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的提示。也許諸位要說,自修不中斷,這個還可能,教化眾生怎麼會有不中斷?沒有這個緣分那不就中斷了?對的,沒有緣分,中斷了,那是機緣的問題。菩薩教化眾生的心,教化眾生的願,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菩薩確實是念念圓滿功德。
所以教化眾生決定不能貪著其事,貪著其事就錯了。有這個緣分,盡心盡力去做;沒有這個緣分,好好的自己進修。有緣分是眾生有福報,沒有緣分是眾生沒福,不是菩薩不發心,不是菩薩退心,是眾生沒福,他才有障緣。眾生有福才有助緣。譬如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時候,有這麼多的人去擁護,可見得那個時代的眾生有福報。沒有福報的時候,佛不會降臨,這是十方諸佛菩薩不會來示現作佛的弟子,不但常隨的弟子是佛菩薩示現的,當時這些的護法、國王、大臣、長者、居士,都是佛菩薩示現的。維摩長者早已經成佛了,是金粟如來倒駕慈航來作居士,這是眾生有福報。我們發心護持佛法,發心修學佛法,發心弘揚佛法,這是為眾生修福。愈是在眾生沒有福報的時候,我們要努力儲存眾生的福德、因緣,你自己所修的是無量功德,總是盡心盡力念念圓滿功德。
解【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這裡面小註上說「事是大因緣,理是祕密藏,不可忽過」,這兩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深位菩薩』,就是法身大士們,他們沒有一個不是求生西方淨土,為什麼?因為我們要想成就,不能離開佛,不但是我們凡夫不能離佛,「深位菩薩」都不能離佛、不能離『聞法』,見佛的好處就是天天聞法。在這個世間,古人常說,讀書人,如果是三天沒讀書,面目可憎。學道沒有兩樣,三天不念佛,三天不聽經,什麼煩惱都起來了,他怎麼能不退轉?所以從前的人,他們成就容易,原因在哪裡?他天天聽經、天天念佛、天天親近大眾。「西方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受大眾善根、福德的薰陶,他自然成就。所以從前寺院庵堂每天講經,遵照佛的制度,一天八小時講經,如果是念佛的,一天有八小時念佛。諸位想想,一天二十四小時,差不多用功有十六個小時,還有八個鐘點,他已經很疲倦了,那只好休息了,他的頭腦裡頭沒有妄念,所以他容易成就。
現在我們比不上古人,我們在物質上享受超過了古人,在修學方面來說,那是大大的不如古人。我們今天聽經,充其量你每天都來聽經,你也只能聽一個半鐘點到二個鐘點;你每天念佛,大概也只能念一、二個鐘點。二十四個小時,就算你是聽二個鐘點經,念二個鐘點佛,你的功夫才四小時,還有二十個小時在胡思亂想、在打妄想,所以不能成就。你所遇到的這些人物不是上善之人,一天到晚張家長李家短,人我是非,處處都是障道因緣,處處都是叫你退墮,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
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就在這幾句,因為有這樣殊勝的好處,所以十方世界裡面那些菩薩、法身大士,沒有一個不願意到西方世界去,只有到西方世界,他才能夠加速度的成佛,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跟著普賢菩薩求生淨土,道理就在此地。我們真正明瞭了,一定要下定決心,不要再搞其他的法門,應當要把其他的統統捨掉,要專修。這個世界動亂、災變,這些現象已經非常明白了,非常顯著了,必須提高覺心。除了念佛這個方法之外,求生淨土之外,大災難現前,沒有法子避免。到這個地方,菩薩眾介紹完了。下面還有人天大眾: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解【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通序竟。】
『釋提桓因』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能為主』,也就是『忉利天王』。「忉利」是印度話,意思是三十三,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印度稱三十三叫忉利。這個天王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玉皇大帝,就是他,他在欲界算是第二層天,比他更低的是四王天。四大天王是佛門的護法神,所以一般比較完全一點的寺廟,一進門就有天王殿,你所看到的是四大天王。忉利天是統轄四大天王的。『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這都是欲界天。再上面有色界天,再上面無色界天,是『無量諸天也』。
四王天跟忉利天與我們的關係都非常的密切,因為我們修福多半都是生到這兩層天,還有我們世間有許多宗教,他們所求生的天堂也是這個天,所以他們與我們人間的關係非常的密切。但是要懂得修學的方法,不是說信了上帝就能生天,沒這個道理。生天一定有生天的條件,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修上品十善這個福德就是生忉利天的條件,中品的十善就是四王天的條件,下品十善以及五戒是得人身的條件,像這些事情我們一定要曉得。
四天王在佛門裡面不但是護法神,我們一定要懂得他教化表法的意思,然後才真正得到護持佛法的利益。諸位先要明白什麼叫佛法,佛是覺悟,法就是方法,是規則,是一個覺悟的方法。護法,護持佛法就是護持覺悟之法,不要叫我們迷了,護的是自己的佛法,不是別人的佛法,護持自己覺而不迷,這叫護法。
四大天王怎麼護持我們?「東方持國天王」,他教給我們是負責盡分,分就是本分,我們在自己本分的事上盡忠職守,盡心盡力,這是覺悟。人人都能守自己的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世界就美好了,天下太平了,大家就享福了。「南方增長天王」,他教給我們是求進步。就是本經前面兩位菩薩:不休息、常精進。儒家教給我們「日新又新」,佛法教給我們「勇猛精進」,就是南方天王教給我們的。所以無論在道業,在世間的事業,今天我們政府常常提倡的,要提高國民生活的品質,這就是增長。不論在精神生活,或者在物質生活上,都要天天提高水準。在道業上面要不斷的提升,從初發心提升到十信位,由十信位提升到十住位,不斷的提升到圓滿菩提,這是南方天王所教給我們的。
要想達到前面兩種目標,「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教給我們的方法,那就是多看、多聽,所以古人常講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這個很有道理。從前我親近方東美先生,他老人家告訴我,他說真正讀書人不但要行萬里路,還得一定要坐飛機,飛得高高的。為什麼?飛到天空看到世界的渺小,你的心量才能拓開,有道理。
最近中國佛教會舉辦一次旅遊,也是觀光參學,不僅是觀光,這裡面有參學。佛教會主辦的四個地區,菲律賓、香港、泰國、新加坡,費用不多,這四個地區十五天只要台幣三萬三千塊錢,確實不多,如果諸位有興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像方先生講的高高飛到天空上去,你就趕快報名參加,九月十日截止。如果有興趣參加,可以在圖書館這裡報名,我們把名單集體的送到那邊去,大概我們在七號或八號就送去,所以有時間、有興趣參加的趕快報名。這就是說的增長智慧,一定要增廣見聞。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這個道理,他要不多見、多聞,他的智慧就不能夠圓滿,這是四天王教給我們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一進寺院,頭一個是天王殿,四大天王教給你什麼一定要曉得。
天王殿的當中就是彌勒菩薩,布袋和尚,肚皮很大,笑咪咪的。我們這個地方供的有一尊,在櫃臺上有一尊,就是彌勒菩薩。這位法師,他姓什麼、叫什麼名字,沒有人曉得,失傳了,在當時知道的人就不多。他是宋朝時候的人,宋高宗時代的。在歷史上諸位都曉得岳飛,他跟岳飛是同時代的人。他出現在奉化,就是我們老總統的故鄉,浙江奉化縣。肚皮大表示什麼都能夠包容,肚量大,海闊天空,沒有不能容納的,這個叫大肚皮,對待任何人滿面笑容。所以天王殿一進去,佛菩薩、護法神就給你上課,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你到那裡去就沒有白拜了。這就叫護持佛法,真正護持,一點都不假。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護持就談不上,那就變成迷信了,把他當神明去膜拜,全盤就錯了。
夜摩天以上,這是要修定。如果這個定要是成就,他就到色界、無色界天去了。所以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天,這四層天修定並沒有成就,沒有能夠得到,沒能成就,但是他還是有一點定功,這個定叫未到定。他修十善業道,還要加上未到定,才能夠生欲界上四層天。如果這個禪定成就了,他就離開欲界,就到了色界了。色界、無色界,這是講四禪八定,再要加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是生色界、無色界的條件。
在我們娑婆世界,這個大千世界,這些天人無量無邊,所以稱為「無量諸天」。當然阿彌陀佛所接引的不僅僅是娑婆世界,十方一切諸佛國土的眾生,只要是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接引。那這個天眾就多了,太多了,真正是不可思議。『大眾俱,謂十方天人』,不只是娑婆世界。
『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八部修羅」是指護法鬼神,乃至於六道三途的眾生。也許諸位要問了,三途眾生那麼苦,牠也能往生極樂?有,確實是有。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許多畜生往生,牠為什麼能往生?牠前生也是修淨土的,臨命終時一個念頭錯了,墮到三惡道去了,雖然墮在三惡道,牠念佛的善根相當的深厚,所以見到佛像,聽到人念佛的聲音,牠心裡還是明白,牠還是能隨喜,所以牠一樣可以往生。餓鬼道,那不必說,有許多菩薩應化在其中。地獄道,大家都曉得,地藏王菩薩還在那裡教化眾生。他教化什麼眾生?都是教化念佛善根非常深厚,既然是非常深厚,為什麼還墮地獄?臨命終時一個念頭錯了,這個事情很麻煩。
所以佛法裡頭一再的告誡,臨命終的時候,他的屍體八個小時不要去動他,有道理,因為八個小時,他的神識沒有離開,你要去動他,你看到他沒有知覺,實際上他有知覺,你動他,他痛苦,他一痛苦,他發瞋恨心,一發瞋恨心就墮到地獄道去了。貪心墮餓鬼,愚痴墮畜生,愚痴就是是非善惡不能辨別,把真的當作假的,假的當作真的,現在這個世間愚痴人太多了。
我就常常碰到有許多人來給我說,他說現在有很多身分地位很高的,受過高等知識教育的分子,都去學外道,都不知道學佛,這個怎麼辦?許多大學教授都在學外道,我們聽了很難過,這是眾生的共業。人除了物質生活之外,他還需要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當中,如果沒有正法,他遇不到正法,他當然去信邪教了,所以今天他們信邪教、修邪法是理所當然,沒正法。
我們世俗人也常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所以這些外道不需要去取締他,也不必去毀謗他,各人行各人的道,如果正法有人宣揚,他自己會聽,他會比較,哪個是正?哪個是邪?他自己有聰明,他有智慧,他自然就轉過來了,用不著去勸。可是今天弘揚正法的人太少了,還有許多高明的外道假借佛法來蒙騙眾生,他也講《金剛經》,他也講《阿彌陀經》,實際上他是行外道,這個要辨別,正是佛在《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他是以佛門法師的身分行外道,所以我們要有慧眼要能夠辨別。修外道決定是魔所設,那個絕對不是正法。
我去年在紐約,沈家楨居士請我去講經的時候,因為他們那邊提出問題,他提出問題,我就有覺悟,他不問,我也不曉得,一問的時候,馬上就想到了。他問的時候,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問我對於佛法前途有些什麼看法。這個問題一提出來的時候,我當時就說了,今天在全世界,佛法有三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是宗教的佛法,你們去讀歐陽大師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學」,宗教是迷信的外道。第二種形態是日本所代表的,學術的佛法,學術的佛法是什麼?邪知邪見,也是外道。而且現在在世間,這兩種勢力最大,最為普遍,這個事情麻煩了。
第三種是真正的佛法,真正佛法所求的,諸位一定要記住,是無上菩提。你看看,特別是讀《華嚴經》,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到一位善知識那個地方,他先說「我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這就是他求學的目標。佛法求的是什麼?求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求這個,它不是學術,也不是宗教。他在修學當中,一個就是怎樣去學菩薩行,怎樣去修菩薩道,道是講誠心,菩薩道就是覺心,怎麼樣去修覺悟的心,這是佛法。怎麼樣去學覺悟的行?行是生活行為,心是起心動念。如何修覺悟的心?如何去學覺悟的行為?這是善財五十三參到處去參訪,目的就在此地。所以我們今天提出《梵網經》,《梵網經》的上半部就是修菩薩道,下半部就是學菩薩行。因為《華嚴經》太大了,不容易攝受,《梵網經》薄薄的兩卷,就是《華嚴》的鑰匙,就是《華嚴》的綱要,念佛人不能不知,這是首先要曉得。
今天佛教在世間,這是一個什麼樣子?變質得太多了,佛在《楞嚴經》講的話沒錯,真的「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所以末法時期還能遇到正知正見,遇到佛法的正法,這是多麼大的福報。所以我們自己要慶幸,很不容易,多生多劫修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在末法時期還能夠遇到正法。而正法當中,諸位一定要記住,持戒念佛才能成就。所以我們修學有一部《梵網經》,有一部《阿彌陀經》,夠了,不要再多搞了,就這兩樣,這一生決定成就。我們這個道場就講這二部經。
現在國內外都差不多,學禪的風氣很盛,學密的風氣很盛。諸位要曉得,禪與密不能成就,禪密的一發達,正法就要滅亡,諸位特別要留意、要覺悟。一般人都是好奇騖怪,密裡奇怪的東西多,搞神通,搞奇怪的動作,不是正法。正法,無上正等正覺,不奇怪,覺悟的心,覺悟的行為。修學的宗旨,一再跟諸位提,皈依佛,佛是覺,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清淨,淨而不染,有什麼奇怪的?所以一個人好奇騖怪是很容易上當,很容易被妖魔鬼怪所欺騙,這種人都是不老實的人,還一份存僥倖的心理,投機取巧。修那個法門慢,這個法門快,殊不知那個快,就上大當了。就好像你們有些有錢的人放高利貸,銀行存款利息太少了,放高利貸多,沒兩天全倒掉了,我都看到好多人。為什麼?馬上要發大財,多賺一點,結果貪多,全部都丟掉了。學佛也是如此,你要貪快,貪快就墮阿鼻地獄去了,這個虧吃太大了。
輕視了《阿彌陀經》,小看了淨土法門,幸虧我們在講堂裡面把《彌陀經疏鈔演義》講下來了,這是一個成就。我們的錄音帶擺在這個地方,三百三十五個,大家一聽到都愣住了,不敢再小看《阿彌陀經》了。你看這麼一點點,我們講下來,一天講一個半鐘點,講了一年,三百三十五個,怎麼能小看《阿彌陀經》?我們《疏鈔演義》講完,現在講《要解》,《要解》是綱要,《要解》大概三、四個月講圓滿。講圓滿,我們講第三遍的《疏鈔演義》,第三遍《疏鈔演義》希望諸位一次都不要脫掉,我們講的時候,這一次我們要錄影。我們講錄影帶,錄上三百多個錄影帶,無論拿到哪個地方去,人家不敢不相信淨土,為什麼?看看《阿彌陀經》三百多個帶子擺在那裡,這還敢輕視淨土?這是弘揚淨土最好的方法。擺出來,他就不敢再輕視淨土了。
底下說「人非人等」,「人」是指人間,「非人」是指一些鬼神,這個法門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沒有一個人不是修淨土的材料,只有你自己迷惑顛倒不相信,那就沒有辦法,或者自認為很高明,小看了淨土,那沒法子。旁邊的小註上說「唯廣大故微妙」,廣大法門,一切眾生的根性全都說盡了,所以說法門微妙。
再看底下這一段,發起序。通序,六種成就到此地介紹完了。下面別序,發起序:
解【發起序也。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倡依正名字為發起。】
蕅益大師在別序前面有一段文字給我們介紹,這一段文裡面可以分為三個小段落。第一個段落說明這個法門是佛無問自說的,這個法門,經典裡面一再稱之為難信之法,所以是不可思議,沒有人能問。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機緣成熟,雖然成熟,還沒有人能問,所以無問自說,這個尤其可貴。其他的法門都是由弟子或者是天人啟請,佛才說的,這個法門是佛自己主動說出來。第二個意思:
解【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
佛眼看一切眾生決定不錯,見到娑婆世界這裡面有一些眾生他機緣成熟了,什麼機緣成熟?對於西方淨土,他能信,他信得過,他也肯發心修行,依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而且他在一生當中決定可以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看出這一點,那這個法門不能不傳授,這個法門要不傳授,佛就不慈悲了。尤其是在末法,末法時期離開了念佛法門,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成就。
諸位要不相信,自己可以反省,可以檢點,你的心在境界裡是不是真清淨?你說修禪,不要說別的,初禪天,這是禪裡面是最低的、最起碼的,要把世間五欲,財、色、名、食、睡,心裡頭斷得乾乾淨淨,一點念頭都沒有。欲沒有了,五欲沒有了,這才能夠到初禪天。如果財色名食睡還有一絲毫牽掛,你在欲界,你不能到色界,這不是很顯然的例子嗎?欲界天人沒有禪定,那高的禪定更不必說了。最起碼的財色名食睡,你還有沒有貪心?真沒有了才有資格學禪。密更不必說,比禪的境界還要高,這個東西不能騙人的。
所以末法時期眾生唯有帶業往生,不修淨土法門沒法子成就,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曉得自己的根性,曉得自己的環境,捨了這個法門,無路可走。所以佛見到了這個事實,不等人家開口,不要等別人問,他就自說了,就將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
這個法門有四種的利益,這就是「四悉檀」的利益。「悉檀」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遍施」,施就是布施,普遍平等的布施叫做悉檀。第一叫「世界悉檀」,就是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佛菩薩度化眾生,這是第一個條件。眾生喜歡我的,我就跟他接近,他歡喜;眾生討厭我的,我趕快躲開,他也歡喜。總而言之一句話,叫眾生生歡喜心,這是行菩薩道。現在佛跟我們講了,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麼好,有這麼容易去,而且一生決定能成就,怎麼不歡喜!無量無邊的法門要靠自力,這個法門是二力法門,決定可以去的,其他的法門都靠不住,這個法門是決定可靠,那怎麼不歡喜!
第二個悉檀的意思,「為人悉檀」,這個意思是生善。聽說西方極樂世界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只要我們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由此可知,念佛就是能生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那你為什麼不肯念佛?確實有些同修說,我這個佛號念不下去,念不下去也要念,念不下去怎麼個念法?現在不是有很多聽音樂的隨身聽,你們去買一個隨身聽,錄一卷阿彌陀佛的佛號,帶上耳機,不聽也要聽,不念也得念,就行了。在從前不行,沒有這個工具,除非在念佛堂跟著大眾,不在念佛堂沒有辦法。現在科學發達,要利用這個好的工具,用這個方法,叫你的佛號二六時中不要中斷,非常重要,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念佛真正是能生善根、福德、因緣。
第三個悉檀是「對治」,對治我們的習氣。專修淨土,念念相續,才能夠滅掉身、口、意的惡業,使我們身口意三業都是繫念在佛號上。這就是一句佛號,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了,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第四個悉檀就是「第一義悉檀」,得什麼?得開悟的利益,能夠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是得理一心。只要念佛的功夫深,決定能夠悟入實相第一義諦之理,就是經上講的理一心不亂。所以有這四種好處佛當然要說,我們聽了佛的說法當然是感激萬分。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希望諸位要好好的努力,認真的去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