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  (第一集)  198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4-0001

  請掀開經本,《彌陀經要解講義》第一頁。我們的講堂是一個長期講經的道場,今天我們開始啟講《彌陀經要解》,我們使用的本子是圓瑛法師的《講義》。照理說,採取蕅益大師《要解》這個本子是最為理想,在去年我們印了三千本,很短的時間就送完了,這一次只好用老法師《講義》的本子。這個本子也有一個好處,有許多地方它註得很清楚,在我們講解時就省了不少事情。不過我們講堂裡面所講的,也不見得與老法師的註解完全相同,諸位要用心來聽講,這個《講義》是自己可以來做參考的。

  諸位看到第一面,有一個題目,我們從前面看起。總題目是: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卷一。】

  這個題目是圓瑛老法師訂的。人題裡面是:

  【上海圓明講堂沙門韜光圓瑛講。】

  圓瑛大師,我想我們同修對他都相當的熟悉,他與我們的淵源也非常的深,像在台灣有許多的老法師都是圓瑛法師的學生。

  【弟子芬陀利子明暘日新錄。】

  明暘法師這個人現在還在,在大陸上沒有出來,這是圓老的徒弟記錄的。向下,就是講到《要解》的部分,它的題目是: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這個題目是蕅益大師訂的。向下這個註子,我們就不必去看了。

  既然有題,我們先把這個題簡單的介紹一下。諸位翻開第二面,第二面第七行起,這是解釋經題,它這裡說:

  講【再將經題六字分講。】

  第一個字是「佛」,佛這一個字的本義,我想每一位同修都很熟悉,在此地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不過我們在此地又可以溫習一遍。老法師在此地把這個佛的意思,也是平常所講的,佛是覺悟的意思。他依《起信論》上說,「覺有本覺、有始覺、有究竟覺」,又依一般經論裡面常說的,「有自覺、覺他、覺滿」。釋迦牟尼佛是屬於究竟覺,是屬於覺行圓滿的人。我們今天在此地特別提出這兩種解釋,主要是希望我們自己要建立信心,那就是說我們自己有「本覺」。

  雖有本覺(本覺就是本來有的),與十方諸佛菩薩沒有兩樣,現在所不一樣的就是我們迷了,我們常說眾生迷了,你迷的什麼?就是迷了本覺;我們說悟了,悟什麼?也是悟了本覺。因此佛在經論上才跟我們說,迷的時候沒有減少,悟的時候也沒有增加,是不增不減,不增不減是從我們本覺理體上說的。由此可知,佛與眾生的差別只是在迷悟不同而已,除了迷悟之外,沒有一樣不相同,這是我們首先要信得過。既然知道自己有本覺了,換句話說,只要我們自己覺悟了,不迷了,成佛之道,確實是可以剋期取證的,能在這上面建立堅固的信心,那就是佛法常說「無量功德」。

  「自覺」,法師在這個地方的註解上說,都是依據經論來講的,在第三面倒數第五行,你看他第一句說:

  講【何謂自覺。】

  這一條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我們現前。

  講【本覺內熏為因。善知識與經教。外熏為緣。發起始覺之智。了知吾人本具佛性。生滅身中。自有不生滅性。稱性起修。必得無上菩提涅槃。成佛有分。此為自覺。】

  在這一段註解當中是以這兩行半最重要。『本覺』就是你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功德,「本覺」就是我們的清淨心,也就是我們的覺心。覺心,我們一般講覺性,或者叫悟性。你看從前學校裡的教學,老師常常講某個學生有悟性,這個悟性就是「本覺內熏」。一切眾生各個都有悟性,但是有些人煩惱習氣重,「本覺內熏」的力量薄弱,就顯得有煩惱、有障了。有一些人,他的煩惱比較輕、比較薄,本覺內熏的力量就強,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當然我們都希望自己內薰的力量強大,可是這個事情實在講也是勉強不得的,因為煩惱習氣。

  是什麼東西障礙了我們「本覺內熏」?這是要曉得,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妄想分別執著愈少,他內薰的力量就愈大。所以我們要想自己的本覺真正能起殊勝的內薰作用,一定要放下萬緣,同時還要接受善知識的教導,善知識與經教,這是外緣,佛的經典、善知識的開導是我們的外緣,外緣也非常重要。如果單有內薰,缺乏外緣,內薰的力量沒有辦法引發,必須要外緣來引發,這樣智慧才現前。在一般講是「根本智」與「後得智」。

  根本智的培養,完全是一心不亂,完全是清淨心。現代學佛,無論在家、出家,確確實實,我們在智慧這一層來說,不如古大德,不但不如古大德,就是民國初年這些大德也比不上。像民國初年圓瑛法師、諦閑法師、印光法師、虛雲和尚,這是講我們近代的,距離我們最近的,我們這一代都比不上上一代,原因是什麼?我們缺乏了根本智的訓練,所以我們沒有成就。佛門裡面根本智的訓練,所謂是「五年學戒」,我們缺乏了這一點。

  第二層,就是我們在學習的態度上沒有古人那麼樣的恭敬,誠敬之心比不上古人,無論是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參道友,乃至對一切事,我們誠敬心確實不如古人。印祖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所以我們要修誠敬,能夠修誠敬,我們自己就得一半的因緣了。另一半,那就是今天制度上的問題了,換句話說,我們沒有這個福分。今日之下,哪一個寺院、哪一個庵堂裡面還提倡「五年學戒」?這個沒有了,這就是我們沒有福分,可是你自己能夠修誠敬,總算還能彌補一些。另外一個就是真正要參訪善知識,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要認真的去參學,就是要去拜老師,要去求學,要向別人請教,這一點很重要。古德常講,「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所以自己真正要想學,一定要去參訪,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要到善知識那個地方去親近他,向他求教,我們的智慧才能夠成就,道業才能成就。

  講堂裡面聽講,這是宣傳。固然我們的講堂用意不在宣傳(因為宣傳的講法,跟我們的講法不一樣,是不相同的),我們是著重在幫助大家進修,斷疑生信,破迷開悟,我們目的在此地。修學功夫是在日用平常,也就是說在我們實際生活上下功夫。

  底下這一句話就非常重要了,就是建立我們自己的信心,了知自己本具的佛性,就在我們現在的身中。我們現在的身是『生滅身』,諸位讀過《楞嚴》,生滅身中有不生滅的性,不生滅的性就是本覺、就是真如、就是佛性,就是禪家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才是我們的本人,我們要相信。現前六根所起的作用,就是它的作用,所以禪家常說「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就是它的本能,我們要相信。如果真正信得過,明白了,這個修行叫『稱性起修』,哪有不成就的?

  稱性與不稱性,這個地方必須要把它分別清楚。性中無一物,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稱性。由此可知,分別、執著、起心動念,就不稱性了。分別、執著、起心動念的去修行,是修世間有漏的福報,為什麼?它與性不相稱,與性不相應,這一點我們總得要搞清楚,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落到心意識裡面去了。當然這話說得容易,真正要做到卻不容易,雖然不容易,並不是做不到。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教給我們,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也教給我們,如何「稱性起修」,理論與方法都在這一本書裡面。我們向下詳細的來研究討論,只要我們能夠信受奉行,必得利益。

  諸位再翻開第五頁,第一行裡面「說」,「佛說」。「說」是什麼意思?

  講【古德云悅所懷也。】

  『懷』是心裡面的願望,『悅』是非常的快樂。這一個法門,諸位一定要記住,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法門是第一,一點都不假。如果能有一個人接受第一法門,你想想看這個老師歡不歡喜?這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講,法門沒說出來,時節因緣沒有到,眾生不能夠信受奉行,佛只好不說了,尤其這個法門是無問自說,這更特別了。你看看我們讀的《楞嚴經》,是阿難尊者發起的;《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提出問題發起的;這部經沒人發起,是佛自己說的,這個因緣殊勝。佛自己說這個法門,看眾生機緣成熟了,能夠接受了,佛才把自己心願裡面真正要說的話全給我們說出來,那就看哪一個眾生能夠信受奉行,他一生就得利益了。

  佛門裡面有所謂的當生成就的佛法,這個法門是千真萬確當生成就的佛法。密宗裡面號稱「即身成佛」,這也是一生成就。我們在蓮池大師《疏鈔》裡面讀過,密宗要修「三密相應」,要修多久才能成就?這個法門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就了。試問問密法能不能一天成就?能不能在七天成就?如果是七天不能成就,那就比不上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在七天之內成就的,諸位去看《往生傳》、去看《淨土聖賢錄》,是真有,不假。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一天成就的,七天之內成就的,那是我們現在的人沒有真正去幹,真真實實去幹,決定成就。就是一個破戒之人,你看像宋朝的瑩珂,《往生傳》裡有,念佛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就跟他往生了。那是一個破戒不守清規的人,他的長處就是他自覺,他怕生死輪迴,他怕墮地獄,所以勇猛精進,三天成就,這的確不是普通人,不是一般的法門能夠相比擬的。所以佛說這個法門比說任何一個法門都歡喜,真正是「悅所懷也」。

  「阿彌陀」,這是梵語,「阿」是「無」,「彌陀」是「量」,「阿彌陀」翻作「無量」。「無量」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凡夫樣樣都要講個踏實,只有一個抽象的概念不能夠滿足,所以古德就用二樁事情來滿眾生的願,一個就是「無量壽」,一個就是「無量光」。哪一個人不願意長壽?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哪一個人不希望自己聰明智慧?「光」就是聰明智慧,所以稱之為「無量光」。「壽」是代表時間,豎窮三際。「光」是代表空間,橫遍十方。用光、壽就是代表現代所謂的時間與空間。時空之內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包括在其中,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所以在這一頁倒數第三行,講到「自性彌陀」也具「光、壽」二義。「自性豎窮三際」是「無量壽」的意思,「自性橫遍十方」是「無量光」的意思,說到這兩句,意思才圓滿。底下給我們解釋:

  講【彌陀法身真理。常住不變。即無量壽義。根本實智。遍照法界。即無量光義。】

  這個意思很圓滿。向下這個註解,諸位自己可以參考。

  「經」是契經的意思,到經文裡面再講。

  講【要是重要。綱要。蕅公老人。智慧宏深。不事廣釋。但著要解者。欲將彌陀一經。重要之綱宗。提挈以示人也。略講本經要義。一直詮無上心要。】

  在第六面倒數第四行有一個「疏題」,就是註解的題目,叫「要解」。這個我們把它念一念,『要是重要、綱要』。『蕅公老人』就是蕅益大師。『智慧宏深,不事廣釋』,他沒有詳細的解釋。『但著要解者,欲將彌陀一經,重要之綱宗,提挈以示人也』,這是說明他老人家做《要解》的用意。『略講本經要義』,這裡頭有兩段,兩個意思。第一個,『直詮無上心要』,「詮」是詮釋,直截了當給我們說明佛法裡面至高無上的心要,那就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第二點意思在第七面第四行:

  講【直示法門要。】

  這個「心要」,是個「理」。『法門要』是方法,理是至高無上,方法也最為殊勝,那就是專修持名念佛。假如這個方法不是一切法門裡面最重要的,《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善財童子最初參訪吉祥雲比丘,善知識為什麼教他念佛法門?教他念佛法門,可見得念佛法門在《華嚴經》裡面是最主要的一個法門。一開端學這個法門,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看一個開始,一個終結,都不離開這個法門,換句話說,華嚴會上,佛已經表示出來,這個法門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是第一殊勝。

  五十三參裡面有密有禪,有戒律的,有研究教的,都在當中,都不像念佛法門,一個開頭,一個結束,自始至終是以念佛為主,其他的法門為幫助。念佛法門裡面常說「正助雙修」,持名念佛是正,其他法門是助,助是幫助,幫助就看我們需不需要,需要的時候才幫助,不需要的時候就不需要它幫助。譬如我們念佛,用持名念佛,心太散亂了,沒有辦法攝心,我們加一點禪定幫助你攝心,可以的。心要是定下來了,那還是一心念佛,那個禪就可以不必要了,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如果我們這一句佛號念得很好,念得很如法,念得很得受用,那就不必要再拿別的方法來幫助。好比我們一個人的身體非常健康強壯,不必要再以藥物幫助。有了病再去找藥物來治療幫助,幫助你身體恢復健康。身體恢復健康了,試問還要不要藥物幫助?不要了。大家曉得病好了,藥就不要再吃了,修學法門亦復如是,這個道理諸位總得要懂得。

  在本經裡面,全經分為三大部分,就是三個大段落。這個地方第二行裡面所講的:

  講【故經中先詳陳依正莊嚴以起信。】

  這是第一個大段,講的『信』。次,這是第二個大段:

  講【次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

  這是第二個大段,勸我們要發願求生淨土。第三個段落:

  講【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

  這幾句話很重要,這是《阿彌陀經》的內容,《阿彌陀經》全經就講這三樁事情。『執持名號』就是修行的方法,是:

  講【以一念消除種種妄念。而得一心不亂。】

  這句話諸位要特別記住,你才曉得你為什麼要念佛,念佛有什麼好處,就在這一句話。你心裡面妄念太多,妄念是生死輪迴的種子。一個妄念,將來起現行,就是一次的生死輪迴,所以你想想我們妄念有多少。這個法門是用一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消除種種妄念』。「種種妄念」統統都消除了,這一念不要了,這一念也不要了,那就叫究竟覺,還有這一念存在,沒有到究竟覺。但是現在這一念決定不能丟掉,一丟掉,一天到晚要胡思亂想了。所以要曉得學佛目的就是在求一心不亂,自己求一心不亂,希望別人也得一心不亂。只要你得一心不亂了,甚至於像本經所說的「信願行」三個條件統統具足,你決定往生,一往生是決定成佛,為什麼?極樂世界不退轉。換句話說,阿彌陀佛有種種方便的辦法幫助你精進,不會叫你退轉。不像我們這個世間,學佛難,進進退退,進得少,退得多,所以很難成就。假如我們能夠保持不退,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第二段是譯經的法師: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這一段我們也把它省略,不必講它了。

  再翻開第十面,第十面就是解經的大師。我們這一次研究的是《要解》,以《要解》為主。解經的大師: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清』是清朝。蕅益大師是生在明朝,圓寂的時候,明朝已經亡了,清朝入主中國的時候,所以我們在很多經本註子裡面,或者傳記裡面,有看到的是明朝蕅益大師,有的地方是清朝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到底是清朝人還是明朝人?他是明朝人也是清朝人。最常見到的,所謂是明末四大師,就是明朝末年佛教的四位了不起大師,真正是續佛慧命。這四個人當中,是紫柏、蓮池、憨山、蕅益,就是他們四位。四位裡面,蕅益大師年歲最輕,在明朝的時候,他年歲最小,他的成就,弘法利生都是在清朝入主中國以後。這一段裡面等於說是一段小傳。

  大師實在說也是再來人,不是一個普通人,我們從這個簡單的傳記裡面,諸位就能夠看得出來,聰明絕頂。他所註的各種經論,四十八種,三百多卷,在本省有蕅益大師的全集流通。他圓寂的時候只有五十七歲,所以世壽不算很高,可是他老人家的成就已經不是後人能夠追隨的。

  「西有」是他的別號,這個意思就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有,實實在在有,他自己本人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所以他成為淨土宗的祖師。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他老人家是第九代的祖師。「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也是一個很謙虛的稱號。「沙門」的意思,它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叫沙門,說得簡單一點是斷惡修善,在印度就稱為沙門。既然稱沙門了,就得要認真的去斷惡修善。

  「蕅益」(諸位翻開在十二面)是大師的別號,特別是他專修淨土的別號。「蕅」是蓮藕,淨宗又稱之為「蓮宗」,因為經裡面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生在七寶池中,花開見佛。所以你可以想像而知,他對於淨土宗的信心是多麼的堅固、多麼的嚮往,取一個別號叫「蕅益」,「益」就是真實的利益。圓老法師在此地給他解釋的也講得很好,我們把這一段念一念,就不必講了,一念就明瞭了。

  講【蕅益。乃是大師精修淨業之號。蕅為蓮之因。由蕅而生荷。開華。結蓮。蓮即藕之果。意以種蕅。有得蓮之益。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蓮華。橫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蕅益,乃是大師精修淨業之號。蕅為蓮之因,由蕅而生荷』,就生荷葉,開花結蓮子,蓮就是蕅之果實。『意以種蕅,有得蓮之益』,這是蕅益兩個字在字面上的意思。可是它的表法呢?是『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蓮華,橫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這個意思非常的明白清楚。

  講【智旭。是大師法諱。旭為清晨東昇之日。其師以其智慧。譬如東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

  『智旭』是他老人家的法名,是他出家,他的師父給他取的法名。「旭」為清晨,就是早晨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旭日東昇」,這是代表智慧。『其師以其智慧,譬如東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蕅益大師的剃度師,他出家看到他很聰明,有智慧、有善根,給他取這個名號。所以諸位要曉得古人取名字跟我們現在人取名字用意不相同,古人取名字,他有個希望,他對這個人有希望,希望他將來能做到名副其實。所以名是父母給你取的,一生不能改名字,改名字是大不孝,改名字是違背父母對你的期望,這是不可以的。這個字號,那是你以後自己取的,多少不相干,你想想看看佛門裡面弘一大師的別號,差不多有九十多種,九十多個,大概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所以古人用這別號,多少是隨心所欲,但是名決定不能改。

  那麼出家呢?師父給你取這個名也不能改,如果改了,是背師叛道,現在社會無所謂,在從前不行。在從前你要是改了師父給你取的法名,你到哪個寺廟去掛單,人家都不收你,為什麼?叛徒,背師叛道,誰還敢接待你?不敢接待你。所以這個名很重要,是老師對他的期望,就跟父母給兒女取名,他對他的期望一樣,所以名不可以改。

  現在人取名字是為了要求福,聽說還有姓名學,哪一個字吉祥,哪個字不吉祥,還要算筆劃,真是囉嗦。這麼一來的話,大概好名、好字都被你取掉了,試問你這一生是不是比別人富貴、吉祥?看看哪一種名字,什麼樣的字樣,什麼樣的筆劃,將來可以作總統,可以作國王,好了,你取了這個,你將來能不能作總統、作國王?你也看中了,他也看中了,你取個名,他也看這個名字,好了,還沒有作國王就先要打天下了,沒有這個道理,真正叫迷信,真的叫迷信。這一點,學佛的人是破迷開悟,覺而不迷,不迷信這些。名是表法的,所以有很多人曾經跟我說過,說我「淨空」這個名字不好,字也不好,筆劃也不好,要我改名字,改個名字,法師的法緣更殊勝,這在胡鬧。我師父給我剃度的時候,給我取這個名字,用意就是要我要淨、要空,表這個意思。

  諸佛菩薩的名字統統是表法的,不是求世間名聞利養、功名富貴,不求這些。名以表法,顧名思義。我們自己在一生當中的行持要做到名副其實,才不辜負老師、不辜負父母,是這麼一個意思,所以諸位一定要懂得。現在還有很多的中國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把兒女取成外國名字,他的願望就是希望將來我這個兒子,將來長大了就變成外國人,大概覺得做中國人很不光榮、很恥辱,要去做外國人,這個實在是違背了祖宗的文化。我們哪一個家裡的人希望自己的兒女去變成外國人,我想沒有一個人情願。可是取個外國洋名字,意思就是說他將來長大了,滿我的心願去做外國人去了,這個是錯誤的。

  向下,這就是序文了,我們算是《要解》裡頭入了正文。這個科是第四:

  【著解序文。】

  在第十二面倒數第五行,它這前面括弧加了一個序,這是原文上沒有的,它是特別揀別這一行是蕅益大師的原序。將來在經文裡面會加上「經」、會加上「解」,揀別哪些是經文,哪些是蕅益大師的《要解》。

  序【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這幾句是講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以「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兩句話到以後我們還要做深入的研究。佛對於一切眾生是無條件的,憐憫我們大家迷了,前面說過,迷了本覺,迷了一心。一心就是本覺,一心就是本性,一心就是真心。我們迷了,把一心變作三心二意,這一迷了之後,就變成八識了,真如本性一迷就變成八識了,三心二意就是講的八識,三心二意才製造生死輪迴,製造無邊的煩惱。一心裡頭沒有,一心裡頭就跟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那是一心。他看眾生迷了,迷失了一心。

  『隨機施化』,「機」就是眾生的根性,他迷悟的程度不一樣,善根、福德不一樣,種種的機緣不一樣,一定要隨順眾生,方便教化。「施」就是設施,教學的設施。「化」是講教學的成就、成果。化迷為悟,化凡為聖,這個教學效果就得到了。所以學佛絕對不是迷信,絕對不是愈迷愈深,那就錯了,那就顛倒了,它是要破迷開悟。

  下面兩句說了,『雖歸元無二』,「歸元」,「元」就是一心,無量無邊的法門,『方便多門』,無量無邊的法門無非就是求一心不亂而已,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就是求一個一心不亂。雖然大經裡面說種種名詞,名詞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華嚴》講「一真法界」,我們這裡講「一心不亂」,《法華》講「一乘佛法」,般若經裡面講「實相般若,第一義諦」,《維摩》說「不二法門」,統統是一樁事情。只要得一心不亂,就全都得到了,這正是所謂佛法裡面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通」。再看底下一段,在十四面,十四面的序,倒數第五行:

  序【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這幾句希望諸位要把它背熟,為什麼?太重要了,一定要相信,決定不可以懷疑,你要是懷疑,吃虧的是你自己。蕅益大師不吃虧,圓瑛法師也不吃虧,你自己吃虧,你把這麼一個殊勝的法門當面錯過,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你當面錯過,太可惜了。『一切方便之中』,就是我們常講的八萬四千法門,再像四弘誓願裡面講的無量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法門裡面你要講『至直捷』,「至」是達到了極處,直截了當,至圓至頓,沒有比這個更圓,沒有比這個更頓了,圓頓大法。

  所以諸位看經,千萬不要以為天台、賢首判教都把《阿彌陀經》判作方等。方等雖然是圓,不是最圓。最圓的大家曉得,《華嚴經》、《法華經》,這是賢首、天台判教判為圓教,一乘圓教,連《梵網經》還判成一乘別教,比那二個還要差一點,一乘教只有三部經。你看蕅益大師在這裡說至圓至頓,「其至直捷」,換句話說,它比《華嚴》、比《法華》還要來得高。這個話可不可以採信?跟諸位說,可以採信。

  古德判一乘教,判《華嚴》跟《法華》有沒有判錯?跟諸位說,沒有判錯。既沒有判錯就應該不一樣。如果說《阿彌陀經》超乎一乘經,一乘經典在理論上有什麼依據。諸位要曉得《華嚴》、《法華》的對象是法身大士,對象不是我們,我們拿到《華嚴》、《法華》沒用處。你看古人讀《華嚴》、讀《法華》的,他要不迴向求生淨土,他就沒辦法了生死、出三界。只有念《法華經》求生淨土、迴向淨土,還是念佛法門,拿著經文來代替阿彌陀佛,還是修念佛法門,他才能有成就,這是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

  另外一種大經,圓頓的大經,在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性不及正法、像法,所以不容易開悟,很難得到利益。末法時期,佛說過了,「淨」成就。在這一個階段,這部經最有利益的,正是永明大師所講的「萬修萬人去」。《華嚴》、《法華》能不能說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人敢講,諸佛菩薩也沒說萬修萬人去,唯獨淨土法門在末法時期是萬修萬人去,確實直捷圓頓。所以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專修持名念佛,他所教誡的弟子,他所教化的信徒,也各個專修持名念佛,只要依教奉行,沒有不成就的,這些事實擺在我們面前。

  如果從理上講,講得通。《華嚴》、《法華》、《梵網》,這一乘大經,都是修一心不亂的,所用的方法很多,哪有念佛這麼直截了當?何況在一乘圓教《華嚴經》裡面五十三參還是從念佛開始,到念佛結束,結束還偏偏「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們想想這個意思,那豈不是圓教裡頭的圓教,頓教裡頭的頓教,如果不是說至直捷、至圓頓,那還有什麼法門能夠說得上至直捷、至圓頓?從這面面看來,我們一點懷疑都沒有了。所以我們得到這一個法門,不簡單、不容易。

  雖然這個法門傳得很廣,「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但信心不堅固,不曉得這個法門是至直捷、至圓頓的法門,所以雖然念佛還要去學參禪,還要去學打坐,還要去學咒子,學這樣、學那樣。他為什麼會學那麼多?就是對淨土法門沒有徹底的了解,不曉得這個法門是最圓頓、最直捷的法門,還要搞許多的攔路石,搞許多的障礙,障礙自己一心不亂,你不搞這些障礙,你早就成就了。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下一次從十五頁這個地方繼續講。明天我們圖書館辦一個放生郊遊,明天八點鐘到這裡來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