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五十八集)  2012/3/24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58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歡迎,也非常高興,這麼多的朋友們一起從祖國大陸,從南京、從各地一起到了,我們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我們一起學習《群書治要360》,當然也希望諸位貴賓給我們中心多多指教。《群書治要》這一套書,是唐朝唐太宗在位,貞觀初年命魏丞相(魏徵丞相),還有當時的大儒,都是頂尖大學問家,編的一套書。因為太宗皇帝有愛民之心,他希望帶給人民安定幸福,這是非常難得的仁慈之心。老祖宗講的「君仁臣忠」,國君仁慈就感來很多忠臣為國效忠。而太宗這位領導人非常不容易的地方,他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缺什麼,他十六歲隨父征戰,平定亂世。隋朝末年群雄割據,陪著他的父親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唐朝。而後來他登上帝位只有二十七歲,十六歲就出來打仗,讀的書不多,所以要治理天下,一定要擷取所有經典,以至於歷代這些聖王的治國經驗,他趕緊命魏丞相他們編了這套《群書治要》。

  這個「治」就是政治,我們只要是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其實就是在辦政治。怎麼把團隊帶好,怎麼凝聚人心,怎麼給團隊好的未來?這都是辦政治;而這「要」,就是最精要、最重要、最精華的叫要。也就是說從堯舜禹湯,從五帝到晉朝,這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從經史子這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當中有一萬四千多部書。大家現在想像一下,有一萬四千部經典放在你的面前,然後你要把它挑出最精華的六十五部,好不好挑?一萬四千多都是經典,挑不出來,晚上還要吃安眠藥很不容易。八萬九千多卷,挑出來最後的五十卷,就編成這一套《群書治要》。所以唐朝的貞觀之治,在中國幾千年歷史當中,它算是數一數二的盛世。當時候大唐強盛到什麼程度?有一個國家要來朝見唐太宗,要經過九個人翻譯,最後才輪到唐太宗聽。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嗎?他要一個過一個翻譯、翻譯、翻譯,翻到最後才可以給唐太宗了解,然後唐太宗講一句話,他要翻過去、翻過去、翻過去再給他聽。

  當時候的日本、韓國、越南,都是整批留學生到大唐留學,所以當時文言文是國際語言。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劇?他們寫書法是不是都用文言文?對!都是寫這些文章,大家看過「商道」、「醫道」就知道了。所以當時的強盛是結果,原因還是太宗有治國的智慧,而他的智慧從哪裡來的?就從這套《群書治要》來的。唐太宗認真學習可以創造一個天下稱頌的盛世,整個國際間稱唐太宗叫天可汗,就是天下的共主。現在事實上企業,都屬於國際性企業,能不能成就一個國際的企業,那可能要學習唐太宗的雄才大略,還有治國的智慧。所以會集起來的這六十五部書,而且是六十五部裡面的精華,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所在。這套書對個人的修身,對個人齊家,教育好下一代,到治理好自己的企業團隊,以至於更有胸懷讓自己的企業落實《群書治要》,落實倫理道德,給整個國家有信心,用倫理道德可以讓企業強盛。那整個國家社會都來學習倫理道德,這是大功德一件!

  現在整個社會、家庭的問題在哪?缺乏倫理道德的教育。可是因為這幾代人忽略了,很多人的錯誤觀念:這是過時的東西不能學。可是假如我們的企業能夠落實倫理道德,非常成功,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同,這個榜樣一樹起來,就給整個社會信心,就達到利益國家,叫治國;這榜樣做好了,世界各地的人來學習,叫平天下。所以《大學》當中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人這一生能夠達到的人生境界,只要在我們的本分當中,把它做到圓滿,這個價值一定影響家庭、影響社會、影響國家,甚至影響世界。我給大家舉一個東北吉林松花江中學,他們從二00七年開始,用《弟子規》教中學的孩子。請問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哪一個年齡的孩子最不好教?(中學)。你們都是行家,都知道他那個年齡特別不好帶。而學校當中有一位老師,王琦老師他一個人默默做修身,齊家他的班級他好好帶。

  結果他的班級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成績又特別好。校長每次走過他們教室:這一個班的孩子,怎麼我走過去,沒有一個人分心、沒有一個人看我?上課這麼專心。幾次下來,校長覺得這個班不一樣,我站在司令台上面一看,那一班站著整個氣勢就是跟其他不一樣,精神、面貌都不一樣。後來深入了解,原來這班學傳統文化,學《弟子規》。校長就在全校推展《弟子規》,讓孩子學孝道,結果這個學校的成績突飛猛進。有一年考試成績出來,本來反對的老師,看到成績之後,講了一句話,說孔子顯靈!就他自己也都不相信,學生的成績可以好到這種程度。記得在二00九年的時候,東北大慶辦了一個教育界的傳統文化的培訓,去了超過一萬個老師、校長。其中吉林松花江中學,就派了好像三個還是四個老師去講課,您看對整個國家的幫助大不大?一個學校。還有海南、廣東的,坐了好幾天遊覽車,到松花江去向他們請教經驗,還有新疆,整個教育界,好多地方都去向他們請教經驗,挖寶。

  而在二00九年的十二月份,馬來西亞校長職工會,跟我們中心合辦的教師培訓,在北方大學,就有二千五百位大馬的校長跟老師參加,而且其中還有好幾個是馬來的中學校長。呂杰校長跟王琦老師在台上講的時候,馬來的校長帶著同步翻譯機,在聽他們的經驗,請問他們學校有沒有在利益這個世界?有。所以我們了解到,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經典不是理論,是每個人盡心盡力去學習、去落實,每個人都能契入的,人生境界跟人生價值。所以看到貴公司我們都非常高興,像貴公司這樣的企業,假如在我們祖國大陸有二十間企業,都做出最好的榜樣,那整個傳統文化在祖國大地就復興。諸位貴賓,其他十九家是誰,我不知道,其中一定要有我們一家。

  我們祖國大陸流傳一句話,是真的,真實不虛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因為這幾年整個政府非常重視倫理道德的弘揚,所以已經好幾年都選道德模範。今年選出了孝道的模範是孟佩杰女士,她只有二十歲而已,在大陸叫「最美的女兒」。我在大馬怎麼比你們還清楚,你們不知道嗎?還有「最美的媽媽」,挺身而出不顧生死,救了一個小孩從十樓掉下來,那種見義勇為,我們邊看邊流眼淚。聽到最美的女兒孟佩杰,四歲被她養母收養,八歲的時候,她的養母脊椎出問題,整個身體癱瘓。一個八歲的女孩照顧一個癱瘓的媽媽,她的媽媽一百四十六斤,七十三公斤,她差不多四十公斤。就這樣每天揹她的母親,每天幫她的母親復健,讓她不要惡化,八歲開始做。爬上灶台去煮給母親吃,因為身高太矮了,都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從來沒有一次喊疼。我們想一想,這樣的日子怎麼過來的?有時候我們真的覺得不可思議。

  去買菜,都不認識那些菜,慢慢記,買到編一首歌,把那每個菜的形狀記下來,然後編成一首歌,「長的是蔥,圓的是蒜,疙疙瘩瘩是生薑」,就編成一個繞口令的歌曲。大家從這裡體會到什麼?孝心能把一個人的潛力激發到什麼程度,無法想像。現在這個時代一直強調,創造力很重要,創造力從哪裡來?孝心來、愛心來。他創造力不能從名聞利養來,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創造出殺人遊戲,多少人的精神都被他給毀掉,甚至於有人就這樣,真的去傷害到別人,犯下終身遺憾的事情。孟佩杰後來考上山西臨汾的師範大學,又帶著媽媽去上大學。後來她的孝行被發現了,當地的醫院免費幫她媽媽治療,本來都是沒有辦法起床的,現在可以坐輪椅了。我們看「感動中國」也頒給她,「道德模範」也頒給她,在場所有的官員、所有的大眾,以至於年輕人邊看邊流眼淚,「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一個榜樣都有這樣的力量,假如是一個團體做出來,那給社會的信心震撼就更大了。

  其中助人為樂的榜樣,大家都很熟悉的郭明義先生,他是一個鞍鋼的工人,他也沒有很高的地位,他也沒有很多的財富,但他有一分捨己為人的心,他有多少力量他絕不保留,完全幫助人。現在跟隨他的精神,跟他一起幫助別人的組織超過五萬人,所以善的力量很大。而我們這個時代,坦白講真的是在跟社會的墮落拔河,善的力量不夠,真的整個社會就被拉過去了,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喚醒人心的善良,而人心要靠教育,要靠我們五千年這些智慧、經典的教育,才能把人心給轉過來。而教育當中身教第一,得做出來才行!我們處在這個大時代,對得起後代子孫、對得起五千年的祖宗,我們要承先啟後把這個責任給傳承下去。

  剛好我們《群書治要360》講到的「貴德」,這第三個大單元。德行是家道、是事業的大根大本,德行不穩固事業發展得大,很可能就是他墮落的一個機緣。《老子》說「禍福相倚」,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只要道德沒有跟上,整個人心的墮落會非常快,很多不幸的家庭就要出現。重利就輕義,離婚率就不斷攀升上來;為了賺錢,忽略孩子的教育,青少年問題都出來了。所以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只要不安定,整個社會一定會狀況百出。所以家齊而後國治,成立家庭的人一定要有責任,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把下一代教育好,這是對家族,也是對整個社會國家的責任。所以德行是根本,假如沒有德行,一有財富、一有地位了,那個誘惑一來兵敗如山倒,就像樹木的根不深,風一來連根就拔起來。現在有一個現象,很多自殺的人特別有錢,在很多地方,地位都很高可是尋短見。當然這個因素是複雜,有的是因為做了犯法的事情,有的是因為長期做一些違背道德良知的事,最後自己精神受不了,反思很多家庭的事情、人生的事情很懊悔,最後尋短見的,這個有。

  老祖宗講的「有德此有人」,有德行了感召來志同道合的人;假如都是用錢來感召,感召來的都是很愛錢的。假如是重視我們這個事業,對於人類的貢獻、對於他人的幫忙,每個行業都是服務大眾,認同這個利人的理念,感召來的都是有愛心的。企業如是,家庭亦如是!年輕人到了適婚年齡要找對象,有德此有人,德行要提升,才能感召同頻率的人,「龍交龍,鳳交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請問諸位長輩,你們的孩子到適婚年齡,你有沒有跟他講先學道德?有。還是跟他說找漂亮一點的?找那個你娶過來可以少努力二十年的好不好?看事情不要看眼前。告訴大家大小姐,什麼人叫大小姐?就是脾氣比較大的小姐。她從小養尊處優,父母都寵慣,從小就有錢,你把一個大小姐娶回來,要侍候她一輩子,好不好玩?(不好玩),聽你們的聲音好像挺有經驗的,好像是過來人的回答。再來,請問一個大小姐以後會是個好太太嗎?是個好媽媽嗎?(不會),你們都是明白人,都是有智慧去判斷人生大事的人。俗話講娶一個好太太旺三代,娶一個不好的太太?(敗三代),不止敗三代,叫一敗塗地,爬不起來了!

  這是我們國內強調的精神,叫科學發展觀,你要動態觀察事物的變化,那個敗下去就沒有起來的機會了。以前的人對這些事情,他是很有智慧判斷的,俗話講的「娶妻要看丈母娘,買牛要買尾巴長」。這個都是寶貴的經驗,農業社會,人家積累這麼好的經驗,一看那個尾巴要長的牛品質比較好。你要找個太太,首先要看她的品質管制如何?她的媽媽怎麼教育她的?大家現在想一想,有沒有人要找對象,先去看那個人的媽媽的?(有),有。國家民族將興必有禎祥,從哪裡看出來?現在找太太先看丈母娘,這個徵兆就看出民族要強盛。真的,你每一個聖賢人從哪裡來?從家庭來的。大家知不知道孔子能生出來,是因為他的外公有智慧不知道吧?他的外公要把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做了一個動作,查他祖宗八代的資料,然後說這個家族好幾代都是聖人,他的後代一定會出聖人,所以把女兒顏氏嫁給叔梁紇,才生孔子。所以不只要感謝孔子,還要感謝孔子的外公有見識,不然這個緣也成不了!

  所以假如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的事業,是擷取了五千年的智慧,來經營,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人生不會有很多摸索,不會有很多後悔跟錯誤。尤其中年的人很常講一句話,假如我的人生可以再來一次,我絕對不會犯那些錯是!問題是人生哪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福在受諫」,什麼是最大的福氣?能聽聖賢人的教誨,這個人、這個家是最有福氣的。大家看孔子,為什麼成為聖人?他對聖賢人的教誨誠敬的去學習,「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沒有自己的創作,都是依循古聖先賢教誨去落實領會出來,跟聖賢教誨的東西都完全相應。而且對古聖先賢沒有絲毫的懷疑,信而好古,好就是希聖希賢,希望跟他們一樣的德行,孔子睡覺的時候會夢到周公。你們睡覺都夢到誰?有沒有做惡夢?你假如夢到你的祖先,那是你的孝心,你有那分我要把整個家族的家道興旺起來。那祖宗就會到你夢中指導你,有沒有可能?你們相信就有可能。

  這類事情太多了,我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三字經》當中說到,「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但大家不知道這是結果,原因是竇燕山本來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他的祖先到夢中告訴他,孩子,你繼續幹下去,連命都沒了!你幹了太多不義的事,多行不義必自斃。難怪你現在這麼大年紀了,連個兒子都沒有,你是絕嗣沒有孩子的命,你還不趕緊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從夢裡醒過來感謝祖宗把他敲醒,從那天開始,能夠盡力做多少善事,決定沒有保留。有一次好像撿了一包銀子,還在那裡等到遺失的人回來,才還給人家。尤其還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建學校,教育當地廣大的下一代,這個功德很大。因為教育好一個人,影響的可能是他的家庭跟他整個家族。本來是已經到斷子絕孫的命,經過他的積功累德,最後生了五個孩子都是當時候的名臣,整個家道就完全扭轉過來。而且他五福臨門,長壽健康,子孫都善良,又有財富,五福臨門最後第五福更重要好死,叫考善終。他要走的那天,把自己盥洗清潔,然後跟所有的親戚在那裡一一道別,講完話眼睛一閉坐著就走了。這個功夫大家要不要學?很重要。

  大家注意看,現在一百個人離開這個世間,請問都在哪裡?而且很多都是不清醒,不是跟大家Say goodbye之後走的這麼自在。很多都是彌留,都不省人事,被人家拿電擊棒急救也不知道,所以人要經營好人生的福報。可是大家注意冷靜看,三十年前很多的長者都是無疾而終,在半夜裡睡覺睡一睡,一點病都沒有就走了,沒有再起來,沒有任何病痛,那都是因為積德行善感來的善。可是現在的人為什麼都死得這麼痛苦?不是偶然的,這一、二代人缺乏倫理道德教育,他不是願意犯錯,他自己犯錯不知道。我們看到一個數字,全世界一年墮胎記錄的人數五千萬,超過,這個行為而且很大的部分,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做的。所以我們要有責任教這些孩子,不然他們人生一、二十歲,就已經造了很多罪業,甚至於她的身體都不能再懷孕。《三字經》又告訴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次念到《三字經》背後都會流汗,我們從事教育工作,這句教不嚴,師之惰等著我們。

  所以教育才能轉變人心,這是大事,我們能夠承傳五千年智慧,來成就自己、來成就下一代,這是真正有福報的人。而且我們現在學《弟子規》,它是五千年家教的集大成;我們現在學《群書治要》,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集大成。這一本書它不只是理論,它還真正創造了貞觀之治。而這套書唐朝跟宋朝的歷史沒有記載,為什麼?因為後來這套書亡失掉了。日本人把它抄回去,一千多年之後,日本人進貢給嘉慶皇帝要登基的時候,進貢這套書,才失而復得。但是因為清朝末年之後,這個書就沒有受到重視,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後來又對日抗戰,這個書就都沒有弘揚。剛好去年這書,我的師長印了一萬冊,開始再弘揚這套書。所以大家是有大福報的人,這套書剛出來還熱著,你們有沒有摸摸看?而《群書治要360》是從這六十五部書,五十萬字當中擷取精華的三百六十句。因為現在人工作比較忙,假如那一套書放在他的面前,他就開始頭發昏,這麼大一部書。選出來讓他看了以後覺得:這個都很好。他認同以後自己再主動的,他就願意深入。

  談到「貴德」我們了解到,德是根本,這是人生的幸運,為什麼?找到根本成就就是指日可待,找不到根本人生就有可能本末倒置。在一個地方有個人賺了很多錢,因為賺了錢之後,整個行為驕奢淫逸都來,後來妻離子散,雖然還是很有錢,住的都是別墅。有一天喝酒喝到醉倒在路旁,當地的警察看到他終於把他叫醒:你趕緊回家!他還有點恍恍惚惚看著那個警察:回家,我哪有家?警察馬上說,那棟別墅這麼大不就你家嗎?那是一棟房子,那不是家。您看他這話有沒有哲理?人走到這種絕境的時候,他會感悟很多真實的道理。什麼是家?真正有道義的地方是家,有付出、有愛的地方,有溫暖的地方才是家。

  所以我們能務本,《論語》開頭就說了,「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把根本找到了,我們這個道,學問是道、家道是道、事業之道也是道。找到了本我們這一生的學問、家業、事業,就能有所成就,我們剛剛講的「德者本也」。科學家有個調查值得我們深思,這個調查提到一個孩子一、二歲的時候,每天笑一百八十次,後來他長大之後,成人平均一天笑七次。請問大家,小朋友比較努力工作,還是成人比較努力工作?為什麼愈努力,到最後笑一百八十次變平均笑七次?諸位長輩朋友,你今天笑幾次了?恭喜你,你已經把平均值稍微往上拉。人生努力為了什麼?幸福快樂是吧。有沒有人說我努力就是讓我自己笑不出來?那他精神有問題!可是現在的人真的愈努力愈笑不出來,太累了是吧。那他得要了解到,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不來。

  告訴大家,累都累在哪裡?累在心,累在這裡想一大堆貪求的煩惱。大家有沒有去做義工的經驗?沒有錢拿做得很快樂,助人為樂,然後躺下去就睡著了,覺得今天很充實,對人很有幫助。對,所以不是說你錢愈多就會幸福快樂!基本上愈有錢的人煩惱愈多。現在社會你去調查看看,農夫只會想說,我的收成能不能好一點?有錢的人還要想買股票買哪一支,那支股票掉下來,自己的心也跟著它掉下來。還要煩惱:誰又要來跟我借錢了,很多煩惱都是因為錢太多了。大家注意看一個字,老祖宗提醒我們錢怎麼寫?不要留太多給子孫,最後都會像報紙報的一樣,兄弟上法院爭財產。老祖宗創字就把這個智慧提醒你,這個金子小心會兩把刀拿著搶。老祖宗連做錢的時候都提醒人,錢是拿來用的、拿來利益人的,錢就像水一樣要流動,你不要變守財奴。錢怎麼造?錢這裡不是有個錢眼嗎?提醒你別掉到這個錢眼去!

  老祖宗很有智慧的,包含以前的酒杯怎麼設計的?酒杯上面有兩根金屬的東西,他喝的時候,你喝得太大口,那兩支東西就插到你眼睛去了,還喝、還喝眼睛就瞎了。都提醒我們,人要懂得節制,要有度,要有分寸不要放縱。你看現在人XO拿起來咕咕咕咕,那不要命了,而且太糟蹋東西了那麼貴,他這樣咕咕咕,我不知道可以印多少本《弟子規》。你看你有福報你也要會花,花錢要有智慧,賺錢靠努力、靠機會。花錢靠智慧,錢花得不好糟蹋了福報,「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殃及子孫去了。所以人找到本,你會很歡喜,就像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我們很想把孩子教好。領的是政府公家的俸祿,你要把下一代教好,我看到的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每一年的孩子素質,你就看它這樣下去、這樣下去,看不下去,那薪水領不下去。

  後來聽師長講經知道,教育最重要的,教他做人、教他明理、教他倫理道德。後來開始學倫理道德看到《孝經》一句話,高興到,在家裡面跑好幾圈,歡喜雀躍終於找到本!不然我們做的都是徒勞無功的工作。你說現在多少老師多麼努力教書,看到孩子繼續墮落下去,他也很無奈。孔子在《孝經》當中,開宗明義就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教育就要從這裡開始,這是本。我們教育不從根本,都在枝末,就好像沒有根的花,好看也是二、三天而已,就謝掉了。現在這麼多高學歷的人,可是很多企業都覺得缺人才,這些年輕人沒有孝心。「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他沒有孝心,他怎麼會是忠臣?他連父母都不感恩,他還感恩領導,他還感恩公司,他還感恩國家?可是孩子你沒長他的德行,他壞的習性會出來,你沒教他好的,他每天當然學不好的!

  學到什麼?傲慢,我博士畢業、我碩士畢業。他上面有一個光環大家看到沒有?我是碩士畢業那種小事我不幹。他這麼傲慢那怎麼學東西?而且真正的人才他要從基層做起,他才是紮紮實實能力上去。所以長了傲慢,下一代沒長善心、沒長孝心,長傲慢,下一代怎麼教?所以找到本心安了、理得了,開始教得踏實。好像只有我心安,你們的表情好像不是心安的樣子,你們也可以心安,這個道理你知道了,這些經典你拿去教了,你的家就可以心安。再來,只要人能學經典,他年紀再大,他都能學得好,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哪怕他現在是二、三十歲都可以,他上了年齡都可以。我們曾經很多課程,幾天上下來,那六十幾歲的老人,拿著書到我們面前:我開始補課了。

  有一個企業也是做得滿成功的,一年開春本來都是吃吃喝喝。那天他們有一個新的思路,希望能夠融入一些傳統文化。所以那天就不是吃吃喝喝就沒了,他幾個最高領導在那樣的場合,分享自己感恩父母,然後當場給父母磕頭感恩,現場給父母洗腳。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有點不適應,他們做完以後,第二批人說要做,結果到最後是搶著,怕自己做不到。因為人太多機會只有這樣輪幾個人而已,就搶著都要上去。當場那個場面,所有的人都感動,都動容,大家的孝心喚醒,非常珍惜能夠報恩、感恩的機會。結果有一對夫妻突然離開,離開以後,隔天同事就說,後來我們的董事長還上去講話,後來哪個同仁他們這些感悟很好,你怎麼提早走?很可惜。

  他們夫妻講,我們坐不住了,我把我父親送到養老院,所以當下夫妻兩個就趕緊去把父親接回家。而且他這個太太常常跟婆婆吵架,都嫌棄婆婆,而且她婆婆還幫她帶小孩,就嫌這做不好,那做不好,常常跟婆婆吵。結果把老人帶回來,他們就表達對父母的這種感謝,表達這種孝心,給他父母磕頭懺悔。磕完頭,她旁邊九歲的女兒流眼淚,她女兒告訴她,她說媽,妳今天做這個,我很感動,本來我想了很久,我要拿一把刀插到妳的身體去。因為奶奶從小照顧我,把我拉拔長大,妳每次見到她老人家,妳就是罵她,我很恨妳。她非常震撼,九歲女兒的感受,女兒在想什麼是她意想不到。所以孝不能等,體悟到了就要趕緊去做,他整個就轉變了他自己家庭的命運。

  而我們真的很冷靜的來觀察,三十年前的人,跟三十年後的人差別在哪裡?三十年前的人都懂得孝順。五十年前的人,讀書不用父母擔心,他自己去讀,有時候父母告訴他們:去睡覺,太晚了。他們真的去睡覺,孝順,不忤逆父母,父母這麼講了就去躺著,等父母睡著了又爬起來讀書。有沒有?我爸爸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個故事是我三叔跟我講的。我三叔是博士,在一個貧窮的漁村,能夠養出大學生、博士生的孩子,憑的就是因為我爺爺的孩子,心中都有一分孝道。我三叔說他在田裡面幫忙耕作,有時候腰很酸抬起頭來看著馬路,就在那裡想:要趕緊讓父母過上好的日子。孝心、責任心變成他一生源源不絕的動力,讀書不用人家擔心,事業不用人家擔心,結婚成立家庭教育孩子,不用老人家操心。教出好孩子,讓老人可以頤養晚年、可以含飴弄孫。我自己感受:我的爺爺、奶奶,沒有為我父親事業跟家庭操過心。因為我從小就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孩子很敏銳的,父母的想法、感受,跟爺爺、奶奶的感受,都知道。

  我們要從根本成就一個人的人生,他的人格、他的責任心。我們不能從枝末,什麼是枝末?學歷、分數。有一個七十幾歲的老師,教了一輩子書,他很感慨,他有一個朋友是金融界的主管,金融界主管學歷一定不差的,有兩個孩子,一個男的、一個女的,男的成績比較好,女的成績比較差。諸位朋友,你會比較疼兒子還是小女兒?一樣是吧?好,一樣叫標準答案。真正遇上了,真的是照標準答案做嗎?我們從升學主義上來的,考試卷都寫標準答案,真正遇到事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樣的現象是教育失敗,言行不一致了,人格都有問題。所以我看到網路當中寫的東西,毛骨悚然,大學生寫了兩句話,「考試不作弊,明年當學弟」,另外一句「寧可沒人格,不可不及格」。大家注意聽,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我們的下一代,現在是把人格跟分數放在一個天平上,分數比人格還重很多。你敢把這個家、把這國交給他們嗎?在交給他們以前先補課。可是我們的孩子,很可愛,是我們對不起他們。

  我在二00五年初到二00五年底,我在北京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我曾經在地質大學兼過一個學期的傳統文化課。記得我第一次到地質大學去講了九個小時,地質大學是我們溫總理的母校,八、九百個學生聽課,跟大家講一點都不誇張,剛好在字跟字之間、句子跟句子之間,那個停頓的時候,一根針掉下來都可以聽得到。他們多專注,他們覺得這個東西很重要,他很需要,沒有人教他。有個地質大學的老師看到我,很感慨就跟我講,講倫理道德、講傳統文化的人,要愈來愈多,尤其要企業家出來講。為什麼?因為現在企業家等於成功人士,我們這些窮書生還不等於成功人士。對,現在是商業王國,他能在這個企業當中做成功,一般社會大眾佩服他。家長也會覺得,他這麼成功,以後我的兒子出去有出息,是吧!你們是成功人士,成功人士的背後是責任。

  結果地質大學有一次邀請一個企業界的人,錢賺得很多,告訴大家,有錢不等於成功人士,這個判斷我們要有。他上去第一句話講到,諸位同學,都是大學生,你們這輩子想要成功,首先要把道德兩個字放下,只要不殺人、不犯法什麼事情都可以幹。那個女老師在底下不知所措,這還能讓他繼續講嗎?可是他這段話講完底下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你看恐不恐怖?孩子是一張白紙,他一聽了,有的就吸收進去,甚至於可能在他成長過程,就看到這些非法的行為。十萬火急,諸位同胞們,各位先生、女士,對不起,在大馬有時候要講幾句English Conversation(英文會話)。真的我們去深入到各個年齡層,現在恢復倫理道德,真的是太急迫了。有一個校長,女校長在全校推《弟子規》,剛好當時候報紙報說,《弟子規》有糟粕。她丈夫把那個報紙拿過來:太太,有教授說有糟粕,妳要小心一點,妳是校長,妳烏紗帽注意。校長很有修養,她沒有批評,她說他有他的看法,我有我的責任,我們學校附近那一間初中,每次放假過後,就有一批女孩去墮胎,我不希望我小學的孩子,畢業之後是這樣的命運,我現在不把她德行的根紮好,不行。她講完她先生看著她,說我覺得妳很適合做國家領導人。

  真的,民族也好,國家也好,整個倫理道德復興到了最關鍵的節骨眼上。當然我們也非常欣喜,我們看到「感動中國」、看到「道德模範」的票選,參與的人超過一億,那是多少人的善心,全部都被喚醒了。而且很多地方官員提升,要求要有孝道的人才可以提拔。還有我聽說北京大學,幾所很有名的大學,只要發現不孝開除好不好?(好)。所以真的這些好的氣象,都是民族國家要興盛的氣象,當然這個大因緣,絕對不能少了我們的力量。從三、五十年前那一代人,看出了一個人這一生他學業、事業、家業,成就的大根大本,在孝心、在責任心。《禮記.學記》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一篇非常精闢的教育哲學,裡面就告訴我們什麼是教,「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教育是長他的善心,救他的過失,改他的習性、壞習慣,這個叫教育;不是知識傳授,灌輸一大堆知識而已那是末。所有的知識、所有的專業能力為什麼所用?為他的德行所用。

  大家看到這個「教」,不是只有父母,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很多的宗祠祖廟立一個牌子,叫「天地君親師」,為什麼君親師跟天地並列?因為這三個角色,對家庭、對社會,是最重要的三個角色。傳統文化的三寶就是君親師,「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領導要教育下屬,君王要教育臣子,父母要教育孩子,老師要教育學生,全部對教育要非常的清楚。有個企業家我很佩服他,這位李總,他跟我講了一段話,我就這輩子不會忘記,人家從至誠心講出來的話特別感動。他說還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以前,他覺得我今天辦了企業,我員工有上百人,我每年給國家繳多少稅,所以我對國家很有貢獻。可是他學了以後,他想到了,我們對環境有多少破壞?我們對這些員工只是把他當工具來賺錢,可是他到大都市來,我們沒有教育他,他染上了一大堆壞的習性。本來說是到大都市來求發展,結果一大堆壞習性,甚至還離婚。

  我們還給他父母的,是什麼樣的小孩?我們還給國家的,是什麼樣的員工?不是只有納稅了,就叫對國家有貢獻。這個員工這麼年輕,來到我們的團隊當中,我們有責任要教育他,這樣才對得起他的人生,才對得起他父母家人的信任。以前很多員外都有丫鬟,十三、四歲到家裡來,教育她教育到二十來歲了把她嫁出去,都嫁得很好,因為把她教得很好,對得起她。這些年輕人,不能在我們手中墮落下去,我們有福報的人應該是造福更多的人。所以《弟子規》中告訴我們,「待婢僕,身貴端」,我們有福報,我們是領導,我們帶領一批下屬隊伍,你是很尊貴的,他們以你為榜樣,效法你,貴端。「雖貴端,慈而寬」,慈愛表現在哪?為他一生幸福著想。

  有一個單位,政府單位的領導,他還沒到這個單位的時候,這個單位的離婚率非常非常高。後來他來了以後都給他們講經典,而且他們夫妻特別恩愛,他的太太還常常煮一些好吃的來給員工吃。從他來了之後他們單位沒有再有一對夫妻離婚,他有沒有積陰德?(有)。本來要離婚的人,他教化提醒什麼?長善,對,每個人都有本善可以啟發的。待會還要多培養一下默契,人跟人默契是要培養出來,最重要的要心靈感應,因為我不夠真誠,不能感應到他知道這個我待會還要講。《詩經》裡有句讚歎的話,「君子如祉」,好像老百姓的幸福、福祉,因為有這樣的君子出現,災禍就差不多能解決。他到這個單位去當主管,這些家庭就安定下來,不會亂。他假如是去當一個鎮的鎮長,一個縣的縣長,從那個地方開始做,你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我們現在看國內非常多地方,地方電視台都成立一個道德頻道,二十四小時統統播倫理道德,這真的是德政。老百姓很單純很好教育,你要趕緊教他。而這個功勞,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功勞,是山東電視台「天下父母」欄目,它們做得很好,喚醒了無數人的孝心。中央領導李長春先生特別下一個文,讓全國的省市縣統統都要有道德頻道。大家看這個「天下父母」欄目的功德有多大?真的齊家、盡本分最後會發光發熱,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自己的家庭,可以給有緣的親戚朋友做榜樣,自己的企業可以給所有有緣的大眾做榜樣。

  君親師都有教育的責任,而我們今天當領導也好,當父母也好,當老師也好,會覺得員工不好帶、孩子不好教、學生不聽話有沒有這個現象?(有)。怎麼辦?總要面對,總要改善。因為事情它是動態的,不改善只會什麼?惡化。好,我們繼續說都是你們這些死兔崽子害的,是不是這樣?(不是)。老祖宗留給我們一句話,「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們果然有水平,我有點流汗。我們反思到的,我們真的這君親師的精神做到了嗎?不管我們是君也好、親也好、師也好,一定要把這三個角色、三個精神做到。

  第一個是君,以身作則,我們什麼時候以身作則?馬上老祖宗特別重視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有沒有給下屬、給孩子、給學生當榜樣?有一個調查顯示,小朋友反應他們對父母最失望的地方,就是父母講話不算話。你們被委屈了是不是?信就沒有了。義,我們在跟所有的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候,是把利擺前面,還是把義擺前面?你要演給孩子看,他就是有道義的人。我自己人生覺得很輕鬆,為什麼?因為我們對人不要求,我們沒想從任何人身上拿到什麼。後來我就回想我為什麼會有這個人生態度?父母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人格。我父親是長子,照顧我爺爺,就是我爺爺從五十歲那時候退休,一直都是跟我們住在一起。父親不會計較錢的,跟朋友相處,朋友跟他借了一大筆錢,後來沒有還給他,我媽媽說那麼多錢都積攢了多久了,去要!太太這麼說,沒辦法就去了。那天回來,我都知道,很有意思好像父母跟子女是連心,我知道我爸爸好像沒有要到錢。結果回來我媽媽說,有沒有要到錢?我爸爸說沒有,他的孩子讀書很困難,我又給了他五千塊。

  後來我爸爸這個朋友,他再怎麼困難,他每年一定要拿一點錢還給我爸他心裡才安。人其實不要怕吃虧,後來他每年大年初一就到我們家巷口,他不好意思進來,後來我爸爸說不用了,不用還。人欠你,天會還你,這種義的人生態度,你的孩子有,他是有福報的人,量大福大,人心量愈大愈有道義,他的福氣愈大。你特別會爭、特別會計較,小鼻子小眼睛,青出於藍勝於藍,你的孩子比你還會算,人算不如天算。《朱子治家格言》裡面講的,「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太太那個角色,就是把整個家族凝聚起來,因為女人柔和,男人那個面子拉不下來,女人一柔和去做做疏通工作,就化掉了。結果反而刻薄,跟所有的親戚都很苛刻,「刻薄成家,理無久享」,那個福報留不住的,孩子也會跟著一起這樣處世待人就麻煩。所以這些教誨都很珍貴。

  廉,廉潔,廉潔的人節儉,節儉的人也有福,這都是相關性的。而且大家要了解,貪公家的東西,比方說公務員,他一貪公家的東西,冤有頭(債有主),請問誰是債主?全國人民。所以當中國人一定要清廉,你一貪可能就是十幾億人是債主,不好玩是吧?所以有句俗話講「一生為官九世牛」,這一輩子當官,後面九世要做牛做馬來還,因為貪污,這些都有生意債。不能為老百姓謀福利,我們大陸講的,不如回家賣紅薯是吧?今天我們自己對公家東西的態度,你都不貪,點點滴滴孩子都在學,這叫潛移默化。你什麼事情錯了馬上改,這叫有羞恥心,過能改歸於無,你也把羞恥心教給孩子。其實坦白講我們一反省,以身作則,就不會再責怪別人了。

  我們自己也缺倫理道德的基礎,我們自己還沒做好去要求別人,人家不服。我們教孩子:孩子,你要孝順我。他說你也對爺爺不孝順,幹嘛我孝順你?他不服!所以「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這在《大學》裡面講,你有這些德行、榜樣,才會感化帶動你的孩子、你的團隊。就像我們的王董事長他自己帶頭做,他在門口給大家鞠躬,這樣的長者這麼謙卑,那看到的,我們看到就動容、就感動了,這都是用身教。我們的父母也是都用身教,請問大家,你的父母有沒有哪一天把你找過來:女兒,今天爸爸要教你一堂非常重要的課,叫節儉,你好好坐好,開始講了。有沒有?(沒有)。你怎麼會?又沒有跟你講你怎麼會?無形當中就在學了!但是注意,隨時都在學,我們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有個小朋友到書房去,好奇這邊抽一本,那邊抽一本,翻兩下翻翻翻根本看不懂。他媽媽一走進來,動火氣了:翻什麼翻又看不懂,媽媽又得收拾把它擺回去。告訴大家,沒有教育敏感度,會教嗎?碩士畢業也沒用。第一罵人就不是教育了,要教育孩子就不要發脾氣,發脾氣了先冷靜以後再教。不然孩子只記得我媽好凶、我爸脾氣很大。你講的都是對的,他一句也沒聽進去,因為他已經感受到那種情緒了,他就很不舒服,聽不進去。這個很重要,要教孩子的時候不能動氣,領導也是、老師也是,不是只有父母,我這麼一念,你們三個角色都有是吧!每個人都是。再來,那孩子自己拿在那裡亂,你還幫他擺回去幹什麼?你不會教他做?你不是教他的時候沒有教。結果隔天他的姑姑進書房看書,拿了幾本在那裡看,她那小侄兒走進來:翻什麼翻又看不懂。這種話怎麼是小孩講的?一聽就知道了他媽媽罵他的。姑姑會教,一聽就懂,你昨天是不是調皮,把書拿下來亂翻,書是可以翻的,好好可以學的,但是一定要物歸原位。你看有沒有教差多少?這叫什麼?言教引導,機會教育點。

  尤其成人,你不抓到那個機會點,你講多了,他說領導,你別囉嗦,我知道了。他聽不下去!可是剛好他遇到了,在那裡非常無奈,或無助的時候,你馬上那個道理一給他,他終身不忘,而且感謝你。他的孩子真的遇到教育問題了,在那裡都睡不著覺的時候,你馬上方法給他,他受用無窮有沒有?可是你沒有到那個機會點,有時候他還不認真聽,這是機會教育點。

  親是關懷愛護,親是體恤備至,而且是什麼?不離不棄,不放棄任何一個親人。比方我們教書有個老師,她對一個學生實在已經快拿他沒辦法,就在那個念頭上,就覺得要放棄這個孩子。突然另一個念頭進來,那個念頭問他,假如這是妳兒子妳會放棄他嗎?這念頭一起來,她馬上厭惡這孩子的念頭就沒有了,提起的是一個母親的心,去對待這個孩子,後來就轉過來。所以有時候處理人事問題,到最困難的時候,往往都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怎麼柳暗花明?自己要轉念。不是外面有問題,是自己的念頭卡住了,一轉整個人事環境,就跟著自己的心境開始變化了。包含因為現在大家工作都不容易,也比較忙碌,往往工作一忙碌就比較冷漠,冷漠久了會誤會。看你的一個表情他難過三天,其實根本沒事,有沒有這現象?有。

  所以人要在很自然的氛圍之下,互相關懷、互相體恤。包含上個禮拜好像你媽媽感冒了,老人家有沒有好一點?你孩子聽說最近在學《弟子規》,學得怎麼樣?就是那一分互相的關心很自然,那種氛圍人工作就會覺得特別有力量;假如這個氛圍就是很冷漠,人那團體的凝聚力就出不來。所以這一分親真的把所有的夥伴,都當作一家人一樣看待。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好像一句還沒講,講了很多句了,大家要用那個意思去領會,跟這個都相應。我念一句給大家聽,你們就會覺得確實是這樣,這些理是相通的。你們回大陸去,不要說我一句都沒給大家講。大家念這一句,你看看一百一十五句,「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我們這一生是幸福、光榮、有價值,還是沒價值,還是受到侮辱的,還是非常墮落的,不管是榮還是辱責任在哪裡?責任在乎自己,在自己手上,而不在乎人,而不是別人決定的。這個道理了解的人,絕不怨天、絕不尤人,因為他知道命運掌握在他的手上。

  最後讓大家思考一個問題,老祖宗的教誨太好了,文化是全世界的寶藏,古文明傳下來,現在只剩中國,光是成語,每個成語都是一個歷史典故,都能給人人生的啟示。剛剛我們寫字,字裡面都有人生智慧。開玩笑,我這次去印尼,真的覺得當中華民族的兒女大福報,不簡單。我講個「知足常樂」,因為他們已經斷了三十幾年,聽不懂華文,要人翻譯成印尼文,我講知足常樂四個字,他翻了一分多鐘。我講一個「雞犬不寧」,他翻不出來,幸好我沒有跟他說「負荊請罪」,更麻煩。要珍惜!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現在全世界能不能走向幸福,靠中國人、靠華人來推廣中華文化。而你看我們的成語,就一個「自」開頭的成語,就把這個真相告訴我們,一個人一生的吉凶禍福榮辱,都是自己決定的。自求多福、自立自強;還是自甘墮落、自討苦吃,還是自掘墳墓,成語不就告訴你了嗎?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