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九十一集)  2012/11/17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9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有提到劉璡,夜裡他的兄長喊他的時候,他是把自己的衣冠整束好,到兄長前面才做回應。有學長反應到,「父母呼,應勿緩」,兄長呼,也應該應勿緩,請問大家,有沒有衝突?有沒有好像在這句當中有矛盾?從相上看好像矛盾,從心地上看不矛盾。「父母呼,應勿緩」是為人子要恭敬服從,不可怠慢,父母叫了還愛理不理,最主要是心地怠慢。劉璡他是內心恭敬,他覺得講話的時候衣冠不整,是對他兄長的不恭敬,所以他要整束好,他也是趕緊到兄長的面前,他也不是拖拖拉拉的。所以慕賢當慕其心,每個聖賢人的行持你要體悟到他的心地,你就能學到他的精神。

  剛剛跟大家談到,我們處世能跟人家很和睦、處處能替人著想,這個仁慈的態度,它的根在孝悌。我們舉的對人恭敬,包含內心裡絕不見父母過、不見兄弟姊妹之過,所以這些讒言、是非影響不了他們。其實我們與人相處,假如會聽信讒言,很可能我們跟父母、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也有可能會因為別人的言語而產生不和諧,這個根還是會動搖。所以孔子在《論語》當中就有講到,任何人不能離間閔子騫的家庭,因為閔子騫的後母對他這麼不好,他完全沒有記恨後母,甚至後母長期虐待他他都不放在心上。用蘆花給他做衣服,讓他冬天都凍壞了,他反而不記怨,「怨欲忘」,這些聖賢人根本心上就沒有怨,這是有功夫。反而在父親要休了他的後母,他馬上跪下來替後母、替弟弟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我這兩個弟弟不就要挨餓受凍?把他的後母感化了,視他如己出。這樣的家人情感、信任任何人都不可以破壞。

  師長處世很有修養,聽他老人家講,比方某個人告訴他,某某人講你什麼壞話。他一跟師長講,師長馬上給他止住,「你不要講了,我只記得那個人對我的好,不好的我聽都不想聽,他以前對我哪些幫助、哪些恩德。」心裡只記一切人的好,不記一切人的不好,這叫會過日子,叫自愛。把別人的不好記在心上,就開始折磨自己了。對自己是折磨,跟別人的關係又開始惡化,何苦來哉?所以真會過日子的人,懂得放下什麼、懂得提起什麼。《弟子規》裡面,經句也是教我們怎麼提起、怎麼放下。「恩欲報」,要念恩的人生,很充實、很愉快;「怨欲忘」,埋怨放下,不愉快放下,你自己身心就比較輕安、自在。

  我們處世當中常會跟人家爭,可能跟兄弟姊妹也還在爭。在德育故事裡面我們看到「泰伯讓國」,他們兄弟連國都可以讓,還有什麼好爭,全天下的人就被他們這一家,他們家是整個國家的領袖,被他們感化。所以周朝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國祚,不是偶然,因為周朝開國的帝王都是聖人。古人連國都可以讓,甚至連命都可以捨,為兄弟。「趙孝爭死」,趙孝跟趙禮兄弟爭死。包含庾袞,他的兩個哥哥死於瘟疫,還剩一個哥哥,全家人都趕緊撤離這個村子,他安慰父母,「我好像天生就不會得瘟疫,你們不要擔心,我留下來照顧哥哥。」他置死生於度外,照顧他唯一留下來的哥哥,然後為死去的兩個哥哥守靈,這兄弟之情義!結果一百多天以後,瘟疫過去了,他跟哥哥都沒事,哥哥也恢復了。所以古人連命都可以為兄弟捨,怎麼還有會爭的道理?

  古人在兄弟相處也非常柔軟去勸諫兄弟。我們對朋友的柔軟也是來自於我們對父母、兄弟勸諫的柔軟。假如我們跟人家勸幾句話就要吵起來,可能病根也還在孝悌上面。陳世恩勸他的弟弟,他的弟弟早出晚歸,都在外面遊手好閒,他的大哥勸得都有點不耐煩,他勸他大哥不要傷了兄弟之情,讓他來處理。每天等他等到半夜,他弟弟一回來看到他很驚訝,哥哥怎麼還在門口等我?然後親自把他接進來,噓寒問暖,肚子餓不餓?穿這樣會不會太冷?趕緊關心他的需要,每天這樣等,等了幾夜,弟弟就感動,生慚愧心,就回來了,不在外面遊手好閒。這是勸人的柔軟。

  大家故事聽完了,精神有沒有學到?你們有沒有在寒冷的夜裡等過你的親人?可能沒有,在馬來西亞沒有。那分愛心、耐心很重要。包含第三集悌篇還有一個「鄭均悟兄」,鄭均要感動他的哥哥、勸他的哥哥,他的哥哥當縣長貪污,怎麼勸他,他是哥哥?他自己學問很好,他去當傭人,給人家幹下人的活,幹了一年,然後把那一年所賺的錢全部拿給他哥哥,說:「哥哥,我們沒錢可以再賺,但是當官假如犯法,一生就毀掉了。」用一年去當傭人,然後拿這個錢來供養他哥哥,用心良苦,感動了他的哥哥。

  斯里蘭卡他們下一代確實對孝悌很注重,因為佛陀的教誨,普世的教育裡面就是倫理、道德、因果。倫理裡面當然首重是孝道,所以他們跟父母都要行跪拜禮,年齡最小的人最早起床,因為他出門的時候,全家人都要問安,問完他才出去,他輩分最小。我們現在假如不學孝悌,最年輕的人、年齡最小的人最凶,所有的人都要看他臉色,這就顛倒了。在西藏也很注重孝道,有個十八歲左右的少女去了西藏,每天跟她母親頂嘴,結果她看了旁邊西藏的小孩,自己有點不好意思,可是嘴又硬,還對那個小孩講,「我對我媽,她講得不對,我都一言九頂。」她還在給自己找理由,說媽媽講得不對。結果那小孩眼睛瞪得很大,對這個大姊姊講,「爸爸、媽媽是家裡的活佛,怎麼可以頂?他講我們一百句,我們一句都不敢頂,怎麼可以頂?」請問大家,是在都市裡的人有教養,還是在西藏可能三餐吃不飽的人有教養?就看他有沒有接觸到倫理道德的教育。

  我們再來看下一句,一百七十五句。這些經句都讓我們感覺到聖人他是通達人性,我們現在不聽聖人的話,都被習性給誤導。比方我們的人生目標變成欲望的追逐,這就被習性給誤導。所以聖人在這些經句當中,他都能夠把人的本善給發揚出來。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君子奉侍父母能盡孝道,這分知恩報恩的態度內化以後,變成他很自然的態度,在面對國家君王的恩德、知遇之恩,他那個報恩的心自然提起來。所以『忠可移於君』,對父母的忠誠很自然的移向侍奉君主。其實我們華人的社會,不只家裡是倫理,整個大社會都是倫理。從家裡面延伸到學校,教他的老師叫師父,父親啊;他的同學叫師兄弟,兄弟啊,都是孝悌的精神。他到社會上,不管他從事哪個行業,他剪頭髮也有師父,他修車也有師父,跟他一起學的是師兄弟。包含在政治界,以前稱君王叫君父,還是移孝作忠。

  歷史當中一提到「忠」,我們舉一個歷史人物,岳飛,他很孝順母親,他的母親也期許他,在他的身上刻了四個字「精忠報國」。我們剛剛講,父母的願望要繼述之,要圓滿父母的心願。母親期許他精忠報國,他真的做到了。他母親去世的時候,岳飛三天滴水沒有進,那種悲傷、懷念自己的母親,從這裡看出孝心到了至誠。後來有個同事叫吳玠,看他也年紀比較大了,介紹很好的女子要送給他。結果他就說到,他說:「我們的君王每天這麼晚睡,還有這麼多事情在操勞,我不能為他分憂,就是我沒盡到臣的責任,我怎麼還會去循兒女私情?」有句俗話講,「國家危難之際,豈可念兒女私情」。從這裡可以體現岳飛是把國家擺在第一位在思考。大家想一想這種精神,你看現在多少年輕人遇到男女的這些問題就不可自拔,這時候再講岳飛精忠報國給他聽,我看也挺困難。當然他要先為父母想,才能為整個國家來著想。

  高宗,當時候的皇帝,有一次跟岳飛談話,就跟他說,「岳將軍,你河朔地方還沒有收復,不可以喝酒。」國家失去的領土被人家佔領,岳飛聽了一次以後,從此就不喝酒,一定要河朔收復了才喝酒。所以他真的對君王的話他聽了馬上去奉行,很忠誠。有人問他怎麼樣才能讓天下安定,他講了一句名言,他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武臣不怕死,他很勇猛;文臣不愛錢,就不去貪污,天下就可以定了。岳飛講這個道理他是完全做到,他才能讓底下的人對他服氣。

  我們從他治理的軍隊,紀律非常嚴明,他的軍隊做到什麼?「凍死不拆屋」,寧可自己凍死,決定不搶老百姓的屋子;「餓死不擄掠」,哪怕餓死了,都不可以拿老百姓的東西、搶老百姓的東西,軍紀嚴明。所以有人問他怎麼治軍的?他提到,「仁」,仁義;「智」,要用智慧;還有「信」,要守信;還有「嚴」,嚴格的紀律;還有「勇」,軍隊要勇猛,敢為國家衝鋒陷陣。有個士兵不守軍法,拿了一捆草,違反軍紀,被嚴重處罰,立威於軍中,軍令如山,不然軍隊幾十萬人不好帶。

  我們看岳王的仁義,在他帶領軍隊的時候表現出來,體恤人情備至。比方他下屬有病,他親自幫他調藥。以前讀書人對藥理也懂,包含對地理,地理就是怎麼安葬父母,這些都懂。假如這些將軍跟著他遠征,他會請他的太太去看望將軍的家屬,關心他們生活上的需要,很照顧他們的家庭。假如他的下屬戰死了,他一定撫育他們的下一代,照顧好他們的家人。甚至於比方說他的下屬戰死了,留下女兒,他就讓自己的兒子娶他下屬的女兒。有什麼封賞,他自己都不拿,全部分給將士。每一次重要戰役,一定跟將領們建立共識再出戰。而且遇到突如其來的敵軍,他們的軍隊很冷靜沉著,不會亂,就是他平常訓練有素,很定。所以敵軍都稱說,「憾山易」,要撼動一座山很容易,「憾岳家軍難」,你要撼動,讓他整個軍隊混亂,都不可能。

  所以從這些事例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仁義、他治軍嚴格、他守信用,所以當時候老百姓信任他到什麼程度?他打到哪,老百姓跟著他走。當時候金兵只要聽到岳家軍來了就嚇得半死。後來被秦檜一黨賊害,十二道金牌把岳飛調回來,當然後來歷史上也還他清白,封為岳穆王。他有一個動作讓人令人動容,就是雖然他知道他必死,他在回來的途中,就在安撫、就在安頓所有跟著他的百姓。古人給我們的學處是什麼?就是縱在自己生死關頭,他念念還是仁義存心,他沒有絲毫恐懼,但是他該做什麼,他還是要盡力做到底。

  我們翻到一百二十九頁,兩百八十一句,「將兵」這個單元。「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這個字念「西」,就是對待士兵就像對待自己的嬰兒那樣細心照顧的話,士兵就能與將帥共赴險境、衝鋒陷陣。「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如果對待士兵就像對待自己心愛的兒子一樣,那麼盡心的愛護,士兵就能與將帥生死與共。所以將、兵之間也是感應,這些理在《群書治要36O》裡面談得很多,像「反身」裡面孟子講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一樣的道理。

  從岳飛他的一生,很彰顯的就是「移孝作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他對待兄長這麼敬順,他到朝廷、到單位去,對待這些長者就像自己兄長一樣恭敬。我們剛剛講到司馬光,他對他的哥哥這麼樣愛敬、呵護,他到朝廷去,遇到這些長輩,他自自然然也是這個態度,絕對不會跟人家對立、搞黨爭。我們看歷史當中很多黨爭,面對這些有德行的聖哲人,他們是做出表率,絕對不能以私怨影響整個朝廷的風氣。這是「以和為貴」,他們在家庭就是這麼做,在團體裡也是這樣體現出來。

  『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在家居生活,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得當,再將這些能力內化了,自然可以將這些能力轉移到處理政務,去管理人民。而且以前的家都是幾百口人,管理起來不只是事務上的問題,還有這些人事上的問題,那要調解、要化解很多的摩擦、衝突,這都要有人情的練達才行。我們看現在三口人、四口人都每天吵架,你說以前幾百人住在一起,人家是怎麼治理的?從我們自身來講,在治理家裡,比方「置冠服,有定位」,我們對很多物品都把它歸類、歸整好,那是對物品恭敬。你對一切物品都恭敬,因為已經養成習慣了,對物品尚且這麼恭敬,怎麼可能對人會不恭敬?所以聖學是心性之學,看起來只是生活上的一個習慣,事實上這個習慣一內化之後,這個心態可以用在對一切人事物上面,叫一體萬用。我們假如對物品都不恭敬,都很隨便亂放,到時候心都是亂的,不是恭敬的、不是定的。常常心都是亂的,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哪有可能定得了?所以要調浮躁的心、調不恭敬的心,都從生活這些細節去提升。所以「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行成於內」,這個德行在家中就養成了,尤其是孝悌,還有一切皆恭敬的態度,自然而然有機緣為國家效力,就能在外建功立業,「名立於後世」,美好的名聲顯揚於後世,當然也可以光宗耀祖。

  接下來一百七十六句,孔子曰,這在《後漢書》當中說到:

  【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這些都是真理。《左傳》講,「棄常則妖興」,你用人才偏離了這個真理,亂象就要產生了。忠臣從哪裡來?從『孝子之門』來,他沒有孝,他根本不可能有忠。現在民主社會,或者是政治團體、政黨,取人才以後就是要為國效力的,要盡忠的,所以應該他入黨的標準,應該要是孝順的人才可以進來。大家有沒有聽過哪個政黨是孝子才能夠進來的?那你就很難掌握他是不是忠。所以以前舉人才為國家服務,兩個字是亙古不變的,舉孝廉,這個重要。孝,他就有德行的根;廉潔,他就有做事的根,他不貪污。他假如沒有廉潔,他要謀私利,事情一定被他搞亂,甚至被他給毀掉都有可能。這些道理要真正想明白,才能夠真正為國家舉到好的人才。其實在政治界,也有很多真的胸懷天下的人,但是他可能也會覺得好像人才很難找,很難培養,他要先找到這個重要不變的標準才好。

  現在很可貴,我們中國第一學府北京大學,好像有規定,只要發現學生不孝就要開除,這是好現象。包含他的校長周其鳳先生,很可貴,是個孝子,校長行孝可以帶動學生。校長前不久他的母親九十大壽,他回去給母親祝壽,給母親三跪九叩,母子兩個抱在一起流淚。他自己回想十年前,他母親八十大壽,他因為事情耽擱了沒有回來,他非常非常遺憾,所以他一直提醒自己,這九十大壽的時候,他再怎麼忙都一定要回來,給母親磕這個頭、行這個大禮。這些現象我們看了都很欣慰,也覺得國家將興必有禎祥。更多的人從務本、從孝廉開始去看事情,去選拔人才,慢慢這個路就導正了。

  我們再看一百七十七句。

  【夫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

  這句子當中講到,懂得如何做一個好兒子,然後才可能做一個好父親。我們扮演一個角色,不管是為人父、為人領導、為人老師,必然要能夠實踐君、親、師,這是傳統文化的三寶,這個精神能真正落實,我們扮演哪一個角色才扮演得好。所以我們時時在自己的本分當中。假如做得不圓滿,怎麼反省?我作之君到位沒有?君是以身作則。作之親,我有沒有愛護對方、關懷對方、照顧對方、理解對方?這是親。師,我有沒有正確的引導他,有沒有抓住一些機會點,點醒他?這是師,甚至我有沒有把道統傳給他?都是師的精神。那我們從君、親、師來反思,我們自己假如不是一個好兒子,自己當父親的時候又不能以身作則,也不能引導孩子如何行孝,那君、親、師就做不到了。所以一定自己是個好兒子,才有可能給孩子做榜樣,『然後可以為人父』。

  『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做一個好的下屬、臣子,然後才能做一個好的君王。我們現在做領導了,我們當臣子都當得不好,怎麼以身作則?我們自己真正去當過臣子,才能夠知道為人臣他的不容易在哪裡,這樣子我們自己當領導才能體恤。假如有個人他學歷很高,他也沒當過下屬,一下子到一個單位去,一看他學歷這麼高,給他當主管,他又是MBA畢業的,你看他會不會設身處地到一個下屬的心境?所以真正懂得這些道理,他栽培人才是不一樣的。很多領導者他有傳統文化修養的,他所帶領的公司,他要培養一個人,那個人一定從哪裡培養?從基層培養,他才能去體恤底下的情況,他講出來的言語都是體恤他人,他所帶領的團體凝聚力很強。還是他只是學了一大堆管理,也不能體恤人心,講出來的話都是要求,都比較苛刻,那人心一離散,可能他當主管流動率就會很高了。

  有些父母很怕他的孩子學歷太高,一直讀、一直讀、一直讀,趕緊,「好了,大學畢業就好,先出去歷練一下。」不然研究所、博士一直讀上去,都是理論,都沒有在人群當中去歷練、去成長,到頭來他真的學歷很高,都是拿著一大堆理論在要求人。而且讀得愈高愈容易傲慢,這是很難突破,除非他有高度的警覺性。不然學歷高,慢慢無形當中會比較傲慢;或者有錢,也會比較傲慢;或者長得比較漂亮,也會比較傲慢;皮膚比較白,也會比較傲慢。就是你一不小心都會被這些外在的條件搞得自己傲慢心都增長。傲慢是根本煩惱,一不小心會增長。唐太宗,那已經是不簡單的人,他到貞觀後期,傲慢也起來了,好在他旁邊大臣趕緊提醒他。所以要扮演君、親、師,他假如是領導,他自己都沒有為人臣的這些歷練,他怎麼去引導、教導別人為人臣?

  『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懂得如何侍奉人,然後才懂得如何任用人。他真正去侍奉人,那些種種環節他就能夠教他,個中的辛勞他也很清楚,他會體恤人,他不會一使喚人就把人家搞得都累得半死。我們之前好像跟大家有分享過一個句子,「鳥窮則啄,獸窮則攫,馬窮則逸」,你把那匹馬騎得牠已經累得半死,牠一定找機會逃走。那就是你不能夠體恤馬也好、人也好的辛勞,就只是用權力去使喚別人,鐵定最後是眾叛親離。

  這句話再延伸就很多了,舉一反三,知為人媳婦者,然後可以為人婆婆;知為人學生者,然後可以為人老師。這句話我自己聽了是冷汗直流。在教育界,我們從大學畢業,「師說」也沒讀過,《禮記.學記》也沒讀過,《養正遺規》也沒讀過,一出來人家就喊「老輸」了,真的一不小心就會輸得很慘,敗得很慘。為什麼?起個念頭覺得自己是老師,鐵定就有瓶頸了。為什麼?自知者明,被學生一叫老師,就覺得自己是老師,就沒有自知了。哪有說師範學院一出來就有老師的智慧、修養、德行?我也是功利主義成長起來的,傲慢心、嫉妒心這些習氣都很重,哪有被人家一叫老師就沒有了?是一叫更嚴重。一叫,孟子說,「人皆好為人師」,這好為人師的傲慢更嚴重。在教育界來講,真的也沒有前輩或者師範學院教這句話給我們聽,「知為人學生者,才能為人老師」。不然我們教學生什麼?不就是教他成為一個標準的聖賢弟子?我們自己都不是標準的聖賢弟子,就不可能教他是聖賢弟子。

  所以務本很重要,不然我們走在教學的路上,不可能沒有瓶頸,都覺得怎麼學生都教不好,其實是自己還不是一個好學生的榜樣,就不可能把這些態度教給學生。比方說孔老夫子是聖賢的好學生,「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所以孔子一講話,都是「述而不作」,大家從經典去觀察。孔子跟曾子談孝道,留下了一部《孝經》,您曾經看經典裡面夫子說,「我覺得怎樣怎樣」,大家有沒有看過經典裡面,「子曰:我覺得怎樣」,有沒有?可是我們現代的人一開口,十句裡可能有二、三句,「我覺得怎樣怎樣」。聖人都沒有這麼講話了,我們不能這樣講話。「我覺得」,那個「我見」很重。夫子是一講話就以經典為依歸。所以孔子說,「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講完這段話,最後引《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每段教誨後面以什麼來印證?經典來印證。我們很幸運,師長教誨我們,大家有沒有留心,老人家要不先講一段經文,最後把它開顯;要不講完一段好的教誨,然後歸結到,所以《論語》說什麼、所以《華嚴經》說什麼、所以《無量壽經》說什麼,那也是述而不作。

  這個當聖賢學生的態度,我們首先要先到位,那我們要練這個功夫,隨時注意每講的一句話都要跟經典相應。不然學生回到家都是「我們老師說、我們老師說」。你教的小孩,假如回家都是「我們老師說」,你是高興還是誠惶誠恐?我們有時候跟人家在談話,「你上一次講什麼」,我一聽到這句話就開始流汗,因為我要豎大耳朵聽,他下一句講的我有沒有講錯。「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講話要負因果責任的,不能亂講。所以這段「務本」的教誨挺值得我們舉一反三來思考。

  一百七十八句: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我們再重複剛剛講的,古人通達人性,他在這些禮教當中,讓人生起非常美好的德行、為人的態度。比方我們談婚禮,所以制禮作樂太重要了,那個婚禮從頭至尾,每個安排,都是提起人的道義、責任、情義。夫妻喝交杯酒,從此不分彼此,同甘共苦。那教育太好了,包含喪禮、祭禮。喪禮是『慎終』,我們對父母這一生的孝道,畫上一個句點,依禮恭恭敬敬、莊嚴肅穆辦父母的喪事。而在喪禮當中,把老人的德行、老人對整個家族的貢獻要宣揚,要讓所有的子孫都記住,「慎終」。而且喪禮當中,所有的子孫、親人一起來送老人最後一程,而且那些喪服都是依照親疏來穿的,最親的直系血親穿的是齊衰、斬衰這些喪服。

  而且我自己參與喪禮,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我曾祖母往生。我是曾孫,那個時候都感覺,因為我是長曾孫,所以喪禮當中,我們這種輩分好像都很有責任,像我爺爺拿什麼東西、我爸爸拿什麼東西,一個是長子、一個是長孫,我那時候還小,沒拿東西,可是我看到爺爺、父親,那個都是在教育我。我沒拿東西,但是我坐轎子,我也想不起來,是我自己可以坐還是自己跑去坐的,我也想不起來。我印象當中,我看著那些景象,然後我是坐在轎子上面。

  包含『追遠』,每一年追思祖先、追思父母。「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我認識一個魏丞相的後代,他們每年祭祖都要恭念「諫太宗十思疏」,我認識的那位朋友,他輩分應該是嫡傳的,所以讀誦都是他親自帶讀。那是一千多年前的祖先,還效法他、學習他。他也很優秀,是一所中學的副校長,「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而且相貌堂堂,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所以弘揚傳統文化,靠的一批很大的力量,就是這些聖賢之後,還有家道傳承的。像我自己這個都是雜牌軍,人家那都有正規軍,正規訓練的。

  這個對於人性的影響,「慎終追遠」就是不斷的懂得知恩報恩,對父母、對祖先,當然人心就厚道。而我們再延伸開來,一個人處世,他能追遠,那他富貴的時候,他都不忘記當初他失落的時候曾經給他鼓勵、給他支持的那些朋友,他決定是一發達了去報他們的恩,追遠。有這樣心境的人,不只念祖先的恩,念一切人的恩德,他不會忘記,人心很厚道。韓信當了大將軍,當初婦人送他一碗飯,他都念念不忘,所以能慎終追遠的人,受人點滴之恩都怎麼樣?湧泉相報。

  慎終的人他對父母非常恭敬、念恩,以至於他這個恭敬的態度他會延伸到一切處。比方他今天使用公共的用具,他要慎終,因為後面有人還要再用,他就不會隨便,他很恭敬。我們假如沒有這種慎終的態度,我們使用過,東西都沒有放回原處,接下來的人他就很麻煩,找不到了。包含我們上廁所也要慎終,假如沒有恭敬使用,產生異味,後面的人來就生煩惱了。我們用完的公共空間,一定讓下一個人用也歡歡喜喜,對自己每個動作都很恭敬,慎終。一體萬用,人這種恭敬的態度、謹慎的態度,他會用在一切處。包含今天慎終一個緣分,緣聚緣散,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可是這個緣分要結束的時候,慎終的人他會想,我有沒有為這個國家、為這個團體推薦人才,或培養出人才?「有後」的觀念。

  上次我們講到「辦事以找替手為第一義」,上節課有沒有講到?應該是沒講到。因為最近我趕了幾個場,有時候會忘記在哪裡是講哪一段。但是雖然沒講這一句,還是有講到同樣的道理,就是我們上次背的這句,「居國有道矣,而嗣為本」。「辦事以找替手為第一義」,你不能你離開以後,這個團體就亂了、這個國家就衰了,那不行。從家庭來講,你沒有把下一代教好,你這一生的努力等於零。我們從事弘揚文化,我們這一輩子做完,沒有人承傳下去,那這一生的努力也等於零。慎終,他會考慮到這個緣結束,他考慮很遠,他要對這因緣負責任。包含他很謹慎每個因緣,他會盡心盡力。再來,因緣有變化,他不跟人家結惡緣。所以,「絕交不出惡語」,不能跟人家搞不愉快,「我圖個痛快,今天非臭罵他一頓不可。」罵完,逞一時之快,這緣分沒有善終,結了惡緣。終又會變成什麼?開始。會不會五年以後又遇上他了?「這件事歸他管,完了,沒戲唱了。」那是五年前沒有慎終。所以我們老祖先都講「終始」,不講「始終」,很有道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其實就是一直在循環。

  在追遠當中,人就是念念不忘恩德,哪怕是幾千年前的人。我們中華民族特別重視知恩報恩,第一座佛寺叫白馬寺,為什麼?因為佛經都是靠這匹馬馱回來的,連馬的恩都不敢忘,更何況是人!這次到斯里蘭卡去,佛陀曾經去過的地方,他們蓋成寺廟。然後佛陀去了三次,他們都把它畫成壁畫,畫在一個紀念館裡面。佛陀講過經那個地方,他們種了一棵菩提樹。兩千多年,念念不忘佛陀的恩。旁邊還有一個很大的佛的舍利塔,在那裡繞三圈,看到旁邊好大一群的青少年在那裡研究佛法,我看了很感動。青少年在華人社會,現在都去happy、happy,很少看到一大群青少年在那裡學正法。我們去參觀一個寺院,有三千個孩子去學習,我們還站在那三千個學生面前照相留影。當然我們更希望我們中華的兒女,每個禮拜天就是全部都去學傳統文化,那祖宗是最欣慰的。

  他們有個佛寺叫菩提寺,是從佛陀開悟的那棵菩提樹接種過來的。結果很奇妙的是,接種過來以後,佛陀本來那棵樹死了,又從斯里蘭卡這棵再接回去,他們這一棵已經兩千多年還長得很好。他的總統,常常都要底下的人匯報那棵樹長得怎麼樣。那是他國家的寶,那是一個精神的象徵。他們那裡還有大象,所以要有人把守這棵樹,怕動物來了不小心傷了這棵樹。對兩千多年前的菩提樹都這麼樣感懷,這都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我們看現在的喪禮就沒有很慎重的依照古禮來辦。甚至於在喪禮的時候,「葬而求福」,就是在葬禮的時候,還說要讓死去的父母嘴裡含個什麼東西,就可以為子女求到福報,這都是社會風氣在衰敗。在《格言聯璧》裡有段話說到,「婚而論財,究也夫婦之道喪;葬而求福」,葬禮的時候不是追思父母之恩德,反而是要做哪些事情來求得自己的福報,「父子之恩絕」。所以社會風俗其實都在影響著人心。為什麼要制禮作樂?才能導正錯誤的風俗。

  一百七十九句,這句我們之前有提過。

  【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桀歸之。故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其所歸。】

  從這裡延伸開來了,聖明的君主不是去求各方歸附,而是盡力創造一個使人願意來這裡效忠、願意來這裡得到幸福、願意來這裡得到靈性的提升。你有這樣的環境,你的團體就像磁鐵一樣,有很強的吸引力。確實也是這樣,我們想一想,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當父母、當領導、當老師的,這個問題要想清楚,為什麼?我們是引領他人、引領下屬、引領下一代的幸福。我們自己人生的輕重緩急都抓不出來,怎麼有可能利益到他們?人生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事?其實,我們把人生先看到最後一個終點,可能就會有所悟了。請問大家,人最後一刻,走到最後一個終點,是什麼結果?你們看連續劇應該很清楚,最後都是,就是最後一口氣吸不上來了,兩手兩腳一攤就走了。開悟沒有?看到這個,會看的人開悟了,什麼都帶不走,財物帶不走、家屬帶不走,連身體都帶不走。這一點看明白了,一輩子幾十年還在為了帶不走的東西在那裡牽腸掛肚,不是很自討苦吃嗎?

  那接著要說,什麼帶得走?智慧、靈性的提升,還有積功累德,帶得走。你有這個正確的認知,你帶領的下屬、帶領的下一代,他就不會去追求外在的物欲,因為他知道那個東西根本帶不走,那只會讓他沉淪,成為欲望的奴隸,他就是不斷的提升靈性。你假如有這種見地,你當父母,你會感古聖先賢來這裡投胎,因為來當你的子女,能夠讓他的智慧、德行更提升。所以要求孝子賢孫,首先把自己的家道要先提升起來,才能感聖賢人來家裡做子孫。包含你說要找好的對象,那也是你先自己要自愛,你才能去愛人;你要有積功累德,你才感得到好的另一半來振興你的家風。這都要從根本上去努力。所以要務本不簡單。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八十句:

  【夫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

  晏子講到,「廉者,政之本也」,清廉是政治的大根大本。你只要不廉潔,官員貪污,把國家的根基都給動搖,國庫都給掏空了,國家非常非常危險。所以官員要廉潔,「儉以養廉」。我們從務本一直看,政治要好,就是官員要廉潔,這是務本。所以為政者首先要教育所有的官員,「爾俸爾祿」,你領的薪水是什麼?「民脂民膏」,這是老百姓的血汗錢,你要對得起老百姓,這要教育他。但教育不能他長大了才教育,你再往根本去看,老祖宗留一句話告訴我們,「儉以養廉」,那要從小就教節儉,他才不是很多欲望的人。人假如多欲,他就要享受,一享受他就要錢,他就動歪腦筋貪污。為官的就變貪污,不是當官的人又很多欲望,多欲、多求妄用,很多欲望不能滿足,那就鋌而走險,最後就敗家喪身。所以司馬光先生說,「儉,德之共也」,所有有德行的人,都有這個共同的好修養,就是節儉;「侈,惡之大也」,人走向歪路,最後造惡了,都有一個共同的惡習性,就是奢侈。「侈,惡之大也」、「儉,德之共也」。這個我們一起學習過,「訓儉示康」,司馬光寫給他孩子的。

  所以為政最重要的就是公正、公平,還有清廉。只要沒有公正、清廉,就會動搖國本。所以這句話講的,『夫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就是治理政事沒有比使官吏清廉更重要的。包含首先要選拔官員就要用「孝廉」兩個字來選拔。我們看到現在不管是政府還是團體,貪污的現象是有的,那是結果,原因是沒有教,所以不能怪,要先寬恕。接著,上位者有責任教他們。堯帝是「先恕而後教」。你沒教他,現在他貪污了,你就只是指責他,這我們本身也做錯了。先寬恕,然後教導;教了他還犯,再嚴格處罰。你沒教,我們本身有責任。

  我們看一百八十一句:

  【子貢問政。】

  子貢問如何治理政事?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

  我們看到這些經句,也很感謝子貢,感謝夫子身邊這些學生,他們特別善問、善請教,把這些很重要的道理都給我們問出來。問到治理政事,孔子強調要備足糧食,不然突然有緊急情況出現,老百姓可能很多就要餓死了,所以要『足食』;充實軍備,防範未然,要有很強的軍備,才能讓鄰國不要動歪腦筋,充足軍備,『足兵』;『民信之矣』,取信於民。結果子貢接著講,如果迫不得已,在這三個為政的重點當中要去掉一項?孔子說,那軍備先去掉,不能讓老百姓沒得活、沒得吃。子貢又說,在這剩餘的兩項,又不得已要再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皆有死』,免不了死亡。『民不信不立』,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這個國家的威信就建立不起來,甚至這個國家都有可能很快就會亡國,因為沒有信任的基礎,家、國都是非常脆弱。

  比方說一個家庭,夫妻沒有信任基礎,很可能明天這個家就毀掉了,有沒有可能?有!甚至團體沒有信任基礎,看今天還在運作,可能明天就瓦解掉了。所以這個看不到的信任、看不到的凝聚力,很可能就是成敗的關鍵點。這段話也是意味著人民只要信任政府,雖然沒有「足食」,仍可與國家共患難;若除去人民的信任,縱然沒有外患,可能就要內亂,國家就不能安立了。

  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太宗皇帝就講到,「去食存信」,這樣的教誨在經典當中都有出現。而孔子也說,「民無信不立」。這也是太宗皇帝在反思,他在老百姓當中的威信。他就舉到,項羽當時候入咸陽城,把秦朝推翻,但是他不仁慈,又不守信,所以後來失敗了,他沒有力行仁、信。結果房玄齡這位大臣就對應太宗皇帝的話說到,「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真正領導者去力行,對國家非常有益處。《尚書》裡面就講,紂王非常輕慢五常,不願意去做,所以就被周武王給推翻了。」紂王輕慢五常,被武王給推翻。他也沒有威信於人民,所以武王去伐紂的時候,事實上,雖然武王的軍隊很少,但是兩軍交戰的時候,很多紂王的軍隊都倒戈。倒戈的意思就是那支刀、那支兵器突然轉方向叫倒戈,他失信於老百姓。所以其實武王來了,好多士兵說,「終於有人來救我們了。」所以你看沒有「信」,一夕之間這個國家就要亡了。接著太宗也說項羽沒有信用,所以最後天下還是讓漢高祖拿去了。

  我們看最後一句,一百八十二句: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其實這幾個句子,我們再從前面體會到的,再來看,這三寶,每一寶都是根本。『一曰慈』,仁慈,孟子講,三代之得天下,以仁慈;三代之失天下,以不仁慈。所以你仁慈、你有人道,天下才能夠歸心,這個國家才能上下一心來治理。

  斯里蘭卡的總統,老百姓非常推崇他,很敬佩他。說要做胸卡,要以國王的照片來做胸卡,可見老百姓非常感恩他,把他們國家治理得安定。他們這個國家選總統很有意思。第一個,要結了婚的人,而且是本國人;第二,娶的太太也要是本國人,他要愛這個國;第三,要長鬍子的才行。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異曲同工。這就是要老成持重,要有人生歷練才行。老百姓很愛戴他,要做胸卡,以他的照片,他說,「不要用我的照片,用我父母的照片。」我們聽了很感佩。你們感念我,不是我的功勞,是我父母教育我的。老百姓掛著他父母的相,孝道就傳下去了,念念不忘父母。

  再來,『儉』,節儉太重要了,「儉」他才能廉潔,不然政治就沒有基礎了。而且儉是什麼?儉有三德,第一個是「養廉」,第二、「廣德」,為什麼能廣德?節儉的人他把省下來的東西去救疾苦之人,他的仁德之心可以擴寬。所以經典當中說,「儉近仁」,節儉的人接近仁德。你看仁德、養廉,不都是根本?再來,節儉的人懂得深謀遠慮,我現在比較寬裕,我要多儲蓄,才能應對危急。節儉的人還懂得為長遠打算,叫「福厚」。所以養廉、廣德、福厚,都是從節儉培養出來。

  第三、『不敢為天下先』,就是不居功、謙退。我們前面有個章節就是講謙虛,有沒有?大家好像無辜的看著我。我們看到「謙虛」,五十六頁一百二十五句,《易經》上說的,「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所以「謙卦六爻皆吉」,這個家、這個國能夠長治久安,沒有謙德不行;一不謙虛,國家的危難就出現了。

  我們這個「務本」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下一個為政的重點,「知人」。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