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11/9/1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26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下來進入第二個單元,是「臣術」,就是為臣之道。前面都講為君之道,事實上人生扮演好每個角色都有它的正道,夫有夫道、妻有妻道,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為人子有子道、為人父有父道。所以遵循這些道都是大自然的法則,不逾越去做,人流露的就是德行。為人臣者要能輔正、輔弼好君王,他的德行一定也要君王佩服,才比較容易聽他的勸諫。假如臣子的德行很不好,君王聽他的話,可能都不會很認同;先有好的德行,讓領導者信任,這樣才能聽進勸告。
我們看第五冊七百一十二頁,為人君者,他必然為人臣的時候也是做得很好,他為人君才有基礎。他自己做臣子都做不好,他怎麼教導底下的人做人處世?一個人連兒子都做不好,他能不能做父親?那他就沒有辦法教育他的兒子做人,教育他的兒子為人子之道。所以很好的主管往往都是從基層做起,他有很好的德行、能力,以至於他能時時設身處地,因為他自己是過來人,都有那些處世的經驗、做事的經驗。現在這個時代大家學歷都很高,但事實上做人的積累不夠,可是又不認為這樣。我們看從師範學院畢業出來,都覺得自己可以當老師,其實這個認知是有待商榷的。要為人師者,必是個好學生,聖賢夫子的教誨他都沒有好好去做,那他當老師要教給學生什麼?也是要教給學生為人弟子之道。他自己都做到,他講起來就侃侃而談。所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期許自己以後是個好的領導,當然眼下一定要先盡好自己臣子的本分。
而往往一個人同時是領導,也同時是下屬,屬於不管是高階、中階、基層的主管,可能他上面都還有領導,既是人家的領導,又是人家的下屬。有一段在《從政遺規》的一段話很好,提到君子事奉他的上位者,「必忠以敬」,他很忠誠,表現出來對領導者恭敬。大家看到敬字,不要想就是對領導百依百順,那敬就變成相上的敬。真正恭敬領導,是以道德、以天道來鼓舞領導者、來期許領導者。我們看魏徵常常在談話當中,都期許唐太宗先生能真正成為留名青史的好皇帝,這是真正恭敬他;不是他講什麼都順著他,叫恭敬。恭敬他的德行、成就他的德行,這也是敬,必忠以敬。我們看魏丞相常常當面指出唐太宗的錯誤,那是成全他、成就他。可是魏徵大人會不會回到家裡,見到這些老百姓就說,皇帝很不好,會不會這麼說?不會的。他絕不會說自己君王一句不好,給老百姓、給他人聽的。講他的不對是為了愛護、輔助好他,念念想著怎麼樣幫助他,怎麼可能會去講他的不好。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念念都是為領導者著想。
就像范公那一段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我們今天念了好幾篇古文當中,最精闢的一句有沒有?你們又沒反應了,今天磁場不錯,剛好都念到。我們冷靜來看,我們自己現在在團體當中,這幾個字我們自己有沒有放在心上?比方忠,什麼是忠?盡己之謂忠。盡心盡力去做自己的本分,去利益團體、利益領導者這忠。「教人以善謂之忠」,這就是我們扮演每個角色都有勸諫的本分,這在《孟子》當中提到。我們盡力了嗎?我們勸了嗎?假如我們還沒盡力、還沒勸就開始先抱怨,那我們臣的本分還差得很遠,人都做不好,還要求更高的境界就不大可能。修行,很多高智慧的人都是提醒我們,要從盡倫常本分開始,敦倫盡分;不然修行就落空,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心態都不對。所以修道就是修這顆心,符合倫常大道,符合真誠、慈悲,真誠、慈悲在哪裡?anytime。你們一個禮拜沒有見到我,默契有點退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問題還是出在我的身上。
所以大家看聖賢人這些教誨,都是提醒我們這些忠敬,「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一離開我們就不是在修道的狀態了,一離開就是被習氣控制住的狀態。所以「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他對待底下的人,「必謙以和」,非常謙虛然後和氣待人。自己帶領一個團隊,《孟子》那句話值得我們去推敲,叫「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請問大家如何達到人和?這思考很重要,假如我們不這麼思考,《孟子》這段話叫知識,考試的時候可以得兩分。但對人生有沒有幫助?除非你有所領悟,把它落實在你的生活、工作、處世,自己跟他人一定有受用。我們很和氣,整個家的氛圍不就很團結和睦了嗎?我們脾氣很大一走進家門,整個家就馬上冷卻到零下二度C。
大家看和字,和字常常跟哪個字合在一起?和謙,代表要讓人家感覺很舒服,我們一定要謙卑待人和謙;和平,不能大小眼,家裡就不平,團體就不平,和平。讀過《了凡四訓》的人要處罰,「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你看合愛合敬。還有沒有?中國字很有味道的,比方你要領會一個人什麼是忠,你把跟忠排在一起的字體會體會,忠信、忠誠、忠義有沒有?你把它排一排,那個忠差不多可以感覺應該怎麼來體會、來落實了。和愛、和敬、和善、和睦、和諧,你們都沒有反應,我還覺得是不是我講錯話了。大家看,我們真的有平等心,用恭敬,念念恭敬人,為人著想,愛護他,不要得罪他。這個善就是時時都是善意對人,沒有絲毫的對立、惡意,然後和睦、和諧,有這樣的心態那是真正好的幹部。為什麼?時時以大局的和諧著想,只要他一開口都是要化解團體當中的,這些不愉快、紛爭,他能調劑人情,安撫好了,再提起他人的正念。
大家做過和事佬沒有?首先你要先關注他:別氣、別氣了,氣傷身體不好,來喝一杯黑木耳汁防止高血壓。調劑好了,其實真正一個人他人事的問題,他要真的能夠平和下心,不要有情緒,解鈴還需繫鈴人,他自己得轉念。不然一直盯著別人的錯跟人家對立,他自己討苦吃了!你說可是他有錯。《了凡四訓》上說「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我們自己還沒做好、沒感動他,不然都落入成見、落入指責,這都不是理智的狀態。說得簡單,在境界當中容不容易?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大家這句話都有記起來,改天剛好在討論、在開會的時候,突然看到劍拔弩張,你就抓一個keypoint,抓一個剛好大家都沒講話的時候,你就念出這句話,「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念完之後說來喝杯茶,你要趕緊去倒茶緩和一下情緒,大家:對,這句我聽過,然後冷靜想想,當下的狀態。
最近我感覺蘇東坡先生那個故事,很有深意,「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其實當我們在指責別人脾氣很大的時候,你說我們會沒有犯錯嗎?我們在這種境緣當中都不理智了,我們會沒有犯過失?可是卻看到別人過失就硬咬著不放,包含覺得人家:他就是不團結,他就是分自分他。當下講這個話不就是在分自分他了嗎?是不是這樣?對,心中有糞,見人是糞。說人家分自分他,當下這個話不就在搞團體分自分他了嗎?所以修行真的不容易。為什麼聖教叫內學,時時能觀照得到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是正還是邪、是對還是錯,一轉念才有可能轉境界。依報隨著正報轉,改掉習氣,誠意正心,家就轉了,團體就轉了。
所以必謙以和,真的一個人大家冷靜去看,以前的大家庭,或者我們回想小的時候,我們的母親,整個家的和諧她特別重視,決定不會發脾氣。家裡面大伯、小叔有哪些不愉快,趕緊私底下做工作。大伯,哪件事很感謝,拿些水果什麼;你兒子考上大學了,包個紅包祝福他。把家庭裡面一些情緒、不愉快,透過一個女人的柔軟把它給化掉,和!我感覺我們這個時代人都很強勢,也容易傲慢,包含我自己。這個時代,真的,我們這個根基得要痛下功夫才行,比方說傲慢,我們現在想一想,我們有沒有瞧不起的人?沒有,我腦海裡一個都沒有。但是我們跟人家講話,有時候講講講,愈講愈大聲有沒有?那是什麼?傲慢!要發覺不容易,好像想起來都沒有。真的在人與人相處當中,只要冷靜下來留心,很多地方就可以發覺了。發現自己的習氣感覺如何?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大家喜不喜歡開悟?你們的反應告訴我,不大喜歡開悟。蒙著像駝鳥把頭埋在土裡面,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了。怎麼會看不到?「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他們看得很清楚。所以人真正要突破習氣我們發心,發恥心;發畏心,要敬畏;發勇心,下勇猛的決心,才行。這是君子對上、對下的態度。
小人對待上面的人「必諂以媚」,對待下面的人,「接下其待下也,必傲以忽」,他位子比較高容易傲慢起來,這忽是忽視底下人的需要,跟他們實際的身心狀況。假如為了要趕出成績來,把底下的人壓榨得身體都出問題了,那這就不人道,這就是不對的了。我們看君子、小人,君子是我們的本善,小人是我們的習氣,真的我們假如有好名、求好,這個不知不覺就會出來。一想要好名、求好,欲望一上來,自己的仁慈心、柔軟、敏銳就不見了,就只盯到了趕緊把成績給我趕出來,緊接著連鎖反應就會出來了。而在團體當中會互相影響,比方自己做領導很傲慢,底下的人不知不覺就傲慢;好名、好大喜功,底下的人也會這受不好的感染。所以一個上位者時時想的,是要成就底下人的幸福人生,不能增長他的習氣。有這分仁慈心,仁者必有勇,他就有勇氣好好在自己的德行當中下功夫。包含在學校教書,老師真正愛護孩子,趕緊我的一舉一動要能符合經典,孩子在我的身邊潛移默化,都受好的影響。幾千年來我們的先輩們都是這個態度,所以我們民族五千年不衰。包含我印象當中,我父輩,父親那一輩他們都有一個為人長者的心境,就是孩子在的時候,都要給孩子好的影響,不能給他不好的影響。這是舉到《從政遺規》上,這一段我們為人臣、為人君很重要的心境。
我們來看第六十句,七百一十二頁最後一行。我們一起來把它念一下:
【歷觀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積累殊異之跡。勞身苦體。契闊勤思。平居不惰其業。窮困不易其素。】
我們提到為人臣之道,首先要有好的德行,要立氣節。這忠臣在古代,為官者是老百姓的榜樣,他愈有氣節、愈有德行,老百姓、天下人都向他們學習。我們看范公、我們看司馬光先生,他們在世的時候,老百姓都在打聽他們家發生的事情,進而來教導自己的孩子。後來他們離開的時候,那真的是老百姓像父母去世一樣的悲痛,這是名符其實的父母官。這一段話是觀察歷代這些忠臣,古往今來建立功業、立下好名聲的人士,『皆有積累殊異之跡』,都是平時不斷積聚不同於常人的事蹟。而且他們這些好的德行、事蹟,都不是做一下子的,都是終身奉行不改。我們看范公他們家非常的勤儉,到他去世的時候,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存下來,這些都確實是大公無私。為什麼跟常人不同?因為常人最難突破的就是自私心,這一般的一個狀態。除非他這道德、學問有下功夫,發效法古聖先賢,那心量就不斷擴寬。
而他們的行持、他們的行誼,『勞身苦體』,為國為民所謂殫精竭慮、宵衣旰食,耗了很多的精神,可能身體就比較消耗。我們看孔明先生他也只有五十出頭就去世了,大家看孔明先生懂不懂養生之道?當然懂。孔明先生連東風都借得到,養生之道怎麼可能不懂!但是為什麼還是短命?大家想一想他二十幾歲,「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當時候劉備被曹操一直追著打,他在其中每天都要戰戰兢兢,幾十萬大軍隨時都要撲過來,他怎樣解決這些危難,大家可不可以想像那種日子、那種壓力?可是您看孔明先生終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讀「出師表」,那句句都是血淚,「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經過多少年?二十一年。而您看那種情義就為了一個知遇之恩,你看古人那種情義令人動容!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我們也遇到中華文化倫理道德最亂的時代,苟全性命於亂世,假如沒有遇到經典、沒有遇到師長這些教誨,我們能苟全性命嗎?我們的慧命很難不墮落,「人不學,不知道」。想到這裡有時候都會發冷顫,會很恐慌,假如沒有經典、沒有師長,我現在會變成怎麼樣子?所以「出師表」我們讀著讀著,用我們自身來感古聖先賢、感師長的恩德,轉成一分忠誠,來把中華文化給傳承下去。大家剛剛我們一起在念這一段,您看到孔明的身影了沒有?「三顧臣於草盧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有沒有看到孔明背著劍、拿著他的古琴出發?假如有,那這樣叫做神交古人。您這一分誠心已經感得古人他那一分精神,古道照顏色,穿越時空照到你的身上,融入你的心靈了。這是用心,慕賢當慕其心,所以這一段我們從孔明一生,真的體現得淋漓盡致。
「勞身苦體」,勞累身驅承受苦難,承受龐大的挑戰、壓力。『契闊勤思』,「契闊」有指聚散離合的情況,他一生不一定是平平順順的,經過一些戰亂,甚至於遇到君王的誤解被貶官,有些忠臣一生數次被貶官,他的心情聚散離合當中,這個仁慈、忠誠沒有絲毫離開。在《論語》當中講到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都不違背這仁慈、忠心。另外「契闊」還有指生死相約,剛剛孔明說的,「遂許先帝以驅馳」,這一生就是盡這一分君臣之義,勤奮考慮思惟怎麼樣利國利民。『平居不惰其業』,他平時學習絕對不中斷,古人都很清楚「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們看孔老夫子這麼有學問,但是夫子拿到《易經》,「韋編三絕」,三次那個綁書的皮帶都斷掉,不知道翻了多少次。《論語》裡面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大家看夫子給我們提醒到,假如能夠再給我幾年,五年、或十年再下功夫深入《易經》,則無大過矣,是沒有大過,小過?可能還有。所以「聖狂之分,在乎一念」,大的氣節不會犯,小的這些起心動念的貪瞋痴伏不伏得住?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要真幹,你絲毫的自我寬恕、自我懈怠了,道德學問就開始往後退了。孔明先生在教育他的後代講的,「非學無以廣才」,你得要下功夫你的德行、才能才能上升,才能幹更多的事情。他們時時提醒自己,德行要提升、智慧要提升、能力要提升。德行不錯,智慧、閱歷不足幫不上忙,工作能力不足,助益就有限。所以真想利益人,時時都在自己這三個方面,不斷的提升。
我們看現在很多人,都想要為文化多盡一些力,可是在這三方面下功夫都不是很主動。這個一反省不能主動,那種發心是口頭上發的,可能發出來人家讚歎幾句,覺得feeling不錯,感覺不錯。真正叫你下功夫讀書、背書不高興、厭煩了,叫你學些能力、學些電腦的能力:好麻煩!從這個態度當中名不符實,這是不妥當的。「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家都覺得你是學傳統文化的、弘揚傳統文化的,但實質上我們的態度非常被動,這是名不符實都在消自已的福報。這個道理我是最清楚的,因為我名不符實最嚴重,您看都消下去了。所以這個時候不氣餒,得趕緊用功往上提,任何境界都不是壞境界,是自己肯不肯面對、肯不肯找自身的問題,找到了否極泰來。所以少聽安慰的話,多看清自己的問題,不自欺來下功夫,因為修行、修道必打破自欺一關,才談得上修行,始有商量處。不能打破自欺,不能看到自己的習氣,終究入不了修行的門,變成空有一個修行的名,沒有實質的修行功夫。
孔明期許孩子要好學提升道德、能力,但是要時時能夠靜得下來學習,「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人不能一天,從醒過來到睡下去,都是慌慌張張的,早上一起來我們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先把schedule拿出來,看看今天安排哪些事,比較很清楚今天這些安排,心比較定。晚上睡覺以前,看一看今天哪些事情有沒有漏掉的,做到的打勾,有漏掉的,趕緊安排明天怎麼再把它處理好,這樣才能凡出言,信為先。沒有用這個方法硬用腦子記,現代人事都普遍多,有時候一慌起來就忘了,記著你的心就安。除了這些事情的確認,可以寫日記的時候,把今天自己在心境上、在做事上哪些不妥當,把它記下來。「日日知非,日日改過」、「過能改,歸於無」,這就變成《弟子規》、《了凡四訓》,跟我們的生活就是一不是二。假如是二那就叫分別了,學是學、做是做,分別執著了那就很難得力。
所以我們破分別執著,形成一個態度,這一句經文怎麼落實?這個心境形成我們得的益處會更大。有時候我們學東西,也容易貪多:很好多聽、多聽。俗話講得好,貪多嚼不爛是不是這麼講?你們今天定力不錯,貪多嚼不爛還傷胃,有一句成語叫「囫圇吞棗」,吞下去了都沒消化吸收。所以這學習還是要用心體悟,理解了再去落實,解行相應了我們的境界就能提升。所以這裡「不惰其業」,每天一有空手不釋卷,其實人不聽經、不讀經,可能胡思亂想就來了,就往後退。真是明白人一絲一毫不敢懈怠,連睡覺以前都不敢懈怠,正念分明,最好是夢中還正念分明,這就有功夫了。所以看我們功夫好不好,想一下這個禮拜做什麼夢,假如都沒有夢,恭喜你,心上不放事。因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跟我們白天在操很多心可能會有關聯。
我曾經看到一個讀書人,他的行持也確確實實是「積累殊異之跡」,楊翥先生他非常仁慈,他的行持在當地特別受到推崇。他的仁慈在哪裡體現?他們家的鄰居生了小孩,小孩子怕驚嚇,他就把他的驢賣掉,從那一天開始走路上班,走路到朝廷去上班,疼惜小朋友到這種地步!我們要學這個修養,時時能體恤到別人的感受。自己大學考得不錯:放鞭炮、放鞭炮。突然聽到哭起來,為什麼?旁邊那個孩子才兩個月,我們就把人家給嚇壞了,你看人一高興就見不到人家的狀況。所以人修養到不要大喜、不要大怒,要比較平和才是功夫,「學問深時意氣平」。他們家建的房子比較矮,隔壁鄰居建得高,把屋簷都建到他們家的屋頂上面去了,然後下雨那個雨水都打在他們家的屋頂上。家裡人就說到了,他們這麼過分,你看怎麼水都排到我們家上面去了。楊翥笑著說雨天少,晴天多。那肚量很大,人家建房子建到他們家的範圍裡面,他說再過來一點沒關係,再過來一點沒關係,反正都是皇上的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很有味道,古人行持代代都有榜樣。
像我們到了桐城,聽到六尺巷的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千里的家書這麼快速傳來,就為了一個建牆的風波,所以宰相張英寫了這一段寄回家裡去,家裡人就退了三尺,後來人家對方一看也不好意思,又退三尺,就形成了這個六尺巷。我曾經去走過六尺巷,緬懷古人的道風,結果讓我驚訝的事,在我走著走著,所有的腳踏車跟摩托車,六尺巷摩托車也還行,只要看到人,它就停下來。我非常歡喜,一個幾百年前人的修養,影響到幾百年後的老百姓。而且住在他們那個地方的人,一跟人家介紹:我們那裡有一條六尺巷。所以人的德行確實可以恩澤後世的人,這叫精神長存,這樣的人生有意義。
楊翥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他們家的祖墳的碑被一個小孩給推倒。家裡的祖墳,你給我祖墳推倒了,我的風水不就被你統統給弄壞了嗎?結果他們家守墳的人趕緊衝回來:大人,祖墳的碑倒了,被小孩子弄的。當下楊翥問,小孩有沒有受傷?你看修養在哪裡?就在突如其來的事件當中,他當下的第一念那就是修養。就像《論語》裡面講的,孔子家的馬廄失火了,孔子第一句話講什麼?「傷人乎」,那一匹馬就是現在的一台高級轎車。所以古人是什麼?不為物欲所累,他所擁有的這些物質的東西,他沒有放在心上。像宋朝名將韓琦,人家送他很高貴的杯子,幾乎全國就是那個杯子,這麼高貴的東西,後來被僕人給打壞,連提都沒有提。好像韓琦先生還有一次,一個士兵幫他拿蠟燭,可能有點分神,拿著拿著燒到他的鬍子,他把它弄熄了,繼續處理事情。稍微看一下換人了,換士兵了,趕緊說去交代,他不小心的,不要怪他,再把他換回來。就體恤一個小兵怕他會被降罪,而且你看燒到鬍子。有時候我們在看古人這些行持體會不是很深,假如有鬍子的應該燒燒看,火燒鬍子當下你心平氣和,那真不簡單。
楊翥聽到這個事情,還跑到農家去看望孩子有沒有受傷?然後一看沒事,趕緊交代農家:小心看孩子,別讓他受傷。什麼推倒祖墳,提都沒有提,就回來了。你說這樣的讀書人,當地的百姓哪有不佩服他的道理!有一天作夢夢到摘了兩顆李子來吃,一醒過來非常慚愧,夢裡面會拿人家兩顆李子,就是平常仁義的功夫不夠,三天不吃飯,警惕自己、懲罰自己,德行不夠、有損。這個精神要效法,不過做法上斟酌一下,我是怕說照這個做可能會餓死。照這個標準先慢慢慢上去,也不要一下用力過猛,用力過猛三天不吃飯,你們家的人都要抗議,怎麼學《弟子規》學到這個樣子?真正自己不自欺,同時也要考慮到身邊人能不能接受,你不要搞得全家人替你擔心,害怕得要死,這樣不行的。
學業不能荒惰,學問確實是濟世之本,沒有真實的智慧學問,想要利益人談何容易?我們給人家的思想觀念不對,不害人就萬幸了,還幫人?所以濟世重要。就好像人與人之間產生摩擦,我們所講的話是在調和、化解這個衝突,還是無形當中在增加這個衝突?自己冷不冷靜、了不了解?有時候我們一句話下去,就造成團體裡面的誤解、隔閡。比方下屬來問一件事情,他這樣做是不是不對?這個情況我先了解清楚,可能有一些誤解,我先了解清楚。是不是把他的氣先怎麼樣?緩下來,人一有氣的時候、情緒的時候看事看不清楚。但是假如他跟我講這個,我馬上:對,就是他不對,我跟你去跟他理論。那就麻煩了,是吧?你假如愈上位,你常常情緒就出來,鐵定底下衝突不斷。愈高的人講一句話底下就人仰馬翻,愈上位的人一個小漣漪,底下千層浪就出來了。
大家知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有體會?因為我幹這種事幹得不少,幸好我們的同仁很有修養都包容我。當然更重要的,真正發現我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勸諫我,不然我這一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自己都要念成口頭禪,這個對德行就有損了。為什麼《孝經》裡面一國之君,最後的結語,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因為了解到一個國君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太大。比方楚王好細腰,楚國的國王喜歡瘦的女子,結果楚國餓死的女人愈來愈多。您看上位者這個愛好,底下的人就拼命為了達到那個愛好,你看都出問題了。
我們接著看到,『窮困不易其素』,他遇到挫折困難,遇到貧困絲毫不改變他平時的志向。所以人貴在有志,「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只要絕不改變,時節因緣一成熟一定可以突破,而人為什麼在貧困當中會被轉?那可能就有貪著。好富貴不能常處貧賤,貪快、貪好,達不到就沮喪、就退縮。師長老人家給我們打預防針,這個時代弘揚正法、弘揚中華文化,要跪著把正法送出去。諸位學長您跪過沒有?還沒是吧?你們現在遇到的境界還算是順緣,還沒有很高的考驗。每個境界其實都是在成就自己的,這些境緣才真正看出,我們是真心還是假心,真心是任何境界都不會改變這分志願,這才是真的,真則不假,真則不變。所以「貧不足憂,可憂者是貧而無志」;地位比較低,「賤不足羞」,不是說地位比較低就覺得丟臉。其實人可貴的是他盡心盡力在自己的本分,就值得人家尊重,行行出狀元,都是服務社會好的貢獻。「賤不足羞,可羞者是賤而無能」,卻不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來造福人群。
「老不足悲,可悲者是老而無成」,「死不足嘆」,人死每個人都會,其實不足嘆息,最值嘆息的,「可嘆者是死而無補」,我們去世反思一生,卻對家庭、社會沒有什麼益處,這補益,這才是值得悲嘆的事情。我們看這些話對整個人生價值觀,是非常好的教誨,我們冷靜看看現在的人,羞什麼、憂什麼、悲什麼、嘆什麼,都覺得好像物質比人家不好、賺的錢比人家少,反而就在那唉聲嘆氣。這都是沒有氣節、沒有志向,都是隨波逐流,自尋痛苦跟煩惱。所以一個人人生有沒有價值,跟他地位多高、賺多少錢,這是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就像剛剛跟大家講的,陳樹菊女士她很有錢嗎?她很有地位嗎?沒有,可是她一生的意義,影響多少成千上萬的人。所以我們立下志向,終身不變,我們曾經看一片戲劇當中講到說,「男子漢大丈夫,決定要做的事情就永不回頭,就幹到底」。好像是「商道」,林尚沃先生的媽媽從小給他的教誨,媽媽給這些教誨太重要了,孩子一生就是百折不撓的志氣。
我們接著看第六十一句「立節」,是在第九冊一千一百六十九頁,倒數第七行。「夫賢者」,來,我們一起念一下:
【夫賢者之為人臣。不損君以奉佞。不阿眾以取容。不墮公以聽私。不撓法以吐剛。其明能照奸。而義不比黨。】
我們看這裡提到這些賢德之人,他為人臣子,『不損君以奉佞』,「奉佞」就事奉君王是諂媚巴結,絕對不諂媚巴結君王,損害君王的德行,不讓他的聖德有所損害。底下諂媚的風氣形成,那這君王的德行一定是不斷下墮。還是《孝經》講的,「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為君王著想。而且尤其慎重整個朝廷的風氣,有時候這個風氣偏掉,對君王、對整個天下的危害就非常大,「不損君以奉佞」。『不阿眾以取容』,「取容」就是討人高興,不是順從討人高興,來曲順迎合大家的意思。他很剛正不阿,《弟子規》講的,「言不諱,色不媚」,他沒有貪,他不會去貪名、貪利祿,所謂無欲則剛,他才能剛直,才不會被一些不對的團體風氣所左右。
念到這兩段我們看一下,先翻到一千一百一十一頁,第九冊是同一冊。我們看一下這裡有個事例,來彰顯「不損君以奉佞,不阿眾以取容」。在第二段,「魏文侯與大夫坐」,魏文侯跟他的這些眾大夫們一起坐著討論事情。國君文侯問到說,「寡人何如君也」,就是我是什麼樣的國君?請大夫們回答。「群臣皆曰,君仁君也」,國君,你是非常仁慈的國君,一個一個都是這麼回答,群臣就好多人都是這麼答。「次至翟黃」,次就是次序,輪輪輪到翟黃,「曰:君非仁君也」,你是不仁慈的國君。大家想像一下,魏文侯聽著聽著,已經愈來愈高興、愈來愈高興,突然馬上人家說,你不是仁慈的國君,一下子可能心情上調整不過來,馬上說,「曰,子何以言之」,你講這是什麼意思?你為什麼說我不是仁君?你怎麼知道我不是仁君?「對曰」,接著說「君伐中山」,你討伐中山國,這個國家的領土,「不以封君之弟」,照理講、照功勞方方面面講應該是封給你弟弟,「而以封君之長子」,你卻封給你的大兒子,「臣以此知君之非仁君也」,從這件事情,您不是仁慈的國君。
「文侯怒而出之」,文侯馬上很生氣:你給我出去,就叫他離開這個地方。他已經離開了,接著繼續講,「次至任座」,問到大臣任座,「文侯問曰:寡人何如君也?任座對曰,君仁君也」。不過前面好幾個都這麼講,文侯聽了挺高興,可是剛剛翟黃講完氣氛還有點詭異,突然下一個說你是仁君。魏文侯說你為什麼覺得我是仁君?你講個道理看看,可能他有意識到是不是都講好聽話給我聽。「對曰,臣聞之」,臣曾經聽說,「其君仁者其臣直」,他假如是仁君的話,他底下的臣子會非常正直、剛正,「向翟黃之言直」,剛剛翟黃言語非常正直,所以您看國君你的臣子敢這麼正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臣子有時候那個機智、智慧不簡單,而且你看要勸動一個君王,要集體配合,要打團體戰才行,所以您看那些忠臣之間肝膽相照,英雄相惜。「文侯曰,善」,說得好,「復召翟黃」,趕緊又把翟黃叫回來封他為上卿。魏文侯也不簡單的,馬上轉念,還能馬上調整心情,肯定翟黃的正直。尤其講自己家私事人容易:你管我家這麼多幹什麼?人就很容易在最私心的地方,就特別敏感,就容易動怒;其實在這些地方都沒有私心,那才是公心。
所以這個例子,彰顯了這一段敘述,確實是不損君以奉佞。大家看,前面那些群臣說君仁君也,他有沒有在損君奉佞?有。不阿眾以取容,其實說實在的,翟黃講完這個話出去好不好過?那些說仁君也的人常常瞄著他:有什麼了不起?所以現在好人不好做,做好,人修養不夠都會嫉妒他,挑他毛病,講風涼話。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講,「與人為善,成人之美」。遇到一些有志、有德的人,可能年紀不大,這些人情事理,有時候都會還沒有到這麼圓融,得罪人了,趕緊提醒他,或者幫他去圓圓場,這個都是長者風範、仁人之心。因為成就一個有德的人才其實不容易,他過程當中有很多挑戰,仁慈的人一句話,可能就助他一臂之力,可能就調整了他的瓶頸。
接著這個『墮』,也有版本說是隳,隳就是毀壞的意思,毀壞了公家的利益,毀壞了公道。『聽私』就是順從人的貪心、私欲,假公濟私這就很錯誤。『不撓法以吐剛』,「吐剛」就是吃硬不吃軟,遇到強暴的事情,就順從、退縮,然後歪曲了公法、正法。這些為官或者黑社會勢力都順從他們,甚至助紂為虐,那就「撓法以吐剛」。所以這樣的修養德行,『其明能照奸』,他的明智能夠分辨奸邪。『而義不比黨』,他的行為符合道義,決定不結黨營私。「義不比黨」,有道義的他就不會結黨營私,因為義、利是相對的,重義就輕利,重利就輕義。孔子在《論語》當中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從這裡我們就看出,君子跟小人修養的差異在哪裡。周比主要就是公跟私的關鍵點,義跟利的關鍵,包含周跟偏,周就代表君子以大局為重,時時會考慮周到、考慮整體;但是小人偏心、偏袒、姑息了,就會造成這些現象。而古人在註解當中這個周的體現,也是他的行為都是符合忠信;比就是阿黨營私,義不比黨。
我們看第二冊一百九十三頁,有一個事例也可以彰顯,甚至更讓我們理解這段話,一百九十三頁第一行。周跟偏不容易,大家有沒有遇到,你的死黨,人家說他的時候,當下我們的心情怎麼樣?你怎麼可以講我最好的朋友?這一句話裡面可能就怕會有偏袒。結交朋友是要互相成就德行,不能變成互相袒護就背道而馳了。我們看到,「叔向見司馬侯之子」,叔向是晉國的大臣,他見司馬侯之子,司馬侯也是當時候晉國大臣,但是他已經去世了。去世沒多久見到他的兒子,「撫而泣之」,叔向因為畢竟是他的晚輩,拍拍他、撫慰他。接著他自己也流眼淚,很傷心說到,「曰,自其父之死,吾莫與比而事君矣」,從你父親去世之後,我就找不到能跟我,比是什麼?親近並肩努力。大家學中華文化同一個字它的意義不一定一樣,這裡比是並肩努力、攜手並進來勸諫君王,成就重要的決策,這個機會都沒有了,所以他很感傷。
「昔者其父始之,我終之」,想當年,當時候你爸爸先開始講,然後我接著再詮釋,把整個情況分析得很清楚。這君王聽明白了,就能聽這個勸,然後下對一些決策。這裡提到說,「謂有所造為,及諫爭相為,終始成其事也」。所以成就一件事不一樣,你得把情況都分析清楚,導正君王錯誤的一些思考,甚至於還勸他的過失,這個進退當中,確實有肝膽相照的人配合,真的是相差很多。「我始之,夫子終之」,假如是我開始的,我打前鋒,你爸爸就是打後衛,就配合得很好,「無不可」,無不可就是都能夠配合好,把事情做成。「藉偃在側曰」,藉偃也是當時候的臣子,在身邊看到他們這麼配合說了一句話,「君子有比乎」?比就是你們這樣配合,君子也會搞私黨嗎?這裡講「君子周而不比」,就舉到了這個典故。旁邊的人不一定看得懂,有時候還誤會:你們兩個交情這麼好一搭一唱,是不是你們在搞朋黨?接著「叔向曰」,他就對著藉偃說到,「君子比而不別」,比在這裡就是並肩和諧合作把事情成就。但是不別,就是不別立黨派,私黨又去損害國家的利益,是決定不別,不去做這個事情。
所以他們是「比德以贊事」,互相配合成就君王的道德、成就事情,贊事就是把利益老百姓的事能夠做成,這個叫「比也」,所以這贊就是佐,輔佐好這個事情。「引黨以封己」,透過這些群黨,然後謀私利來厚自己,「利己而忘君」,自私自利都忘了國君、忘了國家,這叫「別也」。這個事例也是讓我們了解到,君子與君子之間非常融洽,那不是在搞私黨,他們還是公心,沒有私心。甚至於有時候看法不同的時候,可以爭得面紅耳赤,所謂「君子為義之上相疾也」,疾就是直言不諱各抒觀點,可能有時候還針鋒相對,但是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國家的決策,為的是老百姓。所以討論完了,縱使剛剛針鋒相對,一離開朝廷、一離開會議室:來來來,一起去喝一杯。決定不會說,他剛剛跟我講話這麼大聲,氣死我了,心量沒有這麼小的。因為有時候討論事情到激烈難免語氣高一點,決定不會去計較這些事情,君子為義之上相疾也。「小人於為亂之上相愛也」,小人謀私利的時候好得你儂我儂,「退而相惡」,沒有私利可以謀了,馬上互相陷害,狗咬狗就出現了。好,這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