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11/7/3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6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好。我們接著看,「明主者有三懼」,再有一懼是:
【三曰。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聽到天下人最好的意見,可以利益國家人民的,聽了以後深怕自己糟蹋了這麼好的建議,而自己沒有去實行。所以這是愛民的心,這也是對於身邊的因緣能夠珍惜、能夠感激,這人也是惜緣。我們冷靜想想,人生過程當中,貴人給我們講的話,我們還記得嗎?假如記不了幾句,那也是對不起這些貴人給我們的叮嚀跟愛護,所以能知緣惜緣不容易。更能知恩感恩,那就更可貴!太宗皇帝在這一點上很可貴,對於別人的勸諫,他非常珍惜。而且常常好的奏摺,像魏徵勸了他十個重點,魏徵常常拿十圓滿,不是「諫太宗十思疏」而已。
還有「十漸不克終疏」,就提醒太宗皇帝,在貞觀十三年的時候就十個重點提醒太宗,有十個方面,天子你已經都不一樣,不能夠保持好的心態,甚至是一百八十度在墮落!這提醒他。而太宗皇帝看完這十條漸不克終,回覆給魏徵:我假如不照做,我哪有顏面見到你!這個話很可貴,他是天子,但是您看他這個態度是非常尊重,魏徵給他的教誨、給他的提醒,以老師、以朋友的態度對待魏徵。然後把這一篇文章貼在他住的房子的屏風上,隨時看、隨時提醒自己。坦白講太宗皇帝有自知之明,一直看印象才會深,有時候也覺得這些教誨很好,但遇到事情提不起來。怎麼能不斷的提起來?還要透過長期薰修,一直讀經、一直聽經到入心了,隨時隨地都能提起來觀照自己,這一句經句就真的受用、真的內化了。學問貴在變化氣質,那一句教誨一入心,就跟你的靈魂分不開了。
這裡有提到貞觀初年,就貞觀元年,太宗對大臣蕭禹說到,我從小就很喜歡射弓箭,而且自己覺得好像這弓箭的道理、奧妙,我應該是很清楚。最近我得到良弓十支,然後我把這十支良弓拿給工匠,就是專門做弓箭的工匠看,工匠說皇上,你這十支弓都不好。他嚇一跳,他問說為什麼?這工匠說,這個做弓的木頭它的木心不正,所以它所有的條紋、條理都歪了,不是良弓,因為它的條理歪了,所以射箭不會很直。唐太宗聽完感悟什麼?他說我從小就拉弓,南征北討平定天下,覺得自己很懂弓,其實還是不怎麼懂。而且我覺得很懂的東西我還不怎麼懂,我當皇帝才沒多久,根本對治理天下的道理都很淺。所以我對治理天下懂的這些東西,還比不上對弓懂的,弓事實上已經很不懂了,那我治天下真的是還差得太遠。所以他下令在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員,輪流駐在中書省。每天夜裡調這些官員,來了解整個京城裡面政治的狀況,邊了解然後邊去修正,邊去深入這些治國的道理經教,一定要搞清楚百姓的利害,整個政治教化的效果怎麼樣。所以太宗皇帝很認真,每天都了解整個民情,他是真正要想把政治辦好。當然很重要的,這些五品以上的官員來,他都是搬椅子恭恭敬敬賜坐給他們。「聞天下至言」,天下這些最重要的言論是什麼?了解民生疾苦這個最重要,對他來講他最需要很清楚了解,才能進一步做好政治措施,利益人民。
我們剛剛讀的這一段,旁邊有一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一千一百三十頁第九冊。這一句還沒講完你們都收起來了,我知道你們已經放在心上,「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我們看到,「明主者有三懼,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得意而恐驕」,『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有這樣的態度,道德學問一定增長。我們從自身來反思,我今天處在哪個位置,決定不謀名聞利養,決定敦倫盡分,做這個位置、行業的好榜樣,就「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得意而恐驕」,在我的工作職位上盡心盡力,當然也會得到很多肯定、讚歎,但是不驕傲,為什麼?應該做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在我們人生工作的因緣當中,一定會遇到很多貴人,我們也要珍惜他們的提醒教誨,不糟蹋。或者是經典的教誨,我們好好的落實在工作處世待人當中。「聞天下之至言,恐不能行」,我們以這個心境來領受師長的教誨,每一句「如貧得寶」,珍惜它,像久旱逢甘霖那樣的歡喜珍惜,然後一聽了,提醒自己要落實、要真幹,恐不能行。說到這裡了我們馬上回光返照,師長教誨的哪一句完全做到了?我們自己想,這個別人幫不了。每一句經句都是在提升我們的心性,都要回歸到這個心態下功夫。
而接下來這個故事,完全彰顯了剛剛這一句經文。我們看旁邊這個故事,大家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有。我們《古文讀本》跟大家一起交流過,我們再複習一遍。師經在鼓琴,他是樂師,在彈著古琴,魏文侯聽了很歡喜順便起舞,跟著音樂跳舞,而且詩興大發,賦了一首詩就講話了,「使我言而無見違」,這個意思就是他邊唱著,他最高興的事就是:我講的話沒有人敢違背、我講的話沒有人敢違背,自己在那裡唱著。他正唱著高興的時候,樂師師經抱著他的琴,因為樂師是自己把眼睛弄瞎,他要全神貫注用耳朵聽,他的音樂造詣會更提升,而音樂又能移風易俗,古人很可貴,瞎了自己的眼晴去利益老百姓。所以他聽著魏文侯這麼講,因為他看不到,他就聽魏王的聲音,他抱著琴整個人就撲過去撞魏王。當然應該眼睛看不到的人撞眼睛看得到的人,這個魏王還是有閃過去,結果沒有撞到魏文侯。
可是因為突如其來魏王也沒準備好,他一閃自己也整個倒在地上,自己戴的帽子都撞到地上。因為君王的帽子,前面都有一串一串的玉珠就是中旒,稱為中旒,就撞壞了,那個珠子都掉在地上。魏文侯被這麼突如其來一撞很生氣,馬上對著左右的人講,撞國君該當何罪?馬上回應「罪當烹」,就是這個人要把他活活煮死。馬上行動,就把樂師架起來,帶著師經才走下樓梯一步,師經說國君,我都要死了,可不可以聽我一言我再死?好,你都要死了你說吧。師經他說,過去堯帝、舜帝當國君的時候,就恐人家都順著他,沒有把他不對的提出來,違逆他的意思直接給他直諫、勸諫,都恐別人不直接違逆他錯誤的意思,這是堯舜之所以為堯舜。而桀紂這樣的暴君,他們當君王的時候,就是怕人家違背他的話,全部都得聽他的才行。所以剛剛我聽到那一段話,好像是這暴君夏桀、商紂在講話,我是要撞夏桀跟商紂,我不是要撞國君你!
以前的君王畢竟讀過聖賢書,這麼一聽人家講得都沒錯:好,把他放了,不是他的錯,是我的錯。您看馬上講馬上接受,然後還有把這個撞壞的古琴放在城牆上,讓國人都看到我的過失。我這個帽子壞了不要補,照樣戴,我每天看著它壞掉,我就知道我的錯在哪裡,我就會引以為戒。您看「聞天下之至言恐不能行,得意而恐驕」,師經給他最大的提醒,就是你當君王當得不知天高地厚了,唯我獨尊不行的!又勸他,他真的恐不聞其過,聽了馬上接受,所以這個事例也很精彩。
我們接著看第二十七句,這是在第七冊的九百五十五頁中間的位置。我們一起念一遍: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讎。】
『孟子』是對齊國的君王『齊宣王』,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為王者的心境,應該怎麼樣來反思。說到了,君王假如對待他的臣屬、下屬,就當手足兄弟一樣;那感應來,他的下屬會很感動,會很自然的對待他就像自己的腹心一樣看重,跟自己的命一樣的重視。有感有應,人生說穿了,就是這兩個字感應,「愛人者人恆愛之」,愛人是感,人恆愛之是應;「敬人者人恆敬之」,敬人是感,人敬之是應。所以人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存在的,它都是有道理、有因果、有來龍去脈的。
接著講到了,國君假如對待他的臣屬、臣民,只像犬馬一樣使喚,則下屬或者是人民看待他,就像一般不認識的人一樣,『國人』。不相交的走過也不打招呼的,沒有真正的情義,大家注意,現在很多君臣關係很像這個樣子。企業領導者把下屬當賺錢的工具,你賣命,我給你錢;下屬覺得我已經做了,我也領我該領的。下了班你是你、我是我,在百貨公司遇到,也不跟你打招呼。這個都是偏離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應該是跟道義相應,人處世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那個都已經違背性德。人之初,性本善,好多小孩第一次看到,一條魚被切了尾巴流血,孩子都流眼淚,他為什麼流淚?他感同身受這個魚會痛。魚,他都會這麼樣的疼惜,更何況是人,那是他的本能。怎麼長大以後,自私到連父母都傷害?從這裡我們看到,教育的偉大,讓他的天性終身保持,以至於那一分對父母的愛、對父母的孝,延伸到對一切人。
就像范公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那就是他天性保持,然後發揚光大,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天性保持,發揚光大。可是西風東進,功利主義掛帥,把我們都污染了,什麼事情考慮都先考慮利。你說交朋友,跟這個人交往我有沒有什麼利益?都是這個出發點,不真誠,都帶目的;道義,是我怎麼樣幫助到他、利益到他。所以在這個功利主義之下,人能不受污染很不容易,人要很清醒不能隨波逐流。整個東方,尤其佛家、儒家、道家,都是以利人為一個人生的態度。而今天這個人,有因緣到我們的團體裡面來,相逢即是有緣。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視的就是倫常,倫常就是一家人,在家父子、君臣、夫婦是一家人。延伸到社會,同事如兄弟,這個行業誰教你的叫師父,還是像父輩一樣的恭敬他,所以走到哪都是重情義、重倫常。今天有緣同事了,有緣當我們的下屬,我們是藉由這個緣,成就他的幸福、成就他的德行。
而不是把他當工具一樣用,用到身體壞掉了,幫你賺了一大堆錢,身體壞了回家去吧,都不理他了這是不對的。所以人文的關懷處處要能提得起來,念念為身邊有緣的人著想,尤其為他一生幸福著想。現在很多企業家聽了老祖宗的教誨,他的愛心啟發了,趕緊教五倫八德給他的下屬,本來離婚率很高,現在沒有離婚了,那個都是大功德。您看不只是想到自己的事業而己,想到的是所有下屬的人生幸福,這一念心是真正的仁慈、仁愛。這是『君之視臣如手足』,一家人,『則臣視君如腹心』,他就忠了。現在很多人都說,現在人不忠誠,跳槽很多,那是在相上看事情。你不愛護他,他怎麼忠?你不教導他,他怎麼懂事?所以為人領導,為人父母、老師不能抱怨,問題還得從我們身上來解決,為什麼?君仁臣忠。有沒有說臣忠君仁?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又不是叫子孝父慈是不?它有道理。這些家庭、團體影響大的人你首先要做對的事,要愛護、要教化底下的人。
接著講,『君之視臣如土芥』,國君假如對待下屬,把他當塵土、草芥一樣糟蹋漠視,下屬對待國君就像強盜、土匪、仇人一樣看。這一句基本上,一個朝代最後的亡國之君,就差不多都有這個味道。您看夏桀底下的人勸他:國君,你再這樣下去會亡國。夏桀說太陽怎麼會亡?結果這個話傳到老百姓那裡,老百姓說太陽什麼時候要亡,我跟他拼了。老百姓是這麼講,「吾與汝偕亡」,我跟你一起亡,我跟你一起滅了,我都不能再接受這樣的暴政!做人做到人家要跟我們拼了,實在不怎麼樣,而且真的是太不盡自己的本分。
太宗在貞觀十一年的時候,看到一段歷史,看了很感動,就對身邊的人講,春秋戰國時代狄人,這個狄人不是華夏的民族,是算接受教化比較少的蠻夷之邦。狄人殺害衛懿公,衛國的國君衛懿公,殺了他還把他的肉吃掉,只剩下肝沒有吃掉。他的臣子弘演沒有救得了國君,最後看到這麼悽慘,對天嚎啕大哭,然後就把國君的肝放到自己身體裡面,把自己的肝拿出來,把國君的肝擺進去。然後唐太宗感嘆:現在要找這種人可能找不到,這麼忠誠。可能講到這裡,有人又說有可能嗎?大家注意,「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君子對待自己做不到的事,而別人做到了,對他生起敬畏的心。小人心態不一樣,小人以其所不能,他自己做不到他就不相信別人做得到,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以前孝子、孝媳,一聽說把哪個內臟割下來可以當藥引,他媽媽的身體會好,刀子拿起來割開來,最後真的醫好。這個在《德育故事》裡面不止一則,那是《二十五史》裡面的,還編出來的?告訴大家,我們可能騙人,老祖宗不會騙人,他們德行比我們好多了。不能自己做不到,還懷疑別人,又造一個罪業,剛剛我們才講,衛仲達「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古人這些行持記在史冊當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太宗皇帝讀了這個故事很感嘆,這樣的忠臣應該很難找了。然後講到這裡馬上傳魏徵,請魏徵進來,也把這個故事講給魏徵聽,聽聽魏徵怎麼想、怎麼說。魏徵說了,皇上,過去戰國時代的,豫讓為智伯報仇,這個智伯大家應該想一下,當初我們要講「才德論」,講了一段故事,就是智伯很囂張,得罪了趙襄子,最後被他們設計殺害了,然後三家分了晉國。就是因為智伯太傲慢,最後他的整個家族亡了,因為這個典故就引出了「才德論」。所以魏徵舉了這個例子,您看豫讓要為智伯報仇,但是沒報成,被趙襄子抓起來。而且抓起來以後就對豫讓講:豫讓,你以前曾經事奉過范氏跟中行氏這兩個主子,而這兩個主都是被智伯給滅掉的,可是你卻投靠智伯,你都不為他們兩個報仇,現在要為智伯報仇,為什麼?豫讓說,我以前事奉范氏跟中行氏,他們只把我當作像一般的人一樣看待,我也把他們當一般的人一樣事奉。可是智伯他對待我,就像國家最尊貴的讀書人一樣,我當然要以像個國家的國士一樣來回報他,替他報仇。所以「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對,這也是感得豫讓的效忠。范氏跟中行氏不夠尊重豫讓,當然沒有感得這樣的回報。
接著,魏徵講最重要的話了,所以皇帝,不是沒有這樣的人,是看你怎麼對待臣子。一下又把太宗給點了一下是吧?太宗看完這個故事馬上:找不到這樣的人!您看我們一懂道理,很容易第一個反應看別人、要求別人。這個也不在理智當中,甚至於會過分要求,甚至還抱怨身邊的人,這跟反身就相違背,反求諸己才對。所以「聖狂之分在乎一念」,我們這個念頭一不對就偏離正道了。不過太宗也很可貴,馬上請魏徵來說說看,而魏徵馬上指正君王的心態不對,太宗也並沒有不接受。所以夫子在這一點上是特別彰顯義理,「正己而不求於人」,不能懂一個道理了先要求別人,「則無怨」。我們看人生要能無怨,別人對我們沒有怨,以至於我們不怨人,自己要能不怨人,最重要要明理,最重要是反求諸己,就不會怨人了。
因為很清楚,人生所有的招感,都是自己心感召來的,還有什麼好怨人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應來了,今天人家罵你,一定是你以前也都常罵人才會感來,這不怪人,所以明理的人決定不怨人。你說可是我這一輩子沒罵他,他還是罵我。那很好,你這麼一思考,你就要開悟了,你就會找尋最徹底的答案,終於明白:上輩子罵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人生沒有壞事,你被罵了以後開悟,人生道理搞清楚!所以人生真的沒有壞事,只要你的心態對了,每件事都是大好事,都對你的德行有所增長。所以自己要不怨,要明理;做到不讓人家怨,首先不要要求別人,要求自己;自己做不好就要求人,人家心理不服就會怨。
再來,「平心則無怨,盡心則無悔」。我們常說要走一個無怨無悔的人生,心地一轉就能無怨無悔了。平心,對人公平,你不會招感來人家的埋怨。您看你當爸爸媽媽,你的孩子三個、四個,你假如不公平,怨就來了;在團體裡面你疼愛這個、寵愛那個,一定人家會很受傷,也會很抱怨的。所以能公平、能不要求人、能不自私自利,才能無怨;什麼事情都只先想到自己,人家看了一定很受不了,這個人都是自我。有利益都是自己搶在前頭,哪有人家不怨的道理?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所有做事的心態都是把自己擺在第一位,自私自利一定會招來很多埋怨。人家埋怨我們,第一個對他身體不好,第二個那個磁場一傳來,我們會生病,那個磁場每天在那裡:這個人怎麼還活著、這個人怎麼還活著?那個磁場不好。所以人還是要廣結善緣,不要跟人家結怨。有時候覺得今天怎麼耳朵這麼癢?好好冷靜想一想,得罪了誰?人家已經在那裡罵了。
而正己而不求於人,是非常的體恤人心,因為知道自己都不做好,要求別人,人家心裡決定不服。我們不願意人家這麼對我,我怎麼可以這樣去對人?一個人沒做到,都要求你,你服嗎?不服,那我們也不能這樣去要求別人。其實人的慣性太強,太習慣先要求別人。在《中庸》裡有一段話很有味道,「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就是你希望兒子怎麼孝順你,你先依這標準去孝順你爸爸,做不到,您看都會要求,而自己也是兒子,做不到。「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弟弟,你要對我怎樣怎樣才可以;自己也是弟弟,對哥哥做不到。「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對下屬,你們應該對我怎麼盡忠;結果以這個標準衡量一下,我對我的領導也做不到。自己做不到就先要求別人,這個人家接受不了。所以恕道是推己及人,你自己都不願意了,人家怎麼接受得了?
所以不能要求人,自己先做到最重要。道家《太上感應篇》說「正己化人」,正己了自然感化別人,而不是去要求別人。《中庸》還有一句,「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我們希望朋友怎麼對我好,首先這個要求先去對其他的朋友,做得到嗎?這個恕道,確實對我們處世待人是很好的一個提醒。我們現在讀了《中庸》這一段話,我們很冷靜一點,只要你對任何人有要求,馬上問自己:我那個要求我自己做到沒有?要要求兒子了,突然我要求兒子好好讀書,我好好讀書沒有?我要求孩子要孝順,我孝順沒有?這麼一想不只不生氣、不只不要求,不好意思,臉紅了。
這個感受我特別強烈,因為偶爾在電視上看到六、七年前講的碟片,我站在那裡看自己,然後看談談談,談了一段之後,我是這後背一直在冒汗。你看統統講給別人聽,自己還沒做到,所以是愈講愈恐慌,不能道理都講給別人聽,自己不做。我很怕突然有一天身邊的人說,這個道理就是你講的,你怎麼都沒做?我真的會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想找一支鏟子挖一個洞。所以從事教學的人、為人父母者、或者為人領導者,常常是講給別人聽。但是也要很冷靜,得要自己真正去做好,不然所講的道理都成反效果,都成人家的怨,就不好了。這是我們從《孟子》這段話,給自己的一個反思,所以《論語》當中有講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是要求自己,小人才是去指責、要求別人,這個話都是非常懇切的來勸我們,君子、小人就在我們的心態,就在我們的一念之差。
我們接著看第二十八句,在第六冊八百四十五頁,我們一起來念一遍:
【景公問晏子曰。富民安眾難乎。對曰易。節欲則民富。中聽則民安。行此兩者而已矣。】
齊景公問『晏子』,如何能使人民富足、安定,而這樣困不困難?使人民富足、安定難不難?晏子『對曰』,不難、容易。接著講出來怎麼做,『節欲則民富,中聽則民安,行此兩者而已矣』。一個君王、一個領導者要時時能夠感同身受、設身處地,這個很重要。很多問題有時候不一定要問人,可以問自己,比方齊景公靜下來問自己,老百姓如何能富足?老百姓的心如何能安定?他是一國之君,上行下效,老百姓最不心安的是什麼?是這個社會不公平,一不公平了,他很多權利可能都被損害,可能無罪都被人家誣告。然後這些官員又不公正,冤獄一大堆,那老百姓當然人心惶惶。國君一直在搜刮民財,怎麼可能老百姓會富足?《大學》有一句話講到的,「財散則民聚,財聚則民散」。這君王所用的錢都是老百姓納的稅,「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都是百姓的血汗錢,你拿來揮霍,老百姓不就貧窮了。
晏子點出來了,要做到這些,都是君王你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你節欲不就民富了。我們之前談君道,談戒貪這個部分談得很多,就是要有格物的功夫,才能身修、家齊、國治;放縱欲望了,這國跟家就毀了。接著,「中聽」,這中就是不偏私、公正來審斷老百姓的案件,就沒有無辜的人入獄了,人的心就安了。而公平一定要從最上位者做起,不然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這君王很公正,他下面的人不敢造次,不然會治他的罪。同樣的治家也要無私,不能偏心,你家裡的人才能安。我們看「鄭濂碎梨」,一個家有一千人怎麼治理得這麼團結,心都這麼樣平、這麼樣和,沒別的,公正、平等不偏私。皇帝賜的兩顆水梨把它打碎,把汁溶在兩個大水缸,一人喝一杯。當然晏子在引導他的國君都是抓綱領,這個都很可貴。
我們再看下一句,在第九冊一千二百零五頁,剛好是中間位置,「致治之術」,這裡談到整個治理國家重要的原則、方法,當然這段也是讓領導者來觀照自己落實的程度。我們一起來念一遍:
【致治之術。先屏四患。乃崇五政。一曰偽。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偽亂俗。私壞法。放越軌。奢敗制。四者不除。則政無由行矣。俗亂則道荒。雖天地不得保其性矣。法壞則世傾。雖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軌越則禮亡。雖聖人不得全其行矣。制敗則欲肆。雖四表不能充其求矣。是謂四患。興農桑以養其生。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是謂五政。】
我們來看經文,『致治之術』,就治理國家政事的方法、原則,先摒除四個嚴重的禍患。而且防微杜漸才好,因為這個問題嚴重了,要再處理就很困難,從醫學的角度,到了病入膏肓就很難治,只有小小的毛病要治就很容易。所以古人洞察人心、洞察風俗,特別敏銳,看到這個現象以後會怎麼樣,他們能推斷出來。我們現在的人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不知道,家庭會怎樣不知道,這個世界會怎樣不知道。反正我晚上有飯吃,我知道就好,關心的就是這個,就麻煩了。老祖宗有一句話,「覆巢之下無完卵」,北極七月份,一天的融冰三個台灣的面積,速度空前的快。諸位同志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吉隆坡守不守得住,離海邊很近,就要靠這幾年努力弘揚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弘揚開來了,人心一轉這個溫室效應才能化解,不然沿海地區無一倖免。
誰來做?所以一個馬來西亞的意思,就是要整個世界是一家,由我們馬來西亞帶頭做好示範,懂得這個深意了。為什麼?現在世界的亂不就亂在宗教、種族嗎?只要有團結了誰還想亂!就不相信,都覺得本來就是這樣,沒辦法了。當初師長到聯合國做報告,宗教團結,他們不相信,他們都覺得宗教是會衝突的,不要找麻煩。師長說讓九大宗教手牽手祈求世界和平。他們不同意,老人家說,你們不同意,我就不辦了。最後他們沒辦法,好,只能五分鐘。所以沒有榜樣出來,人不相信,後來祕書長看到了很高興,誰不高興看到和諧!你有見過哪一個人看到和諧很生氣,還罵人的有沒有?沒有。後來聯合國成立宗教辦公室,你看榜樣多重要,所以我們好好幹。你看日本有訪問團來,我們再繼續努力,到時候泰國訪問團,最好有一些戰亂國家的訪問團來更好。
所以古人很敏銳,他能洞察機先,只要這四個憂患存在就很難推行仁政、德政。先除四患,『先屏四患,乃崇五政』,才能接著推崇「五政」,「四患」是什麼?『一曰偽』。我們看到「偽」它的正面是什麼?誠,真誠能凝聚人心,虛偽就失人心。「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什麼道?真誠、至誠就與道相應了,就感來人家不分彼此共襄盛舉。虛偽了,日久見人心,你說一套做一套,講的話都不是內心真實的,都是敷衍人家、騙人家的,人家真明白了,這一輩子就不會再相信我們。每一句話都要發自真誠的心,沒有任何的應付跟虛偽,這個重要。其實人會虛偽還是私欲放不下,明明有自己的自私自利,還要把話講得很好聽,把自私自利包得很光鮮亮麗,可是包得再好,遲早有一天還是會被人家看穿。
所以第一不虛偽,一切言行都從真實心中流露出來。我們要看自己真不真誠,不難,自己看著鏡子講話,尤其看什麼?看眼睛。你就當作練習在跟別人講話,然後看著鏡子,看自己的眼睛有沒有左右恍惚,或者不專注,大家回去練練看,才會發現其實我們平常那個眼神、態度不真誠,自己回去看清楚自己的狀態。要練到什麼程度才行?練到自己講話講到自己感動得流眼淚,你就體會到自己的真誠。回去好好練習,假如不能流眼淚,繼續努力,為什麼?因為真誠是本有的,一定會現前。但是我們得要真從心地當中,把這些骯髒的東西去掉。
『二曰私』,所以人一真誠對待人,念念為人著想,沒有私心,念念為他好。我們聽到這裡,會不會突然冒一個念頭:我都為他們好,誰為我好?你看這最真實的心境,這一念叫私心。其實人多累,分自分他,常常要想自己,要謀自己的私利,還要算計別人,還要講很多設計好的話,真累!只有一個心境就是為對方好,多單純、多輕鬆。你真正這麼做了,真的是得道者多助,一定能感來很多的善緣。愈不為自己的人,人家愈愛護他、信任他,願意跟他合作。『三曰放』,這就放縱了,放縱欲望沒有恭敬心,傲慢無禮;『四曰奢』,就奢侈。我們看這四個情況,現在是在談政治的治理,我們把它拉回來一個家庭,這四個都是致命傷。夫妻都不講真話,這個家還能延續嗎?這個家每個人都是想著自己了,家能安定嗎?這個家沒有家規,放縱、奢侈鐵定亡。傳統文化的精神,真的是小大圓融,小到修身、齊家,大到治國、平天下,這理都是相通的。大家看一個家真誠,沒有私心,又有家規,不放縱、又節儉,這個家道鐵定興盛的。
接著分析到,古人很能敏銳到事物的發展,只要虛偽了接著會怎麼樣?虛偽就會搞亂整個風俗。您看現在很多風俗就都是應付別人,你給他講好聽話,你就賺得到他的錢。這都是變成虛偽的引導,不是盡本分,不是發自內心,都是想著要賺到錢,應付應付,這整個風俗見利忘義。營私,『私壞法』,營私就破壞整個法令,「法」是公正,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才能貫徹法律。一私心了,有關係的人統統不守規矩,這整個社會的正義、法令就亂。所以一個團體也有它團體的規定、團體的規矩,而這個規矩首先領導者要守,領導者不守,團體的規矩就破壞掉。因為上面的都不遵守、都應付,下面的人當然就跟著學了。所以一個團體的規定會破壞掉,往往是最高領導者自己沒守。
有個事例,有個士兵那天他值班站哨,半夜有一個上校要進營裡面去,他說口令。晚上都要有口令,這個上校忘了,他穿著是上校的軍服:你又不是沒有看過我,我上校。他就要進去,他又走近幾步,那個士兵說口令,愈來愈嚴肅,那個上校他是長官,有點傲慢不理他,就接著走。那個士兵馬上對空鳴槍砰,然後再問口令。果然槍滿有威力的,上校一看好像不能硬闖,問他旁邊的士兵:今天口令是什麼?馬上把口令一講,這個士兵:上校好。假如你是那個上校怎麼看這個士兵?這樣的人是真正的人才、真正好的下屬;都順你意思的,整個團體的規矩就壞掉了。有另外一則故事,好像是IBM的總裁,要進去的時候沒有刷卡,那個守門的人就是不讓他進。IBM總裁誰不認識,後來好像真的是他要符合那個規定才讓他進去,然後領導最後好像很重用這個人。他是守公、守法,他不是看人情,一看人情哪還有公法?這也是提醒領導人,領導人那個好惡的心沒有放下,都喜歡用聽他話的,不是用守規矩的人,領導者不去掉這些習氣,想用到忠誠的人也不容易。
這裡接著講到,營私就破壞法令,放縱就會逾越正軌、逾越這些禮教了。這禮教不是犯法,可是禮教一破掉,整個社會人心就像洪水氾濫,完全扭不過來。我們看現在放縱男女的欲望,現在誰說能收拾這個情況?不容易!所以禮教是防微杜漸,這是高度智慧,我們這些子孫不懂,還批評,還說禮教吃人,說這個話那背的罪業是太重太重了。老祖宗無上的恩澤,你居然還罵他,不感恩還批判、還罵,現在不可收拾了,『放越軌』。
『奢敗制』,奢侈就會敗壞很多的規章制度,您看以前的人,你是什麼地位穿什麼衣服、開什麼車,而你穿的衣服他知道你是部長,他看你的穿著對你就恭敬,因為你對國家有貢獻,沒有亂。現在人一有錢,我買大房子,我買大車子、開高級車,他覺得這樣是顯他的地位,然後還往窗外吐一口檳榔,你說那高貴嗎?可是大家注意,這種想花什麼、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他就沒有一種規範,最後人都什麼?打腫臉充胖子,沒錢都要擺闊、都要穿名牌,把自己的家都壓垮了有沒有?有。你看現在年輕人,父母的血汗錢拿去買名牌的,都是沒有節度,最後都是虛華的風氣,好這個面子。您看古人在分析人心的轉變,分析得很透。
接著說到了,這『四者不除』,德政是沒有辦法施行的,因為他整個民心都在墮落,怎麼施行?趕緊要教化、趕緊要亡羊補牢,扭轉乾坤。因為繼續下去,『俗亂則道荒』,風俗混亂,道德就要淪喪,道德一淪喪,天地也不能保全人類的本性,因為他墮落的速度太快了。您看三、四十年前,我們住在鄉下還沒有這些風氣,在大自然當中,大自然養育我們,我們心胸都怎麼樣?開闊。現在都住在都市叢林裡面是不是?像一棵一棵樹木都看不到前面,看不到前面只看到自己,連鄰居姓什麼、叫什麼都不知道。不能在都市叢林裡面迷失善良的本性,真的我們都有深刻感覺,我們小時候天地在教育我們,天地無私養育我們。
最近我觀察到,真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個特別開闊的地方,像新疆一望無際的草原養出來的人心量比較大,講話很大聲。因為那個地方很大,他們很容易就高歌一曲,講起話來就非常慷慨激昂。真的,你們看,郝總從新疆來的,你看他講愈講愈激動,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還有我告訴大家,李越老師也是新疆人,我見了好幾個,他們講話都慷慨激昂,還有新疆的佘美儒老師,你們聽過她講課嗎?也是。新疆的王贈詒教授,王贈詒教授是退休的教授,他們講起課來,真的都看到中華民族要興盛的契機,他們那個豪情很好,一方水土養出來。所以孟母三遷不是沒有道理。
但現在人的欲望太強了,「欲令智迷」,這個心沒有辦法跟天地萬物的化育交感。『雖天地不得保其性』,天地不只保不了我們的性,還被我們摧殘,把大自然破壞得體無完膚。『法壞則世傾,雖人主不得守其度矣』,這個法制破壞了,整個社會秩序就要崩潰,即使是君王也很難堅持守護這些法度,因為有時候形式形成,你要再扭轉就很不容易。而事實上現在這種形式,一個國家領導人真正要落實倫理道德,難度高不高?相當相當高。很多地方的父母官真正用心推展倫理道德,他們背後所承擔的壓力有多大,我們都可以感覺到。因為認知正確的人少,他會遇到很多的人反對、杯葛、障礙他。當然縱使遇到很多的困難,有願心、有決心的人還是可以克服,「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你們都講不出來嗎?你們現在很聰明知道講出來就要做,凡出言,信為先,「如是願心永不退」。
『軌越則禮亡,雖聖人不得全其行矣』,常規被超越了,禮儀教化也會消亡,縱使聖人來也很難維護這個正道。規章敗壞了,『制敗則欲肆』,欲望就會橫行,沒有任何的顧忌。『雖四表不能充其求矣』,雖然你的國家土地遼闊,也沒有辦法滿足你的欲望消費。大家讀到這裡冷靜去看,美國很會花錢、很會消費,它國家大不大?很大。可是現在?全世界欠債最多的,而且用錢用到他第二代、第三代的子孫。您看這句話老祖宗都提醒了,這段話應該先翻給美國人聽,他們最需要了解這個道理。所以『是謂四患』,這四個去除了,接著『興農桑以養其生』,提倡農桑讓人民衣食無缺,好好生養百姓。
『審好惡以正其俗』,「審」就明察喜好跟憎惡,就是人們的喜好跟討厭,然後好其所當好,惡其所當惡,他的好惡跟是非善惡是相應的,來糾正整個風俗。『宣文教以章其化』,宣揚禮樂的教化,然後昭示朝廷的決心、朝廷的政策。就像現在在祖國大陸祭孔、祭黃帝,都是由當地政府的一把手,很高的官員來祭祀,這都是「宣文教」。「章其化」,彰顯整個國家的政策、決心,就是以弘揚中華文化為重要的國策,這個都是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建立軍備來確保國家的威嚴,不能被踐踏,有了軍備人家不敢侵犯。『明賞罰以統其法』,嚴明獎賞、懲罰來統理國家的法律,什麼該賞、什麼該罰這不能憑著個人的好惡,所以得要嚴明整個獎賞懲罰的原理原則,然後來統理國家的法律。『是謂五政』,這就叫做重要的五個政治措施。好,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