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集) 2011/6/18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07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的課程,這幾次都是談「君道」當中「戒貪」的部分,我們要修身首先要對治貪欲。
而這幾節課,我們談到的幾個句子,「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于此,未或弗亡」。這都屬於欲望的部分,那幾節課下來了,諸位學長,我們貪吃有沒有減少?貪睡有沒有在克制了?有是吧!恭喜恭喜,大家學了就能做,這是太重要的態度了。「聞教便行,奚待更勸」,一個人聞了聖賢的教誨,便能夠馬上去力行、去落實,這樣的求學態度德日進、過日少,解行相應,不用人家再每天叮嚀他,他道德、學問一定可以成就。所以所有學問成就者,都來自於自動自發。而這個求學問當中,古人也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就是學問首先要降伏急於求成。我們說急了會走火入魔,氣急攻心,這武俠小說裡面都有寫到。所以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浮躁都是來自急於求成。
我們第四句裡面提到的,是王昶對他孩子的叮嚀,我們選的句子當中就有講到了:
【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大家都很用心,都背得很熟了。
【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戒闕黨也。】
我們古人很可貴的地方向萬物學習,從大自然當中領悟到要把根基紮穩,根深蒂固。像建房子一樣,地基一定要打穩,厚積薄發,不能急於求成。所謂「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矜躁狐疑,欲速轉遲」。這個自傲、急躁、懷疑了,是不是我的方法比孔子好了?有這個懷疑的念頭,想要快,反而適得其反。求學問當中,很可貴的就是老實聽聖賢人的話,這個得大利益了,他的學習就站在聖賢人的智慧之上來學習。而這一篇文章,也是他父親的人生智慧,對他的諄諄教誨。我們回顧自己的人生,以至看身邊同事同仁、同學,少走人生彎路的人,大部分都是肯聽父母的勸,肯聽長輩,甚至肯聽經典的勸。假如連父母的話都不聽,那人生不跌幾個跟斗好像是不大可能。大家回憶回憶,這個額頭曾經撞過幾次了?你們沒有反應,是已經撞了無數次,算不清楚。所以可貴要總結人生的經驗,要懂得聽智慧的言語,聽人生這些寶貴的勸諫。
而這一段話當中,有德行、有才能的君子,他也是過來人,他知道德行、才能、智慧,不可能是一蹴可幾的,都要積累循序漸進的。所以『惡速成』,只要急於求成必敗無疑。你們的表情應該要配合一下,我說必敗無疑,你們的眼神要是肯定、要點頭。奇怪,我說必敗無疑,每個人沒什麼反應,害我有點靈感突然接不下去。孔子說的「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剛剛這麼多句叮嚀,諸位學長,急躁放下了沒有?急於求成放下了沒有?老老實實安住在當下了沒有?預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常常在那裡希求未來、擔心未來,精神都耗在這些虛幻的念頭裡面。所以農夫為什麼實在?他知道只問耕耘,莫問收穫的道理。
『戒闕黨也』,「戒闕黨」是典故,就是孔子那個時候,有一個少年常常給大人傳話。有一天來給孔子傳話,旁邊的人一看,因為孔子學問好,其他的人好奇,這個年輕人是不是來求學問的?夫子說他不是來求學問的,因為從他很多動作看起來,他是想要早一點當大人,從哪裡看出來?都坐在大人的位子上。沒有學《弟子規》,「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都沒叫他,也沒請他坐,他就自己坐下去:我已經十八歲,我已經十六歲了,很想當大人。我自己回想起來好像我也是這樣,難怪成不了大器,從小就在那裡裝大人的樣子。看他走路都跟大人並肩而走,不懂得謙退,急於要當大人,這是急躁。夫子很厲害,這些有智慧的人,從我們的一舉一動,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心態,以至於斷這個人以後的成就,待會講到的就有這個內容,所以古人真的很厲害。但我們想著這個道理,其實也並不複雜,心行一如,一個人的行為是他的心反射出來的,所以從他的行為,可以推斷到他的心態成不成熟。這個也是孔子藉由這個機緣,提醒年輕人不要急於求成。
接著文章當中提到了,「若范匄對秦客,至武子擊之」。這個上次有跟大家講到了,他賣弄自己的能力、學問,回去他父親打了他一頓,打到那個髮簪都掉了。相信他一輩子都沒有忘,所以范文子後來還是很有學問的。父親是厭惡,提醒他不可以用他的才能去貶低別人、去壓制別人。接著文章裡面講到的,「夫人有善鮮不自伐」,人有善行很少能夠不自我誇耀的。「有能者寡不自矜」,有能力的人很少不傲慢,這個矜就是傲慢。這個話我們可以自己從自身、從目前整個社會大眾來觀察,我們這個時代重視才能、重視學歷,我們冷靜看看有才能、有學歷,甚至於有地位、有財富的人,能不能找到不傲慢的人?找不找得到?不容易找到。但是有,為什麼有?保證他的家教很好。因為整個社會重視這些外在的時候,那個風氣都容易有了就傲慢,就瞧不起人,就喜歡跟人攀比。比了,贏了就傲慢,輸了就自卑,有沒有這個情況?你們的成長都這麼健康,都沒有經過這些掙扎,你們真是家庭幸福,祖上有德。我都是在這種社會風氣之下,翻滾過來的,能活到現在算不錯了。
我從小沒有才華,什麼比賽都跟我沒關係,是自卑的。我記得念初中,我們女同學都在那裡敘述,哪些男孩子的優點,要像誰的身高、誰的體格,像誰的聰明,像誰的每個優點,好像排出來那個人的條件,就是集所有的優點於一身的男人這樣,我們同學十來個人都上榜了。好像找不到我,要長相沒長相,要這些才能沒才能,最後我們的女同學很善良,怕傷害我幼小的心靈,所以她們勉為其難加上一條,要有禮旭的善解人意,這是勉強加上去的。所以在這整個風氣的攀比之下,真的對人的內心有很大的影響,能夠不染著太不容易了。諸位學長,你很有自信嗎?諸位學長,你完全不跟人攀比嗎?我們清清白白來到這個世間,純真的雙眼發亮,現在眼睛還這麼亮嗎?染污了多少?不知不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惹到什麼程度?惹到二、三歲的時候,本來一天笑一百八十次,科學家說的,不是我說的。染到現在幾十年之後,每天平均只能笑七次,從一百八十次退成每天笑不出來,勉強擠出來七次。
污染了什麼?就是這個貪,患得患失,貪求了求不到,每天一大堆苦,比來比去不只自己苦,還把所有的親人全部拉下水。兒子,你都比不上人家;丈夫,你看人家一個月賺多少,你才賺多少。全家人陪著我們受苦,我為什麼體會這麼深?因為我都是這麼幹過來,像我考試我自己緊張,全家陪我一起緊張。所以我們這一生是要帶給身邊的人幸福的,不是要帶給他們痛苦的。諸位學長,你當時候跳下來投胎的時候,想的是什麼還記得嗎?do you remember?決定是要來給這些有緣的親人幸福的,決定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再染這些習氣。染了,毀了自己,也傷害了身邊的人,所以這個傲慢一定要放下。
所以這個父親提醒他了,很難不染上這些習氣,不自伐、不自矜。而古人他們的心很柔軟,都能推衍整個事物的變化,你今天自伐,你今天自矜,進一步一定會掩人,掩人就是貶低人;一定會矜人,就是對人傲慢。你種下了對人傲慢的行為、種子,招感來是什麼?「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必陵之」。你的人生鐵定會有很多的障礙,那是自己造成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掩人者人恆掩之。所以人生把這些道理都想清楚了,冷靜下來一想,這個人為什麼看我不順眼?可能我以前對他的態度不對。事出必有因,而這個因不在境界上,也不在別人上,還是在我們自己的態度上。人生並不複雜,都是招感來的,自己的心招感,「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你身邊的朋友,甚至親人,招感來的。你很有德行招感來孝子賢孫,做虧心事招感來都是敗家子多,都是招感。諸位學長,今天大家坐在這裡學《群書治要》,有沒有人是被強迫進來的?我可以幫你伸冤,這也是招感來的。我們沒有一分承傳文化的心,怎麼今天會坐在這裡,一起來學習《群書治要》?真明白人,世間不複雜,都是招感,人的心境就會對一切事情負責任,他不再指責任何人。我們要了解,責人者人恆責之,「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這麼多的教誨,不都要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為什麼教我們要修身為本?因為人生整個經營,還是我們自己招感來的。
這個父親把道理給他們分析得非常的清楚,不只講道理,這父親學問很好,還舉事例給他們了解。講到了,「三郤為戮於晉」,這三郤是三個兄弟,是晉國的大夫,三個人都擁有兵權,等於在晉國是位高權重,最有影響的一個家族。這三郤是郤錡、郤犨,還有郤至,這些故事是在《左傳》裡面,所以我們的歷史,都記載這些特別發人深省的故事。這犨字念抽,還有郤至,位高權重,但是這個傲慢、又瞋恨心也很重,因為權力太大了。當時候是在晉厲公的時候,嚴厲的厲,晉厲公,有一個忠臣叫伯宗,他就勸厲公,應該要削減一下他們的權力,他們的權力太大。這個事情傳到了三郤的耳裡,他們就記恨這忠臣伯宗,而且設計把他給殺害。當時候有個臣子叫韓獻子,這個人學問很好,韓獻子就感慨的說,這麼樣的忠臣、這樣的善人,他的行為是天地的綱紀,你居然敢殺害這樣的好人,你們的災難恐怕很接近。韓獻子講到這一點。
所以在經典當中,也是強調「蔽賢蒙顯戮」,你讓一個國家沒有能用到這些賢德的人,都要很快遭受災禍。讓這些賢人不被重用都要很快遭受災禍,更何況是把忠臣、賢者殺害了,所以他這個禍很快就來臨,當時候韓獻子就有這樣說到。結果後來過沒有多久,確實旁邊這些臣子,尤其是諂媚、巴結、立功的這些臣子,也看三郤不順眼,因為他們權力大,這些小人都是在爭奪這些名利,就設計把他們三個都殺害了。當然這厲公也是昏庸,都被這些佞臣給左右,最後這三個人死了以後,厲公好像一年之後也被殺了。所以這些為政者、為官者,假如不知道君道、臣道,他們的災禍很難避免,這是傲慢、嫉妒惹來殺身之禍。
接著,「王叔負罪於周」,這是在周朝的時候。王叔是姓,他的全名叫王叔陳生,這個歷史故事名字很多,大家會不會聽得有一點暈頭轉向?你們假如真暈的時候要放下,就不要硬去記人名,把義理記住就好了,依義不依語。我只是給大家交代一下當時候的一個背景,這兩個大臣叫王叔陳生跟伯輿,兩個人爭寵,那個時候是周靈王在位。也都是犯了傲慢,招感來人家跟他對立衝突,就被這個伯輿也是用方法,最後王叔陳生也就被迫離開他的國家。上一次好像有跟大家講到一句格言,我們在這裡也複習一下,「步步佔先者」,每一步都要搶在人家前面的,「必有人以擠之」,一定有人走過去把他擠下來。「事事爭勝者」,每件事都要爭第一的,不肯落人後的,都要跟人家比高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會挫他的銳氣。所以年輕不可氣盛就是這樣,要懂得謙退、禮讓、恭敬、忍讓,不要情緒、脾氣太大,謙讓,懂得謙退。
「不唯矜善自伐,好爭之咎乎」,不就是因為這個矜善自伐,而且好與人爭所感來的結果、罪過嗎?「故君子不自稱,非以讓人,惡其蓋人也」。君子不自己稱讚、誇耀自己的才能,不只是說謙讓於人,他們厭惡那種貶低人,把人家比下去的那種行為,他們不恥、不認同。所以「夫能屈以為伸」,能屈能伸才對。「讓以為得」,能謙讓了,贏得人家的尊重,贏得人家的信任,贏得人家的認同。反而很強勢的人看起來他好像贏了,事實上他輸了;「弱以為強」,柔弱勝剛強。老子的老師叫常樅,他的老師年紀很大了,有一天老子來見老師:老師,您年齡這麼大,還有沒有什麼重要的教誨要教育弟子?結果常樅說,你不問我,我都要跟你講。你看聽這個話,很感動,他們為人師都念念成就學生。
我之前在《論語》裡面,看到曾子他生重病,生了重病還把學生找來,「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生了那麼重的病隨時都有可能會離開,還是想著要抓住機會點教育他的學生。所以曾子把學生找來,「啟予足,啟予手」,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腳都沒有損傷。「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身體來自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曾子非常孝順,在晚年的時候還是這樣戰戰兢兢,不敢自己的身體有損。「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我這麼走了以後,我沒有遺憾,我不會有不孝的行為產生。您看在生了重病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心在力行孝道,給予他的弟子很深刻的教誨。
老子的老師,您看都是這麼大把年紀,都是一心成就學生。所以老子這麼問,常樅很高興,進而告訴他幾個道理,而且很重視啟發,沒有直接說,問他三個問題。常樅說了,為什麼經過自己的故鄉一定要下車,不可以坐在車上?諸位學長,為什麼?大家有時候想不通,不要用這裡想,用哪裡?用這顆心來感受有時候你就通了。為什麼過自己故鄉要下車?我們換個問題,為什麼看到自己的伯伯叔叔、看到長輩,在車上要下來?恭敬!你哪有可能長輩在旁邊,然後你坐在馬上搖搖擺擺。恭敬的人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行為!他很自然的就下來了。有一個孩子他年齡還很小,學了「出則弟」,他懂得恭敬長者。有一天看電視,長輩在看電視的時候,他一個孩子也沒教過他這個動作,他年齡很小,他整個人彎到不擋到電視,彎到就差一點沒有趴著走過去,但是就是沒有擋到大人看電視,您看那個行為從哪裡出來的?從恭敬的態度出來的。沒有教他這麼細膩的行為,可是因為他的心境有了,他就會做出那個動作出來。所以謙退的人、謙虛的人,縱使一些禮節的細節他不懂,但是他不會差太多,因為他的心境已經到了。而故鄉是養育我們的地方,我們時時不忘本感恩!看到了自己的故鄉,那種心境感恩、恭敬自然下車了,所以這是不忘本的精神。
接著又問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走過高大的樹木,要趕緊快步走過去?老子回答,這是不是尊重老人的意思?大家要了解很高大的樹木,有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裡面可能有樹神的年齡都比我們大很多,你在他的面前搖搖擺擺這不恭敬。《弟子規》裡面講「進必趨,退必遲」,這都是很自然對長者的恭敬。今天父母、長輩叫我們,我們拖拖拉拉、大搖大擺走過來,這怎麼是恭敬?一叫了:媽,趕緊碎步很快的到前面來,媽有什麼事嗎?退必遲,父母吩咐完了,退的時候緩慢的退,退了然後再出去。為什麼退要遲?一下沒有了,趕快走了,好像巴不得趕緊離開,這個態度就不好。而且退遲的時候還有一分體恤是什麼?父母交代的事又漏了:回來,回來是吧?你假如一下就退不見了,突然想要交代什麼事又找不到了。所以古人這些禮都跟人的心性相應的,不是說好像誰規定刻意套在人身上,人真的性德相應的時候,那個行為就是這樣。所以不只是尊重長者,天地萬物都尊重。
那一天,跟幾個同仁剛好在餵魚,我們湖裡面有一隻烏龜不知道大家見過沒有?這麼大,我也不知道牠貴庚,我這很慚愧,德行不好,還不能跟烏龜溝通。你看孔子的學生裡面跟鳥,心誠都可以跟牠們溝通。我們在餵土司麵包的時候,發現這隻「老爺爺」過來了,牠的舉止非常的優雅緩慢,很有禪定的功夫,不疾不徐。人家在那裡搶、搶,牠都如如不動,該牠的牠才吃,不爭,你們都爭完了,剩什麼我吃什麼,然後吃了二、三口,一下沉下去不見了,我說功夫很高,一點都不貪心。其他的都在那裡搶、搶,從頭搶到尾都還在那裡等,這一位「老人家」吃了二、三口好了,可以了,不貪下去了。您看這些生命當中修養都不一樣,我們有時候心比較粗沒有仔細觀察。所以為什麼道家說不要殺龜打蛇?這些龜蛇有時候都已經幾百歲、上千歲了,人家那個靈性、修養,比我們高很多的都有,我們怎麼可以不尊重?人不能得一個這麼尊貴的人身,結果自大傲慢,這就是自我糟蹋自己的靈性。所以經過喬木對樹、對樹神恭敬,這也是敬老的態度。
接著第三個問題,常樅把嘴巴打開,然後叫老子,你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老子說在。我的牙齒還在不在?不在了。好,你體會什麼道理?老子回答舌頭比較軟、比較柔和,牙齒比較硬,所以容易損。這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講完,常樅好,沒問題,我也沒什麼要跟你講,可以了、可以了。我們相信這常樅當下是非常欣慰的,這個弟子學問已經差不多成就了。所以古代的老師教學生、父母教孩子都是這樣叮嚀,弱以為強,柔弱才能夠勝剛強,能謙退的、能屈能伸的才能成得了事。所以「鮮不遂矣」,遂就是成,很少不成就的,有這個修養的人很少不成就事業的。所以荀子一段話,我們也比較熟悉的,「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敗也」,為什麼由盛轉衰?變傲慢,「必在慢之」。
接著講到,「夫毀譽愛惡之原,而禍福之機也」,一個人的處世態度,毀謗人或者讚譽人,愛護人或者憎惡人,這樣的態度、心念,就像一個種子一樣種下去,招感來的是什麼?是禍或者是福。譽是讚譽人,「道人善,即是善」,招感來的就是福氣,愛護人招感來的是人家的愛護。但是假如是毀謗,或者是厭惡人,可能就是禍的種子招感來災禍。所以真正明白這些道理,人對於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慎重,因為他清楚明白一言一行、起心動念,統統是他人生禍福的種子,怎麼可以不謹慎!古聖先賢也期勉我們,應該《尚書》講的「克念作聖」,克制邪念,念念都是正念,都是仁義忠恕,就成就自己的學問。所以我們求學問的下手處念念為人著想,才能把最嚴重的自私自利習氣去掉。
「是以聖人慎之」,聖人非常謹慎,這些處世的態度,這些毀譽愛惡的態度。「孔子曰:吾之於人,誰毀誰譽,如有所譽,必有所試。以聖人之德,猶尚如此,況庸庸之徒,而輕毀譽哉」。這段講孔子說到,他處世待人跟人相處,對誰稱讚、對誰毀謗?大家注意看下面如有所譽,孔子沒有說毀,孔子讚譽人,不毀謗人。處世有一個態度隱惡揚善,道家講的「遏惡揚善」,佛家講的「斷惡修善」,都是這些精神。佛陀教育弟子這個人錯了,不聽你的勸,默擯就好了,不要去揚他的惡,默擯就是不要講,再期許自己做得更好感動他。因為揚惡了,人與人、還有團體之間是非就不斷,而且揚惡之後,當事人一知道可能那個恨就終身都放不下,就跟人家結深冤仇。所謂「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就是你在背後議論他,當他知道的時候,他的感覺好像有刻骨之痛。所以這習慣一定要改掉,不可以背後論人的短長是非。剛剛有點短路,所以這個時候更不要緊張,要穩下來。
這句格言是說,「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這個應該跟大家有講過,面諛之詞就是當面給他很多的讚歎、恭維,有見識的人未必會高興,他可能一感覺,就知道你是在巴結、諂媚。但是背後議論,後來這個當事人知道了,他很震撼,他可能會記恨終身,所以「口為禍福之門」。這裡我們感覺到孔子的修養,而孔子的學生當中誰的口才最好?子貢。所以《論語》是孔子與那個時代的人,與他的學生整個生活的紀錄,可不能當知識背而已,活活潑潑,都有很深的人生哲學。子貢口才最好,有一天「子貢方人」,子貢講人家的不是了。孔子抓到這機會點講,「賜也,賢乎哉」,端木賜,你是很賢能了嗎?還批評人。「夫我則不暇」,我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用功時間都不夠,你還這麼有時間去批評別人。這個對口才好的學生提醒,甚至於是怕他惹來禍患。
如有所譽,孔子都是讚歎人,但是大家看,孔子什麼時候罵人?孔子罵人的時候都是要震醒天下人,對於是非的綱紀要很清楚。孔子批評的時候,那個不是對人的對立跟衝突,是要讓全天下的人明白是非善惡。「孔子作《春秋》」,每一個字都是點出了是非善惡,甚至於讓當時候的亂臣賊子,都嚇得半死,為什麼?孔子一寫下去他就遺臭萬年,所以「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你看孔子不罵人,該罵的時候他也開緣,而且那是真正要振興整個天下的綱常。這麼講大家可能不一定能理解,我們複習一下,《左傳》一開頭,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鄭莊公為什麼叫他鄭伯?因為他當哥哥沒有很好的當,沒有把弟弟教好。「克段」,段是指鄭莊公的弟弟,他也是一個國君的弟弟,也是很有身分,為什麼叫他段?因為都沒有盡自己的本分,這麼高的官都沒給天下人做好榜樣,還兄弟打架用克。克是國家之間相互征伐叫克,兄弟用這克字提醒天下人,不要貽笑天下人。所以您看,孔子的《春秋》,每個字的重量都振聾發聵。
夫子這裡提到的道人善,如有所譽,必有所試,稱讚人也很謹慎,一定是這個人有真實的德行才讚譽他,這很重要名符其實。假如這個人的德行沒有那麼好,身邊的人都過譽他,慢慢的,他會錯估自己的情況,會覺得自己很了不得。所以年輕人一般擋不過稱讚,稱讚太多了一定會有點喝醉酒,會有點飄飄然。所謂八風吹就動,不是吹不動,年輕人他畢竟根基、定性還沒那麼牢。大家現在注意看,現在孩子從小被稱讚得不得了,最後說不得,聽好話聽習慣了,突然一句批評進來嘴巴翹得很高,不理你了。我們自己回想人生,我整個二十多年的成長過程當中,父親沒有一句直接稱讚我們,奇怪了,不是也活得還可以嗎?哪說一定要稱讚才能活命?其實父母有德行的時候,孩子所感受到的是一種德風,他要效法父母,他就有人生的方向目標了,而不是要稱讚才是他的動力。
假如稱讚變成動力了,那叫名聞利養,沒人稱讚他就不幹了。所以「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我們用的方法對他的心境影響,我們要清楚,當然方法沒有一定,因材施教。這個人性格已經很沒有信心,你當然要鼓勵他;比方這個人很容易傲慢,你就別誇他,一誇就飄上來了。所以教育一個孩子不容易,得要很用心觀察。孔子都是已經很確定,都觀察過、試驗過了,才會稱讚這個人,這是為天下負責。因為孔子講的話人家都很信,他假如稱讚錯人,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判斷。包含對當事人名符其實,才不會造成對方的障礙,名不符實對方可能就墮落了,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沒有孔子這些智慧跟判斷能力,而輕視了毀謗、稱讚的這些言語,這是不妥當的,所以言語謹言的態度很重要。
「昔伏波將軍馬援」,這篇文章我們也一起學習過,「誡兄子嚴敦書」,他勸他的姪子,而馬援還好像是在帶兵,相當忙碌之下寫這封家書回來。我們看到古人的行持,他再怎麼辛苦、再怎麼累,時時都想著他的本分不敢忘,教育他的姪子。「戒其兄子言:聞人之惡,當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道也」。聽到批評別人的話可以聽,不可以說,就像聽父母的名可以聽,決定不可能叫父母的名字出來,就是這種戒慎恐懼的態度。當然耳可得聞,是沒辦法必須聽,假如能夠人家一批評,你馬上說對不起,我先上個廁所。你就不用聽,因為我們有時候要秤秤自己的斤兩,能不能聽了以後不落印象?坦白講很難。一聽了批評某一個人,明天看到他好像是這樣,愈看愈像,真是的。我們了解這個情況不要聽批評,「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而且心裡面,不記人家的不好,時時都記人家的恩,這是最快樂健康的心態,「恩欲報,怨欲忘」。
接著說到了,「斯戒至矣」,這樣的勸勉、教誡實在是太了不起,覺得馬援教他的姪子這段話,太可貴了。「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這段也對我們很重要的提醒,我們與人相處,人家毀謗自己應當冷靜下來,退下來想想自己的行為。「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假如我們做出來的行為確實有不對的、不好的,是我們自己招感來人家的批評、毀謗,而且他也講得對,當矣是也沒有錯,人家講得沒錯。「若己無可毀之行」,自己沒有做不對的地方,招感來人家的批評,「則彼言妄矣」,他講的也不是事實,是虛妄的。他講的都不是事實,你又何必跟他計較?「當則無怨於彼」,他講得恰當,你當然不能怨他,甚至你要感謝他,他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人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則原地踏步,他告訴我們,我們馬上可以改,不只不能怨他,感謝他。所以能不能成聖賢,這個態度是關鍵,子路是賢人「聞過而喜」,大禹是聖人「聞善言而拜」,人家勸得對,他給人家禮敬、頂禮、感謝。當則無怨於彼,不能怨他,要感謝他。「妄則無害於身」,假如他講的不是事實,又不傷害我們身體,「又何反報焉」,何必要報復?
我們看妄則無害於身,有沒有道理?他講的不是事實,批評得不對了,我們有沒有缺塊肉?沒有。有什麼好生氣的?告訴大家,不只沒有缺塊肉,還長塊肉,真的不是假的。《了凡四訓》告訴我們,「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一個人沒有過失,還很多人給他惡名,「子孫往往驟發」,他的後代都顯貴起來。對!他沒有過失,還引來這麼多的毀謗、侮辱,人能忍辱就有大福在後面。「觀德於忍,觀福於量」,他能忍的話,他也是有肚量的人他不計較,後福無窮。人家罵我們,把我們的罪業消掉,還給我們福氣是不?所以人為什麼生氣?不明白真相。一明白了,理得心安,人世間坦白講,事事是好事,沒有一件壞事。人家罵我們,你就想下一句子孫往往驟發,你看不只你長肉,後代子孫都有福報。所以這個理真的要想明白,一想明白,明天有人罵你會很高興:消了,這個債還了,而且積福報。所以人一明理心很安,每天樂呵呵的,沒有壞事當然樂呵呵的。所以學傳統文化笑不出來,就是這個道理還沒透,這一句話有點吞不下去,妄則無害於身,「可是我很難過」。
《了凡四訓》又講到,「聞謗而不怒,雖讒燄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他再怎麼罵,罵到最後,本來沒有的,最後日久見人心,人家都看到了:沒有,他還一點都不辯解,這個人有修養。聞謗而辯,人家一批評趕緊解釋,甚至吵起來,「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辯到最後愈描愈黑,把自己都困住了。這些教誨對一個人處世待人的應對進退,都是最關鍵的學問。講到這裡,諸位學長,您曾經把這些道理教給孩子嗎?假如沒有,你的孩子跟人家衝突原因在哪裡?「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句話我聽了就比較慚愧。所以我常常翻報紙的時候,都特別謹慎,我教過的學生有沒有榜上有名,這樣閻羅王那邊就記我一個罪過,我當初有沒有把這個道理給他講。
「且聞人毀己而忿者」,聽人家批評就生氣的,「惡醜聲之加人也」,就是他很不高興、很厭惡人家把毀謗加在他的身上。可是他愈是這麼樣對待,愈不高興,「人報者滋甚」,他愈不高興愈跟人家吵,人家就愈跟他吵個不停,毀謗更多。「不如默而自修也」,不如沉默、沉靜下來反省自己,好好修養自己。「諺曰」,諺,就是當時候一般老百姓常常談的話諺語,「救寒莫如重裘」,在很寒冷的天裡面,能夠禦寒免於受凍的,最好的就是厚的皮衣,重裘這是譬喻。接著這句話講得好,「止謗莫如自修」,要止住毀謗,最根本解決的方法,就是自己修養好最好。花一大堆時間解釋、狡辯,最後德行愈來愈差,問題愈來愈嚴重。「斯言信矣」,這個話講得太實在、太真實了。「若與是非之士,凶險之人,近猶不可,況與對校乎,其害深矣,可不慎與」。這句話也是重要的叮嚀,這些搬弄是非之人而且心性比較凶險的,靠近都不行,還跟他論理,跟他對立、爭吵,往後的禍害就很深重!怎麼可以不慎?
「吾與時人從事,雖出處不同,然各有所取」。我跟當時候的這些親戚、朋友相處,這些朋友雖然出處不同,他的地位不同,身分不同。甚至延伸開來可能他的出生地不同,你看古人很注重,您祖籍哪裡?祖籍,你那個地方文風鼎盛;那個人住的比較蠻荒之地,你就瞧不起人,這樣也不妥當。所以對人都要平等恭敬,雖然出處不同要平等恭敬。然各有所取,這個態度可貴了,面對每個交往的人,都能夠學習到他的優點,取他的長處。《弟子規》講的,「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我們體會經典最重要的,就是變成自己的處世態度,這就受用無窮。我們自身,包含我們的孩子,真正是隨時隨地的態度,見人家善,馬上要效法他,您的孩子這一生不用您再操心。他每天接觸的人事物,都讓他學習、提升,他「德日進,過日少」,能力、智慧、德能都在進步,這孩子還要我們操心!這個態度相信給他孩子非常好的榜樣。所以我們要回過頭來問自己了,我們有沒有見人善,即思齊?
這個思考更具體的來講,比方我們每天親近誰?我每天一定聽師長老人家講經。見人善,即思齊,我們見師長什麼優點、德行,我們下定決心效法有沒有?這要具體想,結果靜下來一想,好像一條都沒有。所以學習不能用這裡,要用哪裡?用這裡只會記一大堆東西。見人善,即思齊每個人都會背,真正冷靜下來用心感受看看幾乎沒有學,因為有學了就進步,沒學了就退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今天回去有一個作業,重要的作業,把您最佩服的,還有最親近的親戚朋友,或者善知識列出五個人,然後寫下來,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優點,把它很細膩的寫下來,這個第一步。寫下來是什麼?有看到,連看都沒看到就沒法效法,第一個是寫下來。第二個再寫下一段是什麼?他們的優點,我效法了哪一條?再來,我具體如何效法?有時候知道孔子的優點、曾子的優點,問題是一聽完很感動,走出這個門丟到九霄雲外去了,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必須這樣很冷靜寫下來每天看,印象深了才能落實。這個態度我們從今天開始,能跟每個親戚朋友相處,都能看到他的好,進而效法他的好。
接著講到實際的例子,「潁川郭伯益,好尚通達,敏而有知,其為人弘曠不足,輕貴有餘」。潁川郭伯益,您看古人每個人名字前面都是他的出生地,他的祖籍,代表人要有成就,讓自己的故鄉都感到光榮。我們在歷史當中很多有建功立業的人,最後都是以他的故鄉來稱呼他。好尚通達,敏而有知,這個人非常用心求學問,對道理也能夠通達,而且很敏銳、很有悟性。但其為人,他處事肚量不夠,弘曠指一個人的肚量不足。輕貴有餘,餘就是多了,輕貴有餘等於是愛憎的心比較強一點,喜歡的好得不得了,討厭的見不得他一點好,這是處世的大忌。坦白講喜歡的就好得不得了,看不到他的問題;討厭了,就排斥得不得了,學不到人家的好,甚至跟人家對立起來,以後就會造成一些衝突。接下來講到,「得其人」,等於是跟他緣分很好、很談得來,「重之如山」,非常重視他。「不得其人」,看這個人不是很投緣,「忽之如草」,忽視他就像野草一樣。大家想一想,假如我們今天跟人家相處,這個人看了不是很順眼,就把他當野草一樣看,你說能不招來人家的不滿跟對立也很困難。所以中華文化強調「主敬存誠」,隨時要對人對事對物要保持誠敬的心。不能誠敬,還有傲慢,這個心就生病,生嚴重的大病。「吾以所知,親之昵之,不願兒子為之」,他跟郭伯益,他也能看他的優點,跟他相處也很相知,交情也很好,但是不願意你們效法他整個人生的態度。
「北海徐偉長」,北海徐偉長先生,「不治名高,不求苟得」,這個人淡泊名利,不貪求。其實只要求名利這個學問就上不去了,被欲望給障住,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人說發願要求聖賢的大道,結果每天挑菜吃、每天挑衣服穿,他精神就耗在這些貪求上面他怎麼辦道?你看一天出門選衣服選了半個多小時,還沒決定好,最後還選到生氣氣死了,那怎麼修道?貪瞋痴每天都作用。「澹然自守,唯道是務」,淡泊這些物質的追求,自守也是時時克己復禮的態度,時時觀照自己,有沒有跟聖賢的道、教誨相應,這務就是非常的認真、篤實的在學。「其有所是非,則託古人以見其意,當時無所褒貶。吾敬之重之,願兒子師之」。徐偉長先生當面對在跟朋友談論的時候,可能朋友會提出來,這件事怎麼樣是是、怎麼樣是非。他很厚道、柔軟,當時候的人甚至身邊的朋友親人,不直接說這些人的是非善惡。因為講了有時候傳出去可能又結梁子,人家假如不能接受的話。但是又希望把這個理、是非能講清楚,所以他託古人以見其意,舉古人的例子教誨把這個道理是非彰顯清楚。而當時無所褒貶,對當時候的人也沒有去直接的褒貶,所以這個處世算是非常圓融。吾敬之重之,我對他非常尊敬、尊重,願兒子你們以他為老師來效法學習。
「樂安任昭先」,另外一位當時候的讀書人,「淳粹履道」,這個人很實在、很踏實去實踐道德,人也很單純。「內敏外恕」,內心很敏捷、敏銳,對人寬恕,這也是我們常提到的,聖賢教誨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且處世「處不避洿,怯而義勇。吾友之善之,願兒子遵之」。與人相處遇到事情,這個洿是指窪地,陷進去的一個窪地,也是比喻就是困難,處世不避困難,也可以說,低下去處世也比較能屈,勿畏難。怯而義勇,非常講道義也很勇敢,但是不是那個匹夫之勇,怯就是很謹慎,懂得慎重思考,而不是很莽撞。我們之前也提過「勇而能怯」,很勇猛卻也懂得要慎重仔細。我是跟他很友愛,也很效法他、學習他,願兒子你能夠尊重、效法他。「若引而申之」,把這幾個例子,你們能用心去體會引申開來,「觸類而長之」,就舉一反三的話。「汝其庶幾舉一隅耳」,庶幾舉一隅的意思,就是舉一反三的態度。
接著具體講事情,學習這些人的德行,進而你們處世,「及其用財先九族」,只要是用到財物,一定要先想到身邊的親人,九族的親人。「其施舍務周急」,只要看到很貧窮、很急難的親朋好友,一定要趕緊去幫助他。「其出入存故老」,在家庭家鄉出入要常常想到老人,給老人關懷,買一些老人愛吃的,時時不忘老人對我們一生的恩德。「其議論貴無貶」,跟人談論的時候不要去貶低別人,甚至是毀謗別人。「其進仕尚忠節」,進仕是當官,要尚忠心、忠於國家,還要有節義。「其取人務道實」,取人就是與人相交要找道實,就是實在的朋友,不要找虛華的朋友,不要找愛憎心重的朋友。我們也講到了「擇交如求師」,找好朋友像找老師一樣的慎重,不然我們受影響了,自己都墮落下去了。「其處世戒驕淫」,處世待人戒驕傲,然後沉迷淫亂。「其貧賤慎無戚」,自己貧賤的時候,也不要好像很淒涼、很哀傷,貧而有氣節。「其進退念合宜」,應對進退要得當適宜,要合人情事理。
「其行事加九思」,這在做事、跟人應對的時候能夠用九思,這個九是多的意思,常常觀照自己。有另外一個含義,就是孔子在《論語》裡講的,「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我們在之前的課程有講過,「如此而已,吾復何憂哉」,你們假如都做到了我就高枕無憂。子孫賢孝了每天坐在搖椅上面:挺安慰的,沒有擔憂了。好,這一篇文章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來一起學習第五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