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二集) 2011/10/4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32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一節課強調到,我們為人臣應該具備哪些德行,做人的品德應該具備哪些做事的態度、方法、經驗,這樣才能真正把我們的本分事做好。臣子最重要的、最可貴的就是盡忠,忠,「盡己之謂忠」,盡心盡力做事,盡心盡力提升自己的德行、智慧、能力。自己的德行、智慧、能力提升,還要領導、還要單位來催促、來擔憂,這都不算是盡忠。盡忠的人都是主動承擔、主動提升才對,而且不居功,因為忠的人他是忠義,他覺得那是他的本分,他不會居功。甚至於戰兢惕厲,戰戰兢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得好是本分不邀功,做得不妥的,非常謹慎的來反思、來改正,不願意再增加團隊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
在東漢有一位大將軍,也輔佐漢光武帝能夠重新振興漢朝,因為王莽篡漢,後來漢光武帝劉秀又中興漢朝,馮異大將軍是很大的功臣。而當天下底定,這些大將軍、大臣,尤其是這些將軍都在討論:說哪一些戰役我的功勞最大,應該得到最大的封賞。就在那裡爭,在那裡希望能夠論功行賞;馮異大將軍看到這個場面,不說一語就離開了,後來到一棵大樹下坐下來。古人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他都有一定的傳統文化涵養,遇到一些境界難免貪念起來、傲慢心起來。可是看到馮異大將軍沒有絲毫的邀功、爭奪,默默的離開,當他們發現的時候心裡面也是生起慚愧的心。而光武帝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封了馮異為大樹將軍,皇帝有智慧,看到臣子有德行,這麼一封,馮異的榜樣就全朝廷、全國學習了,大臣不邀功、不爭這是風範,功成身退。這麼一封當代可以學習,現在事隔一、二千年,我們也可以向他學習。
同樣是在漢朝,皇帝送給五經博士,五經博士那不是開玩笑的,那是讀書人裡面對經典的學習深入是頂尖的人,他可以封為五經博士。而皇帝賜給每一個博士一隻羊,封賞他們,這一群博士去領賞,看到一群羊在那裡,博士們就議論起來:這一隻看起來比較胖,那一隻比較瘦,我要拿這一隻胖的,不然我就吃虧了。就在那裡討論,甚至有點爭論,最後還有想,拿秤來稱好了,就是計較到這個分上。有一位五經博士叫甄宇他看到這個情況,一句話也沒有講,看到羊當中有一隻最瘦的,他低著頭,他不想去批評任何人,把那一隻最瘦的牽著就走了。這些博士飽讀經書,遇到境界還是伏不住貪念,但是看到甄宇這個動作,大家不好意思,不敢再爭了,最後大家看哪一隻比較瘦,自己帶回去。後來皇帝知道這件事,就封甄宇叫瘦羊博士,以前的皇帝太有智慧,他都抓住每個機會,教化老百姓、教化臣民。一教化了,人心一變國家就有福氣,這是真正懂得為政的根源,一定要把教化擺在第一位。
我們念《弟子規》,念到「冬則溫,夏則凊」,那是東漢黃香的孝行。他才九歲的年齡,母親早去世,對父親無微不至的盡孝,冬天暖被、夏天搧席子體貼備至。當地的官員也非常盡職,為國家舉孝廉,舉這些有德行的人才,當時候就把黃香九歲孩子的孝行往上報。皇帝知道這個事情封賞黃香,賜給他八個字,「東漢黃香,舉世無雙」。昭告天下,天下人都效法孝行!「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孔子說到的,你把所有的善行都能夠樹立起來,老百姓效法良善的風氣、行善的風氣,就帶起來了。教不能,把一些沒有能力的人,生活困苦的,甚至先天有殘障的人,你都去愛護他們、栽培他們、照顧他們,老百姓一看:我們的皇帝,我們的上位者仁慈。感動老百姓的心,他們也用這樣的仁慈去對待他人。這個勸就是勸善,風氣就是從舉善、教不能當中帶起來。我們看周文王是仁君,他照顧老百姓,都是從鰥寡孤獨這些可憐的人,開始照顧起。所以我們看樹立一個黃香的榜樣,全國效法。
漢朝以孝治天下,「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就是漢文帝自己真實做到的榜樣。所以漢朝出最多孝子,上行下效,大家翻《二十四孝》我算了一下,好像六、七個都是漢朝的,一個朝代能出這麼多孝子不簡單,上位者帶頭,又把孝子樹立起來。漢朝每個皇帝都是漢孝文帝、漢孝景帝、漢孝武帝,以孝治天下。奉行孔子講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這個至道是什麼?就是以孝來治天下。以孝,「孝順為齊家之本」,家庭和樂;移孝就作忠,團體和睦,天下大治都是從孝來教化起。我們從剛剛漢朝的這些故事,馮異、甄宇,包含皇帝封黃香,都是很敏銳的來教化人民。而我們提到馮異的例子,也是彰顯一個忠臣做好是盡本分,絕不邀功,做不好深刻反省。
我們看諸葛孔明先生是大忠臣,一談到忠沒有人不以他為榜樣。您看因為一個知遇之恩,「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二十多年的歲月不敢懈怠,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範。而他面對自己的工作,他提出來要底下的幹部,「勤攻吾之闕」,要把他做得還不足、不妥的地方,一定要非常積極的都給他提出來。但求無過,勤攻吾之闕,而且發現自己的過失,還向天下道歉,要「布所失於天下」,這都是孔明的榜樣。而且在面對重要的決策、決定,「集眾思,廣忠益」,把這些大臣們的意見好好的整理、整合起來,再來下決定,這不敢絲毫的馬虎,這都是體現他忠的態度。所以一個忠臣講的是道義,不是謀自己的私欲利益的,也不是去爭一個位置的,那叫名聞利養不叫忠。
既然是但求無過,我們看《論語》裡面講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沒有位置替人服務,憂患的是真正坐了那個位置,能不能把大眾公家的事辦好。真的有這個能力,縱使沒有機會為天下服務他理得心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他真有機會了,他做人做事的能力要具足,他才能兼善天下。我們看孔明二十幾歲,他做人做事的智慧就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他等待服務人民的機會。所以君子的風範、忠臣的風範,是「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羞恥自己沒有真實的修行,人家毀謗批評不覺得羞恥。「恥不信,不恥不見信」,羞恥自己沒有做出值得人家信任的行為事情出來。做得好,人家還是懷疑,他不難過,他不覺得羞恥,都是求之在己。「君子求諸己」,不要求別人,不指責別人;小人才是求諸人,把責任都推出去了。最後講的,「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沒有做人做事的能力來盡本分,真的有了這些做人做事的能力,哪怕沒有被重用,都不難過,叫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真的具備這些能力,沒有被重用,非常達觀、豁達。
就像孔子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用了盡心盡力為國效力,沒有用自己還是樂古聖先賢之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絕對不會埋怨,患得患失。所以今天要用一個大臣,絕不能用患得患失的,因為患得患失,我執、我貪很重。真的讓他握有權力,可能就搞他的自私自利,搞他的私黨,結黨營私就不好了。患得患失就是貪,這個貪等他有地位、有權力,那就更嚴重了。所以孔子也有點出來,「其未得之,患得之」,他還沒有得到,憂患得不到。「既得之」,真的讓他擁有權力,「患失之」,又在那裡擔心其他人能力比我好,把我佔去了怎麼辦?搶了我的位置怎麼辦?「茍患失之」,深怕自己的權力失掉,「無所不至」,他會想很多方法來鞏固自己的勢力跟地位,那就麻煩了,他就不是清廉公正了。所以既然經典,還有這些忠臣的風範,都是恥不能,不恥不見用,自己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德行、智慧,這個才是重點。
我們學「臣術」,第一以後懂得怎麼用真正好的棟梁之才,但是學了能知人,首先還得自知。我們要當一個好的領導者,首先我們就是個好的下屬;我們要當一個好的父親,首先我們要是個好的兒子;我們要當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我們要是個好的聖賢弟子。不然我們也沒有資格教好學生、教好下屬、教好下一代,因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學「臣術」這一個大的單元,首先「自知者明」,我們有自知了才有可能去知人,「欲知人者先自知」。我們自己都看不清楚,還要看清楚別人不可能,因為我們跟自己,每天二十四小時相處,都看不清楚,還看別人,這就沒有根基了。
我們來看,我們自己做人做事,能不能是個很好的忠臣,我們以經典來做標準,一個臣子的做人離不開五常八德,這是道德的標準。現在為什麼當領導的人都覺得下屬不好帶?因為我們為人君、為人臣應該具備的德行,現在沒有要求、沒有教育。我們看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兩個八德合起來是十二個德目。大家想一想,一個臣子孝悌,他移孝作忠;他友愛兄弟悌了,他到單位去不也是友愛同事嗎?同事也是師兄弟,所以忠離不開孝悌。在家對父母、對兄弟都有那分信義,他到單位去很自然就是這樣對同事。在家裡很有家道、守禮,對人謙退、禮讓,那團體裡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紛爭?怎麼會有見利忘義的行為?廉恥不貪污,羞恥心決定不會給單位丟臉、給國家丟臉,「德有傷,貽親羞」,這是有羞恥心。他仁愛了,他一定去服務好他服務的對象,愛護他們。和平以大局為重,以和為貴,現在的團體裡面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人事問題。平是平等對待、心平氣和,面對任何人家的誤會、侮辱、毀謗,平心靜氣對待。你看這八德,都是忠臣應具備的德目。
我們先就五常來深入交流,仁義禮智信,五常的常就是恆常不變。《左傳》說「棄常則妖興」,你偏離了這五常,很多團體的衝突、怪現象就出來了。我們看以前做食品業的,盡心盡力做,然後自己家裡吃的,都是那些做得不理想的,才拿回去自己家裡吃,把最好的給別人。現在反了,自己種的菜拿出去賣給消費者噴很多農藥,自己家裡不敢吃,這怎麼是一個有仁慈的表現?包含現在黑心食品頻頻出現,很嚇人,為了謀私利,草菅人命都出現,所以棄了常,真的奇奇怪怪的現象都出來。我們從五常來看一個為人臣應有的風範,仁是仁慈、仁愛,上天有好生之德。從政治來看天子是代表上天愛護老百姓,所有的臣子是代表天子來照顧老百姓,君仁臣忠。這些地方官他又是君、又是臣,他要行仁政,體恤老百姓的疾苦。所以選臣要從仁去選,也要時時看自己有沒有念念體恤老百姓,「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這個重要。
所以《孟子》點出來,三代為什麼能得天下、得民心?就是仁慈,以仁。周文王仁慈到什麼程度?路過一個地方,看到一些骨骸曝在荒野當中,心裡很不忍,趕緊建一個墳墓來安葬這些骨骸。這仁慈心能夠關懷到死去的人,叫哀及枯骨,他那種哀憫的心,連骨骸都是這麼對待,他能想到這些人可能都是我們的先人,我們要慎終追遠。把這些骨骸安置了,老百姓感動流淚,文王的仁慈到這樣的境界,怎麼可能會不愛護我們?所以周朝,在歷史當中說到,周朝是聖人最多的時代。當然這個歸功於第一三太聖母,有聖母才有賢子孫,再來是他們的先王仁慈禮讓。周朝都是后稷的後代,后稷農師,為天下的生計奔波,也是大舜那個時候的大臣專門管農事的,民以食為天。是在陝西的楊林,后稷是在那裡出生的。
傳到了太王、古公亶父的時候,那個時候,旁邊的戎夷這些外族一直來侵擾他們的國土,太王本來想他們可能是需要一些東西,就把東西都給他們。後來幾次下來,太王終於感受到,他們不止是要這些財物而已,他們是要我這片土地。假如要留住這片土地,可能老百姓要跟這些蠻夷打仗了,會有很大的傷亡。所以太王趁著半夜,他不希望老百姓有死傷,趁著半夜趕緊就走了,把地讓出來,不要因為這個地而產生嚴重傷亡,自己就跑到岐山下住下來。隔天老百姓說太王去哪裡了?一問,了解到不忍老百姓受到傷害,所以他默默自己走了,不跟人家爭地。老百姓一了解,這樣的仁君走到哪我就跟到哪,老百姓統統又跟著他到岐山去。我們聽到這裡非常震撼,你看我們的先王是什麼?只想老百姓,連國土都可以讓掉,還有什麼東西去爭去奪?真是以德行、以仁得天下。
包含讓,太王的兒子泰伯、仲雍、王季,泰伯、仲雍這都是聖人,看到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孫子文王特別中意,可是按照規矩王位是傳給泰伯,再下來是仲雍,最後才是王季,王季第三的。您看泰伯、仲雍多能從父親的神色當中,就體恤到父親的心意。這兩個兄弟默默的趁著家裡人不注意,兩個人就跑了,把王位讓給自己的弟弟,好讓自己的姪子接這個王位。孔子讚歎,不知道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泰伯、仲雍的德行,「三以天下讓」,所以這都是他們先王傳下來的榜樣。而讓了就沒有了嗎?現在的人很看不開,我讓了我就沒有了。其實去爭了以後就造孽了,叫小人冤枉作小人,君子樂得作君子。該是我們人生的福報,誰也搶不走;不是我們的福,奪也奪不來。
所以人明白這些道理,就不會去幹糊塗事了,理得心就安,有什麼好爭的?我們看泰伯不爭,把王位讓出去了,到了江蘇、浙江一帶,那個時候都還沒有開發,比較蠻荒的地方。人生地不熟,連語言都不通,可是去了那裡一段時間,那裡的人太崇敬他了,又擁護他,他又在那裡當了國王,所以他還是當了國王。他命裡有,跑了那麼遠還是當國王。我們看《德育故事》裡面的季札,吳國的,都是泰伯、仲雍的後代,後代也是聖人,真的,周朝以仁得天下,夏商周都是如此。所以一個為人臣者,首先要具備仁慈的品德。
每一個團體都希望他們的事業,能長久承傳下去,我們看同仁堂三百多年,他們都是秉持仁慈,所有賣的藥都是絕不偷工減料,念念想著要讓這些病人可以痊癒。同仁堂在sars期間,那時候情況非常危急,他們做的藥在那個時期只要賣出一包,就是虧兩塊錢。國家有難,怎麼可以賺國難財?所以他們那一段時間,賣出了三百萬包sars的藥,虧了六百萬。不是那個時候是這麼做,在清朝面對國家危難的時候,同仁堂都是這麼做,所以它能三百多年也是仁。而三百多年這樣傳下來,每個繼承人,他們一定考慮有沒有這樣宅心仁厚的心。所以一個團隊找接班人很重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曾經有人訪問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說到,你找接班人會怎麼考慮?稻盛說到,考慮他的能力,考慮他的資力跟他的精力,確實具備這些很厚的經營能力。但這不是排第一位,你不能只是考量他的這些資歷而已,更重要的這個人有沒有仁義的心,有沒有時時為大眾服務的心?他所有的出發點都是仁慈、都是道義,要有這種人格特質才適合接班。
其實這個都是跟經典相應的,《中庸》裡面講的「三達德」,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這三達德。「好學近乎智」,他有沒有智慧,他考慮事情深不深遠?「力行近乎仁」,他有沒有在他這個行業服務大眾過程當中,愈來愈對大眾的需要體恤備至?要從仁慈看他的品德,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他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改正,創造出更適合現在人需要的產品,或者為政者推出老百姓更需要的政策、福利,都在這三達德當中。稻盛所講的這些道理,還是離不開《四書》的這些原理原則,所以《四書》是治國寶典,不用多,好好的深入。而這些經典,經史子的精華就在這一套《群書治要》當中,是魏大人來選的,我們來選頭昏腦脹,這高度智慧,經史子都通達的,當時候的賢者來做這個工作。所以我們是很有福報、很有福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學習。
而愛心體現在愛人民、愛客戶之外,在企業界、在團體當中,首先要愛護的是自己的員工。所以稻盛的組織,他的企業照顧的第一順位,就是自己的員工跟員工的家庭。因為員工是整個組織最大的財富,最重要的根基,「為政在人,人存政舉」。你要有人才辦得了事,他是無形的資產,而且比有形的資產重要太多。你有錢沒有人才,這個組織很脆弱;你有人才沒有錢,它遲早會興旺的。所以稻盛第一個照顧好員工這是仁義,第二照顧好消費者,再來才是股東。現在很多企業都把它倒過來,最後忽略了消費者,忽略了員工的權利,這個企業是走不長久的。所以照顧員工的健康,照顧員工的家庭,甚至包含引導他思想觀念,教育他倫理道德,讓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以至於有好的下一代。現在在大陸很多企業,辦這些倫理道德課程,讓員工甚至他的家人後代都受益、都學習。能為員工的子孫著想,這也是厚德,「厚德載物」,他就有後福了。
這種仁慈體現在很多細微的地方,比方不經意的關心員工:你孩子那天發燒,現在好點沒有?你母親好像前幾天不舒服,你還請假,現在老人家有沒有好點?處處關心、處處體恤,這無形當中員工的心愈來愈凝聚在一起。不要忙到最後也都不體恤、也都不關懷,一見到了就是很嚴肅的在那工作,或者是罵人,到最後人心都涼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是靠仁義、德行感召人和的。所以這個講著講著,自己也是很慚愧,愈講愈覺得做得太差了,真的是要靜下心來,體恤自己團體的人。我想到師父曾經說到他的領導,那種仁慈讓老人家一生不忘。有一次師長坐椅子的時候,椅子稍微有點把它傾斜下去,就這樣好像有點吊在空中,坐得不是很端正的情況。他的領導走進來,好像這個動作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做過,就在那裡有點晃。領導看到,當然我們當下屬的也不好意思,領導馬上很溫柔的講,這個要小心,你別摔傷。其實這麼做不對自己心裡有數,領導沒有指責,反而是一瞬間是先擔心我們的身體會受傷,當下那一分仁慈,讓人印象深刻。
這個例子也啟示我們,不管看到員工的任何行為,做的任何錯事,我們首先第一念還是為他著想。為什麼?事情已經發生了,既往不咎。反而是當下怎麼樣藉這個機會去幫助他、教導他,這個才重要。所以見人錯事不指責,再指責於事無補,先協助這個重要。領導者這一分修養,一念之間差別很大,看到了先申斥、是先罵一頓,下屬覺得真倒霉,下次不要被他看到就好。他也沒學到,甚至傷了彼此的和氣;可是不指責,關懷了,可能就凝聚了一個下屬的心。不止領導者要如此,當父母的、當老師的也是如此,孩子、學生犯錯的時候,首先是先幫助他,是先體恤他。我記得丹斯里李金友先生,在二00六年的時候到過廬江中心,給我們關心、給我們指導。我那時候跟這些貴賓坐在同一個遊覽車上,丹斯里給我講了個故事,我印象很深。
有一個孩子在學校裡面表現不理想,很多錯誤的行為,很多老師都把他當異類看。那一天這個孩子又有不妥當的行為出來,其中一個老師看到,就把這個孩子叫過來,孩子走到面前,這位老師本來也是想指正他。發現孩子的衣服很髒,他突然想這個孩子衣服這麼髒,可能他的家庭缺乏對他的照顧。起了這個念頭,那種憐憫的心起來了,剛好是上午,就問這個孩子一句話:你吃早飯了沒有?這個孩子在學校已經是登記有案的,所以可能做錯事老師把他找過來,孩子內心都準備好了:你罵吧、你罵吧,罵完我趕緊好走人。突然老師不只沒有罵他,還關心他吃飯沒有,當場這種仁慈的心意傳遞過去,孩子很驚訝接著就哭了,就感動流眼淚。老師就帶他去吃飯,真沒吃飯,家裡父母都不照顧他。從那次以後,這位老師就常常在生活當中,關心這個小孩,後來這個老師說什麼,孩子言聽計從。所以愛能給人力量,愛能激發人的潛能,這個老師的愛心就扭轉了這個孩子的命運。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都要有仁慈,所以我們擔任主管,對得起國家、對得起團體,首先我們具備忠誠的、仁慈的人格特質。
再來,五常裡面第二個是義,這義是循理,循著天理、道理,所做的事合情、合理、合法。我們想起四千五百年前,在《白鹿洞書院揭示》的這些教誨裡面,整個四千五百年前聖賢的這些智慧,總結得非常好。其中提到做事的原理原則,「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做事完全考慮依循道義,正其誼,不謀其利,不是以自私自利考慮。明其道,不計其功,不去邀功的,不去標榜自己,因為道義是本分。我們不管在哪個行業,都是在對社會盡一分道義,「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在這個互助的大家庭裡面,每個人都要付出一分心力來服務人,這一天才問心無愧。所以很清楚他這個行業的價值、行業的使命,然後進而去帶動他整個團隊。所以工作是有意義的,行行出狀元,行業之間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的。
我們看這樣的態度,是以服務為人生目的,是以利益他人為目的,而不是以享樂為目的,不是以自私自利為目的。我們注意看,現在年輕人都缺乏道義的教育,他沒有義了,他出去怎麼會是忠誠?所以現在出現一個現象,企業界很缺人才,很多人從學校出來都失業。明明學校教育出來這麼多人,派不上用場,企業界喊缺人才,那顯然學校跟社會的需要沒有接軌,這造成嚴重的社會資源的浪費。甚至於這些大學生會非常的失落:我花了十幾年最後居然是找不到工作。所以現在很多大學生轉不過彎來,得憂鬱症,甚至尋短見的都有。因為他念十幾年,甚至於全家的財產全部都放在他的學費上,所以家庭、學校要深思,不能對不起孩子。可是您看孩子們讀了十幾年書要出來工作,都是想著:我趕緊能賺五百萬,趕緊能賺一千萬。短視近利他怎麼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他自私自利了,肯扛責任嗎?肯多學習嗎?肯多吃虧嗎?
年輕人現在都講,希望找到的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擁有很多責任,做錯了事還不用扛責任;「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這是他們的想法,橫批「作夢」。哪有可能有這種事?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你看他們對於工作是什麼態度?累差事能少做就少做,能做十年就好,以後就不用做。都是這種思想,他怎麼在工作當中,提升他的靈性?他怎麼在工作當中,享受他的價值跟快樂?沒有義,工作他根本就是當作是苦差事。真的有道義,在工作當中覺得充實,覺得對得起人,在工作當中,提升德行、提升智慧、提升能力,叫樂在工作。我們很多教育界的朋友,本來教書覺得很苦,學了傳統文化心境一轉覺得教書很有意義,其實都是人的心態,價值觀一念之間差別非常大。所以用道義、用大義,什麼是大義?我們的企業要給全天下做好的榜樣,在我們的企業落實倫理道德,落實禮運大同,你看這個企業多麼振奮,人生可以這麼過,這麼有價值。
我們新疆郝鐵龍董事長,他的企業營業狀況,他的業績每一年百分之百成長。而且他們那些主要幹部,在公司開辦「幸福人生講座」,這些高階主管親自給社會大眾服務,做義工,真不簡單。連黨校的幹部都到他們單位去上好幾天的課,幫國家培養人才,「選賢舉能」。他們員工裡百分之三十先天殘障,這幫國家、幫多少家庭承擔這些負擔。而他說這百分之三十的員工,比一般人還要盡忠、還要盡力。所以君仁臣忠,你這麼體恤他、愛護他們,他們哪有不報恩的道理!所以是真正以天下為己任,這樣的大義來經營他的企業,帶他的團隊,這太好了。
所以這個義,他們也是關心員工的父母、關心他們的孩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盡力栽培自己的員工,所以有道義的人照顧員工,絕不虐待下屬。不能像《太上感應篇》說的,「虐下取功,諂上希旨」,都是諂媚巴結上面的人,不關懷底下的人,這樣就不妥當。好大喜功這個事業絕對不長久,符合仁義、道義的,事業才能長久。這個義當中也要栽培後進,手把手把團體裡面的人才帶出來。因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庭、團體沒有好的接班人,那我們對祖先、對團體,甚至對國家就交代不過去。身為公務員、身為國家領導者,離開這個崗位覺得問心無愧,我栽培了五個、十個,跟我一樣可以幹這個事的人,那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而這一分義,凜然的正義就傳給自己團體的人,精神長存在這個單位當中。
現在我們看事情,不能只看到表相,這事做完了,做了不少事!事情做了很多,可是人心離散,你拿那麼多獎杯幹什麼?最後還不是要垮;創了那麼多業績,最後還不是要倒。為什麼?事情做完人心離散,人心都壞了,因為我們都壓榨下面的人,他累到最後他待不下去了,怨氣愈來愈多。所以不能事情做完,人心都壞掉了這是錯誤。事情沒做成,可是我們那種做事的仁義,都傳給了組織裡面的人。雖然事沒有成,這分仁義成就了底下人的人格,遲早事情會做得更興旺。您看孔子凜然大義以天下為己任,事情有沒有成?周遊列國十幾年,甚至最後還「陳蔡絕糧」,連學生都懷疑了:夫子,你這個大道可不可以降一降,都沒人接受。
天下之大,幾個人能夠明白夫子的苦心?顏回明白,顏回講到:夫子,這個標準不能降,我們盡心盡力去弘揚,我們對得起天下人。天下人不能接受那是福報問題,我們沒有對不起他們。不能降!開玩笑,二千五百多年前就降,現在會降成什麼樣子?每一個朝代都降一點、降一點,那現在文化早就已經不存在了。每一代的人都要把原汁原味傳下去,這是使命。雖然當時候事情沒有做成,但是七十二賢、三千弟子,都把夫子這分凜然的大義感受到了。夫子說的,「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丘之罪也」,覺得天下為什麼大道不能興?是我的罪過,不指責其他的人。那種「禮運大同篇」的精神傳給了學生,最後就這麼一直傳了二千五百多年。歷代每一個朝代之所以能成為盛世,之所以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全部是跟著夫子仁義的教誨,夫子事情有沒有做成?最後還是做成。哪一個家庭、哪一個朝代的安定昌盛,離開了夫子的道義,離開了夫子承傳的道統!所以人看事不能看得短淺,要看得深遠。事情雖然眼前沒有做成,精神傳下去了,最後一定發揚光大。
所以我們現在弘揚文化,不要急著做出一些要讓人家看到的成果。房子草草率率建起來,柱子都不穩,看了三天倒下來了,曇花一現,空中樓閣,不行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都得要很好的去紮好我們自身德行的根基,這個急不來的。不能把傳統文化的平台變成好大喜功,變成搞自己名聞利養的地方,這不行的。人能弘道,這個太重要了。我們曾經看「商道」,它是描述這幾百年來,韓國最成功的企業家林尚沃先生。他之所以這麼仁義的在商業界,當時候其他商團有難他都去幫助,老百姓饑荒,他捨盡錢財幫助人民解決疾苦,他這一分仁義從哪裡來?從他進商團,進灣商洪德柱先生教育他的。洪德柱先生當時候灣商遇到很大的困難,最後倒了,事情沒做成。倒的時候,洪德柱先生把自己所有的家產變賣,把那些錢全部分給底下的人,讓他們最起碼還可以維持生活,自己的生活比所有的員工都還要困難,你看當下所有的員工都痛哭。事情沒做成,人好了,道義傳下去,真正的好不在外面的相,在那一顆心有仁義禮智信。
過沒多久,林尚沃跟幾個灣商的忠臣,就架起了灣商重新站起來的基礎,他們盡心盡力去成就了這樣的因緣。後來流著眼淚去請洪德柱大爺回來,重振灣商,結果洪德柱大爺不簡單,他沒有接受,他說那是你的運,不是我的運。一點都不貪戀急流勇退了:尚沃,這是你的運,你自己去重振灣商,而且他說我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他沒有錢了,他說我有尚沃,有你們這些忠臣,我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所以洪德柱先生是真明白人生真諦的人,他很有錢的時候,吃飯還是配醬油,還是跟他以前貧窮的時候完全沒有改變,他不希望富貴染污了他的心,不簡單。
所以我們看仁義,再來禮,禮,孔子說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我們能恭敬底下的人,尊重底下的人,互相交感的就是他們的忠誠。師長在言語的藝術當中,說到「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你用商量、用尊重調動起下屬的積極性,也是激發他的潛力。命令只是接受,命令當中就是比較傲慢強勢;商量才是領導,這些話都是人和的關鍵,企業成敗的關鍵。所以王善人提到的教誨當中,身為一個領導者,你是一個臣子,你底下有照顧百姓,或者照顧下屬,一定不假任何勢力,你不是靠你的官位、靠你的地位、靠你的權勢去強迫別人接受,不是,一絲一毫的強迫都沒有。「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不假任何勢力。成事在理不在勢,成就一件事情在你做的事是符合道義的、符合天理的,而不是在你有多高的權勢。服人以誠不以言,你讓人家佩服、讓人家接受是用我們的真誠心,而不是用我們很會狡辯,言語把人家壓下去,那壓不了的。所以這一句《格言聯璧》非常有道理,「成事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這個都是體恤人心。王善人講的不假任何勢力。
再來,永遠治己不治人,反省自己,不是先指責底下的人。底下的人有情況往往是我們上位者帶得不對,或者交代得不妥當,教得不到位,這些都需要檢討的,治己,不是治人。不是我們現在當了領導,就覺得好像都是底下不對,都是我們對,都給底下的人開藥方;自己都不吃藥,都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這樣就不妥當。永遠是治己不治人。再來,是托底就下,就把底下的人成就了,其實這個事業也成就,因為人才愈來愈多。而不是變成都只有我行,底下都不行,那錯了。而為人臣當中守禮,也就是守倫常,組織倫理,不能越級去命令,不能越級去上報,這樣就不尊重下屬,不尊重你的直屬上司。包含不倒逆,倒逆就是說你領導者不要去搶下屬的工作,下屬的工作你都做完了,他覺得你都不信任我,那我還要做什麼?他就很沮喪,甚至覺得你不信任、不尊重他,那他就不做了。每個人不盡他的本分,都去搶人家的工作做,那不就是顛倒了嗎?夫子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都應該各安其位去做才好。而愈高的主管主要的工作還是在栽培人才,在充分廣納意見,做對決策,這才是他主要的工作;不是在那裡比底下的人還忙,那是錯誤的。這是禮。
再來,我們看要有智慧,一個臣子他的智慧,在哪裡體現?第一理智,不情緒化,一遇到事情先穩下來。有時候遇到情況,情緒一起來,脾氣一大,指責人,或者做一些決定又偏頗,慌亂當中做的決定容易後悔。所以《格言聯璧》說的「以靜制動」,先沉靜下來;「以沉制浮」,要沉穩不能浮躁;「以緩制急」,事緩則圓,不要一聽到什麼整個脾氣全部上來,最後可能誤解人,可能傷了人和;先客觀了解情況,要定得住,不能情緒化。「寬能制褊」,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要寬宏、要有肚量,不要對立、不要指責,才能夠化解這個情況。那天我聽到一個企業家講的一句話很好,他說凡事不指責,勇敢來負責,那是代表你上位者有承擔。做錯事:對不起,是我沒有教我的下屬,你要能扛起責任。可能有人說,可是我教過他了。你教過他了,又沒有確認他學會了,可能一次還不夠,再多教幾次,總有可以找到我們不足的地方。所以什麼?永遠治己不治人,永遠在任何情況能承擔責任,這是理智的,也是有擔當的。
所以一來理智,二來謹慎,有一次孔子跟顏回還有學生在一起,夫子對顏回講,「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能夠用的時候給國家帶來很大的利益,不用了,自己也能夠樂觀進取,不會有任何的遺憾埋怨,顏回,我跟你可以做到這樣的心境。突然子路就說了,子路對孔子講,夫子,您帶領三軍的時候會帶哪個學生一起去?子路武功高強,這麼問夫子。夫子抓住這個機會教育,「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我不跟匹夫之勇的人一起做事情,空手打老虎這不要。「必也,臨事而懼」,應對事情他是謹慎誠惶誠恐,「好謀而成」,好謀就是他會很冷靜的客觀了解情況,然後去謀劃,穩重。「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這個也是表現他冷靜有智慧,而且做事循序漸進不操之過急。第三,臣子他的智慧表現在知人善用,他懂得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用,知賢知能。「才德論」就重要了,「正直中和謂之德,聰察強毅謂之才」,他就不會用到才勝過德行的小人。這是從智慧這幾點來分析。
再來最後是信,一個為人臣守信,答應團體領導的事,再困難,縱使撞得鼻青臉腫絕不失約。我們現在年輕輩不足,領導交代的事,可以找一千個、一百個理由給自己台階下。所以「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立信於團體、立信於老百姓、立信於客戶這個重要。所以日本人他們在這點是不簡單,幾個大公司產品出問題,不管損失有多大絕對承擔。我曾經聽說有一個產品,有一個客戶沒有能回收回來,光是找那個客戶花了幾個月時間,一定要確定最後一個產品收回來,這種精神都是落實信。而信這當中也是我們的行為,讓我們的領導者、讓我們的同仁都很安心,事情交代你OK,不用操心。當然這個信,還要落實在我們做事的態度上、方法上,比方「事雖小,勿擅為」、「凡出言,信為先」。
比方你時時都能聽人家的勸諫,「聞譽恐,聞過欣」,身邊人對我們的信任都會提升。包含「出必告,反必面」,什麼事情做到什麼進度,都會給直屬上司會報清楚,讓他心裡不用擔憂、不用罣礙,這都是信。這是我們從五常,來看一個臣子做人的德行,我們對照對照自己,好好的去下功夫。再來做事,其實做事的原理原則,在《延壽藥言》整理得非常好,大家可以來學習,做事方面《延壽藥言》提的這些綱領。因為它是會集很多歷代這些相應的教誨,可以讓我們對於每個德目,能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到。比方它就強調做事要預備好,「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它就舉這些例子,這句話是《中庸》的,都歸在它預備的句子裡面。包含它提到的做事的心態量力而為,不可以打腫臉充胖子。裡面句子就有說,「力微休重負」,你力量不夠不能硬扛,最後出事了就很狼狽,你還是要很客觀的,評估能力、評估條件。
而且在應對這些因緣,都是比較慎重、保守才好,現在都答應得很快,都覺得沒問題、沒問題,最後一堆都是問題。裡面還提到的要專一,做事要專注,制心一處、繫心一處無事不辦。你不專心很多事情都會出紕漏的,這些能力都要訓練好。現在人的耐心愈來愈差,都缺乏這些做事的能力態度。還有循序漸進,做事一定要這樣一步一腳印,「事勿忙,忙多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再來要耐煩,耐得住性子,然後要有毅力、要有恆心,有恆為成功之本,行百里路半九十。包含還要有學問,我們要去成就一件事情,我們的智慧、學問也很重要,學問為濟世之本,我們空有一顆願心,都不增長智慧跟閱歷、學問扛不了大任。什麼是真學問?「治國經邦」,這個團體出現危難了您能夠穩得住,能夠扭轉乾坤,這叫學問,「謂之學」。「安危定變謂之才」,什麼是才能?不是去炫耀那是才能,遇到任何危難,你都很冷靜的,能夠一步一步去化解掉。你看稻盛和夫先生那是大才、大學問家,日本航空破產,他一接手四百天左右扭虧為贏,而且還是同一個行業最高的,淨營業盈餘一千五百多億日元,化腐朽為神奇,這是真的才能、學問。
包含做事還要精熟,學東西,學一門功課,一門深入,長時薰熟,學到會。不能今天學學這個,明天學學那個,最後挖了一大堆井,統統挖不到地下水。這些都是重要的做事態度,你一忽略掉了,可能事情就要敗亡。而這些道理坦白講,都是古人積累了可貴經驗,甚至於都是他們人生當中,經歷了很大的挫折,或者是錯誤,最後告誡我們後世的人,不要再重蹈覆轍這樣的問題。《延壽藥言》我們中心也可以請得到,大家都可以下功夫來學習。我們期許自己,我們自己團體,自己人生每個因緣我們都能盡忠盡力,都能是棟梁之才。這樣有志氣我們要深入這些做人做事的學習,就更能相應。就像陳弘謀先生這大忠臣,他的人生態度,「必為天下不可少之人」,現在全天下最缺什麼人,他就去做這種人;「必做世人不能做之事」,現在天下人不敢做,而是最重要的,他沒有第二句話把它扛起來。所以他編出《五種遺規》,那都是不可能的任務他都做成了。好,我們不讓古人是謂有志氣,我們一起深入之後,成為我們自己團隊的大忠臣。那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