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十四集) 2012/8/1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74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這次師長以八十六歲的高齡親自到我們大馬,為教育化解危機的論壇做主題報告,題目是「學習《群書治要》承擔救世使命」。因為這是一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寶典,它開創了大唐的「貞觀之治」,這是在我們中國歷史當中最璀璨的一頁。我們可以從《貞觀之治》的史料當中看到,太宗是真正依照《群書治要》的教誨去做,確實達到修齊治平的效果。這些經典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哪個家庭、哪個企業團體、哪個朝代願意奉行,一定可以達到這樣的好結果。我們看到師父的演講主題,「學習《群書治要》承擔救世使命」。諸位學長,看到這個主題您的腦海裡浮現什麼影像沒有?還是想到哪句經句沒有?還是腦中一片空白?腦中一片空白不是清淨,叫無明,沒有當下起一種正念覺照。
我們看承擔救世使命,來,大家承擔起來了沒有?重不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個重不是重量的重,這個重是重要深遠的影響。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也就是靠中華文化。所以我們華人理應承擔起這個歷史使命,不承擔叫見死不救、見義不為,你們都沒什麼反應,我好像有點強人所難,「見義不為無勇也」。大家冷靜想想,人這一生不能白白來一遭,你不承擔,那會走成什麼樣的人生?就看著這個社會、世界愈來愈亂?我們會快樂嗎?與其以後看著社會愈來愈不好,而在那裡哀嘆,不如現在還有機會扭轉乾坤,全力以赴。而學習《群書治要》,這個習字很重要,這個習字上面是羽毛,下面是一個白,代表鳥在學飛,牠不是看一本飛行手冊看完,牠就會飛,牠是什麼?牠得自己展翅練練看,可能還得摔幾十次都不一定。因為牠一展翅,牠的肚皮露出來,肚皮的羽毛白白的。
所以這個字就告訴我們,這個習體會到的道理就要馬上去做。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需不需要馬上做?還有哪一句要馬上做?我們不說別的,《弟子規》從第一句開始做起,「父母呼,應勿緩」,師長呼,(應勿緩)你們自己說的,這一次我就沒有說。還有?眾生呼,應勿緩,你看世界的苦難這麼多,怎麼救?苦難是結果原因是什麼?是迷惑,造作罪業,「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真正要化解世間的苦難,最重要是幫助人民轉迷為悟,他能斷惡修善。這是從根本救度人民,救度天下人。可是他要破迷開悟,他要轉惡為善,他首先得明理,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得把經典宣講讓他明白,不要再造作罪業,所以經典的宣講就非常重要。這個社會亂我們知道根源是迷惑,首先自己要不迷惑,要明理,自己做好了正己,去感化身邊的人。當我們真正去承擔的時候,學習就有一個根本的動力,「學貴立志」,我們冷靜想一想,怎麼我們的學習好像進進退退?因為我們承擔的責任太輕了。
我們班上有一個學長,他比較害羞,我就不說他的名字。他每一次聽完這個課,回去就要講給整個淨宗學會的人聽,你說他會不會打瞌睡?你說他會不會分心?想到有一隻大鵬鳥飛過來,會不會?我真的看他隨時都是全神貫注,每一句經文、每一個故事他都不敢漏掉,所以有責任感,學習的效果,絕對跟其他人不一樣。有時候責任要自己主動去承擔,哪怕沒有責任,你期許自己先準備好,隨時可以出征。
最近我們請到,章太炎國學大師第四代的傳人劉克雄教授,給我們教授「文字學」的課程。你學文字學立了什麼志?挺好玩的,了解文字的演變,原來一開始就是看到太陽,就把它畫出來,慢慢演變成日。看那個月亮,一般時候不是圓的,畫成一個半月的形狀,這象形字,這樣演變,挺好玩的。告訴大家,中國的文字,是全世界最好學的文字,認同嗎? Really?你們真的認同嗎?你們以前學學得很輕鬆嗎?請問全世界哪一個語言,是藉由它的象形、藉由聲音、藉由形狀,在會意當中又有智慧,那是文字的符號,它很有邏輯、很有條理,你找第二家文字給我看看,它這麼有邏輯、條理,學起來當然好記。只要記多少?初文,象形、指事不到五百。雖然有四千多個字,它是從這五百再延伸出去,你很好記。我們以前不是這麼學的,全部把它塞進去的,硬塞進去最後就彈出來。這些邏輯這樣學起來多有趣,您看江、河、溪,好不好記?形聲字水,形;聲音?你看閩南話,江(工,工人)你看長江大不大?很大。那水流工工工聲音很大,江記起來了。河,黃河小一點點也很大,這個可叫可可可,記起來了。溪小小的,奚奚奚,溪記起來。你看你現在把英文念出來,這三個字好難背。
所以我感覺到,把六書的原理告訴全世界,他們才發現最簡單又是最有智慧的中國字,哪有不想學的!你看整個東南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印尼華文斷了三十多年)、泰國,新加坡還好一點,整個東南亞包含歐美地方的華人,下一代都不會講華文。所以告訴大家,文字學好好學,三個月之後你來找我,我派你去印尼講課,你就把它講一遍。你學好了去教印尼的下一代,你還會講馬來文,我有時候還沒辦法是不是?他真的聽不懂了,我又不會English conversation ,又不會馬來文,你們都會。都擁有的能力不用,你要埋在黃土裡面,糟蹋!可以做的事就是你的緣,你不去做糟蹋自己,然後也辜負了世人的因緣、信任。所以這樣比較刺激知道吧?你說可是我沒有辦法講得像劉教授這麼好,怎麼辦?劉教授講三十節課,你把它濃縮精華講不順的不要講,十節課可以吧?坦白講人願意承擔就是說一個:好,沒問題;不願意承擔,找一千個理由都不困難,是吧?最近有點沙啞,最近有點頭痛。所以我們學習的過程當中,感覺到進進退退根源就是沒有立志、沒有發願、沒有承擔。
曾子這一句話意義深遠,「仁以為己任」,天下人的安危都是我的責任,「不亦重乎」。「君子不恥身之賤,恥道之不行;不憂命之短,憂百姓之窮」,自己能活多長不掛在心上,活一天盡心盡力盡一分道義,只是擔憂百姓的窮困。我們心裡想:現在人生活都很優渥怎麼會窮困?現在的人比以前的人窮困多了,自殺率、犯罪率這麼高,還有憂鬱症的人這麼多,那些都是錢解決不了的問題。你看見今天的世間人劫難多大,還沒出世的人,就有大劫難。每年墮胎統計的數字,沒統計的更多,五千萬!大家去想一想,還沒出世的人都有這麼大的劫難,出世以後那就更不用講。為什麼?人不學,不知道,只有享受,人跟禽獸差不多。
這在《孟子》當中就點出來,古聖先王就洞察到這個人性的問題,「飽食暖衣」,吃得飽穿得暖,「逸居而無教」,沒有人生正確的價值觀、方向,又沒有教他做人,「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他通達人性,「以契為司徒」,教育部長,「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大家看這五倫的教誨,真正這五倫的道義入心,家庭跟人與人的衝突就都沒有了,是有沒有教而已。現在說穿了就是人心的問題,再簡單一點,兩個字義跟利的問題而已。他心裡都是道義問題就化解了,他心裡都是自私自利跟欲望那災難就難保避免。什麼災難?戕害自己的身體,放縱欲望,自私自利又去傷害別人,所以從根本人心上看,問題並不是很複雜。
我們讀書人以天下為己任,待會下課看有沒有人願意報名,到印尼、到泰國去教「文字學」,幸好你們已經吃完中飯,不然可能就吃不下飯。人這一生能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沒有白來,人生才充實、才快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公這一段話大家有什麼感觸沒有?假如能夠利益國家民族,有生命的危險都在所不辭。我每次讀到這一句的時候,我現在都沒有生命危險,我都不肯承擔,所以每次念到這一句話,都覺得應該挖一個洞躲進去。這一次剛好台灣慧禮法師,他到非洲幫助當地的孤兒,他照顧多少孤兒?三千多個孤兒,而且持續還在增加。一個孤兒一年他吃的費用六百塊馬幣,不多,就可以養活一個孤兒。這些小朋友們在我們吉隆坡給華人做節目表演,表演什麼?唱廣東歌,還會唱閩南歌曲,還會念《弟子規》,還會念《三字經》,還會打中國功夫。他在那裡念《三字經》,我心裡想:不會三十年之後我們華人坐在底下,聽黑人講師講解《三字經》,那個時候想挖地洞都來不及了。
我們現在講謹慎,你不謹慎好好學,真的,人家學會了,人家救世界,人家帶領世界走向幸福。誰肯學,老祖先是平等慈悲,就保佑誰,所以哪一個地方真的承擔起救世的使命,這個地方不遭難,「作善降之百祥」。《中庸》講的「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人的至誠心發出來的時候,「國家將興,必有禎祥」,都會有好的徵兆。最近這幾天,我們聽到馬來西亞的華人同胞們,拿到我們中心一年的共學班資料,因為一年半以後漢學院就要開了,所以現在要儲備漢學的師資。很多我們大馬的同道們,拿到資料現在拼命在背古文,因為要求的條件要背五十篇古文。有沒有人現在已經背到連作夢都在背?背「季札掛劍」,背「許衡心主」,然後那些話就冒出來。只要肯下功夫祖先都會保佑,只要真誠心現前都會感通。所以你真誠心現前,假如報名的時候,好是我面試,我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真誠心現前哪怕只有背四十九篇,有些話不可以講得太明白。
師長這分苦心,不管是對我們中華民族,還是是對天下人,我們要體會到,我們要效法師長的悲心,以師志為己志。既然必須學習《群書治要》,才能承擔救世的使命,這個學習最重要的,要讓自己的身真的修,家真的齊了。而修身,謹慎非常重要,所謂「忠信以存心,敬慎以行己,平恕以待人」,時時以一個盡忠誠信的心來對待一切人,忠是盡心盡力,任何一個親朋好友跟我有緣,我如何利益他、成就他;信,所有曾經承諾的事情絕不推諉,盡心盡力做到。哪怕是心裡面起的一個願望,都要不欺騙自己去做到。孔子說「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曾經答應別人的,或者在內心裡面的承諾都不能忘。敬慎以行己,自己的態度時時保持恭敬,對人對事對物恭敬,對人絕不傲慢、絕不輕視、絕不忽略,對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對物,要愛惜、要感恩。每天生活的所需,「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各行各業提供給我們的服務,不能糟蹋,要感謝別人的勞動。所以這敬慎二字,不可須臾離也,恭敬、謹慎。
平恕以待人,跟人交往平等的心,不要偏憎偏愛,溺愛孩子,寵愛喜歡的人。看不順眼的就對立,甚至於設計陷害人家這都不好,毀謗人家這都不好。平等、恭敬,寬恕別人,這個恕字重要,孔老夫子講「恕字終身可行」,能夠寬恕別人,必有容德乃大。一個人的修養在哪裡看出來?他的度量,他能包容,普天之下沒有他不能原諒的人,沒有他不能愛的人,這才是修養處。我們上一次講到,一百四十四句的這句教誨,這都告訴我們要敬慎以行己,要恭敬、謹慎。自己所講的每句話對自己、對別人有沒有益處?這恭敬的態度。言語要謹慎會不會造成是非、造成別人的誤會?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時時以大局著想。所以言語,孔老夫子教學的四個重點,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但是這四個東西不能分開,德行是根本。一個人有沒有德行表現在哪?言語。請問大家,您今天已經講了幾句話?有沒有五百句?這麼多句,假如沒有修養,比方說已經講兩百句了,沒有修養可能不知道造幾十個業!
所以經典當中告訴我們,修行先從哪裡下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不要去講人家的不好,那就造成對方跟我們的對立衝突,甚至於團體的失和。我們剛剛說,純是一顆愛人的心、寬恕人的心,就不會這麼做了,忠信以存心,平恕以待人。我們看到經句裡面講到,「子曰」,孔子在《周易.繫辭》當中的提醒,「亂之所生也,則言語為之階」。禍亂之所以發生,言語好像做了助緣,做了階梯,這個亂首先自身亂了,要講不好的話出去,自己的心已經先偏頗,已經被習氣控制,這是根本的禍患,才會延伸出錯誤的言行。包含家庭,所以說為什麼家醜不可外揚?假如把家裡的不好講出去,可能家庭的至親都要失和。家人都失和,那不是吉祥的預兆,可能是亂生的徵兆了。
所以有一段話就說到,勸告我們,「堂堂七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龍泉是寶劍,就勸我們不要聽信讒言,所以讒言慎莫聽,聽之禍殃就結了。我們看一個國家要衰敗,都是聽一些奸臣的話,最後陷害忠良。這一段話接著講,「君聽臣當誅」,國君聽了忠臣要被誅殺;「父聽子當決」,父親聽了讒言傷害自己的孩子,這在歷史當中也很多;「夫婦聽之離」,聽了別人讒言夫妻都離異;「兄弟聽之別」,兄弟之間聽了讒言就分家了;「朋友聽之疏」,朋友之間聽信讒言就疏遠;「骨肉聽之絕」,聽了讒言連骨肉都要分離,所以這個不可聽信讒言。在《論語》當中有提到閔子騫,說任何人都不能離間閔子騫跟父母的關係。這段話也提醒我們,一個家庭、一個團體會被讒言影響,那讒言是緣分,是一個緣。真正的因在哪?在於家庭、團體的人團不團結、信不信任,這是根源。所以被讒言所害,不能怪讒言,根本在哪?彼此之間沒有真正的誠信、信任才會這樣,所以任何人都不能離間閔子騫的家庭。
有一句話講得好,我們從這些話,都可以反思一句很重要的教誨,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讒不自來,這讒言它也不是無緣無故就能夠進入我們的心,進入我們的家庭,「讒不自來,因疑而來」。這離間的話,「間不自入,乘隙而入」,家庭裡面有猜忌、嫌隙了,這些離間的話才有機可乘。我們看《德語故事》裡面,文燦在「悌篇」,文燦的哥哥住在他家吃他的、用他的,還拿他的錢去喝酒,結果喝了酒發酒瘋回來打文燦。鄰居看了很抱不平,要來罵他哥哥,諸位學長,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做?終於有人幫我出氣了。大家看,假如文燦有把他哥哥絲毫的不是放在心上,那可能別人要來罵他哥哥,他會覺得很高興:有人幫我出氣!那可能隔閡嫌隙就要產生了。文燦衝出去擋住他的鄰居:你們不要離間我兄弟的感情。你看那種天性兄弟的骨肉之情,沒有絲毫的怨放在心上,就生怕兄弟失和。我想當下這些鄰居,也被他這分情義給感動。
這個劇情會不會繼續發展下去?Hello會不會?人對義理應該多一些想像空間,無限的延伸,你會悟到很多道理。請問文燦出去擋住大家,他的哥哥酒醒過來了,會不會知道這件事?當他聽到,他弟弟去擋所有抱不平的人,他哥哥的慚愧心不就起來!所以家庭不是講對錯的地方。家庭裡講理氣死你,講情義才能互相疼愛,你不要把家裡客廳變成法院就很麻煩。而我們來看,言語當中讒言也好、是非也好,在談論的過程當中,第一個講話的人是什麼心態,第二個聽話的人是什麼心態,第三被談論的人知道了又是什麼心態?所以每一句經句你用心去體會,那個義理深廣無際。我們假如繼續就這三個方面來探討,今天我們就講這一句就好了,大家相不相信?你們沒什麼反應是?你看這些義理真的你用心去體會,收穫會跟人家不一樣。比方我們今天言語,我們每講一句話,動機在哪裡?為對方好。你說我勸他勸不動,我去找一個他會聽的人,讓他去勸他。因為我們有時候學傳統文化,聽到一句了就執著一句,這個理是圓融的。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任何人的過失我都沒有看到,我也不會去講。沒看到叫是非不分,看到了放在心上叫執著、著相,要看了很清楚又不放在心上叫功夫,看了以後分別執著煩惱就起來那叫分別執著。可是看了你很清楚他的問題在哪,又盡力的去幫他,這叫了別,不叫分別。我們真的為對方著想,聽的人他可以感覺到,你的那分為對方的心,就可以配合去幫助對方。所以在團體當中,這種團體的一種處世氣氛很重要,比方李炳南老師給我們的教誨,「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見人善,即思齊,這個風氣很重要。今天我們沒去掉嫉妒,看到人家好,講話都酸酸的還挖苦,那整個氣氛不和諧怪怪的。「見人有惡」,人家有缺點不足,「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先不說,為什麼?信任還不夠,說了反而誤會。多去利益他,多做好去影響他就對了。「見人錯事」,他已經錯了,「不指責,要協助」,怎麼善後,怎麼善巧的勸告他,哪怕是請別人去勸他,都是這顆厚道的心。假如今天人家談論的人就是自己?比方人家來告訴你,某某人說你哪裡不好。我們怎麼回應?氣死我了,敢這麼批評我,給我記住,君子報仇,三年不晚。這團體就埋下定時炸彈。為什麼說人讀歷史他的見識、他的胸懷會擴大?因為留名青史的歷史人物,他那種人格很有感召力。
我們複習一下,「王旦薦賢」,王旦是宰相,寇準一直批評他,批評太多了,皇帝有點看不過去,就給王旦講,你看寇準常常挑你毛病。聽到別人批評他,他怎麼回應?皇上,我當宰相這麼久了,很多過失,寇準是愛國他才批評。他不只不生氣,還肯定對方。大家想一想,皇帝聽完這段話,對他是不是更信任?更佩服他的修養。再來,這個事例傳到滿朝文武,他就是個好榜樣,大家度量接納別人的批評,甚至是毀謗都包容。所以有一段話很好,我們一般假如不以這些話,常常來提醒自己的念頭,一聽到別人批評自己,首先這個火就快上來了。所以必須先把甘露水準備好,一有火苗上來,甘露水要灑下去,你不要等觀世音菩薩來給你灑甘露水,觀世音菩薩該給我們講的都講了,還要自己灑。若不回頭,誰為你大慈大悲,講了這麼多話我們都不聽,就幫不上我們。如能轉念何須我救苦救難,是不是?你一個念頭轉過來不就沒事了嗎?我們讀了這麼多理智的教誨,經教的教誨,一句拿出來火就滅掉了,叫以理折情,以理智調伏妄情,調伏習氣,以理折情。
我剛剛是講到什麼?我站起來應該是要寫黑板,應該是寫這四個字。大家看,我們剛剛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是動態的去體會它,你說「王旦薦賢」,有沒有說到滿朝文武聽了之後什麼感受?可是這是一定會發展出來的事情。人能夠時時去感受這個事情的發展演變,你會愈來愈慎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尤其你的身分地位愈高,你小小的錯誤,都會造成團體很大的損害。為什麼《孝經》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有道理的。今天你當父母,你的一個情緒化,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健康的人格;你今天當老師,一句話可能障礙學生一輩子的信心。怎麼可以不謹慎?當父母、當老師,這兩個身分是很神聖的。我們看孩子的成長二、三歲,四、五歲,開口就是我爸爸說、我媽媽說,要珍惜孩子的信任。到了學校去,都是我們老師說,要珍惜孩子對我們的信任。
這在言語當中我們時時善觀己心,我講這句話有沒有動情緒?有沒有對立?有沒有意氣用事?因為我們只要動情緒罵人,對方一聽是非就開始了,一言既出,駟馬就難追了。所以我們說,君子反求諸己,然後平恕以待人,假如我們度量夠大,其實不容易生氣的,包容。可是這個人太過分!所以師長給我們一段教誨,一直一再的提醒我們要入心,哪一段?「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他的祖先沒有教他,他的爺爺、父母不懂這些傳統文化,怎麼可以怪他?他就變成受害的人,沒有機緣明白這些義理。好,可以包容。突然又起了一個想法:他學傳統文化學五年了,怎麼是先人不善?這句話跟他不相應。好,我們再換這個情況來思考,一個人學五年,他還在那裡講人家是非,他不更可憐。為什麼更可憐?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他是更可憐的人,你看轉個念慈悲心就現前。來還有沒有第三種人?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看怎麼轉,一定可以轉,用一分愛敬的心。愛,眾生與我皆一體,沒有條件的,我們明白這個真相,對一切人就是為他設想。敬人之初,性本善,他有本善、他有明德,應該恭敬他,應該幫助他恢復明德。愛敬的心時時在心中,不可能跟任何人有對立衝突。
剛剛跟大家講到的,說話、聽話的人,我們有可能是說話的人,我們也有可能是聽話的人,我們也有可能是被人家批評的那個人。今天我們是聽話的人,聽到這個人在講那個人的是非,怎麼辦?你看師長教的,以前對他有恩的人,對方在批評這個人:你就別說了,我只記他的好,就別說了,我只想記住他的好。《弟子規》教的「恩欲報,怨欲忘」,以前的不愉快趕快放下。人把不愉快時時記在心上是不自愛,常常拿這些煩惱來折磨自己,哪自愛?所以原諒別人事實上也是寬恕自己,別給自己找麻煩。心上要放什麼?放一切人的恩。所以幸福在哪裡?一念之間,把那個記人家怨轉成只記人家好,幸福又不用花太多錢,是不?這心態重要。所以師長教我們了,我們要會用。包含今天對方在批評那個人,你說他可能前一陣子家裡也出了點事,所以現在他脾氣比較大一點,可能是最近情緒不穩,你就別跟他計較。引導對方寬恕別人,引導對方不要想對方的不好,想對方的好。其實你先生對你也挺好的,她罵罵罵,聽你這麼一講,好像也對。轉她的情緒能夠回到去想對方的好,這都是你的善巧方便。
我們剛剛講到的,那假如批評的就是我,王旦是個好榜樣。有一段話當我們被人家批評、不理解的時候,這段話很好用,這個甘露水要帶在身上。我剛剛忘掉了,現在想起來這個甘露水。這一段話跟大家應該有分享過,「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君子羞恥的是什麼?自己沒有真實的修行,不恥人家毀謗。他批評我是真的、是對的,我感謝他都來不及,「聞譽恐,聞過欣」,他來幫助我的。他批評的是錯的,根本就是誣衊我,生不生氣?「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諸位學長,希不希望你的子孫以後發達?家族這門楣能興旺希不希望?希望。告訴大家,有人毀謗你,你會很高興,他送福氣來給你了。我告訴大家,他不只給你送福來,他還送什麼?給你送智慧。因為你忍得住你就得定了,任何境界不會讓你生氣你有沒有定?有。大家希不希望趕快來的那一天,就是任何人都不會讓我生氣,想不想過那種日子?什麼時候過?Right now。
這些甘露水你準備好了,「焰焰不滅」,來,接下一句,(炎炎若何)我好感動,你們背出來了。這是我們上一次,期許大家背的作業,《孔子家語.觀周》,到了太祖后稷的廟,看到有一個金人被封了三個條子,叫「三緘其口」。裡面就是講前面這一句話的來由,「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所以不要小看一句話,不要小看一個批評、毀謗,慢慢慢慢的事情愈發展愈嚴重。所以小小的火苗你不把它滅掉,大了不行,到火山爆發,那太不敏感了,小小的情緒就趕緊調整自己的心態就對了。這一段話你真的領會,很多境界你不會生氣了。大家想一想,我們的煩惱跟情緒從哪裡來?很多都是從這些境界忍不住來的。「一切法得成於忍」,看我們有沒有功夫,看上一次什麼時候生氣,已經多久沒生氣了。恥不信,人家不信任我們,我們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我沒有做到讓他信任。不恥不見信,他不信任我,我不會難過,我也不會覺得羞恥。所以君子都是求之在己,不去要求別人。
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沒有很好的能力,去擔任這個責任、擔任這個職位。你自己有能力人家不用,我們還是樂天知命,無入而不自得。不會在那裡發牢騷:我的能力這麼好,怎麼不用我?接著,甚至於這個言語的批評更嚴重了,你講話變成要陷害對方,這就不好,這個造的罪業就大了。對方聽的人?你假如正念分明,聽到這個徵兆要去解救這個事情,化解這個事情。但是假如我們的內心有放人家的過失,別人一批評那個人,我們可能火上來就借題發揮,甚至於把對方曾經做的錯,我們統統把它翻舊帳翻出來。所以人有沒有修養,看翻不翻舊帳,一看對方不順眼,那些陳年往事全部都挖出來,這是氣量狹小的情況,這樣會把福折掉。俞淨意公他內心裡有恩仇報復念,最後窮困潦倒,這不可取。
我們接著看,經文講到的,「君不密則失臣」,這領導者對一些事情,該比較低調保密的事情,他一下就說出去了,可能會招來有心人嫉妒。他這個愛臣可能就會遇到障礙,人的嫉妒心還是比較厲害,你很低調反而是保護對方。你看師長在台中向李炳南老師學習,李老師不讓師長上台講經。為什麼?師長一上台講得太好,怕人家嫉妒,這是保護學生,都是智慧。包含假如這個君臣之間,他要做的事情是改革,改革會牽動很多人的既得利益,這個時候會招來改革的臣子可能被陷害。今天要讓一個團體走向更好,第一個,要充分溝通,因為很可能那個做法你不溝通,他誤會了,反而招來阻力;你不要急於去實施,相關重要的幹部先溝通好。我們現在很多好事做不成,我們太急,忽略了溝通、忽略了建立共識,造成誤會,障礙來了我們又沒警覺再去說明清楚。我們沒有警覺到,反而還覺得好事幹嘛反對?又形成對立,那對團體的損害就很大。
所以「事以密成」,一些重要的事,低調去做,充分溝通好,調劑人情,理解每個人的心境,發明事理,再把一些道理、正念幫他提起來。大家從歷史當中去看,任何一個朝代的改革,阻力大不大?明明是為國家好幹嘛反對?這裡面就牽扯到誤會了,牽扯到既得利益了,你對這些人情事理,都要很敏銳、很柔軟的去處理。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做好事不容易,大家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比較會先提起的還是本來的慣性思考、習慣,而不是經典,因為大家都還在學習。所以不要求別人,要求誰?還是先要求自己。甚至於一個領導者能效法湯王的精神,這是我們古聖先王一直承傳下來的。「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他覺得所有的錯還是他造成,跟他有關。「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這句話說得好,莊子講到,一個團體有任何的成就收穫,讓功於眾,都是別人的功勞,以得為在人。團體裡出現有過失,把這個過失往身上攬,以失為在己。「然則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是以終無怨」。我們想走過一個無怨無悔的人生,首先都能反求諸己,內心不會有怨,能夠只要求自己,別人也不怨我們。怨從哪來的?自己沒做好又要求別人,人家心裡不服了。
所以古聖賢王做到,舜王做到了,他的父母這麼對他,他沒有絲毫埋怨,「負罪引慝」,都覺得是自己不對,沒有說父母不對。「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所以他能夠最終沒有人會怨恨他、埋怨他,這樣的人生境界值得去追求。包含下屬希望團體更好,給你這個領導講一些情況,希望你能夠去改善。假如我們這領導不夠敏感,跟大家講話的時候:某某人昨天給我講什麼,把他的名字都暴露了。你這個話一講完,同仁都說,你看他都打我們小報告。那變成把他出賣了,這個事情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已經出賣不少人。所以有時候不謹慎,很好的人才,都被自己這不夠敏銳,最後想利益團體,他都有點怕,因為蔡老師嘴巴比較大。以前媽媽是說嘴巴大,走到哪好像都有好吃的,叫「嘴闊吃四方」。但是這個大,也要大在該大的時候大,該小的時候要小,該事以密成的時候,就要有這敏感度。
「臣不密則失身」,一個臣子他在利益這個團體的過程,他也要充分跟相關的人溝通。所以這個時代要勸別人,要跟人建立共識,首先要定得住火氣,不然一有情緒上來,很難建立共識,跟達到好的溝通效果。所以,經典當中說「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每天要想這八個字,和顏愛語照一下鏡子有沒有殺氣?有沒有情緒?甚至敏感你在跟人家打招呼,有沒有滿心歡喜很真誠,還是有點笑不出來?一笑不出來裡面一定有東西,一定有情緒,不然應該看到每個人都挺歡喜。「機事不密則害成」,一些重要的機密大事,不慎洩漏,可能會造成災害。所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君子謹慎守密,不隨便出言講話。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一百四十五句,我們一起把這段《老子》的教誨念一遍: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我們看到這些好的教誨,首先是先格物、先修身。我們深怕會落入一個修行的陷阱,什麼陷阱?還沒要求自己,我們先拿經句要求別人。這個情況很常見,幾乎是每個修學的人必經過程,但是這個陷阱能不能趕快爬出來,那就看自己一個觀照的功夫。因為有個嚴重的傲慢習氣,是人皆好為人師,學了道理就想去要求別人,講給別人聽。怎麼來調伏?看每一句經句首先就是對自己,這就對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態度就轉過來。我們現在態度沒轉過來,可能就變成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請問大家,我們今天犯了幾個錯?我們這一個月犯了幾個錯?十隻手指頭不夠數是吧!可是你看我們的親人才犯一次錯,被我們罵得狗血淋頭。這樣有沒有學得有點顛倒?我們一天錯這麼多都沒罵自己,別人跟我們相處這麼久,才錯一個就被我們罵成這樣。
范純仁先生修養很好,范公的第二兒子做到正宰相,比他父親的官位還高。他父親對他的期許,他做到了,他叫范純仁,純是一顆仁愛的心、忠恕的心。他有段話講得特別好,他說到「人雖至愚」,一個人再怎麼不敏銳,還有點遲鈍,比較愚鈍,可是看人家的缺點還是挺厲害的,「人雖至愚,責人則明」。我們以前在學校教書,那個常犯錯的人,一看到別人犯錯的時候,他講出來對方的錯講得比誰都清楚,他說終於抓到機會變我講別人。平常都是他犯錯被人批評,他馬上看人家的問題也看得很敏銳。「雖有聰明」,這個人資質很好,但是「恕己則昏」,他假如都一直倘揜飾,都一直寬恕自己的錯誤,這個寬恕自己的態度一形成,他慢慢的就會愈來愈愚昧。你看他不承認錯誤,慢慢那些自己內心的障礙,跟別人的障礙,就會出來,人家就不服氣了,恕己則昏。一直寬恕自己變成什麼?找藉口,掩過飾非,慢慢都會昏暗,沒有智慧。所以人但常,一個人能常常以什麼心態來處世?「人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對人那種苛刻轉回來對誰?對自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們每天原諒自己這麼多次,那就多原諒別人!「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只要有這種心境,責己恕人的心境,不用擔心,這一生絕對可以契入聖賢境界,不患不到聖賢的地位、境界。
我們看到了,『輕諾必寡信』,首先要反思,「事非宜,勿輕諾」,自己有沒有在答應別人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一歡喜、一激動就答應,那就「苟輕諾,進退錯」。這個待會還可以抄,你們現在不看我會傷害我幼小的心靈。剛剛我才講過,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怎麼這樣就傷害心靈?我不合格,重講。所以真正負責任的人,他應該是慎重考慮再答應別人,他不會輕諾,所以先檢討自己。再來,假如你要去做重要的事情,你得選擇好的人來共同完成這個任務,這個擇人就很重要,要有智慧。你假如去挑到一個很輕諾的人,可能這件事情也好,或者團體的信譽,會被他搞亂的,他都給人家開空頭支票。所以你用一個人,你用了他就代表這個團體。你假如是領導,要用人就不能用輕諾寡信之人,要用重信諾的人。他的行為讓人家信任,自自然然因為他而信任我們這個團隊。那當然也提醒我們每個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跟我們的團隊是分不開的,都跟我們的國家,甚至於是我們的民族是分不開的。「德有傷,貽親羞」,這親從父母一直延伸,可能是我們中華民族,不能給祖宗丟臉。
『多易必多難』,一個人他的態度,習慣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沒什麼問題,統統包在我的身上。講這種話你要小心,這樣的人比較不實在。「勿畏難,勿輕略」,不要怕困難,但是這個心也不可以輕視忽略,不可以輕視任何一個人,不可以存僥倖,不可以把事情看輕,你一看輕你的準備就不夠,就容易隨便應付。所以《中庸》裡面有一段話好,「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個都是對事情很慎重對待,負責任的態度。「言前定則不跲」,你今天要跟對方約定約會,要談哪些事情,你事先把這個綱列好。不然有時候聊、聊,結果都沒有聊到重點,時間到了,這就可能一些重要的事還是拖延。言前定則不跲,要討論哪些先列清楚,人家看你在談話當中都是很有準備,代表你對事情很負責,很慎重對待。人信不信任我們,他那分信心從哪裡來?從我們每個做事的態度當中,他可以感覺得到。
今天假如我們的長輩、領導,好像不大敢派工作給我們做,首先要反思我們是不是做人做事還不夠穩重?還讓領導者有顧慮。所以君子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不能做人做事讓人安心。所以我們目標是什麼?老成持重。雖然只有三十歲,辦起事來要像五十歲一樣穩,OK? 你們好像不大願意。現在傳統文化復興真是刻不容緩,我們的臂膀要強壯起來,要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任何緊急狀況:別慌,找誰就搞定了。你就是團體的定心丸!你看現在每個團體都有一個單位,叫危機處理小組有沒有?因為突發狀況很多。所以準備好很重要,甚至考慮事情周到,不周到對方會覺得不受尊重,他覺得不受尊重,可能他一個很好的人才他就不願意跟你合作,你就喪失一個很重要的緣分。
為什麼劉備可以請出諸葛孔明?他假如隨隨便便的態度,孔明會不會出來?都去找過他算了、算了,他有意願再來吧!對賢者就不夠尊重。禮賢下士,所以他的真誠就感得孔明來協助,感得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做事都先規劃好,就不會走到一半,好像要向前又不行,退後也退不了,那就一開始沒慎於始,沒考慮周詳。「行前定則不疚」,一個人的行為,一言一行都能夠三思後行,就不會做出自己後悔的事情。「道前定則不窮」,你在處理任何事情,都是遵循著仁義禮智信、五倫八德,任何障礙你都能突破,「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假如我們今天做的是大好事障礙重重,決定我們的態度出問題,要趕緊調整,才能蒙上天的護佑。我們脾氣一來這上天要護佑,護佑不上去,就好像我們拿把太陽傘,太陽光也照不進來。
『是以聖人猶難之』,因此聖人處世都很慎重對待,不敢輕忽,都覺得每一件事情都不容易,他做好準備。反而他這麼慎重的態度、周詳的態度,『故終無難』,所以終究這一生很多事情,都能夠做成,都不會做不成。包含有恆心,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態度對了,做人做事的方法都對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都能夠打開。但是假如輕忽了,很多細節都沒有去尊重到,無形當中慢慢慢慢的誤會、對立了,自己都忽略掉,等真正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就很難化解。我們現在不慎重對待人事物,往往發現問題的時候難度都很高,粗心大意了。這在哪裡看出來?從我們最近的身體。現在人什麼時候重視身體的健康?他到醫院檢查,醫生說這一位先生,我必須告訴你,你只剩下六個月的壽命。現在變這樣了,你看現在全世界各國,哪一個國家說他的國家沒問題?問題重重,但是後知後覺,一發現幾乎沒解了,青少年犯罪率這麼高。所以沒有經典的智慧,家庭跟國家民族要沒有危難真難。所以真正慎重的人,在家庭裡面把什麼事擺第一位?「至要莫若教子」。教育是百年大計,一個國家一定把教育擺在第一位,不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