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隨緣開示  (第六集)  1999/9/1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32-167-0006

  諸位同學,大家好!佛法的修學,在學習講經這一方面,我聽了同學們的講座,每一位同學都有長足的進步。大家可以從這個地方體會到,怎麼會有進步?就是講台上不間斷的鍛鍊。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說,我們學講經的人,三個月不講就生疏了,半年不講就完全放棄了。所以他常常用世俗上的兩句話勉勵我們,他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演藝人員、唱歌唱戲的,每天清晨都要去吊嗓子;練武的人天天要打拳,決定不能夠間斷。講經的人亦復如是,決定不能夠離開講台。講台不但是我們學習的場所,也是我們修行的場所,必須要熟練。如果要能夠契入佛的境界,一定要相應,行在解中,解在行中,解行是一不是二。通常一般都把行門跟解門分開,所以兩門都失敗了,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一定要明瞭。西天東土,過去祖師大德傳法,人數都不多,他才能有成就。學校裡面成就的人遠遠比不上從前那種殊勝的效果,真實的成就。原因在什麼地方?學校訓練時間有限,而且多半是常識的學習,沒有實際的實驗。只有少數真正成就的這些科學家,他們不離開實驗室,天天在做實驗。我們的實驗室就是講台,要很用心的去學習。

  最重要的是德行的修養,德行修養裡面最重要的是真誠,唯有真誠才能通。世出世間法只要通了,就圓滿成就,就一切障礙都沒有了,就怕不通。怎麼通法?世出世法無比的繁雜,你到哪一年、哪一天你才能學通?往年李炳南老居士說得好,中國有一部大叢書《四庫全書》,很多人聽說,沒見到過,這是乾隆年代整理出來的,等於像現在講的《百科全書》一樣,那是中國文化全集。乾隆往後,我們再看看全世界,這些學術著作太多太多了。不談今世,單單是一部《四庫全書》,我們就通不了。我們所學的、所做的這個工作,除了世間法之外,還有出世間法,三藏十二部經典,能通得了嗎?不通就不能成就。通了,在我們佛法叫開悟,開悟就是通了,落實就是證果,這個道理要懂。用什麼方法通?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一個祕訣,「至誠感通」。古往今來,真正開悟的,真正通達的,都是用這個祕訣,真誠到極處就通達了。

  誠,誠要做到至誠。什麼叫誠?我們每個人都覺得,我處世待人都很誠心誠意。我們觀念當中的至誠跟古聖先賢那個標準不一樣,他那個標準能通,我們這個標準通不了。你看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給「誠」下了個定義,他說得好,他說:「一念不生謂之誠」。換句話說,你還有一個妄念你就不誠。誠到極處,極其微細的妄念都斷了,那叫至誠。這個通是通達自性,通情達理。理是真如本性,用至誠的方法來通達,那就什麼事都解決了,這是真正究竟圓滿的通達,究竟圓滿的解決。我們世間人這個通情達理,理不是究竟之理,像一棵樹一樣,枝幹之理,沒有通達到自性,自性是根本。所以只能夠解決局部的問題。可是這個局部跟那個局部對立,又產生問題。諸位想想看,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要一味深入,佛在經上常常勸導我們「深解義趣」,深解義趣無非就是通情達理而已。情是世間法,十法界;理是出世間法,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是一不是二,那就真的叫通情達理。達理是自證,通情就能教化一切眾生,能夠幫助一切眾生,也能夠達理,也能夠證入自性。

  我們看看佛菩薩在經典裡面他是怎麼做的?真正通情達理了,絕不妨礙任何一個眾生。今天晚上講經會講到這一條,講十念。今天晚上我們採取《彌勒菩薩所問經》上講的十念,因為古大德提到了,我們總得說說。我們要學習,要向佛陀學習,要向諸菩薩們學習。我們今天所以沒有辦法通情、沒有辦法達理,就是第一個關口過不去,這是一個最嚴重的障礙,就是「我」,「我」放不下。有「我」就有私心,自私自利,於是情也不通了,理也不能達了。《金剛經》上世尊苦口婆心勸我們,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就通了;「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就不通。四相,這個事有沒有?有,理事無礙。礙在哪裡?礙在我們心裡頭執著,有就是著,就著相了,有執著就壞了。

  如何能把執著破掉?這是佛法。要破執著,先要從淡化執著做起,我們把這樁事情一天比一天看得淡薄,功夫用到一個階段,豁然就通達,他就有悟處。這個通達,這個悟處,沒有止境的。我們才悟入一個關節,像一棵樹一樣,你才通達一個小枝,小枝還有大枝,大枝還有小幹,小幹還有大幹,不可以終止,要繼續不斷。所以要放棄自私自利。怎麼個放棄法?常常為眾生想,常常為社會整體去想,這樣就可以淡化我們的「我執」,淡化自私自利。

  一定要懂得觀機,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我們要用什麼樣方法幫助他。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大家都不讀聖賢書,都不受戒律、禮法的約束了,我們要了解現況。我們如果還用聖賢書,照著這個書本原原本本搬出來教導他,不能接受,文字都看不懂。他已經放蕩養成了習慣,養成習氣,我們用戒律去約束他,難!印光大師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用《感應篇》、用《陰騭文》、用《了凡四訓》來勸化世人,契機又不違背理。印祖距離我們近,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今天必須將經典簡化。

  所以我勸同修們,我們今天學習一定要懂得深入淺出,深入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表達在外面要淺出。我在《內典教學》裡面跟大家講了四個字,「簡易淺明」,我們才能夠收到效果,「簡而不繁,易而不難,淺而不深,明而不昧」,我們做到這四個字就能夠契機。無論是在言語、是在文字,都要用這四個字做標準。世出世間聖賢建立標準都是應機的。絕對標準,那這是與心性相應的,這是善;與心性相違背的,這是惡,這是絕對標準。連《三字經》裡頭開頭第一句就講,「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那是自性的性德,不得已用「善」來陳述它,用「大」來讚歎它,實際上言語文字都達不到的。

  有同學擔心,這不久的未來,我們「培訓班」要招第五屆,你們同學怕沒有時間再去練習講經,講堂要讓給新的學生。這個顧慮是事實、是善意,如何能夠做到兩全其美,希望你們同學們多多去研究研究,然後來告訴我,希望你們講台不能夠放棄。吉隆坡的悟教法師很聰明,他以為在這個培訓班一個星期輪流講一次,時間不夠,他回到吉隆坡每天講,一個星期講七次。他告訴我,《無量壽經》現在第三遍快講完了,他發心講十遍,正確!他有這個機會,他抓住了,一門深入,鍥而不捨,一心一意專注在一部經上。自己不上台講就聽,換句話說,不是講經就是聽經,全部的時間精力都用在這上面,他一定會成就。專心就是誠,一步一步接近了,念念能為佛法久住世間,佛法是一切眾生黑暗的明燈、得度的津梁,稀有難得。

  念念為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得到佛法,為一切眾生創造接觸佛法的因緣。今天世間事,實在講唯有佛法能夠幫助大眾,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真正做到通情達理,什麼問題都化解了。不但跟世間一切人能和睦相處,跟天地鬼神也能和睦相處,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菩薩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佛陀翻作覺者,覺就是通。凡夫不覺,不覺就是不通。只要他的見解通了、思想通了,問題解決了。佛陀的教育是教我們徹底通達,究竟圓滿的通達,不是在枝葉上。

  所以我們如何把佛在經上講的道理、名詞術語,把它融化成現代淺顯的詞句,讓人一接觸,「佛法不難,佛法不深,我也可以學」,人人都歡喜學,這才叫做普度眾生。故意講得那麼高深,讓人家聽了聽不懂,炫耀自己的道行,這是錯誤的。我過去,這個話總在三十年前,有位居士告訴我,他們聽某個法師講經,講《楞嚴經》,聽不懂。聽完之後,就問這個法師:「法師,你講得好,你講得太深了,我們都聽不懂」。法師聽了很歡喜,告訴他:「我講的經你們要聽懂了,那還值錢嗎?」你講經,聽眾聽不懂,你講它幹什麼?講經的目標、意義就失掉了。所以我們對付現代這個社會,現前的大眾,一定要懂得「簡易淺明」,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才能夠幫助這一代的眾生。

  將一切眾生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下一代,我們是沒有機會,這個東西是要扎根,是要長遠的時間,要國家社會領導階層他們發心,總得要有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不是一個短期的。我們的生命很短,就在這個過程,像接力賽跑一樣,從上一代接了這個棒,走完我這一段距離,我要把棒教給下面的繼承人。生命是一體的,弘法利生的工作也是古今中外一體的,要有這種見解,要有這種雅量,這個工作才能做得好,才能做得圓滿。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